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广俭的找矿思路

更新时间:2023-09-29 14: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论纪广俭的找矿思路及其形成的基础和原因

帅邦林 纪燕祥 (河北省地质勘查局)

1、前 言

纪广俭,1957年毕业在宣化地质学校矿产地质专业,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秀(是该届共四名获优等毕业证书者之一),被特别选拔到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直接领导的地质力学研究室(后改所)学习深造和工作,由于他各方面优秀表现,仅仅一年后,即被李四光亲自选定为其三大地质科学成就(蜓科化石、第四纪冰川、地质力学)的全面继承人。几年后,因在地质力学某些内容和方法上同李产生分歧,加之他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于1961年被下放到野外队,先后在河北省地质局各队从事地质技术工作。几十年来,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矿产的寻找和勘查上,并形成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找矿特别是寻找隐伏矿的思路和思想。尽管因多方面阻难,多年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许多思路和想法也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他仍然坚持不懈,继续求索。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找矿高潮的今天,我们感到他的这些思路和见解可能具有一些启发和参考价值。现据我们所知和体会整理成此文,供有兴趣者参考。 2、总体思路:

纪广俭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体会,认识到现在绝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所遵循的找矿工作方法多是靠“撞大运、拼工程和跟着古今采矿者的脚印走\和遵循“挖槽子—采样—打钻\三部曲来对矿体\\矿床的品位和

1

长、深、厚进行控制,最后求出储量完事. 而大多数地质科研机构所做的工 作,则是多偏向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等矿床成因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很少回答到哪里找矿,如何找的问题.这是现阶段我国地质界存在的一大缺陷。

上述的找矿方法在以露头矿为主的找矿时代还可以获得一些成果,而现在所开展的新一轮找矿工作应当以寻找隐伏矿或深部矿为主要对象了,如继续沿袭上述的找矿法,是难以行通和不能取得成效的。纪认为,现在应是主要用脑子、靠研究来找矿的时代了。在这当中,每一个找矿者都应认识到找矿思路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学会开动脑筋,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思考到哪里找矿和怎么找的问题。 纪广俭认为,正确的找矿思路建立,不仅需要具备全面、深厚的基础地质知识,广泛掌握各种相关资料和信息,而且需要对所获的资料、信息运用唯物辨证的观点、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索,方能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理性和规律性认识。

他认为,应当从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应当注意抓主要矛盾,从诸多控矿因素中查找出最主要的因素;应当把研究和探索各矿种、各类型矿产的产出和分布的规律性作为研究和

作者简介:纪燕祥,男,纪广俭之子,1967年生,199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学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勘查与研究工作。E-mail jgj 370808 @ 126.com

帅邦林,女,纪广俭之妻,1936年生,1954年入重庆大学地质系,1956年转入成都地质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后到地质力学研究所学习深造和工作,1961下放到河北省地质局,高级工程师,1991年退休。E-mail jgj 370808 @ 126.com

2

探索的重点。他认为,由于隐伏岩体和隐伏矿在地壳中保存得完整, 应当具有更大的规模和价值,所以要把隐伏矿的寻找作为当前找矿工作的重点。

他还认为,找矿要树立来龙去脉思想,寻找系列的矿产类型;要建立和研究立体成矿模式特别是成矿构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等。 他还建议,为了培养和提高地质院校学生和广大野外地质人员建立找矿思路,应当在学校开设<找矿地质学>课程,并在广大野外地质人员中宣讲。<找矿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种地质条件下都能形成和蕴藏哪些矿产;二是各类型、各矿种产出和分布的具体地质条件和规律为何。他呼吁:应当立即组织着手编写和讲授这一教材和课程。 3、找矿思路分述

早在1960年,在地质力学研究所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他就提出地质力学应当研究和预测矿产分布的规律,预测深部矿产的位置。在场的专家们均对此感到为难。

1963年,他在同一位老朋友交谈时曾提出:在普查找矿应当加强成矿地质规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并根据这些规律去找矿、探矿。在矿区勘探中,也应当加强对矿床、矿体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并运用这些规律指导勘探工作,他还提出如果把这些规律研究清楚,就不一定非按照固定的勘探网度布置工程和打钻,而是应大大缩减勘探工程,实现用最少的经费找出做多的矿产的目的。体现了他注重研究和探索矿床产出和分布规律的思想。

