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谭载喜主要著述一览 -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更新时间:2023-10-09 1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译翻译文库 ·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中译翻译教材 ·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认知 ·视角 ·课题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Perceptions, Perspectives and Methodology

???????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谭载喜著.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11

(中译翻译文库?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ISBN 978-7-5001-3382-7Ⅰ.①翻… Ⅱ.①谭… Ⅲ.翻译理论-研究生-教材②翻译-研究-研究生-教材 Ⅳ.①H0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25964号

出版发行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地 址 /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6层

(010) 68357328 68359287 68359376 68359303 68359719电 话 /

100044邮 编 /

(010) 68357870传 真 /

book@ctpc.com.cn电子邮箱 /

http: // www.ctpc.com.cn网 址 / 出版策划/张高里

策划编辑/林国夫责任编辑/袁仁辉

特约编审/谢天振 胡安江排 版 / 竹页图文印 刷 / 北京天来印务有限公司经 销 / 新华书店规 印 版 印

格/700×960毫米 1/16张/23.5

次/2012年11月第一版次/2012年11月第一次

ISBN 978-7-5001-3382-7 定价:4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目 录

出版说明 代序——为纪念奈达而作 xiii xiv

第一篇 本质认知

第一章 对翻译与翻译学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认知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翻译与翻译学的区分 第三节 新时期翻译学的发展标志

3 3 6 9 12 12 15 19 21 21 22 24 26 26 27 35 40 40 41ix第二章 对翻译本质绝对属性与相对属性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转换的绝对与相对 第二节 翻译对等的绝对与相对 第三节 翻译属性的第三形态特质

第三章 对翻译策略、方法与单位的认知 第一节 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第二节 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多元性 第三节 立足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认知 第四章 对翻译(科)学引发争议的认知 第一节 关于翻译学争议的缘起 第二节 对译学否定论之否定 第三节 翻译学之“名”、“实” 辨证 第五章 对译学发展的再认知 第一节 翻译与译学发展方向再思 第二节 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必备条件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未来与任务 43

第二篇 理论视角

第六章 翻译的原型理论视角 第一节 原型理论与翻译范畴属性 第二节 翻译原型 第三节 几个基本翻译问题的阐释 49 49 51 54 57 57 59 60 64 65 72 77 81 82 89 93 96 96 101 104

第七章 翻译的模糊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模糊语言与文学 第二节 模糊语言与翻译 第三节 几个焦点话题 第八章 翻译的语篇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还是句子? 第二节 不同目标读者:必须还是毋须作出不同目标语篇? 第三节 翻译的基础:以文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第九章 翻译比喻研究的视角(上)

第一节 翻译比喻的内涵、外延与分类 第二节 翻译比喻的常见语境与文化蕴涵 第三节 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 第十章 翻译比喻研究的视角(下) 第一节 翻译比喻与译者比喻 第二节 体认译者身份 第三节 解码译者比喻 第三篇 研究范围与翻译教学、课题举隅

第十一章 翻译素质与能力研究 第一节 “翻译培训”与“翻译教育” 第二节 翻译教学的综合素质培育理念 第三节 素质培育与翻译能力

109 110 113 114 119 119

第十二章 翻译原则与方法研究:以英文译学词典的中译为例 第一节 译学词典翻译与引进的意义 x?????

第二节 译学词典翻译原则与方法的确定 第三节 译学词典翻译的“十字方针”

120 121 127 127 134 139 142 142 147 156 156 162 208 208 226 251 276 295 302 309 321第十三章 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研究 第一节 本土化语境下英语与翻译教学中的中国元素 第二节 英语与翻译教学中的知识功用 第三节 背景知识与共有知识的互动特性

第十四章 香港翻译教育与教学研究 第一节 香港高校翻译学位课程概述

第二节 教育理念与模式: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 第十五章 翻译研究方法与课题举隅 第一节 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节 如何开发新课题

附录一:谭载喜近年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译学英语论文精选 1.1 Metaphors on Translation 1.2 Towards a Whole-Person Translator Education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n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mes 1.3 The “Chineseness” vs. “Non-Chinesenes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 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 1.4 The Translator’s Identity as Perceived through Metaphors

