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

更新时间:2023-03-18 21:01: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楞伽经相关

《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

──論唯識思想影響如來藏之一端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Uni.of Calgary)宗教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蕭玫

提要

後期的如來藏思想,在瑜伽唯識學派的影響之下,增添了唯識學的語彙並汲取了唯識學的義理,從而拓廣並深化了「如來藏」的義涵。見諸《入楞伽經》的「成自性如來藏心」一詞──意謂成自性(圓成實性)是如來藏的核心要義──不唯串綰了「成自性」與「如來藏」這兩個分屬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的重要術語,同時也表現出以唯識思想詮釋如來藏的義理傾向。本文藉由分析「如來藏」含義的發展與《入楞伽經》中「成自性」的內容,說明在唯識思想的影響之下,「如來藏」義的重心由「能證之智」進一步向「所證之境」過渡;而如來藏義的涵賅範圍,亦由「如來之智」進而拓展為「境智一如」。

關鍵詞:1.成自性(圓成實性) 2.如來藏 3.入楞伽經

6 正觀雜誌第四十四期/二ΟΟ八年三月二十五日

目次

壹. 前言 貳. 如來藏之含義

一.《如來藏經》之如來智

二.《勝鬘經》之「如來空性之智」與「如來境界」 參. 成自性之內容

一.《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之「真如」 二.《攝大乘論》之一切清淨法 肆. 《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 伍. 結論

楞伽经相关

壹.前言

虛妄唯識與真常唯心,是後期大乘思想的兩大流派1

。由於盛行的時期相互疊合,而兩股思潮的著重點又頗有共通之處,因此在彼此交涉的過程當中,便不免發生雙向的激盪和影響。就《入楞伽經》所見的如來藏思想而言,便深受瑜伽唯識學的影響而鑄造了一些開創性的詞彙,諸如「無我如來之藏/tathagatanairatmyagarbha」、「如來藏藏識/tathagatagarbhalayavijbana」

、「成自性如來藏心/parinispannasvabhavastathagatagarbhahrdayam」等。凡此新詞,皆顯而易見地透顯出:如來藏思想自不同向度接受了唯識學的影響,循此,如來藏義理之延申與發展,自然也就可想而知。有關《入楞伽經》的如來藏思想與唯識學的交涉,學者多著眼於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結合,亦即「如來藏藏識」之研究2

,而本文則就「成自性如來

1

縱然印度與西藏在論及大乘佛教之學派時,僅指出中觀派(Madhyamika)與瑜伽行派(Yogacara,又名唯識論者/Vijbanavadin)這兩大流派,但漢傳佛教自古以來即將如來藏學獨立於中觀、唯識之外,如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將佛教分作四宗:隨相法執宗、真空無相宗、唯識法相宗、如來藏緣起宗(詳《大正》Vol.44, p.243b)。而近代太虛大師、現代印順導師「大乘三系」之判攝,也同樣承認如來藏學作為獨立學派的歷史定位。大乘三系之中,主張虛妄唯識的唯識學,和主張真常唯心的如來藏學,同屬流行於大乘中晚期的思潮。

2

略舉數例,如小川弘貫〈楞伽經 於 如來藏思想〉(印佛研9:1)、菅沼晃〈入楞伽經 如來藏說 〉(印佛研22:2)、清水要晃〈入楞伽經 識 三相說 ──如來藏とAlaya識 同視 〉(印佛研25:1)、Brown, Brian Edward 《 The Buddha Nature — 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Alayavijbana》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4……等等。

藏心」探討唯識學影響如來藏之一端。

來藏心」,梵語

parinispannasvabhavastathagatagarbhahrdayam,意謂成自性或圓成實性(parinispannasvabhava)3

,即是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本質或核心(hrdaya)

。其中,「成自性/parinispannasvabhava」與「如來藏/tathagatagarbha」兩者應為持業釋之同位格關係,意謂「名為成自性之如來藏」。易言之,根據《入楞伽經》,圓成實性即是如來藏;如來藏的心髓即是唯識三性中的圓成實性。這樣一個簡單而明確的表述,說明了唯識學與如來藏學兩者之間充分的交會與融通。同時,以「圓成實性」為首要義涵的「如來藏」,也開拓了原初所定義的格局,而被賦予更深廣的蘊義。

然而,無論圓成實性或如來藏,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經論當中,皆無可避免地有不同的切入點及側重面。因此,為了準確地掌握「圓成實性」如何以不同的詞彙詮釋如來藏原先的含義,並豐富如來藏原初的義涵,本文在方法上,必須分別釐清:一,在《入楞伽經》之前,如來藏的內容與性質為何?二,在《入楞伽經》及其先行的經論當中,圓成實性係由存在論抑或認識論的角度被理解及詮釋?這樣的圓成實性,其涵蓋範圍有多大?明確的意義為何?基於以上兩點的釐清,始能繼續推論:在《入楞伽經》中藉由與圓成實性的結合,如來藏的哪一個側面受到強調?其涵蓋的範圍又有何不同?

