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寄存器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4-16 0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六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四位单向、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设备

(1)DLC—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 (2)万用表

2、实验器件:74LS194、74LS04、74LS20 等 三 实验原理

1、在数字系统中能寄存二进制信号,并进行移位的逻辑部件称为移位寄存器。根据移位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方式有: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按移位方向有左移、右移两种。

2、集成双向移位寄存器

集成移们寄存器的种类很多,现以典型芯片74194为例来介绍其逻辑功能。下图是74LS194芯片,它有16个引脚。其功能真值表如表所示。

.. . 161514131211109

Q2VCCQ0Q1Q3CPS1S0

.74LS194

.

CR SRD0D1D2D3SLGND

12345678

...图5-3 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194引脚图

CR:异步清零端; CP:时钟送数脉冲输入端; S1S0 :控制方式选择端, SR:右移串行输入数据端; SL:左移输入端。 Q3:右移串行输出端;Q0:左移串行输出端。D0-D3:并行输入;Q0-Q3:并行输出。

表5-2 74194双向移位功能表

1

功能 CP 清x 除 送↑ 数 右↑ 移 左↑ 移 保↑ 持 保↓ 持 输 入 0 1 1 1 1 1 输 出 x c x x x x x d x x x x 0 a 0 b CR S1 S0 SR x 1 0 1 0 x x 1 1 0 0 x x x x x SL x a x D0 D1 D2 D3 Q0 x b x x x x Q1 0 c Q2 Q3 0 d DSR x x x x DSR Q0 Q1 Q2 DSL x x x x x Q1 nQ0 nQ0 Q2 Q3 DSL Q1n Q2n Q3n Q1n Q2n Q3n ① 清0功能。当CR=0时,双向移位寄存器置0。Q0-Q3 都为0状态。

② 保持功能。当CR=1、CP= 0或CR?1、S1S0 =00时,双向移位寄存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③ 并行送数功能。当CR=1、S1S0 =11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使D0-D3 端输入的数码d0-d3并行送入寄存器,显然是同步并行送数。

④ 右移串行送数功能。当CR=1、S1S0 =01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执行右移功能,DSR端输入的数码依次送入寄存器。

⑤ 左移串行送数功能。当CR=1、S1S0 =10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执行左移功能,DSL 端输入的数码依次送入寄存器。

四、实验内容

1.验证74LS194 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70分)

D0、D1、 D2、D3分别接数据开关K1、K2、K3、K4。S1、S0接K6、K7。S R、SL接K9、K10。C P接单次正脉冲(逻辑开关A),CR接逻辑开关B( 先处于高电平位置)。Q0、Q1、 Q2、Q3分别接输出电平指示灯L1、L2、L3、L4。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的,验证74LS194的逻辑功能。 验证方法如下:

(1)并行送数,要求送数为:D0D1D2D3 =1011,应满足条件: S1=1。S0=1;

CR=1。 CP脉冲为一个单次正脉冲,此时,

Q0Q1Q2Q3= (记录结果)。 (2)清零,在CR端输入一个单次负脉冲 ,这时, Q0Q1Q2Q3= (记录结果)。

(3)移位。

A、右移:使S1=1,S1=0 ,SR=DR=1(右移送数为1)。

2

在上面基础上,给CP一个单次正脉冲,将使输出由原来的 Q0Q1Q2Q3= ,变为: Q0Q1Q2Q3= (记录结果)。

再给CP一个正脉冲,将使输出右移为: Q0Q1Q2Q3= (记录结果)。

B、左移:先清零,再使S0=0,S1=1 ,SL=DL=1(左移送数为1)。 在上面基础上,给CP一个单次正脉冲,将使输出由原来的 Q0Q1Q2Q3= ,变为: Q0Q1Q2Q3= (记录结果)。

再给CP一个正脉冲,将使输出左移为: Q0Q1Q2Q3= (记录结果)。

2.基本设计(30分)

用74LS194设计一个抢答器。按下图接线,其中U1的A、B、C、D(相当于D0、D1、D2、D3)接逻辑开关A、B、C,D接地。第1脚清零接逻辑开关D。 (预习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思考题

基本设计电路图中,U2和U3组成的电路有何作用,没有它们会出现什么问题?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表格。 2.回答思考题中提出的问题 3.总结实验收获、体会。

3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i4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