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8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 - 甲午中日

更新时间:2023-10-28 1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课时强化训练8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1894~1919年)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量检测)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 )

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希望通过朝鲜的“中立化”,以阻止日本对朝鲜的独占,继续确保朝鲜半岛成为中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安全屏障,故A项正确,B、D项错误;《马关条约》没有使朝鲜独立,故C项错误。

2.(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质量考评)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A

解析:材料“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欲在华建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体现出列强要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结,“开始相互勾结”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的设想,故C、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3.(2018·湛江市高三模拟)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清廷从传统的异端方面寻求支持,而不是依靠士人,多少说明政府已接受中学正统不足以救亡的观念;反过来,对士人而言,

1

启用“子不语”的怪力乱神,或意味着朝廷行为已类似当年的洪秀全、杨秀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农民运动否定了传统文化 B.清政府不再固守专制统治 C.知识分子逐渐疏离清政府 D.民主革命已具备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态度引起知识分子的失望,而不是介绍义和团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A项错误;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正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在义和团期间,信任、利用义和团宣扬的迷信思想和做法,而这些是传统知识分子所不齿的,清政府的表现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失望,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失望,但没有进一步展示知识分子失望之余采取的对策,故D项错误。

4.(2018·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 )

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 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 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 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 答案:B

解析:清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依然与外国有贸易往来,并不排斥对外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清朝“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清政府秉承传统“华夷外交”,并没有把其他国家当成主权国家看待,这与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有关,故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2018·山西省榆林市高三模拟)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

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答案:A

解析:材料“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

2

与外人,不予家奴”反映了《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宁愿将中国让给列强,也不给予国人,说明其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故A正确;武昌起义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不是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故C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故D错误。

6.(2018·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强化提升考试)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 C.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 答案:D

解析: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认为“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日伪政权认为“清国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根据地教科书认为“推翻了满清政府”,据此可知,三者均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D项正确;A、C两项材料不体现;B项不是三者的共性认识,无法作为能够被认定的事实。

7.(2018·福建省三明市高三质量检测)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

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从而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型,故C正确;中国民族经济发展到繁荣阶段是在一战期间,故A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世纪末,故B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故D错误。

3

出处 南京国民 政府教科书 日伪政权 教科书 中共根据 地教科书 8.(2018·河南省六市高三联考)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列强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 C.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D.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答案:B

解析:1913~1920年属于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外国资本所占比重的下降,正说明民族资本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列强此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一战期间日本侵华就是明例,故A项错误;外国资本的比例下降,并不是丧失,故C项错误;此时属于民族资本发展较快时期,政府并没有大力发展实业,故D项错误。

9.(2018·山东省菏泽市高三模拟)下图为发表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的寓意是( )

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 B.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 C.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 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 答案:B

解析:从材料“1909年”“《一手掩尽天下目》”中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对社会舆论实行严格监控,使当时的新闻媒体面临着恶劣的环境,报刊等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肆意压制”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清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压制,故D项错误。

10.(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模拟)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4

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B.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C.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D.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族国家的观念由反满族统治到民族统一观念的形成,说明孙中山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故C项正确。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孙中山近代民族国家构想的变化,没有涉及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孙中山近代民族国家构想的变化,与民主共和制的实质无关,故D项错误。

11.(2018·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康有为曾说:“欧洲数千年之有国会者,则以地中海形势使然”;然而后来他又说,英国得此之先,故在大地(世界)最先强,欧美得其播种之先,故次强。及今移植而用之……何必怵他人之先我哉! 由此可见,康有为( )

A.对于本国国情充分了解 B.重视给予国民民主权利 C.强调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D.全面论证民主制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材料“欧洲数千年之有国会者”“英国得此之先,故在大地(世界)最先强”“及今移植而用之……何必怵他人之先我哉!”体现了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即重视中国国民的民主权利,B符合题意;A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地理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C不正确;D中“全面”的说法不正确。

12.(2018·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高三质量检测)“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惮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由“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可知,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们缺少群众基础,故选D;题干中没有体现A、B;C不符合史实,因为新文化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