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18 14:13:04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2014年度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汇编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汇编
(2014年度)
目 录
把握大势,保持定力 ............................................................................................................ 1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2
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 ............................................................................................ 3
让创新鼓起梦想的风帆 ........................................................................................................ 4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 ............................................................................................ 5
稳定社会预期 增强发展信心 .............................................................................................. 6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 7
围绕“两个关系”加强党的领导 ........................................................................................ 8
高度关注明天“谁来种地” ................................................................................................ 9
迈向“中国创造”的新高度 .............................................................................................. 10
雪域高原见证“中国力量” .............................................................................................. 11
更加注重活动系统设计 ...................................................................................................... 12
完成“三个任务”实现光荣使命 ...................................................................................... 13
把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新要求 .......................................................................................... 14
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 .................................................................................................. 16
更加强化问题导向 .............................................................................................................. 17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 18
打造讲忠诚有担当的政法队伍 .......................................................................................... 19
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20
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 .......................................................................... 21
重拳反腐零容忍 .................................................................................................................. 22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 23
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改掉“机关病” .............................................................................. 24
以制度建诚信社会,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风尚 .................................................................. 25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27
加快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28
打好反腐“改革牌”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 29
夯实基层基础的重大工程 .................................................................................................. 30
共产党最讲认真,改作风永远在路上 .............................................................................. 31
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 ............................................................................................ 32
遵守纪律无条件 .................................................................................................................. 33
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抓手 .................................................................................................. 34
活动善始善终的重要保障 .................................................................................................. 35
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儿 ...................................................................................................... 36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不达目的不能轻言收兵 .................................................................. 37
日本制造历史错觉的实质是藐视国际正义 ...................................................................... 38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40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 41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 42
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 ...................................................................................................... 43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 44
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儿 ...................................................................................................... 45
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 46
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 47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 48
决胜反“四风”,坚持三个“贯穿始终” ........................................................................ 49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 .................................................................................................. 50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
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度 .................................................................................................. 52
讲规矩不讲面子,再接再厉做好督导工作 ...................................................................... 53
