《西地平线上》课文解读
更新时间:2024-02-12 21:1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西地平线 小说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西地平线上
《西地平线上》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二、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给黑板上加点的字注音
诳语 垭口 勉强 湖泊
雾霭 混沌 瘴气 酝酿
喷薄 安谧 泥淖 攫取
2、导语设计:
20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高建群这个谜什么时候能够被完全解析、彻头彻尾地浮出水面呢?今天我们就让这篇文章走近他的世界。
3、文章解读:
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是的,正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西部景物中,最难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数落日,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领略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景象。
4、文本探讨:
第一段介绍了“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总体感受,于是便简约地记述起三次落日。这一句整个文章结构中,起着总领全文地作用。
第一次落日 地点:定西高原
发现落日“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其中几个字眼:苍茫、弧状、血红、轮子、静静
我们暂时还不觉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这说明任何美的所在都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该做的挖掘出他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细的观察。
观察落日 没有火焰 (没有灼热感)
像红纸 柔和、美丽、安谧 (不真实)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 群山托扶(想象之景)
托树拍照联想 左公柳
〖探讨〗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与“落日”无关,那么还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参考〗摆文弄墨无可厚非,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一种文化涵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验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样做至少有几种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其次,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认真留意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笔下,日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日落 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什么呢?原来这些词语一般都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观落日,这样处理,好吗?
〖参考〗至少,用拟人的手法将落日写活了,在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那种活力,虽然有人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们还知道作者是一位热爱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写作者,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将事物人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写作的人,他经常会写自己留下眼泪,其实,不经意中,读者也会为此感动,正符合诗人艾青的名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他能够将大自然景物想象得如此充满活力,正因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空 混沌、灰蒙蒙
感受: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停滞我们震撼了
脸上泛着红光 像在画中
〖探讨〗作者为何而掉泪
〖参考〗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至少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励。
〖探讨〗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
〖参考〗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讨论〗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
〖思考〗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参考〗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领悟〗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便是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第三次落日 地点: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 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惊骇
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进行了总结,照应开头,并对“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两句话的出处进行了说明。
5、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四、活动设计
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巩固测评】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围炉煮茗(míng) 别出机杼(zhù)心无旁鹜(wù) 良莠(xiǔ)不齐
B. 窗临远阜 (fù) 罄(qìng)竹难书 瑕(xiá)不掩瑜冯(píng)虚御风
C. 晶莹剔透(tī)度(du?)德量力焚膏继晷(guǐ)煊羊肉( xuān)
D. 硕大无朋(shu?) 奔放不羁 jī 时乖命蹇(jiǎn) 蛰居(zhé)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莫衷一是 目瞪口呆南辕北辙凭心而论
B.璞玉浑金 罄竹难书谈笑风声披荆斩棘
C.探颐索隐 螳臂当车铁壁铜墙童颜鹤发
D.投畀豺虎 万马齐喑惟妙惟肖文质彬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比喻 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受憎分明,很能 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 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 作客 阐明 灵活 B.包含 做客 阐明 鲜活
C.包含 作客 说明 鲜活 D.包涵 做客 说明 灵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汽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在审议之前,本来很看好的几项建议,就因为这一项建议,竟没被采纳。
C.尽管美好的理想,然而太超前了,最终落得个“和者盖寡”的尴尬境地。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6.在下文中甲、乙两处各填入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甲,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文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乙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甲 ①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的缺乏
②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
乙 ①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
②只是人物生平事迹的罗列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①C.甲①乙① D.甲②乙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走进罗布泊(有改动)
高建群
