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及巢湖的软流体演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4 1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湖及巢湖的软流体演变

4太湖的形成与软流体膜的撕裂 .................................................................................................... 2

4.1太湖简介 .................................................................................................................... 2 4.2太湖成因的软流体演变 ............................................................................................ 2

5巢湖的形成 ................................................................................................................................. 14

5.1巢湖简介 .................................................................................................................. 14 5.2当前学术认识的巢湖成因 ...................................................................................... 14 5.3巢湖的软流体演变 .................................................................................................. 16 5.4巢湖周边局部地形分析 .......................................................................................... 20

5.4.1“陷巢州涨庐州”的逻辑合理性 ................................................................. 20

5.4.2银屏山风景区的形成 .................................................................................. 23 5.4.3巢湖半汤温泉的形成 .................................................................................. 29 5.4.4苏湾山的形成 .............................................................................................. 32 5.4.5大小蜀山的形成 .......................................................................................... 35

4太湖的形成与软流体膜的撕裂

4.1太湖简介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

流域内以平原为主。三面临江滨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别以茅山山脉、界岭和天目湖与秦淮河、水阳江、钱塘江流域为界。地形特点为周边高、中间低。中间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东中小湖群、湖西洮鬲湖及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太湖流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89个。河道总长度12万km,平原地区河道密度达3.2km/平方公里,湖泊星罗棋布,为典型“江南水网”。

太湖流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又是全国蚕茧、毛竹、湖羊、毛兔、茶叶和油菜籽、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的著名产地。流域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力量强,市场信息灵通,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较好,是我国沿海主要对外开放地区。除有特大城市上海外,尚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7个大中城市及迅速发展的城镇乡村。太湖流域是我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太湖流域人口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且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为52.9%。太湖流域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941亿元,占全国的10.3%。 4.2太湖成因的软流体演变

要想了解太湖的成因,必须将太湖的地形特征和全球宏观地形特征联系起来,用全局的系统的眼光去思考。只有将局部地形特征放到宏观地形中,用系统的观点去看,才能真正理解太湖的形成。

首先要知道中国中东部陆块整体向西顺时针旋转扭曲的趋势(参见前文介绍)。

下图中小图显示太湖在宏观地形图中的位置,大图中红色线条揭示出太湖的形成和钱塘江喇叭口以北海岸线及其西侧陆块和朝鲜半岛陆块背离撕裂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理解了中国中东部陆块向西南的扭曲撕裂机制,从图中可看出,太湖及附近湖泊是软流体膜向西南运动过程中的扭曲撕裂凹陷。

图中黄色箭头显示太湖的软流体膜受力撕裂形成过程。在钱塘江喇叭口附近陆块从朝鲜半岛西南角撕裂后,由于喇叭口北侧陆块在撕裂过程中强度降低。而太湖西南,则由前期

挤压冷却形成的较为厚重的皖南陆块和武夷山陆块构成,太湖恰好位于上述厚重陆块和从朝鲜撕裂陆块断缘的交界部位,受厚重皖南陆块向西南的扭曲牵拉,其局部软流体膜破损凹陷,形成当前太湖的外观。太湖的宏观地形体现了软流体膜的粘性拉伸特征。

下图是理解了中国中东部陆块向西南扭曲后的太湖周边的局部陆块运动趋势分析图:

从图中可看出,受皖南陆块向西南的扭曲牵拉(上图蓝色箭头所示),太湖所在的陆块软流体膜在从无锡到吴江一线发生破损(上图黄色虚线所示),破损后的形成的太湖西南岸,受皖南陆块向西南的拖动,拉伸为圆弧形。东北侧陆块则发生滞留阻挡隆起,部分陆块发生粘性撕裂,一直深入到太湖中部,形成半岛或岛屿外观。比较著名的如西山岛、东山半岛、三山岛、太湖仙岛、鼋头渚、马山半岛等。

太湖周边地形宏观和微观特征是支持太湖软流体膜粘性拉伸破损特征的。下面就局部地形细节进行分析。

马山半岛南侧湖岸呈现出的软流体膜粘性拉伸特征(请读者思考,马山半岛南侧粘性拉伸湖岸的形成和灵山大佛所在山体隆起之间的关联关系): 宜兴东侧太湖岸边是一长近30公里的粘性拉伸湖岸,后受整个中国中东部陆块向东回退整理,宜兴所在陆块向东运动,冲断原先连续的湖岸(黄线所示,红色箭头为宜兴陆块向东运动方向): 西山岛上东西两侧的粘性拉伸湖岸(红线所示),西山上遍布斑驳的田地纹(绿圈所示,需要大家对照观察此地卫星视图细节),西山岛南侧田地纹受山体挤压,呈向心聚集(蓝线所示)。西山岛东侧湖底依稀可见陷落损坏的田地纹(紫圈所示):

受皖南陆块向东南的牵拉,在无锡市周边软流体滞留形成惠山、锡山;常熟周边的软流体滞留形成虞山;上海周边的软流体滞留形成佘山;苏州附近的软流体滞留形成穹窿山、狮子山、缥缈峰、莫里峰、七子山、天平山、渔洋山、潭山等,这些山体都可看做软流体陆块运动拉伸过程中残留物滞留隆起所致。

太湖向西南扭曲凹陷过程中,在西侧,也形成较大的山体物质残留,此为现在的天目湖、

南山竹海景点附近的大片山体。在南山竹海的南侧,存在一直线状的断缘,和安吉-湖州一线以北的山体断缘相对应,为软流体运动过程中拉伸断裂所致。

能验证太湖是从软流体膜东北向西南运动过程中破损拉伸的宏观地形特征还有很多,比如:东侧阳澄湖宏观上呈现出的粘性拉伸形态、周庄附近软流体膜多孔状拉伸凹陷地貌;西北侧滆湖、长荡湖的南北向粘性拉伸特征;西侧石臼湖、故城湖、南漪湖的南北向连续拉伸凹陷;东南侧钱塘江喇叭口的扭曲特征等。这些都是和太湖宏观上从东北向西南的膜的撕裂特征相协调的。

阳澄湖宏观上呈现的扭向西南的粘性拉伸特征: 卫星视图: 阳澄湖在宏观地形中的位置(红圈所示): 滆湖的南北向拉伸特征: 长荡湖的南北向粘性拉伸特征: 石臼湖、故城湖、南漪湖的南北向连续拉伸凹陷(红线所示为熔融软流体粘性拉伸形成的条索状山系):

卫星视图: 地形图: 南漪湖的南北向拉伸过程中,深入湖心的半钱塘江喇叭口处两岸陆块软流体膜呈现 岛形成陆块粘性拖尾特征(具体特征我们在巢出的向东北的滞留扭曲特征(红线所示),湖、太湖中也看到,见黄圈所示),其西北侧湖此由软流体膜本身性质决定,软流体膜在向岸边的山体(绿线所示)也呈现出条索状拉伸,西南扭曲运动过程中相对薄弱处产生撕裂山梁薄如刀脊,宽不过数米,山体富含石灰石滞留,如喇叭口以南的数个宏观向北弓起的(请读者思考,此处石灰石真实成因是否为沉山体物质,以及喇叭口外侧向北延续和朝鲜积岩、山体是否为天目山余脉): 半岛西南角遥相呼应的舟山群岛: 江南水乡周庄附近的田地纹的破碎弯折特征: 嘉兴以北的田地纹宏观上呈现出荷叶冰样扭曲破碎特征: 常熟到昆山一线长江沿岸田地膜宏观纹南通到启东市长江北岸附近田地膜纹路呈路呈现出的“东北—西南”向扇形拉伸挤压特现出南北向挤压特征(红线所示): 征(红线所示): 当前地学中对于太湖成因的认识中,也是不统一的。有人认为太湖的成因是长江三角洲泥沙冲击形成的澙湖—长江口泥沙堆积逐渐将原先开放的海湾封闭成的湖泊,这种思想占主流。也有人认为,太湖的形成是陨石冲击形成的陨石坑。

