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29 2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铁三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9标

太岳山隧道

出口进洞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三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9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五日

太岳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为明确隧道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 导、规范隧道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太岳山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 3.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3.1 工程概况

太岳山隧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与安泽县之间。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方案,隧道进口里程DK392+930,出口里程DK409+124,中心里程DK401+027,全长16194m。地面高程间于850-1230m之间,进口路肩标高856.89m,出口路肩标高937.37m;隧道最大埋深约300m,最小埋深约5m。隧道进口设置R=1600m的曲线,线间距由4.1m逐渐增加至4.2m,曲线进入隧道隧道长度为689.96m;出口设置R=1200m的曲线,线间距由4m逐渐变化至4.2m,曲线进入隧道长度795.04m。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率依次为:3‰、5.1‰、4.4‰。隧道设4座斜井,分别为于DK395+900、DK399+100、DK401+700、DK406+600,斜井采用单车道+错车道无轨运输。 3.2 地质条件

出口施工里程DK406+600~DK409+124,共2524m。其中Ⅲ级围岩992,Ⅳ级围岩1455m,Ⅴ级77m。 4.总体施工部署 4.1 太岳山隧道出口 4.1.1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

初期开挖作业4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20人;喷射混凝土作业14人。初期主要施工机具配置为PC-200挖机1台,ZL50装载机2台,湿喷机2台,压入式通风机2台,螺杆空压机3台,抽水机2台。

详见已进场机械统计表、已进主要物资材料表 4.1.2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从安泽县附城镇下梯村公路引入,采用混凝土铺设施工路面,便道长1.2km,连接施工驻地、中心实验室、拌和站及洞口。 4.1.3 施工用电

临时用电对附近高压电进行“T”接,安装临时630KVA变压器。 4.1.4施工用水

隧道靠近李恒河,地下水丰富。在拌和站附近打设2座水井,一座供拌和站及生活用水,一座供隧道用水,在隧道口附件设30m3高山水池,安全可靠。 4.1.5拌和站

拌和站设于出口附近,距洞口200m左右,占地19.6亩。设HZS90站一座,HZS60站一座,喷浆JS750搅拌机一座。料仓12座,共存料7200m3,。拌和站供太岳山隧道出口、4号斜井及出口至标尾段6座桥梁、安泽站及路基施工混凝土。 4.1.6炸药库及弃碴场

炸药库和当地治安大队沟通选定炸药库位置,按库存10t设计。 弃碴场位于线路DK409+120右侧1024处,平均运距0.99km,容碴量33万方(松方),占地17.88亩。 4.2 测量

在进洞之前完成所有的复核测量、控制测量工作。根据太岳山隧道出口及4号斜井洞口的位置、地形条件、结构的重要性及对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等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测量方案,测量方案及测量实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具体施工方法见太岳山隧道出口放样图。 4.4试验

中心实验室对隧道使用各种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试验,出示报告。对各种原材进行试验,确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5进洞方案

太岳山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Ⅲ级、Ⅳ级围岩二台阶法施工、

深埋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浅埋、偏压段、断层破碎带级洞口段V级围岩结合超前预加固措施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法;采用无轨运输,机械通风。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5.1 边仰坡开挖防护

进洞开挖前,首先在距仰坡刷坡线5m以外施作截水沟,水沟与路堑、路堤侧沟连接,以拦截地表水,避免地表水冲刷洞口边仰坡及洞门,造成危害;清除或加固洞口仰坡及以上的危岩体,以免危及施工安全。

洞口边、仰坡段,土质岩体采用挖掘机纵向分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石质岩体采用YT-28凿岩机钻孔,小药量松动爆破,非电毫秒雷管网络起爆;人工整修边仰坡,按设计要求一次到位,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弃碴。

洞口边仰坡整修到位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防护。为保证进洞安全,对边仰坡进行临时锚网喷防护,进入正洞50m后,按设计要求对边仰坡进行浆砌防护。喷射混凝土由湿喷机施作。

5.2大管棚超前支护

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为保证隧道安全进洞,在出口地段明暗结合处,拱部140°范围内设置30m超前长管棚。管棚设置导向墙,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3榀I18工字钢架,进行导向定位。

5.2.1管棚设计

1)钢管规格:管棚长30m,每节长4~6m的热轧无缝钢管(φ108mm,壁厚6mm)以丝扣连接而成,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钢管数的50%。