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中国的西部有一座大洋,它的名字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大洋浓缩成海,叫蒲昌海。再后来,大海浓缩成湖,叫罗布泊(又称罗布淖尔)。1972年尼克松访华,拿出卫星拍摄的照片,告诉中国人,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一个雅丹底下呆了13天。这13天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许多看法。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和再生,好像佛家的凤凰涅 一样。在罗布泊我悟觉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在凶险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卑微、软弱和无助,他需要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慰藉自己,于是宗教产生了。我还明白了人类用5000年的时间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秩序的大厦,其实是幼稚可笑的,是伪善的。在这里什么包装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剥去外壳,只留下本质。罗布泊还让我重新估价一些日常的思维,例如,钱在这里毫无价值;水在这里是第一需要,水在你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是两块钱(西安)或7块钱(大连)一吨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这里,它是一切。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东南岸。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沙埋的庞贝城的古城,在190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他的向导罗布人奥尔得克发现,从而揭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楼兰热和丝绸之路热。这座2000年来只出现在史书中、传说中和浪漫诗人吟唱中的神秘的中亚古城,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亲历。
在大约2500年前的时候,欧洲一个古老的种族,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举国举族向中亚细亚迁徙。他们越过欧亚大陆桥,来到罗布泊岸边。他们发现这里的地貌和他们的故乡爱琴海很相似,于是定居下来。游牧的一支成为大月氏国,农耕渔猎的一支成为楼兰国。
在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楼兰国地面发生过许多传奇。第一个传奇是张骞出使西域,第二个传奇是傅介子千里刺杀楼兰王,第三个传奇是班超在楼兰城火烧匈奴使团。
当然在这三大传奇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传奇,这就是李陵的兵败匈奴。李陵率3000疲兵归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于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失去男根的司马迁蒙羞愤而疾书,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华第一大书《史记》的出现。你看,楼兰竟
是如此深入地切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
现在的楼兰、现今的罗布泊还有几十个大谜,这些谜有待后来的探险家们揭开。
走进罗布泊,走进楼兰,走进中亚细亚的各种大神秘。走进地球的一个死角。我们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还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经历过,你才会知道。
问题:
7.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8.你怎样评价作者在第三段里表达的关于对世界的新看法?
9.这篇散文写了罗布泊的一些什么?
10.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1.读完此文,你对罗布泊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A(“莠”音yǒu)
2.D(A.凭—平;B.声—生;C.颐—赜)
3.C
4.B(A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度;C项“果不其然”与句意相反;D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能结合在一起,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5.D(A项主谓搭配不当;B项指代不清,句意不明;C项“尽管美好的理想”改为“尽管理想美好”)
6.B
二、
赏析:
文章采用概述的手法写了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自己对罗布泊的感受,展现了我国大西北这个历经沧海桑田而又神秘奇特荒凉凶险的地方的特色,说明了经历过才会了解的道理。在表现我国大西北地方风物的特点上,本文与作者的《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是一样的,但是所描写的对象不一样,事物具体的特点也不一样。本文表现的是罗布泊的自然和人文的变迁,是罗布泊的神秘奇特和荒凉凶险,是作者对罗布泊的独特感受;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表现的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的悲壮的美,是与之有关的人事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艺术上本文侧重粗线条的勾勒,展现概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则是工笔细描,穿插感受和联想,丰富和拓展文意。
答案:
7.引出描写对象——罗布泊,突出罗布泊死亡之海的特点。 解析:要考虑本段和全文的关系;还要分析本段在表达上的作用。
8.这是作者在罗布泊呆了十几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产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罗布泊这样一个最凶险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层面上来看待世界的。从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从人处于罗布泊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保障的地方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无须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为道德和秩序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对生命的重要性的角度而言,在这里钱的确是毫无价值的,而水却是最重要的。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对性,不可看成是适用于一切的时间地点和事物。 解析:要“知人论世”,辨证地联系地全面地看问题。
9.写了罗布泊现实的凶险,罗布泊的来历,个人走进罗布泊的感受,罗布泊中的楼兰王国及其变迁、传奇及其未解之谜。 解析: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
篇二:西地平线上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讲课人:段海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 探究与活动,亲近大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对“大美”的理解
一.课文导入
说起西部,我们会想起南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会想起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起丝绸之路上洒落的串串悠长的驼铃;更会想起那早已失落的“楼兰古国”?? 那山脉绵连、戈壁浩瀚、盆地毗连的西部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的神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地平线上》就向我们揭示了西部的另一种“世间的大美”、“雄伟的风景”。
导语二:
“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自留人。” 大自然始终向人类敞开着爱与美的情怀。无论是日出云霞,月涌江流,还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都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中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尤其是大西北,以旷远、岑寂、神秘、悲壮而吸引了无数的文化朝拜者,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高建群一起,走进西部,去领略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之壮美!板书课题:西地平线上(的落日)
导语三:
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千古绝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曾给了我们对西部落日无尽的想象和憧憬,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高建群一起走进《西地平线上》,具体、真切地体会一下西部的落日景观。
三、研习文本
(一)总括西部风景的特点
1.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来概括一下,在作者笔下的西部风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是一种雄伟的风景,是一种世间的大美。
2.作者说西部风光是“雄伟”的,“雄伟”这个词似乎已经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了,就如同它所指向的地域一样遥远。那么同学们还会想起哪些词语来描绘西部呢?