3

parinispannasvabhava,《入楞伽經》宋譯「成自性」,唐譯「圓成自性」。此外真諦譯為「成就性」,玄奘譯為「圓成實性」。奘譯較諸梵文,顯然衍一「實」字,然本文多採玄奘的譯名「圓成實性」,因此為最常聞見的一般用法。

楞伽经相关

本文在追溯如來藏之原初含義時,將著重於探討《如來藏經》與《勝鬘經》,理由是,《入楞伽經》之如來藏思想前有所承,而在經中所提及、引述乃至頌揚的諸多經典4

當中,其著墨最多、傳承脈絡最鮮明者莫過於《如來藏經》與《勝鬘經》。《入楞伽經》引述《如來藏經》而再加討論5

,旨在沖淡神我(Atman)色彩,亦即修正原始的如來藏說;至於引述《勝鬘經》,則意在頌揚如來藏義的甚深難解,非外道與二乘之所能及6

。另一方面,本文在析論

《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時,將附帶地參酌唯識學派初期的經論如《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以及系統化地確立唯識理論的《攝大乘論》等對圓成實性之闡釋,以期更充分地掌握《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義。

4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提到:「象脇與大雲、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經,我皆制斷肉。」(T.16, p. 624c)其中《佛說象腋經》旨在宣說「不實如幻」的虛空觀,似無直接而明顯的如來藏思想。《大雲經》(又名《大方等無想經》)旨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指出了理想化乃至神格化的如來法身。相似於此,《央掘魔羅經》旨在「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來之藏常恆不變」;《大般涅槃經》(前十卷)強調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法身常恆不變。後三部經之主旨而為《入楞伽經》所繼承者,主要可歸結為兩點:其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或佛性,因此《入楞伽經》雖分述五種性,最終仍訴諸「究竟一(佛)乘」。其二,如來藏(性質同於如來法身)常恆不變,因此得以作為染淨一切法的依止,《入楞伽經》對此義有所論述。

5

詳見T.16, pp. 489 a~b,pp.529 b~c或pp.599 b~c。 6 詳見T.16, p.510c, 557a或 620a。

貳.如來藏之含義

屬於真常唯心系的如來藏學,一如各種波瀾壯濶的學術思潮,莫不始於細流涓涓的源頭活水,經過匯聚旁流的漫長歳月,最終乃蔚為一片汪洋。如來藏學由簡而繁的發展歷程,歷來學者多所論述。舉其犖犖大者,如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據文獻內容與譯出年代等,推定如來藏系經論的先後序列,指出如來藏系之數本重要文獻,依年代序列由先而後,依次為《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寶性論》、《楞伽經》7

。小川弘貫〈楞伽經 於 如來藏思想〉沿襲成說,將如來藏思想分為三個階段,亦即一,闡釋如來藏之經典群,如《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等;二,整理並組織前述經典群之如來藏論典群,如《佛性論》、《寶性論》等;三,結合如來藏思想及阿梨耶識思想之經論群,如《楞伽經》、《起信論》等8

;菅沼晃〈入楞伽経 如來藏說 〉

,就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關係,將如來藏系經典分為三類:一,如來藏與阿賴耶無關的經典群;二,言及如來藏與阿賴耶,但兩者並未結合的經典群;三,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的經典群,如《楞伽經》。9

印順導師《如來藏之研究》,亦指出《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前分、《央掘魔羅經》……等為如來藏學的初期聖典。相對而言,《勝鬘經》與《不增不減經》「文義精簡而富有條理,近於論典,在如來藏經部中,為成熟而傳出遲一些的要典」10

。綜觀上述學者意見,至少

7

詳見p.769,東京:春秋社,昭和53年第3刷。 8

見《印度学佛教学研究》9:1, 1961 9

見《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2:2, 1974。

10

詳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第五章〈如來藏說之初期聖典〉,台北:正聞,1992

楞伽经相关

可以歸結出以下共識:一,如來藏學的發展及其經論之集成,有時代先後之脈絡可循;二,《如來藏經》為如來藏學相當初期的經典,《勝鬘經》則稍後傳出;三,後期的如來藏系經論受有瑜伽唯識學的影響,如《楞伽經》。11

準此,本文乃以《如來藏經》、《勝鬘經》與《楞伽經》分別作為如來藏學初、中、後期代表經典。

如來藏學的發展既有始末先後之別,「如來藏」之蘊義亦隨之而有繁簡或廣狹的變化。簡言之,在如來藏學首倡伊始,如來藏的含義,無非即是如來的「大智慧聚」。隨著如來藏系的經論紛紛問世,如來藏的內容與性質,自不同的角度被闡發、深化、擴大,於是如來藏的含義,便不限於原初的「無漏智寶」,更延申到無漏之智所證的「真如法性」了。因此,如來藏的含義,若論其重心的轉向,即是「能證之智」向「所證之境」的過渡;而論其內涵的拓展,則是由「如來之智」鋪展為「境智一如」。

一.《如來藏經》之如來智

《如來藏經》,依照學界的共識,乃如來藏學的初期經典,箇中以知名的如來藏九喻,亦即:萎花中有佛、群蜂中有淳蜜、皮糠中有粳糧、不淨處有真金、貧家中有珍寶、果皮內有子芽、敝帛中

修訂一版。

11

這種由簡而繁的學術發展史觀,如本文所述,是諸多學者基於文獻的解讀所得的共識,亦即,如來藏思想是於釋尊入涅之後逐漸開展出來,而如來藏思想本身亦有早期、中期、晚期的區別。然而,有些密乘學者的看法則不然,如談錫永先生即認為如來藏思想起源甚早,甚至與釋尊同時,即有以如來藏思想為根柢的「大圓滿」法門。詳談錫永《楞伽經導讀》,p.45,台北:全佛文化,1999初版。

