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3-07-24 22: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长:
张瑞芳(财经分院院长/教授)
苟 琦(成都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高级客户经理)
责人)
经济师)师)
项目组学院成员:
学院:左桂云(教授/会计师,金融与证券专业省级团队负何 琼(讲师/经济师,金融与证券专业带头人) 刘明勇(财经分院副院长/副教授) 梁云林(讲师/ 高级营销师) 贾明东(讲师/保险经纪人) 李德志(讲师/助理理财规划师) 吴英刚(讲师/助理理财规划师)
行业企业成员:周天伦 (成都锦江区金融办主任)
冉晓东(四川金融学会 金融学博士) 滕 颖(成都农商银行石洋分行行长/会计师) 彭 华(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一支行个金部经理/
李 鑫(中国银行天府大道支行行长/理财规划师) 陈 曦(中国农业银行成都锦城支行行长,高级经济
徐 成(银河证券市场营销部总监/高级客户经理)
1 概述
本项目以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背景,探索建立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优化“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金融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的新型课程体系;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多学期、分段式的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金融教学团队;增强专业服务、支撑成都金融发展的能力,为成都市金融支柱产业发展输送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金融服务专门人才,建设国内一流的金融与证券品牌专业。
自2012年内增加投入建设资金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40万元,本学院投入60万元。
2 专业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2.1 产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2.1.1 产业背景
统筹城乡是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是城乡统筹配套试点改革的9个要点内容之一。在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加快成都金融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国西部金融中心”是金融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产业背景。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早在1993年国务院《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成都即被确认为
1
1
成都市系国家2007年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两个试点城市之一。
中国“西南金融中心”;2007年,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的设想;2009年,成都市出台了《关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201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颁布了《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提出到2012年构建“三个中心”:一是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二是构建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重点打造西部地区票据市场中心、银团贷款中心、产权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和居民理财中心;三是构建西部金融服务中心,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数据灾备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中国西部金融中心。
2.1.2 人才需求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金融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截至2009年底,成都市金融机构达143家。其中银行机构44家;证券公司41家,期货经营机构9家,保险公司49家。国内12家金融机构在蓉设立了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总部,金融从业人员达到12万余人。
依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到2012年,成都金融机构总数将达200家以上。其中新培育金融机构50家以上,金融后台服务中心45家,新增村镇银行9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以上,金融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2
2
数据提供:成都市金融办
数据表明,到2012年,成都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达8万人左右,随着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金融产业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金融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会更大。据成都市金融办测算,未来三年成都市金融企业基层岗位人才年需求量在15000人以上。目前,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0所开设了金融类专业,年招生总量不超过3000人,面向金融企业一线的技能型的金融服务人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显示了高职金融类专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专业建设优势
2.2.1 开办历史较长,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
1984年,由成都市人民银行牵头,我院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成都城市信用合作社(现在的成都银行)等5家企业签订了金融专业(金融事务)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银行向学校提供45台计算机设备,累计投资150万元(1987年至1994年,学校每提供1名毕业生,银行付给学校500元培养费)。26年来,5000余名毕业生遍布成都市的各大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成长为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岗位,专业建设积淀了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
2.2.2 学院地处成都国际金融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依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设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以西、益州大道以东地区。未来2-3年,各大金融企业的总部决策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包括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
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要在这里安营扎寨。我院正好坐落在金融总部商务区内,国际金融城边,近水楼台,优势得天独厚。
图4-1 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区位示意图
2.2.3 建有四川省高职金融类专业首个省级教学团队
金融与证券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行业企业兼职教师9人;教授2人,副高职称教师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人,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6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较好,专业改革与建设成绩显著,2009年8月,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团队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首个金融类省级教学团队。
