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24 0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武胜中学 马小凤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死角”,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复习从而提高分数,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近几年所选文段均是人物传记,文面浅易,一些疑难生僻字句都有适当处理,或加注解。选材多为廉吏、义士、忠臣、勇将;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2.试题设置,稳中有变。四川文言文考察以选择、翻译为主,新增断句和简单题,难度有一定的加大,从趋势看,文言文考察越来越注重整体把握、文意的理解和语段的翻译。

二、研究文言文备考的相关策略 (一)教材上文言篇目的处理。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历年的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篇目辐射课外实为必需。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

第一步,在高三上半年,要求学生利用晨读,将1---5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进行复习,采取5、4、3、2、1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用十一周的时间复习完。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 第二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对于第一步的深化与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讲文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的运用。

第三步,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具体做15-20篇课外文言语段,凡涉及课内的虚实词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来记忆。另布置学生分头给120个实词、18个虚词在课文中找例解,以“每日5词”的方式公布。 第四步,以综合训练为主,以重点课文为例,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祭十二郎文》,让学生练习出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虚实词及句法、用法等。 (二)、多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古人也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认识,促进语感能力的不断发展,获得良好的文言语感。人教版语文教材(如2003年版的)第一册文言文单元就有一

1

篇关于文言文学习的指导文章《怎样学习文言文》,文中第一点就强调了诵读对文言文的重要性。可见反复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诵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节奏和断句上。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这句中“犬”不是主语而是状语,意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面前”。从语法结构上分析,状语修饰谓语,二者必须紧紧相连,所以诵读时,这应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非“其一犬/坐于前”,否则会翻译成“其中一只狗坐在面前”。同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今齐地方千里”应该读成“今/齐地/方千里”,而不能不“地方”合在一起读。诵读的作用还体现在以音辨义上。如《口技》一文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句中的“中间”应该分开读,而且“间”读“jiàn”,义为“夹杂”。要提高断句和翻译上的得分,诵读不容忽视。

但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学理科的会经常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抛弃诵读,搞题海战术,结果可想而知。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不是靠做几道题就能提高的,语言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离不开诵读。有些急功近利的学生却认为,朗读费时费力见效慢,远不如做几道题有效,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试想,我国哪个国学大师是靠做题做出成就来的?

当然,诵读重要,也不是否定做题的价值。试题要做,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诵读的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利用课堂或早读,把练习过的课外文言文也多诵读几遍。这样下来你会发现语感强了,考过的知识也记得更牢了。总之,遇到文言文先读它几遍没错。 (三)、在试题讲评中注重方式和方法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6、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联系成语,加

2

以印证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总之,文言文阅读需要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依托,重点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适当地练习,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