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更新时间:2024-04-24 04: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1983年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王绣瑛
王绣瑛,中国护理教育及公共卫生护理专家。1908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正定。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公共卫生护理助教。1935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38-1943年任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讲师,兼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主任、副所长等职。1943-1946年协助协和护校往成都复校,获副教授职称。1945年与华西大学社会系赴彝族地区考察卫生状况。1946年回北平任原职。1950年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副理事长。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率护士长教学队赴沈阳。1954年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创办北京市第三护校并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1980-1987年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首都医学院护理顾问,现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曾主编《公共卫生护士学概要》《小学卫生试验教材》《护理发展简史》《护理荟萃》和组织编写《卫生广播演讲集》等书,任护理杂志编委会主任,《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分册》《医院护理管理》《基础护理》(英译汉)、《护理手册》等书的编委。主编的《家庭护理》获全国科普图书二等奖。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任,应邀赴伦敦接受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授予的荣誉校友称号。
1983年7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王绣瑛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这项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的护理
工作者(与王诱被同获第29届南丁格尔奖章的还有其他20个国家的35名护士)。全国政协主席,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王绣瑛同志授奖。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代表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1985年第30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梁季华 北京朝阳医院 司坤范
四川省沪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杨必纯
梁季华,1939年毕业于光华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有45个春秋了(截至 1985年)。 1939年 10月参加广州市红十字会救护站,担任接待急救战伤人员,1950年3月3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被轰炸,她奋不顾身去救护伤员,1950年因护理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模范护士。1951年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号召,参加中国医疗队奔赴朝鲜前线,并负责建立战伤医院及组织救护伤员工作,立功1次。当时卫生条件差,她尽全力保证伤病员的卫生清洁。她日以继夜地,从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奔走在朝鲜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抢救了无数伤病员。有的重伤员手术时需要输血才能挽救生命,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输给伤员,她曾先后义务献血5次给伤员及贫苦群众,她不但负责救护朝鲜及中国伤
员,同样也救护英国、美国的伤员。回国后,一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护士长、医院总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梁季华关心伤病员疾苦,不管遇到什么救灾活动,她都主动捐献物资和现款,并为福利事业尽心尽力。
司坤范,任北京市红十字朝阳医院外科护士长,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等光荣号。 司坤范18岁考入河北医学院附设高护校。1950年她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医疗队。在医疗队里,她细心护理每一位伤员,不顾疲劳,不嫌脏臭,经常几天几夜不休息,热心为伤病员服务。她热爱自己的专业,多年来为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培养新生力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她对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培养都有详细的计划,并且定期考核,定期检查随时抽查,获得了好评。为了搞好工作,她无论春夏秋冬,每天至少提前半小时进病房。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科青年护士热爱护理工作,积极向上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业务技术精益求精。 37年来她像哨兵一样,忠于职守,把一切献给了护理事业,1988年司望范退休后,在朝阳医院领导、专家和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将护理工作从医院转向家庭、社区老人的康复实践,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定期给老人查体、打针、送药等从不间断。11年来,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为孤寡老人义务服务中,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体力,累计至今家访已达3015次。她坚持为社区孤寡老人服务的事迹感动了周围很多人,她参加北京市社区服务志愿者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各地讲课共275次。为此,她被评为中国退科联优秀科技工作者,