2.2.4 教改科研成绩突出,开发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以来,本专业教学团队完成教育科研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省级课题13项;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40余篇发表在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开发建设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主编、副主编、参编《银行会计》等教材10余部,其中《经济学基础》等3部教材获得四川省首届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等奖项。
2.2.5 “滚动式工学结合”教学已经形成常态模式
2005年以来,本专业将一个学年分成6个学段,相应地,把学生(大二年级)分成6组群,进入金融企业的大堂经理、综合柜员、客户经理等真实的工作岗位顶岗实训,各组交替轮换,全年不断线。从最初企业的不接受到认可,再到后来的欢迎、满意、离不开,我们在企业顶岗实训方面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目前,常年在企业做工学交替实训的学生已经稳定在120人规模,也即有720名学生受益,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广泛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2.6 校企合作建设了以“金融超市”为标志的实训基地 金融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与成都市高新区金管办、中国银行、中国
建设银行、成都银行、中国银河证券等金融企业联合建设;以“现代金融超市”理念为指导,融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要素,模拟训练岗位基本含盖了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500方米,内设四个功能区(理实一体教学区,岗位模拟操作区,职业技术鉴定区,货币文化展示区),10个实训室,可满足金融大类各种教学项目的实训要求,同时可满足成都银行等合作企业在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需要。
图4-2 金融与证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2.2.7 面向企业开展培训,共同开发岗位技能鉴定标准 2005年以来,本专业发挥教师团队资源优势,先后为交通银行成都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成都银行等金融企业提供金融基
础理论和技能培训达40000以上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训鉴定服务情况见表2-1);2008-2009年与成都银行合作开发了《成都银行柜面人员岗位操作技能鉴定标准》,标志着校企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与成都银行合作开发了综合柜员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培训系列教材。
表4-1 金融与证券专业培训鉴定服务一览表
2.3 专业建设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3.1 校企合作共建运行机制建设问题
尽管我院金融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制约其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运行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如何从实际出发,闯出一条适应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全面发展的新路,在金融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建立一种稳定的运行机制,是金融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2.3.2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问题
近年来,我院金融专业创设了“滚动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但金融企业中一些核心岗位业务,容不得学生进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建设一个稳定成型、功能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3.3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深入开展金融职业和岗位研究,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对“金融与证券”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专业课程资源库开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2.3.4 金融“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
金融企业政策性强,对从业人员管理严格,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收入高,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管道不畅,热情不高。如何扫除障碍,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3 建设思路与目标 3.1 建设思路
以教育部 财政部教高[2006]14号文、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财政部教高[2010]8号文的有关精神作为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框架之下,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办学方针,探索建立“金融与证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以服务为宗旨,主动服务成都金融产业,力求将本专业建设纳入成都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对接产业链,围着行业转,合作企业办,瞄准职业干,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的“五业联动”。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导型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政策、人力、资金、技术、环境等资源共享平台,提升金融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2 建设目标
密切跟踪成都金融产业发展动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金融服务人才的需要,集中精力加强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内涵建设,在探索与实践中创建全国一流的金融与证券专业。
适应学院办学体制改革要求,脚踏实地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战略,探
索建立有特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运行机制。
在“滚动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遵循“共同设计、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原则,按照“双证”制度要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和重组,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的新型课程体系。
按照“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原则,开发、建设并形成金融与证券专业“理实一体”的系统化的6门核心专业课程。
在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改“任务派遣制”为“项目管理制”,以项目建设管理为抓手,突显管理机制的“导向功能、竞争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打造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
与国际著名金融机构渣打银行、四川联行、金控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产学紧密结合型”的校内实训基地,精心设计、开发校内“模拟金融超市”,将其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主动将“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融入成都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体系之中,实现学历教育、技术服务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金融服务人才终生教育基础平台,提升本专业的辐射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4 建设内容与实施