2)施工时对管棚进行编号,先打设奇数钢化管并注浆,后打设偶数钢管注浆。

3)钢化管钻注浆孔10~16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

4)管棚环向间距40cm(中至中)。

5)倾角:钢管轴线与衬砌外缘线夹角1°~1.5°。

6)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cm,相邻钢管之间环向不大于10cm。

5.2.2长管棚注浆

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2.0MPa。注浆前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注浆结束后用M7.5水泥砂浆充填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

见管棚工艺流程图

结束 设注浆管封口 钻孔 装管 注浆 管棚测斜 锚管施作 钻机调整 搭设平台 钻孔测量就位 钻孔选位 施工准备 (1)施工套拱 (2)制作超前导管

5.2.2 主要机具设备(见表1)

表1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1 2 3 名称 管棚钻机 电动空压机 注浆机 规格 HTG-100型 20m3 UB3 单位 台 台 台 数量 1-2 1 1 备注

4 制浆机 ZJ-400 台 1 5.2.3劳动组织(见表2)

表2 劳动组织表

序号 1 2 3 工种 钻机操作工 管棚加工 注浆工 人数 3~6 2 6 序号 4 5 6 工种 领工员 安全员 记录员 人数 2 2 2

5. 3洞身开挖、支护 5.3.1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3~5m,周边采用光面爆破减少对围岩的震动以控制成形。上台阶风钻钻孔,挖掘机扒碴到下断面,下台阶液压凿岩台架配凿岩机钻孔,开挖循环进尺为2.5m。下断面出碴利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至指定的弃碴场地。具体开挖、支护和出碴运输施工见“台阶法开挖方法施工工序流程图”。

1)台阶法开挖爆破施工

本标段隧道III、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采用光面爆破,下台阶采用预裂爆破。

掏槽方式:采取楔形掏槽。

炮眼深度:上台阶钻眼深度2.0m,掏槽眼深度2.2m,循环进尺约2.0m;下台阶炮眼深度为3.0m,循环进尺约3.0m。

2)上台阶开挖

准备工作:测出轨面线和中线,画出开挖轮廓,按设计标出炮眼位置(地质条件变化时,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钻孔:采用YT-28风钻钻眼,钻眼直径φ48mm。

装药: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设计要求后装药,装药时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装药后,所有炮眼均堵塞炮泥。

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管联接,掏槽眼采用集中装药,底部30%长度加强装药,其它眼采用集中装药。

起爆:爆破网络采用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插入药卷内,反向装入眼孔内,导爆管引线连接采用一把抓型式。

连接雷管采用低毫秒段,同组连接雷管采用同种毫秒段导爆管。 3)上台阶支护

开挖完毕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待混凝土初凝后,按设计的支护参数施作拱部系统中空注浆锚杆。锚杆安装完毕,在锚杆外端挂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

4)下台阶开挖及支护

上台阶掘进一定距离后,进行下台阶的开挖爆破。采用凿岩台架钻孔,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开挖完毕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待混凝土初凝后,按设计的支护参数施作边墙系统砂浆锚杆。锚杆安装完毕,在锚杆外端挂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

5.3.2三台阶七步法开挖

太岳山隧道V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采用弱爆或人工风镐风、铲凿岩,分步开挖成型。根据断面情况采用机械出碴或人力倒运弃碴,由15t自卸车运弃至洞外弃碴场。喷射混凝土用料由洞外搅拌站提供,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机施作。

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 第一步:

⑴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小导管支护。

⑵ 弱爆破或人工分部开挖①部,同时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喷C25混凝土封闭。

⑶ 分部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C25混凝土,架立钢架。

⑷ 施作锁脚钢管。

⑸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

⑴ 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弱爆破或人工左右交错开挖②、③部。 ⑵ 喷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⑶ 导坑周边部分初喷C25混凝土,施作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⑷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

⑴ 在滞后②、③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或人工左右交错开挖④、⑤部。

⑵ 导坑周边部分初喷C25混凝土,施作钢架。 ⑶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四步: 分台阶开挖⑥部。 第五步: ⑴ 开挖⑦部。

⑵ 隧底周边部分喷C25混凝土,施作钢架。 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六步:

灌筑Ⅷ部仰拱及仰拱填充(仰拱及仰拱填充分次施作)。 第七步: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Ⅸ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见“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图”。 2)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⑴V级围岩地段开挖时,按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预留沉降量。 ⑵隧道施工过程中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

⑶ 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

药量。

⑷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开挖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⑸工序变化处之钢架设锁脚钢管,以确保钢架基础的稳定。 ⑹钢架之间的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作并焊接牢固。