有金像、貧女懷妊貴子、鑄模中有金像,以說明如來藏學最根本的核心教理:一切眾生煩惱身中皆有自性清淨的如來藏。然而,這本質清淨的如來藏,其具體內容為何?根據《如來藏經》,如來藏的內涵,主要是出世間的如來智。圓滿具足的如來藏或如來智,既是眾生藉以成佛的依據,也是眾生必然成佛的保證。在《如來藏經》中,相對於「煩惱藏」的「如來藏」,又每每名為「如來智」,如云:「為彼除害煩惱藏故,淨如來智故」12

「淨除煩惱,淨如來智」13

、「煩惱眾惡業,覆弊(蔽)最勝身,當勤淨除斷,顯出如來智」14

、「諸有情以煩惱裹如來智」15

。總之,如來藏的含義,即是清淨的如來智慧,只不過在眾生的因位時,因為煩惱惡業的覆蔽而不得開顯。一旦斷除煩惱,如來的最勝法身,或即如來智慧,自然得以豁顯。事實上,此「無明煩惱覆蓋如來智藏」的根本教義,在《如來藏經》中被反覆地申說,諸如:

煩惱於外而覆蓋,如來之智處於內。16

無明覆佛藏,汝等應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無能壞。17

一切有情住於執取作意舍中,而有如來智慧、力、無所畏諸佛法藏。18

12

T.16, p.461c。 13

T.16, p.458c。 14

T.16, p.459a。 15

T.16, p.462b。 16

T.16, p.464a。 17

T.16, p.458c。 18

T.16, p.462c。

楞伽经相关

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為煩惱泥所覆裹,於內虛沖,滿有佛法無漏知(智)寶。19

煩惱糠糩覆蔽如來無量知見,故以方便如應說法,令除煩惱,淨一切智。20

顯而易見地,無明煩惱所覆蔽的如來藏,即是「如來智」、「三昧智」、「無漏智」、「如來無量知見」、「一切(種)智」等。據此可知,在如來藏學始倡之時,確然是以如來智慧作為如來藏之主要內容。印順導師指出:早在「如來藏」此一專有名詞成形之前,如來藏思想已然以隱約而含蓄的方式表現於《華嚴經》21

,如〈如來性起品〉所云:

無有眾生,無眾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眾生顛倒,不知如來智……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22

這段其後見引於《究竟一乘寶性論》的經文,向來被視為如來藏說的雛型,而具足在眾生身中的如來藏,則顯然是如來智慧。循此以往,便無怪乎如來藏學成立伊始之《如來藏經》將如來藏界定為「如來智」了。

19

T.16, p.464a。 20

T.16, p.458a。

21 詳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頁98~103。 22

T. 9, pp. 623c~624a。

有趣的是,晉本《如來藏經》23

有云:「彼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24

此句經文乍見之下,似可解讀為:「那清涼無熱的如來藏,既是(能證的)大智慧聚,又是(所證的)妙寂泥洹。」如此,則《如來藏經》所言之如來藏,便有從「能證的智慧」向「所證的境界」延申的跡象。然而,試比對唐譯之中相對應的經文:「彼欲瞋癡無明煩惱藏中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為有性,若能止息,名為清涼,則名涅槃。若能淨除無明煩惱,是有情界,是則名為大智聚體,彼之有情,名大智聚。」25

此譯筆較繁的唐本,文句雖有晦澀之處,但大致可以藉以推知譯筆從簡的晉本應當如是解讀:「彼如來藏」被種種無明煩惱所覆,而一旦煩惱止息,便是「清涼無熱」、「妙寂泥洹」的境界,而如此淨除煩惱的眾生,即可名為「大智慧聚」。準此,則「涅槃」固是煩惱止息的境界;而淨除煩惱之後所透顯的眾生本體,亦即如來藏,終究是如來的「大智慧聚」。總之,根據《如來藏經》,如來藏最重要的質素,最基本的內涵,即是如來智慧,此所以如來藏又可名為「大智藏」26

或「智寶藏」27

23

《如來藏經》現存兩種漢譯:晉.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譯出者名為《大方等如來藏經》;唐.不空(Amoghavajra)譯出者名為《大方廣如來藏經》。兩種譯本詳略不同,但內容大體無異。

24

T.16, p.458c。 25

T.16, p.463a。

26

經云:「汝等穿斯大智藏,獲得離貧作世尊」,見《大方廣如來藏經》,T.16, p.463a。

27

經云:「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易。如是觀察已,而為眾生說,令得智寶藏,大富兼廣利。」見《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p.458b。

楞伽经相关

二.《勝鬘經》之「如來空性之智」與「如來境界」

如來藏系初期之《如來藏經》將如來藏明確地界定為「如來智」,衍至如來藏學中期之《勝鬘經》,雖然對如來藏的性質有不同層面的闡釋和發揮,至於如來藏的基本含義,則依然清楚地界定為「如來空性之智」。經云:

如來藏者,即是如來空性之智。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證。28

《如來藏經》所云「如來智」,《勝鬘經》更進一步地定義為「如來空性之智」,而且這種「如來空性之智」,正如其名,唯有如來能夠了知及證得,而非聲聞、獨覺所能企及。然而,所謂「空性之智」的「空性」,卻殊異於般若經系所論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皆如幻如化之「自性空/svabhava-wunyata」,而乃「虛妄法空,真實法不空」的片面之空。《勝鬘經》云:

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空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世尊!不空如來藏,具過恆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29

