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更新时间:2023-12-22 1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园区(东园)总体规划 1.2 建设地点 ****

1.3 规划面积

园区总面积35600亩,规划蔬菜种植区3550亩,水产养殖区17100亩、水产种苗养殖区2080亩、花卉种植区1900亩、原生态休闲旅游区3200亩、水产品批发农贸区350亩、现状河流(芦苞涌)4300亩,另有现状生活区3120亩。 1.4 目标定位

建成以蔬菜、水产、花卉为主,同时具有引进、示范、推广、科研、加工以及流通等多种功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态园区、休闲旅游园区。 1.5 规划内容

根据园区功能分区要求,对区内进行土地平整、鱼塘整治、道路建设、农田水利、生态保护及旅游等配套工程规划。

1.6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1041.2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7290.63万元、独立费用2191.99万元、预备费1558.61万元。 1.7 资金筹措

园区总投资21041.23万元,资金的筹措采取“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筹资方式。具体筹措计划为:①争取省、市两级财政各项补助;②区镇两级财政筹集;③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④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扶持。 1.8 效益分析

园区建成后,通过配套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高标准、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其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 规划背景及依据2.1 规划背景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六次锁定三农。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快发展畜牧水产

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等。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对现有农田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同时进行水利、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正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措施。

早在2004年,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就要求,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佛山农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以“五高六化”(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为建设方向,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推进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设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外向型农业、创汇农业比重。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正符合佛山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农业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我区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园区经营体制创新源地,以及全国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和全国

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三水实现其农业发展目标。

受****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现代农业园区(东园)的总体规划工作。在三水区农业局和乐平镇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于2009年6月完成了“****现代农业园区(东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2 规划依据

(1)《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决定》三委发[2009]1号;

(2)2004~2009年连续六年中央一号文件; (3)广东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4)《佛山市三水区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5)《佛山市三水区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6)《广东省****总体发展规划》;

(7)《佛山市三水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 (8)佛山市农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

(9)佛府[2004]99号文件:《佛山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实施意见》;

(10)委托方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资料等。

3 项目建设条件3.1 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佛山市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地处珠三角腹地,因西、北、绥三江汇流境内而得名。三水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肇庆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新县,西南与肇庆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

乐平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镇域总面积198平方公里,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部与南海区接壤,南部与西南街道相连,西部与肇庆四会市交界,北部与芦苞镇相接。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位于乐平镇东北部,与花都交界,总面积35600亩。

3.1.2气象

(1)气温及日照

根据有关气象资料统计,乐平镇多年平均气温为21.8°C,历年最高气温为38.7°C,历年最低气温为-0.7°C,多年无霜期平均为363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1小时。

(2)降雨、蒸发

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推求,乐平镇多年平均降雨量1598.6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41.2mm(1975年),历年最小降雨量为1001.6mm(1999

年)。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匀,降雨多集中在4~9月,这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根据《广东省水文图集》,本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38 mm,年内径流的变化与降雨同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2%。

本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312.7mm。 (3)台风

本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是台风活动侵袭经过的地区之一,台风侵袭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台风是乐平镇境内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台风往往导致暴雨成灾,农田鱼塘受淹,输电线路破坏,电排站不能工作,造成严重的内涝。

(4)地下水

项目区紧邻芦苞涌,属于北江中下游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平均地下水补给深约为82mm。

3.1.3地形、地貌

三水区呈南北狭长状,南北最长为68km,东西最宽30.1km,地势自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东南多为冲积平原及低丘,台地与岗丘之间分布不少塱涡。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属于北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区,土壤以沙质壤土为主,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1.4水资源

3.1.4.1 项目区可用水资源

芦苞涌是流经园区的主要河流。芦苞涌源自芦苞水闸,流经三水的乌石岗,经长歧管理区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前段为九曲河,后段为白坭水;南支为古云东海,流经三水的虎爪围、花都的炭步镇、大涡、文岗,于南海的官窑附近注入西南涌,全长34.64km。芦苞涌是感潮河道,有着取之不尽的潮汐资源,芦苞涌(项目区河段)平均潮水位0.50m。 3.1.4.2水资源供需平衡

1、项目区供水量分析

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推求,乐平镇多年平均降雨量1598.6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41.2mm(1975年),历年最小降雨量为1001.6mm(1999年)。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匀,降雨多集中在4~9月,这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