<明确>旷远、辽阔、苍凉、蛮荒??。
3.这些也是文章给我的感觉,那么这些感受同学们在以前的诗文学习中有没有体会过呢?
<明确>唐朝边塞诗人的诗歌,
1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4王维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6塞下曲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人有这么多的诗句可以让我们想起那胡马、北风的西部大漠。那么作者在文章中又给我们介绍了怎样风景来给我们展示他眼中西部的大美风光的呢?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三次日落,来展示西部风光的魅力。
(二)研习三次落日
1).用作者的话来说“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感悟这三次令作者震撼的落日的景象。大家能准确找出三次落日的地点吗?
板书(一)定西高原
落日(二)罗布淖尔荒原
(三)阿勒泰草原
过渡语:既然作者着力描写的是三次日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震撼人心的大漠日落吧!
2).第一次落日
1.那我们来欣赏第一组画面(出示幻灯片),大家试试能否用课文中的句子给它配上画外音。
<明确>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它大极了。
2.这幅图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明确>它的颜色,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3.这里作者为什么说“颜色像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而不是别的什么红呢?
<明确>春联让我们想到过年,喜庆、热闹,心底泛起一股强烈的好像过年才有的浓浓的传统气息。贴春联时正值冬天,给人以祥和静谧的感觉,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
3.说得很准确。我们注意到这里有一个比喻……
<明确>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
师:为什么说像勒勒车的轮子呢?我们来认识一下勒勒车,(出示幻灯片)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运输工具,用在这里体现了一种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我们再来欣赏画面二,谁来给它配上画外音?
<明确>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5.这位同学真了不起,不仅看到了落日的“形”还看到了它的“神”。 我们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人很少,而且即便认真留意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在这里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落日的过程呢?
<明确> “跳跃”“颤抖”“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等。
6.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日写活了,通过精当的动词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使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那种活力。这些词语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观落日,这样处理,更富有了人情美。“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美之所以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的是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
7.除了对落日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应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主要是通过作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那么面对第一次落日,作者的感受怎样?
<明确>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
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若一场梦境。
3).第二次落日
过渡语:第一次落日是这样的柔和、美丽、安谧,是这样的慈爱,让我们惊呆,让我们恍若一场梦境。那么第二次落日是怎样的呢?(出示幻灯片)我们也用文中的话给它配上画外音。
画面一: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
画面二: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浑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况且,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
1.让我们来找找落日和硬币的相似点。
<明确>小,圆。还有呢?你摸摸硬币——凉的,那落日呢——冷冷的。我们还注意到作者说“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是说硬币吗?(不是)那是在说什么?(落日)很好,这种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的修辞,我们叫—— <明确>借喻。
2.这时作者的感受感受怎样?
<明确>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3.遗忘了?这还不算,请同学们看看当作者的车“向死亡之海罗布泊行进。”的时候情况变得怎样?(出示幻灯片) <明确>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4.那落日呢?
<明确>整个一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
5. (出示幻灯片) 画外音: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
6.正如作者所说,“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这次落日跟上次相比更令人震撼,连“老地质都被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罗布泊落日,(情况二:看来我们和作者一样,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罗布泊落日)那么刚才那几副图的描写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7.很好,面对这轮落日,这时作者感受怎样?
<明确>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8.在文章中作者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明确>因为环境背景以及落日所呈现的情景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落日之前的太阳,“灰白色”、“硬币”、“冷冷”的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泊这个地方是个“死亡之海”、“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感觉走入地狱,走入鬼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的,此时听到悲凉的《泰》音乐,因而感到“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的落日,在灰白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光返照,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更表现了对爱和生命的伟大赞颂,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
9.作者为什么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塑造?
