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绿道网总体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1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 1 第二章 宿松县域绿道总体布局 ...................................... 2 第三章 中心城区绿道规划 ......................................... 10 第四章 绿道建设指引 ............................................. 19 第五章 多功能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23 第六章 绿道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 ................................... 24

1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9)《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2012-2020); (10)《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2012-2020);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 本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条 规划背景与目的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宿松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宿松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构建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宿松县绿道网总体规划。本规划适用于宿松县的行政区范围,在县域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第二条 规划深度与规划层次

结合《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包括宿松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本规划以绿道线网规划为主,确定宿松县绿道网的规划原则、总体布局、建设指引和专项配套规划等内容。各乡镇应以本规划为指导编制相应的镇域绿道详细规划。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3—2020年。

近期为2013-2016年;远期为2017-2020年。

第四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次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11)《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 (12)《安徽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指南》; (13)《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14)《宿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5)《宿松县“十二五”交通展规划》; (16)《宿松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17)宿松县农林水利环保等其他相关规划; (1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第五条 规划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县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绿道规划建设导则、绿道示范段概念规划等四项内容。

县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的重点包括,宿松县域绿道的总体布局,服务驿站总体布局、服务驿站的选址与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的重点包括明确城市绿道网的结构与空间布局(含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网)、绿道与城市道路衔接方式、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绿道网与公共交通接驳,以及分类分级道路断面控制等。

绿道规划建设导则主要是针对风景道和慢行道的建设内容提出管理的指标和要求。 绿道示范段概念规划的重点是选出可行度高的近期建设项目作概念性方案设计,用于指导绿道详细规划和施工图的方案设计。

第六条 规划建设原则

城市绿道规划设遵循生态性、特色化、多样化、人性化、共享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第七条 规划理念

1、“顺藤摸瓜”的线网规划

以水和绿做为绿道网的“藤”,以公园、农庄、城镇和文化景点等做为绿道上的“瓜”,体现“以水为脉,以绿为魂,以城镇为体,以文化为核”的规划理念。

2、低影响开发建设(LID)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绿道建设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

1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境、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形象和城市生活品质为目的,因此更需要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去规划和建设,避免大拆大建和对原有的绿化、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绿道道路建设尽量采用透气、透水性材料;沿河两岸以自然驳岸为主;驿站、自行车租售点可以结合工业厂房、农村居民点等进行建设。

第八条 规划目标

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宿松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网的生态和旅游休闲功能,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充分发挥宿松县的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1)近期(2013-2016年):落实绿道示范段建设,构建中心城区绿道的主体框架。 按照1年启动,4年建成的进度安排,在宿松建成总长约40.0公里的省级绿道(宿松凉亭至二郎河段),SY02线中心城区至龙感湖段5.4公里的绿道线路建设及沿线重要的服务驿站和绿道标识的建设。

初步建构起中心城区绿道网络,建成城市绿道34.8km,一是形成连接居住区与办公用地,为居民提供日常自行车与步行通勤的城市慢行系统;二是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串接主要的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休闲游憩节点,形成的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2)中远期(2017-2020年):形成覆盖宿松的绿道网络,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

全面完成县域境内342.7公里的县域风景道、绿道的建设工作,建成连接宿松县域各乡、镇主要的自然、人文和城镇资源的绿道网络,完善县域绿道网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其功能由单一游憩功能向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三大功能综合发展延伸,其类型由风景道向专用慢行道以及生态步道的增补建设和发散衍生。

绿道网络覆盖宿松县域各旅游景点、覆盖宿松域重要的自然、人文要素、覆盖宿松县域的重要交通节点、覆盖宿松“两城八镇”的主要城镇建成区域。

第二章 宿松县域绿道总体布局

第九条 绿道选线原则

绿道网的选线原则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1)景观性原则:线路两侧自然景观条件较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2)生态性原则: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山体、水系、风向以及生态承载力特征,保护生态系统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

(3)文化性原则: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注重文化的传承和整体协调统一; (4)连接性原则:串联最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村落、旅游点,与主要居民点以及高等级道路便捷连接;

(5)安全性原则:具有完善的道路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提示标志以及紧急救护设施。 (6)舒适性原则:路面状况良好、交通流量小同时提供完善的标识和配套服务。

第十条 规划思路

按照“三生交融、游龙串珠、支脉渗透、绿满城廓”的思路建构宿松县绿道网体系。重点考虑居民游憩休闲方式的改变和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突出“融合、民享、生态、低碳”的理念。

第十一条

等级结构与空间布局

1、等级结构

从绿道重要性来看,绿道具备较为明显的层次性,宿松绿道可将其分为区域绿道、县域绿道道、城市绿道三个等级。

区域绿道:“引”,包括SY01线、SY02线,是安庆市域区域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SY01以融入皖江为目标,建立东西主要联系带。形成以华阳河湿地为基础的东西向绿道。SY02依托南北向的二郎河建立联系宿松和湖北、宿松和太湖的主要通道,同时串联宿松县域内的南部湖区、县城和北部生态功能区。

县域绿道:“联”,包括SY03线、SY04线,SY05线、SY06线。分片区内的网络建立,是县域内绿道主干网络。依据各片区自身特色,绿道规划可自成体系,以“联”连接县域内主要景观节点,使片区内部网络化。规划重点考虑北部生态旅游区、南部四大湖区的景观联系、各镇之间与县城之间的联系。

城市绿道:“达”,包括中心城区绿道网,方便居民使用绿道,体现民享。依据城市(镇)人口分布情况,为居民提供便捷地慢行道路。

2、空间布局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2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宿松县县域绿道网规划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人文、交通和城镇布局等资源本底要素以及相关规划等政策要素,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叠加分析,综合优化形成宿松县域绿道共15条(其中县域6条,共计269.5公里;中心城区9条,共计73.2公里),全长342.7公里,规划了7处城际交界面,并划定了一定范围的绿化控制区,共同构成宿松县域绿道网总体布局。

(1)规划结构

规划宿松县县域绿道网总体结构概括为“三横两纵一环”: “三横”指:

省域绿道干线沿江线宿松段,规划为县域1号线; 宿松滨江田园风光线(沿同马大堤),规划为县域4号线;

宿太线(经钓鱼台水库、九井沟-白崖寨,方洲水库至太湖县城),规划为县域5号线。 “两纵”指:

一纵为县域2号绿道。从北浴经陈汉,沿二郎河至龙感湖,转沿环湖公路、X067县道(经沙坡、新前、汪玲、义乡)、穿华阳河五分场,至洲头,规划为县域2号线;

另一纵为由县域3号线和县域6号线组成。从九井沟,经凉亭、河塌,转沿西干渠,至许岭,规划为县域3号线;从下仓经九城,至宿松滨江风光线(沿同马大堤)的绿道规划为县域6号线。

“一环”指:

环绕南部湖区的环形绿道,规划由省域绿道干线沿江线宿松段、宿松同马大堤线、黄湖湖圩风光线组合形成。

第十二条

分线路规划

1、线路主题与特色

(1)县域1号绿道——湿地生态休闲体验(游生态湿地、品绿色湖鲜)

沿华阳河湖群(黄湖、大官湖、龙湖、龙感湖)环湖公路,经华阳河农场、下仓、许岭、九姑、千岭、佐坝等乡镇,线路全长约84.5公里。

主打“湿地”品牌,以“生态湿地、绿色湖鲜”为核心竞争力。 线路特色:生态湿地、绿色湖鲜 (2)县域2号绿道——湖光山色休闲度假(探神秘山水,品魅力宿松) 从北浴,经陈汉、钓鱼台水库,沿二郎河,过隘口、二郎、孚玉、佐坝,至龙湖,转沿环湖公路、X067县道(经沙坡、新前、汪玲、义乡)、穿华阳河五分场,至洲头,与SY04线衔接。线路全长约53.9公里(不包括与SU01共线12.5公里,与SY01线共线12.4公里)。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依托资源县城松兹文化旅游休闲中心、钓鱼台风景区、四大湖区水域、自然乡村风光、度假设施;以周边大中城市的高收入者为主要目标市场,将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成各自区域的主打产品。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线路特色:神秘山水,魅力宿松

(3)县域3号绿道——美丽乡村休闲体验(游美丽乡村,吃农家饭菜) 从从九井沟,经凉亭、河塌,转沿西干渠,至许岭,线路全长约40.7公里。

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为开发模式。在现有农家乐接待点的基础上,增加接待设施,形成一定规模。

线路特色:美丽乡村、农家生活。

(4)县域4号绿道——滨江风光休闲体验(观滨江风光,拜妈祖文化) 沿同马大堤,经小孤山景区、复兴镇、洲头乡、汇口镇,线路全长约60.2公里。 依托小孤山妈祖庙、妈祖文化、长江、长江圩田等风景、文化资源,打好妈祖牌,推出妈祖文化游专线,扩大宿松旅游的国内国际影响。

线路特色:滨江风光,妈祖文化。

(5)县域5号绿道——古寨风情休闲体验(访古寨文化,觅幽谷风光) 经钓鱼台水库、九井沟、白崖寨,至太湖方向,线路全长13.8公里。

依托白崖寨丰富悠久的历史遗迹,如寨墙、寨门、关帝庙、魁星阁、史公祠、红二十七军遗址等,以及九井沟优美静谧的峡谷风光,飞瀑、深潭、奇石、植被等;做深做大山寨文化,提升整个景区品味。

线路特色:古寨文化,幽谷风光。

(6)县域6号绿道——湖圩风光生态体验(观黄湖风光,品绿色湖鲜)

经下仓、九城,至王营村【宿松滨江田园风光线(同马大堤坝头)】,线路全长16.4公里。 依托黄湖、华阳河农场等优质景观资源,以“黄湖风光、绿色湖鲜”为核心竞争力,以“走进黄湖”为主题,坚持水产开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和现代农业种植,在湖区策划休闲渔业区,开展以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为目的的休闲渔业活动。