28

《勝鬘經》現存兩種漢譯:劉宋.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譯者名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唐.菩提流志(Bodhiruci)重譯者編入《大寶積經》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現引經文為唐譯,見T.11, p. 677a。宋本經文:「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T.12, p.221c)

29

《勝鬘夫人會》,T.11, 676a。宋本作:「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

「如來藏空性之智」,指涉兩種不同的心智狀態,或兩種不同的解脫之智。「空如來藏」,指空除、離卻一切煩惱的心智,這樣的心智與修行的過程必然密不可分;「不空如來藏」,則是本具無量無數的解脫智與不思議佛法,這樣的心智是本具而非外鑠,亦即不待修行而本來具足。易言之,作為「如來藏空性之智」的「空」與「不空」,應意謂「空除煩惱」和「實有佛智」。「空如來藏」乃就修行的因地而言──空除、脫卻一切客塵煩惱──這是趨向解脫的空性之智;「不空如來藏」乃就清淨的法體而言──本具、實存恆沙不思議佛法──這是本來解脫的空性之智。

當然,「如來藏空性之智」的「空」與「不空」,猶可換一個角度來理解,亦即:「空」是假有的、暫存的;「不空」是實有的、恆存的。準此,則「空如來藏」,即是悟得「一切煩惱皆是假有、暫存」的空性之智;而「不空如來藏」則是證得「佛解脫智必是實有、恆存」的空性之智。

總之,無論如何解釋「空」與「不空」,「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就《勝鬘經》所見,兩者悉皆是「如來藏空性之智」。而兩種「如來藏空性之智」當中,又顯然以「不空」的「解脫智不思議佛法」為核心,因為「不空如來藏」是本際恆存且如實不虛的法體30

議佛法。」(T.12, 221c)

30

與《勝鬘經》約略同時,義理相近的《不增不減經》,也提出了類似「不空如來藏」與「空如來藏」的理論。其中,對應於「不空如來藏」的「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其說明是:「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詳見T.16, p.467b~c。

楞伽经相关

「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是《勝鬘經》中較受矚目而常被援引的論義,而空與不空如來藏,合而言之,即是如來藏,亦是「如來空性之智」。以能證之智為如來藏的基本內容,固然是《勝鬘經》遠紹《如來藏經》的一貫主張,然而,除了「如來能證之智」,《勝鬘經》對如來藏的含義,其實有著更進一步的延申:

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31

「聖諦」所說的甚深義,即是「甚深如來之藏」。由於如來藏甚深微妙,難知難了,因此並非一般世間思量所能企及的境界,而是唯獨如來所知所證的境界,簡言之,如來藏是「如來所證之境」。

從「如來能證之智」到「如來所證之境」,《勝鬘經》之如來藏義兼賅了兩者,視前此之《如來藏經》更延申出「境界」一義。同時,在如來藏義由「智」向「境」重心轉移的過程中,《勝鬘經》也充分呈現了過渡的色彩。

參.成自性之內容

作為唯識三性之一的成自性或圓成實性,在不同的經論之中,被賦予廣狹不同的內涵與略有出入的定義。本文僅擬原則性地一窺《入楞伽經》之前,或約略與之同時的唯識學文獻對圓成實性的定

31

T.12, p.221b。此段經文見引於《入楞伽經》,而根據梵本《入楞伽經》,可知此謂「如來境界」之「境界」,係指visaya,Alex Wayman英譯為domain(《The Lion’s Roar of Queen Wrimala》p. 96,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0),詳見下文。

義,因為唯有之前或同時的論義,才可能啟發或影響《入楞伽經》對圓成實性的理解和詮釋。

首先,關於《入楞伽經》之前的唯識文獻,以《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為探討對象,一則因為此一經一論乃是瑜伽唯識學派最原始的文獻,再則因為唯識「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之說雖具見於《入楞伽經》,但《解深密經》並不見「五法」(或「五事」)之名,而且僅言及「相、名、分別」而不見「正智」與「如如」,足見學說始倡之初,五法殊未完足。32

就此推論《解深密經》與緊隨其後之《瑜伽師地論》先行於《入楞伽經》,或無甚疑議。33

再者,與《入楞伽經》約略同時的唯識文獻中,之所以著眼於無著《攝大乘論》,乃因為無著、世親與《入楞伽經》的先後問題,學者歷來多所論辯。主張無著、世親先於《入楞伽經》的學者,最有力的論據是:兩位唯識學大師的諸多論書當中,從未徵引同樣是唯識學重要經典之《入楞伽經》;而主張無著、世親晚於《入楞伽經》的學者,最主要的論據是:世親的《釋軌論》雖未明指《楞伽》經名,但確實引用了《入楞伽經.偈頌品》中的九則偈文。34

事實上,無著、世親與《入楞伽經》之年代先後迄今殊無定論,唯一可

32

詳見舟橋尚哉〈五法 三性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1:1, 1972。 33

今人談錫永先生指出《入楞伽經》「結集時期比說唯識的《解深密》系列經典略早,而無著、世親兩位大師的出生,則應該更為稍遲」(見談錫永.邵頌雄《如來藏論集》,台北:全佛,2006初版,頁89)此年代推測雖不無可能,可惜並不見有力的論據。

