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06 23: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育 研 习 报告

(20 14届)

学 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 班 级: 101班 实 习 生: 李 娜 学号: 10260110 实习学校: 湖南省郴州市二中 实习带队教师: 邓 飞 研习指导教师: 周 阳

研习成绩:

2013 年 11月 28 日

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制

视频研习报告

学院 生化学院 专业 生物科学 学号 10260110 姓名 李 娜

实习学校 湖南省郴州市二中 实习指导教师 邓 飞 实习年级 高一

题目 课堂导入——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例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刨设学习情境.激发引言 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在进行导入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具有启发性;要有一定的关联性;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同时还应正文 不同程度的兼顾艺术性、趣味性和概括性。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 1、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2、开门见山,直接进入 3、引用实例.贴近生产生活 4、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5、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6、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7、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8、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9、比导入。印象深刻 四、案例分析 在研习过程我播放了盛海超同学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课的到课堂导入。这位同学首先是播放了一段时长为5分钟左右的,以周杰伦歌曲改编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歌曲,然后让同学通过这段歌曲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由此引出新课,物质进入细胞的第一种方式——自由扩散。 盛海超同学在这堂新课中运用了以旧拓新和故事诗词类的相结合的导入方式,这两种方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短片涵盖知识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了上节课内容,同时提前点明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两节课的专有名词传递给学生。看过短片后以回忆、提问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容,再从就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得当。 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在导入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引起学生注意,这里播放了时长为5分多钟的视频,就我个人认为,视频播放时间过长,不是很有必要。因为一个课堂导入用的时间最好不超过分钟,而这里光视频就用去5分多钟的时间,再加上后面的回顾旧知识的时间,前前后后花去约8分钟的时间,个人认为不可取。所以如果为了要增加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的兴趣的话,对于视频的时间应注意控制。 此外,我还给大家口述了一段当时笔者上《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课时的导入方式。先给学生观看鸡蛋壳与细胞的图片,将鸡蛋壳类比为细胞,再向学生提问:鸡蛋壳是成分是什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如果我现在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我该怎么做?细胞膜的功能又是什么?以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来逐步导入新课。 在口述完之后引起了老师和同学就将鸡蛋壳类比为细胞膜的方式是否得体的讨论。大家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是柔软的物质,而将鸡蛋壳类比为细胞膜的话有失科学性。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将鸡蛋壳类比为细胞膜确实不妥当,但是笔者的目的是想将细胞膜这种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见的实物,让学生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如果我们在处理一些抽象概念,想运用类比时要考虑到类比物的功能、成分等等各方面都必须与生物学物质一致的话,那我想除了这专有名词本身外,找不到其他的类比物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清楚,所谓类比,打比方是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化抽象为具体,而不是找一个实际生活中与专有名词一模一样的物体。 导入是课堂教学技能之一。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好的课堂导入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整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教师角色的转换.从以前的主角变换为组织者、策划者、引导结论 者,充分体现主导的作用.也改变学生以前的“鸭子”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体、主角,让他们充分参与每~个讨论、研究、学习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高质量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参考文献: 邹光成,浅谈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凯里学院学报,2009(6):附录 27(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视频,研习所用ppt

文本研习报告

题目 板书——以《细胞呼吸》为例 板书是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时也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作出辅助性的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在课程结束时,板书还能帮助师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一、板书分类 1、正板书。正板书一般是教学内容的简明提纲,包括知识要点和结论,对学生把握整堂课的思路以及课末的复习非常重要,常写在黑板正中或偏左。 2、副板书则是正板书的补充,内容以学生看不清、听不清的词或者示意图等为主,一般写在黑板的次要位置,如右侧或两侧。 二、板书的形式 1、提纲式。教师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将教学内容的要点依次写在黑板上。 要求:条理要清楚,编号和标题之间的关系要符合逻辑,标题要有层次性。 处理好标题间的并列关系和上、下位关系。 2、流程式。在生物学教学中,对于生理、生长发育等内容,由于其连续性很强,可以用流程形式来书写板书。 3、表解式。对于生物体某一结构的介绍,可以按照一定的包含关系,用大括号来加以展示,从而清楚地表明结构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比较列表式。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相关关系的概念、过程等,可以引言 正文 通过列表比较的形式,来解释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加强对这些概念和过程的理解。 5、综合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内容往往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同时也有不同的特点。 三、板书分析 首先给大家展示实际上课时的板书照片,评价整体的排版。由于照片上字体太小,不能看出板书的科学性,因此又给大家展示了教学设计上板书的内容,如下所示: 板书设计: 一、概念 1.场所:细胞 2.物质变化:有机物 氧化分解 小分子无机物 3.能量变化:释放能量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需氧呼吸 1.物质变化: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 CO2+H2O 2.能量变化:释放出大量能量 3.场所:线粒体(主要) 4.过程: 总反应式: 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嵴)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