因为当前地学是基础、系统性错误的科学,没有从全球角度理解海陆演变规律,在认识太湖的形成时,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假说。这些对太湖成因的认识,从宏观角度看都存在很大问题,很显然都是错误的。

以下是地学上对于太湖成因的可能描述(摘自:蒯元林《太湖成因之谜》)

关于太湖这样一块巨大水域是怎么形成的,数十年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使太湖的成因显得扑朔迷离。关于太湖成因,还有记载:太湖原是平陆,上面有个山阳县,由于洪水泛滥,全县沉入水底,成为太湖。古老的神话传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太湖的成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丁文江认为:是由于大江淤积而导致了太湖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群原先是与海相通的大海湾,

由于扬子江与钱塘江向东延伸与反曲,致使部分海面被环抱于内遂成内海,两侧诸山水流不断注入,冲淡了其内海的水成为淡水湖。随后,曾有多本重要著作涉及太湖的成因问题,如丁文江的《扬子江下游之地质》(1934),汪湖浈、丁文江的《太湖之构成与退化》(1936),德国学者巴尔博《扬子江流域地文发育史》(1935)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比较多的关于太湖成因的专论,如陈吉余的《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195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太湖综合考察报告》(1961),杨怀仁等的《全新世海面变化与太湖的形成与演变》(1985)等。这些假说综合概况为潟湖说。“潟湖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学说由丁文江和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提出,即后来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潟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成。持有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约距今600万年前后,在最高海面时太湖平原是个大海湾,后来由于长江口南岸合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渐渐封闭,成为潟湖。此后,太湖成因“潟湖说”一度成为权威性的定论。

1983年中科院太湖科学讨论会(无锡)对太湖澙湖说提出质疑,主要依据是:在太湖湖底湖中岛屿以及周边地区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甚至是更晚历史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如三山岛旧石器人类文化遗址、东太湖湖底发现的6000—7000年前的纺轮、竹器、瓦片、稻谷以及吴县通安太湖湖底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井、石斧、黑陶等都证明了这些地方无疑都是有人类活动的陆地,后来,由于气候变暖,洪水泛滥,才在洼地积水成湖,才把人类活动遗迹,淹没在湖水之下。这就是逐渐被认可的“洼地积水成湖说”。

随后许多专家学者又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论述太湖的成因与演变,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即:“潟湖成因”和“非潟湖成因”。“非潟湖成因”又分为“构造成因”、“三江堰塞说”、“火山喷爆”以及“陨击成因”等。

关于太湖成因的另一种截然对立的体系非“潟湖”论则认为:太湖地区原来是一片古大

陆,由于全球气温回升,海平面上涨,太湖地区由原来的古陆,逐渐成为湖泊。这一论点又分为若干说法:

? 构造说(1990年代后提出的观点) :因为太湖地区地壳的新构造运动,造成太湖平

原下沉,断陷为汇水盆地,成为数个沼泽小湖泊,以后逐步形成太湖。

? 河流淤塞说(1990年代后提出):在距今二万至一万五千年的第四纪更新世末玉木

冰期时,海水东退,古太湖海湾消亡,太湖地区与东海陆架相连,成为广袤的古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随着气候转暖,海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由于长江和钱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为大型集水洼地。西部山区原向东北注入长江的荆溪和东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游被淹,比降减少,入海河道宣泄不畅,河口泥沙淤积严重,而改道汇集于这碟形洼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洼地积水沼泽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各个小湖泊面积逐渐扩大而汇成大湖。加上后来东岸出湖河道渐趋淤塞,湖水蓄积量的增加及湖中风浪潮流对湖岸的侵蚀,湖面面积进一步大,遂成现今的太湖。

? 火山喷爆说:沈自励在2003年7月《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通过对太

湖三山岛数年采样鉴定、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并确证火山口的存在:在三山岛存在喷爆角砾岩、原生二次喷发的凝灰角砾岩与弱熔结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岛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砾岩,火山喷爆的火山弹,并且都已硅化成燧石、玉髓、玛瑙等在东泊小山发现一条火山喷爆口的地质剖面,喷发时代为5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火山活动是其深部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火山活动降低了太湖及其周边的地下热压与容重,产生负压,其结果带来该地区新生代缓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边大小诸湖都为同源同因的火山喷爆而成的地面沉降湖。

? 陨击说:这一学说又分“陨石撞击成因说”和“彗星爆炸成因说”两种。

? 陨石撞击成因说

陨石撞击说由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彭志忠教授于1970年代提出,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方向撞击地面,造成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陨石冲击”假说的证据:

? 从太湖外部轮廓看,它的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破碎严重;而西南部则向

外凸出,湖岸整齐,像一个平滑的圆弧,与一些陨石坑外形相似。 ? 调查发现,太湖周围的岩石岩层断裂有惊人的规律性。在太湖的东北部,

岩层有不少被拉开的断裂,而西南部岩层的断裂多为挤压形成。这种地层断裂异常情况只有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时才会出现。 ? 成分十分复杂的角砾存在于太湖四周,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岩石,其中还

可以看到变质现象。还在太湖附近找到了熔融玻璃,此物质似乎只有在陨石冲击下才会发生。

他们推断,这颗陨石是从东北方向俯冲下来的。由于太湖西南部正好对着陨石前下方,冲击力最大,所以产生放射性断裂,而东北部受到拉张力的作用,形成与撞击方向垂直的张性断裂。由于陨石巨大的冲击力,造成岩石破碎,形成成分混杂的角砾岩和岩石的冲击变质现象。 ? 彗星爆炸成因说

? 陨石撞击说有不少疑点:

? 太湖中未找到陨石撞击的深坑。

? 太湖周边没有陨石撞击形成的典型环形山。 ? 太湖湖底平整,黄土致密,又未找到大块陨石残体。

? 如果5000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太湖,那么发现的大量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晚的湖底文明从何而来。

所以,彗星爆炸说认为:4800年前,一颗直径50公里的彗星,从东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区并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许多颗后,撞到地面,大的一颗撞击形成太湖,其余形成四周一些小的湖泊。并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铁疙瘩一类的陨击物质。 太湖冲击成因说始终未成定论。问题在于:如果太湖2452平方公里的大坑,是陨石撞击而成。根据权威天文学家测算,那是一颗至少直径2公里,速度15公里/秒的小行星撞击地面才能造成。其威力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而且必将对江浙,甚至于中国和全球产生难以磨灭的灾难性影响。并留下相应的大范围的明显痕迹。然而,至今尚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石湖和三山岛发现的溅射物,包括铁质管状物和其他多种形状的“冲击溅射物”确实是陨击而成。而且又确认是一万年前形成的,那很可能是一次较小规模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但可能不是太湖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考察太湖的成因时,一定不能忽视陆块的宏观地形特征。但是全球详细的地形图

已经出现很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人提出太湖是软流体膜在运动过程中撕裂形成的凹陷。这是为什么?

自然存在是客观的,人类认识自然是靠自己头脑思考的,思考是受信仰(基础科学)左右的,如果我们的信仰(基础科学)本身存在问题,我们看待自然的观点就会存在差错。我们不能学青蛙从井底看世界,然后以青蛙的观点做为权威学术对外发布。但是从青蛙角度看井外世界,不是简单看做是青蛙的错,而是基础条件的限制所致。从软流体膜角度看待全球海陆演变,软流体膜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理化性质很多超出了我们当前理论体系的想象,尚未被我们认知,如热性能、元素转化、物质能量循环等。但是软流体膜运动规律在宏观地形上所体现的逻辑特征相互关联,具体而协调。之所以现在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假说,并且谁也不服谁,鸡说鸡话,鸭说鸭话,根源在于基础指导理论的错误。

太湖是软流体膜在运动过程中撕裂形成的凹陷,这在宏观上特征是非常明确的,也是和周边地形特征协调的。类似的湖泊撕裂凹陷如:巢湖凹陷、鄱阳湖凹陷、南漪湖凹陷、洞庭湖凹陷、滇池凹陷、抚仙湖凹陷等。因为当前地学没有这样的基础理论指导,所以也不可能对详实的地形特征做出颠覆性的、符合逻辑的解释。