线路特色:黄湖风光,绿色湖鲜

2、分线路规划指引

SY01绿道(省域绿道干线沿江线宿松段)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沿华阳河湖群(黄湖、大官湖、龙湖、龙感湖)环湖公路,经华阳河农场、下仓、许岭、九姑、千岭、佐坝等乡镇,线路全长约84.5公里。 全程均为滨湖湿地型绿道 发展节点3处:下仓、千岭、佐坝;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和沿线城镇布局,该绿道设置1个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分别位于佐坝、千岭、下仓。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同时配套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分项 控制内容 (3)交通换乘点:结合沿途主要城镇设置4个交通衔接点及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SY03绿道(凉亭河—西干渠线)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从九井沟,经凉亭、河塌,转沿西干渠,至许岭主线长约40.7公里。 山林野趣型11.2公里,田园郊野型29.5公里。 发展节点为九井沟景区、凉亭、许岭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分别位于九井沟景区、凉亭、许岭。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同时配套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沿途主要城镇设置4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镇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镇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宿松县连接西北和东南湖区的主要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将九井沟、白崖寨旅游资源利用起来。 交界面衔接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港城大道相交时按规划桥洞控制其设置通道。 本条绿道是县域南部的主要旅游通道,也是安徽省滨江主通道,重点需结合滨湖湿地特色开展旅游观光、水上运动等活动。 补充说明

SY02绿道(沿二郎河线)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控制内容 北浴经陈汉,沿二郎河至龙感湖,主线长约53.9公里(不包括与SU01共线12.5公里,与SY01线共线12.4公里)。 山林野趣型绿道12.5公里,滨河(水)休闲型21.8公里(不包括与SU01共线12.5公里),滨湖湿地型14.4公里(不包括与SY01线共线12.4公里),田园郊野型5.2公里。 发展节点4处:陈汉、二郎、中心城区、佐坝。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2个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分别位于中心城区、佐坝、陈汉、二郎。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同时配套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沿途主要城镇设置6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镇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镇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宿松县域南北向向的主要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最大限度带动北部山区的旅游发展。 交界面衔接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补充说明

SY04绿道(滨江同马大堤线)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沿同马大堤,经小孤山景区、复兴镇、洲头乡、汇口镇,线路全长约60.2公里。 全程均为滨河(水)休闲型绿道(含城市型绿道3.6公里), 发展节点为小姑山景区、滨江新城、洲头、汇口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2个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分别位于小姑山景区、滨江新城、洲头、汇口。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同时配套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沿江一级公路、港城大道出入口设置3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4 交界面衔接 补充说明

交界面衔接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分项 控制内容 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镇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分项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发展节点为下仓、王营村 控制内容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二级驿站,位于下仓。 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驿站设置1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镇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镇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联系县域1号绿道(省域绿道干线沿江线宿松段)和县域4号绿道(滨江同马大堤线),做好交界面的衔接,实现宿松滨湖旅游资源高效利用。 补充说明

本条绿道是沿江地区东西向的主要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将宿松滨江旅游资源利用起来。 交界面衔接 SY05绿道(宿太线)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经钓鱼台水库、九井沟-白崖寨,太湖方洲水库至太湖县城,线路全长约13.8公里。 山林野趣型绿道约7.2公里,田园郊野型绿道6.6公里 发展节点为白崖寨景区、陈汉(钓鱼台水库景区)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一级驿站,1个二级驿站,分别位于白崖寨景区、陈汉(钓鱼台水库景区)。规划一级驿站同时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同时配套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X070县道出入口设置2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镇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镇布局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镇次一等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镇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宿松西北部联系白崖寨景区、九井沟景区和钓鱼台水库景区的主要绿色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实现宿松西北部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补充说明

第十三条

绿道控制区及绿廊生态建设

1、绿道控制区宽度控制标准

绿道控制区宽度结合绿道系统类型确定,针对各类型绿道依托的资源要素特征和建设条件进行灵活设置,具体控制标准见下表:

县域绿道控制区宽度控制标准

县域 绿道类型 滨河休 闲型 滨湖湿 地型 田园郊 野型 山林野 趣型 绿道控制区宽度 备注 交界面衔接 滨河型绿道控制区根据《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县域2号绿道,县域3号作出控制。城市区滨河休闲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绿道,县域4号绿道。 般不小于50米,郊区和边远乡村绿道控制区不小于100米。 滨湖湿地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般不小于100米。 田园郊野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般不小于100米。 山林野趣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般不小于200米。 主要指县域1号绿道,县域2号绿道湖区段、县域6号绿道。 包括县域2号绿道,县域3号绿道部分段。 主要包括县域5号绿道、县域2号绿道部分段。 补充说明

SY06绿道(黄湖风光生态体验)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控制内容 经下仓、九城,至王营村【宿松滨江田园风光线(同马大堤坝头)】,线路全长16.4公里。 全程均为滨湖湿地型绿道。 2、绿道控制区空间管制要求 (1)绿道控制区各类用地比例 为保证绿道控制区内绿化用地,对控制区内各类用地比例进行规定。 5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绿道控制区各类用地比例(%) 绿道类型 用地类别 园路及铺装场地 建筑用地 绿化用地 滨河 休闲型 5-10 <1.0 >85 滨湖 湿地型 5-10 <1.0 >90 田园 郊野型 2-5 <1.0 >95 山林 野趣型 1-3 <0.5 >97 备注 含慢行道、园路和各类铺装场地 含管理、商业、游憩、科教、安全、环卫等服务设施 自然和人工绿地(陆域) 设施类型 允许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项目 其它允许建设项目 态景观观赏点、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观赏等。 禁止建设项目和活动 等。 安全保障设施 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安全防护设施、无障碍设施。 公厕、垃圾箱、污水收集设施。 医疗保障点、水上救援站、救生岗塔等。 生态环保型污水处理设施、定点拦截设施。 保障绿道使用的其它市政公用设施,如照明、给水、排水、电环境卫生设施 (2)绿道控制区空间管制要求

绿道控制区范围内应强化对原生环境、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的维护、保育和恢复,禁止破坏控制区内地形地貌、水体、土壤、地带性植物群落、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等要素和房地产开发等开发类项目的进入。

①绿道控制区实行严格的空间管制策略,对控制区范围、各类活动行为(开发建设行为、生产生活行为、休闲游憩行为等)分类、分级进行管制。

②绿道控制区应按照相关规定、指引,划定具体控制区范围,勘定边界坐标,设立统一的控制标志,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管理。

③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绿道控制范围内重点对生态环境、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保护,绿道控制区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对原生环境、历史人文资源的恢复、维护和保育,努力维持现状原生态状态,禁止改变控制区内地形地貌、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

④绿道控制区内的除最基本的绿道配套设施、必要的辅助设施外,不得进行其它开发建设行为。

绿道控制区空间管制要求 设施类型 衔接设施 停车设施 管理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允许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项目 非机动车桥梁、码头等。 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公交站点等。 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售卖点、自行车租赁点、饮食点。 文体活动场地(儿童游憩场地、游憩设施 群众健身场地、篮球场等)、休憩点。 流动售卖、露天茶座、户外运动用品租售点等。 公园、露营设施、烧烤场、垂钓点、高尔夫练习场、滑草场、骑马场、马术表演场、休闲运动中心、运动俱乐部。 宣教栏、纪念馆、展览馆、鸟类及野生动物观测点、天文气象观测点、特殊地质地貌考察点、生其它允许建设项目 禁止建设项目和活动 (1)开发类项目:如房地产开发、大型商业设施、宾馆、工厂、仓储等。 (2)污染绿道环境的项目,如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农家乐、餐饮服务设施、油库及堆场等。 (3)对绿道环境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如砍伐树木、伤害动物、拦河截溪、采土取石其它基础设施 讯设施等; 国家、省、市的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

第十四条

慢行系统规划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其设置应遵循最低生态影响原则,不应在生态敏感区开辟慢行道,避免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应充分合理利用现有道路,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尽量做到两侧有景可观,步移景异;满足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及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

综合慢性道根据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的结合方式,可分为分离式、并行式和混合式。在景观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地段,建议采用分离式慢行道;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地方,则采用并行式或者混合式慢行道。通过对宿松现状道路交通条件的调查,宿松慢行道建设以综合慢行道为主,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内慢行道结合道路改造,主要采用分离式建设;环城路和城市外延道路结合现状道路情况,划分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主要采用并行式;乡镇和山林之间等通达性条件较差的路段,慢行道通过道路的改造和整治进行设置,主要采用混合式。

慢行道路面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鼓励采用环保活性材料,多采用软性铺装。要保证所选材料能与绿道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代表当地特色或文化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绿道的使用功能和地区,慢行道的宽度应有所差异,体标准为:

各类慢行道的参考宽度标准

慢行道类型 步行道 自行车道 综合慢行道

第十五条

山林野趣型 1.2-1.5 1.5-2.0 2.0-3.0 田园郊野型 1.5-2.0 1.5-2.0 2.0-3.0 滨河休闲型 1.5-2.0 2.0-3.0 4.0-6.0 滨湖湿地型 3.0-8.0 3.0-4.0 4.0-6.0 服务系统规划

科普教育设施 科普宣教设施、解说设施、展示设施。 宿松绿道服务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规划结合宿松县特点,主要采用服务节点(驿站)方式布局。县域服务节点(驿站)

6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展节点或绿道沿线城镇及较大型村庄的服务设施进行建设;县城内的服务节点(驿站)主要依托绿道沿线公园、广场服务设施进行建设。驿站建设应综合研究绿道功能,通过设施功能设置、建设形式和景观环境塑造,突出宿松县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特色。

1、分级

根据服务节点(驿站)的规模和服务范围,规划将宿松县域绿道网络中服务节点(驿站)分为三级:

