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用人民幸福评估发展
更新时间:2024-04-14 07: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江阴幸福华都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江阴:用人民幸福评估发展
2010-03-01 解放日报(上海) 本报记者杨健
政绩考核指标到底该如何确定?新年伊始,江苏无锡市编制推出了《“幸福市(县)区”建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江阴经验”。用人民幸福评估发展而不是唯“GDP说话”,江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付诸实施。2006年,江阴推出《幸福江阴评价指标体系》,开始了“以民生考核发展”的探索。
幸福不幸福,百姓说了算,老年人更有发言权。去年入冬以来,江阴的公交管理部门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许多乘坐公交车的老年人都喜欢“站公交车”,尽管有许多空座位。经过调查,原来是老人觉得塑料椅子太冷。没过几天,当老人们准备再次“站公交车”时,他们发现椅子上多了一个棉坐垫。“民生无小事。”一位公交部门的负责人说,自从幸福江阴评价考核体系实施以来,群众感觉好不好,成为每个公务员心里时常要问的问题。在公交部门,就有了每天的巡查、询问和调查,群众需要什么,觉得什么地方要改进,就能马上知晓。
什么指标能量这么大?如果是由政府部门自己测评,全是硬数字的话,大概会浮于表面。江阴的幸福指标设计分成了两部分:39项权重占60%的客观指标和42项权重占40%的主观指标,幸福不幸福一定要百姓说了算。家庭收入满意度、环境卫生满意度、心情愉快程度??一项项以前不可能在政府政绩考核中出现的主观指标竟然占到了40%的权重,连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都不禁“为江阴捏了把汗”,这是一点不留余地的考核啊!
正是不留余地,江阴人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以前“出门找绿”,如今“开门见绿”;“早餐车”变“早餐亭”,统一经营早餐卫生又美味;农民每两年一次免费体检,让“老农都知道自己血压”;城市剧团下乡,农村小戏进城??而在3月底,江阴还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哈佛大学等一起研究“体育人口”在幸福评价指标中的体现。如此一来,如何保障每个人生活范围内有足够的体育健身设施、保证每天的健身时间又成了政府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细节只要下工夫,理念必须彻底更新。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幸福江阴建设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增长不等于增收,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蛋糕做大了,不代表蛋糕分好了,人均享有不代表人人享有。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别上,政府必须利用财政、税收各种杠杆,使财富更多地向弱势群体倾斜。第二基本点是“环境污染就是企业或政府的负债”。没有良好的环境,怎有良好的身体?何谈良好的心情?这一点上,企业和政府不仅要现在“还债”、不“欠债”,还必须给子孙留下遗产。江阴规划了200平方公里的“不开发区域”,占市域面积的五分之一。
考核幸福指数,还要不要考核GDP?朱民阳说,幸福和GDP,本来就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补的。要分好蛋糕,必须先做好蛋糕。江阴的做法是,从分好蛋糕“倒逼”做好蛋糕。江阴制造业发达,要继续成为民生投入的支撑和保障,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必须加快转型提升,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科技驱动转变。江阴目前正两条腿走路:一是传统产业高新化,并“以工带农”,发展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实施“445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千亿级低碳产业集群、千亿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4个“千亿级”,以及百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亿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百亿新传感器产业园区、百亿文化创意园区、百亿地区总部经济园区5个“百亿级”。争取到2013年,全市工业中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从2009年的32%提高到53%。
1
“以幸福评估促进社会建设”的“江阴经验”
2010-10-15 00:06: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当“GDP至上”的弊病逐渐被人们意识到的时候,试图克服这一弊病的地方性制度试验也开始出现,不过各地制度试验的契机则各不相同。江苏省无锡市下辖的江阴市从2006年开始将施政的核心目标定为建设“幸福江阴”,提出“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并制定地方性的幸福评估体系。江阴市进行这一制度试验的契机,并非因为深受“GDP至上”发展思路的困扰,而是因为在GDP地方竞赛方面长期领先,他们希望思考一些新问题,探索新道路。
县域竞争推动政策创新
江阴人为自己在GDP竞赛方面的表现编了一个“万千百十”的顺口溜,即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占全国近千分之一人口的江阴人,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榜上长年占据榜首,著名的华西村是这个县级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05年,江阴市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小康社会。
2006年,江阴市委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供大家讨论:“小康达标以后干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经济发展为了什么?”江阴市委宣传部长徐冬青对记者说,江阴地处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苏南“四小龙”之间的竞争一向激烈。在地方竞争的推动下,江阴开始重新全面思考地方治理的更高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思考高于GDP表现的施政目标究竟是什么。“幸福”缘此成为江阴政策创新的中心词。
当年6月,江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江阴”的目标,将“幸福江阴”的基本轮廓概括为“五民五好”: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市委书记朱民阳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有经济学家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功经验的重要论文《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指出,“县域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有所成就的一个关键性的制度基础。从江阴将“幸福江阴”作为施政目标来看,“县域竞争”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是推动地方建设从经济竞争扩展到社会建设竞争和公共治理竞争的制度基础。
人民的“幸福”来自社会建设
江阴市委确定建设“幸福江阴”的执政目标之时,明确地意识到,相对于以前的建设而言,最主要的变化是以更大的力度去解决各种民生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江阴人普遍感到幸福。如果说做大经济发展的“蛋糕”这一点并没有变,那么,变的是,更加强调分好“蛋糕”,依托较好的地方财力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以改善民生。对于地方竞赛而言,“幸福江阴”其实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服务竞赛成为关键性的要素。
江阴在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2008年,江阴市财政直接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11.9亿元,占可用财力的16%。比如,江阴提高了全市居民(包括农民)的社保水平,低保标准每人每月350元;每两年实施一次全市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同时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便民服务和医疗服务;实现村村通公交;加大文化、体育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力度,等等。
在环保方面,江阴开展河道整治,建成37个万吨级综合污水处理厂,对重点水污染企业和气污染企业实施远程监控,全市所有电厂都安装静电除尘和高效脱硫装置,并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提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目标。
幸福评估与民众参与
通过政府提升公共服务、加大社会建设力度,提升全体居民的幸福感的同时,江阴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制定“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市民的主观感受,以了解“幸福
2
江阴”建设的各种举措的实际效果,以及市民幸福感的变化。
江阴市统计局从2007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其中2009年和2010年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 北京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做民意调查。江阴市近年来举办了多次研究性论坛,讨论幸福感调查的方法与经验,希望改善自己的制度试验。
目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心情愉快度、身体状况指数五个方面,下设系列二级指标。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百姓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样本兼顾本地人和外来人口,兼顾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根据2007年到2008年调查的结果,幸福感的分值都在85分以上。2009年的调查显示,95.87%的调查者为自己是江阴人感到自豪。
幸福评估体系的民意调查,也是江阴在扩大民众参与的一个制度试验。在“幸福江阴”的社会建设过程中,江阴亦通过报纸、电台和网络邀请市民参与幸福江阴的讨论,在基层日常事务中拓展参与的渠道。
从“幸福江阴”建设的整体格局来看,对于普遍提升民众幸福感的社会建设而言,幸福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查)作为民众参与的重要渠道,在推动社会建设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幸福江阴”建设的一个基本经验就在于,以“幸福”作为地方治理的关键词,意味着社会建设跃居中心位置;而幸福感调查和评估系统的建设,最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有力推进社会建设的进展。也就是说,“江阴经验”的要点在于“以幸福评估促进社会建设”。
如何科学评估人民幸不幸福:幸福不幸福百姓说了算
2010年05月26日 新华网
据《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5期报道,一直领跑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江苏省江阴市2005年实现了小康达标,小康之后干什么?江阴人创造性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奋斗目标,用“幸福指数”代替GDP,用人民幸福来评估发展。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实地调研后认为,江阴以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改善的“幸福之路”的探索,已在“如何科学评估人民幸福感、小康之后政府职能如何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给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创新样本。