补充材料:
罗曼·罗兰,世界著名文学家,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约翰?克利斯多夫。(出示幻灯片)
<明确>《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约”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小说像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这正如光明,“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同时他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约”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落日具有了英雄情感。
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它与日出紧密相联,日出日落正如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4).第三次落日
1.(出示幻灯片)在解读了这两次日落之后,我们不禁要想,第三次日落作者会怎样写呢?会有哪些新的内容展现出来呢?(自由朗读2—3分钟)我们来看看第三次落日,它在哪里?我们来给它配上画外音
<明确>我只看到了火烧云,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物什。
2.写火烧云跟写落日有关系吗?
<明确>有。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
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落日,而是先写了火烧云,,借火烧云来写落日,通过火烧云的“灿烂、热烈、夸张”来表现落日,这是侧面描写。
3. 如果仅是这样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似乎这第三次日落也不足为奇啊。它还有没有别的特殊之处呢?
<明确>作者的笔触还涉及到了历史。他在日落的背景下,联想到了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西征。
4.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些典故的:
<明确>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正向历史的深处走去。曾经在东北亚草原上游荡过许多年的匈奴民族,就是在某一个早晨或黄昏,循着西地平线远去的。还有另外一位叫成吉思汗的英雄,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也看到了他的背影。作者能看到历史人物的背影吗?不能。所以说这是一种虚写,或者说是想象。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才使得他对落日的感受更刻骨铭心。
5.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补充材料: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明确>这些在西部土地上演绎的历史,因为落日一一再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的斗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同样的精神:不屈、执着地追求,哪怕会像落日一样终将逝去,也曾英雄般地存在过。——这是一种英雄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落日精神。
作用:①更凸显落日的雄壮阔大②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5)小结:三次落日描写
到这里我们就赏析完了高建群见到的西地平线上三次落日的景象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出示幻灯片:文本图解)
第一次:表现了落日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涌动的壮烈奔放之美;
第二次:落日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体现一种悲剧美;
第三次:通过火烧云表现了落日的热烈与壮美,渗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厚重之美。
师:我们不可否认三次落日都是美的,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自然界中的美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学了这一课我们还懂得了,光用眼睛发现还不够,还得用心,用思想,用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内涵,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这样我们才能发自肺腑地感悟到“自然之大美”。
四、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也来一场美丽大比拼,课前老师让大家注意观察一次落日的景象然后把它描述出来,下面我们就看看谁写得最美?
示例一:天边那一轮红日,慢慢地收起了那夺目的光芒,宛如一位娇羞的姑娘,躲进云彩后面,把云彩映得通红,不一会儿又蹦出来,那张脸涨的通红,慢慢地那轮红日降了下去,依靠在大山边缘,那山犹如一双大手托住了它,把大地照得“红光满面”,我不禁想起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也许那轮红日回到了地平线的怀抱。(老师略加点评)
示例二: 傍晚时分,天空中本白色的云朵,被一缕缕夕阳染得通红。天边最靠近落日的那一圈是朱红的,非常地耀眼夺目,整个就是一片红色的火烧云。落日越来越红,越来越暗也越来越低,从一开始的淡红到现在的深红,从原来的光芒四射到现在的暗淡朦胧。从本来“高高在上”到现在“一落千丈”……突然,我竟看不到它了!(老师略加点评)
师:同学们的文字真让老师刮目相看,看来我们不仅有发现美的眼睛,更有发现美的心灵,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有高尚的情操,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
定西 炼美
罗布淖尔 三落———情三升 悟死亡
阿勒泰 悟自己
大美难言——大美简言——大美再言——未必言
教学反思
本文之特色在于三重矛盾:景与作者,景与读者,又期待与对文章之感触。这三重矛盾的关键点就是文章的主旨:大美。在课文的上戏中,必须要能够直面这个现实,抓住对日落本身描写的不足与对自身感悟的透彻体悟之间的关系串联、结构。
篇三:《西地平线上》备课资料
《西地平线上》备课
第一部分:
1、先说说西部之大: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土地之辽阔。新疆的土地面积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共有47个民族在新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地域大,却高山横亘,沙漠绵延,适合人类生存的绿州只有七万平方公里,只有六千万亩耕地。 对比江苏,土地10万平方公里。