太湖的形成是全球海陆演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短时突发事件。全球形成当前地形特征不过万年左右的时间,这又是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太湖的形成和造山运动、全球海陆演变、大洪水、先前文明毁灭一样,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太湖的形成是全球性海陆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局部环节。太湖形成后,撕裂后的陆块继续向西南扭转,导致黄山、九华山、三清山、庐山等地貌的形成。进而造成两广、福建地貌、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形态的最终形成,并引发洪水,洪水的遗迹就是现在的沙漠。

太湖中心的西山岛上山体表面的岩石姿态万千,是著名的中国四大观赏石之一——太湖

石产地。太湖石成分主要是石灰岩,为太湖形成过程中,轻铁元素融合聚变导致岩石熔融,形成石灰岩膏状熔融物质受压入侵松软土壤沙石层形成的奇石。太湖石的扭曲孔隙形态特征是熔融物质受压入侵松软土壤层后冷却凝固所致。大家可仔细观察,太湖石其外形和水溶侵蚀的痕迹存在根本性不同。太湖石的形成不是岩溶造成,而是岩石熔化受压侵入松软沙土层后冷却形成,其皱褶特征及石英矿脉纹路是不支持岩溶作用的!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国外一种铝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用熔化的铝液倒入野外的蚂蚁洞中,用铝液将其灌满。待蚂蚁洞中的铝液冷却凝固后,小心将其挖出,然后用高压水枪清洗掉挖出的蚂蚁洞表面的附土,仅留下凝固的铝。此时,一件巧夺天工、玲珑剔透、层层叠叠的精巧铝制艺术品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详细过程见下图所示:

太湖石的成因和上图中铝制艺术品制作方法有类似之处,都是熔化物质入侵另一种松软物质间隙后形成。不同点在于,太湖石的成因所构成多孔骨架材料的物质是熔融碳酸钙,且是由土壤下层向上挤压入侵,不是像铝制工艺品是从上方灌入。

这些认知现在看来都类似神话。对于喀斯特地貌的颠覆性认知,我在广西,云南地貌的形成中会有详细分析。

这从另一个角度上,也能看出本文的革命性意义。

5巢湖的形成

5.1巢湖简介

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长江水系下游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平均宽15.1公里,最大水域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最大容积48.10亿立方米,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湖共有河流35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兆河等。

巢湖平均水位为8.03米。年平均最大值水位为9.62米(1954年)。水位西岸高于南岸,南岸高于北岸,东岸最低,即湖面由西岸、南岸微向北岸和东岸倾斜。从姥山以东至烔炀河一线,这里湖水最深,湖底有较大面积的狭长形深槽存在。

湖水含沙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为西半湖大于东半湖,近河口处大于远离河口处。湖心处小,近岸处大;垂线上分布上小下大。巢湖湖水含沙量主要来源于入湖水流中所挟带的悬沙,入湖河流主要有南淝河,派河,蒋口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其中南淝河、派河,杭埠河带入泥沙比重最大。

湖上景区:姥山,距湖北岸的中庙3.5公里。山上有古塔、古庙、古船塘。鞋山,距姥山西侧不远的水中,有两块巨石,两石相隔无几,形似木履,故称作鞋山。

沿湖风景:牡丹花、仙人洞、四顶山。巢湖南岸银屏山山下有一块谷地,谷地北壁犹如刀削斧劈,高约五六十米,陡峭似屏。壁间岩石峥嵘,怪松盘节,壁上一株牡丹扎根石缝,每逢谷雨前后,牡丹吐苞开放,奇葩妖妍。牡丹花下有一洞,称仙人洞。四顶山位于巢湖半岛南侧,山临湖座落,四峰相连,得名四顶。四顶山上有“四顶朝霞”景观。 5.2当前学术认识的巢湖成因

巢湖流域的地质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一中朝板块和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交汇地带。于距今约1.95亿年左右的印支运动时期这两大板块发生会聚,拼合形成了现代的安徽大陆,巢湖流域恰处于这两大板块的分界部位。在印支运动以后的燕山运动期间,整个侏罗纪、白垩纪巢湖流域以垂直断陷为特征,安徽省的西界到巢湖一带沉积了厚数千米的侏罗白垩系地层。喜玛拉雅期,第三纪开始,巢湖一带进一步断陷,沿着一组北东走向和另一组北西走向的断裂、断陷,使大别山北麓的流水在这里受阻,形成断陷湖。大约是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前500——350万年),湖泊面积较大。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约1.5万年到现在,表现为大量泥沙不断流入湖中,湖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现代的巢湖。

巢湖形成初期,湖盆下沉趋势显著,表现了岬湾曲折见溺湖岸的特点。现代地图上10米等高线即为当时的湖岸轮廓,湖泊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原先在巢湖城关附近的大沼泽窦湖早已消亡。白湖以及包括无为洲在内的广大滨湖地区,当时亦属巢湖水域。据史料记载,仅宋代以前的200多年间,湖泊面积就缩小了五分之一。原湖湾所在的杭埠河、南淝河、柘皋河及裕溪河的沿湖河口三角洲圩田,在人们未围垦之前为巢湖四大湖湾,后经河川泥沙的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或湖泊滩地。今日的湖盆自然形态已被人类活动所改造,然而在老三角洲圩区的河口仍然不断地生长着的三角洲使湖盆日渐淤浅。根据现有资料的分析与航空相片解译,从1955—1979年的25年中杭埠河口三角洲围垦区的总面积约有62平方公里。除上述地段外,湖区其它地段的沿岸,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据分析,25年来岸线向湖区推进的最大水平幅度在80至100米左右,平均年发展速度尚不足4米。巢湖建闸后使巢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原有广大面积的滩地沉淹湖底,输入泥沙加剧了湖盆的淤塞。

巢湖及其流域地貌的主要轮廓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玛拉雅运动所造成的。由于其处于几个次级单元的交汇地带,各单元均有独立而又彼此影响的发展过程,反映在地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一、滨湖地貌

(一)北部剥蚀丘陵阶地区:柘皋河以西至撮镇一带。地质构造位于张八岭台拱范围。它受台拱两侧郯庐(江)深断裂带的控制,使龙泉山及其周围的丘陵成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垒型构造。丘陵顶高一二百米,它在第四纪末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和剥蚀,由变质岩组成的山坡切割强烈,沟壑密且峻,剥夷物质堆积于坡麓。由于近期掀升,河流侵蚀,形成高度分别为20—50米左右的阶地。区境在中下更新世时期是处在上升剥蚀阶段,现代烔炀一带仍有掀升迹象,地面剥蚀作用仍在继续进行。

(二)东部构造剥蚀低山区:柘皋——槐林一线以东地区,地质构造位于下扬子台坳。由于受三迭纪末印支运动以来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形成今日海拔三四百米左右的陡雒山岭。其中银屏山一带有很好的石灰岩溶蚀地貌,山岭坡雒普遍发育有二级阶地;其中20米一级分布不广,发育较好的是50米左右一级。它是中晚更新世纪发育于砂页岩基础上,经湖水长期浸蚀而成的湖相砾石阶地或石质阶地。

(三)西部剥蚀壑丘阶地区:撮镇——槐林一线以西地区,地质构造位于江淮台坪和北淮阳地槽褶皱带结合部位,也就是前述两个板块的会聚部位。从印支运动以后,区境发生显著沉降,形成典型的断裂地堑盆地。区内第四纪堆积厚度一般在15——20米,岩性单一,为晚更新世黄土堆积。近期地表受拱曲掀斜运动的影响和水流的冲刷,形成岗冲交错,起伏不平的波状平原。区内水系短小,下切较深。河流与阶地向湖区呈显著倾斜。入湖河口三角洲圩口地区,全新世以来表现了显著沉降,地面高度约7——9米。