园区灌溉用水来自三部分,其一自乌岗水闸引水,经乌岗总干涌、同树涌、乐平涌,最终到达范湖涌,乌岗水闸设计引水流量12m3/s,提水泵站(抽水时间按每年100天每天6小时算)年抽水能力Q=(12×60×60×6×100)/10000=2592.0万m3。其二来自《三水区芦苞涌赤岗海底涵改造工程》中赤东灌溉站、赤西自流涵,赤东灌溉站设计引水流量0.36m3/s,年引水能力Q=(0.36×60×60×6×100)/10000=77.8万

m3。;其三自黄婆坑水库引水,其灌溉库容11.6万m3。以上三部分合计提供灌溉用水2681.4万m3。

2、项目区需水量分析

园区总面积35600亩,规划蔬菜种植区3550亩,水产养殖区17100亩、水产种苗养殖区2080亩、花卉种植区1900亩、原生态休闲旅游区3200亩、水产品批发农贸区350亩、现状河流(芦苞涌)4300亩,另有现状生活区3120亩。由于园区是成熟的居住区,人畜饮用水均已解决,所以,园区需水量分析只计算农业灌溉用水,也即不考虑现有生活区、水产品批发农贸区以及原生态休闲旅游区三个功能分区的各类用水。

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2007年1月)和区内种植习惯,取水产养殖综合用水定额为1000m3/亩·年、花卉综合灌溉定额为1000m3/亩·年、蔬菜综合灌溉定额为840m3/亩·年,则项目区全年灌溉用水共需((17100+2080)×1000+1900×1000+3550×840)/10000=2406.2万m3。

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园区全年需水量为2406.2万m3,而区内现有引(提)水建筑物合计年供水能力达2681.4万m3,能满足区内用水需求。但区内沿各级引水涌道有四座灌溉站需重建。

3.2 社会经济条件

3.2.1人口

三水区下辖7个镇(街道),48个村民委员会,799个村民小组,69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3.0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88万人。

乐平镇现辖159个自然村、14个村委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居民总户数24078,户籍人口72974人。农业园区涉及2个村委会三十多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超2万人。

3.2.2土地

三水区总面积874平方公里,辖有西南和云东海两个街道办事处,白坭、乐平、芦苞、大塘、南山五个镇。土地资源丰富,有农业用地57万亩,其中耕地22.44万亩(其中水田15.95万亩,旱地6.49万亩),大部分属偏酸红壤土。

乐平镇镇域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园区总面积35600亩,现状主要以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其中耕地9400亩(其中旱地1500亩、菜地7900亩),果园640亩,林地250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20亩,交通用地960亩,水域18980亩(河流水面4840亩、鱼塘13720亩、沟渠420亩)。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冲积土,土壤ph值6.0~7.0,耕作层深厚。

3.2.3社会经济

乐平镇镇域总面积198平方公里。2007年,乐平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1.8亿元,增长52.5%。其中工业总产值213.5亿元,增长55.3%;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增长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增长37.5%;税收收入4.4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705元,增长5.5%。

3.2.4基础设施

(1)区域交通

乐平镇内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显著,佛山一环(高速)、珠二环高速、省道盐南线、三水大道均穿越乐平,距三水铁路货运场、三水外贸港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佛山中心城区仅20多分钟车程。

(2)供水、供电及通信

乐平镇紧挨北江,过境水资源极其丰富,完全满足全镇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求;镇内电网完善,拥有11万伏的输变电站,完全满足全镇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乐平全镇实现电话交换机程控化和传输线路光纤化,移动电话覆盖全镇,邮政快速,电子邮箱E-MAIL,国际互联网INTERNET,视聆通、信息高速公路等业务均已开通。

(3)配套基础设施

本规划发展思路有如下几点:

(1)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园区现有基础设施、耕作习惯以及资源整合等因素,对园区进行功能分区,力求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并同时兼顾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做到科技兴农。

(2)以生态园区建设为平台,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园区现有农业资源,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在科技利用上,发展设施农业。重点进行新品种选育引进、种苗繁育,先进生产科技研究、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以现代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示范、带动佛山现代农业的发展。

(4)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水产养殖和观光旅游。蔬菜、花卉和水产都是佛山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将充分利用北江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

另外,园区将利用荒坡坑水库及原范湖镇林场,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游”、“农家乐”以及“美食游”等旅游项目。