⑺各部开挖循环进尺0.8~1.0m,预留核心土的长度在3~5m为宜。 ⑻在开挖的过程当中注意初期支护结构及核心土的稳定性,必要时利用核心土加设全断面环形临时支撑。

⑼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按照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 5.4通风

1)隧道施工通风主要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通风方案,利用风管对掘进工作面供风,通风系统简单。在隧道出口外设2×110KW轴流通风机,施工初期采用单机通风,后期采用双机通风。风筒采用φ1800mm柔性风筒(洞口风机连接段采用刚性风筒)。因隧道开挖断面大、无轨运输洞内污染大,成立通风技术班组,加强通风管理,负责风管的接长、检查、补漏,顺直、开机及其它管理工作,确保管道漏风率及内摩阻力,保证洞内掌子面风速在0.21m/s以上,并配置风速仪随时进行洞内环境监测,掌握通风情况及环境情况,确保洞内空气清新,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2)风量和风阻计算

⑴施工通风所需风量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洞内允许最小风速、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烟量和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控制风量。

⑵主要计算参数

洞内同时工作最多人数按50人/工作面考虑; 洞内允许最小风速Vmin=0.15m/s; 洞内每人供应新鲜风3m3/min;

内燃机械设备作业供风量3m3/(min?KW); 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为0.02,风管摩阻系数为0.02。 3)施工通风管理

⑴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风管安装平、直、顺,通风管路转弯处安设刚性弯头,并且弯度平缓,避免转锐角弯,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并且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

⑵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阶段调整。

⑶必要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通风系统作局部调整,保证洞内气温不得高于28℃、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在通风30 min后分别降到30mg/m3和5mg/m3以下,以满足施工需要。

⑷风机配有专业风机司机负责操作,并作好运转记录,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⑸电工定期检修风机,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4)对施工通风的要求

⑴为了保证风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转,为风机提供合适的供电设备。 ⑵加强日常通风检测,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风压,并且要爱护通风管路,避免对通风管路的破坏,降低漏风率。

⑶要求通风管每节长度大部分为20m/节,根据掌子面衔接风管长度的需要可以配置少量10m/节的风管。

⑷洞口风机需要安设在距离洞口20m以外的上风向,避免发生污风循环;风管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0m。

⑸因为所选择的风管直径较大,保证洞内有足够的净空高度,避免发生过往车辆和机械刮破风管而影响施工。

⑹由于采用无轨运输,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口安设净化装置,以降低对隧道内施工环境的污染程度。

⑺行人和运输车辆按照设计线路行走。涉及到三通阀门配风的要合理调整施工工序,避免两个工作面同时放炮出碴、同时送风。

5)防尘措施

因为隧道施工采用的内燃设备较多、功率较大,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量很大,隧道开挖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也较多。为了避免对施工人员和大气造成危害,对洞内排出的污风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如果发现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其其处理措施如下:

⑴水幕降尘器降尘。水幕降尘器具有喷水颗粒细,产雾量大,能够封锁整个隧道断面,除降尘外还可以吸收易溶于水的有害气体(S02、NH3等)。

⑵隧道干式除尘机除尘,用于喷砼和装碴时的除尘。通过调整供风的风速控制粉尘(当洞内风速达到1.5~3.0m/s时,作业地点中空气粉尘的含量会降低至最低)。

5.5高压风管的安装和使用

1)高压风管要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

2)在洞外地段,当风管长度大于100m和温度变化较大时要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150m以内,风管的法兰盘接头用石棉衬垫。长度大于1000m时,要在高压风管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

3)洞内高压风管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风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要保持30m,并用分风器连接高压软风管。当采用导坑或台阶法开

挖时,软风管的使用长度不大于50m。

4)各种闸阀在安装前要拆开清洗,阀门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高压风管在安装前要进行检查,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保留有残余物和其它脏物。

6)高压风管使用中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5.6施工排水 1)排水方式

太岳山隧道出口为反坡施工,将掌子面通过积水池抽至后方的泵站(每隔400m左右设一处泵站),然后通过抽水设备将泵站的水抽至洞外排水系统,经过净化后排至指定的地点。

地下水处理:施工中做好地质超前预报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做好提前疏排措施准备,预备足够抽水设施,做到出现情况能迅速排水,确保施工安全。对于一般地下水不发育的地段,地下水排放不影响生态环境时,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

洞口防排水:洞口采取引排和防渗、防冲淤措施,顶部设截水天沟,在洞外2~3m处设置横向盲沟一道,以拦截洞外流水,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