2、在西部,主要有以下几类地区:
第一类是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都在中国西部。特别是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青藏高原。这类地区,高寒缺氧,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不适于进行农业生产,只能从事牧业生产。
第二类是干旱沙漠地区。中国的沙漠地区几乎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40多万平方公里,被人称作“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这些地区降水很少,土地水分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进行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工灌溉。
第三类是石山地区。地质学上叫“喀斯特”地貌。基本特征是山多、石多,土少、地少,并且土地保水性差,交通不便。云南、贵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属这类地区。
第四类是草原地区。中国的五大天然草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蒙古、哈萨克、裕固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有的民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
面对自然,西部各民族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尽管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热爱那古老的土地,钟情自己的家乡,以自己有力的双手,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顽强地生存,不断地发展。比如,藏族人民适应了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培育了牦牛、青稞等能在高原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又比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民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发明了通过修挖地下水渠──坎儿井,引来雪山上的水,浇灌土地,从而在沙漠边缘地区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绿洲。
3、西地平线上,主要写西北风光。
西北风光: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既有银妆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绿洲,还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楼。更有苍凉古老、沧海桑田的荒凉之景。
秦关汉月,丝路驼铃。有一条丝绸之路联结了中外,这条路在中华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丝路”是中国古时与西方交流的主要干线。这些路都由首都长安出发,经过甘肃走廊,到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的敦煌。北路 经由玉门关,穿过戈壁...沙漠北边的天山,到达里海的海岸。自西汉张骞于两千一百多年前两次出使西域后,这条历史古道逐渐形成。这条总长7000多公里的丝绸古道,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十五世纪为止,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将蚕桑技术、火药、指南针、冶铜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 丝路上,风景点有长城雄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关城独立大戈壁,雄视古丝路,墙垣挺立,楼阁高耸,飞檐凌空,长城蜿蜒而上。有石窟壁画。 西起敦煌的莫高窟、安西县的榆林窟、玉门的昌马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等等,在河西走廊两侧形成了石窟走廊。西窟源于印度佛教建筑,中国的石窟结合本身的文化特色,有形如楼阁的窟以及富有民族生活气息的壁画和泥塑等。这其中最为著名者为莫高窟。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现存洞窟490多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有 草原牧场,黄河古渡(甘肃中卫沙坡头段,古老的渡口边筏工们祖祖辈辈摇着羊
皮筏子)。有戈壁沙漠,戈壁滩和沙漠是不同的,戈壁滩的表面是砾石,底下是土壤,这些戈壁只要加工处理,有水灌溉都可以变成人类生息繁衍的绿洲;而沙漠则是纯粹的细沙。有西夏王陵,在贺兰山东麓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地势布列着西夏国的9座帝王陵,近193座勋臣贵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遗址一处和西夏砖瓦窟10余处,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4、有关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唐代诗人王维奉使过居延时所作的《塞上行》: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鞍角号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最终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的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注: 以上内容可讲可不讲,视各自的情况而定。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西部。了解祖国大地的壮美,天地的广阔,物产的多样。学语文,也是了解天下,不要做井底之青蛙,为一己的小悲欢而虚度年华。人文素养也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5、 几乎所有写西部历史的文章都要提到一个人,叫斯文赫定,有关他也需有所了解。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为什么要来中国探险?斯文赫定是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他从16岁开始,从事他终身以之无怨无悔的职业探险生涯,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走完他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在他的祖国,不但路人皆知,而且为人们所热爱崇敬,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