附录二:谭载喜主要著述一览 附录三:谭载喜简介及主要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一(正文部分) 参考文献二(附录部分)

xi

出版说明

本书是拙著《翻译学》于2000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笔者在新时期对翻译与翻译研究问题进一步思索和探讨的成果。书中内容结合近十来年国内外翻译研究领域的理论最新,涵盖对如何认知翻译和翻译学的本质特性、如何运用各种不同理论视角来开展研究、如何展开翻译教学研究、以及如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开辟翻译研究新课题而进行的多维探讨。

书中思想部分来自《翻译学》出版以后笔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本书的出版是《翻译学》一书的续篇。只是,本书所涉理论更新,视角更广,相信在翻译和翻译研究相关问题上的启发性也因此更强。

在本书撰写的整个过程中,笔者要感谢夫人李建夫。以往,本人每写好、译好一篇文字,夫人总会是所写所译的第一读者。此次,她不仅如同以往一样,作为本书第一读者通读全稿并提出建设性修改建议,而且还授权笔者改写她两篇关于英语教学和文化研究的文章,将相关内容并入本书第十三章,为本书增添有益的视点。

过往,笔者在各种国际翻译和语言文学研究期刊或文集中发表英语文章近20篇,现从最近期所发期刊论文中挑选4篇,作为代表性英文作品附录于书后,以飨读者。有关各篇论文的原始刊载信息,附录中将作具体呈现。

特此说明。

谭载喜

????????????????????

xiii????????????㎡

一、主要著、译作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2006、2008、

2009、2010年重印。(中国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

《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2000年重印。(1997年“广

东省高教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7年“深圳市第二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991-1995):优秀著作三等奖”)

《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5年重印。(2001年“深圳

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996-2000):优秀著作二等奖”)

《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2001年重印。《跨语交际》,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

《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

门市部1985年冬季10大畅销书第1名)

1996年第1版;北京:《英语口语一日一题》(与李建夫合编),香港:商务印书馆,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第1版;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版。《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出版。《幸运的吉姆》(译著),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8年再版第1版(“世界经典译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1985年重印。《汤姆·索亚出国旅行记》(译著),长沙:湖南儿童出版社,1983年出版。

二、主要论文

(1)中文论文

????

《中国翻译研究:回望?反思?前瞻》,载《中国翻译》,2012年第4期,第7—9页。

295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主题·视角·方法》,载《东方翻译》,2012年第4期,第

86—89页。

《当代译苑的恒久之光——追忆一代宗师奈达》,载《东方翻译》,2011年第6期,

第4—14页。

《翻译与翻译原型》,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4期,第14—17页。

《译者比喻与译者身份》,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

116—123页。

《香港的翻译学位教育:理念与实践》,载《东方翻译》,2010年第6期,第9—

16; 21页。

《翻译?模糊法则?信息熵》,载《中国翻译》,2010年第4期,第11—14页。《东方翻译的东方视角》,载《东方翻译》,2009年创刊号总第1期,第15—16页。《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谭载喜、邵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

第1期,第39—43页。

《综合素质观照下的翻译能力》, 载《辅仁外语学报:语言学、文学、文化》(台北),

2007年第4期,第63—78页。

《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载《广东外语与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第5—9页。

《两千年翻译家的心路历程——评道格拉斯?鲁宾逊的《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

多德到尼采》,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5期,第45—48页。《翻译比喻中西探幽》,载《外国语》,2006年第4期,第73—80页。《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第3—8页。《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载《外国语》,2005年第1期,第

53—59页。

《翻译研究词典的翻译原则与方法》,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49—52页。《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今天、昨天与明天》,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第31—32页。

《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7期,第3—10页。《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第45—52页。 《中西翻译传统的文化烙印》,载《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第14—18页。《中西译论的相异性》,载《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第15—21页。《中西译论的相似性》,载《中国翻译》,1999年第6期,第25—28页。《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载《中国翻译》,1999年第5期,第6—8页。《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2期,第

296????????????㎡?