(5)在农业生产手段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在全市农业生产起到引导作用,推进佛山农机化的发展。

(6)在生产加工上,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按照“政府创环境,企业搞建设”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筑巢引凤”,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参与生态园区的建设,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搭起科技与政府、企业、农民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机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速农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5 产品市场分析

农业园区规划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优质无公害蔬菜、优质花卉、优质水产品、水产种苗繁殖以及休闲旅游,下面就这几类产品作具体分析和预测。

5.1 产品市场现状与趋势

5.1.1实物类产品

(1)优质蔬菜

蔬菜是人们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千家万户“菜篮子”是否丰富,“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菜”,就充分说明了蔬菜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蔬菜种植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国蔬菜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规模较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并保持着迅速的增长。种植面积从1986年的500万公顷增至2008年的1818万公顷,总产量也达到了58233万吨。广东

省方面,随着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蔬菜的比重略有上升。2007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06.5万公顷,总产量约2351.5万吨,蔬菜产值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33%,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4%,成为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蔬菜的需求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健康饮食观念的日益普及,蔬菜日益成为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国内家庭居民蔬菜的消费量平稳增长。据相关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蔬菜消费量2001年约为111.8kg,而到了2008年,这一数据跃升至150kg左右。

目前我国蔬菜市场上“大路货”占了绝大多数,优质蔬菜少;直接消费多,保鲜加工、深加工(果蔬加工、调理食品生产)少;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水质丰富优良、无工业污染,发展无公害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发展优质蔬菜种植和进行保鲜加工、深加工,将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2)优质花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丰富,花卉逐步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根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花卉面积1163万亩,同比增长3.3%,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全国花卉销售额达到666.9亿元,同比增长8.7%,花卉出口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近年来,我国花卉产销两旺,生产布局优化,区

域特色日益突出,形成“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格局,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花卉产业一直是广东传统优势产业,广东作为全国十大花卉产区和全国最大的花卉集散地,2007年,全省出口花卉创汇268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全国花卉出口量的21%,连续第五年居全国花卉出口之冠。

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从国家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来看,到2010年,全国花卉产值将达到700亿元,到2020年,全国花卉产值达到1000亿元。2010年广州承办第十六届亚运会,花卉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可以高起点地发展花卉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3)优质水产品

随着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水产品将以其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营养等特性,在副食品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天然捕捞,在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捕捞产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国际水产品市场的供求矛盾将为中国以及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客观需求。从国内来看,我国地区间水产品消费极不平衡,沿海地区有的地方人均高达40公斤,内陆地区有的人均消费量不到1公斤,说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体表现是“短缺型”向“饱和型”的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结构性过剩”向“区域性过剩”的转变,“季节性过剩”向“全年总量过剩”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上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致使水产品质量上不去。而在水产品价格的竞争中,关键是养殖生产技术水平的竞争,因为它关系到产品的出成速度、出成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品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转变为讲究营养、安全,国际市场的要求则更高,而国内的水产品品质却未能相应跟上,在饲料里添加激素、抗菌素等违禁药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污染的环境里养殖水产品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螃蟹、青虾等已先后发生过由于违禁药物含量及残留量超标而影响销售的事例。

目前,从佛山水产总体供需情况来看,2008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4.51万吨。目前市场上,优质鱼深受消费者喜爱,外销势头好,价格高,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上面对整体水产品市场前景和佛山本地水产供求情况的分析,农业园区将依托芦苞涌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市场广阔。

(4)高值水产种苗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水产养殖种类不断增加,水产苗种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水产种苗生产总

量已达13385亿尾(只、粒),种苗生产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7年我国鱼类大概需要水产种苗250亿尾。虾类每年需要500~600万对亲虾和6000亿尾商品虾苗。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名优品种的水产品的需求正不断扩大。随着未来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水产种苗的需求也将增大,尤其是名优水产品种的种苗市场前景广阔。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水产种苗供应缺口大,据《珠江晚报》报道,珠海种苗需求基本由外地提供:南美白对虾有40亿尾的需求缺口;罗氏沼虾的需求缺口更在14亿尾以上,由广西、湛江、肇庆等地满足;海鲈苗需求7000万尾,基本由福建等地提供;四大家鱼鱼苗需求4000万尾,主要来自中山等地;罗非鱼鱼苗需求3120万尾,主要来自海南。广东种苗供应缺口较大的地区还有茂名、肇庆、阳江等地。根据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750万t,年均增长1.53%。其中海水养殖250万t,年均增长2%;淡水渔业325万t,年均增长1.8%。