3

1966年,在金厂峪金矿区工作中,他密切结合实际学习和钻研,懂得了该矿的复脉型金矿的主要含矿岩石绿泥石和绢云母片岩是断层在地壳较深部位形成的塑性变形构造带的产物,并了解到断层构造自地壳的浅部到深部,随着围限压力的加大,岩石是由脆性逐渐变为塑性,致使断层带的产物也逐渐从角砾岩—碎裂岩—压碎岩—糜棱岩—千糜岩—片岩的变化过程。由此想到在地壳浅表处所见到的具一定规模的脆性断层和裂隙构造的深部,将逐渐变为塑性变形的片岩型构造,也即是由浅部的石英单脉型金矿变为片岩型复脉型金矿,初步形成了在地表单脉型金矿的深部有找到复脉型金矿的可能。

1970—74年,在从事冀东地区超基性岩型铬矿普查找矿工作中,针对该区毛家厂岩体赋存有工业铬矿体,而其它众多岩体则没有或只有微弱矿化的实际情况,其原因为何以及区内还有没有找到工业铬矿这个许多人关心但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经长时期的刻苦学习和冥思苦想,得出了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矿和赋矿特征可能受着不同的岩体侵位空间类型控制,首创了主侵体、溢流体和溢离体的学说和概念。即他认为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沿构造带向上侵位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一方面可在该构造带内形成与其形态和产状相适应的岩体,另一方面,岩浆也可以沿一些裂隙向构造带旁侧的低压、低洼空间流动,并在那里形成岩体。他将前者称为主侵体,将后者则根据与前者的关系分别称为溢流体和溢离体。溢流体是指直接从主侵体流出且其间还保持紧密联系的部分,溢离体则指与主侵体相距较远且彼此已经中断联系的那些孤立岩体,同时将作为岩浆侵入和主侵体赋存的

4

主体断层裂隙构造称为主侵通道构造。并且认为只有主侵体和主侵通道构造才具有最好的成矿和赋矿条件,因而是找矿的重点和主要目标。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根据冀东地区超基性岩体的分布情况,提出在遵化的珠岭—绿石沟、大河局—苏家洼、阎家沟以及迁西宋庄等地均可能发育有隐伏的主侵通道构造和含有铬矿的主侵体,可作为寻找工业铬矿的目标[1]。

1971,看到宽城孤山子村民在用磁铁块吸取超基性岩体残积层中的磁铁矿粉,推测在流经该岩体的各水系中会有砂铁矿的形成和赋存,有勘查和开发价值,并于2004年编写了此项目的找矿设计书。 1976—78年,通过对寿王坟铜矿及该花岗闪长岩体的有关特征的研究,并结合潘家店附近的岩体接触带只有大理岩化而无矽卡岩发育的情况,依据主侵体、溢流体的概念,认为成矿的寿王坟花岗闪长岩体的总体形态和产状很可能是一个由南向北弯曲的勾手状,南部的手掌、手腕组成主侵体,而北部的并拢的手指则属于由南向北流出的溢流体部分[2]。由于成矿的挥发份大多易集聚在主侵体的顶部和上部,故而认为接触交代型铜矿只发育在岩体西南部,而其它部位的接触带因缺乏挥发份,其成矿、找矿的前景不大。这也是为何潘家店一带的接触带仅有大理岩化而无矽卡岩化的原因。

1977—78年间,河北省地质局领导根据冀西涞易地区发育有若干规模很大的航磁异常,认为是大铁矿引起,调动了多个地质队成立了冀西指挥部,组织了所谓“冀西会战”。纪广俭曾被抽调任联合研究组副组长。但当他收集和初步研究了该区的一些资料后,当即指出“该

5

处无大矿,所谓的磁异常系是闪长岩体引起。如果找矿,也只能在闪长岩体与周围碳酸岩的接触带寻找接触交代型铁矿。虽然由于他人微言轻,这些话没人当回事,但后来的实践结果却证实了他的预言。遗憾的是,为会战所花去的大笔资金全打了水漂,至今无人过问和追究,好象什么也未发生似的。

