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3-09-15 08:34: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例研究报告

长葛市八七小学 张海凤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简约教学研究?)

2009年以来,课例研究活动一直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在不断地研究中,我不断地发现,能真正达到有效课堂教学,困难重重: 1、理解的片面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带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冲撞着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跟风似的全部接纳,看似轰轰烈烈的课堂后面,学生学会得太少; 2、繁琐的讲解

有很多教师以为,只有深挖教材,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才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完全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听,是否听得懂。一篇浅显的文章,一道易懂的题型,经过老师面面俱到的深讲、透讲、细讲、全讲,小学生们反而越来越糊涂了。这样的课堂效率太低,教师辛苦,学生更痛苦。

这样的课堂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课堂能否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中简约而又深邃,解放师生?我们能否创建出清晰、明快的教学节律,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本真,让孩子们喜欢上课、爱上学习?

带着这样的思考于2012、9月,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在简约课堂的基础上确立了“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个课例研究主题,并积极投入到课例研究中来。

二、理论依据(理论意义)

经过不断地翻阅资料及网上查询,我找到了我们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保护伞):

1、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中指出: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实施都把简约化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来指导教学。

2、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

3、现代传播学理论提出:在所有能够达到相同传播效果的媒体中,应该选择最简单实用的那种。

4、老子也说:“少则得,多则惑。” 三、研究目标

有了理论支撑,那我们最终要达到:1、通过研究,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既精又简得有高度,达到“低耗高效”的境界;2、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式:

一人同课 五、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集思广益定文本

课例研究主题确立后,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积极行动,中心、学校领导也大力支持,学校专门成立集体备课小组,并由胡晓华老师担任组长,备课小组确立四年级上册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作为课例研究课题,很荣幸,我被纳选为授课老师。经过反复阅读、研究、商议、最终确定本课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深入思考周恩来立志原因。2、我要积累背诵立志名言。

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又深入钻研教材,大量查阅资料,集思广益,我们在备课组长带领下进行第一次备课,虽然我们在备课中有争议,可是还是最终定下设

1

计流程,我们分成七个板块进行设计:

1、导入新课:分两步,(1)交流搜集的周恩来资料引出课题,(2)回顾检测主要内容。

2、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深入思考周恩来立志原因。(2)、我要积累背诵立志名言。

3、出示自学提示

4、围绕目标,依照自学提示展开自主学习。

5、汇报展示交流中,预设租界一幕是重点品读感悟指导的部分。要指导学生读出愤怒之情,为此,我们穿插了时代背景介绍。

6、因为这是一篇立志故事,所以我们拓展了有关立志名言,并小组合作背诵,体现了小组合作和积累。

7、作业设计也是一番揣摩:(1)、背诵积累立志名言。(2)推荐阅读《立志争光》。

确定出教案,接着进行了第一次授课。 【课后研讨】

在议课环节上,胡晓华老师再次宣读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大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许多教师都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低年级语文老师侯丽君说:学生虽然已上四年级,但是环节设计太多,流于形式,看似简单,实则简单问题复杂化。 中年级段王素娈老师说在交流汇报环节,教师一味地问答式交流,让学生失去了自主表达的机会。

高年级许艳敏老师也有所想法,她说:我们这节课课文内容其实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周恩来立志原因,所以在文中多处描写中,应该有所侧重,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一定要做到精而简。

胡晓华老师给我们做了再次引领:这次我们课例研究的目标在多元导学模式引导下进行简约而深邃的教学。简约的是形式,深邃的是内涵,那么针对这节课,到底哪些地方该简约,哪些地方该深邃?这是我们下次集体备课时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教学反思】

课后,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自认为比较流畅的课堂,其实问题还真不少: 1、默读批注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但学生在进行批注阅读感受时,很多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批注方法,所以,自主学习的效果很难达成。

2、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多,想教这想教那,考虑太多,什么也没完成,别说高效,有效也没达到。

第二阶段:采得百花酿成蜜

课例研究就是要暴露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有了第一次经验,根据这堂课上暴露的问题,学校领导小组及各位同事,放弃了休息时间,再次深入理解文本,采取措施,从每一句语言的斟酌,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再次进行了改进。这次我们将教学流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开始交流立志名言,然后通过复习检测课文主要内容而转向本节课学习。 2、背景材料穿插在租借一幕部分,用以指导读和体会情感,最终背诵文本。 3、最后合作背诵开始交流的立志名言和补充的《中华经典诵读》立志篇。 在准备充分后,又请教研室的田主任、孔老师、代老师来校指导,进行了第二次授课。

2

【课后研讨】

有了第一次研讨和第二次授课,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为了使我对教材与学生的把握既精又简的高度,在专家引领下,我们的研讨更有真实性、针对性。

胡会琴老师感觉这节课环节减少了,可是深度不到。 李娜老师感到学生课堂中学会了很多,但是学生情感激发需要老师的激情感染,特别是时代背景的讲解,音乐的渲染中,老师的语言会让学生在情感上同样也上升到一个高度。

教研室孔老师和代超鹏老师也一致认为简约教学提倡简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简单,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要丰富,所以并不简单。少讲不代表不讲,比如时代背景离学生太远,不能不讲,不仅要讲,而且要讲清讲透,深化学生的情感。

教研室田主任亲临现场,语意悠远:这节课上得扎实有效,按随堂课的标准已经绰绰有余,但是一定要简约高效的话,还有许多需要思考,在提供模式之余,我们需要在课的内涵上下工夫:

1、继承:传统的品词酌句的方法要继承,比如这堂课,在学生体会为什么而读书时,找到重点句段“他们急忙奔了过去——”这一幕即可,引导学生从“得意洋洋”和“衣衫褴褛”两个词中对比体会。

2、引导:对于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一定要放手给学生,虽然学生年龄小,可能想法有些偏颇,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整合:学生的语言积累很重要,除了文本积累,与之相关的课外积累也很重要,课前加一背,课后再设一背,你看钱学森,洪战辉等这么多感动中国的

人,不都是为中华崛起而做出了很多吗?这也是课内和课外的有机整合。 【教学反思】

针对评课议课,我也记录下我此时的反思。

11月25日,从上午9点到12点,我们整整讨论了四个钟头,但从大家离开时的面容却看不到一丝疲惫,有的只是欣喜和期待,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根据这堂课上暴露的问题,大家讨论的情绪更为高涨,针对性更强。在田主任的理论引导下,我也对简约的真实含义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想法,田老师、孔老师、代老师及所有老师的话犹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第三阶段:梅花香自苦寒来

针对发现的问题,为使我们的课堂上得更加简约而有内涵,大家不厌其烦地又开始对文本的研究, 我从网上搜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在课余,我又开始着手制作课件,力求实用而又做到完美。

这次,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以下调整与改动。 1、目标变为:(1)、我能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2)、积累背诵租借一幕。(3)我要积累背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2、课堂开始背名言,中间背文本,结尾拓展背诵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4、在交流汇报立志原因时,重点交流感情朗读租借一幕。中间借助时代背景感受中华不振语言要更深刻:在音乐声中,老师解说着当时的背景: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1910折十年之中中国之变,在座的老师想必都非常清楚。

5、正确引导学生“读书是为什么?” 6、作业改搜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3

针对我们的再次议课备课,初步形成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课堂基本流程是自学——交流——反馈,可以概括为三步十二字教学法(读读想想——议议讲讲——背背写写)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教学设计:

开课伊始,我先是对上节内容进行针对性检测——背诵立志名言,这是一背。 读读想想环节中,先出示读-画-批的自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学习。

第二个环节:——议议讲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抓住核心段租借一幕,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要做到两讲:一个是中国当时国弱民贫现状的大篇幅的讲解;一个是“为什么而读书”两种不同见解的分析讲解。

最后一个环节:拓展背诵。设计了背诵至今仍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课后研讨】

在我市简约课堂观摩课活动中,田主任指出这堂课给全市小学语文教学简约课堂一个很好的引领,对这堂阅读课务实的设计及课堂的简约高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的反思】

读读想想这一环节中,课堂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在快速地旋转,潜心地思考。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看着我是清闲地转来转去,其实是在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为下面的议和讲做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议议讲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时,我大胆精简内容,只抓住了核心段——周恩来看到的租界的一幕进行引导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进行情感积淀,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进行文本语言材料的积淀。学生读了、思考了、重点难点甚至是还不懂的问题,我站出来大大方方地讲了。我在解读文本、了解学情之后,两处讲解拨开了学生心中的疑云,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节课,我做到了三背两讲,学生在这节课上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积蓄了写法。这就是简约课堂,它朴素而深刻,简约而丰富,它真正还原了语文教学积累语言,提高素养的本质。

经过了三次备课三次讲课三次议课,我真正领悟了简约教学的真实含义。 最后的这堂展示课的成功,也代表着我校教研的迅速成长,我感谢教研室的所有人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学校集体备课的所有同事,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成长。

六、总结反思

课例研究活动,在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精心组织和领导下,我们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们写出了总结性研究报告,有研究观摩课,有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探索出了语文教学简约教学课堂基本思路。

对学生来说:1、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了。2、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会学习了。3、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提升了。4、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认识加深了。这些变化,相信大家在去年12月26日,在我校举行的简约课堂观摩会上都会有所感触。

对于教师来说:1、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相关的先进

4

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专家培训、讲座等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并用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还要大练基本功,我们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人文修养在不自觉中得到了提高。2、参与实践的各个学科的老师,教学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教学水平有显著的提高,我在许昌市赛课中荣获一等奖,李娜老师、胡会琴老师分别获省市一二等奖,数学上杨静、韩丽萍获许昌市赛课一等奖,科学王会香老师、美术赵志芳老师均获赛课一等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与课例研究一路走来,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它不仅帮我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还让我认识到了教学团队的巨大力量,更让我知道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可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不断成长。

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次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当时社会背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感受爱

国情怀。

2、积累背诵文本。

3、积累背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当时社会背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感受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背立志名言。

2、教师:搜集当时时代背景材料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检测法、自主学习法、谈话交流、情景教学法等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

1、检查背诵立志名言。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3、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课件出示)

1、我能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2、积累背诵文本。

3、我要积累背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三、出示自学提示

5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1、画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

2、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3、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带着感受读给对方听。

四、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交流 (一)生汇报

(二)班级交流、师点拨。

1、抓住“得意扬扬”等词语表达感受。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及背景引入指导朗读,感悟文本,真正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3、熟读成诵。

4、抽读立志部分,从而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 (三)总结点题

1、文章在最后点出了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点明题目,那开头又写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 3、读题。 六、拓展积累背诵

1、师介绍钱学森、孟佩杰并引入颁奖词。 2、生组内背诵颁奖词。 3、展示背诵。 七、作业设计

1、搜集背诵积累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2、推荐阅读《立志争光》。 八、板书设计

为 中国妇女 \ 中 振

↑ \ 华 而 兴

欺∣凌 中华不振 → 之 读 → 中

∣ / 崛 书 华

外国人 / 起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jv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