幸福指数测评:幸福不幸福百姓说了算
江阴市结合“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经验,将“幸福江阴”细化为“五民五好”——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表示,从提出建设“五好”幸福江阴到构建指标体系,江阴一直强调民众的参与。在一开始的指标设定上,由居民从50项备选指标中选出了最关注的10项指标,总投票数15万票次,收到来信800多封。“我们希望真正做到百姓出题目,政府做答卷,人民来评判。”朱民阳说。
幸福江阴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其中,客观指标占60%的权重,围绕“五好”设定了五大项39个子指标,由统计部门测算,按五年总目标实施年度评估;主观指标占40%的权重,以问卷调查形式抽样测试民众对“五好”建设的满意度。以“处处都有好环境”为例,客观指标包含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绿化水平、环境质量指数等5项共8个指标,而主观指标则分别为民众对相应事项的满意度。
江阴市统计局于2009年7月上旬在全市范围内抽样选取1200户居民开展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江阴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7.06分,比2008年12月的调查结果提高0.11分,比2008年7月的调查结果提高0.24分。百姓对好工作、好收入、好环境、好心情、好身体“五好”建设均表示满意,满意率都在90%以上。
福特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公共治理项目官员贺康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有强教授等认为,江阴市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既能反映民众的生存质量,也测试主观心理感受,幸福城市建设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可衡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
3
理念。
民生需求“倒逼”出善治善政
提出“幸福江阴”的目标后,江阴每年确定为群众办十件实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比如提出“公交优先”理念,实现村村通公交,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近3年内提高了10个百分点;提出“老年人幸福才是真幸福”,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两年实施一次全市65万农民免费体检,并为百姓建立健康档案。
江阴尤其注意照顾普通群众中的特殊群体。澄江街道文富村肢体三级残疾人毕小明无劳动能力,原来只享受农村低保标准,去年城乡低保一体化后,保障标准提高了,年补贴增幅达46%;在可能的情况下,街道还不断增加适合贫弱群体的就业岗位,去年已为69名残疾人介绍公益岗位和企业,帮助他们就业。
朝阳关社区重度残疾人陶灵,只要按下挂在胸前的“幸福一点通”呼叫器,很快就有义工上门按其要求帮忙打扫卫生,或者修电器,甚至是陪他聊天。他说以前摔跌只好呼喊救命,现在三五分钟就有人救助。自2008年5月在澄江街道率先试点以来,目前已有1000多户贫弱困难者受益于“幸福一点通”,今后这一工程将在江阴整合推广。
民生是江阴最大的投入。4年多来,惠民支出每年都在10亿元左右,累计达42.5亿元,占全市可用财力的比重每年都超过15%。逐年增加的民生投入,倒逼着结构的持续调整;日益增长的民富愿望,倒逼着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的民享期盼,倒逼着环境的优先保护。
“幸福江阴”核心:人民至上
幸福江阴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一是在考核体系上“问计于民”,群众关心什么、关注什么,就考核什么;通过“幸福指标大家选”,让老百姓来选自己关心的多个指标,同时广泛听取和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历经12次修改,最终形成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在发展目标上“问需于民”。在确定幸福江阴建设的目标和政府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前,江阴都对市公共服务呼叫中心“民生热线”受理的10多万件市民诉求件和建议件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汇总、梳理和提炼。根据市民需求,去年底江阴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公共自行车系统。利用设立在公交站台附近、大型居民社区等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不仅满足了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共交通从公交站台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公交“门到门,点对点”。投放半年多来,全市租车数已达3.2万人次,单日最高租借量达到367人次。
三是在建设成效上“问绩于民”。江阴制订了全市镇(街道)机关考核评价体系,把各项民生指标定量化、直观化、责任化,使各级干部的所想所干与群众的所盼所需紧密相连,真正做到了“百姓出题目、政府做答卷、人民来评判”。
幸福江阴建设4年多来,城市发展实现多个跨越: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基础上,江阴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末实现1710亿元,较2005年增长2.1倍;预算内财政收入达271.3亿元,增长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幸福江阴”目标引领下,江阴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等全国性荣誉,并被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调研组誉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去年实现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七连冠”。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杨光斌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明明教授等专家认为,公共领域的幸福建设需要机制保障。在江阴,百姓的参与和监督保证了幸福的可持续发展,而政府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加强公共品供给等途径从制度层面保障了人民幸福。
幸福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4年多来,幸福江阴建设最大的收获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执政理念和发展路径的重大转变——全市逐步形成“要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民生投入是最重要的投入”、“老百姓满意的工程就是最大的面子工程”等发展理念,并转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推动幸福江阴建设一步步走向深入。
4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目前幸福江阴4年建设成的‘1.0版’,完成了宏观上的幸福,当然也兼顾了微观,但主要是宏观上的。我觉得幸福江阴‘2.0版’,就应该是幸福江阴后面加一个幸福江阴人。”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江阴在进行2009年度幸福江阴民意调查时,特别设置了一些开放议题,以了解民意对未来幸福江阴建设最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提高”“物价稳定”“环境改善”成为当前百姓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系列“不满意”的数字正影响着江阴下一步的决策:19.92%的百姓表示对医疗收费及服务“很不满意”和“不满意”;8.41%的百姓对目前自身的住房条件表示不满意;6.83%的家庭用于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超过了30%,生活压力较大;8.17%的百姓对空气质量不够满意,5.92%的百姓对水源水质不够满意,7.75%的百姓对噪音控制不够满意??
一系列施政方向因此明晰:要千方百计为百姓增收创造条件,并且要重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既要突出全面覆盖,又要注重提升水平,以完善的社会保障消除物价上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不利因素带来的生活压力;要把优化人居环境作为建设幸福江阴的重要内容,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现实的环境问题??
人们有理由相信,江阴人民的明天会更幸福。在“幸福江阴”样本的示范下,也会有更多地方将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落脚于改善民生。半月谈网记者 许小丹 孙彬 闫甲佳
“幸福江阴”试验
来源:《前线》 作者:王运宝 发布时间:2007-11-26
GDP崇拜之所以顽固,主要原因在于政绩考核机制。幸福江阴的实践,直接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复杂的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这是一次大胆的探索。江阴的试验,无论成败都具有标本价值。
10月20日,十七大召开期间,求是《小康》杂志社、国家统计局与江阴市共同在北京举办“科学发展在江阴———幸福江阴高层论坛”,这是继去年7月,江阴在北京召开幸福江阴研讨会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幸福江阴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幸福江阴”作为基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选择在十七大期间召开高规格的论坛,与大会主题形成了某种呼应与共鸣。
从2006年开始,“幸福”成为江阴全市最流行的词语,“幸福指数”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新概念。放眼全国,虽然不少机构和城市已经推出了各种“幸福指数”,而把“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的地方政府,目前唯有江阴一家。在很多地方仍然沉浸于对GDP保持盲目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江阴”无疑具有标本意义。
正如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司长鲜祖德的评价,“幸福江阴”是地方政府执政理念从单纯注重GDP到突出民生和谐的一次深刻嬗变。江阴的这一率先创举,对全国其他城市研究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城市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五民五好”幸福指标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经济争什么?全面小康以后干什么?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路径、发展理念和发展追求进行了冷静地审视。”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道,“富裕不等于幸福,口袋里有钱,心情不那么好,生活质量不那么高,就说不上是幸福。我们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江阴进入了全国百强县的第一方阵,赢得了一个应有的地位,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下一步怎么来争第一保前列?”