1978年,经对石人沟铁矿构造的分析,认为其深部可能存在着向斜转折端构造,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据此纪编写了该矿深部找矿设计,设计经施工后,使该矿区的铁矿储量,翻了一翻,增加1亿多吨。 1979年,在参观、考查了峪耳崖金矿之后,一方面认为在该矿区之内仍有找到隐伏矿体的可能,另一方面则认为在其外围有找到隐伏的同类含矿岩体和矿床的可能。前一意见当时曾向该矿技术人员提出,虽然遭到反对和拒绝,但后来的勘查结果却使纪的预测得到了证实(当然,这件事除他自己外,别人早已忘却);后一想法则通过他自己的勘查和研究,取得了重要线索。发现了二合店一带的白色花岗岩脉,并根据该岩脉的一些特征,预测其下可能有隐伏的峪耳崖型花岗岩体和金矿的发育[3]。

1979—1981年,根据寿王坟岩体产于月明山洼陷中并受着近东西向断层和北北东向二组断层带交叉部位的控制,认为寻找这样的交叉点,很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的寿王坟型岩体。又考虑到由中酸性侵入岩体形成的接触交代型铜矿床多产于岩体的顶部和上部,而隐伏岩体具有更大更好的成矿和找矿远景,因而提出应当大力在月明山洼陷区开展隐伏岩体和隐伏矿的寻找工作的设想和建议,并编写了普查找矿工

6

作设计书。此设计于78年向八队提交审查,因队上认为没有适应这一工作的技术人员而搁置。1979年9月6日,省地矿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申庆荣在八队听了纪关于寻找隐伏矿和上述设计的汇报,认为很好,并让将文字材料整理好后复制几十份送局,由局分发各队领导学习、参考。他按申总要求及时整理好材料,交给队上,至于队、局是怎么处理的,便不得而知了,估计是无人当回事。1981年春,时任省局副局长的谭英来冀东听取了纪的汇报,非常高兴,高度评价和称赞纪在找矿上的探索精神。谭在回局后很快组织召开了全局科技工作会议,特邀纪到会做了寻找隐伏矿的专题讲演。谭在会议开幕和闭幕的讲话中,不仅称赞了纪对找矿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号召全局地质技术人员向他学习,还一再表示将尽一切力量给纪以全力支持。遗憾的是谭的这些表示,随着他不久后的退休成了过眼烟云。

1983年,纪承担了双山子地区1/5万区调项目,为不忘找矿,从一开始,就把查明测区内的矿产资源情况和找到多处有价值的矿产地作为区调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踏勘中就选定了三家子、苗杖子、半壁山等金矿点作为重点勘查对象。除三家子金矿的勘查项目后来被522队占去外,苗杖子、半壁山经后来的勘查均达到中型。与此同时,纪还调查和勘查了青龙河、星干河的砂金成矿条件和资源远景,编写了两条水系的沙金普查设计。接着于1985—86年,他又继续收集、研究了冀东、冀北许多水系的砂金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编写了该区沙金普查找矿的总体设计书,这些设计经省局审查后实施,分别找到

7

星干河、汤道河等多处成型的沙金矿床,开创了该区砂金找矿的新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纪广俭当时之所以提出和强调砂金找矿,除为了尽快找到一些金矿资源外,他的更深本意是为了赢得时间和条件来从事隐伏矿的研究和探索,以求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遗憾的是他的这一愿望没有得到当时队领导者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的这些思想太超前了,没有条件开展这方面工作,至少得二十年后再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纪的寻找隐伏矿的愿望当然也就成了泡影,并最终被从冀东排挤出去。

1985年,在了解到新集盆地白垩系砾岩层有含金显示,他随即进行了勘查和调查。了解到不仅白垩纪砾岩含微量金,且该处现代水系中有沙金蕴藏,而且沙金的颗粒较大(当地称豆瓣金),于是经思考树立了成矿、找矿的来龙去脉思想。即他认为砾岩中的沙金应当既有来源,也应当有去处。来源可以指示我们去追根溯源,寻找原生金矿,去处则指导我们去寻找现代水系中的沙金矿,因为砾岩中稀少的金可以经现代水系的再淘洗很可能形成富集的砂矿。他编写了该区的找矿设计。遗憾的是直到今日因缺乏深入研究,对这些问题仍无具体成果。 1987年初,纪受河北区调队委托,赴新疆参加国家305项目的投标。他认真编写了塔城地区多金属找矿项目标书,曾自认为是水平最高的,觉得有条件施展自己的找矿才能了,但经审查,在全国五十多此份标书中,却排名第二,只是因河北队不适宜高寒地区工作这一条理由让位给新疆本省队,使他又一次大失所望。