12—16页。

《〈Routledge译学百科全书〉概评》,载《翻译学报》(香港),1998年第2期,

第86—91页。

《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载《外国语》,1995年第3期,第13—18页。《翻译学与语义》,载《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14—25页。《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载《外国语》,1989年第5期,第28—35;49页。《试论翻译学》,载《外国语》,1988年第3期,第22—28页。

《现代西方翻译发展概述》,《湖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94—101页。《必须建立翻译学》,载《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第2—8页。

《论翻译学的途径》(谭载喜、尤金·奈达), 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

期,第24—30页。

《论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载《湖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第17—22页。《文化对比与翻译》,载《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第7—10页。《奈达论翻译的性质》,载《翻译通讯》,1983年第9期,第37—40页。《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载《翻译通讯》,1982年第1期,第6—11页。 《翻译是一门科学》,载《翻译通讯》,1982年第4期,第4—10页。

《现代英美翻译理论侧记》,载《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1期页。第10—15页。

?ゐ???????

《给力翻译与翻译研究—中译翻译文库总序二》,载刘和平主编《法国释意理论:

译介、批评及应用》,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年出版,第11—17页。

西方翻译理论条目(10余条,载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366—371, 523—524, 530—548, 561—562页。《比喻话语与翻译认知:一个跨文化的视角》,载任东升主编《翻译学理论的系

统构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90—210页。《翻译学概论第一章?概论》,载许钧、穆雷主编《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

版社,2009年出版,第1—44页。

《翻译学概论第四章?中西翻译理论比较》,载许钧、穆雷主编《翻译学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12—161页。

《试论翻译学》,载罗选民主编《结构?解构?建构:翻译理论研究》,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第411—428页。(原发表于《外国语》,1988年第3期,第22—28页。)

297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翻译比喻中西探幽》,载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论文

选集2007年出版,第8—19页。(原发表于《外国语》,2006年第4期,第73—80页。)

《翻译比喻:翻译本质的历时反观》,载周发祥、杜瑞清、户思社、史忠义主编《国

际翻译学新探:人文新视野(第四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67—84页。

《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出版,第vii—xv页。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载孔慧怡编《译学英华:宋淇翻译研究

论文奖1999—2004文集(第一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第32—42页。

《再论翻译学》,载刘靖之主编《翻译新焦点》,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

第29—56页。

《中西翻译比较与探索》,载深圳大学文学院编《积薪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年出版,第215—239页。

《翻译单位的语篇语言学视角》,载桂清扬主编《钱江外苑论丛》,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11页。

《从翻译学的语篇视角,看翻译中的两对矛盾》,载蒋坚松、彭利元主编《刘重德

翻译思想及其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340—356页。《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载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

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第73—86页。

《坚持译学路向,迎接新世纪挑战》,载杨自俭主编《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

版社,2002年出版,第59—77页。

《论比较译学》,载萧立明主编《英汉语比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页。

24—32页。另载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中华翻译研究丛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页。第567—578页。

《文化互惠: 俄国文学名家与翻译》,载王克非编著:《翻译文化史》,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03—317页。(章节选自《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

翻译理论条目100余条(约计65,000字,载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载孙迎春主编《译学研究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7出版页。第1—9页。(原载《外国语》,1995年第3期,第13—18页。)

298

????????????㎡?

《翻译学与语义》,载《学海采珠: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中卷),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出版页。第903—913页。(《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14—25页。)

《西方译史研究与评说》,载刘重德主编《三湘译论》(Selected Papers on

Translation Theory),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5—30页。《试论翻译学》,载杨自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年出版,第293—307页。(原发表于《外国语》,1988年第3期,第22—28页。)《西方翻译史浅谈》,载杨自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出版,第672—684页。

《必须建立翻译学》,载杜承南、文军主编《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出版,第5—13页。(原发表于《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第2—8页。)《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载楠木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北京:中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1983年出版,1985年重印,第237—246页。(原发表于《翻译通讯》,1982年第1期,第6—11页。)

