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认识评课
更新时间:2024-04-05 1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听吴正宪老师《认识方程》有感
10月19日上午感受了刘德武老师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与提升,下午又目睹了吴正宪老师的“大刀阔斧”的教学风采,两位名师虽然风格不同,却是异曲同工,都能用犀利的双眼和智慧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求回归数学本质的课堂。听后同样让人振奋,受益匪浅。
在《认识方程》一课中,吴老师借助——“纸制天平”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入,让学生体会方程两边相等的含义。再让学生逐步脱离天平这一媒介,在头脑中建构出平衡这一数学模型。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方程。课堂上,吴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在同伴的对话中学习的指导,在对话中激发学习热情,促进思维。
课后,吴老师结合她的“认识方程”一课进行“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的讲座。讲座首先提出了以下问题:
能顺利辨认方程的样子就是认识方程了吗? 能流利地说出方程的定义就是理解方程思想了吗?
方程是个建模的过程,怎样帮学生建立好这个数学模型?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
那什么是方程呢?数学教科书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作为老师,让学生记住这句话,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但记住这句话就是认识方程了吗?在吴老师的“认识方程”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判断是不是方程,之前学生遇到数学书上常见的方程样子能准确快速地判断,但是遇到“20+□=100”时候,没有学生能很迅速地做出判断,这个时候课堂上就有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
什么不能很快做出判断呢?在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往往片面认为含有字母的等式才是方程。于是,找字母、找等号成了学生判断方程的标准。难道未知数等价于字母吗?
“核桃质量+20=50”,“20+□=100” ??这些就不是方程吗?
所以,作为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在教学方程时,他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1、准确把握内容定位,正确理解其价值。
2、有效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做好铺垫和孕伏。
3、方程思想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心地做好过渡。
具体到教学《认识方程》一课时,她是这样分析的:
(1)从直观的天平开始,变抽象为具体,变麻烦为简洁!
借助天平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的概念。实物天平比较精密,操作很麻烦,很花时间;改用课件天平,操作由老师随意调控,虽然操作方便,但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于是就自己制作了学生能参与活动的直观的天平——用纸板做的天平,两端的托盘之间的横杆中心用螺丝相接,然后借助直观教具的形象展示,把抽象的方程直观起来。(吴老师强调:纸制天平虽然粗糙,但它留下的是最逼近数学本质的东西,其它非数学本质的东西大可“大刀阔斧”)
(2) 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吴老师利用天平,把天平左边托盘放进一个核桃拿掉一个20克的砝码,通过这个操作操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数学语言(式子)来记录:30+□=50,
30+x=50,30+x>50,30+x<500??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分类时,吴老师的一句话为学生的分类铺平了道路:
师:“刚才,这些式子都是用天平称出来,结果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两种,平和不平”。
师:“对,不管是向哪边倾斜,总之都是不平。那你们能够将以上这些式子按照这样来分分类吗?”
简单的几句话,就使得学生不能乱分类了,只能把式子分为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不然,分类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含字母的和不含字母的,带方框的和不带方框的??,如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无法控制。然后又马上把不等式的情况屏蔽掉,把问题聚焦在等式中,突显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3)直观的天平没了,你心中的天平在哪?
吴老师利用水壶中的水倒入暖瓶中的过程,借用学生的肢体,形象地感受到天平没了却是存在的,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肢体语言到自己的语言,再到数学语言来描述方程,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方程概念,而不是肤浅的 “含有字母的,有等于号的式子就是方程” 字面上的理解。
(4)方程就是讲故事
吴老师通过让学生讲故事,创设了一个个丰富的学习情境,巧妙地把方程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方程。
在其环节,学生根据同一个情境列出了以下三个方程:
X-145=35
X-35=145
145+35=X(这是不是方程?教学时,我也是有点迷惑,听了吴老师的诠释,豁然明白)
吴老师是这样诠释的:它虽然是方程,可它仍然是我们儿时的想法,不是今天的思维方法,如果方程的未知数单独放到等式的一边,如果事情复杂了,会使问题陷入困境的,如果你把未知数当成已知量进行思考,这种方式对你今后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显现出真正建立方程思想是需要一个漫长的体验、理解、感悟的过程。 (5)引导学生“回头看”,回归数学本质。
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使我又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名师专业引领的风采,吴老师指引我们要学会与教材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与课堂对话,才能深刻思考,真正把握数学本质。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几张图片;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没有精彩罕见的情境创设,有的只是简单的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是这么普通的五年级的《认识方程》一节数学课却让吴老师演绎地精彩绝伦!四十分钟的数学课堂,让我真正感受到一个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融入学生的场面,整节课像一把磁铁,牢牢的把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深深地吸引着,更何况正在台上听讲的给孩子们呢?
下面,我就说一说吴老师讲座的精彩处,是怎样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一、由直观到抽象。
吴老师借助天枰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的概念。实物天枰比较精密,操作很麻烦,很花时间;改用课件天枰,操作由老师随意调控,虽然操作方便,但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于是,老师就自己制作了学生能参与活动的直观的天枰——用纸盒做的天枰,两端的托盘之间的横杆中心用螺丝相接,然后借助直观教具的形象展示,把抽象的方程直观起来。
二、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吴老师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巧妙的把方程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方程概念,而不是肤浅的“含有字母的,有等于号的式子就是方程”字面上的理解。
三、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吴老师利用天平秤,把天枰左边托盘放进180克香蕉和未知质量的苹果,天平秤右边托盘放进300克的砝码,通过放进苹果,拿走苹果一连串的操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数学语言(式子)来记录:x+30=180,180+□=300,180+x=300,180+x>300,180+x<300??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分类时,吴老师的一句话为学生的分类做铺垫:
师:“刚才,我们在操作天平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两种,平和不平”。
师:“对,不管是向哪边倾斜,总之都是不平。那你们能够将以上这些式子按照这样来分分类吗?”
简单的几句话,就使得学生不能乱分类了,只能把式子分为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不然,分类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含字母的和不含字母的,带方框的和不带方框的??如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无法控制。
正在阅读:
方程认识评课04-05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前模06-06
校园爱心伞活动的策划书06-23
健康评估-单选题10-19
201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项目管理》文字版103-24
德阳市高2016级一诊考试生物试题09-11
一件温暖的衣服作文600字07-15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04-08
2016党员个人自评02-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方程
- 认识
- 半导体器件物理题库
- 龙泉驿断层破碎带隧道处理技术浅析
- 2013 机电理论 春季高考(含答案) - 图文
- 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1)
- 当前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 C50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管理信息系统(1-3章)
- 吧台当班操作程序及规定
- 2018镇XX镇第一届葡萄采摘节活动策划方案(申报稿)
- 《审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07
- 员工工作技能调查表
- 年产3万吨结晶山梨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大厦绿色施工方案
-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习题答案重点
- 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回应祷告及蒙福行动
- 包材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心市区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试行实
-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2019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篇
-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0届高三综合测试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