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示范性学校建设电子专业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05 08: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

改革发展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总结报告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目 录

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 ................. 3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4 1、项目建设目标 .......................................... 4 二、项目建设内容 ......................................... 4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 4 a、完善了“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 .................... 4 b、课程体系建设 .......................................... 6 c、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 6 d、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 ...................... 7 e、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 8 f、评价模式改革 .......................................... 8 g、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 8 2、师资队伍建设 .......................................... 9 a、专业带头人培养 ........................................ 9 b、骨干教师培养 .......................................... 9 c、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 9 d、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10 e、教师进修与培训 ....................................... 10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 10 a、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 10 b、开展科技服务式培养培训 ............................... 10 c、共建共享校企资源 ..................................... 10 d、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基地 ..................... 11 e、稳定订单式培训机制 ................................... 11 f、创新顶岗实习模式 ..................................... 11 4、建设进度 ............................................. 12

1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3年度 ............................................... 12 2014年度 ............................................... 12 5、资金预算 ............................................. 13 6.存在问题与展望 ........................................ 14 a存在问题 .............................................. 14 b、展望 ................................................. 14

2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专业总结报告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1994年。从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示范校建设两年来,依据国家三部委批复的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本专业建设团队认真分析了建设任务,并对建设任务做了层层分解,全员参与,做到了“万众一心”、“人人参与”。两年来,通过广泛调研,我专业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标准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强化内涵建设”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为助推器。经过两年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现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 名 李运霞 李元光 杨海坤 焦新蕊 邢福建 职 称 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高级教师 职 务 项目建设组组长 负责项目 全面负责项目实施 项目建设组副组长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项目建设组成员 课程体系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建设 宋相魁 吕振坤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项目建设组成员 席顺安 王义顺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项目建设组成员

3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我县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和岗位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探索适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建设,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主要完成了以下建设目标:

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办学的新机制;把我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打造成重点专业,并带动与其相关的专业建设,形成与本地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特色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与企业联合,建成一批设备先进、共享性强、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统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的学做合一;通过工学结合和骨干教师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着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学校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二、项目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a、完善了“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对众多企业和校际间的深度调研,形成人才培养模

4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式调研报告,探索并逐步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整理、分析现有关于职业项目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研究文献,设计可操作的职业项目课程开发流程、方法与技术规范,形成较系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项目课程理论,进一步完善、细化职业项目课程的开发范式。与企业共同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能体现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工作任务重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企业共同制订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出职业特色鲜明、科学性强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材;探索项目教学的核心技术环节,形成模版化职业项目教学过程。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我们把教学任务具体化,项目化,主要表现为教案的项目化、具体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项目化、具体化,学生学习起来变的简单了,轻松了。我们实施了融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为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电子行业技能型人才。

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制订了顶岗实习管理的制度和文件,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顶岗实习不少于1年。该专业根据实践环节要求配置专业理论课程,通过一定时间顶岗实习,缩短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增强学生岗位意识、敬业精神和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了国家职业标准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把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的双证书通过率逐步提高,不断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层次和种类,为就业创造

5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有利条件。 b、课程体系建设

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打破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设课的惯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程内容。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本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两年的电子专业建设中我们教学课程得到进步完善,更能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理念,常规教学中出了开设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书法、普通话,还有专业课:电工基础、电子应用技术、制冷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另外还课设了企业对接课程:SMT设备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电子线路CAD:常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建设更适合企业对职业人得需求。 c、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通过企业调研,确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转换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习领域,据此构建以典型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成《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门精品课程,开发《焊接技术》、《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四本校本教材。由兼职教师、聘请的专家合作开发出《SMT设备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四本企业对接课程。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开发。建立电子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电子应用技术》、《电工基础》4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及视频材料。

6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d、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深刻剖析,对工作过程的分解,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加强对校内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按照企业对电子应用人才的要求,以电子类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过程为参照,将电子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化课程。并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建立了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了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组成的目标教学体系,并使教师与学生都了解这些目标,从根本上减少教与学两方面的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