4.1 建立并运行互利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从专业建设的层面上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的重点是按照“双向对等、互利共赢”原则,谋划催生合作项目,组建机构,订立规则,实务推进。
4.1.1 “融入园区、共建共享”机制
未来3-5年成都要建设“3大金融区域”(位于锦江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区、位于高新区的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聚区)、7大金融项目、27个具体项目。为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要设立分院院长牵头、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事务的管理与推进,健全制度,整合资源,协调产学研活动,将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与园区的经营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4.1.2 “需求导向,项目合作”机制
设立省金融学会牵头、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门人员组成的“项目部”,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运作和管理;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办法,以项目合作为抓手,推动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未来三年,本专业要重点做好由本专业教师担任主研人员的成都市锦江区《西部金融中心区域定位研究》项目;成都银行总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力争将此中心建在我院金融实训中心);在市金融办指导下,与渣打银行合作建设“成都金融服务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与四种联行、成都金控集团等企业合作举办成都金融产业服务学院,实现专业教育、培训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有机对接。
4.1.3 “专家主导,定期会晤”机制
对接成都三大金融区组建市金融办主任牵头、由行业和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密切跟踪成都市新兴金融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优化金融专业群结构,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并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专家定期会晤机制。
体制和机制的背后是“利益链”,关键是找到利益切入点,拓宽利益关联面,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使得双方成为“利益攸关方”。
4.2 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院“区院融合、三维实践”总体模式框架下,遵循“共同设计、共同制订、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和“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原则加快跟进“成都三大金融区”建设步伐,构建有金融与证券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4.2.1 适应成都金融发展新要求,确立专业开发建设机制 主动适应成都打造3个中心(金融中心: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西部金融服务中心);构建3大金融区域;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培育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机构的金融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抢抓机遇,围绕金融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是金融专业人才市场导向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任务。
基本思路是组建“金融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其指导下适时提出金融专业改革建设方案,在金融与证券大专业下设立针对性强的分支专业方向:银行方向、证券方向、保险方向、金融后台方向、农村金融方向、信托经营方向、融资租赁方向等,服务和支撑金融产业的发展。
4.2.2 期货式招生、集装箱就业,提升“订单培养”水平 “订单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产学结合的重要体现。未来三年,我院要主动配合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以金融服务中心(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人才需求为重点,扩大期货式招生比例,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举办订单班,既从大一学年组建、也从大二、大三学年组建,力争使订单培养人数达到本专业当年毕业人数的50%。
4.2.3 构建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现行的“滚动式工学结合”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美中不足。就像一部“独轮车“一样,缺乏稳定性和完整性。“双轮驱动”的基本思路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全和完善,由独轮变双轮,规划、设计具有基础性的校内模拟企业岗位系统——金融超市,从而建立新的运行体系。
“双轮驱动”是校企统筹、内外结合、虚实对接、合作育人的运行模式。“双轮驱动”中:一个轮子是以真实的“金融企业岗位”为依托的“顶岗实训——滚动交替”;另一个轮子是以校内模拟金融超市为基础的“校内模拟—学训交替”,包括“职业感知——单项实训
——岗位实训——综合实训”。
两个轮子,一内一外,一校一企,一虚一实。“双轮驱动”是一个完整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校企共同设计,共同谋划,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并进行有效沟通。基于金融超市的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见图4-1。
图4-3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要设立由分院领导牵头、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加的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组织开展专门的研究活动;同时,要按照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协调好“规范与创新”“刚性与柔性”、“原则与灵活”的关系,尝试打破常规以我为主,以
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运行方案,适应和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教学,健全 “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考核要求等,采用更具弹性的、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自觉地由“主动”变“被动”;由“自动”变“互动”,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
4.3 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4.3.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金融与证券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金融服务意识,掌握客户管理、金融营销、综合柜业务、个人理财、证券投资等专业基础知识,面向金融企业的大堂经理、网点储蓄、综合柜、信贷、出纳、客户经理、证券经纪等金融企业岗位就业,能够熟练进行银行综合柜业务操作,客户开发管理,金融营销和个人理财规划等业务处理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高素质金融服务人才。
4.3.2 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坚持开放性原则,广泛、充分地听取行业和金融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行动导向原则,力求教、学、做一体化;贯彻国家标准原则,以国家金融职业资格相关标准作为参照依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实现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的转化。
