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和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27 06: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摘要 ........................................................................................ 1 1 引言 .................................................................................. 2

1.1 课题研究背景 .......................................................... 2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2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 3

2.1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3 2.2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部联系 ....................... 3 2.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差异 .............................. 4 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 .................................................. 4

3.1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待深化 ..................................... 4 3.2 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 ........................................ 5 3.3 企业在招标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现状 .......................... 5 4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对策 ................................. 7

4.1 深化企业治理结构 ..................................................... 7

1

4.2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 7 4.3 改善企业在招标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对策 ............... 8 总结: .................................................................................... 9 参考文献: ............................................................................. 9

2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和对策

——以某国有企业为例

摘要

随着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把全面风险管理引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之后,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有了全新的方向。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某国有企业为例,详细的介绍了该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招标业务中风险管理等内部控制领域的现状,并对该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1

2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内部控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其产生突破性的发展还是在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后,内部控制在框架发布的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2004年,COSO委员会再次颁布《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之后,人们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与国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缓慢发展,也因此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因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缺失付出惨痛的代价,由此我国的企业要想能够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真正走向世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与竞争对手较量,就必须要解决企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如果要想能够和跨国公司竞争并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涉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迎头赶上,努力追赶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在这个追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国外先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把学习到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够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最终使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域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文以某国有企业为例,通过对该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详细的调查,并结合

3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国外的的实际经验,对该企业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简单原理和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以某国有企业为例,对该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对策。

2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二者虽然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断融合的趋势,但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章就在对二者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2.1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在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以及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控等五个组成部分,企业在这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用以实现企业有效管理。

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是在COSO委员会颁布的《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被正式提出的,该框架将风险管理定义为一个过程,并且该过程是受到企业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影响的。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主要有确立风险管理目标、识别风险、估算风险损失、检查和评估管理效果几个部分,其总体框架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它

4

们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等八个贯穿于企业管理始终的八个部分。并且风险管理是可以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对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相关事项进行的风险管理,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保证。

2.2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部联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之后,企业规避市场的各种风险主要是通过加强企业的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建立财务控制机制以及审计监督机制等手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企业资产、创造企业价值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并且随着企业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内部控制逐步向风险管理发生转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全面的风险管理。

2.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差异

虽然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两者在范畴、具体活动、风险定义以及风险对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职能,是企业在决定某个事件之后,通过对该事件的整个执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企业事先制定好的目标,而风险管理则不仅仅是在事件决定之后发挥作用,还体现在企业在决定该事件时对风险大小的考量。企业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最大的差别体现在内部控制并不负责企业目标的制定,而仅仅是对制定目标全过程的管理,而风险管理在风险对策的制定中增加了风险偏好分析以及情景分析等多种不同的手段。

5

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

本章在对某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国有企业虽然有着完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在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执行力以及招标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待深化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的股东大会、监事会、经理管理层之间能够相互监督,形成相互之间有效的制约,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进行,同时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转,但是在对该国有企业进行调查之后发现,该企业虽然有着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但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并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的机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形式轻制度的现象,虽然这一现象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如果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不能够有效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现象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对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及企业的长久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3.2 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

该企业内部部分部门对内部控制理论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并不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便将企业建立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当做了形象工程而不去认真地执行。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的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时遇到难以明确的职能,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加之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制度,这就造成了监督部门的职能弱化,不能够有效的评价相关部门的绩效,同时由于监督的缺失,使得企业失去了执行内部控制的企业环境,直接遏制了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6

3.3 企业在招标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现状

该企业作为一个大型国企,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完善的制度,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但是企业在招标业务领域中的风险管理却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该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相对集中的领域,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面对复杂的招标环境,反舞弊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诚信与道德价值观是招标公司生存的根基,是公司的招标业务人员一直坚持与奉行的准则,公司运营招标业务多年来,一直没有在这方面出过较大的问题。但是由于招标业务环境变化多端,存在很多使招标业务人员面临两难选择的复杂情况,招标业务人员一旦处理不善,将可能遭遇诚信和道德风险。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该国有企业并没有能够制定相关的反舞弊机制,这就可能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无法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甚至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出现漏洞,无法准确预测招标业务的风险,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第二是财务与业务信息不对称,在调查中还发现该国有企业的财务部与招标业务部沟通不充分,影响招标业务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制造了障碍。并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财务部无法辨别保证金电汇底单的真实性,使得企业无法迅速了解保证金的去向,同时招标业务的专职财务人员较少,这就造成了与招标业务的相关的保证金服务的审计时间过长,造成信息流动缓慢以及财务与招标业务没有有效衔接,招标业务各类收费完整与否、及时与否难以把控,这一系列招标业务中存在的缺陷,使得该国有企业在招标业务的整个流程中效率低下,同时极易产生财物损失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无法有效进行,