一级驿站是根据绿道网规划确定的“区域级服务区”,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宜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展节点或绿道沿线城镇及较大型村庄进行建设。可设置旅店、医疗、保安、自行车租赁、维修、餐饮、厕所、淋浴、更衣、小卖部、休憩、停车(可停放10-20 小汽车、5 辆大巴车)。

二级服务节点(驿站)主要承担售卖、租赁、休憩和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宜依托绿道沿线村庄、公园进行建设。可设置自行车租赁、维修、餐饮、小卖部、厕所、休憩、停车(可停放5-10 小汽车)。

三级服务节点(驿站)是绿道沿线社区级服务点,主要提供售卖、休憩、自行车租赁等基础服务设施,三级驿站按实际需求设置。

2、空间分布

绿道服务节点(驿站)设置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绿道服务节点(驿站)设置间距标准

服务节点(驿站)级别 间距(公里) 一级 20~30 二级 10~15 三级 —— 12 13 14 千岭乡 下仓镇 汇口镇 千岭驿站 下仓驿站 汇口驿站 二级 二级 二级

3、服务节点(驿站)建设规模控制

既保障驿站的基本服务功能,又防止规模过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驿站规模进行控制,具体如下表:

驿站建设规模控制

类型 建筑面积(㎡) 一级驿站 200~300 二级驿站 50~100 三级驿站 20~30

4、驿站建设设施要求

驿站的设置应因地制宜,利用已有资源,通过改造或其他方式,尽量避免大量土木工程。 绿道驿站要体现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在满足人的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体现出美感。 驿站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要突出地方特色和绿色生态理念,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用材尽可能减少钢筋混凝土,多选用木材作结构主体,或者在外观内饰上多用木质材料装饰。

服务设施的建筑层数一般以不超过林木高度为宜;兼顾观览和点景作用的建筑物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合理确定服务系统的布局,确保方便绿道使用者,同时便于经营管理与减少干扰,发挥设施效益。

应有利于保护景观,方便旅游观光,为游客提供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服务条件。

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使游客各得其所。 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绿廊系统中的生态敏感区内不得设置集中的服务设施。

可因地制宜设立露营点、烧烤点、垂钓点等,以满足公众亲近自然的需要。

地形险要的慢行道和水岸边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护栏或防护绿带),以保证游人的安全。 安全护拦设施的高度宜不低于1.05m,在竖向高差较大处可适当提高,但不宜高于1.2m。 防护绿带的宽度宜不小于1.5m,建议乔、灌、草相结合,以保证较好的防护效果。 各项服务系统设施应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区,但应避免在有碍景观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地段设置。

为绿道配置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源,避免大规模修建新的各类停车场。

为严格防止污水和各种生活垃圾对绿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配备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

7 根据宿松县实际情况及驿站设置要求,本次绿道规划共设驿站14个,其中一级驿站7 个,二级驿站7 个。

县域一、二服务节点(驿站)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所在乡(镇) 孚玉镇 破凉镇 趾凤乡 许岭镇 佐坝乡 复兴镇 洲头乡 陈汉乡 二郎镇 凉亭镇 河塌乡 服务节点(驿站) 石莲洞森林公园驿站 黄梅戏主题公园驿站 白崖寨风景区驿站 许岭驿站 二郎河河口驿站 小孤山风景区驿站 洲头驿站 钓鱼台水库驿站 二郎河驿站 凉亭驿站 河塌驿站 备注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包括固体废弃物收集、污水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等各种设施。

驿站建设设置标准

类别 停车设施 (2)绿道与常规交通的衔接 1)结合已有客运站点设立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1、驿站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3、自行车租赁点可包含户外运动用品等设施的租赁。 4、在观鸟点、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观赏点应设置科普及环境保护宣教设施;在历史文化遗迹、纪念地、古村落等处应设置相应的解说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 5、主要景点应设置观景平台等设施。 6、垃圾收集应纳入绿道附近城区、镇、乡的垃圾收集系统。 项目 公共停车场 出租车停靠点 公交站点 一级驿站 二级驿站 三级驿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在客运站场周边提供自行车租赁、城乡公交接驳、绿道专线接驳巴士等服务,实现绿道与公路客运交通的衔接。

2)新建或利用周围公共停车场设立

在绿道驿站、出入口新建或利用周围的公共停车场,解决与常规交通的衔接问题。 3)调整、新建或结合附近公交站点设立

通过公交站点与出租车停靠点换乘公交车或出租车,新建公交站点或调整公交站点位置,保证绿道与常规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

4)相关要求

以自行车交通出行速度 8-14km/h 计算,绿道应根据出行入口和出行距离,结合绿道节点系统,每隔 6km-10km 设置自行车停车场。鼓励开展自行车租赁业务。

为绿道配置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尽量利用现有资源,避免大规模修建新的各类停车场。

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宜采用软性铺装改造或新建,以实现完全绿化、生态化和透水化。

绿道经过城市地铁站点、客运站点、公交站点及渡口时,应设置换乘点,实现绿道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

2、城际交界面

交界面是指绿道跨县(市)的衔接面, 本次规划中宿松绿道分别与太湖、望江、湖北黄梅、蕲春等衔接,衔接点共有7个。具体如下:

宿松县域绿道县交界面衔接情况表 绿道名称 县域1号绿道 县域2号绿道 县域3号绿道 县域4号绿道 县域5号绿道 交界面 华阳河农场——望江县杨湾镇 宿松县佐坝乡——黄梅县独山镇 宿松县北浴乡——蕲春县张塝镇 宿松县趾凤乡——太湖县天华镇 华阳河农场——望江县杨湾镇 宿松县汇口镇——黄梅县刘佐乡 宿松县趾凤乡——太湖县城西乡 位置 华阳河农场1分场 佐坝乡铁赤 北浴田坳县道 趾凤乡风声乡村道路 同马大堤 县道 乡道 衔接方式 泊湖防护带 龙感湖防护带 道路周边绿化防护带 道路周边绿化防护带 道路周边绿化防护带 道路周边绿化防护带 道路周边绿化防护带 ○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设施 管理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 商业服 务设施 售卖点 自行车租赁点 饮食点 游憩设施 文体活动场地 休憩点 科普教 育设施 科普宣教设施 解说设施 展示设施 安全保 障设施 治安消防点 医疗急救点 安全防护设施 无障碍设施 环境卫 生设施 公厕 垃圾箱 污水收集设施 注:“●”表示必须设置,“○”表示可设,“—”表示不考虑设置。

第十六条

交通衔接与城际交界面

1、交通衔接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与区域交通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通过开辟绿道出入口、完善停车设施配套、设置交通换乘点等措施,提高绿道的可达性。

(1)绿道与常规交通的交叉

1)绿道与铁路交通相交时,宜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如涵洞、高架廊道等。

2)绿道与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交叉时,宜优先采取安全的立交方式,如涵洞和高架廊道等,以保证绿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3)与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乡镇道路交叉时,宜采用较经济的平交方式,通过设置斑马线、过街信号灯、限速设施、安全护栏、自行车盒子、安全岛或斜道口等设施,确保绿道安全通行。

4)绿道与河流水道相交时,结合现有的桥梁或新建桥梁跨过河流水面,或利用水上交通的方式通过水面,实现水上交通与绿道的无缝衔接。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第十七条

标识指示系统

1、标识系统

绿道标识系统由标识载体设施和标识组成。标识载体设施由信息墙、信息条和信息块构成,标识包括设施标识、指向标识、规章标识、警示标识、活动标识、安全标识和教育标识等七大类。绿道标识应结合宿松特点,形成自身特色,能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标识及其它标

8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识。宿松绿道网标识系统类型主要包括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告标志四大类。

(1)信息标志

信息标志是用于标明游客所在位置,绿道设施、项目、活动,以及游览线路与时间等信息。

信息标志应设置在靠近道路交叉口、出入口、人流集散区和连续距离超过1000m无交叉路口的路段,设置在使用者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滨湖湿地型、滨河休闲型绿道设置间距不应大于800m,田园郊野型绿道和山林野趣绿道不应大于1000m。

(2)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用于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等信息。指路标志应设置在路面、交叉路口,以及关键入口处。田园郊野型、山林野趣型绿道应在路线转折处加设指路标志,设置间隔不大于2km。

(3)规章标志

规章标志用于传递绿道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规章标志设置间隔不应大于2km。 (4)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用于提醒人们各种危险,应设置在例如弯道、涵洞、陡坡、缺少标志的交叉路口、路况变化处等。

(5)其他要求

? 绿道的各类标识牌必须清晰、简洁,统一规范,按照引导、解说、指示、命名、

警示标识严格进行设置,满足对绿道使用者的指引需求。

? 有文字说明的应配以汉语拼音。在大型设施和站场处设置的标志应当使用中英文

两种语言表示。

? 绿道标识应就地取材,经济、节能、耐用、并防潮、防腐。绿道标识应简朴,并

考虑可长久保存。

? 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识时,可合并安装在同一标识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

种,标识内容不应矛盾、重复,且不得设置广告,不得被遮挡。

各类标识设置位置要求及用途

标识 类型 设施 标识 指向 规章 标识 标识 邻近的公交站点、入口、主要交叉口处 警示 标识 至少要在危险路段前50m设置 标明可能存在的危险活动 标识 安全 标识 教育 标识 标识 类型 设施 标识 服务和时间的总体信息 指向 规章 标识 标识 信息,并引导人群进入绿道 方面的信息以及政府有关绿道网的政策 警示 标识 及其程度 活动 标识 活动信 息 安全 标识 以便为应急救助提供指导 教育 标识 特征,作为向普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生态环保、野外生存等知识的载体。

2、地面标识、标线设计

地面标识、标线包括标志牌、自行车道地面标志及沿路标线。

绿道网各类标志牌必须清晰、简洁,并进行统一规范,按照规定进行严格设置,应满足绿道网使用者的指引功能。

绿道自行车道标线为白色实线,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制定,线宽为15cm。自行车道地面标识用于区分绿道自行车道与其它车道、人行道,标识应鲜明易认,为使绿道骑车者能清楚辨认绿道走向,每隔100‐200 米设置。