二、湖岸地貌

巢湖湖岸由于浸水的结果,岩嘴伸入湖中成半岛,洼地凹入内陆形成湖湾。巢湖湖岸按其形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一是石质湖岸,指岩嘴伸入湖中的湖岸,岸壁一般较短,受风浪淘蚀,发育有浪蚀穴,如中庙嘴、槐林嘴、红石嘴,青龙嘴、黑石嘴、龟山嘴等;二是砂土质湖岸,这类湖岸由于土质疏松,透水性强,一般经湖流和波浪的短期冲刷,就可形成宽阔的浅滩,使岸线日趋稳定。巢湖多数湖岸属于此类型。三是粘土质湖岸。岸线平直少湾,属稳定型。它主要分布在烔炀河口以南至芦席嘴、下派河南部一带。另外,下派河至新河口一带属一段沼泽湖岸。

三、湖盆地形

湖底平坦,平均底坡为0.96%,高程变化在5—10米之间,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湖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倾斜,深水区集中在东部,高程5米;西部湖床较东部浅,高程一般在5.5米以上。一般来说入湖河口都发育了水下三角洲,尤以杭埠河一带最为显著。

5.3巢湖的软流体演变

地学和历史学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验证性。历史不能回放,现在认为正确的假设在历史长河中的特定背景下也不一定正确。地学大厦的建设,建筑材料是来源于一个一个无法验证的假设,这样建筑材料建设起来的大厦,只要有一个假设存在问题,特别是基础性认知的问题,如那些我们一直以为正确的但是本身存在重大逻辑问题的基础理论(如热学、物质结构、压力特性),这样的地学大厦是存在风险的。可能只需微风细雨,整个大厦将会轰然倒塌! 上述巢湖地学成因介绍中,有很多生涩名词,我们在看这些成因介绍时,往往会被这些并不熟悉的名词和确定的描述带入一种高深的领域中。因为普通大众是无法了解那些地学领域独有的专有名词含义及深邃神秘的地质演变历史,往往会认为其解释是一个符合逻辑的高深的理论,具有正确性和权威导向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这一被冠以“科学”的结论。但是这种解释是否一定正确? 针对上述巢湖地学成因,我能提出不下上百条质疑。这些质疑会忽视本文主要创作思路,希望读者对照本文中地形地貌的宏观分析来自己判断。本文立论的逻辑基点是数万年前撞击在澳大利亚中南部的一颗巨大小行星,撞击的能量引起全球性的陆块破损、扭曲、重组,形成当前地球海陆分布外观。其中亚欧非陆块的演变以蒙古印度洋陆块向北运动形成蒙古高原作为起始,导致远古亚洲东南侧陆块向西南方向顺时针旋转扭曲、撕裂、拉伸,巢湖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撞击在澳大利亚中南部的小行星导致当前海陆分布是一个短时行为,所以巢湖和中国中东部其他区域地形的演变一样,也是一个短时事件。巢湖的形成是中国中东部陆块整体在从西北太平洋上关岛以北位置向西南扭曲过程中的陆块软流体膜逐步熔融撕裂,局部拉伸破损凹陷所致。

下图是巢湖在宏观地形图中的位置(绿圈所示):

理解了整个亚洲陆块东部整体演变机制后,再以平静的心态通过巢湖附近的宏观地形考察巢湖的形成,我们会发现其形成过程没有当前地学上所述的那么复杂。巢湖和中国中东部几个重要的淡水湖(上图红色方框所示)——洪泽湖、高邮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一样,都是中国东部陆块柔性软流体膜在向西南扭曲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凹陷。其中尤以太湖、巢湖、鄱阳湖在宏观上呈现出的膜拉伸破损凹陷特征最为明确,而洪泽湖、高邮湖、洞庭湖等与挤压形成的软流体凹陷相关。

巢湖凹陷的成因与庐山弯折事件息息相关。中国中东部陆块在和朝鲜半岛—长白山陆块

发生背离撕裂后,由于软流体膜的强度降低,向西南旋转加速,导致渤海湾的进一步撕裂,撕裂后的胶东半岛陆块向南扭转,导致泰山隆起及北侧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在泰山南侧,向西南牵拉运动及向西挤压的中国东部沿海陆块,导致蓬莱-临沂-宿迁-明光-庐江一线膜张力拉伸皱褶的形成(也就是当前地学所认为的“琰庐断裂带”,见上图黄色线条所示,“琰庐断裂带”的中国东部著名断裂带的认知是错误的,具体形成机制将单独描述)。

中国东部陆块向西南扭转,导致位于西侧前端的大别山陆块挤压产生皱褶隆起,形成厚重软流体层并逐渐冷却固化。随着皖南—武夷山陆块进一步向西南扭转,导致皖南—武夷山陆块和大别山陆块从桐城—太湖一线撕裂(下图红色实线所示),撕裂后的大别山东南侧陆块(也就是皖南—武夷山陆块)向东南侧剥离,向九江—池州—铜陵一线(下图红色虚线所示)呈现扇形拉伸(下图绿色箭头所示方向)。在九江附近,撕裂后的皖南—武夷山陆块前端,继续向西扭曲,由于原先武汉所处位置为凹陷区域,悬空的皖南—武夷山陆块西侧前端,向西北扭曲,形成长沙-岳阳-咸宁-九江一线向西北弧状凸起的粘性拉伸山系(下图黄线所示)。在长沙-岳阳-咸宁-九江一线向西北旋转的陆块(下图黄线位置陆块)东侧的关节部位,陆块软流体物质受压堆积隆起,形成平地突兀上千米的庐山山体。

下图是巢湖的局部地形分析图:

从图中可看出,巢湖所处位置为大别山陆块的东北侧外缘,受大别山陆块向西南扭曲运动的影响,巢湖南北两岸陆块有东北—西南向的扩张拉力存在(黄色箭头所示),同时,受到从大别山东南侧撕裂的皖南—武夷山陆块向东南侧的九江—池州—铜陵一线扩张运动的影响,巢湖所在陆块还具有向东南的拉力(淡蓝色箭头所示)。巢湖就是在此两种主要作用力的影响下陆块膜的扭曲撕裂破损所致。巢湖的外形特征完全符合膜在“东北-西南”向和“东-南”向的扩张作用下拉伸破损特征。巢湖湖心地形特征也符合这种扭曲拉伸成湖机制。

从巢湖北岸肥东浮槎山到巢湖半岛上的四顶山的条索状的山脉主轴,通过半岛南端的忠庙、湖中央的姥山岛、巢湖南岸的白山、庐江境内的牛王寨,和大别山东南侧的桐城—太湖一线断缘,衔接为一个流畅曲线(见下图黄色线条所示),此曲线应为软流体陆块在运动过程中熔融粘性拉伸断裂形成。在此线条的东南侧,伴随着皖南—武夷山陆块向东南侧扇状剥离撕裂,前期挤压堆积形成的软流体陆块隆起,除了“东北-西南”向的粘性拉伸外,还存在向“东-南”向的游离扩张(见下图中蓝线所示)。

软流体陆块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轻铁元素的融合聚变,除了会造成岩石矿物成分的改变外,也会产热造成陆块熔融。庐山弯折事件造成皖南—武夷山陆块和大别山陆块从桐城—太湖一线撕裂后东南侧向九江—池州—铜陵一线喇叭状剥离撕裂过程中,在陆块的断缘附近,因膜表面物质堆积厚度、膜拉伸强度及受力的不均匀性,陆块呈现出块状不均匀性撕裂。撕裂过程中的陆块都存在“东北-西南”向的粘性拉伸和“东-南”向的游离扩张拉伸这两种扩张拉力。部分陆块拉伸较为充分,在长程运动过程中粘性拉伸形成条索状断续山体。在桐城—太湖一线和九江—池州—铜陵一线之间形成数缕条索状到纤维状的山系。