《雅可布论翻译的语言问题》,载楠木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1985年重印,第40—49页。

《翻译是一门科学》, 载楠木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1985年重印,第49—62页。(原发表于《翻译通讯》,1982年第4期,第4—10页。)

《〈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史〉评介》,载楠木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1985年重印,第93—95页。(原发表于《现代外语》,1981年第1期,第74—75页。)

??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五人谈》(谢天振、穆雷、郭建中、申丹、

谭载喜),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67—68页。

《〈神似与形似〉概评》,载《中国翻译》,1997年第4期,第57—59页。 《一部难得的翻译文集》,载《翻译季刊》(香港),1997年第5/6期,第195—

199页。

《〈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史〉评介》,载《现代外语》,1981年第1期。第74—75页。《评介罗伯特˙格兰德诗的〈翻译理论要素〉》,载《国外语言学》(现名《当代

语言学》),1980年第1期,第27—28页。

《评介〈罗式国际分类词典〉》,载《语言动态》(后更名《国外语言学》;现名《当

299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代语言学》,1979年第4期第1—18页。

??

《一个警察的故事》(译文),载《大西洋文学丛刊》第14卷,1989年出版,第

111—127页。

《结构语言学》(译文),载《湖南语言学会年刊》,1980年,第1—17页。

(2)英文论文

??????

“The translator’s identity as perceived through metaphor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12. 13:1. 13–32.

“The ‘Chineseness’ vs. ‘Non-Chinesenes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 ethnoconvergent perspective”. The Translator: Stud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9. 15: 2. 283-304.

“Towards a whole-person translator education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n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mes”. Meta: Journal des traducteurs. 2008. 53: 3. 589-608.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vity of cultural identities” (Tan Zaixi and Shao Lu). Neohelicon: Acta Comparationis Litterarum Universarum. 2007. 34: 1. 197-216.“Metaphors on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6. 14: 1. 40-54.“Foreign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background, common, shared and mutual knowledges” (Tan Zaixi and Li Jianfu), The Hong Kong Linguist. 2005. 25: 27-33.“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of translation in comparison”.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01.2: 1. 51-72.

“Towards a comparativ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of translation”. The Hong Kong Linguist. 1999.19/20. 61-66. “Re? ections on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Babel. 43: 4. 1997. 332-352.

“A teaching grammar of Chinese” (Wu Qizhu and Tan Zaixi). Lingua. Vol. 53. 2/3. 1981. 265-274.???ゐ??“Nida in China: In? uences That Last”. In: Rodica Dimitriu and Miriam Shlesinger (eds.). Translators and Their Readers. In Homage to Eugene A. Nida. Bruxelles: Les Editions du Hazard. 2009. 61-78.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raditions in comparison”. In: Eva Hung (ed.). 300????????????㎡?

Among the Best: Stephen C. Soong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Awards 1999-2004 (Vol. 2).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5. 126-153.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in comparison: As seen from the translator’s perspective”. In: Steano Arduini and Robert Hodgson (ed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Rimini, Italy: Guaraldi. 2004. 219-243.

“Components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Serena Jin Shenghua (ed.). Proceedings on Confer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 Hong Kong: The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8. 327-336.

“Towards a textu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Exeter Linguistics Series (U.K.). Vol. 13. 1988. 79-92.

????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a growing new discipline — Review of 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bel 44: 3. 1998. 276-282.

“On Investigating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ranslatio, XVI, 1997 (4), 539-543.????

“On building our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from the Chinese). In: Leo Tak-hung Chan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Modes, Issues and Debat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225-229.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 A system of its own” (Translation from the Chinese). In: Leo Tak-hung Chan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Modes, Issues and Debat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230-235.

三、编辑作品及其它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积淀与视角·第四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

研讨会论文选集》(主编+导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即出。《伊斯兰平和的健笔·2005访问作家作品》(译文编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

司,2006年出版,第44—91页。

《深大十年》大型画刊(英文译编),改革出版社,1993年出版。

3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