2005年4月,朱民阳主政江阴后,提出“幸福江阴”的构想,此后,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探讨,幸福江阴的蓝图开始渐渐形成。到2006年6月,江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幸福江阴的新理念:“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从此,“五好”成为尽人皆知的精炼性概括。
但是,幸福是一种很难量化的东西,其主观性很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
5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不同的幸福感:有人逢年过节能吃大肉一碗,已经幸福无比;有人天天山珍海味一桌,但仍觉苦恼。幸福指数是可以测算的吗?如何测算?目前关于幸福指数的报告,大多都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研究团体或个人发布的。不同的测算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如何才能找出共性?如何找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来设计幸福指数?在当前的压力型考核体系中,如何使幸福指数可统计、可感受、可检查,使之成为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这都是幸福指数研究者的难题。从技术上说,对幸福指数的测算,很难有一个通行的、公认的标准。
面对困难,江阴从2006年开始,迈出了探索的脚步。
为使“幸福江阴”操作性更强,江阴专门邀请江苏省小康专家组和江苏省委党校专家,协助研究制定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还邀请了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委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指标体系的理论支撑、动力来源和实践路径。2006年10月11日,十易其稿的“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出炉。
这套体系共设有50余个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各占60%和40%的权重。其最大亮点是突破了传统的考核框架,减少“硬性指标”,突出“民生指标”,实现幸福指数与GDP的同步提高。
对应“五好”,江阴分四大类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设定了相应的目标值和测评权数。比如,在“人人都有好工作”的目标下,设定了就业岗位从原来每年4万多个提高到每年5万个的目标值;在“家家都有好收入”的目标中,突出“置业和创业”,在提高家庭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的同时,提高保障性收入;在“处处都有好环境”的目标中,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文明社区达标率目标值超过90%;在“天天都有好心情”的目标中,突出“科教优先、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从原来的18.6%提高到23%以上,农村文化场所普及率达到100%;在“人人都有好身体”的目标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目标值达到100%,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目标值超过3平方米。
对此,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曲福田分析认为,“五好”的顺序首先是就业,然后是收入,其次是环境、和谐加上文明健康,它与现代化的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相辅相成。
江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计军参与了综合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他介绍说,“幸福指标的出炉,一共修改了12次。每次修改的背后都是征求意见的结果,在基层就至少举办了几十场座谈会。”为了让幸福指标科学化,江阴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面向老百姓。江阴市委、市政府在城乡全面开展“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50项幸福主客观指标公示于民,让老百姓自主选择他们关注的10大指标,2万多群众积极参与、踊跃建言,2个多月的时间里,总投票数突破16万张。因为许多指标非常贴近老百姓的需要和生活,因此他们对指标十分感兴趣,并且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许多都被新修订版本所吸收。“幸福不幸福,老百姓说了算。”朱民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语气简洁明快。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江阴对幸福的理解正在变得具体起来。从“五好”幸福蓝图到民选幸福指标,江阴完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新突破。
“针线活”与“大手笔” 从2006年9月8日起,江阴市在江苏省内率先启动了对农村参保对象免费体检的活动,65万参保农民成为这一“幸福工程”的直接受益者。退休工人朱建华指着自己写在登记表上的名字感叹道:“百姓健康有人‘买单’,这就是幸福!”免费体检共设内科、外科、五官科、辅助检查四类,包括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超、心电图等16个项目。
小康不小康,关键要健康;幸福不幸福,健康是基础。“人人都有好身体”是幸福江阴的重要内涵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江阴市卫生局副局长吴建龙介绍说,很多老农以前一辈子都没享受过体检,自己身体有病也往往要到最后才知道。为了让江阴农民也能“小病早知道,有病早治疗,无病早预防”,政府专门出资2000万,安排了免费体检。这项深受底层欢迎的“幸福工程”,将在江阴持续下去,今后每两年政府都会为农民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这次免费体检,成为“五好”幸福江阴综合指标体系中,“人人都有好身体”的一次具
6
体实践。像这样细致入微的“针线活”,从2006年开始,江阴在多个方面同时展开。
比如,在为65万农民送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大礼”的同时,又为全市267个行政村免费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的“文化大礼”。然后,在10月21日,又推出一项实质性新举措:启动4.7万名城镇退休职工免费体检活动,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就在江阴市推出这一系列“针线活”的同时,也制定了“大手笔”的创新性工作举措,主要包括: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落到实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2007年农民人均医疗费用同比下降近500元;全市48654名残疾人全部参加医保,2560名特困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今明两年新增绿地7000多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实施“五年万人”创业培训工程;由市财政建立专项基金881万元,以政府采购形式,开展以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下乡为内容的“幸福进万家”活动。
“使发展的过程更具亲和力。”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关于幸福江阴的评价中,“亲和力”一词可谓恰到好处。“幸福江阴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将经济指标的增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指标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江阴的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评论道。
而在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副所长康君看来,幸福江阴是一份富有真情实感的政绩表,“什么是良好的政府、什么是好的执政?一句话,就是引导百姓获得最大的幸福和最小痛苦的一个艺术。”可以说,“幸福江阴”实验,不仅是这种独特“艺术”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在探索苏南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方向。
执政理念悄然变化 演绎“幸福进行曲”
6月底,一项对1200多名市民的抽样调查表明:江阴百姓对自己的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6.29分;97.83%的江阴人认为作为江阴人感到自豪、幸福;81.39%的江阴人认为自己和家人身体很健康;85.43%的江阴人感到心情很快乐。
对此,朱民阳认为,江阴未来的发展,必须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让老百姓既享受到物质财富增长带来的快乐,又感受到精神财富增长带来的愉悦。朱民阳把整个“幸福江阴”的指标体系变成3张表:一张是江苏省委、无锡市委对江阴现代化和小康指标考核表;第二张是“五好”指标,老百姓的感受和认同;第三张是民意测验表———通过抽样调查,从幸福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身体健康指数、工作收入满意度来综合群众的“感觉”。
独特的“幸福观”,使江阴市委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悄然改变,江阴市正以扎实的举措使这一理念成为现实。
但是在一开始,就有人担心:“幸福江阴”是一个务实的指标体系吗? 对此,朱民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要是想出风头,还不如盖一座楼。”这套幸福指数的核心,与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国家大政方针,具有很多方面的共鸣与呼应。特别是江阴将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的大胆实验,无疑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追求增长速度、追求GDP或者攀比GDP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解决的,有着深层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怎么办?”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要有一些新的指标,使大家的注意力都能够转到新的更重要的指标上来。”
在这方面,江阴是国内第一个把幸福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地方。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2007年全市机关考核中,“幸福江阴”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首度列入全市机关工作综合考核体系。
比如,在江阴市“关于2007年度镇机关工作综合考核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镇机关的考核实行180分制。其中,共性指标考核分值为140分,个性指标考核分值为10分,群众评议分值为30分。值得注意的是,这套考核指标体系特别强调“主观感受”———即30分的群众评议分值,涉及民主法制、公平诚信、执政为民、主观幸福感受、综合评价、有关建议等六个方面的20个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由群众来进行评价。按朱民阳的话说,幸福不幸福还要由老百姓来检验,要百姓出题,政府作答,人民评判。“这样做,政府等于把自己赶上了绝路。”拿着手中尚未最后定稿的2007年度镇机关工作综合考
7
核指标体系,江阴市委秘书长计军感慨而言。
正是在这种新的政绩考核实验的作用下,江阴市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嬗变,就像金凤村党总支书记卫乐平说的那个形象比喻一样:“村干部是最小的官,我就是一件最贴身的内衣,这件内衣如果质量好,就会感到温暖;质量不好,老百姓就会感觉到寒冷。所以,我这个村官作用非常重要。建设幸福江阴,村官是第一道防线。”