7

对公司信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第三是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并不健全,其中绩效考核体系问题较为突出。该企业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只是针对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并没有建立健全对于企业员工个人的考核制度,同时员工的工资与绩效没有直接挂钩,使得员工即使有较高的绩效但是这种积极地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却无法体现在员工的薪酬中,这就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的整体效率的下降,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人力资源政策中虽然规定了招标业务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但是却没有详细的执行标准,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笼统规定,同时也缺乏对员工素质以及岗位能力的评价体系,这就为企业的招标业务造成了潜在的风险,这就使得该国有企业在招标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准确定风险评估,造成企业招标业务的损失。同时企业的加班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着同样造成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丧失。企业对于临时工作人员的聘用以及管理上的漏洞,无形中降低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政策中的这些不足造成了企业较高的风险状况。

第四是风险管理工作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缺乏风险识别分类和风险评估标准,这些缺陷在该企业的运营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点,1、该企业虽然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风险管理领导与工作小组,但是该小组并没有将小组成员并没有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岗位设立专门的与风险管理相关的职位,并且该小组并不参加日常的自发性的风险管理工作,只是在企业发生风险管理事件时才临时发挥风险管理作用,这也就造成了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2、该企业虽然在招标业务领域设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去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3、由于该企业没有

8

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了该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只能够由某些部门临时发起,其他部门相互配合,无法形成有效的长久机制,这种使得风险管理在该国有企业没有形成常态体制,造成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4、由于没有专职的常态体制,该企业的招标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也就无法进行风险评估的标准制定等工作。

第五是该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要有监督机制的存在,虽然该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监督机制,但是该企业的监督机制缺乏内部自我检查独立评估机制。这就造成了企业无法对招标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这种监督和检查的缺失,就为企业在招标业务的风险管理制造的极大的不稳定性,企业管理层无法获得企业招标业务中的相关反馈信息,只能够更具相关部门的绩效来对企业的招标业务进行判断,无法及时发现企业招标业务中潜在的危机。

4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对策

本章在上一章对该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4.1 深化企业治理结构

要深化企业治理结构就必须要能够明晰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责任结构体系,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使得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科学的对企业进行管理,提高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独立性,为维护企业的日常运营创造条件。企业还要能够完善公司的多层治理,完善企业的多层治理是企业实现国际化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完善该企业的多层治理结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要明

9

确该企业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之间的划分,在子公司也要成立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构;第二就是加强总公司对子公司派遣人员的培训工作;第三即改进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2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要解决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企业在制定这些制度体系时可以依据我国有关机构出台的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结合自身的需要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战略的有机结合,同时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扁平化、流程简洁化的目标,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可执行性;2、建立企业优秀的管理文化,这种企业管理文化能能够使企业的员工以及管理者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产生敬畏感,从而使企业的员工能够自行遵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3、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监督机制,积极的引导企业的员工参与企业的监督,使企业内部能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4、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是否能够有效的流通,所以企业应该建立一套信息从产生、传递、处理以及反馈的整个过程的信息沟通机制,使企业信息的时效性以及真实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该企业可以从以上几点共同着手,使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3 改善企业在招标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对策

由于该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招标业务领域,针对该领域出现的不同问题特提出以下几建议:

第一,针对企业存在的在复杂的招标环境反舞弊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这一问

10

题,该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并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公司整体职业精神。企业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建立例如《招标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一系列相关规定,从而明确与招标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方式,使相关工作人员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法律责任。

第二,针对财务与业务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增加招标业务的专职财务人员,同时加强在招标业务领域工作的员工的培训,以及在招标的实际过程中对于中标人接受用保证金直接抵扣代理服务费的,要求其抵扣提供同意书,避免法律风险,从而达到财务部能及时确认投标人递交的资格预审文件费、招标文件费、投标保证金和中标服务费;确保投标人付费之后才能得到招标文件;确保投标人交付保证金后方能参加投标;确保第三方退保证金授权书的真实合法性的目的。

第三,对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的这一问题,该企业可以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同时加强该制度在企业的执行力度,并且能够建立完善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相挂钩,对招标事业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规定,以及完善加班工资管理对评标期间晚间的加班给予加班工资。

第四,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由集团对公司进行纪检监督,明确集团对公司的监督职责,并且规范监督行为,比如,集团仅对评标流程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并不能干预评标结果。公司要在集团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完善公司的业务纪检监督的独立评估体制。

11

总结: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仅仅依靠某些方面的改善就可以取得进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完善必须经过企业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莉.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 企业经济,2012. [2]翟英.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3]李慧敏,王小英.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A].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1.

[4]王建军.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 [5]郭冬梅.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丘朝才.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设计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9. [7]胡昌红.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07.

[8]王晖,郑宏涛.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0. [9]高存忠.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 工业审计与会计,2011.

[10]董小红. 内部控制评价和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J]. 现代企业教育,2011.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