激浊扬清增强价值判断力 .................................................................................................. 54
知行合一培育道德责任感 .................................................................................................. 55
拿出勇毅笃行的稳劲儿 ...................................................................................................... 56
展示参政议政真水平,激发中国民主新优势 .................................................................. 57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 58
确保民生安全网“网底”密实坚韧 .................................................................................. 59
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儿 ...................................................................................................... 60
让巡视更好释放制度威力 .................................................................................................. 61
期待改革好声音 .................................................................................................................. 61
起好步,才能开好局 .......................................................................................................... 62
严惩暴恐犯罪,保障人民安全 .......................................................................................... 63
呼唤务实好会风,唱响“春天的故事” .......................................................................... 64
为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 65
唱好经济体制改革重头戏 .................................................................................................. 66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 67
深化改革需要“她力量” .................................................................................................. 69
以核心价值凝聚精神动力 .................................................................................................. 70
为改革构筑司法保障和治理根基 ...................................................................................... 71
改革决策取决于人民利益 .................................................................................................. 72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 73
用法治方式化解信访难题 .................................................................................................. 74
抓作风必先强党性,做焦裕禄式好干部 .......................................................................... 75
以新作为催生改革新气象 .................................................................................................. 76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 77
贯穿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 .................................................................................................. 78
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79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 80
别让能力不足成为阻力 ...................................................................................................... 81
确保每个层级单位都见实效 .............................................................................................. 82
滥用国际法律程序的图谋不可能得逞 .............................................................................. 83
用改革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 85
放要真放,管要真管 .......................................................................................................... 86
以“三严三实”弘扬焦裕禄精神 ...................................................................................... 88
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 89
思想上过关是前提 .............................................................................................................. 90
学习教育重在实打实 .......................................................................................................... 91
听取意见不能跑偏 .............................................................................................................. 92
别让热点成痛点 .................................................................................................................. 92
细处着眼,润物无声 .......................................................................................................... 94
荡涤污泥浊水 还网络清朗空间 ........................................................................................ 95
把领导标杆树起来 .............................................................................................................. 96
在融合发展中担当使命与责任 .......................................................................................... 97
小处着手,人人可为 .......................................................................................................... 98
先把规定动作做到位 .......................................................................................................... 99 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 100 大力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 101
篇二:2015年11月份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民生刑法”,以引导人心为己任
叶竹盛 2015年11月02日04:50
新的刑法修正案及时回应了社会上弥漫的种种焦虑,将“负能量”纳入最严峻的刑法规制之下,可谓最贴近民生的一部刑法修正案
近日,一篇题为“以后这九种行为不能干了”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些行为包括在微信微博上发假消息、替考、医闹、虐待老弱病残,等等。而这些,正是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的主要内容。虽然这些和民生相关的行为以往也属违法,但新的修正案无疑加重了打击力度,可谓开启了“民生刑法”时代。
