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及荧光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04 08: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C )

A. 400~750nm B. 10~200nm C. 200~400nm D. >750nm 2、影响摩尔吸光系数ε大小的是( C ) A. 吸光物质的浓度 B. 吸收池的长度 C. 入射光波长 D. 入射光强度

3、要提高分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可以通过:( C ) A. 增大浓度 B. 增大入射光波长

C. 增大摩尔吸光系数ε D. 增大仪器对光信号的放大倍数 4、以波长为λ

1的光波测定某浓度为

c的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A1、透光度为T1;以λ

2光波测定上述溶液的吸光度为A2、透光度为T2。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B )

A. A1=A2lgT1/lgT2 B. A2=A1ε2/ε1 C. A1=A2ε2/ε1 D. A2=A1(lgT1/lgT2)

5、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光度为T0;若浓度增加1倍,此时吸光度为( C )

A. T0/2 B. 2T0 C. 2lgT0 D. (lgT0)/2

6、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0.300,则该溶液在同样厚度下的透光度为( D ) A. 30% B. 50% C. 70% D. 10-0.30

7、图1为X、Y两物质的吸收曲线。今欲测定X、Y混合体系中物质Y,应选择的光波长为:( E )

λ/nm

图1

A. λ

1

B. λ2 C. λ3 D. λ4 E. λ5

8、在Ni2+和Fe2+的混合试液中,用丁二酮肟镍分光光度法测定Ni2+,用酒石酸配合掩蔽铁。根据图2的吸收曲线,入射光波长宜选用( D )

1

A. 440nm B. 460nm C. 480nm D. 500nm E. 520nm

图2

1、丁二酮肟镍吸收曲线 2、酒石酸铁吸收曲线

9、对于下列关于1.0mol.LCuSO4溶液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 ) A. 改变入射光波长,ε亦改变 B. 向该溶液中通NH3时,ε不变 C. 该溶液的酸度不同时,ε相等 D. 改变入射光波长,ε不变

10、微量镍光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将1.0g钢样溶解成100ml溶液。准确移取此液5ml,在与标准曲线同样的条件下显色,定容为50ml,测得吸光度为0.30,则钢样中镍含量为:( C )

A. 0.05% B. 0.1% C. 0.5% D.1% E.5%

-1

图3

11、最易发射强荧光的物质通常具有的电子跃迁类型是( B )。 A. n→π* B. π→π* C. n→σ* D. σ→σ* 12、提高荧光分析灵敏度的方法是( A、B、C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 提高荧光食品的荧光信号放大倍数 C. 增大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 增加荧光物质的浓度 1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在紫外光谱上的一个吸收带:λ其最可能的结构:( A )

A. CH3CH = CHCOCH3 B. CH2 = CHCH2COCH3 C. CH3CH = CHCH2CHO D. CH2 = CHCH2CH2CHO 14、按经验规则预测下列化合物中紫外吸收波长最长的是:( A )

2

εmax224nm,为9750。

15、按经验规则预测下列化合物中紫外吸收波长最长的是:( C )

1. 某大环共轭化合物是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则()

A.不发生荧光 B.易产生荧光 C.无法确定 D.刚性结构破坏时有荧光

5.某羰基化合物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只产生一个吸收带λmax=204nm的弱带,则该化合物最可能为(C)。

A. αβ—不饱和醛 B. αβ—不饱和酮 C. 酯类 D. αβ—不饱和酯

二、填空题

1、用数学式表示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 A=-lgT

2、分子在电子能级间的激发跃迁对应于 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 3、分子在振动及转动能级间的激发跃迁对应于 红外 吸收光谱。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可见光区常用 钨灯 或 卤钨灯 作光源,紫外区常用 氘灯 或 氢灯 作光源。

