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儒者之道: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更新时间:2024-07-08 05: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往儒者之道

[摘 要]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其思想精髓也延续至今。孔孟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教育内容与自我修身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现代启示

何谓“儒者”?可以概括简单地说,凡是有学问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即是儒者。换句话说,儒者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有学无品,有才无品,只有知识技能而无道德,甚或假借知识技能以作恶者,乃儒家所深恶痛绝之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说到,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一个人真正的儒者,必须通过哲学对他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以达到生命的最高点----成圣。在这个过程之中,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能够成为一个高尚,以至完美的儒者。儒家通过爱的延伸,使人心的一超越我与他人的界限,也超越我与物的界限,到达天地境界。

一、关于儒家德育思想的概念阐述 (一)关于“儒家”的内涵

冯先生在诸子的由来这一章中讲到,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儒字的本义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1]学界把尊奉与信仰孔子之道的学派,称之为“儒家”。儒家在政治方面,提倡“德治”、“仁政”、“内圣外王”等;在道德教化方面,儒家强调“仁义”、“忠恕”、“知命”和自我修身等。两汉时期,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针的确立,儒家学术开始在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而得到相应发展。伴随不同的历史条件,儒家思想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两汉时期董仲舒等为代表的“两汉经学”;隋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道统说”;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些思想都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都是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推陈出新。

(二)何为德育

所谓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它是运用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说服相应的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理论原则并改变其原有思想认识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活动。道德教育所涉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道德价值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精神教育等等。“德育”,既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它在内涵上也必然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容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以及其他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1]

(三)“儒家德育”解析

按照上述理解,不难看出儒家德育乃是儒家学者所倡导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德育思想,就是儒家学者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以及方法、原则等。

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到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再到现实主义流派荀子,以至秦汉以降的中国历代儒家学者,都有相应的较为完整体系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本文将对先秦时期儒家德育思想进行介绍与分析。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阐述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 1.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设计

孔子的突出贡献在于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从而为儒家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无可非议,“仁”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最高条目,辅之以义、礼、忠、恕、孝、悌、诚、

[1]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爱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条目。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2}其所渴求的“道”,主要就是“仁”道。“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就有他应循的义务,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其本质在于“爱人”,即“仁”。

在仁的实践中还包含了为人着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这两方面就是“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挈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自己和别人,也称为“挈矩之道”。

2.关于自我修身的一些原则

孔子从“义”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认为一个人坐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孔子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1]这种人生态度是作为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也就是孔子何以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必须先立志学道,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从而懂得人生的智慧,领悟了天命和顺命,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造诣。 (二)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以“性善论”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也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是这“四

[2}[3]

《论语·理仁》。 《论语·颜渊》。 [1]

《论语·尧曰》。 [2]

《论语·子罕》。 [3}

《论语·为政》。

心”,使人们天赋有“仁、义、礼、智”四德。并且提出德之四端乃是人区别于野兽之所在,人只有发展德之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这一理论从特定的角度要求人们回归善性,具有积极意义,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

2.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论

虽然人具有“善”的本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多已丢失,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因此就必须进行相应的道德修养,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孟子十分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 集中表现为“反省内求”的修养方式。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能否成为“尧舜”,关键在于自我修身能否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也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实践,要求人们光明正大地做人、做事,实行忠恕之道,不断扩善的本性所体现的充满正义的精神。最后实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高尚境界。

(三)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 1.以“性恶论”为基础的道德教化论

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教化,这一思想倾向是以其“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与孟子的思想相反,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恶端,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也就是说人具有改变心性的能力。不难看出,荀子在其中强调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道德教化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生活。在这方面,古代圣王尧舜可以作为典范:“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1]

2.以重“行”为特征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荀子认为人的品性是在特定环境作用下后天养成的,所以在荀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中他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塑造。另外,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提出“师以身为正

[1]

《荀子·正论》。

仪”,强调老师要以自身为标准去引导启迪学生。在修身方面,荀子强调践行、行善积德、坚守诚德、学思并重等修身原则。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现实价值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步伐。近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规范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看待。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借鉴学习前人的德育学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拓展,也必须基于每一时代的具体问题,站在儒家的立场予以合情、合理、合时的新解答,而得一契合中国人精神与态度的新解答,即可谓儒家的态度。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疑也需要古人德育思想的支撑,需要古人民族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中国古代先秦儒家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特别是“仁爱”观、“忠信”观、“民本”观,等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有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价值,完全可以用来启迪教育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下面试就此作简要论述。

(一)“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先哲带头践行这一美德。孔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认为自我通过一个渐进而具有活力的发展过程而学习,这种学习永不停息: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关头它都不会变得多余,或是变得与我们无关;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力能够接触到我们人性中的固有品质,这其中包括仁、义、礼、智;荀子反对孟子而坚持“性恶论”,但他们二人都有对于人性能够臻于完美的那种信念。所以说学是一个仁化的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