在全国各地,GDP崇拜之所以顽固,主要原因在于政绩考核机制。幸福江阴的实践,直接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复杂的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这是一个积极探索,江阴的试验,无论成败都具有标本价值。
正如有媒体评论的那样,没有GDP是万万不行的,但仅有GDP是万万不够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政绩考核体系必将纳入更多GDP以外的指标。这些指标,可能是不久前被媒体热议的绿色GDP,也可能是幸福指数,或者其他的一个什么“非GDP数字”。
以百姓幸福评估发展 ――访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来源:新闻晨报 本报记者 杨健
从GDP来说,江阴一直走在全国县域经济前列。2005年,江阴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010年, GDP从2005年的787.97亿元增加到了2000.92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到了5458亿元,上市公司增加到了29家,股票30只。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小康达标后干什么?我们注意到,GDP、总产值这些枯燥冰冷的数字老百姓并不关心,老百姓更加关注的是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何找到一条政府百姓共建共享、有着共同价值追求的发展路径,非常迫切地需要作出回答。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江阴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就开始实施“幸福江阴”战略,构建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以“GDP说话”的考核模式。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五年来,在保持经济总量领先的基础上,他们全力推动经济与民生同步提升、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做任何决策都试图从民本的视角、群众的利益、基层的实践出发,注重关怀弱势群体、注重强调民生细节、注重引导全民参与。正因为有这样的视角,他们提出了“不开发区建设”,提出了“民主促民生”的理念,提出了“445”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执政新措。去年,江阴“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项目荣获了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可能有人会讲,江阴的幸福社会建设是靠财富堆积起来的。朱民阳不认可这种讲法: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更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每个人、每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愿望。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的核心价值是“民本”、“民主”,具体表现为““三个倒逼、一个突出”:“三个倒逼”就是以民生需求加速和倒逼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消耗型、资本推动型向生态环保型、低碳型、节约型和科技拉动型转变;以民生需求加速和倒逼地方政府的职能从管理型、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以民生需求加速和倒逼基层民主进程。“一个突出”就是突出共建共享,整合社会资源,团结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参与改善民生。这四个方面就是幸福江阴的生命力所在。
去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评价得分是87.44分,这提醒他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比如,目前农村还有因病返贫现象,保障问题尽管付出了很大力气也还是低水平。朱民阳向记者透露,“十二五”期间,他们将继续深化幸福江阴建设,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新兴产业“445计划”和城市发展“215计划”,构建多元和谐、共生共荣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努力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到2015年,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达到4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下降至2。全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要实现统一标准,乡镇各类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100%。未来5年,将建设各类保障住房138万平方米,解决约7000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46000名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
8
幸福江阴: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
“迈向现代化,建设幸福城。”在今年6月召开的江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未来五年发展的总目标被凝练地概括为这两句话。
早在2005年末,江阴市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达标后,就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战略构想。
五年来,江阴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一手抓做大经济“蛋糕”,一手抓分好利益“蛋糕”,努力在民生改善中凝聚民心、汇集民力,共建和谐、共享幸福。
如今,“幸福江阴”已经成为江阴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江阴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改善民生从细节做起
民生无小事。多年来,江阴市坚持“民生改善从实事难事做起,从关注细节入手”,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入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类社会需求。
民以食为天。江阴市已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全市域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从“养殖到市场”的无缝监管,全面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目前,该市放心菜基地近10万亩,所产蔬菜占市区放心菜供应量的40%以上,放心水产品基地6.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22.95万亩,占全市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65%以上。
8月底,被拆迁户张士芳、吴美英老夫妇,特意制作了2幅“拆迁为人民、旧城换新颜”的锦旗,专门送到市住保局和拆迁公司,感谢城建拆迁为他们改善了居住环境。
大拆迁才有大建设,江阴市尽可能将拆迁商品房小区规划在市场前景好的位置,努力让拆迁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同时,江阴市积极实施老小区改造、平改坡工程,在全省率先推出公有租赁房,累计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7.7万平方米,
为提高市民出行的满意度,江阴市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市民优先”,完善公交路网、延伸公交线路,每年新增100辆公交车;增设公交站点,加密公交班次,开辟专用车道,改建人性化站台,实现村村通公交,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24%,五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在交通建设上,江阴市还引进各类资本设立人行通口遮阳棚、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等。 江阴还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成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片区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十一五”期间,连续开展三轮“幸福江阴·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受益农民达168万人次。
江阴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村村体育健身工程”,形成体育中心集聚发展、农民公园有机结合、健身工程遍布城乡、学校场馆社会共享的体育场馆设施体系,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2岁,比2005年提高1.54岁。
一个城市的硬实力靠科技,一个城市的软实力靠文化。江阴市坚持“文化事业投入到位,文化产业改革到位”,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市剧团下乡·农村小戏进城”常态化、制度化,每年直接受惠群众达80万人次,全市公益类文化设施达标率达100%。
就业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加大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江阴市实施“5年5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劳动力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村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和3.5%以内。
以民生需求倒逼生态改善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去过江阴的人们都知道,绿树成荫的这座江南水乡城市十分宜居。
这和江阴市多年来的战略规划分不开的。在城乡发展上,江阴市坚持生态环境是现实的生产力、未来的竞争力,加快打造环境更友好的发展特色。
近几年来,江阴市陆续建成徐霞客大道等4条“城市绿道”。
9
据统计,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45.02%和20.05%,其中林木覆盖率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在造林绿化上,江阴市五年来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达27.5亿元。 江阴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不忘农村环境整治,五年来累计完成971个自然村的综合环境整治,惠及12万多户家庭、39.2万人。
另外,江阴大力推行“河长”制,探索实施镇域间的生态补偿制度。 “十一五”期间,江阴市加快管网建设,推进控源截污,全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5%。
更重要的是,江阴不唯GDP发展,坚持“以民生需求倒闭经济转型提升”,坚持“环境污染就是政府和企业的负债”,全面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关停“五小”企业360家,整治“三高两低”企业286家,完成燃煤电厂脱硫改造27家。
一个健康的现代化,不仅是简单地看经济数据,还要看有没有发展空间,适不适宜人居。江阴市认识到环境优势是最宝贵的优势,生态发展是最可持续的发展。
经过反复论证、多方借鉴,江阴市独辟蹊径,将南部六镇378平方公里规划为“不开发区域”,规划建设徐霞客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坚持走农业的高效益、工业的高水平、人居的高品质、旅游的高标准“四高”发展道路。
2007年,江阴高标准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市,并荣膺“中国十大和谐名城”。
2008年,江阴获得联合国环境署认定的“国际花园城市”。 绿色江阴,名至实归。
幸福不幸福 百姓说了算
在2011幸福江阴(北京)高层论坛上,江阴市再次强调,要让人们群众在参与和分享社会管理成果中感受幸福。