因此,随着广东水产品总产量的每年递增,广东的水产种苗市场将继续走旺。园区发展高值水产种苗,市场前景看好。

5.1.2旅游类产品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农村饮食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我国农业旅游总体起步晚,真正

意义上的农业旅游,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内旅游走向兴旺发达之后开始萌发。我国开展农业旅游比较早的,主要是从一些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开始的,例如北京郊区的民俗接待户、济南南部山区的“农家乐”等。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1、科技示范型,是通过向广大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旅游项目。2、农业观光型,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旅游项目,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3、生态农业型,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农业旅游项目。4、农村民俗型,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农家乐”形式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区内有黄婆坑水库和原范湖镇林场,风景优美,无污染,是乐平镇、三水区内为数不多的天然氧吧。园区开展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依托黄婆坑水库和原范湖镇林场优美的风景,以及区内生态无公害蔬菜、优质水产,增设休闲、餐饮、游乐等项目。

最近三、四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渐升温。成为我国旅游业产业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农业园区发展农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5.1.3教育类产品

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意识,进行农业科普教育显得意义越来越重大。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受到整体工业的影响,整体农业科技发展不平衡,区域内部差异也比较大,农业生产的效益还比较低。具有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功能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能广泛收集、保存、展示现代农业高新科技,对于佛山乃至整个广东省农业生产有强大的示范引导作用,把科普教育与设施农业教育耦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全省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他们学习新科技、新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具备较高档次、现代气息的农业生态园区刚好能够提供这些服务,满足群众获取高层次科技的要求。

同时,在功能上,集科普教育、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在本地区尚不多见,因此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佛山经济比较发达,对农业科普、科技推广、示范、培训等方面的业务需求较多,因此,建设本项目,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

综上所述,在佛山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科技农业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与必要。市场前景乐观。 5.2 产品定位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将成为佛山市农业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其示范、推广首先是面向三水,为三水农业服务,进而示范带动广东农业的发展。基于此,园区的产品市场定位如下:

实物类以及旅游类产品市场定位主要立足于佛山市和珠三角地区。 教育类产品市场定位主要立足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

6 发展规划

6.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6.1.1指导思想

项目的建设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协调城乡发展为原则,坚持做到“规划先行、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推进”;以保障农业现代化园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核心,立足当地良好的生产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抓好“五高六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创建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一批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促进农科教、技工贸一体化,使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逐步成为科研、示范、生产、教育、培训、生态旅游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功能的农业现代化基地、优质种苗培育繁殖基地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成为农业科技现代化、运作机制市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农业现代化载体。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以点带面,促进佛山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6.1.2规划原则

(1)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

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必须在经营机制上创新,逐步摆脱过去那种由政府投资、行政管理、政企不分、效益低下的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逐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投资股份制、运行公司制和经济核算的财会、审计制度。各级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园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适当采取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给予扶持和引导。

(2)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利用技术创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形成,运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改造和嫁接传统农业,引进和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所以,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发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高质量的绿色、有机产品和农业精品,并打造出园区的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特色的原则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受到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因而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开发。其次,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内容、规模等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农业生产及产业化的基础、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依托单位条件,因地制宜,发挥当地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把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同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同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

(4)多功能相结合,各有侧重的原则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以示范、带动功能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开发与转化、精品生产。建设成融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为一体,综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5)依托企业建设园区原则

园区作为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科技与经济综合体,由于灵活的机制、明确的市场对象、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由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外商、个人等投资兴办,以企业为主体,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加速园区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6)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的转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策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惟一选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不能例外,必须坚持农业生态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7)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原则

园区的发展,在追求投入产出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下,应抓住主要的几个重点项目,优先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最终实现园区整体发展。

(8)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兼顾原则

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与前瞻性,但前瞻性必须建立在可操作性较强的基础上。

6.2 规划期限与发展目标

6.2.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六年,从2009~2015年。

6.2.2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佛山市农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佛山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扩大基地规模,建成佛山市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园区基础设施要高标准建设,高层次配套;提高园区引种和优质种苗生产的能力,增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功能;培育具有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教育培训、观光旅游于一体,进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园区。

