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更新时间:2023-09-16 03:39: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我校课程体系建设

------太原市卫生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搞好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教务处牵头组织,各教研室老师共同努力,密切结合新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针对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模式转变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对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我校临床护理专业“2+1”模式的课程框架(即基础文化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专业临床)+拓展模块)体系,并制定出了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重点内容及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各项相关内容及措施正在逐步进行,成果显著。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我校“以人为本,全面建设精品学校”为宗旨,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形势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断调整、完善、丰富和发展课程内涵,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级优质课程示范作用,完善课程评估机制,把学校投资建设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整体课程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我校课程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主动适应医疗机构护理人才质量的需求,以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为主线,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为重点,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为依托,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建立以

- 1 -

合格课程为基础,精品课程为重点、优质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升课程内在质量。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一批能体现我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优质课程,带动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逐渐建立起以胜任临床工作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够用为原则的课程目标。

2. 根据课程目标,开发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智力技能、专业技能为目标的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教材。

3. 把教材建设与师资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创建出具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内容及具体措施:

首先,摸清国内中职卫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为我校中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寻找合适的路径做铺垫,通过文献搜集关于我国中职卫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的研究,在对其课程体系及发展特征进行了阐述的同时,归纳总结出目前卫生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借鉴国内一些卫生中职院校构建课程体系的经验,对我校构建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理念和原则进行理论性的思考。最后,提出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作为构建我校中职教育课程体系选择的路径,以克服和完善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最终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整的、明确的课程体系。

我校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管理,认真实施

各教研室须认真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程建设及评估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内容,坚持不懈,抓出成效。

2.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为了使我校的课程建设稳步有序地开展,在充分分析所有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各教研室须制定出本科目的课程建设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做好课程建设工作。

3.设立课程体系建设委员会

- 2 -

在教学校长的带领下,由教务处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评审、检查及验收工作。(委员会成员详见附件6)

4.健全和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太原市卫生学校课程建设管理规定》(详见附件4),有计划地开展校级重点课程评估验收活动和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活动。

5.加大课程建设的监控力度

为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学校特通过听课、检查,调研等多种途径,对各教研室的课程建设进行全程监控。

6.建立层层责任制

实行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位,保证我校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富有成效地进行。

7.保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学校每年拔专款,主要用于支持校级重点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 8.对重点课程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充分体现课程建设的激励导向作用 学校对在建设期内建设较好的重点课程予以奖励,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加大经费的扶持;对于未能按要求达到预定目标或实施建设中效果甚微的重点课程,学校将取消其享受资助的资格。

9.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调查方法

先后对多所卫生中职院校(这些院校包括教育部示范性院校、省级示范院校及普通中职院校)课程体系现状进行调查,并查阅国内各省卫生中职院校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最新资料,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统计年鉴,搜集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实证资料基础。编制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访谈对象主要为一些卫生中职院校的院长、教务处长及具有中职教学经历的资深任课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卫生中职院校三年级(主要指临床实习生)及三年之内毕业的学生。以我国中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为中心,针对我市中职院校现行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我校长期发展的新型独特性课程体系,以期为其他卫生中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构建思路。

- 3 -

10. 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详见附件1、2、3)

四、 我校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详见附件5)

1.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十一五”期间要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专业与学科和各层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不同学科与课程的任课教师,充实各专业教师队伍。

2.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内、国内的学术访问、考察、交流活动和著书立说,扩大其在本专业学术领域的知名度;通过赋予其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提高学术自主发展能力;通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教学科研工作在我校逐步展开。 3.加强对学科后备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通过鼓励和支持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国内外进修等方式,使其学术水平迅速提高,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与技术力量。

4.形成了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适应专业、学科发展、满足教学需要、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通过制定与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调整,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在制(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通过课程的分化,适当开设基础课与实践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以反映当前临床护理技术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品

- 4 -

德高尚、技术一流的的护理人才,我们特增设了4门校本德育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将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有效的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坚定了学生为护理事业奋斗的信念。另外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今年新增加了《健康教学》课程。

(三)依据国家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全面制订(或修订)我校护理专业教学大纲,规范教材的编选

全面制(修)定各门课程及同一门课程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由我校教务处牵头组织,经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讨论研究,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共同编写出了符合我校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学大纲,被太原市教育局评为2008年度太原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随着新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颁布,为了适应新的大纲变化,我们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紧密结合了当前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大纲中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科学的学时分配和进度安排(包括各种形式教学的时数比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明确培养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措施;阐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根据学科发展信息确定更新的时限和措施。

现开设的各门课程要根据上述要求和学科的发展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规范,以适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今后新增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首先制定出教学大纲,经教学大纲大会讨论审定后,才能开设本门课程。 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和新设专业中新开设课程教材的编写;要进一步规范教材的选用程序,完善教材选用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教材的管理力度。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全面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改革教学方法的重点是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课堂被动式的单纯听课转变为主动性的思考接受过程,增加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k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