在桐城—太湖一线(下图红线所示)和九江—池州—铜陵一线(下图绿线所示)之间,北侧浮槎山—四顶山—忠庙—姥山—白山—牛王寨一线的软流体粘性拉伸特征较为明确(下图红线所示)。中部以南京老山—星甸九峰山—和县鸡笼山—含山褒禅山—青龙山—六宕山—太湖山—银屏山—响山—都督山—无为三公山—安庆大龙山—百子山—宿松将军山—河西山,衔接为一个流畅曲线(见下图黄线所示),应为原先完整的软流体陆块在“东北-西南”向和“东-南”向的拉伸形成的断续山体软流体物质残留。其中在和县到巢湖东南侧的山体,受此两种方向的扩张拉伸,形成纺锤状,宏观山体“东北-西南”向粘性拉伸形成的条索特征尤为明显。南侧的镇江—南京—马鞍山—铜陵—池州一线是另一组陆块粘性拉伸形成的断续山体物质残留(下图蓝线所示)。上述三组宏观呈现条索状粘性拉伸山体和皖南—武夷山陆块向西南呈扇形旋转剥离的运动趋势相协调(下图紫色箭头所示)。

我们在考察地形成因时,一直奉来自西方的地学理论为权威。但是忽视地形本身所具有的宏观特征,特别是粘性变形特征,这些宏观特征是明确和形象的。解读这些宏观地形之

间的系统联系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我现在说这些,有点类似于歪理学说。这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原因在于我们需要对基础学科中我们认为一直正确的的热学、引力场压力与元素转化、铁元素在星体演变中的作用等基础观念进行深入检讨。我已经说了一个荒唐的结论了,然后又用另一个荒唐的理论去解释这个这个结论,在解释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另外一些荒唐的结论。我这一辈子都在和荒唐打交道,荒唐来荒唐去,似乎荒废了一辈子。

地学从基础上就错了,本文中我所看到的当前一次比较大的地质演变到现在不过万年到数万年的时间,这次地质演变是由澳大利亚星体撞击这一外因造成的。这已经是很荒唐了。在研究这样一个荒唐结论的合理性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岩石成因也是一个基础性错误,其中的石灰岩并不完全是沉积岩,而是软流体陆块在长程运动过程中软流体物质变性形成。太湖石、石钟乳、岩洞、石山、天坑、石林等的成因并非是岩溶作用,而是岩石在巨压力作用下的压熔、膜壳的坍塌、膜内熔融膏状物质受压上涌等机制形成。岩溶地貌是一种错觉,水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熔”和“溶”一字之差,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机制认知。

在巢湖沿岸,在和县到巢湖东南侧的纺锤状的粘性拉伸山系中,山体中石灰岩储量丰富且纯净,用于水泥、电石等生产。在山体中间或分布一些岩洞,如银屏山仙人洞、巢湖紫薇洞、褒禅山华阳洞等;这些岩洞所处位置都高于山体基部平面,和山体表面壳体隆起造成的山下空腔特征完全一致,而且石灰岩山体的宏观粘性拉伸特征尤为明显。再参考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区域,其与陆块宏观挤压存在极大相关性。无数的宏观到微观地貌细节特征都和当前地学中喀斯特地貌解释相矛盾。正因如此,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当前地学中岩石成因理论及地貌解释是否正确?

改变心态,世界将会不同。石灰山体是软流体陆块在长程运动过程中挤压变性熔融纯化形成,而岩洞是不同强度软流体膜挤压隆起形成的内部空腔,石化石钟乳的形成是石灰石受压熔融滴露形成。

而对于田地纹的全球性宏观考察让我发现,田地纹主体纹路居然形成于地质运动前,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结论。巢湖附近山体上斑驳的纹路说明,此处山体曾经是一层类似长江下游平原一样的完整的田地膜,陆块运动导致田地膜内部的软流体物质隆起,形成现在山体上斑驳的纹路。山体上丰富的植被、舒缓的山坡、清冽的泉水说明其原先就是田地膜,现在虽然隆起,仍然保留了田地纹的残留特征。部分田地膜变性石化,土壤层逐渐变薄,形成草坡或草坪。陆块软流体受压上涌可能导致田地膜破损,导致石化地貌的形成。这是我们在山体上看到裸露岩石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全新的看待地形演变的观点。

在分析巢湖的形成机制时,如果没有从基础上扭转我们的观念,即使千言万语也无法说清。如果理解了整个中国中东部地形乃至全球海陆演变痕迹上的逻辑联系后,从宏观地形特征考察,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巢湖的形成是中国中东部陆块在向西南扭曲变形阶段,皖南武夷山陆块和大别山陆块发生撕裂,软流体陆块向西南呈扇形拉伸分离,局部膜物质扭曲撕裂形成的凹陷。 5.4巢湖周边局部地形分析

5.4.1“陷巢州涨庐州”的逻辑合理性

在巢湖附近的民间一直有“陷巢州涨庐州”的传说,巢湖中间小岛上的姥、孤、鞋三山即因此而得名。现在所知“陷巢州涨庐州”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中所辑的民间传说“居巢巫妪”。大致意思是说,巢湖陷落后,曾有一个繁华的“古巢州”跟随湖的陷落沉入湖底,原先的庐州(现合肥)是一片泽国,随着巢湖陷落,湖水向凹陷处退去,庐州所在的土地重见天日。究竟这个传说何时而起,不得而知。

很多上古的事件都是以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比如对于全球性大洪水的描述,都没有具体的时间发生记载,但是我们通过对痕迹特征的反推,发现其很多都是真实的。在这里我

们不讨论“陷巢州涨庐州”的神话属性,仅通过巢湖的软流体演变机制探讨此传说的逻辑上的合理性。

下图巢湖北岸合肥附近地形图:

环合肥软流体陆块弯折在宏观地形图中的位置(下图黄线所示):

虽然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地带,但宏观地形依然能看出软流体陆块膜的运动趋势。在地势高处,从巢湖北岸经合肥西部的大蜀山,然后向东北弯折,一直延续到滁州皇甫山附近,是一弧状弯折曲线(见上图黄色线条所示)。从地形特征可以判断,其形成是由于皖南—武夷山陆块向西南呈扇形旋转剥离过程中软流体陆块膜的扭曲挤压所致。地形图中所见的大蜀山及小蜀山隆起即与此处的陆块膜弯折过程中膜内软流体物质熔融受压上冲相关(上图蓝色箭头指示挤压方向)。所以大蜀山、小蜀山都具有火山地貌的锥状山体初步形态特征(注:当前地学中描述的火山形成机制是错误的)。环合肥软流体陆块弯折除了造成大蜀山、小蜀山的锥状山体隆起外,也造成蜀山湖凹陷皱褶的形成。在软流体膜弯折地形内侧的谷地,就

是现在的合肥所在地(见上图中红色区域),可见合肥所处的地势并不算太高。

在前面分析巢湖凹陷形成机制时得出结论:巢湖凹陷的形成是皖南—武夷山陆块向西南呈扇形旋转剥离过程中,陆块软流体膜受到向南侧的九江—池州—铜陵一线扩张运动和向东南的扭曲拉力共同作用下粘性扭曲撕裂破损所致。与此同时,合肥所在的软流体膜也受到东西向的拉伸和向西南的扭曲,形成图中黄线所示的软流体膜弯折特征及蜀山隆起的形成。这是和巢湖以及中国中东部宏观受力趋势相协调的。

巢湖附近陆块在运动过程中导致膜的撕裂破损,必然形成凹陷,如果原先庐州所在地存在水域,水体一定会向低处流动造成水位下降和较高位置陆块的出露;如果巢湖湖体附近存在城池,一定会跟随巢湖的撕裂陷落而下沉。也必然会发生“陷巢州涨庐州”的事件。

所以单从逻辑上看,“陷巢州涨庐州”是存在合理性的。

现在的困惑是时间节点的问题——巢湖陷落究竟发生在什么时间?如果不弄清楚,庐山弯折事件和中国中东部陆块的向西南扭曲变形的推测在巢湖的形成这个环节将会出现矛盾。因为按照全球宏观软流体演变规律推测,巢湖和太湖、鄱阳湖、洪泽湖、洞庭湖一样,都是在澳大利亚行星撞击后,蒙古印度洋陆块北移导致亚欧非陆块扭曲变形,整体上是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发生的海陆演变事件。也就是说,巢湖的形成和中国其他区域地形的形成到现在至多数万年的时间。