北京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北京市社区服务志愿者三星奖,北京市总工会贴心人服务队先进个人。
杨必纯,1939年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沪州市。1956年10月毕业于沪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护训班。毕业后在红十字会医院担任护理员两年,1958年10月为了支援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赴祖国西南边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那里从事护理工作。1981年8月调回沪州市,任医院内科护士长。1984年8月任护理部副主任。1982年被评为沪州市先进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代表并担任沪州市人民代表。文化大革命中,武斗人员战领了医院。使医院遭到严重的摧残,她坚持工作,既当护士,又当医生,既做清洁员,又当院长,保护了医院财产,受到大家的拥护。
1987年第31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路得 上海市红十字会医院 史美黎 辽宁省肿瘤医院 张云清
陈路得,1914年出生于湖北汉阳,30年代的旧中国处于灾难深
重、疾病流行、死亡率极高,被洋人讥讽为“东亚病夫”,在健康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她毅然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高中毕业后选择护理专业作为终生的职业。1937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曾以“民国26年最优秀毕业之护士”刊照于《护士季刊》。建国后,历任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护校校长。副院长等职务。解放初期,她首先加强护理指挥系统,在医院成立了护部,为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1956年在全市护理工作会议上一等“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
她重视护理科研工作,编著了《绷带包扎法》、《试行个案研究教学法的初步体会》、《病房管理讲座七讲》、《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法则》还以集体名义编写《临床护理应知应会》手册第一、二册并在全国发行。她将多年积攒1万1千元捐献给天津医学院护理系。天津医学院决定自1986年开始建立“陈路得护理教育奖学金”用以奖励该院在护理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
她从50年代起曾长期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分会理事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被誉为中国护理管理专家。
史美黎,193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现任上海市红十字医院护士长。1953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护校,分配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此,
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护理岗位上奔忙。一次,史美黎值两头夜班,因为放心不下一位肝硬化并发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和衣斜靠在值班室。当时是位青年护士值班,当发现插有三腔管的这位病人突然烦躁不安,冷汗淋漓,大口大口的血从病人嘴里泉涌般喷出时,初出茅庐的护士急得手足无措,史美黎闻讯,快步赶到病员床前,沉着地望了一眼便立即做出判断,是三腔管滑脱,她利索地先将三腔管胃囊部分的气体排尽,然后,看清刻度,调整方向,纠正角度,再次将三腔管插到规定的位置,病人得救了。病人和家属们纷纷说:“要是每一个护士都有史美黎老师这样的过硬本领,我们还用得着担惊受怕吗?”史美黎从来是“笔不离身”,她把忽然想到的,自认重要的,或疑惑不解的东西统统记下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多年的积累使她成了公认的护理专家。
张云清,1925年出生。1946年毕业于中国盛京医科大学吉林医学院高级护校。1947年任护士长,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夜大,几十年来忠诚于护理事业,为伤病员、残疾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努力。
热爱护理工作,终生献身事业是她的思想基础,她爱这行、钻这行,决心将毕生精力献给这一行,几十年来,从未动摇,50年代一大批护士晋升医师,她没有动摇。她忠于职守,热心为病人服务.一直工作在病人身边,兢兢业业,不怕脏,不怕累,哪里需要就到哪去。她曾陪伴病人度过了三十多个除夕之夜,病人康复出院时她同他们一
起感到无限欣慰。血染红了衣裤、床铺,她及时参加抢救,还把病人血染的衣裤洗干净送到床前。
她平时深人病房,总是问这问那,注意病情变化,并严格细心地观察和护理。她把一切献给了护理事业。
1987年6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南丁格尔奖章授奖仪式,大会由红会副会长谭云鹤主持,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为获奖者颁奖。党和国家领导人班禅额尔多尼、康克清、郝建秀、赵朴初、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红十字总会会长崔月犁以及首都400多名护士参加大会。陈路得代表获奖者发言。
1989年第32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中华护理学会 林菊英 上海遵义医院 陆玉珍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医院 周娴君 河北省唐山市儿童急救中心 孙秀兰
林菊英,1920年11月3日生于北京,1937年就读燕京大学护预系,194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历任公共卫生护士、北京医院护理干事、护理部主任兼护校校长、《中华护理杂志》副主编等职。林菊英同志是一位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积极耕耘并获
得成就的护理行政、护理教育、干部医疗保健及社会组织活动的专家,曾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国家卫生部护理中心主任。
