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否可教》

更新时间:2023-05-29 15: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文

论“美德是否可教”

“美德是否可教?”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是不可置否的一笑:美德当然可教,不教人怎么会有美德,人又不是天生就有美德的。依我们的常识看,或许是这样的。但在西方,古希腊,自柏拉图在《美诺篇》中提出“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关于它的讨论沿袭上千年,至今仍然没有给出一个真正令人信服的答案。

就命题来看“美德是否可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道德哲学的探讨,什么是美德?二是关乎教育问题的思考,美德可教吗?由此引申下去还有两个子问题:谁来教?怎么教?

因此对“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的探讨能够促进关乎道德的哲学与教育两大学科的共同发展。

一、美德的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美德?”美德的意义

柏拉图的《美诺篇》是苏格拉底关于“什么是美德”的最初讨论。虽然谈话一开始美诺就向苏格拉底请教:美德可以传授吗?但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美诺,而是说“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引导美诺先探究“什么是美德”。了解美德是什么是探讨美德是否可教的必要前提。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起先苏格拉底和美诺讨论得出美德是“对善的向往和获得善的能力”。 “那些追求坏东西的人是不知其为坏东西,他们是在追求自己以为好实际上却坏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东西,作恶是对善的无知,错把恶当作善,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恶。一切善的东西都是有益的,可是苏格拉底又说,“正义”、“勇敢”之类属于美德范畴的,“它们有时有益、有时有害”,如果一个人有理智的话,勇敢对他就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勇敢对他来说就是有害的。“一切东西之为善,取决于灵魂;灵魂之为善取决于智慧。据此,苏格拉底得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断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也遭到了后人大量的抨击。许多人把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解得过于简单,相信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知识”是有偏差的。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或是从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而是一种主观的理性智慧,凭借这种理性智慧获得自身独特的价值体验和价值认同。虽然“美德是理性智慧”的论断仍不尽人意,但也是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如果一个人有理智的话,勇敢对他就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勇敢对他来说就是有害的。如果没有理性智慧的支撑,美德无以为美德。从这一点上讲,至少我们应该认同“智慧”是美德的核心。

论文

(二)“他为什么有美德?”美德的判定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断提出了异议。“德性只生成于德性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美德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美德和技术一样,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获得。亚里士多德在《欧德穆伦理学》里写道:“美德乃是有目的的选择之目的的正确性原因。”从“目的的正确性”一词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德的意义与考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直接指向实践的。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做有美德的事,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否是有美德的人?这样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行为实践的判定显然是正确而有意义的。

但也有人并不完全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在做一件我们认为是美德的事,我们也说这个人具有美德吗?显然不能。因此,美德的判定必须诉诸于个体内在的情感、态度、意志、动机。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忽略这一点。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美德和理智是不能分开的,“显然,除非他是善的,否则他不可能具有实践理智。”我们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行为主义观点,在他看来,实践本身就是有目的,有理智的行为活动。

从上述的讨论和探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何谓“美德”。美德即建立在智慧理性基础上并依赖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

二、美德是否可教

(一)美德不可教

苏格拉底最终得出“美德是知识”的论断。美德是知识,知识可教,所以美德必然可教。 可是随之而来的疑问使苏格拉底也感到困惑了:如果有那么一样东西是可教的,不管它是不是美德,不是一定要有教师和学生吗?算术、几何、天文、医学都是可教的知识,也有专业的教师传授知识,可是我们却找不到教授美德的专业教师。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可是却找不到教授美德的教师。他举了一个例子:政治家色弥斯克勒是个好人,即是个有美德的人,如果他能把自己的美德传授给别人,那他就是个出色的美德教师。可是色弥斯克勒的儿子却不是一个和他父亲一样有智慧的好人,色弥斯克勒不可能不愿意教授他儿子美德。这样看来,美德虽为知识,却但由于没有教授美德的老师,故美德不可教。

(二)美德可教

在柏拉图《普罗塔格拉篇》中,普罗塔格拉认为“美德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就好像学习母语,并不需要特别向某个人学习,而他学习的对象,如父母,同伴都是非专业的人。同样的道理,尽管人们需要学习各种道德规范,却不需要去学习接受专门的训练。因此,美德可教与没有专门教授美德的教师之间并不矛盾。

笔者比较认同普罗塔格拉的观点。尽管母语的习得与美德的习得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

论文

美德是可教的。

对与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笔者比较认同普罗塔格拉的观点。尽管母语的习得与美德的习得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美德是可教的。

正如普罗塔格拉所说,美德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既然是后天习得,那么必定就有习得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有学必有教。只是这种学与教的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罢了,教美德的人并不一定要是专门的美德教师,同样,一个有美德的人并且可以教授美德,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美德教师”。

三、美德如何教

很多人怀疑美德的可教性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问题从美德出发,美德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它不像传统的知识那样客观,可以加以口授,对美德的判定本身就存在着疑虑和争议,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德如何教?另一个问题是从学习者出发,学生在被教之后虽然知道了美德的道义,却并没有做美德的事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学会了美德,我们不能说他是有美德的人,如果仅仅是教授美德的概念的话,那并不是美德,因此美德不可教。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即,美德如何教?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学生是否将美德道义付诸实践,是否真正学会了美德,不是美德是否可教的判定标准。我们不能认为,学生没有学会某一知识或者技能就否认教学行为的存在。因此即使学生没有学到美德,没有付诸实践,只要有教的行为存在,并且能够塑造出有美德的人,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美德可教。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来讨论美德如何教的问题。

教的行为分为两种,直接教和间接教。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口授和训练,间接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影响。教授美德,采用直接教的方式肯定是不够的。学生空有一肚子美德理论却不知道如何落实到行动上或者说根本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意向,这样的教显然是失败的。教美德,教师要学会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是学生获得自身对美德的理解和价值认同,乐意拥有美德并实践美德。

具体来说,美德如何教,笔者在这里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美德的习得主要有这样几个过程明了,理解,内化,实践。在这四个步骤中,前三个书教学范畴。明了主要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与讲授知道了何为美德,应该怎么怎么做;理解是指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自身反思对美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内化是指学习通过体验等途径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将道德观内化到自身。这四个步骤不断循环,量变产生质变,美德之人由此产生。

论文

总的说来,美德可教,但不能直接教,需要通过间接教不断向学生渗透道德影响。而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教出有美德的人,有待于更多的实践与探究。

是否有美德是我们判定人的生存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既然“美德可教”,且任何人都能成为“美德教师”,那我们就应像康德一样,对心中的道德率抱有无限的敬畏之心,让美德与人类同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lg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