2001年下半年,巢湖北岸烔炀镇唐咀村在冬季水位下降时河床上露出大量的陶片。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陶器上还有各种精美的印纹。完整器物有陶制井栏的废水井、有瓮、盆、缸、罐、坛、釜等生活用。同时还发现其他大批文物,有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玉斧、王莽时期王莽时的大布黄千、大泉五十钱币、战国时楚国的蚁鼻钱、秦半两和汉半两钱、五铢钱等。陶器、玉器、银器等遗物十分完整,是一些以废墟为特征的遗址上所没有的。附近一些老人说,年轻时巢湖旱年曾见过湖底古城废墟,看到了许多砖、瓦、石头、墙角、门槛、井栏、旗杆鼓子等,并能大致指出城址城门位置。后经专家推测,此处很可能是历史上战国时期居巢国遗址。 居巢国陷落是在汉代以后,那么巢湖凹陷的形成也是在2000年前的汉代?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全球陆块软流体演变的时间节点和人类文明的时间进程相矛盾。所以,巢湖宏观凹陷时间一定要早于居巢国陷落。那么居巢国是如何陷落的? 桥梁的支撑构件是桥墩,我们站在桥面上和地面上感觉是一样的,由于有桥墩和桥板的支撑,桥梁是不会坍塌的。如果桥墩损坏,桥板受到的支撑力不足,桥梁就会倒塌,桥面就会下陷。软流体陆块在运动过程中,表面层及基底岩石层都是固态板状的,熔融软流体冷却后会形成各种坚硬岩石,也会形成墩状支撑,所以陆块也会形成类似桥梁状或飞檐状的下为中空的支撑结构,在逻辑上和软流体性质上,都存在合理性。而我们人类生活在其板状结构上表面往往很难察觉下面的空腔存在。如果地质运动造成陆块板状结构(类似桥板)破坏或下层支撑结构(类似桥墩)的破坏,陆块的下陷就不可避免。 巢湖陆块在跟随中国中东部陆块向西南旋转牵拉过程中破损形成凹陷,其南北两岸的断缘部分很有可能会出现陆块悬空飞檐结构,并且这部分悬空陆块表面是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田地膜结构。由于巢湖附近陆块膜存在“东北-西南” 向的扭曲拉力及“西北-东南”向的扩张拉力,地质状况是不稳定的,该地域在历史进程中数次地震就是证明。居巢国古城规模可参考中国其他地区的古城规模,很可能城池规模不会超过数平方公里,这对于巢湖的宏观拉伸破损而言,面积非常小的,完全可能存在于宏观巢湖断缘飞檐陆块结构上。居巢国的陷落的真实原因是很有可能在汉代后期巢湖北岸附近发生过一次巨大规模的地震,造成陆块地层支撑结构的破坏,局部陆块下陷,形成居巢国消失的惨剧。

下图是巢湖拉伸破损凹陷形成机制示意图:

图中蓝圈所示就是软流体粘性拉伸过程中形成的飞檐状结构。 因为居巢城池遗址位于巢湖北岸岸边数十米处的湖床上,其位置及体量是符合筑城于陆块飞檐结构上的推测的,这样的地层结构是不稳定的,如果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地震等地质运动,会造成地层断裂,城池下陷。所以会推测在汉代巢湖北岸附近应该有一次大震级的地震。 下图是居巢国陷落断裂机制示意图(图中粉红线条所示为古居巢国城池位置):

类似的湖中陷落城池或人类聚居地,在世界其他地方也都有所发现,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吐鲁马城,城垣、 宫墙至今还完整屹立在水底;古希腊的赫利克城;里海岸的波蒂城;地中海北岸的蒂雷城、西顿城、罗马港;南岸的阿波罗尼亚、舍尔舍勒,现在都静静躺在水下。由于水下古遗址上的遗物和遗迹地处水下,相对来说,能够减少或避免人类活动的破坏,比地面上的遗址保存状况更接近历史原貌,因此水下遗址在考古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水下古遗址有云南省抚仙湖湖底的古滇国聚落群遗址、洪湖湖底人类建筑遗迹、千岛湖湖底明清古城遗址等。

我们对于湖泊的成因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权威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被逐渐推翻,如对太湖的澙湖成因的否定就是个例子。所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东部湖泊的成因,对于我们复原历史的真实,对于反思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4.2银屏山风景区的形成

银屏山在巢湖市银屏镇南,以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著称。是南岸群山中的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其周围群山,共有九座山峰,形如狮,名曰九狮山。山南有一悬崖峭壁,每当隆冬季节,雪盖冰封,银装素裹,形以天然白屏,称之为“银屏”,此为银屏山名称由来。

在认识景点成因时,我的认知和当前地学中的描述完全不同,我遵循的原则是,深入理解软流体宏观特性和宏观海陆演变规律,然后用宏观海陆演变规律指导对微观景点(因为景点一般都集中在方圆数平方公里内,相对于地球宏观海陆面积而言,只能用“微观”来形容)的认知。再从微观景点的特征去反思和验证宏观地形演变规律是否正确。

银屏山体位于巢湖以东纺锤状粘性拉伸山系的西南边缘部分。银屏牡丹山体悬崖是山体隆起过程中,基底层的石灰质软流体物质受压向上突破,顶起并撕裂表面田地膜所造成的岩石出露,所以此处悬崖呈现出约90度垂直。银屏山景点面积有限,但对我们理解喀斯特地貌的真实成因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为了深入说明银屏山山体的成因,需要理解中国中东部宏观地形特征及巢湖的宏观软流体膜的撕裂特征。下图是巢湖局部地形图及银屏山所在的位置(红圈所示):

下图是银屏山在宏观中国东部地形中的位置(红圈所示):

银屏山所在的山体软流体物质处在从南京北岸老山延续过来的纺锤状山系的西南侧边缘。通过地形图可以发现,纺锤状山系宏观呈现出“东北-西南”条索状拉伸,与皖南武夷山陆块和大别山陆块的旋转剥离撕裂所产生的纤维状软流体残留有关(上图蓝色箭头所示,宏观纺锤状山系形态见下图红色线条所示)。其中的最大一块山体软流体物质运行到巢湖东南侧,就是现在的银屏山所在位置的那片山体。

下图是巢湖及银屏山附近山体软流体运动趋势分析图:

银屏山的北侧散兵镇附近地形对于理解银屏山景点的形成机制将会提供帮助。 下图是巢湖南岸散兵镇附近卫星视图:

对比宏观地形图及散兵镇局部卫星视图可判断,图中黄色虚线所示的条索状山系原先应和裕溪河北岸巢湖湖口位置的条索状山系原先应是相连的,由于巢湖陆块向西南的扭曲撕裂,造成软流体物质拉伸断裂,巢湖南岸的条索状山系出现顺时针旋转,形成和裕溪河湖口北岸山系的夹角及山体位移(见图中黄色虚线所示)。

和裕溪河湖口北岸断裂后的巢湖南岸的条索状山体,在散兵镇东南出现软流体弹性回退,形成向南弯折的弧状山梁(红线所示),山体陆块在向南弯曲过程中,山体内的熔融软流体物质受压向东北流淌,冲断散兵镇以东的条索状山系,形成东西向的约3公里东西向独立长条山体—楚歌山。冲断楚歌山后,熔融软流体物质继续向东北流淌,在散兵镇东北形成

流淌扩张扇,表面的田地膜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堆叠、挤压、扭曲(软流体向东北流淌的通道及冲击扇见图中绿线所示)。

散兵镇东南的软流体弹性回退形成的向南弯曲的弧状山体,对南侧山体中的软流体物质产生挤压,造成银屏山及仙人洞所在的山体出现向北弯折的挤压扭曲(见下图绿色虚线所示)。山体南侧形态圆滑,和周边山体有明显区别(下图黄线所示范围),局部流淌痕迹显示出此山体有较周边山体物质更充分的熔融。