(2)具体目标

①建成一个以蔬菜、花卉、水产及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并形成广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②通过园区的建设,建立一个集技术开发引进、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及产业化于一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此带动乐平镇农业向生产基地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建立运转顺畅、功能配套的服务体系。

③在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科普教育,形成一条良性的“科研+生产+示范+科普教育”产业链,使园区成为乐平镇青少年农业科普实践基地。 6.3 总体布局

6.3.1园区功能定位

建成以生产蔬菜、花卉、水产等农产品为主,同时具有引进、示范、推广、科研、加工以及流通等多种功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态园区、休闲观光园区。

6.3.2园区的功能布局

园区功能布局主要分六大功能区:蔬菜种植区、花卉种植区、水产养殖区、高值水产种苗养殖区,水产品批发农贸区、原生态休闲旅游区。

(一)蔬菜种植区

? 目标

建成大规模标准化、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 主要功能

——新、优蔬菜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基地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基地化、机械化生产; ——菜地地力恢复、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 建设内容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3550亩。 (二)花卉种植区

? 目标

建成上规模标准化、优质花卉生产基地。

? 主要功能

——新、优花卉品种大规模推广、基地化生产;

——花卉园地地力恢复、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 建设内容

——新、优花卉生产基地; ——建设自动化喷灌系统。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1900亩。 (三)水产养殖区

? 目标

建成以生产安全水产品为主要对象,以引进、示范、推广新优水产新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技术引进、示范基地。

? 主要功能

——优质水产品种培育、引进、推广; ——标准化、规模化优质水产品生产; ——优质种苗繁育;

——优质水产品规模化养殖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 ——先进管理和经营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

? 建设内容

——优质水产新品种引进开发中心; ——标准优质水产生产基地。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17100亩。 (四)高值水产种苗养殖区

? 目标

采用开放式循环流水式生产方法繁育优质水产种苗,建设成以优质水产种苗繁育、引进、示范、推广新优水产新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新技术引进、示范基地。

? 主要功能

——开放式循环流水式水产种苗生产示范; ——优质水产品种培育、引进、推广; ——优质种苗繁育;

——优质水产品养殖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

? 建设内容

——优质水产引种区; ——优质水产种苗繁育基地; ——优质水产标准化生产。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2080亩。 (五)水产品批发农贸区

? 目标

建成集产品检测、成品加工与流通的水产品集散地。

? 主要功能

为农业园区配套所需的管理、检测、加工、物流、接待等功能。

? 建设内容

——综合全面的管理中心; ——先进的检测中心; ——快捷的物流中心; ——接待中心。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350亩。 (六)原生态休闲旅游区

? 目标

建成一个具有观光、特色饮食、娱乐健身等综合功能的休闲基地。

? 主要功能

——森林氧吧; ——特色饮食品尝地; ——农家乐; ——亲水游乐中心。

? 建设内容

——草莓园、钓虾场等农家乐项目; ——游泳场等体育健身设施;。

? 建设地点及面积

建设地点见附图二(功能分区图),总面积3200亩。 6.4 建设规划

6.4.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应满足项目区内耕地对坡地的要求以及蓄水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土地平整应符合农作物耕种的需要。项目区采用局部平整方案,基本保持原坡面,不进行专门平整,要求做到田面平整,保留表土层,确保当年平整当年受益。平整时为避免破坏表层肥沃土,采用分层进行,先把肥沃表土集中后再平整下层土,最后将表层肥沃土覆盖于田面上层。

采用农业措施将项目区内荒草地及老化果园地开垦,平整为耕地,使相同地类的耕地相对集中连片。

6.4.2鱼塘整治规划

根据《中共三水市委、三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高标准连片整治鱼塘工作的决定》(三委发[2006]6号)中鱼塘整治标准的要求,对鱼塘进行连片开发整治,做到规格化。

6.4.3农田水利规划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状况,本次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P=90%;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日排干。

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特征,确定项目区整体灌排规划方案为:配套引水工程和完善田间水利设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和完善干渠、输配水渠道的灌溉体系,保水保土,涵养水源。

为了节省田间水利工程占用土地,并结合项目区地形及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灌排两用渠道,灌溉季节采用轮灌方式,由斗门控制,抬高渠道水位,满足田间自流灌溉要求,排水季节打开斗门,实行自流排水,渠道、路采用相间布设。