入口、交叉口、停位置 车场、公共集聚的地方 按实际需要 按实际需要 各级绿道必须设置,按实际需要 且间距不大于800m 明确标注使用者所处位置, 标明绿道所在地的独特品质或自然与文化提供绿道标明游用途 相关设览方向施、项目、和路线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标明绿道法律、规标明绿道提供的相关9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三章 中心城区绿道规划

第十八条

选线原则

编号 绿道 主题 休闲 绿道名称 休闲绿道 主体功能定位 保护,展现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景观风貌。 展现宿松县城市 “绿心”独特的生态景观格局和城市风貌,构筑市郊野生态公园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对城市外延的用地进行控制,为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等户外活动提供便利。 展现政务新区、老城区的城市风光,加强政务新区、老城区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展现龙门路两侧的城市风光,加强山水公园与老城区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加强老城区与石莲洞森林公园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环境,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加强主城区与五里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线路长度 (公里) 类型 综合来看,绿道选线要串联城区主要的公共活动节点、公园绿地及其他自然、人文景观节点;需要与核心景观点,绿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具体遵循:

1、充分利用核心景观资源 2、选择可实施的用地 3、沿线较多公共设施 4、串联旅游景点 第十九条

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

SU07 康体 健身 山水公园-龙门路 康体健身绿道 SU06 游览 观光 龙湖-鲤鱼山公园 游览观光绿道 SU05 康体 健身 将军山环山 康体健身绿道 10.6 山林型 3.5 城市道路型 公园型 1、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绿道网的主骨架由4主5次9条绿道组成,呈现由绿心、绿廊形成“四水联动,山水相融,内外两环、环环相扣”的向外延伸的“环形放射+网络” 绿道网主结构。

中心城区绿道网总长度约73.2公里(其中城市绿道主线46.5km,城市绿道支线26.7km),其中包括县域2号绿道的城区段(长约12.5公里)。城市绿道主线依托绿心和城区内主要河流、水系设置,全长约46.5公里;城市绿道支线全长约26.7公里。

2、具体线路规划

中心城区绿道主题分布一览表

编号 绿道 主题 绿道名称 主体功能定位 改善二郎河两岸的生态景观条件,开发二郎河沿岸的景观资源,塑造二郎河多样水岸景观,创造生动滨水岸线,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主城区域五里组团之间的联系,展现白洋河沿线的景观风貌,体现东北片区(新城)的城市魅力,构建城乡联系纽带。 合理开发钓鱼台干渠沿岸的滨水景观,改善城市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健身、休闲健身的场所。 加强经济开发区的生态景观线路长度 (公里) 类型 SU09 SU08 5.5 城市道路型 公园型 生态 休闲 主城区-石莲洞 生态休闲绿道 3.3 城市道路型 康体 健身 新城西路康体 健身绿道 合计 3.0 城市道路型 73.2 SU01 游览 观光 二郎河人文景观 观光绿道 12.5 滨水型 第二十条

分项 分线路规划指引

控制内容 宿松湖光山色县城区段,沿二郎河北岸,线路全长约12.5公里。 全程均为滨水休闲型绿道, 主要发展节点为紫云禅寺、二郎河大桥、大河村、韩岭村。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3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紫云禅寺、大河村、韩岭村。同时配套信息咨询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10 SU01绿道(县域2号绿道城区段——二郎河人文景观观光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15.0 滨水型 SU02 生态 休闲 白洋河生态 休闲绿道 8.9 滨水型 SU03 康体 健身 生态 钓鱼台干渠 康体健身绿道 新耕河生态 SU04 10.9 滨水型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分项 控制内容 (3)交通换乘点:结合滨水绿廊、105国道设置、城市道路设置个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SU03绿道(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贯穿城市东西,大致呈东西走向,选线主要依托钓鱼台干渠进行设置,西起新耕河,东至马塘村,全长约15公里。 城市道路型约3.5公里,滨水休闲型约8.1公里,公园型约3.4公里。 主要发展节点为新耕河、龙山公园、山水公园、龙湖·花溪公园、体育中心、职教中心、桃园村、马塘村。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6个服务点,分别位于新耕河、龙山公园、山水公园、龙湖·花溪公园、职教中心、桃园村。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政务新区广场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高速公路、公路、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贯穿县城东西的主要绿色慢行通道,以康体健身为主题,做好交界面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钓鱼台干渠串联起的城市景观资源,提升沿线地区的城市魅力。 交界面衔接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宿松县城主城区环城主要绿色慢行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以游览观光为主题,打造二郎河城市景观带。 补充说明

SU02绿道(白洋河生态休闲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北起新城西路,沿白洋河往南连接到二郎河人文景观观光绿道(县域2号绿道),全长约8.9公里。 全程均为滨河休闲型绿道, 主要发展节点为桃园村、宿松商贸城、城南污水处理厂生态湿地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3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桃园村、宿松商贸城、民主路交叉口。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新城北路、黄湖东路、新城西路、孚玉路、人民路、环城南路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公路、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宿松县城东部地区主要的南北向绿色慢行通道,做好交界面的衔接,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最大限度地利用白洋河滨水景观资源。 交界面衔接 补充说明

SU04绿道(新耕河生态休闲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呈南北走向,由北至南连接破凉、韩岭组团、大河村,线路主要依托新耕河进行设置,全长约10.9公里。 滨河休闲型绿道10.1公里,公园型绿道0.8公里。 主要发展节点为黄梅戏主题公园、龙山路、经开区行政中心、孚玉西路(龙跃村)、大河村。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一级服务点,3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黄梅戏主题公园、合兴路(经开区行政中心)、骊山公园、大河村。一级驿站同时配套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二级驿站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11 交界面衔接 补充说明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分项 控制内容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SU06绿道(龙湖—鲤鱼山公园公园游览观光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贯穿政务新区、老城区,呈南北走向,由北至南,经龙湖·花溪公园、龙井路、鲤鱼山公园、育才路,全长约3.5公里。 全程均为社区绿道,其中城市道路型绿道2.4公里、公园型绿道1.1公里。 主要发展节点为龙湖·花溪公园、鲤鱼山公园、实验中学、徐屋、城南水厂。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2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龙湖·花溪公园、鲤鱼山公园。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城市主要公园绿带的串联通道,以游览观光为主题,为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等户外活动提供便利和场所。 交界面衔接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贯穿县城经济开发区南北向的主要绿色慢行通道,以生态休闲主题,做好交界面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新耕河滨水岸线资源,建构城市滨水休闲场所。 补充说明 交界面衔接 SU05绿道(将军山环山康体健身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环将军山边缘布置,起通站路,沿将军山山体边缘,经上水公园、政务中心区、殷家湾、杨家湾,绕团坡山,转沿新城西路至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全长约10.6里。 全程均为社区绿道,山林型绿道。 主要发展节点为将军山、山水公园、政务中心、殷家湾、杨家湾(团坡山)、职教中心、桃园村。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5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山水公园、政务中心、规划通站路、通山路 、职教中心。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是环将军山的康体健身绿道,以康体健身为主题,展现宿松县城市 “绿心”独特的生态景观格局和城市风貌,构筑市郊野生态公园景观,对城市外延的用地进行控制,为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等户外活动提供便利。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补充说明 SU07绿道(山水公园-龙门路康体健身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呈南北走向,由北至南,经龙门路、宿松二中、杨家湾,至白洋河生态休闲绿道,全长约5.5公里。 全程均为社区绿道,其中城市道路型绿道4.6公里、公园型绿道0.9公里。 主要发展节点为山水公园、龙门路公园、宿松二中、白洋河湿地。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3个二级服务点,分别位于山水公园、龙门路公园、城南水厂。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12 交界面衔接 交界面衔接 补充说明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分项 控制内容 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分项 控制内容 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二级服务点,位于白洋河公园,同时配套休息亭、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补充说明

本条绿道城市主要公园绿带的串联通道,以康体健身为主题,为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绿色通勤等提供便利和场所。 交界面衔接 SU08绿道(主城区-石莲洞生态休闲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呈南北走向,由北至南,经宿松路、二郎河大桥、石莲洞路,至石莲洞森林公园,全长约3.3公里。 全程均为城市道路型绿道。 主要发展节点为二郎河大桥、石莲洞森林公园。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教育标志等标志; (2)服务设施:结合主要发展节点布局,设置1个二级服务点,位于石莲洞森林公园;同时配套配套游客中心、医疗点、信息咨询亭、治安点、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等。 (3)交通换乘点:结合绿廊、城市主次干道等公共交通设置交通换乘点,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服务等。在经过城市公交停靠站的路段设置换乘点。 (4)基础设施:设置应急通讯、照明、安保等。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主要为加强主城区与石莲洞森林公园之间的联系,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构建城乡纽带,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等提供便利和场所。 补充说明 (1)与城市布局衔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衔接,预留城市社区级绿道接入点。 (2)与发展节点衔接:预留与各发展节点接入点,实现各等级绿道无缝衔接。 (3)与河流、桥梁衔接:与绿道交会的河流通过借用现有桥梁或修建栈道进行沟通;与绿道交会的桥梁应预留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小于2.5米的桥孔。 (4)与道路交通衔接:借道长度控制在2公里以内,做好交通转换设施配套;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时借用现有桥洞或控制其设置通道,可使实际情况设置借道路段。 本条绿道主要为加强主城区与五里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以康体健身生态休闲为主题,为城市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的场所。

第二十一条 中心城区绿道网分类及控制范围

1、中心城区绿道分类

宿松县城市型绿道依据所连接的自然和人工景观资源特征,又可细分为城市道路型、公园型、滨水型、山林型、防护绿地型等五小类。

城市道路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城市主要景观道路进行设置,展现城市风貌特色,主要包括龙湖-鲤鱼山公园游览观光绿道、山水公园-龙门路康体健身绿道、主城区-石莲洞生态休闲绿道、新城西路康体健身绿道等。

