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23 23: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毽子里的铜钱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认识并能够准确书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尤其是“卑”字。

2.了解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位卖烤山薯老人之间发生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故事;体会卖山薯老人和小作者同样拥有的一颗善良的心和他们彼此的关爱。

3.初步体会散文的美,有感情地朗读。 发展性目标:

1.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受首尾呼应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人物性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卖山薯老人和作者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心地的善良,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体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位卖烤山薯老人之间发生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故事;体会卖山薯老人和小作者同样拥有的一颗善良的心和他们彼此的关爱。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型;同时想一想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课文回忆了几十年前一位卖烤山薯的老人送两个烤山薯给“我”吃,却不要我毽子里的铜钱,我很感激。)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小结:你概括的这件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板书:老人、我)、有事件,非常完整。

过渡: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刚才我们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感知 感受老人形象

1.学生谈印象。板书:善良、辛勤、小气……

2.提出质疑: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小气的老人呢?(学生细读课文,结合文中的语句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组交流。 深入理解老人的言行 1.全班交流。

(1)老人的“小气”主要体现在对待“二婶”的态度上。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老人为什么会连一个铜板也那么在乎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老人小贩的身份,体会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这样“少一个铜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2)老人的不小气,则体现在对待小作者“我”的态度上。

细读描写老人两次送给“我”烤山薯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