理解了周边地形的宏观运动趋势及软流体陆块的理化特性后,结合局部地形,我们就能判断,巢湖银屏山牡丹花悬崖及仙人洞的形成与山体软流体物质的熔融挤压有关。

仙人洞所在山体受压向上弯曲突破,下层熔融软流体无法依附上层壳体地层,造成山体中部出现空腔,山体上层壳体在弯曲过程中受压,软流体熔融,形成流动熔融态的石灰岩,向洞下滴露,形成石钟乳和石柱景观,此为仙人洞的真实成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附着在石柱和石钟乳外层的钙华,是由潮湿滴水形成,是一层假象,掩盖了石钟乳内里石化核心真实成因。岩洞是田地膜隆起石化支撑形成的下部空腔,宏观上洞顶山体上一般都有不同程度残留的海绵状田地膜,所以,岩洞内的一般都存在泉水,泉水能形成钙华,这是误导我们将岩洞的石钟乳形成机制误认为岩溶的另一个假象。

山体弯曲壳体向上隆起过程中,部分表面田地膜强度薄弱部位,出现膜表面的破损坍塌,石化地层相对向上隆起,形成现在可见的石灰质牡丹花悬崖,这是银屏山岩体的真实成因。 巢湖附近盛产青石,特别是散兵附近的散兵山上,存在较大规模的采石场。其所产高质量石灰石——青石,是水泥、电石、建筑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周边项山、后洞、大岭一带的奇石、料石,更是园林景观、楼榭雕刻的上选精品。大家可对比其青石、奇石、料石产地和宏观上软流体粘性拉伸形成的条索状山系之间的关系,思考该区域石灰石的真实成因。 在本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结论:田地是软流体陆块表面的一层膜,形成于地质运动之前,这是一个jiehe大家可观察银屏山附近的田地膜特征。

1、 散兵镇附近的扭曲破损田地膜。

2、 山岭上斑驳破损扭曲的残留田地纹(绿圈所示):

3、 扇状冲击扇前端边界上的扭曲拉伸田地纹(田地纹是浮动在软流体表面的一层柔性

膜,具有一定刚性)。

4、 裕溪河附近的田地膜,注意膜粘性扭曲弯折与南侧红黄两线交界部位的田地膜破碎

之间的关系。

5.4.3巢湖半汤温泉的形成

巢湖市东北6公里的汤山脚下有一个疗养、康复、度假、游览的胜地半汤温泉旅游度假区。汤山有汤地,两口流量较大的温泉,相距不足千米,一冷一热,两泉汇合处冷热各半,遂称之为“半汤”。半汤温泉系全国四大温泉之一,大小泉眼星罗棋布。泉水中含有铁、锌、锰、钡、锶、氡等30多种活性元素,热泉水温60℃,日流量1000吨左右,冷泉水温40℃,日流量1万多吨。

下图半汤温泉所在位置卫星视图(图中黄色圆圈所示位置为半汤温泉所在地):

半汤温泉所在位置西侧为数条“东北—西南”向粘性拉伸形成的条索状山系。在缩小的地形图中可以发现,半汤西侧条索状山系是和巢湖南岸的银屏山山体拉伸断裂形成。半汤东侧山体软流体在“东北—西南”向粘性拉伸的同时,还受“皖南—武夷”陆块从大别山陆块扇形撕裂影响,向东南呈扇形分离,形成“N”形(上图黄色虚线所示)。其中西侧的两条山体趋于封闭,是7210兵工厂所在地。东侧的两长条形山体之间,是安徽省最大的化工、化纤、建材联合制造企业——皖维股份所在地。在皖维西侧山体上,由于软流体向东挤压,在山体内部形成岩熔空腔,山体冷却后形成著名溶洞景点——紫薇洞。在“N”形山系的东侧,有一长条形山体向东北缩进,此即为半汤温泉所在地。我们将半汤东北侧的长条状山系和巢湖市东侧的独立锥状山体——鼓山联系起来会发现,半汤东北侧的山是由于软流体山体充分熔融拉伸形成的断裂,其中的汤山撕裂后向东北回缩,而长条山系中较小碎段则粘性收缩为锥状的鼓山(上图红圈所示)。

在宏观巢湖附近地形图中,我们能清晰看到半汤温泉所在地的山体拉伸断裂后粘性回缩特征。下图中黄圈所示位置为半汤所在地,红色线条显示从南京老山向巢湖南岸拉伸的软流体物质形成的纺锤状山系。半汤镇处于纺锤体的中部。

纺锤体陆块的软流体物质来源是从大别山陆块撕裂下来的皖南—武夷山陆块向西南扇形旋转过程中的陆块撕裂残留部分。撕裂下来的软流体物质在跟随皖南—武夷山陆块向西南扭曲过程中,渐次撕裂分离。残留的软流体物质运动趋势见下图蓝色箭头所示。此部分撕裂下来的软流体物质受到“东北-西南”向的粘性牵拉(粉红箭头所示)和向东南的扇形扩张两种作用力。因陆块运动轻铁元素聚变融合产生热量的影响,部分熔融较充分的山体受此两种力的共同影响,粘性拉伸为条索状山系,其中尤为和县—含山之间的条索状山系最为显著。

在纺锤状山系的西缘,受巢湖扭曲拉伸形成凹陷的影响,在巢湖市的裕溪河湖口附近,纺锤状山系出现撕裂,撕裂的角度见图中绿色箭头所示。撕裂后的软流体山体在巢湖东南岸形成银屏山山体。北岸断裂回退,在半汤西侧扭曲为“N”形,半汤所在的山系断裂回退形成汤山,南侧碎片回退收缩形成鼓山和旗山两个孤立山体,隔裕溪河和银屏山遥相呼应。

理解了汤山地形的形成机制后,我们再分析半汤温泉的形成原因。

由于软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在地质压力下,会产生轻铁元素的聚变融合,会导致铁和其他重质元素的产生,除此之外,还会产生辐射及巨大热能。在软流体物质表面逐渐冷却后,会形成岩石层固化的壳体,同时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当岩石层的厚度和地表产生热平衡后,岩石层的固化厚度将不再增加,地下的熔岩及热量将不会散发。

软流体山体在运动拉伸过程中,会造成表面保温层的厚薄不一,山体上的保温层厚,山体就不易散热,而软流体粘性拉伸断裂处的软流体保温层相对较薄,就较易散发地下热量。所以熔岩入侵岩石圈的高度也是不相同的。在山体表面渗入形成的地下水,会顺着软流体山体条索状拉伸形成的管状间隙向山脚下流动,山体上的地表水向山下流淌过程中接触了山体内部尚未充分冷却的高温内部山体,山脚下的山泉水就呈现出高于常温的温泉特征,这是半汤镇所在位置山泉水丰富且为温泉的主要原因。 下图是半汤温泉附近的山体,山体陡峭且厚重,和温泉所在位置高差有300多米。可做以下预测和验证:以半汤温泉海拔高度为基准,以半汤温泉所在地为起始点,对图中所示山体内部进行水平钻探,如不出意外,山体内部温度应高于常温(见图中蓝色圆圈所示山体)。

根据半汤温泉的软流体形成机制我们可以做出以下预测:历史上的半汤温泉温度应该要高于当前水温,随着历史的推移,半汤温泉的水温将会越来约低,直到形成常温泉。半汤温

泉水体来源主要为山体地表渗水,降水量大的季节温泉流量将会增大,并且水温会有同比降低的趋势;降水量小的季节温泉流量将会减少,并且水温会有同比增高的趋势。

5.4.4苏湾山的形成

在巢湖东北岸的苏湾镇南侧,有一片约直径10公里的山体,见下图红圈所示。

此山体依据软流体演变视角判断,山体的物质来源为从北侧全椒一侧山体撕裂后的大片膜物质在向南拉伸前冲后(红色箭头所示方向),游离冷却皱缩形成。这有点类似于豆浆表面皮子的皱缩干燥。也就是说,此部分山体原先的海拔高度没有现在这么高,表面积也比现在要大,在冷却皱缩过程中形成现在的表面遍布沟回的游离块状山体。其中,苏湾山南侧山体受到其南侧的裕溪河湖口北岸撕裂回退挤压的影响,有向西南滑脱的痕迹特征(见上图山体南侧红色箭头所示)。