(2)、建立了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从时间上为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留出一定思维时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广泛运用项目式、案例式、场景式、研究性学习、实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各学科都要开设“特色课”,把主要电子电器产品引进课堂,注重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3)、积极推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积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把生产一线的情况实录下来,引入课堂,尽量利用演示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每个教学班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电脑,保证网络的畅通,实现了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7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开展技能比赛。建立各门学科、各种技能的课外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比武。

实施学分制改革。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特长,继续实行学分制改革,开发更多的选修课与技能训练项目,并形成系列,拓宽学生发展个性与特长的空间,以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教师自由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对每一门学科的“过程学分”进行规范,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子目标体系与过程学分设置方案。

e、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搭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网上辅助教学平台、完善校园网信息化平台,通过两年的项目建设,完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课件库、课程考核标准、试题库、习题库、教学实例库、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教考分离。建立健全课件、素材更新和管理机制,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使专业教学资源库能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f、评价模式改革

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实施教考分离制度,必修课的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逐步完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考试办法》,要求任课教师做到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并把能力考核项目与标准提前通知学生。

改变考核方式和企业要求不一致的状况,力求考核内容与课程标准相一致,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中,参照企业对产品的评价方式,推行等级评价方式。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评价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价。

g、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品学兼优、掌握一技之长的

8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素质劳动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学生”,在“真实工作”和“顶岗实习”时就是“员工”,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比重,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另一方面,要与一大批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 2、师资队伍建设

a、专业带头人培养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将采用出国培训、高校进修、企业合作研发产品的方式,培养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能够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改创新、技术研发、科学管理能力。积极参与省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计划,通过编写教材、会议交流等方式创新教学理念,成为本地区职业教育的技术核心人物。

b、骨干教师培养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将采用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教学研讨、参与产学合作等途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培养7名专业骨干教师,使其成为“双师型、行业专家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建设、技能实训改革、项目研发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c、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建设力度,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引进的新教师要接受岗前培训,使教师适应职业教育的规范和特点;继续执行“师徒结对”制度,由专业教师中具有丰富经验的高职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老教师在业务上、教学方法和科研上进行指点帮助,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开展短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学校将定期选派教师进修学习,使教师适应专业教学能力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流动、科技下企业,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9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d、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与办法,建立“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显现“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优秀创新团队。

e、教师进修与培训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将采用出国培训、高校进修、参加各级培训、到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争取1人出国培训,2—3人国家级培训,6人参加省级培训、7人参加企业兼职实习。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a、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成立以邢福建同志为主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督导与管理,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用工的要求,制订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带动电子专业群的发展,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团队等方面实现共享。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支持农村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带动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

b、开展科技服务式培养培训

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力度,依托专业优势和技术力量,大力开展电子应用技术研究与新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积极开展与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与交流;联合培养学生;为地方企业培训员工。

c、共建共享校企资源

通过和本地企业合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选派学校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兼职,聘请企业技术和理论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对于一些实训设备,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借用或租用

10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到学校,以达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d、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基地

今后两年,继续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跨科目组织综合性实训项目,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将继续扩建或新建一批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尤其有企业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室,为学生直接融入电子产业打下基础。

①校内实训基地

采用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的方法,新建电工技术、PLC、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等4个实验实训室,改、扩建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

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企业保证提供学生的实习岗位,学校保证该岗位常年有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是“学生”,在“真实工作”和“顶岗实习”时就是“员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一大批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新增8家校企合作企业,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1年左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③职业技能鉴定站

完善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增设鉴定工种,拓展“双证书”的种类与层次,提高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通过率。

e、稳定订单式培训机制

和台冠电子、慧联电子、等国内知名电子企业合作,学校按照企业要求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按照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上述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学生优先录用。

f、创新顶岗实习模式

本项目两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工学结合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

11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争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探索一种将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通过深入推进职业导师工作制度,总结与提升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三是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社会实践,择业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推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实训课程改革。 4、建设进度

