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04 2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一国生产出现剩余产品的时候,国际贸易便诞生了。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理论指导和解释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和一些贸易现象。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时期
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以威廉?斯坦福(W·Stafford 1554—1612年)的“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和托马斯·孟(Thomas·Mun 1571—1641)的“贸易差额论(又称重工主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第一次对国际贸易做出了理论解释。“货币差额论”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贸易差额论”观点认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每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流入量。两种观点都认为: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使国家富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唯一标志就是该国金银等贵金属的拥有量;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贸易的顺差,为此目的所需采取的手段就是保护国内工业的管制贸易,阻止金银外流。重商主义还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并且在那一时期为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2 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2.1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正是基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和提出的。他指出了重商主义的单个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把金银当作唯一的财富。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符号只是一般财富,而不是唯一财富。一国的财富不是取决于贵金属的存量,而是取决于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个缺陷是强调无限期保持贸易顺差。既然当时的货币供应以金银为基础,贵金属的流入就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国内物价,就会使出口商品在国外的竞争能力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比国内替代品更便宜,企图无限期保持贸易出超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第三个缺陷是把经济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特别认为国际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
绝对优势理论纠正了重商主义认为的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的错误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和有效利用资源。这一点依然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但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相对经济发达国家很难说存在绝对的优势,那么二者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但当时的英国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着交易,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
1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2.2 比较优势理论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贸易比较优势
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
2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这一理论也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2.3 相互需求理论
20世纪30年代前,廉价学派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的理论;用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发比率。他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
约翰·穆勒肯定了相对利益取得的成就,但是也认为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李嘉图在分析贸易产生原因的时候,仅仅从供给角度和生产成本角度着手,忽视了从需求方面去研究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两国之间的相互需求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条件,一切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商品之间的交换,在交换中双方出售的商品构成了各自购买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另一方提供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相互需求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或提供条件)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证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国际交易比率。穆勒和马歇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相互需求论,论述了贸易条件,即国际贸易中两国产品交换形成的国际交换比率是如何决定和达到均衡的。
3 新古典贸易理论时期
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俄林所接受。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民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在此
3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背景下,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人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比例学说,或简称为赫—俄原理(H-O原理)。
而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W.F.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H-O-S原理)。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比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
4 里昂惕夫之迷(Leontief Paradox)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人力技能理论。该理论又称劳动熟练理论,先由里昂惕夫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 )加以发展,他首先把劳动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称为“简单劳动”,是指任何人都能从事的非技术性的体力工作;第二大类称为“技能劳动”,即熟练劳
4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动与非熟练劳动。
(2)、人力资本理论
主张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如:克莱弗斯、基辛、韦赫勒及凯南等)把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资本,也就是有形资本;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投资产生,教育和实物资本一样,既需要时间,又需要资本。凯南(P.B. Kenen)对人力资本的估价方法是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于非熟练劳动的部分资本化。
(3)、研究与发展理论
美国三个经济学家H?格勒伯(W. H. Kurber)、梅达(D. Metha)和费农(R. Vernon)曾经对美国19个工业企业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在美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中占有72%的五个工业部门(运输业、电器机械业、仪器业、化学业、非电器机械业)都是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很强的工业。衡量R. and D.强弱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占销售量的比重;二是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雇佣人员的比重。
4.1 需求相似理论与国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供给对贸易的作用,却忽视了需求对贸易的反作用。事实上贸易是供给与需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论贸易与转换》提出了“重叠需求论(The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或“偏好相似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与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的贸易理论不同,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要,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针对本国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所以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与本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4.2 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保持的技术上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波斯纳(M. A. Posner)1961年在《国
5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著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他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俄林模式,用技术创新因素代替H-O模式中的资源秉赋。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这一学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4.3 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ioyd)计算了1967年十个工业化国家不同产业的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T)(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来衡量:
T?1?X?MX?M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M的差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1。
4.3.1 产品差异与国际贸易
同类产品一般是指那些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通常被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这类商品由于市场区位、时间等不同,会存在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贸易。
4.3.2规模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理论的论点是: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传统贸
6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易理论有规模报酬不变及完全竞争市场环境这两个基本假定前提,然而,这两个假定都经不起现实经济现象的考验,许多行业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特征。同时,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垄断,存在少数厂商制定价格的情形。因此,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两个特别的假设:第一,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第二,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竞争。
4.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47-)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并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使得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其逻辑顺序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于企业竞争战略。波特指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变化发展,现代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地演变,已有的贸易理论也远远要比本文中列举的要多。但这些理论都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以及对H-O理论的完善。而H-O模型又是对相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解释和修正。各种理论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已经成为共识,而且这一共识必然推动者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这一共识就是:国际贸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提高公民福利。
7
正在阅读: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03-04
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02-27
古诗教案大全03-15
中部回风立井马头门措施01-29
县商务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规划04-15
市发改委年度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部署07-30
2022年化妆品消费情况社会实践报告04-16
社会工作小组游戏05-03
WLAN故障排错综合指导05-26
离别作文600字07-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之国
- 发展史
- 综述
- 经济学
- 理论
- 贸易
- 发展
- 景观花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2012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练习(20)
-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芦花荡》教案1
-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 含答案
- 马原基础班讲义(哲学、政经部分)
- 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汇编作图题
- 粤嵌股份校企合作资料 - 图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学历
- 汽车企业价值链分析案例
- B02浅谈自愈网络的常用保护方式
-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研究
- 钦州保税港区:海上丝路“门户港”
- 有关humor的quotation
- 上海市PISA测试结果分析及启示
- 反函数在高考中常见题型分析
- 冀教版数学一下《连减》word教案
- 2015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企业网)样题
- 中国网球场地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浅谈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应用
- 《黑暗之魂3》全魔法获取方式及效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