2)排水设备配置

计算抽水设备时,对最大最不利的因素综合考虑(暂不考虑遇岩溶和断层水及暗河出现时的设备配置),做到抽水设备备用充足。

3)其它措施

抽水设备配置时充分考虑备用,同时配置双回路电源,防止出现停电掌子面被淹现象发生。

专人负责抽水设备和抽水管路的养护和维 详见风水管线布置图。

5.7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5.7.1保证工程质量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监管分立体制

建立自检自控的质量专门管理机构。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自检、自控体系,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系。组建技术攻关(QC)小组。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攻关活动。聘请各类专家和技术操作能手,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

2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严格质量责任制,质量目标逐级分解落实,横到边,竖到底,形成层层控制和保证关系。签订质量责任状,事事有标准,人人负责任。从项目队长,到操作者,均制定岗位责任制,签订质量保证书。做到指导工程施工者负责质量;施工操作者保证质量;检查质量者评定质量。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道工序、每名员工。

3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质量监督检查人员由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做到“四有”,即有措施、有整改、有记录、有验证,保证每个问题的提出均得到闭合消项。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增强工程质量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4定期检查制度

包括检测设备定期检验和标定,工程质量定期检查评比,机械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评比,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观摩,质量奖惩,质量报告,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5开展技术攻关

组织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聘请各类专家,定期和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环保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持续改进。

6优化施工方案

编制高质量施工组织方案,做到科学、可行、可控,重点先行、分段实施,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合理的工期。杜绝赶工期现象,避免在冬

雨季和炎热天气等恶劣气候期间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现象。

7严格执行强制要求

严格执行“三按九不准”的规定:按设计文件施工、按工艺规程操作、按验收标准检验;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不准上岗、设备仪器未经检定合格不准使用、开工条件未经审查合格不准开工、工程未经换手测量合格不准动工、工序未经技术交底不准施工、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使用、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未经检查不准覆盖、工程未经检查合格不准验工计价。

8加强工序质量管理

贯彻预防为主,设置工序质量检查点,对材料质量状况、工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质量通病、包括操作者的行为等影响因素列为控制点,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控;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等方法,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总体状况;对工序产品、分项工程的检查按标准要求进行目测、实测及抽样试验的程序,做好原始记录,经数据分析后,及时作出合格及不合格的判断;对合格工序产品及时提交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完善管理过程的各项检查记录、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作为工序质量验收的依据,并为工程质量分析提供可追溯的依据。

9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测试方法成果,禁止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以一流的工艺水平保证一流的工序质量。

10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严把原材料检测和验收关,保证检测项目和频次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严格监控砂子、碎石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波动,保证原材料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7.2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由总工程师主持,集中相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核对和研究,并进行现场核查。对施工图质疑之处及与现场不符之处,按规定程序书

面上报。实行技术工作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资料由主管审核签字标识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

加强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明确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工序的关系,保证操作程序、操作质量符合质量规程要求。

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实施前,经试验确定其可行性、工艺参数及技术指标后,方可进行实施。通过试验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与实施性,采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测量精度。配备与工程测量精度相匹配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严格测量与复测程序,保证测量精度,杜绝测量事故。

1洞身开挖

施工前对导线网进行复测,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出处理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编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由专业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地质条件变化或存在断层、煤层,采用多种地质预报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明前方地质情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为开挖爆破、初期支护和施工方法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根据围岩情况优选最佳循环进尺,最佳眼孔布置和用药参数,提高炮痕残留率,保证开挖断面成型圆顺,超欠挖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激光断面仪绘制断面轮廓,把爆破设计参数输入断面仪,自动布设隧道炮孔,根据断面仪投影用红漆标出炮眼位置,以提高布眼精度;每茬炮测量一次,及时调整断面轮廓及钻眼角度,提高光面爆破质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落实钻孔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每个钻工固定钻孔部位,使其对固定部位的炮孔钻进特别熟练,以保证炮孔的方向和深度的准确性。

2初期支护

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外加剂掺量及喷混凝土抗渗等级符合设计

要求。

喷锚支护做到喷料随拌随用,时间不超过规定。喷射前清理岩面。厚度较大时分层喷射。严格掌握风压和控制喷射距离,做到厚度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表面平顺。

钢架施工时做到加工正确,间距、倾斜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钢架的底脚落在坚固地层;接头板密贴,上齐连接螺栓。钢架间连接牢固。