8

1999年,在研究了片石峪金矿区的资料后,发现在矿区中部有两条成走向东西平行产出的金矿脉(211、212号脉),它们的倾向相对,倾角50-600,根据在两条或多条矿脉的交叉、交汇处往往可形成厚大和富矿的规律,认为在该两条矿脉深部交汇处,很可能有较大矿体的赋存,并按此认识编写了该矿的深部找矿设计,因各方面条件所限,至今未能实施。

2000年,纪自费到军屯金矿区考查,他勘查和研究了矿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后,首先认为在F2断层西侧仍会有金矿脉的延续,只是F2断层将这些矿脉向南错移而隐伏于平原区第四系之下以及存在着小型紧密褶皱构造而难于被人们发现罢了。同时在全面分析、研究了外围构造和矿脉发育情况后,认为该矿的金矿化不是众人所说受长城系、蓟县系矿源层的控制,而是受断层裂隙构造的控制,其矿化的延长方向也不是近东西和北西西方向,而是近南北或北北东方向,并认为在F2断层西侧的深部存在着一条北北东向主干成矿构造,具有找到大型到特大型金矿的可能[4]。同时根据军屯各矿脉是沿与冷口断层平行的裂隙构造贯入的,因而认为金矿化形成于冷口断层之后,则在该段的冷口断层带中也很可能有金矿的赋存,而且在前述的北北东向的主干成矿构造带与冷口断层带的交叉、交汇处应有最大最厚矿体的蕴藏,还根据成矿的来龙去脉的思想,认为在大沙河河道及两侧冲积层中可能有较富的砂金矿赋存。

2004年,在考查了滦河下游的砂铁矿的情况后,想到既然只有一百年左右的现代滦河河床有较大价值的砂铁矿的赋存,则在那些有几

9

百年、几千年历史的古河道中会有更厚更富砂铁矿的形成,具有更大的远景和价值。同时认为在各古河道的入海口处(多已隐藏在现在的海底),也会有有开发利用价值砂铁矿的蕴藏[5].。在现今铁矿资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对这些砂铁矿资源进行勘查和开发利用,是增加我国铁矿资源自给能力的一个途径。

2004年,在勘查、研究了大庙、头沟铁矿及整个冀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特征后,纪认为无论是大庙岩体本身还是整个岩带均可能有大型到特大型铁矿床的蕴藏。首先,他根据自己创建的主侵体、溢流体的概念,认为大庙岩体是由南部主侵体和北部溢流体组成,因而在南部主侵体部分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其次,他认为该岩带内的众多大大小小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不应是孤立的,而很可能是深部发育的一个或多个大型岩体在浅部的表现。据此他认为在这些大型岩体中也一定会有大庙式铁矿的蕴藏。他经勘查,在大庙岩体东北10多公里的黎明村附近的大片正长斑岩中有一面积二十多平米的含多量磁铁矿块的超基性岩俘掳体发育,显示系正长斑岩侵入时把深部的磁铁矿体冲碎而带上来的。这一发现,无疑为该区深部存在有磁铁矿床提供了有力佐证[6]。2006年,地质五队在听了纪的上述认识的介绍后,很感兴趣,委托纪编写了该项目的立项报告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但在申报两个月之后,进行审查时,主持者却以”专家比你还了解”一再限制纪的介绍和说明,最后则以暗箱操作不给任何说明和理由而拒绝立项。当纪打电话给审查组专家询问时,该专家则以?大洼已打出矿?来搪塞,从电话中纪已充分理解这些所谓的专家们连认真看一遍立项

10

报告都没有,对报告中的立项目标、立项依据等内容根本不了解,还谈得上什么审查啊。

2004年,纪在研究了冀东地区区域构造和变质铁矿分布特征之后,感到变质岩区的铁矿大多已经勘查,对露头矿、浅部矿的找矿前景已很困难,经反复考虑,认为现在的找矿应着重在三个方向,即一是在大片变质无矿岩区寻找隐伏矿,二是在长城系分布区之下找矿,三是在铁矿分布区深部寻找向斜转折部位的厚大矿层.