下图是山体卫星视图,膜皱缩产生的沟回纹路特征非常显著(蓝线所示)。部分熔融较充分的山体,表面田地膜层破坏严重,在山体冷却后,表面已石化,土壤层薄,不适应树木生长,仅仅长一些荒草(下图黄圈所示山体表面)。

类似此山体的软流体膜的游离皱缩冷却形成的山体在全椒及滁州境内还有很多,如全椒境内的马厂山、周岗山及滁州境内的琅琊山等,其山体内部山谷山梁的形成机制都是软流体膜的冷却皱缩形成的皱褶(见下图黄圈所示):

下图是苏湾山南侧山体局部卫星视图,因山体软流淌熔融扩张流淌,在山梁上植被覆盖稀薄,形成“秃山”,这些山体内部充斥熔融后凝固的石灰石,山体圆润。石山和山谷中的田地膜纹路(黄圈所示位置)之间有明确的边界(红线所示),红线左侧山体上不适合种植,而山谷中的平整部位(田地膜)及右侧矮山则适合植被生长。这和我们所认识的土壤的形成是由于岩石风化的结论相矛盾的。在此图中有明确对比的是绿圈所示位置的山体表面田地纹,有人认为此植被的条索状纹路由于人工造林的结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软流体演变观点,此纹路非人工形成,而是由于山体熔融岩石上涌对田地侵蚀石化不完全形成的结果,山体上残存田地膜土壤层厚度适合树木生长。和东侧的“秃山”形成鲜明对比。

5.4.5大小蜀山的形成

大蜀山距合肥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

当前地学解释大蜀山的成因时有如下描述:大蜀山系大别山余脉,由火山喷发而成。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火山颈等火山遗迹至今保存完整。所以大蜀山是属于死火山。

下图为大蜀山3D卫星视图:

软流体海陆演变,是从根本上和当前地学理论对立的。在火山形成机制上的认识也是一样。这是源于对于陆块理化性质及海陆演变动因的认知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陆块物质来源为地球内部的由铁作为信使参与的物质能量循环,这是构成地表元素绝大部分为硅、氧、氮、铝等轻铁元素的主要原因。而陆块在运动、碰撞、挤压、扭曲过程中产生的巨压力会导致轻铁元素融合,会发生元素转化和巨大热量释出,会造成陆块内部熔融。陆块内部熔融所产生的岩浆会对表面的田地固态膜产生侵蚀和扭曲。当局部膜表面强度不足以支撑下方岩浆压力时,岩浆将会向上突破,造成山体隆起。

活火山的形成:如果岩浆压力足够大,将顶层的膜壳顶破,岩浆将会从山顶破损处向外流淌,压力的剧烈释放,还会造成火山喷发。这是当前可见的存在火山口的活火山的形成机制。

未发育完全锥状山的形成:当局部膜表面强度不足以支撑下方岩浆压力时,岩浆向上突破造成山体隆起,但是岩浆的压力还不足以将顶层的膜壳顶破,岩浆则不会外露。如果山体隆起到一定程度,造成山体的高度和岩浆向上突破的压力产生均衡,山体将不再增高。经过若干时间后,山体冷却岩石固化,就会形成没有火山口的锥状隆起山体。

由此可见火山、未发育完全锥状山及其他山体具有相似的软流体物质来源,只是软流体熔融状态的不同罢了。不能将火山和其他山体隆起割裂来进行分类,也不能仅通过通常意义的火山岩来判断此山是否为地学意义上的火山。

大蜀山就属于此类未发育完全的锥状山,大蜀山的形成与当前地学认为的地幔物质上涌的造山机制是不存在关系的,而是陆块在运动过程中局部膜表面软化,造成的内部软流体物

质占位上涌,形成的陆块抬升。大蜀山存在的火山口也不是很完全,应该是膜物质挤压过程中的破损所致,现在在山腰坡地中认为是火山瀑的碎石崩塌痕迹是由于山体隆起过程中山顶上膜壳物质受压破碎向山下滚落堆叠所致。而大蜀山的火山颈、火山口等发育都不是很典型,没有类似夏威夷火山、长白山等典型火山锥的火山熔岩流通路特征,因此,可认定大蜀山为未发育完全锥状山。不能以大蜀山周边及山体内部存在玄武岩、花岗岩等火成岩岩体就判断其为火山,这种思路是错误的。

锥状山体的形成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 软流体运动过程中充分熔融,使得山体形成具有软流体物质基础; ? 陆块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表面膜壳的熔融粘性拉伸,或在熔融岩浆长期侵蚀下,使得

膜壳局部变薄、变软,提供岩浆在陆块表面受压上涌的通道;

? 陆块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挤压,保证陆块内部的熔融岩浆上涌的动力来源; ? 陆块表面壳体的强度不均匀性或者陆块表面壳体受力的不均匀性,使岩浆在受压上

涌过程中存在围压,否则会造成大面积的陆块隆起,锥状山体将不会存在。 认识大蜀山真实隆起原因,必须要将合肥周边陆块放到全球陆块宏观演变的背景中加以分析,通过地形之间的逻辑特征加以判断。

下图是大蜀山所在位置的宏观地形视图:

因中国东部软流体陆块在向西旋转扭曲变形(粉色线条所示方向)后,又有向东的回退整理(红色线条所示方向),在大别山东北侧合肥周边地区,先是造成陆块软流体物质从蚌埠市南侧的狼窝山向南拉伸滑脱(绿线所示),后又造成大别山陆块向东侧的挤压回退(红色箭头所示),引起合肥周边的条状陆块主体呈现出弓向西侧的弯曲(黄色线条所示)。

正是由于合肥周边陆块在当前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向南拉伸,后又存在向东的挤压并造成条状陆块主体的弯曲,才造成大、小蜀山地貌的形成。

合肥周边陆块在从蚌埠市南的狼窝山向南拉伸滑脱过程中,软流体陆块表面出现拉伸破损、熔融加剧,后又受到大别山陆块向东的回退挤压,陆块内部的熔融进一步增加。因合肥周边陆块向西南滑脱拉伸和向东回退挤压存在时间差,陆块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硬化冷却,同时,陆块来回运动又加剧了内部的熔融。应陆块运动幅度的不同,在合肥陆块南侧向东的弯曲使得现在大蜀山附近陆块熔融特性较北侧的陆块更为充分。而大蜀山附近宏观的条状陆块向东弯折,又造就了大蜀山附近四周围压的产生,陆块在弯曲过程中,软流体物质向大小蜀山中心部分聚集,造成了大小蜀山的隆起。除了大小蜀山的隆起与合肥西部陆块向东弯曲

挤压有关外,同期隆起的山体还包括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所在地的长丰县的卧龙山,不过隆起没有大小蜀山显著。卧龙山和大小蜀山之间形成三角之势,犹如人脸上遭受挤压而隆起的粉刺。地形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下图是合肥周边的局部地形图,可看出软流体陆块的弯折和大小蜀山隆起、卧龙山隆起、蜀山湖凹陷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

(笔者曾经在合肥生活读书多年,在合肥环城河畔,有不少自然生长出露的岩石,而合肥地势低平,所以在合肥市内能见到自然生长的岩石非常奇特。请读者结合合肥所处的宏观地理位置思考,合肥环城河边出露的岩石是否和合肥西侧的陆块弯折挤压存在关联!)

下图是大蜀山山坡上被称为火山瀑的遗迹,是一些从山顶滑脱的棱角分明的碎石。请读者对照大蜀山宏观地形形成机制及大蜀山景点的实际形态特征思考其真实成因:

下图是安徽全椒境内的独山3D卫星视图,其形成机制和大小蜀山类似,请读者结合卫星视图及地形图思考其形成原因(独山见图中红圈所示。在起伏不大的丘陵上,突兀这么一个圆润的山体,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儿时,此山是我家乡西方地平线上的独特风景,默默伴随着我的童年!):

下图是大蜀山西侧的肥西小蜀山,目前已被开发为墓园,和大蜀山在同期内形成:

下图是合肥西北卧龙山卫星视图,都是受合肥周边陆块弯折影响形成。由于陆块没有大蜀山附近熔融充分,膜表面强度较大,山体隆起不是很充分,仅为高差30米左右的山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h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