滨水型绿道主要沿城区内主要的河流、水系如二郎河、白洋河、新耕河、钓干渠等设置,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主要包括二郎河人文景观观光绿道、白洋河生态休闲绿道、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新耕河生态休闲绿道。

公园型绿道主要指城市公园中以慢行休闲为主导功能,新建或借道部分现有园路,兼具部分通勤功能的绿道;

山林型绿道主要指依托将军山“城市绿心”进行设置将军山环山康体健身绿道。 防护绿地型绿道主要指部分具有良好通行条件的城市组团隔离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卫生隔离防护绿地等。

2、控制范围 (1)划定标准

根据中心城区绿道分类,可对其不同的特点划定不同的控制宽度,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交界面衔接 补充说明

SU09绿道(新城西路康体健身绿道)规划建设控制指引 分项 线路走向 绿道类型 发展节点 配套服务设施 控制内容 该段绿道呈南北走向,北起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经体育场、宿松商贸城,南至白洋河公园,全长约3.0公里。 全程均为社区绿道,其中城市道路型绿道2.1公里、公园型绿道0.9公里。 主要发展节点为宿松商贸城、白洋河公园。 (1)标识系统:设置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和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13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各类型绿道控制区宽度控制标准

城区绿道类型 城区绿道控制区宽度 城市道路型 城市道路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般不小于20米,其中绿道慢行道边线与城镇建设区域的单侧距离不宜低于8米。 滨水型 滨水型绿道控制区根据《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作出控制。 主要河道蓝线原则上按河道岸线外不小于50米控制,次要河道蓝线原则上按河道岸线外 不小于20米控制,干渠、溪流等河道蓝线原则上按河道岸线外不小于10米控制。 城市公园型绿道控制区结合公园具体确定,一般将公园等绿地空间将进绿道控制区内。 城市生态型绿道控制区一般不小于200米。 用地 类别 园路及 铺装场地 建筑用地 绿化用地 各类型绿道控制区各类用地比例

绿道类型 城市 道路型 10-28 <2.0 >70 滨水型 公园型 5-10 <1.0 >85 2-5 <1.0 >95 防护 绿地型 2-5 <1.0 >95 山林型 1-3 备注 含慢行道、园路和各类铺装场地 含管理、商业、游憩、安<0.5 全、环卫等服务设施 >97 自然和人工绿地(陆域) 公园型 山林型

2)城市绿道系统配置要求

城市绿道的建设分为六大系统,涵盖十七个基本要素,按三个规划建设阶段进行配置:基本建设、建成运营、成熟完善。

基本建成:完成慢行道路面铺装,建设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基础保障设施和标识系统设施,使城市绿道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建成运营:完成城市绿道全线建设,基本建成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完善沿线绿化,使城市绿道满足群众正常使用要求。

成熟完善:使城市各类型绿道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完善城市绿道生态化建设,健全提升配套设施,使其具备安全、舒适、便捷的游览环境,使绿道网综合功能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绿道建设要素配置要求一览表

系统 代码 1 系统 名称 绿廊系统 要素代码 1-1 1-2 2-1 2 慢行道系统 2-2 2-3 3-1 3 服务系统 3-2 3-3 3-4 4 交通 衔接系统 基础设施 标识系统 4-1 4-2 5-1 5 6 5-2 5-3 6-1 城市绿道 要素名称 绿廊 绿化隔离带 步行道 自行车道 综合道 管理服务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游憩设施 科学教育设施 衔接设施 停车设施 照明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 安全保障设施 信息墙 基本 建成 ● ● ● ● ○ ○ ○ ● ○ ○ ○ ○ ● ● ● 建成 运营 ● ○ ● ○ ○ ● ● ● 成熟 完善 ● ● 备注 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 其中之一 自行车停放站应基本建成 城市绿道应具14 防护绿地型 防护绿地型绿道控制区宽度一般不小于50米。 (2)各条绿道具体控制宽度

中心城区各绿道控制区宽度控制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编号 SU01 SU02 SU03 SU04 SU05 SU06 SU07 SU08 SU09 绿道名称 二郎河人文景观观光绿道 白洋河生态休闲绿道 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 新耕河生态休闲绿道 将军山环山康体健身绿道 龙湖-鲤鱼山公园游览观光绿道 山水公园-龙门路康体健身绿道 主城区-石莲洞生态休闲绿道 新城西路康体健身绿道 长度 (千米) 12.5 8.9 15.0 10.9 10.6 3.5 5.5 3.3 3.0 控制宽度(米) 50(建成区内) 150(非建设用地) 20-50(建成区内) 200(非建设用地) 10-15(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10-15(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15-30(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15-30(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15-30(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5(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10-15(建成区内) 100(非建设用地) (3)城市绿道系统配置与管制要求 1)绿道控制区各类用地比例

为保证绿道控制区内绿化用地,对绿道控制区内各类用地比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系统 代码 系统 名称 要素代码 6-2 6-3 城市绿道 要素名称 信息条 信息块 基本 建成 ● ● 建成 运营 成熟 完善 备注 备地面标识 型、城市道路型绿道的绿化应以提高慢行道和节点系统的遮荫效果为出发点,以乔木为主体,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

1)绿廊配置模式

遵循适地适树、速生慢生结合、层次丰富、自我稳定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场地内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维护绿道沿线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绿廊配置模式表

城市绿道 道路型 绿廊配置模式 以高大乔木形成背景,以中小乔木形成中景,以观花观叶等灌木构成前景,乔灌木采用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的方式,在植物选择上可以根据道路特色的需要选择观叶观花等景观树种,形成一定的景观序列 主要群落配置模式为沿水栽植固坡涵养能力强的灌木或藤本植物,从驳岸边依次配置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形成复层多种植物混交的林带结构,充分发挥滨水绿道的生态功能 强调公园景观林带的生态功能,沿公园水系布置生态防护林带,以复层植物群落配置的方式营造混交林,主要群落配置模式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林下种植耐阴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成异龄复层多种植物混交的林带结构,可充分发挥公园林带的景观生态功能 充分发挥山林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兼顾绿道景观功能,以乡土树种为主,配置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层以林荫地被为主,将生态山林与景观观赏相结合,成为构筑特色城市山林绿道风光的组成部分 以具有一定观赏功能的乔木为主体,形成复层混交群落,在乔木林缘处点缀观花观叶灌木和地被,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道路 “●”表示必须设置,“○”表示有条件可设置

3)绿道建设设施空间管制要求

绿道控制区内允许建设内容主要工程包括道路游径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其中配套设施包括管理设施、交通设施、游览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运动设施、保健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市政工程设施、以及消防安全设施等。

设施建设与管制要求 系统类型 设施类型 管理设施 允许建设项目 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公园型 禁止建设项目和活动 滨水型 商业服务设施 售卖点、自行车租赁点、饮食点。 服务系统 交通系统 基础设施 (1) 开发类项目:如房文体活动场地(儿童游憩场地、群众健地产开发、大型商业设施、身场地、篮球场、公园、露营点、垂钓宾馆、工厂、仓储等。 游憩设施 点、游泳点、水上活动点、攀岩、蹦极、(2) 污染环境绿道的项定向越野等)、休憩点。 目,如不符合环境保护要科普宣教设施(宣教栏、纪念馆、展览求的农家乐、餐饮服务设馆、鸟类及野生动物观测点、天文气象施、油库及堆场等。 科普教育设施 观测点、特殊地质地貌考察点、生态景(3) 破坏绿道环境的活观观赏点、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观赏点动,如砍伐树木、伤害动等) 、解说设施、展示设施。 物、捕猎、拦河截溪、采交通衔接设施(桥、摆渡码头等),停石、采矿、取土等。 衔接设施 车设施(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4) 烧烤场等对环境、公交站点等)。 人的休闲游憩活动造成安桥、摆渡码头、公交停车场、出租车停全隐患的各类活动。 停车设施 (5) 对不可移动文物和靠点、公交站点等。 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水上救援站、历史建筑保护造成安全隐安全保障设施 患或破坏的各类活动。 安全防护设施。 (6) 与绿道管理和使用环境卫生设施 公厕、垃圾箱、污水收集设施。 其他市政基础保障城市绿道使用的其它市政公用设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设施 施,如给水、排水、供电、通讯设施等。 山林型 防护绿地型 2)绿廊宽度和郁闭度

绿廊应根据城市绿道的分类设置足够的宽度和郁闭度,保证游人体验的舒适度。

绿廊宽度和郁闭度一览表 城市绿道 道路型 滨水型 公园型 山林型 防护绿地型 单侧绿廊宽度(m) ≥5 ≥5 ≥5 ≥5 ≥5 绿廊郁闭度 0.6-0.8 0.6-0.8 0.6-0.7 0.6-0.7 0.6-0.8

第二十二条 节点系统

城市绿道中的发展节点主要指绿道所联系的居住区、商业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公共开敞空间(公园绿地、广场)等。交叉点主要包括绿道与城市道路、河流的交叉点等。

绿道进入大型居住社区时,应尽量从组团间的公共绿地通行,并与居住区的步行系统相结合。同时应考虑与小区配套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衔接,尽可能形成居住区内部贯通连续的绿道网络,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

15

(4)绿廊系统

城市绿道的绿廊应根据慢行道所经过地区的景观资源特点,依据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基本要求、以及周边建成区的情况来配置。

山林型、防护绿地型绿道在建设过程中,不宜进行大规模的绿化改造,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被,在保证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同时,注重突出植物群落的景观价值。公园型、滨水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绿道进入商业、文娱体育区时,考虑设置接驳点与步行街进行衔接,并在接驳点处设置自行车停靠点或租赁点。对于允许自行车进入的区域,可采取划线、地面铺装变化或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使之与人行道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保障行人与骑车者的安全。可考虑小规模的道路改造和交通管制,实现区内连续无障碍通行。

