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题(二)

更新时间:2024-02-02 19: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考课课练《六国论》(二)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ì)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率赂秦耶 率:全部 ②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他们 ③暴霜露,斩荆棘 暴:暴露 ④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⑥始速祸焉 速:很快 ⑦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⑧当与秦相较 当:应当 ⑨或未易量 易:轻易 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挟持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①③⑦⑨⑩ 3. 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不赂者以赂者丧 ⑤秦以攻取之外 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⑦至丹以荆卿为计 ⑧洎牧以谗诛 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⑩苟以天下之大 A. ①④⑧ B. ⑤⑦⑩ C. ②③⑥ D. ⑥⑦⑨ 4. 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⑥有如此之势

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A.①③④ B.②④⑦ C. ⑤⑥⑧ D.①⑤⑧

6.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③始速祸焉 蜡炬成灰泪始干 ..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7.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9.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长久积累的威势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11.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 C.则与.斗卮酒 D.失其所与.,不知 12.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义项

①“暴”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 A.暴.霜露,斩荆棘( ) B.暴.秦之欲无厌( ) C.暴.殄天物( )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 c.也许,或许 d.若,倘若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C.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 ) 13.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苏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 填空题:

1.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 ..②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 ..③至于颠覆 古义:_________ ..④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 ..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5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 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 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二)阅读《六国论》全文,完成6-8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日削月割 不知日之入 ....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其实亦百倍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1、2节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3、4两节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论证时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5、6节,由论古过渡到讽今,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B.作者认为只要齐、燕、赵等国爱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攀附秦国,燕太子丹不派荆轲刺秦,赵国善待名将,那么秦国就无法灭掉齐燕赵等六国。

C.作者注意语言的锤炼和变化,如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必陷于窘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形象表现出秦人可能出现的恐惧心理。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