在我国刑法十多年的修正史中,还是首次有这么多罪名受到普通人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自觉传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刑法很遥远,只要秉持朴素的善良观念,刑法并不会找上门。而这次“刑九” 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它涉及不少近年来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上述九种行为,都曾多次制造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许多事情甚至就发生在很多人的身边。即使不是亲历者,这些行为也早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民生刑法”在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已初露端倪,当时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醉驾入刑”。4年来,这个新罪名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彪悍的“酒桌文化”已有改观,还催生了一个新的代驾行业。更为积极的作用是,交通文明的程度提高了,司机、路人们至少不需要太担心遇上酒驾飞来横祸。而此次新入罪的九种行为,和当时的“醉驾”一样,同样是当前社会的主要“负能量”。尤其在网络传播放大效应之下,这些影响无远弗届。比如每有孩子被拐的消息传出,身为父母的人都会心头一紧。类似的不安、焦虑,乃至戾气,一旦构成了社会的主要氛围,必然严重影响到每个人的“精神民生”。“刑九”及时回应了社会上弥漫的种种焦虑感,将“负能量”纳入最严峻的刑法规制之下,可谓最贴近民生的一部刑法修正案。
有好剧本未必能拍出好电影。对于法律而言,如果说立法相当于写剧本,执法和司法便是从影像上实现剧本的过程。虽然说“民生刑法”的立意在于消除社会戾气,提振“精神民生”,但假如执法不严,甚至执法异化,执法本身便可能成为更为严重的戾气之源。此次废除的“嫖宿幼女罪”,某种程度上便是因执法松懈、裁判武断而被“妖魔化”的反例。因此,“民生刑法”还必须通过“民生执法”才能发挥效果。刑法对社会生活的成功重塑,不仅取决于立法,更要在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的“配套”下才能取得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刑法修正案在通过后,都是立即实施,没有过渡时间。自“刑八”开始,在通过和施行之间,留了两个月过渡期。这显示,设立新罪名的用意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疏导与预防。这也是“民生刑法”渐入佳境的一个体现。这意味着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越来越重要,成为人们谋划生活、组织活动和考虑问题时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显示中国的法律越来越贴近生活,更显示法律观念开始以引导人心为己任。
孟德斯鸠曾用“慈母般的眼神”形容民法对每个人的关怀。步入“民生刑法”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刑法的面孔也并不总是严峻的。它可以被驾车的人们用来在酒桌上挡酒,可以被校车司机用来拒绝学校超载超速的要求,可以让我们对年幼孩子的安全更放心,对我们晚年生活更乐观??此时,刑法看似冷峻的眼神里,也透着慈母般的关怀。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创新酿造升级的甜蜜
贾壮 2015年11月06日03:20
企业有着正常的生命周期,优胜劣汰乃是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我国经济在忍受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在慢慢迎来升级带来的甜蜜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传统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新闻不断见诸新闻媒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经公开报道的企业倒闭就有76家,其中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何理性、科学地看待和分析制造企业经营困难现象,找准对症下药的应对方法,是有关各方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放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来看,部分地区传统制造企业遇到的困难应是情理之中。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和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必然会对企业带来冲击。而且,全球经济疲弱带来外需缩减,房地产业调整影响基建材料、轻工制造等行业的市场需求,更使得一些传统的外向型制造企业步履维艰。此外,随着劳动力、能源环境等各种成本的快速提升,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招商政策由“来者不拒”转向“挑三拣四”,令不少企业有向内陆省份和其他国家地区转移的需要,客观上增加了“摩擦性”倒闭。
企业有着正常的生命周期,优胜劣汰乃是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目前来看,制造企业倒闭还只是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的情况,没有造成全局性影响,即便是在企业倒闭数量较多的地区,总体情况也比较平稳。据广东省东莞市商务局掌握的情况,目前东莞关停外迁的外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出现所谓的“搬迁潮”。劳动密集型行业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对就业数据带来大的影响,来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66万人,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4.05%,低于4.5%的全年调控目标。
就业数据平稳,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数量的自然回落,另一方面也与经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有关。作为吸纳就业的“海绵”,我国的服务业保持着较高增速,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在忍受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在慢慢迎来升级带来的甜蜜。有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来自金融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写字楼需求,占了2015年前三季度北京写字楼成交量的65%,由此可见创新和创造为经济带来的充沛活力。
经济学者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两个因子,前者受到自然禀赋的制约,不可能持续扩张,后者可以助推经济摆脱要素瓶颈,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一条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部分地区传统制造企业遇到的困难,是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旧有发展模式的困难,创新才是破解困局的唯一出路。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正式下线。中国商飞官方微博发布的照片上,红色帷幔俏皮地半遮机头,既能看到国之重器的肃穆庄严,也能感受创新创造带来的活力轻松。在媒体上,“互联网+”行业总是给人热气腾腾的感觉,电动三轮车上的“快递小哥”也永远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期待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够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插上翅膀,让他们脸上都能绽放灿烂的阳光。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架起心灵沟通的“文化桥梁”
陈 凌 2015年11月09日03:31
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互鉴,让那些承载各民族基因的文化传统,成为孕育新传统的舟楫便道,最终达到文明的“1+1>2”
“人的心如同降落伞一般,如果不张开,根本无法使用”。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家之间的交流交往,再合适不过了。纵然远隔山海,只要心灵相通,也将会是天涯比邻。而最能叩开人们心灵大门的那声“门铃”,恐怕非文化莫属。
这样一种情形,正在被誉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上演。11月8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开幕,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5日。聆听饱含古典韵味的渺渺南音,寓目蕴藏精湛技艺的提线木偶,观看来自雪山佛国的唐卡艺术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代表欢聚一堂,在文化的交流律动中,感受着彼此的魅力。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言,很多时候,国与国、民与民之间,其实只有一曲古音、一场剧目、一杯清茶的距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说当年,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经济领域的互联互通,让“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那么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情况下,大家互通有无的,就绝不仅仅只有物质生产,更有精神文化。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共聚于泉州,用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论坛上沟通对话,让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起舞。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串起沿途国家地区的交往,文化交流正可以编织起心灵的纽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的茶叶漂洋过海传到英国后,铸成了举世闻名的下午茶文化,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一位哲人曾指出,彼此交换苹果,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思想,那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初冬依然温暖的泉州,深蕴历史的文物与饱含激情的艺术作品交相辉映,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互鉴,让那些承载各民族基因的文化传统,成为孕育新传统的舟楫便道,最终达到文明的“1+1>2”。