5、高吸光度示差光度法是在样品室的盖子打开,即无光进入检测器时调节光度计的透光度T= 0% ,然后用比试样中的特测组分浓度稍低的已知标准显色溶液放入光路中调节T= 100% ,然后测定试样显色溶液的吸光度。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入射光、样品池和检测器三者一般成 直线 关系。 7、荧光仪器中,入射光、样品池和检测器三者一般成 直角 关系。 8、摩尔吸收系数ε的单位为 L(mol·cm)

-1

。已知用2.5cm的吸收池在440nm处

测量5.00×10-4M CoX2—络合物溶液的吸光度为0.750,则ε= 600 。

9、吸收光谱曲线是 吸光度A 对 波长λ 作图,它的作用是 定性分析及选择分

3

析波长 ;工作曲线(校正曲线)是 吸光度A 对 浓度C 作图,它的作用是 定量分析 。

10、在λ

max吸光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ε

将 不变 。

11、混合组分体系的吸光度加和性可表达为A= A1 + A2 + A3 + ? =ε1bc1 + ε2bc2 +ε3bc3 + ? ,它在 组分间无相互作用 条件下成立。

12、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要使测得的浓度误差最小,吸光度最好控制在 0.4343 。

13、荧光是一种 光致发光 现象,荧光 波长一般比激发光波长 长 。 14、荧光物质的两个吸收光谱是 激发光谱 和 荧光发射光谱 。 15、温度升高,荧光强度将 减弱 。

16、荧光强度F与浓度的关系式为F= 2.303K′l0εbc或 2.303Φl0εbc 。 17、荧光量子产率Φ的定义是 发射的光子数/吸收的光子数 。 18、将下各组物质按荧光增强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答:a:苯、萘、蒽、丁省; b:苯、氯代苯、碘代苯

1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要使用“参比溶液”调吸光度为 ,然后再测定样品显色溶液的吸光度。这是为了 。

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紫外区常用 作光源;用 材料的比色皿。 21、某组分的两个显色反应,其定量的工作曲线分别如图中的a和b。问ε较大的显色反应是 ;从灵敏度考虑,应选用 工作曲线进行定量。

4

22.一般而言,荧光光谱总是较相对应的激发光谱 红 (红/蓝)移,称为 Stoke位移。

23.分子的共轭体系增大,荧光强度 增强 。

23. 6.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进行有机物的定性分析中,由n—π*跃迁和π—π*跃迁产生的谱带最有价值。

24. ε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浓度为 1.0mol/L及光程长度为1.0cm时的吸光度,在给定条件下,ε是物质的特征常数。

三、名词解释:

去活(化) 振动弛豫 三重态 λ四、问答题

1、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为什么常将波长选择在λ2、吸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使用参比溶液? 3、结合能级跃迁图,叙述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五、计算题

1、1.000g钢样溶于硝酸后,用过磺酸钾将其中的锰氧化为高锰酸根。在容量瓶中稀释至250ml,测得的吸光度为0.001000mol.LKMnO4的16倍。试计算钢样中锰的百分含量。

答:2.06%

2、一含重铬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在440nm及545nm处用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385及0.653,求混合溶液中重铬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浓度。已知重铬酸根离子在440nm及5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370L·(mol·cm)-1、10.8 L·(mol·cm)-1。高锰酸根离子的吸光系数分别92.8 L·(mol·cm)-1、2350 L·(mol·cm)

-1

-1

max处。

max,蓝移

答:Cr=9.72×10-4mol/L Mn=2.73×10-4mol/L

3、浓度为0.51μg/ml的Cu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酸二腙光度法于波长600nm处用2cm

比色皿测定,T=50.5%,求该法测定铜的摩尔吸光系数ε和吸光系数a。已知Cu的相对原子量为63.54。

答:a=290.9, ε=18484

4、维生素C的盐酸溶液在波长245nm处的吸收系约ε=10。某药含维生素C约2%,现用紫外光度法进行定量。准确称取约0.2g试样,溶解,盐酸酸化,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一次),用1cm的比色测定,欲使测量误差最小,应使用多少毫升的容量瓶?维生素C的

5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w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