小导管、锚杆的间距和深度符合设计,采用系统锚杆时做到灌浆充填饱满。

3衬砌施工

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每项材料到工地有出厂检验单,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掺加外加剂,确保隧道衬砌的抗渗、抗腐蚀和耐久性能。

严格模板设计和加工工艺控制,重点控制好刚度、平顺度、拼缝大小和错台,在正式使用前进行试拼,检查拼缝大小、错台、平顺度等是否满足要求。模板支撑牢固,表面平整光滑,尺寸符合设计中线水平要求。混凝土捣固密实,做到内实外美,成型美观。

隧道衬砌中线、水平、断面尺寸、净空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台车准确就位,模板面光滑平顺,不漏浆,接缝严密整齐。脱模后对模板认真整修,使每段衬砌接缝平整,内实外美。

4防水保证措施

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要求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施工中严格控制止水带、防水板的施工质量,确保防水效果。

1)透水盲管

根据设计要求布设透水盲管,在围岩渗漏水处增加透水盲管,加强对环向透水盲管和纵向透水盲管连接处的质量检查。在后续工序中,特别是防水板铺设、混凝土灌注时,加强盲管的保护,防止拉断或堵塞透水盲管。

2)防水板

铺设防水板前,对支护基面进行检查,基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等硬物切除,凸凹不平处补喷、抹平,局部渗水处要增加透水盲管引出。铺设时,吊挂点预留余量,防止混凝土灌注时,造成拱顶防水板下垂拉断或拱顶衬砌厚度不够。

防水板采用双缝焊接工艺,保证焊缝密实和宽度,对焊缝进行渗水试验;防水板按断面横向一次整体铺设、纵向搭接密贴、接缝搭接方向做到“里低外高”,禁止颠倒;采用无钉挂设方式与围岩或喷锚混凝土层连接,禁止采用“射钉”挂设,保证防水板铺设平顺、不渗不漏。

在后续工序施工时,特别是衬砌钢筋绑扎安装、混凝土灌注时,加强对防水板的保护。

3)施工缝、变形缝

隧道水平施工缝只在与水沟顶同标高的边墙上设置,拱墙整体灌注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通过调整堵头板位置避开裂隙水较多的位置。后灌注混凝土安排在先灌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浇筑前对原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浮浆并铺厚度30~50mm的1:1水泥砂浆。

止水带安装前,检查止水带是否受潮膨胀,止水带安装时,注意止水带中心与施工缝、变形缝中心重合。

按设计位置设置变形缝,其仰拱范围设置双层抗剪钢筋,缝两侧各设一组观测点。

5隧道监控量测

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建立变形观测系统,及时观测变形和记录真实数据,精密合理地布设监控量测点,采用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分析量测结果。进行地表及拱顶下沉、周边围岩位移及收敛量测,在断层破碎带等围岩较差地段,加强检测记录分析及反馈,同时做好围岩支护间接触应力、初期支护格栅主应力量测,必要时加密量测频率,为正确编制施工方案,采取合理施工措施、优化支护参数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6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成立专门地质技术组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预测和监测,在开挖过程

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监控地质变化、指导现场施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成立科技攻关组,对不良地质地段制定出科技攻关方案和措施,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

认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探水,通过试验选择最佳注浆参数,严格按注浆工艺施工,认真对注浆效果进行评定。注浆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确保注浆质量。

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作好不良地质地段的爆破试验,及时修正钻爆参数,提高爆破效果。软弱围岩地段,坚持“弱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采用控制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加强初期支护,防止隧道坍方,仰拱超前,衬砌适时紧跟,保证隧道结构强度,确保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

7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技术人员参加的防水工程领导小组,防水组成员由质检工程师、技术人员及作业班组技术骨干组成,施工作业人员经培训后上岗。

施工中,质检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认真检查与指导每道工序作业,使每个作业班组的技术骨干都能正确带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立即纠正。

每道防水工作完成后,先由主管技术人员及质检工程师检查,再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后,才准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结构防渗漏关键部位施工时,防水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要跟班现场指导检查。

2)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前,主管工程师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制定出每道工序施工工艺细则及作业指导书,并指派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检查。

严把各种原材料制品及配件进料关,特别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现场试验、检验工作。

衬砌混凝土模板支架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不发生变形,混凝土捣固密实,做到内实外光,无蜂窝麻面现象。

重点抓好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及防水层的铺设工作。

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茬面凿毛并清洗干净,按设计要求安放止水条。变形缝处设置中置式橡胶止水带止水,止水带用钢筋夹固定牢靠,一半埋入先施工段混凝土内,另一半埋入新浇注混凝土内,止水带周围混凝土精心捣固,保证混凝土捣固密实,止水带不走位变形。按技术要求做好防水层铺设、防水层搭接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防水层的成品保护。