斯文与中国是有不解之缘的,由他主持的亚洲腹地探险,是人类探索地球之谜的伟大创举,他与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自然、社会条件均极其恶劣的形势下,不畏艰险,数度深入中国新疆沙漠地区,探索罗布荒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重大成功,成为世界探险史上辉煌篇章。
1890年12月,斯文赫定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省,抵达中亚名城喀什。1891年1月初,离开中国,返回瑞典。1893年10月16日,斯文赫定又一次离开故乡,前往亚洲。1894年2月进入帕米尔高原,并在慕士塔格山脚下住了一段时间,曾试图攀登这个名副其实的/"冰山之父/"。1894年5月1日,抵达喀什。1895年2月17日,斯文赫定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由于经验不足、条件恶劣,经过苦苦支撑才被正巧路过的一支骆驼队搭救。
1899年,斯文赫定又在瑞典国王经诺贝尔的资助下,在新疆进行了第二次考察探险。1900年,由于一个偶然机遇,他发现了楼兰古城。 1907年,斯文赫定第四次来中国,他的主要目标是西藏。
斯文特定再次踏上中国的大地,是1926年的冬天。这次他不是单枪匹马前往中国,而是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过近六个月的谈判,斯文赫定中原和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了协议。协议的最重要部分是:本次考察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另一些吸收了五名中国学者和四名中国学生;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9日,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领一支空前规模的现代化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
前往中国西北。
1933年10月21日,斯文赫定等受当时南京中央政府铁道部门委托,对勘测考察修建一条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动脉的可行性。一九三三年夏天,斯文赫定提出了优先考虑新疆的问题,其具体措施,首先是修筑并维护好内地连接新疆的公路干线,进一步铺设通往亚洲腹地的铁路。把着眼点放在加强内地与新疆的联系上,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具有远见卓识、忧国忧民的中国政治家、学者一再强调的共识。整个考察活动从1927年开始到1935年结束,这八年当中的经历、甘苦、成败得失,都忠实的记录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当中。但是瑞典人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在中国西域也有发掘活动,拿走了一大批珍宝,包括已经失传的西域文字、珍贵的简牍。 6、 文中的罗布淖尔即罗布泊,有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考察途中失踪。 彭加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6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研究及防治工作。
五十年代开始,彭加木参加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工作,十余次进入新疆,协助建立科研基地,后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为新疆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
1980年5月,彭加木率队考察罗布泊,首次成功自北向南纵穿罗布泊干涸湖底。考察队缺水、缺油。6月17日,彭加木不顾个人安危,独自去寻找水源,不幸迷途,献身罗布泊。实践了他早年的誓言:“我准备用自己的骨头,让新疆的土壤多添一点有机质。”
彭加木诗
诗一首
昂藏七尺志常多,
改造戈壁竟若何。
虎出山林威失恃,
岂甘俯首让沉疴!
7、 余纯顺(我比较喜欢他)死于罗布泊
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的中心,属于整个塔克拉玛干最干燥、气温最高的极端地域。1964年10月,中国在这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降水不足1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沙尘暴十分频繁;4月份的最高气温即可达40度以上,而在6月份到8月份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都将维持在45—50度以上,甚至出现65—70度的极端高温。当年这个瑞典人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仅仅依靠一个向导以及向导所提供的骆驼,还有一些水及食品,抵达楼兰,并成功生还。此后没有人敢以徒步的方式穿越罗布泊,更没有人提出要和斯文.赫定以同样的季节,即在夏季进行穿越。
中国人余纯顺作出了这样的壮举。为了打破夏季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为了中国人自己徒步穿越罗布泊,为了挑战世界上最极端的环境,余纯顺从上海来到新疆。他要在所有人都不敢谈及的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他在临行前在库尔勒发表宣言:“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注:彭加木曾在上海工作过)。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能征服罗布泊!”
1996年6月9日,余纯顺失去了与电视台摄制组的联系。到了6月18日,最终在当地军区出动飞机的支援下,摄制组找到了遇难的余纯顺的遗体
有关作者高建群
有句话说,大隐隐于市。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上几个大肆张扬却令人肃敬的大家。比如陈忠实,比如贾平凹,当然,还有高建群。如果把文学生息比作树林的话,高建群就是一棵大树;如果依作品的品貌为依据把作品分层次的话,高建群居于一流。我甚至觉得,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创造者,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实力,取得的成绩,愈来愈是一个空阔的充满谜团的课题,当思想的行程直到今天的时候,很难界定他们是作家,还是知识分子,沾带着泥土和草根的知识分子。
有时候,他是木讷的,你会在他忧伤的眼神里读出谦卑和高傲的组合;有时候,他是一个纤细的多情善感的诗人,有时候这个诗人又显示出豪迈自信的情怀,他会泛滥的将美好的词汇赠予他遇到的每一位女性,同时又慷慨地赠予洗礼过他的山川河流。有时候,他是一个敏感的受了屈辱的孩童,有时候又像是一个彻悟了天地的哲人,显示出智者的一面.