34

詳見舟橋尚哉〈世親 楞伽經 前後論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0:1, 1971

楞伽经相关

斷言者:兩方無論孰先孰後,相去必然不遠。因此,即使無著《攝論》略晚於《入楞伽經》,此兩者亦極有可能受到相同學術氛圍的影響而對圓成實性加以闡釋。

一.《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之「真如」

《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作為瑜伽唯識學最古老的文獻,俱以「真如/tathata」為圓成實性的具體內容。《解深密經》對圓成實性的定義是:

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集(習),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35

《瑜伽師地論》則定義圓成實性為:

云何圓成實性?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乃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麤重縛,亦令引發一切功德。36

綜觀兩者可知:在唯識三性說確立之始,圓成實性的基本定義乃是「真如」。再者,此之謂「真如」,所指涉的應是一切法(諸法)的平等實相,亦即一切存在未經概念、語言等認知活動所捕捉、設限或扭曲之前的本來的真實狀態。這樣的「真如」,是「聖智」所行、所緣的真實「境界」,是菩薩藉由勇猛精進與如理作意始能證

35

T.16, 693a。此外,元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以玄奘譯「圓成實相」為「諸法第一義相」,且定義為:「何者是諸法第一義相?所謂諸法真如之體。」T.16, 669c。

36

T.30, p.703b。

得的圓滿境界。要言之,根據《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圓成實性即是真如,而真如即是聖智所緣的平等實相或真實境界。

圓成實性與真如的關係,猶可透過「三性」與「五法/pabca-dharma」的配置方式而進一步理解。唯識學的「五法」又名「五事/pabca-vastu」

,乃用以說明有漏、無漏之兩般狀態。「五法」之名目在《解深密經》中猶未成形,至《瑜伽師地論》始成為系統化之理論,《論》云:

云何五事?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何等為相?

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何等為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37

《瑜伽師地論》在此對五法所下的定義,後出的經論大抵承襲而無異。五法當中,前三者是有漏法;後兩者是無漏法。在有漏法中,相(nimitta)是世俗言說所指涉的事物,名(nama)是為了指涉事物而安立的世俗語言,分別(vikalpa)是思考、感覺等一切心理作用。在無漏法中,真如(tathata)是藉由「法無我」而顯示,聖智所行、所至的超越境界,而非世俗言談所能說明的一般事物。正智(samyag-jbana)是斷除二障、趨向真如所憑藉的正確智慧。在此,「真如」的定義是「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若比較前文「圓成實性」的定義「云何圓成實性?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可知根據《瑜伽師地論》,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正對應於五法中之「真如」,亦即聖智所行之境。《論》中又說到:

37

T.30, p.696a。

楞伽经相关

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38

所云「第三自性」應是圓成實性,而所攝的「一法」,便顯然是真如。簡單地表列如下:

染───遍計所執性 名通染淨──依他起性 淨────圓成實性 ──能證之智──無漏法

真如──所證之境

總之,根據《瑜伽師地論》此一較早之唯識文獻,屬於無漏法之「正智」乃攝於依他起性的清淨分,而唯獨「真如」乃為圓成實性所攝。因此,儘管從究竟面而言,能證之智與所證之境不可落入二元的對立,而須當「境智一如」39

,但基於現實面而加以辯析時,

38

T.30, p.704c。下文中又辨析:「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

39

如《大般涅槃經疏》所言:「世諦道中有境智二,若見無生,則不見有境智之

圓成實性在唯識學中的原初蘊義,乃是「所證之境」,而非「能證之智」。40

圓成實性之含括主觀之「智」,是見諸後續文獻的理論發展。然而,就《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觀之,圓成實性在學說成立之初,僅單純地意謂著清淨無染的真實境界。

二.《攝大乘論》之一切清淨法

瑜伽唯識學在發展之初,蓋以彌勒學為主,而重視瑜伽的觀行。迨至無著、世親師資,則以唯識哲學的建構最為顯著。無著的《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wastra》

,尤其體系分明地建構起完整而圓熟的唯識學,而其時代,極可能約略早於《入楞伽經》,即便稍晚於《入楞伽經》,相去亦當不遠。在《攝大乘論》中,原初被簡潔地定義為「真如」的圓成實性,其涵義有了十分顯著的擴充: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何等名為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密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

別……凡夫分別,故見有境智之二;聖忘境智,皆是一真,故言聖一。」T.38, p.221a。

40

勝呂信靜指出:在唯識學派最初期,亦即《解深密經》的階段,三性說是關於存在問題的理論,而非有關認識,亦即內心主觀作用的理論。詳言之,遍

計所執性,指具有被計度分別之性質的事物,亦即被對象化之表象;依他起性,指基於緣起法則而成立的雜染諸法,亦即客觀的諸法;圓成實性,單純地意指真如,因而也意味著客觀的表象,而無涉於主觀的心智。詳見勝呂信靜〈唯識說 体系 成立── 『攝大乘論』中心 〉,收錄於高崎直道編《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2001新裝第一刷,p.87。

楞伽经相关

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清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41

《攝大乘論》的圓成實性,其範圍之大,已然總攝了一切清淨法,而《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所定義的「真如」,在此僅隸屬於第一類清淨法,亦即自性清淨法之中。《攝大乘論》提出的第一類與第二類清淨法,本質上並無不同,悉皆意謂著諸法的真實性、空性,亦即聖智所證的究竟之境。「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本質上俱是一樣的清淨,所異者,惟前者謂眾生之因位;後者謂離垢之果位耳。至於第三類之「得此道清淨」,泛指一切修行的正道;第四類之「生此境清淨」,泛指大乘所示的正法,亦皆涵攝於圓成實性。易言之,圓成實性不僅意味著離於言說的真實境界,也包含了臻至此境的一切修行,與開示此境的大乘教理。