2013年度

(1)、创新和实施“边做项目边学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初步开发《电工技术基础》1门精品课程,开发《焊接技术》、《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2本校本教材。开发《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2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及教具。 (3)、完善校园网信息化平台。

(4)、初步培养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群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出骨干教师4名,引进企业技术人才5名。

(5)、新建电工技术、PLC、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等4个实验实训室。

2014年度

(1)、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电视机原理与维修》1门精品课程,开发《电子技术》、《制冷原理与维修》2本校本教材。开发《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电子线路CAD》3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及教具。由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开发《SMT设备操作与

12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维护》、《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4门课程,

(3)、搭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网上辅助教学平台 (4)、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群培养出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出骨干教师4名,引进企业技术人才5名。

(5)、改扩建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和SMT实习工场。

(6)、和国内知名电子企业合作,学校按照台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要求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按照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 5、资金预算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共需资金338万元。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中央投入 地方投入 企业投入 学校投入 建设内容 20122013201320142013201420132014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1、“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 16 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 3、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模式 4、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6 与课 式改革 程体 5、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系改 6、评价模式改革 革 7、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小计 师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队伍 2、骨干教师培养 建设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合计 14 4 3 1 1 1 1 30 11 8 5 3 5 11 19 2 4 55 6 8 4 13

21 2 4 53 6 7 3 1 1 1 1 1 1 1 1 1 3 1 3 42 6 8 116 14 15 9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兼职教师聘用 5、教师进修与培训 小计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校企 13 10 41 5 14 8 38 4 6 10 2 1 5 1 1 2 1 5 1 1 31 20 89 11 16 20 2、开展科技服务式培养培训 8 合作、 3、共享共建校企资源 10 工学 4、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结合 30 训基地 运行 5、稳定订单式培养机制 8 机制 6、创新顶岗实习模式 4 建设 小计 合计 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费用小计 其中师资培训进修费用小计 65 25 1 1 57 8 3 56 1 3 9 1 2 1 3 9 1 2 1 2 2 1 1 2 2 1 1 1 4 1 1 4 20 9 133 338 65 32 161 147 32 14 29 14

6.存在问题与展望

a存在问题

由于示范校建设经验不足,并且感觉建设时间仓促,建设初期把握方向不准,走的弯路多,对建设质量有一定影响。

b、展望

b.1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校企合作是教育适应经济,为经济服务的具体制度。毫无疑问,校企合作的动机、过程、成果都应该和必须体现企业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得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从学校整体看,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只是整个社会多种培养渠道的一种,有些人才,特别是初、中级技术工人,企业完全可以自己培养;有些人才,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可以培养。作为培训市场分工,由于条

14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件和能力等限制,学校不可能做到“应培尽培”。从某一学校的个体角度看,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条件和能力更加有限。面对广大企业各类技能人才不同技术等级的需求,只能根据自身实际,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力选办国家最重视、企业最紧缺、学生最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并以高端带动,兼顾其它技术等级的思路,集中精力办好一些专业,并办出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2 校企合作中应该校企共举

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发展的动力,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合作范围会扩大,合作内容会增多,合作水平和效果会逐步提高。在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能人才成功之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心,校企合作遍地开花的大好形势下,也要防止出现削弱校内教育作用,出现走极端的可能。当前,不少职业学校压缩校内教育课时,大幅度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这一现象证明,校内教育正被削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校内教育具体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传授,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特别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校内教育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形式等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别的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观,清醒地认识校内教育是落实所教、所学、所用对接要求的重要阵地,是校企合作应有的重要部分。

b.3校企合作中注重企业和学校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应为经济服务,这是规律要求的,但教育又不能成为单纯服务经济的工具。教育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又要为受教育者个人发展服务。这也是规律要求的。落实到校企合作中,就要坚持受教育者德、智、技、体、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使合作培养的对象既能顺利就业,胜任岗位工作,为企业经济利益作贡献,又能持续就业,创造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

15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总体上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认真落实。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