5.8 保证工程安全措施 5.8.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各级项目队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技术负责人、施工生产及相关部门、作业班组以及现场直接作业人员,均按照各自分工负有相关安全责任。施工班组与工程队、工程队与队部签订安全责任状。劳动安全指标,是考核队部、工程队和班组管理水平和主要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按照施工和专业等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进行开工前检查、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节假日检查。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施工安全基本知识教育、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典型经验和施工教训等内容。

4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会议,查找隐患,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会议贯彻

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业主及上级有关安全规定、要求、安全目标;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总结前一阶段安全工作,查找隐患,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制定奖罚制度,做出奖罚决定;对影响较大、带普遍性的问题,编发通报或简报,发至有关单位。

5安全生产设计制度

安全设计的重点是强化现场作业安全控制。针对易发伤亡事故的作业环节、部位、设备等,逐级确立施工安全控制点,强化现场作业过程控制,每个层次做到有控制点、有控制措施、有检查责任人、有检查频次、有检查纪录、有整改记载。

6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工程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掌握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生产班组在接受生产任务时,应同时组织班组全体人员听取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讲解,凡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或未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班组有权拒绝接受任务,并提出意见。安全技术交底活动由双方签字确认。

7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班组长每日上班前召集所辖班组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安全状况及本班组人员技术素质、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讲话活动,提出具体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活动记录。

8作业交接班制度

班组长和班组兼职安全员每日上班前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解决;重大隐患,报告领导解决,严禁冒险作业。作业过程中加强巡视检查,随时纠正违章行为,解决新的不安全隐患;下班前进行确认检查,机电是否拉闸、断电、门上锁,用火是否熄灭,施工垃圾自产自清,日产日清,工完料净场地清,确认无误,方可离开现场。

施工班组进行安全交接班,对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及设备安全、安全警示等进行交接,保证下一班组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9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含急性职业中毒),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发生事故按系统逐级及时上报,不隐瞒,本着“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按规定对事故进行调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对事故责任者或责任单位追究其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

10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执行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总结评比,重奖为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按规定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及个人视责任大小进行追究,并实行经济处罚,以利于汲取教训,促进安全生产。

5.7.2安全管理职责 1队长

队长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有关安全政策、法令、法规及上级有关指令、规定,批准、颁发项目队部的安全规章制度。

审批安全措施计划及安全工作业务活动经费计划。主持、调查处理重大伤亡事故,对重大伤亡事故提出调查处理和结案意见,并报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

2副队长

副队长对安全生产负主要领导责任。

组织制定安全奖惩制度,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安全考核评比工作,交流推广安全先进经验,提高队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定期召开项目队部安全生产例会,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主要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并付诸实施。

3总工程师

组织编写重要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批一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领导和组织、推广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组织对干部、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队伍整体安全技术素质。

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日常性检查。 4安检工程师

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法规、法令和决定、决议。

制定项目队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规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作业等重点工程时,结合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收集安全信息、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开展安全月(周)活动。

安排、检查、总结安全监察工作,支持、指导施工队业务人员开展工作。

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掌握整个工程的生产状况。 参与安全培训考核工作。

参加事故调查与处理,并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安全员

对所管工区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组织施工生产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发现隐患立即处理;发生工伤事故立即上报,并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5.8.3保证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1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安全质量室是本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主管部门,安全专(兼)职人员是工程的监督检查人员。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按照国家、行业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对项目的安全工作行使监督检查、指导服务的职能。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向工程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予以立即制止。

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建立健全安全作业制度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措施: 防洪防汛施工安全; 高空作业安全; 隧道开挖爆破作业安全; 车辆交通运输安全; 各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爆破安全作业规程和规章制度; 用电安全须知;

便道、便桥通行及养护作业; 各种信号的设置规则及维护措施; 火工产品保管领用管理制度; 防火、防暑、防风安全; 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规则及维护; 重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2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队长、副队长及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均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各专业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设专人管理。

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专项培训。

3严格安全生产检查

每月组织一次由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安全专项和重点检查;工程队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

(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

(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每月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安全检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

(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安检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检查重点:石方爆破施工、炸药库设置及危爆物品管理、施工用电、机械设备、高空作业和吊装等。

(4)专业性的安全检查

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冬季、雨季、夜间、节假日,针对施工特点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4编制安全施工方案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重难点工程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5.8.4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隧道开工前按有关规定完成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完善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人员、器材、设备并加强演练,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1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贯彻“不坍就是进度”的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