绿道要充分与火车站、公交站点、港口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进行衔接,并在站前广场、公交站点等人流集散地设置绿道出入口,快速疏导人群。绿道与公共交通枢纽的衔接要重点考虑安全问题, 应设置隔离设施与机动车道进行安全隔离,同时设置醒目标识。

绿道应与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密切联系,尽可能与其廊道共线或平行选线,并考虑以公众使用频繁的公园、广场作为绿道的起点、尽端或衔接点。

第二十三条 慢行系统规划

1、城市绿道慢性系统

城市绿道慢性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可根据现状情况选择其一建设。 慢性系统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河堤、道路防护绿带,避免较大的开发建设。慢行道不应经过有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危险的地质不良地段。慢性道路面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应采用环保生态、渗水性强的当地自然材料。

各类慢行道的坡度设计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

各类慢行道的坡度设计范围

慢行道类型 自行车道 步行道 无障碍慢行道 纵坡坡度参照标准 3%为宜,最大不宜超过 8% 3%为宜,最大不宜超过 12% (当纵坡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2%为宜,最大不宜超过 8% 自行车道纵坡限制坡长

纵坡坡度(%) 限制坡长(m) 慢行道类型 步行道 自行车道 综合慢行道 3.5 300 3 200 2.5 150 横坡坡度参照标准 2%为宜,最大不宜超过 4% 最大不宜超过4% 2%为宜,最大不宜超过 4% 2、交叉口组织

慢行道系统须保持连贯性、通畅性。慢行道与道路交叉时,一般可采取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形式。城市绿道与高速公路、铁路、快速路、高架桥交叉时,宜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城市绿道与城市主次干路和支路交叉时,宜采用平面交叉。

3、安全隔离设施

绿道连接线沿线应设置与机动车道实现有效隔离的设施,优先次序为绿化隔离带、隔离墩、护栏、交通标线。

1)对已设置绿化隔离带的路段,原则保留现有绿化隔离带,并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绿化带的景观配置,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以不小于 1 m为宜。

2)对未设置绿化隔离带的路段,当隔离宽度大于 1m时,宜设置绿化隔离带;当隔离宽度小于1 m时,应设隔离墩或护栏。

3)在无法设置硬质隔离的路段,慢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必须通过交通标线来界定绿道连接线,机动车道与慢行道之间应采用白色实线分隔,禁止机动车压行绿道连接线。同时可采用彩色铺装来强化慢行道通行空间识别。

第二十四条 服务设施规划

1、设计通则

1)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2)服务设施可充分利用周边现有设施,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服务设施、附近城镇、村庄的服务设施等,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

3)生态敏感区内不得设置服务设施。

4)服务设施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配备必要的照明设施。 2、服务点设置

城市绿道服务节点按两级设置:一级服务点和二级服务点。

一级服务点结合宿松县城市主要景观节点和沿线城镇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和设施进行,重点布局在市域绿道沿线。依托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点、古迹名胜区等景观节点进行建设,设置间隔为10~15km。主要承担绿道综合管理、商业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

二级服务点应依托绿道居住小区、公园服务设施及沿线沿线村庄进行建设。主要承担售卖、休憩和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

宿松县城市绿道主要服务点设置一览表

一级服务点 服务点名称 石莲洞森林公园服务点 黄梅戏主题公园服务点 服务点设置情况 结合石莲洞森林公园服务区设置 结合黄梅戏主题公园入口设置 16 各类慢行道宽度设置要求一览表 慢行道宽度的参考值 1.2~2.5m 1.5~3.5m 2.0~6.0m

单向设置自行车道时,其一条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1.5m,两条车道不应小于2.5m;双向设置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3.5m。绿道与城市桥梁、隧道合并设置时,自行车道宽度不小于2m,且自行车道、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应通过防护栏进行隔离。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二级服务点 龙山生态公园服务点 骊山公园服务点 山水公园服务点 龙湖花溪公园服务点 鲤鱼山公园服务点 黎河公园服务点 白洋河公园服务点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结合公园设置 3)公交站点

绿道出入口、服务点等人流的集散点应配置相应的公交停靠点,公交停靠点应与绿道周边设施设置一定的缓冲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城区绿道与城区交通衔接点主要设置以下配套设施:

绿道与交通衔接点主要设施设置要求

衔接配套设施 火车站交通衔接 客运站交通衔接 公共停车场交通衔接 渡口交通衔接 山林型 绿道 200~300 自行车 存放点 ● ● ● ● 绿道指引 标识 ● ● ● ● 接驳 巴士点 ● ● 地面 标识 ● ● ● ● 咨询 服务中心 ● ● ● 停车场 ● 3、设施规模

城市中一、二级服务点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应符合《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的规定。

中心城区绿道服务节点及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 一级服务点 设施类型 建筑面积(m) 2二级服务点 公园型 绿道 ≤50 道路型 绿道 ≤25 滨水型 绿道 100~200 防护绿地型 绿道 ≤50

第二十六条 基础设施

绿道的基础设施是指保障游憩休闲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一般物质条件,具有先行性,包括出入口、停车场、环境卫生、照明、通讯、防火、给排水、供电等。

1、规划原则与要求

因地制宜地布设基础设施,并充分考虑沿线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在绿道内布设的基础设施,不得对绿道所经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结合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的进行设置,以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出。

严格防止污水和各种生活垃圾对绿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配备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固体废弃物收集、污水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等各种设施。绿道中的公共厕所宜选择生态环保型厕所。

(1)照明设施

城市和社区绿道照明设施应结合实际条件设置,设定合理的照明范围、强度和设置间距,不得干扰周边居民和动物生活。

1)城市滨水型、公园型和防护绿地型绿道结合沿线城市重要功能组团内照明工程和相关规划要求确定夜间照明设施设置间距。城市山林型绿道除在出入口和服务节点外,原则上不设夜间照明设施。

2)道路型绿道宜 40~60m 设置一处照明设施。 (2)环境卫生

城市绿道宜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周边地区城市配套设施、服务节点和游径沿线设置公厕、垃圾箱、垃圾袋发放盒和污水收集设施等环境卫生设施。环境卫生设施设置间距应符合《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的规定。

17 城郊绿道 200~300

第二十五条 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衔接设施和停车设施。 1、衔接设施

绿道与城市道路、河流水系存在交叉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衔接方式。 1)绿道与铁路交通相交时,宜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如涵洞、高架廊道等。

2)绿道与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交叉时,宜优先采取安全的立交方式,如涵洞和高架廊道等,以保证绿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3)与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乡镇道路交叉时,宜采用较经济的平交方式,通过设置斑马线、过街信号灯、限速设施、安全护栏、自行车盒子、安全岛或斜道口等设施,确保绿道安全通行。

4)绿道与河流水道相交时,结合现有的桥梁或新建桥梁跨过河流水面,或利用水上交通的方式通过水面,实现水上交通与绿道的无缝衔接。

2、停车设施 1)公共停车场

应根据服务点等级设置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应考虑自行车停车、残疾人停车和机动车停车,机动车停车场规模应根据游客流量确定。公共停车场出入口应设立醒目的标志,并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停车场出入口交叉口设置减速带。

2)出租车停靠点

应根据服务点等级设置出租车停靠点,出租车停靠点应划线明确停靠范围,在繁华地段应设置出租车即停即走标志。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城市和社区绿道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一览表

类型 公厕间隔 距离要求 (㎞) 垃圾箱间 隔距离要 求(m) 公园型、道路 型绿道 滨水型 绿道 山林型、防护 绿地型绿道 备注 可根据需要设置流动厕所、滨水型、山林型城市绿道宜选用生态环保厕所 垃圾箱宜设分类垃圾分类指示标志、滨水型、山林型城市绿道宜选用生态环保材料。 停车设施 公共停车场 出租车停靠点 公交站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管理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 售卖点 自行车租赁点 饮食点 2~3 3~5 5~8 100~ 200 200~ 500 1000~ 2000 游憩设施 文体活动场地 休憩点 科普教育设施 安全保障设施 科普宣教设施 解说设施 展示设施 治安消防点 医疗急救点 安全防护设施 无障碍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 公厕 垃圾箱 污水收集设施 ●必须设置,“○”表示可设

环境卫生设施的污物、污水处理应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相关要求,严禁采取影响城市和社区绿道生态环境质量的处理方式。

(3)安全保障

城市型道安全保障设施包括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和安全防护设施等。

1)治安消防点和医疗急救点应与城市治安消防服务系统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相衔接,宜按治安消防和医疗急救服务半径和应急反应时间要求,结合现有设施设置。新增治安消防点和医疗急救点宜按实际需求结合服务结节设置。

2)治安消防点和医疗急救点应结合游径沿线兴趣点和地区的情况,按实际需求配备治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保障设施、人员和设备。

3)安全防护设施应结合游径沿线兴趣点的安全防护特点和要求设置。地形险要的慢行道和水岸边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护栏或防护绿化),以保证游人的安全。

安全护拦的高度宜不低于 1.05m,在竖向高差较大处可适当提高,但不宜高于1.2m。 安全防护绿化的宽度宜不小于1.5m,建议乔、灌、草相结合,以保证较好的防护效果。

4)城市绿道应根据地区特点和保护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设施,主要包括瞭望、阻隔、预测预报、通信、道路、巡逻、检查、防火站等。

(4)通讯设施

城市绿道应配备完善的通讯系统以及应急呼叫系统,满足使用者的沟通、呼叫需求。 (5)供电

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设计绿道的供电工程,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绿道中的停车场、照明、防火、给水、供电等基础工程设计除执行本指引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部门的现行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城市绿道驿站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要求