每一次的文化交流,也是一次文明自我省视的机会。此次艺术节中,还将举办“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日本的茶道大师、中国的作家学者、各个国家的文化官员,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文化对话”为主题,共同规划和展望亚洲文化的未来前景。相信,来自13个国家和亚洲合作对话组织近百名嘉宾的“泉州论剑”,一定能形成广泛共识,为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历史上,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贸易鼎盛、商贾云集,“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墙多海宝”;而客商习俗各异、形式不一的文化,又给泉州烙刻下多元的印记。正因此,泉州才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宗教博物馆”。如今,站在建设“一带一路”的风口,行进在合作共赢的路上,我们更需要架起文化的桥梁,敞开交流的心灵,让文化多彩,让民心互通。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依法究责遏制不当干预
王 琳 2015年11月10日03:31
只有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个案敢记录、敢通报、敢究责,才能让领导干部对司法个案不敢过问、不敢干预、不敢逾矩
日前,中央政法委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有江苏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案、云南昭通维稳办副主任彭泽高案;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有北京高院民二庭原庭长陈海鸥案、北京丰台区检察院法警队法警李朝阳案、上海浦东新区检察院原书记员刘一定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为我国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但在现实中,“官司一进门,两头都托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仍时有耳闻。
一些领导干部对司法的不当干扰通常是秘密进行的,我们无从统计相关数据,也无从评估它对司法公正究竟构成了多大的影响,但它对司法权威的消解、对司法公信的侵蚀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其实不需要知道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在所有司法个案中占多大比重。因为
哪怕只有1%,在“100-1=0”的定式之下,它仍会固化一些民众对“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认知,并可能使那些本已实现了法律公正的个案也陷入被无端猜疑之中。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并不是新问题。对这一积弊,司法机关没少建章立制、三令五申,但依然没有禁绝。这背后的根源,并非是对问题的剖析不深入,或对制度的构建不尽心,而在于对制度重纸面轻地面、重文本轻实践、重制定轻执行。
其实早在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曾在《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明确,“建立健全过问案件登记、说情干扰警示、监督情况通报等制度,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违反规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情况和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情况,切实保护公众的知情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法院系统对领导干部过问案件的情况作了哪些登记,又向多少人发出了多少警示,公众几无所知——至少在公共舆论平台上看不到。没有通报、没有究责,引入公众监督就可能成为“制度稻草人”。
当然,要遏制来自权力的外在干预,光有司法机关的制度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多来自司法机关之外,没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联动,很难让记录、警示、通报和究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应“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3月,由中办、国办公布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也印发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这就从上到下实现了惩处权力干预司法的制度衔接,也极大增强了制度效力。
规范准备快速到位之后,制度成败的关键又回到了制度的实施上。尤其是近年来在舆论对不当干预司法的监督下,一些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方式方法日益走向隐蔽化,通报并究责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不但需要勇气与担当,还需要智慧与技巧。此次中央政法委公开集中通报了5起典型案件,“首次通报”的开创性意义值得肯定。也只有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个案敢记录、敢通报、敢究责,才能让领导干部对司法个案不敢过问、不敢干预、不敢逾矩。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以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李 拯 2015年11月11日03:24
发展蓝图已然绘就,改革目标更加明确,接下来的,是矢志不渝地提高改革行动能力,把发展理念变成现实图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会刚刚闭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就紧随其后,强调“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发展”与“改革”在时间坐标上的交汇,反映着二者的深层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换句话说,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引领。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说“五大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认识论,那么改革就是将发展理念嫁接到现实的方法论。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靠改革来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这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到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再到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既有的制度安排、思维模式很难解决新问题,正因如此,这次会议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着重强调“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在
现实生活中,凡是取得改革突破、制度创新的地方,发展就会取得新突破、出现新气象。比如说,简政放权推进两年多来,权力运行日益优化、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在制度红利的催生下,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以上,已连续6个月保持高位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这个意义上,改革创新的力度,是决定“五大发展理念”落实成效的最大变量;改革创新精神越强,“五大发展理念”就越是能落到实处。
反过来看,“五大发展理念”也为改革描绘出清晰的施工图与路线图。在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推进改革,不是要大干快上、平均用力,也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推进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方此之时,发展蓝图已然绘就,改革目标更加明确,接下来的重点,是矢志不渝地提高改革行动能力,把发展理念变成现实图景。提高改革行动能力,需要转变思维,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嘴上说着新常态、心里想着老办法,还对强力刺激依依不舍;需要完善机制,让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得重用,让不干事、做虚功的人靠边站,形成促进改革的用人导向;需要鼓励探索,没有试错就没有创新,鼓励多元探索、允许不断试错,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只有人人推动改革、人人参与创新,才能用改革破除体制积弊,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回首中国改革的所从来处,过去形成“规模优势”、实现“量的积累”,靠的是改革;将来释放“质量优势”、实现“化学反应”,仍然要靠改革。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催人奋进,而改革命题,也等待着我们这代人的回答。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给“绿色发展”装上政绩指南针
严厚福 2015年11月12日03:31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又是“紧箍咒”——明确了如果偏离这个方向将要面对的不利后果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式落地,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一项坚实的制度保障。《方案》提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主要目标,是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审计试点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又是“紧箍咒”——明确了如果偏离这个方向将要面对的不利后果,为生态环境损害追责提供了科学有力的“证据”,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领导干部个人责任。众所周知,“集体责任”很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而“个人责任”更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积极履行职责。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是典型的“集体责任”,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实。因此,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越来越强调领导干部的“个人责任”,无论是此前的“约谈”“引咎辞职”,还是此次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