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

2)在洞口段、浅埋段及其它Ⅳ、Ⅴ级围岩地段,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3)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TSP203、超前钻孔、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

4)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超前注浆加固围岩或起到注浆堵水的作用。

5)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确保不坍方。

6)施钻人员到达工作面后,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予以清除后再进行作业。

7)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8)司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如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立即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是否弯曲、带伤,防止作业时断钎伤人。湿式凿岩的供水装置是否良好。

9)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是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

10)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风钻打眼,开孔时用较短的钻杆,其长度不超过0.8~1m。钻头未入岩壁前,风门不宜开大。操作时做到退钎子与凿岩机一条线,司钻工要在风钻的左侧方,严禁骑着气腿操作风钻,钻眼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

11)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

堵塞,需及时排除。

12)凿岩台车严格按照使用保养说明书进行操作保养。台车行驶前把钻臂降低,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行驶速度不超过10km/h,专人驾驶。台车司钻前,必须清除易落或松动的危石,并支起液压千斤顶,使台车稳固,轮胎免受压力。司钻中出现故障,请专业修理人员修理,严禁台车带病作业。司钻过程中严禁边打眼、边装药。严禁在台车运转中进行调整作业。严禁拆除台车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放炮时,台车必须离开安全距离以外,并进行适当防护。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详细记录台车作业中的各种参数。

13)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按规范要求,两端加强联系,确保统一指挥、安全施工。两工作面相向开挖,相距20m时必须停止一方掘进,由另一方掘进贯通,另一方爆破时必须向对方通知。

2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爆破作业时统一指挥:根据施工条件,洞内每日放炮次数,开挖作业循环时间明确规定;警戒要统一行动;起爆顺序应由里向外,里面的人员末撤出前,外面禁止放炮。

2)爆破时所有的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其安全距离:半断面开挖不少于400m,全断面开挖不少于500m。

3)爆破器材加工,在洞外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工作台上操作。除洞外土石方用电雷管外,洞内用非电雷管。装配起爆管时必须先试验。计算引线长度,每批分卷进行。导爆管凡管径有过粗、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加工好的起爆管分段装入木箱内,防止混段(不准把段数标签失落)。

4)人工运送炸药每人一次运送量不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运送爆破器材前后30m专人防护,严禁中途逗留。

5)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遵守下列规定:炸药与雷管分别由木板车厢运入洞内,车厢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它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要显示红灯与鸣笛。汽车排气孔加防火罩。炸药与雷管不准同车运送。

6)装药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等均撤离到安全地点。周边眼

间隔装药,用胶布包扎在竹片上固定牢实。

7)洞内大断面开挖,雷管段数多、装药量大时,爆破指挥人员先明确分工,自上而下分区分段装药各负其责,防止混段和漏装,禁止超量装药。

8)遇有下列情况禁止装药:作业面照明不足;工作面岩面破碎未及时支护。

9)装药完毕,工作面所有的机具、材料撤离,经检查无漏装,炮口堵塞完后进行网络连接,网络连接好后,专人检查是否合格,经确认连接无误即可起爆。

10)其他注意事项

洞内严禁明火点炮,洞内所有爆破、导爆索长度均不少于2.0m; 起爆后必须通风排烟30分钟后才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并经下列各项检查和处理后,其它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部、两端有无损坏及变形;

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

爆破器材的领取必须由有合格证的人员办理,一定要帐物相符;双方签字。每次装药完毕后未用完的爆破器材立即退回库房,并办理清库签字手续。

3装碴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装载机不准载人。 2)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满足装载机安全运转。 3)装碴时,运碴车辆停稳并制动,起动前鸣笛。

4)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

5)在衬砌台车(或作业台架)作业地段设置“慢行”标志,台车(台架)两端设置红色显示灯。

6)洞内车辆行驶遵守下列规定:严禁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两车厢间距离不小于0.5m。同向行驶,前后两车间距离至少为20m,洞内能见度差时,加大间距。洞内车辆相遇或发现有行人时,

改用小光灯或近光灯。车辆起动前了望或鸣笛,进出隧道口时鸣笛。洞内车辆倒车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车辆在使用前详细检查,不带病行驶。

7)洞内车辆行驶时,施工人员遵守下列规定:行人走两侧人行道,不与机械车辆抢道;不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8)随时养护运输道路路面,做好排水及维修工作。

