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0 1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市上南中学单元教学设计

上南中学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复习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教师姓名 设计时间 符明媚 2011年9 月 28日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高三 10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它的基础主要是几何中的相似形和圆,研究方法主要是代数变形和图象分析,因此三角函数的研究已经初步把几何与代数联系起来了,本章所介绍的知识,既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习中学后继内容和高等数学的基础。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能画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在一个周期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 3.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4.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m(wx??)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Asm(wx??)的图象,观察参数?、W、A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5.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 第1页,共4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单元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应课标 本章的内容属于“传统内容”。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较,本书在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处理方法上都有新的变化。与以往的三角函数内容相比较,本章加强了三角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借助单位圆和三角函数线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标准”对三角函数内容的削减比较多,课时量也减少了,删减了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已知三角函数求角,反三角函数符号arcsinx, arccosx, arctanx,将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一般讨论作为选学内容。另外,任意角概念,弧度制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等都降低了要求。这样的处理,把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上,而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不再作过多要求。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反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 专题划分 1、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反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 专题一 所需课时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7课时 专题一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π/2±α, 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能画出y=sin x, y=cos x, y=tan x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π/2,π/2)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像与x轴交点等)。 第2页,共4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单元教学设计

④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in(ωx+φ)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Asin(ωx+φ)的图像,观察参数A,ω,φ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⑤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 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奇偶函数的定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化这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1、正弦函数;2、余弦函数;3、正切函数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本专题问题设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动形式及过程) 专题二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三角函数的性质 函 数 定义域 值 域 奇偶性 有界性 周期性 单调性 最大(小)值 y=sinx y=cosx y=tanx 教学评价 反三角函数和三角方程 3课时 所需课时 专题一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会用反三角函数式表示角;会用反三角函数进行三角运算;2、掌握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3、了解三角方程、掌握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解法及解集表示。 第3页,共4页

上海市上南中学单元教学设计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本专题问题设计 掌握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了解三角方程、掌握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解法及解集表示。 1、反正弦函数;2、反余弦函数;3、反正切函数;4、三角方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教学评价

第4页,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