具体而言,在百姓参与上,江阴市努力做到“干不干”让百姓定,“干什么”让百姓选,“怎么干”让百姓提,“干得好不好”让百姓评。
例如,作为江阴市“参与式预算”改革试点单位,申港街道的控源截污达标区创建工程项目从立项审议,到工程实施,直至最后的验收评估,一直处于街道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政府怎么花钱,百姓来表决”。
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必然要突破经济指标考核的路径束缚。为此,江阴市创新构建了以民生需求为核心体系——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据介绍,在指标设计之初,全市18万人参加“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从50个备选指标中选出了10项百姓最关注的“幸福指标”。
五年来,江阴市每年都开展“幸福指标万人大调查”活动,根据人民群众新的利益诉求,对具体指标、相应权重进行合理调整。
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江阴市还采取了“去行政化”的考核模式,定期委托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通过随机抽选3000个样本开展幸福指数测评,综合反映幸福江阴建设成效和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百姓出题目、政府来答卷、人民来评判”。
值得注意的是,江阴市推动社会建设主体多元化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市民的责任共担、奉献互助。据统计,江阴市注册志愿者和慈善义工总数超过13万人,慈善基金总额达到11.7亿元,为全国县(市)之最。
人民幸福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江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184元和14898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名列江苏省同类城市第一。
展望未来,江阴坚持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作为“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追求“更大多数人更幸福的生活”,幸福江阴建设正如火如荼。
10
汤建影:江阴市对幸福广东的启示
【主持人:】谢谢徐部长带来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下面有请江苏省江阴市市委研究室主任汤建影做补充发言。
【汤建影:】各位领导,刚才我们徐部长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幸福江阴的具体做法,现在我就简单的做一个补充。
第一,我看到的幸福广东的指标体系感受。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从上上个世纪康梁的维新思想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广东这个地方开端了很多思想,对中国的历史起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改革开放之后,不管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还是江总书记,包括胡锦涛总书记,他们所提出的不管是“三个代表”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广东提出来的,而且巧合都是在春天提出来的。2011年春天汪洋书记提出建设幸福广东,我们在这里研讨幸福的方法,应该说春天是一个幸福的季节,春天来讨论幸福的方法、讨论幸福广东,应该说是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意义在里面,因为我们幸福广东是全国第一个在省级层面上提的,省的层面更复杂,涉及到的问题更多一些,我想省的层面提出建设幸福广东,这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第二,幸福广东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从自在到自觉的跨越。不管是深圳的发展速度还是绿色崛起的增城模式,或者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顺德经验,一直是我们常学常新的经验,去年广东的GDP达到了4.5万亿,连续二三十年都是全国的首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经验。广东的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应该也到了探讨幸福社会的一个程度了。幸福广东的提出,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使广东的发展更具有亲和力,让老百姓从冰冷的数字当中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这是我的两点感受。下面讲一下我对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一些建议。 首先是评价的主体,谁来评价。刚才赵巡视员也提了一下指标体系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一些专家的建议,应该说也是比较全面了。我个人认为,在客观指标可以是政府,因为这是比较权威的,客观评价可以请第三方,因为可以做的比较专业,而且公信力和可信度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应该是群众从认知到认可,再到认真的过程。讲到认知,就是老百姓要知道,在一级指标前面是不是能够再加句话,就像是幸福江阴的“五民五好”,幸福江阴的下面有一个幸福的图景,或者是愿景,就是我们描述给老百姓一个可以想象的样子。前段时间我到了丽江,漓江纳西族心目中有一个天国,描写非常安逸的生活状态。如果在一级指标前面加一个让老百姓琅琅上口、耳熟能详的一段话,这是不是更好一些。这是认知。
关于认可,结果的可信度,主观方面是不是请第三方来评价。客观方面的统计数据,说实在话从我个人的知识层面来看,我觉得这里面很多数据统计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做到数据的客观、真实,可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让老百姓认可的结果。
关于认真,这也是比较高的层次。现在党委政府做的一些决策,有时候老百姓会说好,这大概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状态,有时候老百姓会骂娘,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状态,不管爱和恨,至少他关注你。最怕的就是漠视,不管你讲什么我都不理你,这就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如果幸福广东做出来之后,老百姓的反响很强烈,不管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可以认可它,这说明老百姓是在较汁,是在很严肃的看待这件事。在幸福广东推进的过程中,做到上下同心,上下同欲者胜,幸福广东对全国的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评价指标个性和共性的结合,怎么样将共同的目标和地方的特色相结合。在这里我有两个思路,也是我们幸福江阴在推进的过程中说不上是经验吧。一个是可以在一套原则性指标的基础上允许鼓励各市县区制订有特点的指标,指标体系可以有不同,加入他们个性化的指标,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幸福。第二个思路,如果全省使用同一个指标体系,是不是可以允许不同的地区根据发展的实际设定不同的群众。不管是哪一种思路,只要有就比没有强,我们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或者是政府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受的一种做法,我想这些应该都不是太重要,只要我们能够既体现共同的目标,又能尊重各个地方实际的发展。
第三个建议就是指标的尺度测量。刚才讲了数据有很多,从统计口径上可能比较困难,
11
所以可能是不是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来负责客观的部分,主观的部分可以请第三方机构来测量。数据指标的基准,因为它的量纲是不一样的,涉及到一个基准。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基准作为我们的评价起点,在这里它可能涉及到政府的一个承诺适度问题,如果我承诺了能力可以做到10,我承诺了8,结果是非常幸福的。如果我的能力是10,我承诺了20,即使我做到了9,甚至是做到了10、12,老百姓也是不幸福的。因此在选择数据规划时的基准,可能要有一个适度的承诺在里面。
另外就是主观指标测量时,操作时尽量的口语化,主观测量如果是由第三方机构来做的话,直接拿现在的主观指标去测量,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比如说社会治安满意度,有的人认为半夜12点可以上街是社会治安非常好,有的人认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是社会治安好。每一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果在操作的时候将这些指标细分一下,适当的口语化一些,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测量的时候还有就是权重的变化,刚才我们徐部长也提到了,幸福江阴的权重一直在变化,这体现了政府工作重心的调整,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压力比较大,就可以将环境保护的权重提的比较高一些,这也是可以的。
关于幸福广东的制度设计,我点一下题。中国的制度设计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筐理论,有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我们提到了幸福广东,不要将幸福广东看作是单一的测评,而应该把它当做是以民生为导向的施政方略的通称,应该是一个集合。日常工作中每一项工作,或者是政府的每一项重点工作,把它用幸福广东相应的指标、相应的制度来进行固化,然后把它纳入到幸福广东的体系当中去。根据这样的思路,我就建议如果将幸福广东看作是一个总纲,或者是最高纲领的话,它下面应该是有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幸福广东是总纲,下一步应该是幸福广东的愿景,稍微细一些,再接下来应该是行动纲要,可以是三年或者是五年的,再接下来应该是每一年的工作意见,工作意见相对比较具体,也是可以考核和量化的。工作意见相对要有一个考核的体系,有考核体系下一步就有保障的制度,包括领导小组等,整个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设计。幸福江阴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有五民五好的幸福愿景,有三年的行动纲要,有每年的工作任务,有具体的考核体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最后就是在幸福广东的操作过程中,有一些相关的小细节问题,根据幸福江阴的做法简单提一下。一个是设定适度的幸福标准。我们在实施当中有一个发现,哪一类人群更容易幸福呢?第一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经历过磨难和痛苦,现在如果生活比较安定的话,幸福度会比较高。第二是儿童更容易幸福,因为儿童没有经历过痛苦,他不知道痛苦是什么,相对来说容易幸福。如果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社会的幸福度就更高了,一老一小这样的模式是最容易幸福的。举一个例子,江阴有一个花鸟园,如果说我们单独的让老年人来看,他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感受,老师带小孩子来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老年人带着小孩子来,他们就觉得很开心。还有就是弱势群体更容易幸福,单位投入固定的话,投给弱势群体更容易提升幸福感,他们经历过痛苦有一个比较。我们在实施幸福广东的时候,最好是设定一个幸福标准,或者是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心态,为什么幸福社会的提出最初是从不丹开始的,不丹是很穷的国家,人均GDP只有几百美元,但是因为有宗教,宗教降低了人对本世幸福的预值,寄托于来生。我们可以培养一种幸福的心态,将老百姓的心态放在一个比较适度的位置。
第二个细节问题,要挖掘幸福的体验。我们江阴提出来幸福的预期管理,包括现在我们提出的幸福的教育。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幸福的方法,幸福是一种能力,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可以获得,就像我们会说外语、会开车一样,它应该是通过学习而习得的能力。在幸福广东的操作过程中,当然省层面比江阴的县级市层面复杂一些,但是幸福是人的体验,是一种沉浸式和联想式的,尤其在主观指标这一块,可能要多从人的心理或者是心态来做一些研究和工作,因为毕竟幸福的方法,或者说幸福的理论基础是积极的心理和心态,幸福广东在操作的过程中能不能从人的心态角度多做一些工作。