2005年,根据沟河北钼矿的辉钼矿军均产于透辉石结核之中,认为该矿的成矿物质并非来源于岩浆岩体,因为这些成矿物质不可能越过几十、几百米的岩层像蜜蜂找窝一样专门钻入到透辉石的结核中心,且在沿途不留下任何蚀变痕迹。为此该矿不应是前人所说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而很可能是沉积成因的,如当真如此,则不仅有希望在整个华北的蓟县系、长城系分布区找到大型到特大型沉积型钼矿的可能[8],而且可以确立碳酸盐沉积型钼矿这一新的矿床类型(世界上尚无此类型)。

2005年,在考查了内蒙荷尔乌苏铅锌矿后,发现2号矿脉总体向南倾斜,而其南侧的6号矿脉向北陡倾,二者将在深部相交汇,提出在二者深部交汇处,应有厚大和富矿的赋存。

2006年,在考查了吉林夹皮沟金矿区的地质情况后,认为该矿区现在的找矿方向应以寻找各矿带、矿段之间的交叉、交汇处的矿床、矿体为重点,当他向夹皮沟金矿公司全体地质人员讲解这些思想时,博得热烈欢迎,坚决要求他带领他们进行这方面探索和研究找矿,还

11

自发亲赴北京向中国黄金公司反映这一要求,遗憾的是,可能主要因他不是什么著名的院士、专家,而被冷落。

2006年六月,在征得地质二队主管地质工作的副队长赵保顺同意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后,纪提交了峪耳崖、冷口、铬矿、钼矿、砂铁矿等五份找矿立项报告。但到十月份纪发现没给申报,全部报告仍压在二队,问赵何故,赵先说忘了,后又由他人处趸来什么不能保证找出矿来等莫须有的理由,使纪非常气愤,于是撤回报告,不再申报。 2006年6—11月间,纪三次致信给省地勘局刘鹤丰局长,要求成立河北找矿研究所和协助申报和批准几个找矿研究立项报告。直到2007年2月中旬才收到由地勘局地矿科技处马友谊处长代刘局长写来的一封信,在信中对纪的要求和意见是原则上赞扬,具体则拒绝,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使纪又一次碰了壁。从内心感到现在欲想办成点正事真是太难了。诺大的省地勘局、国土资源厅,有那麽多勘查经费,可以在那些毫无找矿意义项目上大手摔钱,惟独不愿给他这些有一定依据和意义的找矿项目立一个项,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2007年10月,纪参加了河北矿业论坛会议,在这之前,同纪燕祥等共同向会议提交了四篇学术论文,他原想能在会上宣讲一下自己的论文,宣传一下自己的找矿思路和思想,让大家有所了解、认识和评价。没想到论文宣读者早已内定,一个学术会,也同我国许多事情一样,官大则水平高,只要你有地位和名气,即使文章、讲话毫无新

12

颖、具体的内容,也可在会上大肆宣扬,而纪则因既无职位又无名气被完全置于旁落。

2008年,在初步研究了甘肃阳坝铜矿的地质资料后,得出如下两点重要认识:

1.认为铜、铁和多金属矿的形成和产出,受古火山口的控制,即金属矿均分布在古火山口的附近,因而要找矿首先就要找到古火山口。但因为含矿的人碧口岩系是远古代形成的,在其形成后,该区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变动,现在的碧口群岩层均呈走向近东西-北东东,向南或南东陡倾的产状,倾角达到80-90度,既然地层都从原来的水平产状变成近直立了,那麽原来成直立的火山口就会转变为近水平的了,成了与现今地面近平行的平卧产状,为此要找古火山口就要按这个思路去寻找火山口侧面的各种特征,来推测和判别古火山口的存在和位置。以往人们一味在现在的地面上寻找火山口,纪认为是犯了方向、路线错误。

2。他研究发现,该区已知的铜矿床、矿点在分布上,不仅集中在三个走向带上,而且均位于平卧的火山口上,不仅表现了成矿上大致的同时性,且可以指示成矿、赋矿的大致部位,据此,创建了阳坝式铜矿找矿靶区预测的几何推导找矿法。按此观点和理论由纪主编的阳坝式铜矿找矿研究报告在评审中获得了高度评价,一审顺利通过。 4。找矿思路形成的基础与原因

据我们长期观察和体会,纪广俭之所以能够经常形成前述一系列找矿思路,是同他长期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分不开的。