篇三:2015全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绷紧安全这根弦
36人死亡,49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跨年之夜,上海外滩广场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令人悲恸。那一张张本该带着灿烂笑容的面孔,从此离开了我们。
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抓紧做好善后工作,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力量全力医治,登记人员信息,安抚家属。逝者已矣,创痛难抚,灾难让人再次体悟公共安全的要义。
在所有安全中,生命安全最为重要。大城市人流密集,庆祝活动多,安全隐患大,容易累积不确定风险,哪个环节稍有纰漏,就会酿成意外。对城市运行和管理来说,安全的难度增大、要求提高,责任更重。正因此,“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须臾不可放松;“生命重于泰山”“防患于未然”,也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对政府管理者来说,必须时刻把“安全”写在心里,落到行动中。
一元复始,我们即将迎来春节。当此之时,各地政府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举一反三,不仅是在政府组织的活动中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只要是人流可能聚集的场所,就必须做好安全预案,严防事故隐患。只有把安全摆到更突出位置,才能牢牢筑起生命防线,让每一天都过得祥和安宁。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2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革要有政治定力
——一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本报评论员
站在2015的新起点上,改革仍然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2014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的曙光中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更足了,责任更大了。
回首过去一年,改革大潮强劲激荡,节奏却蹄疾步稳。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推进,一些多年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改革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浇灌着每个人的梦想。
承前启后再出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所谓“关键”,意味着今年是攻克改革难点的关键,是增强改革系统性、协同性的关键,是狠抓任务落实的关键,是确保改革质量和进度的关键,也是抓住机遇、以改革促发展的关键。把握关键之年,尤需我们保持政治定力,有决心、有章法,统筹协调,把改革大业推向前进。
保持政治定力,就要坚守政治原则,把握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好走稳自己的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决定了,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推倒重来、另
起炉灶;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全盘西化、犯颠覆性错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保持政治定力,就要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在实践中处理好重大关系。简政放权,如何做到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应该为的务必善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怎样做到有机结合?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与焕发活力相融共生?防治污染,怎样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当前,改革的雁阵已经形成,没有孤军的改革,也没有单向的突围,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彼此借力,相互支撑,才能持续向前。
保持政治定力,就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去推动一些具有结构性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还是文化体制、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有“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都需要梳理出优先顺序,设计好承接关系,形成政策合力,才能为中国发展开辟出最大的腾挪空间。放下急于求成的功利心,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怀,改革正未有穷期。
开弓没有回头箭,攻坚关头勇者胜。今天,改革进入勇闯险滩、啃硬骨头的深水区,政治定力更是改革巨轮乘风破浪的航向标和压舱石。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一鼓作气的气魄、求真务实的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4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严把改革质量关 坚决消除“肠梗阻”
——二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本报评论员
“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一颗螺丝的松动,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事故;一个环节的纰漏,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应该是公共部门施政的追求,更应成为改革决策者的责任和担当。正因此,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
今天,当改革在深水区快速推进,更要警惕“萝卜快了不洗泥”,坚持向质量要效果、要效率。改革全面深化的过程,也是改革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从财税体制改革启动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路??改革之所以能够蹄疾步稳、落地生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严把改革质量关,强调改革要有高质量,要求贯彻落实“聚焦、聚神、聚力”。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继续秉持“质量第一”的改革价值观至为重要。
改革高质量,方案是前提。我们的改革不是闭门造车,切不可主观行事。改革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这就不能拍着脑门出主意,坐在办公室里想办法,必须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不仅确保每项改革的可操作性,也让各项改革措施统筹协调。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下功
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掘基层的有益探索,精准把脉、精确制导,方案制定才会接地气、有底气,才能提高改革方案的针对性,避免让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
改革高质量,细化是关键。再好的方案,如果不能落地,也不过是白纸一张。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牵动各方利益,尤其要警惕虚晃一枪、变形走样。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对已出台的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推进过程要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
改革高质量,督察是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会一蹴而就。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督察同样如此。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惟其如此,才能避免高举轻放、徒有口号的倾向,纠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态度,使改革有遵循、有标准、有追求。
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把群众满不满意、得没得到实惠,作为评判改革质量的重要标杆,作为不断提高改革质量的根本动力,我们就能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改革的实绩赢得民心,以改革的质量奠基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5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革离不开法治思维
——三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本报评论员