类别 项目 生态型 郊野型 城市型 一级驿站 二级驿站 一级驿站 二级驿站 一级驿站 二级驿站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第二十七条 标识指示系统

参见第二章(县域部分的第17条)。

18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第四章 绿道建设指引

系统 要素代码 要素 名称 县域绿道 滨河休闲名称 滨湖湿地山林野趣田园郊野城市风貌城市绿道 滨河休闲田园郊野城市生态社区绿道 城市风貌型 滨河休闲型 第二十八条 分类建设指引

结合宿松县自然生态特征,按照绿道依托的生态基底、建设条件及功能,综合确定宿松县绿道分为滨河休闲型、滨湖湿地型、山林野趣型、田园郊野型、城市生态型和城市风貌型六种类型。

根据滨水休闲型、山林野趣型、田园郊野型、城市生态型和城市风貌型绿道所处的不同区位条件以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现有设施的特征,对各类绿道在绿道控制区、建设方式、步行道与单车道的结合方式、表层材料及色彩和绿化建设与植物配置等五方面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指引各类型绿道建设。同时宿松县绿道建设必须符合表4-1和表4-2的规定。

表4-1 宿松县绿道建设基本要素一览表

县域绿道 滨系统 名称 要素代码 要素 名称 河休闲滨湖湿地山林野趣田园郊野城市风貌城市绿道 滨河休闲田园郊野城市生态社区绿道 城市风貌型 滨河休闲型 ○ ●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市域绿道与城○ 中之一,○ ○ 市绿道一般应修建自行车道 包括非机动车桥梁、码头等 包括公共停车场、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等 包括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 包括售卖点、自行车租赁点、饮食点等 包括文体活动场地、休憩点等 包括科普宣教设施、解说设施、展示设施等 包括治安消防点、医疗4-5 安全保障设施 ● ● ● ● ● ● ● ● ● ● 急救点、安全防护设施、无障碍设施等 4-6 环境卫生设施 ● ● ● ● ● ● ● ● ● ● 包括公厕、垃圾箱、污备注 备注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水收集设施等 5-1 标识系统 5-2 5-3 5-4 信息标志 指路标志 规章标志 警告标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必须设置,“○”表示可设,“—”表示不考虑设置。

表4-2 宿松县绿道基本要素建设标准

系统 名称 要素 名称 设置要求 绿化 (1)山林野趣型、田园郊野型绿道必须设置绿化保护带,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型 绿廊系统 1-1 1-2 2-1 慢行系统 2-2 2-3 3-1 绿化保护带 绿化隔离带 步行道 自行车道 综合慢行道 衔接设施 保护带 山林野趣型绿道每一侧的绿化保护带宽度不宜小于15m,田园郊野型不宜小于10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绿廊 系统 绿化 隔离带 (1)宽度要求 城市道路型绿道应设置绿化隔离带,新城地区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宜小于3m,旧城不宜小于1.5m, (2)净空要求 类型 净空(m) 步行道 ≥2.2 自行车道 ≥2.5 综合慢行道 ≥4.0 交通衔接 系统 (1)宽度最小要求: 类型 城市 道路型 2 滨水 休闲型 2(城区内); 1(城区外) 3(城区内); 1(城区外) 滨湖 湿地型 1 田园 郊野型 1 山林 野趣型 1 城市 生态型 1 3-2 停车设施 ● ● ● ● ● ● ● ● ○ ○ 4-1 管理设施 ● ● ● ● ○ ○ ○ ○ — — 单独设置(m) 慢行系统 步 行 道 与市政道路结合(m) 4-2 商业服务设施 ● ● ● ● ● ● ● ● ● ● 3 1 1 1 1 服务设施 系统 4-3 游憩设施 ● ● ● ● ● ● ● ● ● ● (2)铺装要求:满足强度要求,材料采用自然环保材料。 (3)坡度要求:横坡度不得超过4%;纵坡度不得超过12%,当纵坡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4)无障碍设计要求:步行道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4-4 科普教育设施 ● ● ● ● ● ● ● ● ○ ○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19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系统 名称 要素 名称 (1)宽度要求: 设置要求 系统 名称 要素 名称 设置要求 (1)管理设施包括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应结合一级驿站设置。 (2)管理中心统一对绿道的服务系统进行管理和调控,内设行政管理部、治安管理点、防火救灾自行车道路面宽度单向单车道不应小于1.5m,单向双车道不应小于2.5m,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不自行 车道 应小于3.5m。 (2)坡度要求:自行车道横坡度不得超过4%,纵坡度宜小于2.5%,最大不应超过8%。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下表规定限制坡长。 纵坡坡度(%) 3.5 限制坡长(m) 150 管理 设施 指挥部、医疗急救指挥部、环卫保洁指挥部等管理建筑及设施。 (3)游客服务中心应配备游客接待厅、公共休息室、广播处、信息咨询处、导游服务点、地图及旅游宣传册领取点、物品寄存处、更衣室、饮水点、吸烟点、电话亭,可设置宽带接入及上网服务点、金融邮电服务点(邮递、自动取款、外币兑换服务)、书报销售点、电子信息显示设施等内容。 (1)商业服务设施应结合驿站设置,主要包括售卖点、自行车租赁点、饮食点等。 (2)可根据绿道类别和游客购物意愿,结合当地条件和文化特色,设置旅游纪念品商店、摄影部、便利店、户外旅游用品商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售货亭等售卖点,为游客提供购物服务。售卖点的规模应与游人容量相适应。 (3)自行车租赁点应与交通停靠点、游客服务中心、休憩点等设施统筹布置,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等服务,实现绿道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方便居民进入绿道。 (4)应根据绿道类别,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和经济条件,设置相应的特色小吃店、连锁快餐店、饮料站、露天茶座等饮食点。饮食点宜在一级驿站设置,其规模应与游人容量相适应。 (1)游憩设施包括文体活动场地、休憩点等,可结合驿站和沿线景点设置。 (2)文体活动场地与安静休憩区、游人密集区及游径之间,应用园林植物或自然地形等构成隔离地带。成人及儿童活动场内的构筑物及康体游乐设施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3)休憩点包括休息亭、长椅、石凳等设施,慢行道两侧的休憩点应采用港湾式布局。 (4)规划区内绿道必须设定配备康体运动场地,配备健身运动设施。 类型 康体运动 场地规模(㎡) 3 200 2.5 300 (1) 宽度要求:综合慢行道宽度应满足人与自行车混行的要求,最小控制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综合 慢行道 宽度(m) 类型 城市道 路型 4 滨水 休闲型 4(城区内); 2(城区外) 滨湖 湿地型 3 田园 郊野型 3 山林 野趣型 2 城市 生态型 2 商业 服务 设施 (1)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及静态交通的衔接,应尽量避免与高等级道路交叉,必须相交衔接 设施 时宜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如不具备建设立交的条件,应在交叉口划有醒目的斑马线,同时设置清晰的标志和严禁机动车进入绿道的障碍物,并设置减速带。 (2)绿道与城市桥梁、隧道合并设置时,自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m,且自行车道、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应以防护栏形式进行隔离。 (一)公共停车场 (1)应在绿道出入口,结合驿站设置公共停车场。 (2)机动车停车场规模应根据游客流量,按最小容量确定,城市风情型绿道应通过管理,确保周边公共停车场为绿道使用者服务。 (3)公共停车场应考虑自行车停车、残疾人停车等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及为交通换乘和游客滞留交通衔接系统 停车 设施 留出空地。 (4) 绿道与机动车停车场衔接时,应在停车场出入口设立醒目的标志,并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减速带。 (5)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流线不应交叉,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机动车停车场内交通标志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86)的规定。 (6)停车场宜采用软性铺装或自然地面,考虑残疾人使用的停车场应铺设硬质地面。 (二)出租车停靠点 (1)出租车停靠点应结合绿道出入口、驿站设置。 (2)出租车停靠点应划线标明停靠限时10分钟及停靠车数量。在繁华地段应设置出租车即停即走标志。 (3)出租车停靠点与绿道衔接时应设置缓冲区,并在衔接出入口增设醒目标志。 (三)公交站点 (1)绿道出入口、驿站等人流的集散点应配置相应公交停靠站。 (2)公交停靠站应与绿道周边设施设置一定缓冲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安全 保障 设施 科普 教育 设施 服务设施系统 康体休闲 设施 城市 道路型 ≥100 滨水 休闲型 ≥80(城内); ≥50(城外) 滨湖 湿地型 ≥50 田园 郊野型 ≥50 山林 野趣型 ≥50 城市 生态型 ≥50 (1)科普教育设施包括科普宣教设施、解说设施、展示设施等,应设置在驿站、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野生动物观测点、天文气象观测点、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需要解说、展示的区域。 (2)科普宣教设施应包括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手册、视频等,用于对游客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3)解说设施应包括解说牌、全景解说图、电子触摸屏、电子大屏幕等,用于游客对于历史文化、景区景点、重要观测点等的进一步理解。 (4)展示设施应包括展示厅、展示演出等,用于对景区景点、区域性的地质地貌、景观环境、建筑规划、民俗节庆等专项内容进行集中展示。 (1)安全保障设施包括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安全防护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等设施应结合驿站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沿线在有需要的地方设置。 (2)治安点应根据驿站等级,结合当地治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治安设施和道路报警系统,按实际需求设置公安派出所、警务站、保卫站、保安岗亭、流动治安执勤点、紧急求助站、电子眼、应急呼叫系统、安全报警电话等治安保障设施,并配备相应的警务人员和保安人员。 (3)消防设施应根据服务区类型和等级,结合当地火灾隐患程度及现有消防设施条件,按实际需求设置。田园郊野型和山林野趣型绿道的防火应与森林防火系统衔接,城市道路型绿道的防火应与城镇消防系统衔接。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20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4)医疗急救点应根据驿站等级,结合周边现有医院、医疗急救点等医疗服务设施设置,各急救点应提供医疗救护药箱、医药用品销售等服务(便利店医药用品货架、自动售货机内销售)。田园郊野型、山林野趣型绿道内急救服务半径超过8公里或应急反应时间超过10分钟的一级驿站应设安全 保障 设施 置医疗急救站,并配备相应级别的医疗急救设施及专业医护人员。城市道路型、滨河休闲型、城市生态型绿道可充分利用周边现有医疗设施灵活设置。 (5)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护栏、安全岛、减速带等。凡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0m处,均应设护拦设施,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差较大处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1.2m;护拦设施必须坚固耐久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均按1.0kN/m计算。 (6)无障碍设施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的规定。 (1)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公厕、垃圾箱、污水收集设施等,除结合驿站设置外,应沿线根据需要设置。 (2)城市道路型、滨河休闲型绿道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流动厕所;田园郊野型、山林野趣型、城市生态型绿道应选用生态环保厕所。公厕间隔应满足下表要求: 类型 间隔宽度 (km) 环境 卫生 设施 城市 道路型 ≤3 滨水 休闲型 ≤3(城区内); ≤5(城区外) 滨湖 湿地型 ≤5 田园 郊野型 ≤5 山林 野趣型 ≤10 城市 生态型 ≤5 第二十九条 绿道分类断面指引