總之,對圓成實性的界定,初期唯識學的《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皆簡潔明確地定義為「真如」之境,而發展至無著《攝大乘論》時,圓成實性固然仍以「真如」為本的「自性清淨」,或云諸法的究竟真實性為基調,然而外緣或週邊的修行之道與大乘之教,亦皆為圓成實所攝。準此,圓成實性不唯是無為無漏的究竟實相與所證之境,當然亦可涵括有為無漏的離垢之道與能證之智矣。《攝大乘論》或相關經論對於圓成實性義界的拓寬,既是唯識學的發展趨勢,而大勢所趨,其影響亦極可能及於《入楞伽經》。

肆.《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

如上文所述,「如來藏」的含義,由原初以如來之「智」為核

41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T.31, p.406b。

心,而向如來所證之「境」過渡;與此相反,「圓成實性」的含義,則由原初的真如之「境」,拓展到指向斯境的智慧與修行。簡單地表列如下:

如來藏 圓成實性 初期定義與如來之智 真如之境 文獻依據

──《如來藏經》

──《解深密經》、《瑜

伽師地論》

中期定義與如來空性之智與如來境界一切清淨法 文獻依據 ──《勝鬘經》 ──《攝大乘論》 發展趨勢

以智為本而向境延申

以境為本而向修行、

正法等延申

承襲了如來藏學與唯識學這兩股大乘思潮而融會之,《入楞伽經》巧妙地串綰了「如來藏」與「圓成實性」這兩種重要的論義與術語,從而鑄造了「成自性如來藏心」一詞。為了辨析「真如」為本的圓成實性,如何進一步地影響、開拓以「智慧」為核心的如來藏義,首先必須細究此段經文:

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

(宋本)42

何者第一義諦法體相?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者修行境界行處。大慧!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

4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T.16, p.487c。

楞伽经相关

心。(魏本)43

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唐本)44

parinispannasvabhavah katamah? Yaduta nimittanamavastulaksanavikalpavirahitam

tathataryajbanagatigamanapratyatmaryajbanagatigocarah. esa mahamate parinispannasvabhavas-

tathagatagarbhahrdayam.(何謂圓成實性?此即離於相、名、事相的分別妄想,聖智所趨的真如,亦即自證聖智所趣的境界。大慧!此圓成實性,即是如來藏的心髓。)45

三種漢譯之中,唯魏本略有出入,譯者菩提流支(Bodhiruci)習於將圓成實性譯為「諸法第一義相」46

或「第一義諦相」等。譯詞雖然有別,但在此並不影響句義。參酌梵本及藏本47

,可知「成自性如來藏心」乃一判斷句,意指「圓成實性是如來藏的核心和本質」。至於作為「如來藏心」之圓成實性,《入楞伽經》在此所下的定義是:自證聖智所趨的境界,亦即聖智所證的真如。比較《解深

43

《入楞伽經》,T.16, p.527c。 44

《大乘入楞伽經》,T.16, p.598a。

45

南條文雄校訂《梵文入楞伽經》,大谷大學藏版,第二版,pp.67~68。 46

如見諸菩提流支所譯《深密解脫經》者。

47

在此,譯自梵文的藏文本,和其他諸譯皆頗為一致。「成自性如來藏心」一句,作:yongs su grub pa’i rang bzhin ‘di ni de bzhin gshegs pa rnams kyi snying po thugs so,意謂:「此圓成自性是如來藏的心要」。見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Vol. 29, p.38, 第1葉第1行。

密經》與《瑜伽師地論》,可知《入楞伽經》在此對圓成實性的定義,殊為吻合瑜伽學派初期的主張。再者,藉由圓成實性與如來藏的結合,圓成實性作為「所證之境」的義理特性,遂從而加之於如來藏。有別於如來藏學初期之以如來藏為「如來智」,《入楞伽經》則更強調如來藏的「境界」義,因為,作為如來藏心髓的圓成實性,終究是「聖智所證的真如」,而非「能證真如的聖智」。

然而,學者或以《入楞伽經》之三性說為主觀心智的說明,而非客觀境界的理論。例如鈴木大拙即由認識的角度詮釋《入楞伽經》的三性說,而以唯識三性為:一,遍計所執是錯誤的分別(false discrimination)

,二,依他起是相互依待的認識(the knowledge of the relativity-aspect)以及三,圓成實是完美的認知(perfect knowledge)

48

。又如Brian Edward Brown主張:《入楞伽經》的三性說代表三種

不同的認識方式:一,遍計所執是妄想的心智行為(the act of imagination)

,二,依他起是在遍計所執的影響下運作而受到制約的感知模式(a mode of perception)

,三,圓成實性是理解唯心之理的完美認知(perfect knowledge)49

。誠然,唯識三性同時涉及認識(epistemology)與本體(ontology)這雙重層面的哲學問題──正確的認識相應於究竟的本體,錯誤的認識則虛構出不實的對境。即便唯識三性最初乃意在說明存在的狀態,而不同的存在狀態終究取決於不同的認識方式。尤其,修行的著力點正在於主觀的認識作用,因為境界之是妄是真,完全取決於主觀的心識能否轉識成智。

48

詳見D. T.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A Mahayana Text》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pp.59~61。

49

詳見Brian Edward Brown《The Buddha Nature—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Alayavijbana》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4, pp.185~187。