12
徐冬青: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
【主持人:】谢谢杨所长。杨所长给我们带来了富有激情、哲理又有独到精准的理解,在座的各位听完之后可能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杨所长如果说是从宏观的面上谈了对幸福指标体系的理解,接下来的两位嘉宾就结合具体的经验带来他们的经验。江阴市是全国较早开始幸福指标体系编制的城市,下面有请江苏省江阴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冬青为我们传经送宝。
【徐冬青:】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幸福广东的提出不仅是新的理念,更是新的发展模式,而且是被实践证明深受百姓群众喜欢的发展模式。这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觉得是对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实践,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深化,同时也是将政府目标与群众要求的有机统一,更是执政理念的一次深化。我刚才说了这么多话,特别是强调被时间所证明是深受群众百姓喜欢的发展模式。
早在2005年我们江阴就探索了幸福江阴的建设,也是被当时的形势所逼迫走出来的一种模式。当时江苏四小龙,我们江阴是其中之一,李源潮当省委书记期间,我们率先全面实现小康达标现市。全面小康实现之后,四小龙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有的是外资第一,有的是财政收入第一,有的是农民收入第一。李源潮书记视察江阴市就问我们一句话,小康实现之后你们怎么干。当时我们就思考了三个为什么,区域领先大家争什么、全面小康达标之后干什么、发展经济是为什么,于是我们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发展目标,而且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写入建设幸福江阴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提出来之后,我们感觉到将一些政府所要求的枯燥、冰冷的数字,以及老百姓是否关心民生需求,找到了一条政府百姓共建共享,有着共同价值追求的发展路径。本来幸福江阴的目标,我们简单来说就是“五民五好”,有些人说不太好记,我说就这么记,人人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天天都有好心情、处处都有好环境、个个都有好身体。五个好就自然而然将群众的期盼、将政府的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五民我觉得是理性的,政府的追求,五好是感性的,是百姓的期盼。幸福江阴建设五年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加快了产业和城市的转型,促进民生的改善,增强了百姓的福祉,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持续协调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的提升。
第一是以转型发展为幸福江阴建设夯实基础,转型发展加快经济转型优化。这里面我们提了一句口号,一手做大经济蛋糕,一手分好利益蛋糕,要形成民生和经济的相互推进良好局面。
第二我们以民生改善为幸福江阴建设彰显成果。刚才讲到好工作、好收入等,我们首先是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几年来我们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农村调查失业率保持在3.5%以内。努力在公平分享收益中增强群众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江阴连续11年在江苏省农民人居收入中名列第一,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14899元,城镇居民的收入达到了30184元。努力在利益协调中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觉得一个社会的硬实力靠科技、一个社会的软实力靠文化。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我们调查达到了98.8%。努力在社会发展中提高人的素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1%。实现了村村体育健身工程,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
第三以生态优化为幸福江阴建设营造环境。强调治理污染源头抓起,强调生态建设从种树开始,我们做到城区每500米就有一座公园和大绿地,强调治水,还有建立不开发区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
第四以城乡统筹为江阴将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将来一体化发展,将来公交优先就是市民优先,江阴全市实现了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的公交车可以开到农村老百姓的家门口,强调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是服务均等化的建设。
第五是共建共享为幸福江阴建设凝集力。幸福江阴建设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说坐享其成、等待幸福、享受幸福,所以我们也唱响了一首歌,我记得是80年代所流行的是《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勤劳的劳动中、在汗水里,我们强调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运用市场的手段、社会的资本来改善人行道、遮阳棚、城市公厕等民生,我们强调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企业拿钱出来、民间拿钱出来,用4亿元投入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23亿元造林绿化。
13
去年我们承担了金鸡百花奖,政府没有拿出一分钱。让每一个江阴人在创造就业中感受幸福,全市的志愿者和义工超过10万人,慈善基金超过10亿,名列全国县市第一。
幸福江阴建设以来应该说我们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的五民五好的指标看起来是民生指标,我们是用民生来倒逼经济转型,这一点非常重要。“十一五”结束时,我们江阴又取得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八连冠,而且被中央定为和广东的东莞、深圳一样,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回良玉和李源潮部长都分别在中央党校幸福江阴的建设调研上做出了批。同时我们也受到了中央国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华英才、南风窗都对我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报道。幸福江阴的建设赢得了江阴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最新的民意调查率显示,连续五年稳步提升。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江阴的情况,反过来推导幸福广东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发展模式,而且在幸福社会建设过程中证明是深受群众百姓喜欢的发展模式。
第二个方面,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幸福江阴的指标体系提出来之后,从主观、客观等多个方面我们都进行了探讨,我觉得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是主可观相结合的测评方式。主要是客观指标体系和主观指标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权重各占50%。最早我们是30%和70%,客观指标是经济类的指标体系70%,群众是否感受幸福的主观指标体系是30%。后来我们第二年又推进了,四六开,经济指标变成了60%,主观40%。今年是对半开。我们在北京召开幸福江阴研讨会时,龙永图就提出目前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强调一定的经济发展指标是客观也是需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可能主观指标体系会提到若干程度。我想经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能百姓群众自己的主观指标体系可能上升到60%、70%甚至是80%。每年我们通过第三方的测评机构进行调查,这也是我们在北京高层论坛,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提出来的,你们不能政府自己调查自己,这样不准确,群众也不可信,于是我们请了第三方。
第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们开展了20万人的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活动,真正做到百姓出题目、政府来答卷、人民来评判。
第三个特点是主要采取去行政化的第三方测评,刚才我已经说到了。 第四是围绕指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整体推进体系。为了将幸福指标体系,现在大家都知道,考核基层党委各级政府都是指挥棒,光有指标体系不够,所以我们建立了一套配合推进机制,比如说幸福江阴年度工作意见和任务分解、比如说乡镇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等等,确保幸福江阴建设落到实处。
关于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我认真研读之后,认为体现了主可观结合、体现了百姓需求,第三是突出了时代特征,这个时代特征就是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说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险覆盖率等。
我也有四点建议。指标体系的建立你们是实现,所谓实现是有一个实施的时段,比如说2011年到2013年,这样的话通过年度设置目标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第二年、第三年之后可以根据工作变化、发展情况、百姓需求对指标进行动态的调整。关于具体的指标,还可以更人性化、人本化一些,比如说一老一小,老年人和幼小儿童,对幸福建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江阴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幸福不幸福老年人说了算,可以有每百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比如说最近我们在奋力打造全国最著名的亲子教育基地,能否增加优质幼儿园评估达标率。还有就是当前我们提出来的增收倍增计划,是否能够增加扶持自主创业人数。测评的方法,我建议第三方参与,显得更权威更有说服力。关于测评结果的运用,我觉得一个方面可以让党委政府和百姓来了解幸福广东的推进进度和情况,第二个方面也可以尝试将幸福指标体系纳入到基层当时、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现在我们对所有乡镇街道全部是按照幸福指标进行 ,虽然权重还在逐年的调整,但是总是可以将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期盼转化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压力和动力。
如何看待幸福广东建设中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点点题不展开。幸福广东建设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六个方面可以着重的把握。第一是在发展的导向上始终坚持民生重于一切,这样老百姓就和政府的目标紧紧结合在一起。我们有这样的口号,既要让城市人说话也要让农村人说话、既要让年轻人说话也要让老年人说话,既要让老市民说话也要让新市民说话,既要让先富群体说话也要让贫弱群体说话。在发展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民
14