13

(1)、善于学习,具有全面和牢固的地质基础知识。他对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及各个大地构造和板块学说、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层地史学、矿床学特别是找矿地质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了解和特长。就说岩石学吧,他是1971年从事超基性岩和铬矿找矿工作开始深入学习钻研的。在这之前,他一直把学习和钻研的重点放在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和地层上。在李四光1971年逝世后,他把学习和钻研的重点放到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方面,并规划了具体的努力方向,是在弄懂弄通这些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钻研和摸索“成因矿物学—成因岩石学—成矿岩石学”系列的理论和规律,为解决找矿方向和找矿预测服务。按照这一规划,到1979年他到地质职工大学任教时,主讲岩石学和晶体光学,讲课效果和质量是众所周知的,许多学生曾自豪地说:“在岩石学上,我们已达到研究生水平”。对岩石化学,他不仅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更透彻地弄懂弄通其中的原理。1974年拟编写一本岩石化学讲解性的书,当致信给地质出版社征求是否需要和安排出版时,编辑部很快回信说非常需要,并可安排出版计划。因当时编辑部没有给他个人而仅给队革委会来信,让队上组织由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的三结合革命编写小组负责编写。他很不满编辑部这种“革命”做法,停止了编写,使编辑部当年年底派专人取稿时落了空。直到81年为解决职大的教材他才完成了此书的编写。在矿物学上,他经过苦心钻研,不仅掌握了现今各种版本的矿物学的内容,而且创立了由矿物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所决定的相互关系和各种性质和特征规律,在用这一规律给包

14

括刚刚从地质大学毕业生和在职博士、硕士生讲课时,都感到清晰、易懂、好记和有规律,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枯燥无味单纯描述性的矿物学讲得道理串通、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听课中有人禁不住高声称赞:“讲得太好了”。

他不仅下工夫学习和掌握基础地质知识,更时刻注意学习和了解有关找矿的各种新学说、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并结合实际来运用和检验。遗憾的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建立“成因矿物学—成因岩石学—成矿岩石学”系列的理论和规律的愿望却因缺乏必要的机会、条件没能实现。

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注重辨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系统细读了“辨证唯物主义“一书,并经常反复、深入学习“实践论”、“矛盾论”。他非常赞赏并经常以毛泽东的如下论断指导自己的实践和思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我们感到,纪广俭的这些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是他能够取得比较科学的认识和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2)注重实践,坚持野外观察研究。他认为地质工作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预想搞好,必须时刻注重野外勘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15

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参加了主由老师组成的野外地质研究队,参加工作后,除按规定和要求作好各项野外工作外,还为了搞清一些地质问题,只身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野外勘查。61—62年间,他曾多次在星期天只身从蓟县城步行到城北五十多里的下营、黄崖关等地进行地质构造的勘查,一天往返一百二三十里,不吃不喝(因当时处于困难时期,只早上吃一吨饭,还不饱)。63年春节回老家蓟县探亲期间,也曾只身前往蓟县城北观察研究震旦、寒武二系间的分界和蓟县山前大断层问题。近年来,为了研究冀东、冀北地区隐伏矿的找矿问题,他更经常自费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勘查一些矿点和地区地质。 也许是上苍的有意安排吧,几十年来,他几乎干遍了地质领域的每一项野外工作,既搞过1/100万、1/20万、1/5万区调,也搞过各种大比例尺的矿区填图;既搞过许多矿种的普查找矿,也搞过勘探;既素描过探槽、浅井和坑道,也做过钻探编录;既搞过科研,也从事过专业教学;既找矿,也找过水。同时还自学了晶体光学和岩矿鉴定,做到了到野外能填图,室内会看偏光显微镜一个全面合格地质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本领。正因为如此,才使他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地质工作的各项工作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促使他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找矿思想和思路。

(3)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纪广俭学习和钻研问题的又一个特点。他对什么问题都要根据实际和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无论是什么人的学说、理论和意见,他都不盲目相信和追随。对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如此,对其它许多学说、理论也是如此。这可能也是使他经