6.4.4道路规划

(一)园区对外道路交通

园区对外交通主要是就近接驳三花公路即可,进出园区现状道路为砼道路,较为方便。

(二)园区内部道路交通

园区内部道路布置主要是规划形成封闭的环状交通网络,以满足园区内交通和耕作需求。主干道主要解决区域内车流和人流交通需求,道路宽度为20m(路面宽度,下同),采用水泥石粉路面或砼路面;次干

道路主要是沟通各主干道路,并满足田间耕作需求,道路宽度为12m(路面宽度,下同),采用水泥石粉路面。

为节约投资,便于操作实施,园区内部道路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设施,有路基的在现状道路基础上拓宽、路面铺设,没有现成路基的应尽可能利用塘基。

设入口、中心停车场。

6.4.5生态保护规划

生态保护,不仅要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而且应从园区生态环境品质的长期改善角度制定相应规划策略。

园区范围内贯彻以下生态策略:强化既有的生态要素,剔除不利因素,引入新的自然要素。

应强化的要素:现状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以及河道的自然水网体系。 应引入的积极因素:湿地、林地、多种地方性的动、植物,以及自然形态的地形处理。

通过生态保护的实施,在本园区形成一个连贯的生态走廊,包括河道、自然生态区、农业用地、林带以及被限制在较小发展规模的现代农业配套设施。

(一)水体生态保护

清除水源保护区的一切污染源。园区内禁用剧毒农药。

建立园区的污水管网系统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污水输往练塘污水处理厂处理。

减弱河道货物运输中对水体的污染。 (二)植物生态保护

在广大的水面周围大量引入水生植物,并在低洼淹水区域构建湿地生态化植物群落,引入水生或两栖动物。

沿河道两边种植地方性的乔木和灌木,形成沿河林带。构建森林,恢复当地自然生态群落。

(三)农业生态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尽可能使用天然肥料和饲料

积极发展无废化生态农业:以自然食物链组织植物与养殖,如鱼塘、养鸭塘的结合;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减少-重新利用-再生”废弃物处理的结合,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循环。

6.4.6观光农业规划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区内有黄婆坑水库和原范湖镇林场,风景优美,无污染,是乐平镇、三水区内为数不多的天然氧吧。园区开展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依托黄婆坑水库和原范湖镇林场优美的风景,以及区内生态无公害蔬菜、优质水产,发展“自然生态游”、“农家乐”以及“美食游”等旅游项目。

自然生态游:生态农业是园区一大亮点,开展水生植物、水生花卉、湿地、林地、水生动物的游览,具有观赏性、科普性。林中散步,天然氧吧,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提供清净休息去处。

农家乐:园区地处城市郊区,空气质量好,交通方便,可以适度发展“农家乐”项目,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美食游:园区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让广大游客品尝美味的水产和园区天然、生态的蔬菜。 6.5 主要建设项目

6.5.1土地平整

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新增耕地和现有田块局部平整。为了减少土方量,节约投资,每个田块尽可能半挖半填,使平整工程量较小,运距短。

项目区需平整土地7600亩,土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主要为平整土方,土地平整土方量约为264万m3。

6.5.2鱼塘整治

为保障鱼塘具有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并做到规范化,水产养殖区鱼塘按如下标准整治。鱼塘基水比例三基七水;单个鱼塘水面面积一般为6亩,鱼塘深度3.5m,基面宽6m(当两相连鱼塘中间有规划道路,道路宽20m时基面宽为28m,道路宽12m时基面宽20m),塘基坡度为1:3,连片鱼塘具有独立的排灌系统。示范园区内共整治鱼塘17100亩。

6.5.3农田水利工程

(1)灌溉站

园区共有四座提水泵站重建或新建,每个提水泵站均安装2台22kW潜水轴流泵。

(2)灌渠

新建灌渠均为砼底板,砖砌边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灰砂砖。灌渠每隔15米设一道高密度发泡板分缝,缝宽20mm。灌渠每隔5米设一条撑梁,每隔30米设一件分水闸板及分水口,每隔100m或者根据需要设置一处人行桥。灌渠结构见图6-1,灌渠分类统计见表6-1。