生倒逼产业转型,产业转型升级用民生的要求来倒逼,比如说这几年我们关停并转了许许多多的一些污染企业、化工企业及重工业企业,我要分好群众的利益蛋糕,倒逼你做好做大经济蛋糕。在发展的方法上始终坚持民主促民生,始终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幸福广东谁说了算,人民群众说了算。幸福广东的建设指标大家先大家挑,我们始终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我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民主促民生可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的路径上始终坚持共建共享,这一点作为我们当时市委政府来说把握的非常恰如其分,幸福江阴建设之后老百姓到处问领导要幸福,国家统计局的局长和我们说过一句话,你们提出进行幸福江阴的建设我为你们捏了一把汗,你们将党委政府逼到没有退路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共建共享,幸福不是给予、不是索取,需要人民群众自己创造,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在发展事业上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际视野来丰富发展,幸福江阴的建设其实刚才各位领导,杨所、杨社长都提到了,我们参与了哈佛大学等的研究,甚至还参与了联合国关于社会人类发展具体指标体系,龙永图部长给我们一句话,说幸福江阴的具体指标比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还要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动和有关国家和部门联系,我们接受了哈佛大学的研究专题,幸福江阴的建设案例目前作为哈佛大学的教学案例,本人我也参与了清华大学的多次演讲。还有就是在发展的保障上,始终坚持政府善政、善治,也就是说要加速倒逼,各级政府的责任从管理型、责任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从制度层面上落实,加快转型升级,而且我们要建立一个体制、机制,能够将幸福江阴长效化、制度化,落实到实处。
幸福江阴:对第三方调查的调查
“幸福江阴”调查是江阴市的创举,它的酝酿、制定、推出,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幸福是很难量化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标准不一样,主观性很强,拿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的话来说,就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口袋里有钱,心情不那么好,生活质量不那么高,就说不上是幸福”。考虑到“幸福”的复杂性,江阴内研外调,前后改了12稿,拿出了以民生为最重考量的“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又在“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思路引导下,公布指标让老百姓选择。这个过程体现了最大的民意。
87.66分、90.05分,江阴的老百姓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给江阴的幸福指数亮出了高分。居高不下的幸福分值让江阴的主政者们坐不住了,虽然他们心里对江阴的这两年进步、发展底气十足,但是在“被”字不正常走红的当下,自测的数据总有难以服众的嫌疑,即便一切数据准确无误,也难免有好事者产生江阴老百姓是否“被幸福”的疑问。
在此前提下,江阴果断地推出了“幸福江阴”的第三方调查。
“五民五好”勾勒江阴幸福模样
“幸福江阴的分数就是通过这套指标体系由老百姓评出来的。”负责幸福江阴调查工作的江阴市统计局副局长陈华向快报记者展示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幸福江阴指标体系”)。
在这份由表格和调查问卷组成的幸福江阴指标体系中,快报记者看到,整个体系分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个部分,所占权重分别为60%和40%。
“客观评价指标是围绕我们江阴提出的‘五民五好’设定了5个子系统,共2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根据每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打分。主观评价指标同样围绕‘五民五好’重点设定了5个方面的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主要通过民意调查,重点反映市民的幸福感,综合体现‘五好’的基本程度。”陈华介绍说。
“五民五好”是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提出“幸福江阴”构想后,经过一系列调研和探讨,于2006年6月江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幸福江阴新理念,即“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在江阴,“五民五好”做到了,江阴人的幸福模样也就勾勒出来了。
快报记者在幸福江阴指标体系中看到,客观指标中,对应于“五民五好”所要评估的指
15
标主要有劳动力就业水平、居民收入、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公共交通分担率、绿化水平等等;主观指标体系则围绕“五个好”,对应设定了五类主观指标,有33个主要指标和14个辅助指标。主要包括居民对工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心情愉快度和身体状况指数等。
评价体系从重GDP向重民生转变
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而是在参照了国外经验、征求了百姓意见、邀请了专家指导,几易其稿而成,前前后后经历了两年时间。“为了让这套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江阴百姓的幸福指数,前后总共改了12稿。” 主持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制定的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
2005年,江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后,接下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就摆到了江阴领导干部面前。从那时起,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就一直在琢磨: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经济争什么?全面小康以后干什么?
“经过对自身的发展路径、发展理念和发展追求的冷静审视,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的理念,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参与,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感到幸福、感受成功。”朱民阳说。
于是,江阴开始探索幸福评价体系的构建。但是,幸福是很难量化的东西,主观性很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不同的幸福感。如何才能找出共性?如何找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来设计幸福指数?一直以来,这都是幸福指数研究者的难题。
“幸福评价体系应该纳入哪些指标?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版本几乎仍然是GDP考核的那一套。”陈华告诉快报记者。
在“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版中,快报记者看到,这和现在施行的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大相径庭。整个体系考量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共25个指标,其中14个指标与无锡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一致。比如,人均GDP、万元GDP能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等。
“但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口袋里有钱,心情不那么好,生活质量不那么高,就说不上是幸福。”朱民阳说,老百姓对枯燥的GDP数字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民生、实事。
“所以在以后的历次修改中,GDP考核的指标逐稿减少,而民生指标逐步增加,到最后,GDP指标减到最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民生指标。”朱民阳说,每次修改的背后都是征求意见的结果,江阴在基层就至少举办了几十场座谈会。到第6稿时,还专门到北京召开了研讨会,征询专家意见。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州认为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指标既有经济发展指标、又有社会进步指标,既有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又有科学发展指标,既有反映客观进步发展的指标、又有反映人民主观感受的指标,整个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他也建议,建设“幸福江阴”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进步指标,特别是要突出村民对村民自治、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程度,更符合老百姓切身利益;要突出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重视农村受教育的年限、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要通过设计指标,引导社会关爱外来人口,增强新市民对江阴的满意度。这些在最终的幸福指标设置中都有体现。
江阴还专门邀请江苏省小康专家组和江苏省委党校专家,协助研究制定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还邀请了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委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指标体系的理论支撑、动力来源和实践路径。
“我们的幸福自己选”
“幸福不幸福,老百姓说了算。”朱民阳告诉快报记者,幸福江阴指标体系最科学的地方在于,它是由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
2006年10月11日,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出炉。为了使“幸福指标”更贴近百姓生产生活、更易于感知认同,幸福江阴建设领导小组从10月11日起举办“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
16
活动初选了50项主客观指标,供广大市民选择。
江阴市河北街社区的市民陆阳还记得当年“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情景。“《江阴日报》整版刊登了50项备选指标及解释说明,并且连续3天在江阴电视台播放活动通告,市政府网站上也设置了‘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专题。”陆阳回忆说,当时江阴市民几乎都在讨论幸福指标,都在参与幸福指标评选。
“城区许多公园都拉起了‘幸福指标大家选’的横幅,一些志愿者在引导市民填写评选表,我们河北街社区还设立了投票点,让居民们参与,大家都非常踊跃。”陆阳说。
江阴市统计局副局长陈华告诉记者,截至2006年11月6日,本次活动共有1.5万余名市民参与,总投票次超过15万票。其中城区有1万余人参加,乡镇有3500余人参加,步行街设点处有914人参加,收到来信800余封,网上投票数达17011票,有549人参加网上有奖投票。从参加活动的群众年龄层次看,涵盖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许多新市民也积极参与到幸福江阴建设中来。
最后,环境卫生满意度、绿化满意度、家庭和睦程度、住房条件满意度、心情愉快程度、劳动保障和安全保障情况、交通出行满意度、工资性收入、水源水质满意度、家庭收入满意度等指标从50项备选幸福指标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最关注的十项指标。