法治,凝结着现代社会的制度向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治理革命。“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法治的重要性。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法治思维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改革与法治,是当今中国在时代大潮中奋勇前行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刚刚过去的2014年,改革伟业正是在法治思维统领下节节推进。从依法依规惩处“老虎”“苍蝇”,到户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教育领域改革等重大改革有序推进;从国务院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到上海自贸区27项制度创新,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根本要求与基本遵循。
登高揽山河,前路多曲折。中国的改革时间表运行到2015年,以改革破除利益藩篱的担子更重,以发展疏浚矛盾淤积的任务更繁,以转型推动经济向好的使命更艰。这既意味着突破旧气象、再创新格局,又要求在新常态下循规律而进、依法治而行。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促进社会建设的和谐、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无不需要法治的力量。把改革主张
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可能减少利益调配带来的社会震荡,缓解结构调整造成的转型阵痛,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走好走稳我们自己的路。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里程碑。2015年,逐条逐项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部署和措施,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根本保障。在研究改革方案措施时,如何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建议?在需要先行先试时,如何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在法律法规不适应改革要求时,如何及时修改和废止?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改革举措,纳入改革任务总台账,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对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一个考验。
改革于法有据、遇事一断于法,这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共识,不仅是治理的制度保障,也是发展的价值根基。对于各级干部,少些“权大于法”的膨胀,多些“守法为常”的慎重,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塑造政治生活的全新生态;对于广大公民,少些“法徒空文”的疑惑,多些“信法为真”的坚定,把法治当作共同的行为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联结社会共同体,巩固核心价值观,在“看不见”的层面,法治同样可为改革的压舱石、发展的推进器。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发挥好法治保障与规范、引领与推动的作用,才能让改革航船行得更稳、走得更远。这是法治的路径,更是改革的路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6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人民中汲取改革智慧
——四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本报评论员
有人说,“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回望刚刚过去的2014年,正是因为推进改革的每个足印中,都倾注着人民的参与和支持,熔铸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汇聚如此大的力量,实现如此多的突破。
久推不转的养老改革,踏上并轨之路;城乡二元的户籍壁垒,坚冰逐渐消融;众多行政审批事项,被陆续下放或取消??过去一年,公平正义在改革中不断彰显,社会活力在改革中不断激发,民生红利在改革中不断释放,诠释着什么是“为了人民的改革”,演绎着什么是“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在“依靠人民”中汲取了无尽的智慧。也更加清晰地表明:最大程度地吸纳群众参与,最大程度地促进共建共享,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拥有众志成城的民意基础,始终保持披荆斩棘的锐气勇毅。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回首改革历程,从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到万众创业的蓬勃兴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勇敢探索,推动着中国改革步步向前。今天的改革难度更高、情况更复杂,就更需要凝心聚力、集思广益;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复杂性日益凸显,就更需要鼓励创新、宽容试错。一言以蔽之,深化改革的任务越是繁重,越要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引导全社会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在山东,“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农村“空壳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在福建,基层政府从“替民当家”“大包大揽”向倡导“共同参与”转变,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水平。在湖北,“农民办事不出村”的电子信息系统,架起了乡村治理的“高速公路”??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基层探索是沸腾的实验室,群众创新是不竭的能量场。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由衷慨叹,“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2015年,我们迈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能不能继续调动起公众对改革的参与热情、畅通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关乎改革成败。我们当以更大决心和勇气,进一步松绑除障、凝聚民智,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
鲁迅先生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多数的力量”。在新起点上乘势前行,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热情充分涌流,则何事不成、何功不立?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7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革就得落地生根
——五论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本报评论员
在所有声响中,生命生根拔节的声音最令人心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一年的起点,我们感受得到人民群众对改革新希冀的心跳,听得见改革落地生根的声音。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拆除户籍制度藩篱、降低工商注册门槛、央企高管薪酬设限、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过去一年,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求真务实,在倾听人民呼声中真抓实干,一条条改革举措实实在在掷地有声,赢得群众信心信任,凝聚了党心民心。
新一轮改革发令枪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回望201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8次会议推进改革,每次会议,部署如何落实都是重要一环。从中央到地方,抓部署、抓统筹、抓方案、抓实施、抓督办、抓宣传,汇成强劲的改革潮声。正是全党上下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各级干部发扬“蛮拼精神”,改革才形成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的良好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今年是关键之年。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上,狠抓落实仍然是重中之重。当前,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也在增多。公车改革会不会遭遇推三阻四,就看能不能突破利益得失的围城;简政放权是否催生新红利,就看自我“革命”能不能无所保留;法治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就看能不能将法治精神贯穿于每一次决策、每一个行动。改革要冲
正在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02-18
关于印发县委书记景文新同志在中共临邑县委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10-12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审定版04-25
您是一本书作文700字06-27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学案(精品)04-12
30股份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资料 - 图文09-30
3-总复习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05-26
2015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研究报告07-23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07-07
给客户的感谢信02-16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人民日报
- 评论员
-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