图6-1 灌渠结构图

表6-1 渠道分类统计表

项目 规格(B×H)m 长度(m) 备注 1 灌渠 0.6×0.8 1.5×1.0 1.0×1.0 19246 13790 14688 11172 5944 64840 2 排(灌)渠 1.5×1.2 2.0×1.5 合 计 (3)排渠(排灌两用) 新建排渠(排灌两用)均为砼底板,砖砌边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灰砂砖。排渠每隔15米设一道高密度发泡板分缝,缝宽20mm。排渠每隔1.5m于左右边墙靠底部各预留一个60×60排水孔,排水口填土侧设置砂石反滤层(从内至外瓜米石300厚、中粗砂200厚)。排渠(排灌两用)每隔5米设一条撑梁,每隔15米设一处进水口,每隔100m或者根据需要设置一处人行桥。排渠(排灌两用)结构见图6-2,渠道分类统计见表6-1。

图6-2 排渠(排灌两用)结构图

(4)相关建筑物

相关建筑物主要有桥、涵、节制闸等。 (5)微喷灌典型工程 ①毛管和微喷头布置

项目区内毛管、微喷头按正方形布置,以期降低工程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微喷灌区毛管间距(Sr)为6.0 m,微喷头间距(St)为6.0m,大部分毛管上布设15个微喷头,长约87m。微喷头用一条长2.0m、直径25mm的PE管与毛管连接,同时将微喷头固定。毛管和微喷头的布置和连接方式见图6-3和图6-4。

图6-3 毛管和微喷头布置图

图6-4 毛管与微喷头连接方式

微喷头的喷洒直径为6.5m,毛管间距、微喷头间距分别为Sr=St=6.0m,故微喷时土壤湿润比为:

,满足设计湿润比要求。

②典型布置

毛管垂直支管,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毛管间距为6.0m。毛管入口3m处布置第一个微喷头工作点,再沿毛管方向每隔6m布置一个微喷头工作点。微喷灌区内大部分毛管上布设15个微喷头,长约87m。有些地方受地形限制,毛管长度有所差别。

图6-5 微喷灌灌区典型田块布置图

③控制、调节和保护设备布置

规划在微喷灌系统干管进口和每条支管进口处各设置闸阀一个,以调节干支管的流量和压力;为了防止供水时造成气堵,放水时造成真空,在每条支管进口处阀门后面均需安装进、排气阀。

(6)清涌工程

园区内涌道主要是范湖涌系,淤塞严重、过水断面不足、沿涌建筑物损毁严重、引、排水能力降低,排灌功能萎缩,急需清涌,清涌工程规划见表6-2。

表6-2 清涌工程规划表

规划内容 序涌道名 号 长度(km) 1 范湖涌 盲眼涡2 涌 2.4 3 形 梯3 合 计 11.5 太院涌 2.9 2 形 1:2 清淤 6.2 底宽(m) 3 形 梯1:2 清淤 1 断面 梯1:2 清淤 1 边坡 主要工程 配套工程 6.5.4道路工程

园区内主干道路系统规划为“井”字形, 次干道路系统规划为方格形道路骨架,路面结构型式详见图6-6,园区内规划道路工程详见表6-3。

图6-6 道路结构图

表6-3 道路分类统计表

项目 1 2 主干石粉道路 次干道路 合 计 6.6 项目进度计划

规格(m) 20 12 长度 22833 56392 79225 备注 6.6.1施工条件

农业园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多年平均气温为21.7°C,历年最高气温为38.7°C,历年最低气温为-0.7°C,区内雨量充沛,但降雨多集中于汛期,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枯水期雨水较少,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因此本工程大部分工作均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农业园区交通便利;施工用水可直接从北江或附近涌道抽取,也可就近接驳城镇供水系统;施工用电可就近驳接城镇供电系统,各种建筑材料可就近从三水、佛山等地购买。

6.6.2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技术分以下几项工程分别阐述:土地平整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道路工程等。

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是推高填低,这是所有工程的第一步,只有在土地平整以后才可开渠筑路。在平整时采用推土机施工,需先将表层(现状耕作层)推到一边,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地方。待平整之后,再把原表层土均匀地覆盖回已经整平过的地面上。

农田水利工程中,沟渠开挖断面小,长度长,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表层土集中分区堆放,用于新造耕地表层覆土,下卧土层用于沟渠回填或道路基层。

田间道路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化施工,由履带式推土机平整,碎石基层采用光轮压路机压实,再铺石粉面层。

6.6.3进度计划

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办法,计划通过6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开发建设任务。分期实施计划见表6-4。