高建群的精神图腾是加缪,是普希金,是纪伯伦,是已成为精神象征的唐吉诃德和西西弗斯,还有民间生命哲学。高建群说,他有三个生活基地,陕北、渭河平原和遥远辽阔的新疆地区,这是高建群的人文地理坐标,这三者蕴藏和腾跃出的人文气质是他的精神资源。我猜想,高建群大概不会否认他躯体里流淌着红色经典的血液和来自大地、来自民间的智慧气息,这些构成了他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架的主干。这一切,在他的创作中尤其是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中得到了舒畅的裸露。
西部诗人周涛说,谁有大气象呢?谁的作品有大气象谁就有大气象。高建群是小说高手,也是大散文的营造者,他的散文漂亮、流畅、大开大合,才华充溢。
9、西地平线上写到火烧云,再看一下萧红写的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二、教学简案:
设计引入:
西部,辽远的西部,神秘的西部。想到西部,就想到它的广大,想到它的壮阔。你了解西部吗?你喜爱雄浑苍劲的西部风光吗?(简要介绍西部,按上述有关内容。)
地平线,一个多么富于诗意的名词。在我们人口绸密的地区,我们能看到地平线吗?不能。建筑物阻挡了地平线。只有当我们站在高处,或者站在广阔的平原上,一望过去,没有什么
阻挡,我们才能看到弧状的地平线。望到地平线,我们会想象,地平线那边是什么?地平线的尽头是怎样的风景?我们总想走到地平线的那端去。
而站在辽远西部平原上,茫茫的沙漠上,地平线尽头,会看到怎样的壮观景象?会看到天地浑然为一,看到天地广大无垠。会看到黎明时天地分开时的壮美日出,也会看到黄昏降临前的落日悲壮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么苍凉古老的画面!现代作家走进西部,在西地平线上看到了震撼人心的落日景象,我们看他是如何来写西部的落日的吧!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要读出壮美之感。以朗读来带动分析课文。
老师可范读第一部分写甘肃定西高原的落日。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流利,要有情感,还要有美感,要读得自己打动自己。没有打动自己的朗读,不是好的朗读。
请学生起来单个读。比较鉴别,理解,再读。男生读女生读,多读。在读中明白描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简要分析
1、写三次雄壮的落日,景象是否相同?
不同,不同在何处?
一是宁静而跃动的落日。特点,落日“红”“ 大”,安谧宁静跳跃。
一是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的落日。血红。有漫不经意的铺垫,却有死亡之时的庄重和尊严。 一是由落日操纵的火烧云的壮美。灿烂、热烈、夸张,烧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惊世骇俗的一幕。
2、你更喜欢哪一次落日的描写?为什么?
3、三次落日描写总体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写出了西地平线上落日的什么总特点? -----雄壮之美。土地广阔辽远,落日血红硕大,天空云霞灿烂。
庄严神圣,热烈灿烂,具有悲剧感。
壮美,豪放之美,阔大之美,雄浑苍劲之美。
震撼人心之美,富于力量之美,惊世骇俗之美。
4、想一想,这种美有怎样的感染力?
引领人向上,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昂扬,忘记小悲小喜。
再写读写景的文字来体会。
5、为了使文章有厚重之感,作者写到了历史写到了人文(人类文化),有哪三处?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
--- 前两问略。第三问:为何这样写?自然之景富于历史文化内涵,加深了文章的内容,拓宽了文章的境界。历史上左公栽柳,留下了树,也留下了一种精神,为保卫边疆而付出努力。 罗曼罗兰为何看到日出就有了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形象,是因为他看到了太阳喷薄而出,这样庄严博大,雄伟神圣,他知道他应该写出人物精神的崇高之美,雄壮之美,突出约翰的英雄形象。
而写马背民族的背影,则突出了那个征战的民族的壮悍,他们奋斗着,直到挺进欧洲。他们靠什么?他们的力量与雄心,刚强和坚定。这种精神与炎烧云有类似,壮阔而有激情。
7、总结,文章写出了世间之大美,大美震动人心,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大美,发现世间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崇高事业,为之奋斗。
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阅读已有所体会,课后思考总结本文语言特色。
正在阅读:
《西地平线上》课文解读02-12
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10-08
阿斯法德国智能照明系统07-23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届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07-11
第五章、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09-03
solidworks2012渐开线方程式驱动齿轮画法 - 图文12-22
电阻认知 - 图文06-11
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问题03-06
2012年安全生产会议讲话稿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