16

常产生一些与众不同和创新型意见和灵感的原因吧。纪广俭在几十年的找矿实践中最大和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每一个他所勘查和接触的矿床或矿点,,脑子里都要经常反复和深入思考该矿为什么在这里存在和产出,决定它产出和存在的主要地质条件和因素是什么,在其附近有没有同样的条件和因素,是否还可以找到同类的矿床或矿点等这样一些问题。并亲自下工夫去收集研究资料和野外实地勘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甚至要考虑、探索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只要得不出合理的认识和解释,就坚持思考下去,并寻找一切机会向各种能人请教,直到得出较为合理的答案后才肯罢休。他经常说,在中国地质界存在两个不正风气,其一是迷信名人、外国人,一些人言必大人物和美国、日本,只要是大人物和外国人说的,就绝对正确。你是中国人,又是无名的小人物,从骨子里就认为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和有意义的认识或成果;其二是一些大人物总好强拉硬拽地把问题和成果往自己的学说、理论上套。在某区没找到矿时,他们置之不理,而一当别人在哪里找到了什么矿,就蜂拥而至,跑来研究,最后则千方百计把该矿说成如何如何符合自己的学说或理论。还有则是在大量科研报告和论文中,谈起国外和理论问题滔滔不绝(多是抄录的),而谈到具体找矿时则“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无多少具体内容。这可能是我国地质科学和找矿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吧。期盼能早日得到扭转。纪广俭在研究、探讨各个矿种、矿区的找矿思路、方向时则从不先入为主地套用什么学派、学说、理论,而是密切结合实际,从矿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出发,运用地质学最基础的知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的认识也是矿

17

床、矿体的具体产出和分布的部位和地域。因而很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即使引用一些新理论、新学说,也尽量做到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完全没有追求时髦和“拉大旗作虎皮”的意图和表现。 5。结 束 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纪广俭的众多找矿思路,只有很少部分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绝大部分则一直未有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他自己也承认,由于所掌握的实际资料有限,加之又多是预测的隐伏或深部矿床,能否取得预期成果尚不能肯定。对此他本人和我们都诚恳希望能得到理解。正如地质学报编辑部的专家在其“冀东、冀北地区某些金属矿的分布特征和找矿方向”一文的审查意见中所说:“这些看法不一定都对,但学术思想活跃,值得提倡和鼓励。对在该区进一步找矿有参考价值。”

也许因为我们是他的家人亲人,出于习惯性偏见,对他的行为过于渲染了。为避此嫌,下面引用他的几位老同事老朋友的赠诗作为本文的注脚和结束吧:

18

附诗六首

有感广俭同志之找矿探索精神 写照广俭同志古稀之壮举

段长青 林竟智 构造体系创新解, 地质力学有硕果, 燕赵找矿建奇功; 区调找矿曾建功; 刚直不阿无媚骨, 欲展鸿图志未改, 坎坷磨难伴有生。 诤言中央策国情。 壮志未酬近古稀, 感叹当今无伯乐, 千山万水等闲冲; 甘为孺牛请命缨; 隐伏宝藏出土日, 刚直不阿终无悔, 世人惊唤真英雄。 只身再闯隐伏关。

2006年春节 2006年春节

赠 广 俭 答 众 友

芦景芳 纪广俭

良师益友纪广俭,地质学识出类拔萃, 2006年春节期间,挚友段长青、

找矿成果累累,历经坎坷磨难,矢志不移,赠诗一首 林竟智、卢景芳相继赠诗相颂, 颂之。 颇为感慨,循众诗意,学

赋一首谢之。

逆水行舟五十春, 逆水撑舟五十栽, 屡遭磨难愈坚贞; 险滩急流未歇停; 点苍高耸曾攀越, 皆因一身无媚骨, 燕山冷月伴苦辛。 坎坷磨难屡伴生。 隐伏找矿创新路, 找矿之迷齐探索, 老当益壮展雄心; 山村野宿论古今; 当年荣辱皆成梦, 知遇恩语涕零恸, 一曲高歌再征尘。 华夏振兴共长征。

丙戌年春月 2006年春节

19

读纪广俭同志简历有感

安玉平

(一)

地质力学建诤言,大师偏信小人谗; 被贬成了溢离体,侵入主体未见天。

(二)

老骥志弥坚,屡挫复屡战; 有情天亦老,炎凉世可叹。

2007年11月

参考文献

[1]]纪燕祥,纪广俭。《冀东铬矿的矿方向》(J),河北地质,2009年第1期。 [2]纪燕祥,纪广俭。《论不同侵位空间中侵入岩体的成矿和赋矿特征》(J),国土资源情报,2010年第2期(J)。

[3]纪广俭。关于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找矿线索的探讨(J),河北地质情报,1982年第2期。 [4]纪燕祥,纪广俭。试论长城式金矿的找矿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 [5]纪燕祥,纪广俭。宜先行勘查开发海底砂铁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8月23日。 [6]纪燕祥,纪广俭。应重视寻找隐伏的大庙式铁矿(N), 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8月16日。 [7]纪燕祥,纪广俭。蓟县:钼矿成因类型值得研究(2008年9月25日)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j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