表6-4 分期实施计划表

序分 期 建设内容 号 1 2 3 4 5 6 合 2009~2010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2013~2014 2014~2015 蔬菜种植区和花卉种植区,合计5450亩 芦苞涌右岸水产养殖区,合计7400亩 芦苞涌左岸水产养殖区,合计9700亩 水产种苗养殖区,合计2080亩 水产品批发农贸区,合计350亩 投资估算(万元) 备注 3270.0 4430.0 5350.0 2496.0 784.0 4241.23 原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电力工程, 合计3200亩 21041.23 计

7 保障措施

农业园区建设是三水区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实施更有力、更直接、更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不利形势下,区委、区政府决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福广大农民。

7.1 项目组织管理

为加强园区的管理,确保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建设顺利推进,加快园区发展步伐,园区的建设由乐平镇负责组织实施。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将来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申报、资金筹措、建设、招商引资、管理等工作。 7.2 项目运行机制

工程投资大,涉及部门和单位多,实施极为复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完善建设指挥机构,农业、水利、环保、国土、市政和其它相关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要严格按建设管理程序开展工作,具体要求是:

(1)落实项目法人责任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法人要建立全优标准目标体系,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2)抓紧项目立项及前期工作

技术部门要抓紧有关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批和立项工作,及时上报。 (3)严格执行招投标制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的规定,提高招标投标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不能简化程序,更不能违反程序。

(4)全面实行建设监理制,规范合同管理制,引入竞争、激励、调控,保障和监督制约机制,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管理。

(5)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高标准、严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规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6)严格资金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办事;规范工程变更行为;加强对农业园区资金管理情况的审计、稽核,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加强工程概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重点是资金结算情况的监督。 7.3 投入保障

为保障农业园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社)为主体、各级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补贴

1、从2009年起到2011年,区政府投入4.6亿元补助农业园区的建设,最高补助标准是2000元/亩。

2、乐平镇现代农业园区(东园)总面积达35600亩,符合佛山市市级农业园区申报条件,应抓紧申报市级农业园区,以获取佛山市财政补贴。

3、积极申报中央、省市的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整治、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项目。

(二)积极引导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社)的资金投入 农业园区横跨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社),可由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社)组成联合体,利用集体经济积累、当地种养专业户入股和引进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弥补区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的不足。

(三)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投入。

从2009年起,三水区财政出资1000万元建立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基金(政银保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三水区内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行贷款,园区内许多后续建设(城镇及综合服务区以及观光休闲区)仍需大量资金,可积极到金融机构融资。

8 园区经营体制

8.1 园区现有经营体制

园区现有运营模式还停留在“政府基建、分散经营”的老路上,不仅耕作方式落后、科技水平低效率低,而且也不能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不能发挥规模效益。 8.2 建成后园区体制探讨 (1)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营。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买难卖难经常发生,小农户分散经营风险加大,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合作经营不仅有利于小农户防范市场风险,还能得到资金、技术、服务等保障,并获取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

(2)允许科技人才以知识和技术入股 ,实现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是关键。科技兴农的例子屡见不鲜,而科技兴农的首要就是要兴人。示范园需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人员,允许技术人才以知识和技术入股,实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充分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发挥更大的效益。

(3)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龙头企业,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园区现有种养殖人员素质较低,只是凭经验、凭干劲办事,对新品种、新种养殖模式心存疑虑,不能积极利用科技成果带来的实惠。园区建成后应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龙头企业,不仅对园区内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还可以发展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形成产、供、销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4)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机构,对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园区抗风险能力。

农户尤其是小农户,生产农产品仅仅是农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以及产后都应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园区建成后,由乐平镇农办、区农业局、农村信用社以及相关科研院校等机构,为农户提供良种、技术、资金、农资、市场信息等服务。

9 环境影响评价

9.1 环境影响评价

9.1.1不利影响

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影响、噪音影响、水质影响等。

(1)空气质量影响: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产生废气、粉尘将对空气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噪音影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和运输车辆行驶时可能会产生固定、连续式噪音污染。

(3)水土流失:工程施工中,由于弃土处理,物料堆放,机械及人工扰动等因素将暂时加大水土流失。

(4)景观影响:施工期间场地开挖、弃渣弃土和施工建筑材料的堆放等会影响视觉景观。

(5)固体废弃物影响:施工期间会产生开挖弃土和施工建筑垃圾,同时施工人员生活区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

(6)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施工期间会对施工区附近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k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