县域风景道结合现状分等级公路、堤防、田园路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本次规划仅对城市型绿道的断面提出设计指引,规划将城市型绿道分为城市道路型、公园型、滨水型、山林型、防护绿地型五种类型,对于城市道路型绿道重点是明确路权分工,其他类型绿道则要求充分利用现状的公园、滨水、山林、防护绿地景观资源进行设计。具体见表4-3.

表4-3 不同类型绿道断面表

绿道类型 断面示意图 道路型绿道断面设计 (3)垃圾箱应沿线设置,间隔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城市道路型、滨河休闲型垃圾箱应设垃圾分类指示标志。田园郊野型、山林野趣型、城市生态型绿道垃圾箱应选用生态环保材料。 类型 间隔宽度 (m) 城市 道路型 ≤100 滨水 休闲型 ≤100(城区内); ≤500(城区外) 滨湖 湿地型 ≤1000 田园 郊野型 ≤500 山林 野趣型 ≤1000 城市 生态型 ≤100 公园型绿道断面设计 (4)城市风情型、滨河休闲型绿道的公厕粪便污水,应直接纳入下游设有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管道系统或合流管道系统。在采用合流制下水道而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地区,水冲式公共厕所的粪便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下水道。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在建筑内应采用分流系统。化粪池的构造、容积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中的规定进行设计。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措施。化粪池抽粪口不宜设在公共厕所的出入口处。田园郊野型、山林野趣型、城市生态型绿道的公厕粪便污水采用生态化的处理方式,尽量减少对省立绿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信息 标识 标识系统 指路 标识 规章 标识 警告 标志 采用安徽省统一的绿道标志系统,标识系统材质选用、布局设置、信息分类登载等,可结合本地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本土特色进行设置。绿道连接线的两端,设置绿道连接线专用标识。 滨水型绿道断面设计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21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绿道类型 断面示意图 序 号 1 线路 编号 SY01 线路名称 县域绿道SY01线 (省级绿道) 凉亭至二郎河段 SY02绿道 (湖光山色休闲体验绿道) 二郎河人文景观 观光绿道 白洋河 生态休闲绿道 钓鱼台干渠 康体健身绿道 新耕河生态休闲绿道 龙湖-鲤鱼山公园 游览观光绿道 合 计 表4-4 近期建设内容一览表

起讫点 凉亭镇至 二郎河入湖口 (龙湖) 自SU01至 龙感湖段 新耕河以下段 钓鱼台干渠至二郎河段 新耕河至白洋河段 合兴路至二郎河段 龙湖-经鲤鱼山公园段 长度 (km) 40.0 驿站个数 2个一级驿站 1个二级驿站 备注 山林型绿道断面设计 2 SY02 5.4 1个一级驿站 3 4 5 防护绿地型绿道断面设计 6 7 SU01 SU02 SU03 SU04 SU06 6.3 8.9 11.2 4.9 3.5 80.2 1个一级驿站 3个二级驿站 4个二级驿站 3个二级驿站 3个二级驿站 18

2、远期:2017——2020年

形成覆盖宿松的绿道网络,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

全面完善全县绿道系统,形成连续有机的城市绿道生态系统,着力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快构筑人文山水生态城市作形象;加强城区城市慢性系统绿化景观,搞好各功能区间绿化联系;保证城市绿道建设需求。

到2020年基本完成规划区内的各级绿道建设,在近期绿道建设的基础上丰富规划区内部绿道网结构和进一步对外延伸,完成省级、区域级风景道宿松段的建设及全线重要的服务驿站和全部绿道标识的建设。完善中心城区绿道网建设,不断提高绿道景观艺术水平,加强城区与郊野的联系,加深城区绿道与县域绿道的衔接连通,提高绿道联系性,使宿松县的绿道系统形成较为完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生态和道路慢性系统。

实现规划目标:共完成绿道建设262.5公里,全县绿道达到342.7公里。

22 第三十条

分期建设指引

根据绿道系统总体布局,结合实际需求,规划共分两期实施: 1、近期:至2016年

落实绿道示范段建设,构建中心城区绿道的主体框架。

县域部分完成完成县域绿道SY01线(省级绿道)凉亭至二郎河段、县域绿道SY02线中心城区至龙感湖段的绿道线路建设及沿线重要的服务驿站和绿道标识的建设。

中心城区绿道线路主要分布在现有建成区的景观大道、生活性道路和周边的山体水系,优先选择现状基础条件较好的二郎河、白洋河、钓鱼台干渠、新耕河以及政务新区中轴线绿地修建绿道示范段,充分展示绿道的内涵与魅力,提高绿道建设的热情,进而推广到周边区域,初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道系统框架结构,为居民提供健康休闲的方式,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近期城市绿道建设目标到2016年实现,完成绿道建设80.2公里,沿线建成驿站和服务点18个。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2)线路走向:

该线路贯穿城市东西,选线主要依托钓鱼台干渠、新耕河进行设置,西起通站路,顺新耕河生态休闲绿道、钓鱼台干渠康体健身绿道,东至白洋河,全长约14.4公里。

沿途景点:线路途径的主要景观节点:黄梅戏主题公园、新耕河、龙山公园、山水公园、龙湖·花溪公园、体育中心、职教中心等。

23 第五章 多功能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第三十一条 多功能开发

绿道建设是一项集民生、环境、生态和经济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发展休闲经济等多项功能。宿松绿道应通过合理的开发,在深层次发掘绿道各项功能,全面发挥绿道综合功能效益。

1、功能开发策略

(1)生态功能开发策略——维护绿廊系统的稳定与多样性,打造“生态绿道” (2)环境功能开发策略——开展添绿增彩的环境改善行动,打造“乐活绿道”。 (3)游憩功能开发策略——通过开发文化游憩活动,打造“健康绿道”。 (4)经济功能开发策略——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打造“魅力绿道” 2、功能开发机制

结合绿道的区位特征、功能特性与对应地区项目和活动,分别采取“政府+私人联合开发模式、私人开发模式、政府+社会团体开发模式” 三类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

第三十二条 品绿道旅游线路

1、日游旅游线路

1)线路名称:沿江妈祖文化休闲游线:

2)线路走向:沿环湖湿地生态休闲体验风景道,经黄湖连接线,顺宿松滨江风光休闲体验风景道,串联宿松湖区和长江孤岛妈祖文化旅游景区。

沿途景点:小孤山风景名胜区、华阳河湖群自然保护区、田野、村庄、滨江新城。 2、二、三日游路线 1)线路名称:

宿松“湖光山色”逍遥度假游线 2)线路走向:

从小孤山景区,沿宿松滨江风光休闲体验风景道,经港城景观大道,千岭,佐坝,顺县域2号绿道,经至石莲洞森林公园、宿松县城,二郎,至钓鱼台水库、九井沟、白崖寨景区。

沿途景点:小孤山风景名胜区、华阳河湖群自然保护区、石莲洞森林公园、钓鱼台水库、严恭山、九井沟、廖河古戏台、白崖寨等。

3、城区慢行精品线路 1)线路名称:

城市“山水画廊”康体健身逍遥游线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宿松县绿道总体规划 文本

(1)明确维护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2)落实维护主体责任分工;

(3)制定运营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工作计划; (4)建立维护管理专项资金; (5)倡导长效的公共维护机制。

第三十七条 宣传监督

(1)加强宣传推广; (2)强化检查督导; (3)鼓励公众参与。

第三十八条 安全保障

在绿道建设和投入使用之初应建立一个包括安全控制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三大子系统的完善的绿道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

第六章 绿道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

第三十三条 政策保障

(1)部门协调政策

建立县域绿道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全方位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并切实落实绿道网规划建设和后续管理建设工作。

(2)资金支持政策

资金来源应当实行政府补贴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政府在将绿道规划建设费用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金开展绿道建设。

(3)土地支持政策

国土资源部门应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支持绿道建设。 (4)经营扶持政策

根据不同类型绿道的区位特征与功能特性,应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非赢利性的项目一般采用政府主导、市场部分参与的经营管理方式,而对于营利性的项目则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经营管理方式。绿道项目的经营资金主要依靠县级财政和民间资本提供,对于政府的经营扶持一般采用宣传扶持、资金扶持和税收扶持三种方式。

(5)行政审批支持政策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手续,优化绿道建设立项、规划、报建等相关程序,提高建设效率。

第三十四条 技术支持

(1)统一标准、创新融合; (2)多方参与、集思广益; (3)经验借鉴、博采众长。

第三十五条 运营管理

(1)建立绿道专门机构;

(2)施行领导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 (3)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机制;

(4)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三核驱动”运营模式。

第三十六条 维护管理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2013.06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l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