9)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车辆及机械不得进洞作业。

10)洞外卸碴场地按设计要求修建和管理,并在碴堆边缘内80cm处设置挡木,以防车辆翻沟。

11)车辆运行前保持其机况、照明刹车良好;确认前后无人并给一次信号,方可启动。

12)在洞口、交叉路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专人指挥交通。洞内车辆、机械停放处,设置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置红色警戒灯。

13)机械设备建立严格的管、用、养、修制度,并切实执行,实行奖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14)汽车及走行机械,严格执行“三不超(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五不开(无证、无令、带病、病车、酒后不开)”、“三勤、三检”制度。

15)工地设专职机械管理和维修人员,分工负责机械设备各项工作。 16)在施工中保证道路质量,由综合班按标准养护。安排调度值班,统一指挥,保证出碴、进料运输畅通无阻,洞内每隔500m设一醒目的交通标志,洞外既有公路或便道转弯处或陡坡处设置醒目、温馨的安全标识。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碴场尽端留适当的碴堆,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和弃碴安全。

17)为保证运输作业能正常、安全进行,特别制定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措施。

18)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人深入现场,督促检查机

械设备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能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

1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做到力保“十字作业”。交班清楚后,接班人检查移交的运转、维修、油耗等记录情况及设备情况,并开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能进行工作。

20)施工人员先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处罚,并责令其重新学习,并进行考核。

21)施工人员配足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中检查佩带情况,不按要求佩带时,进行安全处罚。

22)加强日常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作息时间的管理,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装碴、运输安全。

4支护、衬砌安全技术措施

1)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支护质量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2)施工期间,现场值班负责人员每天同安全质检人员对开挖面地质以及各部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检查一次,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加固处理并作出详细记录。

3)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

4)钢拱架不架立于虚碴或活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初喷混凝土的厚度不少于40mm。

5)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紧跟开挖面;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采取先护后挖措施,并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6)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喷射手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完好正常,保持压力正常,喷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7)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及时进行衬砌,特别是洞门口段衬砌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衬砌尽早完成。

8)机械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

机器及管线路时,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

9)加强洞内通风、照明管理,确保达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工作环境。

10)二次衬砌前铺设防水层。工作台架下净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工作台架承载重量,不超过要求。台车两端设不低于1m的栏杆和上下人员的梯子。

11)铺设防水层台架及模板台车距作业开挖面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齐头爆破时要防止空气波冲破防水层。工作台架、衬砌台车就位后,用卡轨器固定在轨道上,防止溜车。

12)衬砌台车使用时遵守下列规定: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铺满木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前,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两端挡头板安装牢固。衬砌台车、工作台架上施工用照明用电线路每天要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防止电线破损、漏电伤人。

13)模板台车设计时考虑净空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两侧对称进行。

5通风与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通风,以确保洞内氧气含量、风速、新鲜空气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把粉尘浓度、有害气体含量降低到允许标准以内。

2)压入式通风进风口设在洞外,避免污染的空气进入洞内。洞内风管悬挂在侧壁上,安装平顺,接头严密,出风口距工作面不大于30m。

3)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 4)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扛木料、钻杆等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风管或管口上。

5)隧道施工中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做好防尘工作: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放置喷雾器。防尘用水保持清洁。

6洞内用电及照明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用电除利用地方电源外,根据施工需要各工程队备用内燃发电机,以便当供电单位停电检修时,可供洞内抽水、照明和通风用电。

2)洞内作业地段照明电压36V;成洞地段220V。

3)洞内照明电力线路悬在两侧墙上,安装在同一侧时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

4)洞内作业面有足够的照明。开挖作业地段,每平方米不小于15W;未成洞地段每隔6m,成洞地段隔10m安装60W灯一盏。

5)洞内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线电缆)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6)操作洞内电器设备,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值班电器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操作高压电器主回路时,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手持高压电器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在工作中要接触的部分保持绝缘良好,使用前作绝缘检查。低压电器设备加触电保护器。电器设备的检查和调整,由专职维修电工进行操作。

7)洞内外开关箱设在安全位置,并有防雨防水措施,有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实行一机一闸。箱内无杂物,有门有锁。

8)隧道内的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高度。隧道内照明用电线路,均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在高处,不放在地上。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切断电源。在潮湿及漏水隧道中的电灯使用防水灯口。

7洞内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隧道开挖中通过探测证明要穿过涌水地层时,采用超前钻孔探水,查清含水层厚度、岩性、水量、水压等,为防治涌水提供依据。如发现工作面有大量涌水时,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n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