楞伽经相关

因此,唯識三性說由存在問題延申至認識問題,可說是因應修行所需的必然之勢,而唯識學的精彩之處或實用之處,也理當在認識論的層面。然而,如果為了強調認識層面的重要性,而以《入楞伽經》之三性說為認識理論,似乎又有違於經典之原意。蓋《入楞伽經》以圓成實性為「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其「境界」義實不言可喻。準此,鈴木大拙將「成自性如來藏心」英譯為perfect knowledge is the essence of the Tathagata-garbha50,乍見之下固然切合於如來藏的原始蘊義,然而就唯識學影響下的《入楞伽經》而言,似乎仍有商榷的餘地。總之,《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乃將圓成實性的「真如」、「境界」義,橫向地移植予如來藏,而使如來藏的含義重心進一步由「能證之智」向「所證之境」轉移。

如前文所述,如來藏由「智」向「境」的過渡,在《勝鬘經》中已見端倪。《勝鬘經》並舉了「如來藏空性之智」與「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之二義,而後者,亦即境界義,則於《入楞伽經》中被徵引和承襲:

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藏識,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宋本)51

50

D. T.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A Mahayana Text》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p.60。鈴木大拙在此似乎為了凸顯「認識」的意味而並未譯出「真如」與「境界」。上引經文,鈴木英譯為:What is perfect knowledge? It is realized when one casts aside the discriminating notions of form, name, reality, and character; it is the inner realization by noble wisdom. This perfect knowledge, Mahamati, is the essence of the Tathagata-garbha。

5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T.16, p.510c。

對勝鬘說言:如來藏是如來境界,大慧!如來藏識阿梨耶識境界,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餘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魏本)

52

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與汝等比淨智菩薩隨順義者所行之處。(唐本)53

wrimalam devimadhisthaya tathagatavisayo dewito, na wravakapratyekabuddhanyatirthakaratarkavisayo’nyatra. Mahamate! Tathagatavisaya eva tathagatagarbha alayavijbanavisayastvatsadrwanam ca

suksmanipunamatibuddhiprabhedakanaj bodhisattvanam mahasattvanamarthapratiwarananam.(護念勝鬘夫人,而說如來境界,非其餘聲聞、緣覺、外道之意想境界。大慧!如來境界即是如來藏藏識境界,這是為了像你這般具有微妙、明達的覺慧,而且隨順於義的大菩薩之類而說。)54

《入楞伽經》承襲於《勝鬘經》之如來藏義固然不一而足,但明引「勝鬘」之名者則僅此一段。《楞伽經》對如來藏之「境界」義的側重,於此可見一斑。

此外,《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藏識境界」55

,梵文除了如上引

52

《入楞伽經》,T.16, p.557a。 53

《大乘入楞伽經》,T.16, p.620a。

54

南條文雄校訂《梵文入楞伽經》,大谷大學藏版,第二版,p.223。

55

《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藏識」,即《勝鬘經》所稱之「如來藏」。蓋「如來藏」與「藏識」之同一化甚至結為複合詞,乃《入楞伽經》特色之一。

楞伽经相关

一般作tathagatagarbhalayavijbana-visaya,亦作

tathagatagarbhalayavijbana-gocara56。visaya與gocara皆可意指「認識的對象」、「智慧的領域」或「能力的範圍」,其藏譯分別是「yul」 與「spyod yul」57,兩者意義大抵一致,而漢譯則同為「境界」。總之,無論visaya或gocara,

《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藏識境界」,清楚地表明如來藏之「境界」義。而且,「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這就一如「成自性如來藏心」一詞所示:如來藏的本質是真如,亦即如來智慧所證得的圓滿境界。

另一方面,《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固然以「真如」為本,卻殊非以「真如」為限。如前文所述,圓成實性之以「真如」為本而逐漸擴大其範圍,乃是唯識學的發展趨勢之一。就《入楞伽經》而言,即有云「真如、空、不二、實際及法性,皆無有分別,我說是圓成。」58如此一來,圓成實性的定義便不僅限於「真如」,更涵括同指究竟之境或超越真理的「空性」、「不二」、「實際」、「法性」等。而凡此種種,即《攝大乘論》中圓成實性所攝的第一類清淨法──自性清淨。《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可能受有《攝大乘論》之影響,或與後者受到同一學說氛圍的影響,從而擴大了義界。中國古德或

56

例如南條文雄校訂《梵文入楞伽經》,大谷大學藏版,第二版,p.222,line14~15。

57

“《Hphags-pa lav-kar gwegs-pahi theg-pa chen-pohi mdo》,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Vol. 29, p.65 第1葉第8行;“de bzhin gshegs pa’i snying po kun gzhi p.65, 第2葉第5行。

58

《大乘入楞伽經》,T.16, p.628a。魏本作「不二、真如、空、實際及法體,我說無分別,成就彼法相」(T.16, p.569b)

有覺於此,如宋代寶臣《注大乘入楞伽經》,在詮釋「圓成自性如來藏心」時,即援引《攝大乘論》而為註59

《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由「真如之境」向外緣延申,猶可從五法和三性的重新配置窺得一斑:

名及相是妄計性;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俱時而起,如日與光,是緣起性。正智、如如不可壞故,是圓成性。60

表列如次:

三自性 五法─名───所緣之境

依他起性─────分別 淨────圓成實性─────正智──能證之智──無漏法

──所證之境

比較《入楞伽經》與先前《瑜伽師地論》的配置關係,可知《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不但攝有真如之境,又進而包括了前此隸屬於依他起性的「正智」。正如《攝大乘論》之圓成實性總攝一切清淨

59

寶臣注曰:「自覺聖智所證如如,此即圓成自性法身實體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也。……故《摩訶衍論》云:『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一,自性清淨,謂真如、實際、勝義、法界。……』」詳見T.39, p.453c。

60

《大乘入楞伽經》,T.16, p.620b~c。

楞伽经相关

法,《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亦同時涵括清淨無漏的正智與真如61

。總之,隨著唯識學派逐漸擴大圓成實性的義界,《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也就在此發展趨勢的影響之下,將「境」、「智」雙重涵義一體囊括。再藉著「圓成實性」與「如來藏」的同一化、同質化,如來藏的涵蓋面便同時兼有主體之智與客體之境。

伍.結論

《入楞伽經》的「成自性如來藏心」一語,點出了圓成實性與如來藏的理論聯結,也充分透顯了瑜伽唯識學派對如來藏思想的影響。而圓成實性加諸如來藏義的影響,至少見於兩端,即涵蓋面的擴大與側重面的轉移。

首先,圓成實性以真如為本,接著擴而充之,乃至涵蓋一切清淨法。圓成實性既是所證的真如,也是能證的正智。這種兼括境智、總賅能所的廣大範圍,一旦等同於如來藏,則如來藏勢不能侷限於原初「如來智」的主體、能證之義,而自然要開拓其涵蓋面以包羅境智。

其次,縱使如來藏的涵蓋面包羅客體之境及主體之智,卻不意謂著真如與正智各佔有一半的理論分量。事實上,在圓成實性的理論牽引之下,如來藏的含義重心已由「如來之智」向「真如之境」轉向。雖然《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攝有正智與真如,但上溯唯識學的傳統,圓成實性終究以真如為本,無怪乎《入楞伽經》偈有云「真如是圓成」62

,而未見云「正智是圓成」

。再者,作為《入楞伽61

不惟《入楞伽經》,《中邊分別論》亦以正智、真如為圓成實性所攝。 62

《大乘入楞伽經》,T.16, p.632b。

經》開宗明義章之〈羅婆那王勸請品〉提到了「如來藏自內聖智境界/tathagatagarbhasvapratyatmaryajbanagocara」63

,意謂「如來藏」即是「自內聖智境界」。正如〈集一切法品〉在解釋「圓成自性如來藏心」時,將圓成實性定義為「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因此,圓成實性作為如來藏的心髓,其含義的重心確乎是「自內聖證」所行、所證的「真如之境」。因此,即使如來藏之「境界」義未必發軔於唯識學的影響64

,但如來藏的含義在圓成實性或瑜伽唯識學的影響之下,誠然更明確地將重心由原初的「能證之智」轉移到「所證之境」。這由「智」而「境」的理論發展進程中,唯識學必是舉足輕重而不容輕忽的促因,因為,唯識文獻既以「圓成實性」或「真如空性」來解釋如來藏,唯識學者勢將強調如來藏的「境界」義,從

63

南條文雄校訂《梵文入楞伽經》,大谷大學藏版,第二版,p.21。此複合詞所屬的梵文經句有些費解,宋譯從闕,而魏譯(T.16, p.519a)與唐譯(T.16, p.590b)有所出入。單純就此複合詞而言,「如來藏」與「自內證聖智境界」宜理解為持業釋之同位格關係,故鈴木大拙英譯為「the womb of Tathagatahood, which is the realm of noble wisdom realized in one’s inmost self」(《The Lankavatara Sutra—A Mahayana Text》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p.21)。

64

以如來藏為「如來境界」之《勝鬘經》固然與唯識學派不無關係(詳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第四章第三節〈勝鬘經と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昭和53年第3刷),但如來藏之「境界」義則未必須由唯識學派來引發。事實上,以如來藏為「如來智」的《華嚴經》既已提出「無有如外智,無有智

外如」這般「境智一如」的主張,便隱然潛在著如來藏之境界義。因此,「境界」義之濫觴,可能醞釀於如來藏學的自宗傳統之中,至於瑜伽唯識學的後繼影響,則興起推波助瀾或臨門一腳之效。

楞伽经相关

而淡化了如來藏學原初的「智慧」義。

側重面

涵蓋面

正智──「如來智」、「三昧智」、「無漏智」、「如

來無量知見」……等等

正智──「如來空性之智」 真如──「如來境界」

所證之境

正智──圓成實性之含括正智與真如 真如──「成自性如來藏心」、「如來藏自內聖智境界」

65

能證之智

圓成實性的理論發展係由「真如」向「正智」延申,而如來藏的重心則由「如來之智」向「真如之境」過渡。這兩種對向的理路聚焦於《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使如來藏進一步轉變重心並擴充義界。由是可知,在如來藏思想的後期發展史上,來自唯識學的影響允當受到高度關注。

65

例如呂澂〈楞伽如來藏章講義〉所云:「如來藏就境界而言。……常人以如來藏玄妙莫測,又說向能邊心相去,乃有本來覺悟等訛傳之說。不知如來藏必從境相言,而後說空乃至涅槃等名,方能安得上也。」(p. 263)唯識學者從「境界」的角度詮釋如來藏,有其獨到之處。然而,作為「能邊心相」的如來智,似為如來藏學之本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jf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