“这次活动搜集整理的意见建议情真意切又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了江阴还存在贫富差距、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一些市民还围绕江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陈华说,老百姓提出的不少合理建议,许多都被幸福指标的新修订版本所吸收。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司长鲜祖德曾对此表示,幸福江阴有客观的评价体系,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否幸福由老百姓说了算,这充分说明了江阴领导的创新精神。
自测幸福指数太高?让第三方来调查 在老百姓认同、专家认可的情况下,江阴市统计局开始用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对江阴百姓的幸福指数进行综合打分。
“每年,我们会抽取1200户江阴居民,就主观指标体系部分进行入户民意调查。”陈华说,为了保证民意调查的客观性,基本上抽查户中的40%为城镇居民,60%为农村居民,其中还有200户为新市民。
2007年6月,江阴市统计局调查队组织开展了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根据主客观评价情况对全年进行综合评价:2007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87.66分,其中客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8.57分,主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6.29分(民意调查指数)。
2008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再次组织开展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根据主客观评价情况对全年进行综合评价,2008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90.05分,比上年提高2.39分,其中客观指标评价指数为92.21分,比上年提高3.64分,主观指标评价指数为86.82分(民意调查指数),比上年提高0.53分。
“连续两年,江阴的幸福指数都很高,而且有所增长,是不是我们的统计有问题?”陈华告诉快报记者,通过两年的幸福指数自测,居高不下的幸福分值让他们自己开始怀疑,江阴老百姓是不是“被幸福”了?况且,自测的数据总有难以服众的嫌疑。
于是,2008年12月,江阴市统计局委托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对江阴幸福指数进行调查。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中郡”)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以“县域经济和地市州盟”等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的独立性社会机构,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由他们对幸福江阴进行调查,相对独立,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回忆了2008年进行幸福江阴调查时的情景。“当时,我们看了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后,就感觉幸福江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不仅客观,具有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刘福刚说,江阴的这套体系,使幸福不再虚无缥缈,而成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你们当时有没有觉得江阴前两年自测的数据有些偏高?”对于这一问题,刘福刚坦诚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个体系中客观指标权重占了60%,主观指标权重为40%,江阴在客观指标部分基本都能达标,每年只有个别指标达不到,所以它的客观分值特别高,再加上主观分值也不低,所以综合评价的分数较高。”刘福刚说。
刘福刚告诉快报记者,为了保证调查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中郡在进行幸福江阴调查时
17
扩大了主观指标调查的样本范围。抽取了2000个样本,比上年多抽取800个,扩大了调查面;其中城镇800个,农村1200个;江阴本地人1670个,新市民330个。“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了被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和职业结构。”刘福刚说,不同于上年被调查者以初中学历为主的情况,学历以高中文化所占比重最大,达41.30%;提高了当前社会压力最大的企业职工比例,达到54%,比上年增加了2.41个百分点。
“结果,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6.95分,比上年调查结果提高了0.66分;比2008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自测的分值则仅高了0.13分。”刘福刚说,由此可见江阴市统计局自测的分值是比较客观的。
刘福刚说当时他也参加了主观指标打分的入户调查。“总体感觉江阴的老百姓确实生活得很好。”刘福刚说,2008年12月正是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而江阴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感受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态势,可见江阴的幸福是真幸福,而不是“被幸福”。
幸福指标也在与时俱进 2009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又在全市范围内抽样选取1200户居民开展了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江阴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7.06分,比2008年12月委托中郡进行的调查结果提高了0.11分,比2008年7月调查结果提高了0.24分。百姓对好工作、好收入、好环境、好心情、好身体的“五好”建设均表示满意,满意率都在90%以上,对幸福江阴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2009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为93.52分,比上年提高了3.47分。
“不过,随着江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发现,2006年制定的部分评价指标已经不合时宜,需要作出调整。”陈华说,这些指标或制定的标准过低,或者已经不被老百姓所关心。如何调整?“还是要把权力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来评判。”朱民阳说。
今年3月13日,家住江阴市河北街社区,今年65岁的张国凡老人拿到了一张“‘幸福指标百姓选’民意调查表”,上面列出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20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量化指标和反映老百姓对“幸福”感知和认同程度的直观指标,供市民选择最关注的5项。
“政府又在征求我们的意见了。”张国凡笑着说,类似的调查表这几年她填了不少,每填一次,江阴的面貌就有所变化,“这是政府采纳了我们老百姓提出的意见、建议的结果。”很快,张国凡老人就选出了自己最为关注的5项指标,分别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化水平、您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和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我为什么选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因为我们河北街社区这一带,以前有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有缺陷,所以我很关心这个指标,不过,这两年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张国凡说。
陈华告诉快报记者,此次“幸福指标百姓选”民意调查,共发放问卷2600份,覆盖了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新市民群体。根据问卷统计结果,老百姓最为关心的5项指标是:“城乡人口收入之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自然镇村公交车通达率”“您对目前住房状况是否满意”和“最低生活保障满意度”。
“从选出的5项指标就可以看出,通过‘幸福江阴’的建设,江阴老百姓对幸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陈华说,比如老百姓关注“自然镇村公交车通达率”,这是相当高的要求。目前江阴市已经在行政村层面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而自然村比较分散,现在的通达率为85%。
陈华还告诉快报记者,此次选出的5项指标,可能会被纳入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的最新修订版中,目前已经写进了征求意见稿。
快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007年底,江阴市就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对幸福江阴指标体系的最初版本进行了修订。“那次修订主要是针对客观评价指标部分。”陈华介绍,比如将“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修改为“基尼系数”,这是因为随着证券业、基金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运用存款经营证券、基金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这一指标已经不能正确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了。
“江阴的幸福指标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这是一个不断听取民意,与时俱进的过程。”朱民阳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需求,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
■快报记者 陶维洲 江阴报道
18
正在阅读:
江阴:用人民幸福评估发展04-14
QQ 企业邮箱 OutLook 和 Foxmail 设置09-15
留在记忆里的冬天作文700字06-30
家庭小事作文03-31
按键精灵开发者一到六级认证最全总结答案01-29
VB讲义04-13
毕业设计 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08-30
qq邮箱打不开怎么办02-10
现代广告学作业1108-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江阴
- 评估
- 幸福
- 发展
- 人民
- 2018-2023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目录
- 科技志编纂十五问2010.9.6
-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广告公司简介草稿
- 2016年甘肃省主治医师(消化科)模拟试题
-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2期) - 专题13欧姆定律
- 3D打印耗材可行性研究报告
- 福建省2017年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措施项目费试题
- 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中的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文献综述
- 静电场的边值问题
- 建筑学学校建筑规划设计论文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 世界建筑史2018
- 质量管理案例
-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简介
-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设计 - 图文
- 八年级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练习 - 4
-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Unit 1lets spell全英说课稿
- chenfang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