4.3.3 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按照理实一体、行动导向、工学交替、双证并行的现代职业教育
理念,解构、重构课程体系,力求有破有立,有分有合,创新再造,形成三个大的板块:基础素质能力板块、专业素质能力板块和拓展素质能力板块。拟建课程体系见图3-4。
图4-4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
4.3.4 嵌入4P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4P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包括:职业道德规范体系(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职业礼仪养成体系(professional etiquette system);职业精神培育体系(professional spirits system);职业技能训练体系(professional skills system )。每个体系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力求将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义务劳动、社会服务、技能水平、创业实践等内容融入其中。制定细致的量化办
法予以考核并给予若干学分。通过4PS系统,引导、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品质。
4.3.5 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学分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要主动对接各岗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将专业相关证书按不同标准分类。如按主考部门将证书分为国家统考证书、省考证书、行业证书、校考证书;按取证要求分为必考必过证书,鼓励报考证书等。要将本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必考必过证书纳入学分系统,确保双证率达到100%。
4.3.6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
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职业教育经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创建三个系统:一是网络课程系统,二是网络及电教系统,三是学生选课系统。通过三个系统的组建和实施,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务求取得实际效果。
4.3.7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度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进度见表4-2。
表4-2 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进度安排
4.3.8 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开发建设
遵循“四共同(共同设计、共同制订、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原则,与企业合作调研建立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实习实训教学系统;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3年内建设期内完成按照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经过重组序化后主要专业课程标准的完善与优化;开发建设6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配套完成2-3门课程特色教材的编写出版任务。
4.4 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金融专业教学团队
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一支具有国家水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3名,培养骨干教师5-8名,使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人数达到90%以上;从金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选聘40人组成兼职教师“人才池”,三年内使企业专业人员担任的专业课教学学时最终达到50%。
4.4.1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充分发挥利用本专业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巩固与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银行、华西证券等现有合作企业伙伴的关系,同时加强与成都三大金融区的交流密度,以主动服务取得信赖,以优质服务赢得合作,以有效服务换得机制,取得企业在专业技术和
师资方面的支持。通过协议,改变目前主要靠个人关系、靠人情、亲情维系的合作关系,实现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对接”, 吸引企业自觉自愿地与学院合作,形成“单位对单位”、“公对公”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长效机制。
制定与学院“双进工程”(学校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相匹配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3年之内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从事挂职、任职服务与实践锻炼;同时聘请企业专业进学校。
改“任务派遣制”为“项目管理制”,完善内部综合考核奖励制度,突显机制的“导向功能、竞争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彻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想做事有机会,能做事有条件,做成事给待遇”的局面。
制定分院专业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和教师测评体系,专任教师个性化职业规划,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及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兼职教师培训、考核方法及管理制度。
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与职业规划工作内容及进程见表4-2。
表4-3 师资队伍机制建设与职业规划工作内容及进程
4.4.2 专业带头人培养
重点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给机会、给平台,给环境、给条件、给待遇,促使他们尽快“成名成家”。专业带头人建设工作内容及进程见表4-3。
表4-4 专业带头人建设工作内容及进程
正在阅读: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方案07-24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及现代意义10-30
国际投资学在线测试05-20
PICC出院健康宣教单04-30
南京中山陵的完整版导游词12-16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 - 图文10-13
小教法10-01
报价单模板08-26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复习题(附答案)06-03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专业建设
- 方案
- 金融
- 证券
- 额尔古纳市第二小学科技活动计划
- 高考写作常用替换词(精品)
- 2009年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 1招商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 幼儿园大班期末工作总结精选
- 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
- 多功能滑移装载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版可研提纲)
- 公司前台文员工作规范手册
- seo常用的搜索命令符
- 第5章 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
- 越南人对中国的印象
- 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余世维精典讲义】有效沟通
- 拖欠工程款的对策
- linux架设FTP服务器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最新版
-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 ansys二次开发的一些知识介绍
- 第2章著作权法概述
- 打造打动投资人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