50年代以来,主编和编写了《医院护理管理》《护理管理学》专著及护理系教材。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为主,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只靠中专护理教育,很难提高护理学科水平,必须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改变目前状况。为此,她积极向高教部和卫生部多次提出具体建议和要求,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目前,全国已有18所高等医学院恢复或开办了护理系。
1980年,国家为高级科技人员评定技术职称进行研讨时,由于过去护士只限于中级范围,因而有人反对护士评高级职称,林菊英不遗余力、据理力争,终于取得有关部门同意,国家正式规定护士同医、药、技一样可进行高级技术职称的评定。
改革开放以来,林菊英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并取得了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1990年荣获美国密苏里达州堪隆斯市大学人文学科荣誉博士学位,在开展国际学术交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玉珍,浙江人,1934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二护校,1966年上海医学院夜大医疗系毕业,现任上海市遵义医院护理部主任。
麻风病的传染可能产生严重的畸残,谈及本病,往往闻而生畏。1954年,20岁的陆玉珍从上海第二护校毕业,分配到上海麻风病院
工作,当时她全然不顾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以及家庭、亲友和同学的反对,怀着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的精神,毅然来上海市麻风病医院工作。以往因限于医疗水平,麻风病反应时神经痛较难处理,常痛不欲生,又极易导致畸残,陆玉珍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陪同患者散步、谈家常、讲故事,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平时她一再教育病人要预防麻风反应的发生,如何保持锻炼肢体,防止外伤或畸残,获得良好效果。对年老严重畸残或病危生活不能自理者,她以身作则,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换药、喂饭、洗澡、剪发、修指(趾)甲,更衣,进行尸体料理等。她一直默默奉献,以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成绩赢得人们的敬佩。
周娴君,1952年毕业于湖南湘雅护士学校,毕业后,她不恋城市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整整36年。她扎根山区一心扑在护理事业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病人。
1952年她从护校毕业来到湘西的时候,当时的州人民医院仅有30多张病床,设备简陋,医疗技术力量薄弱,还没有正规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许多病人得不到正规的护理服务,面对这种缺医少药的状况她没有退缩,反而激发了她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责任感。 1963年周娴君担任总护士长后,她对自治州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统一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她亲自编写护士业务学习资料。1979年至1988年中,编写了《护理基础》、《护理人员手
册》、《护理人员手册新编》、《妇产科学及护理》。对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姻君一心扑在艰苦而又光荣的护理工作上,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辛勤劳动换来病人的微笑和幸福。
孙秀兰,河北省唐山市人。任唐山红十字儿童急救中心内科护土长。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市、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服务明星,并于1986年、1987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于“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瞬间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夷为平地。她的一个儿子和母亲同时震亡。震后的医院一片废墟,大批的患者涌进用油毡纸搭起来的简易病房,患者需要她。她望着受伤的丈夫和儿子,多么想留在他们的身边同甘共苦,但她想到此刻震伤的患者更需要得到她的精心护理,救死扶伤的天职使她忍住了心中的悲伤,当亲人和病人同时需要她时,她选择了病人。她以惊人的毅力和感人的行为,夜以继日的工作着。
孙秀兰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集中精力更好地照顾患者,她把患精神病的二儿子交给丈夫带着,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心理变态的儿子吞服了大量的氯丙唤,被送到医院抢救。儿子住了十几天的医院,她却一天没有休息。
1989年7月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奖仪式。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颁奖。李铁映和国家红十字总会会长谭云鹤、秘书长
尹哲等出席了颁奖大会。首都
500名护士代表参加了大会。孙秀兰代表获奖者发言。
1991年第3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河南省商丘地区医院 吴静芳
吴静芳,河南省商丘地区医院护理部主任。1926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43年考入商丘圣保罗医院高级护士学校,从此便和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4年豫东霍乱流行,一批批的病人被抬进医院,她放弃听课,参加抢救,为病人清洗、喂药、打针,她不顾受传染的危险日夜工作在救护现场,抢救了很多贫苦农民的生命。
抗美援朝期间,她志愿报名参加医疗团并担任护士长,以特殊的勇气和献身精神护理伤员,在血源不足时,为志愿军献血多次并立功受奖。
1955年,她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和优越的医疗条件,回到贫穷落后的商丘,甘愿长期在基层踏踏实实地从事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 在商丘地区医院,先后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本地和市县一些单位,多次以“护理——社会上崇高事业,护士——人们给予的光荣称号”为题作报告,不断激发豫东地区广大新老护士为保护群众健康做一名护士的热情和信念。她动员本单位26名要改行的护
士归队,为稳定护理队伍做出了积极努力。1989年,她的事迹选入《中国当代护理名人录》。
1991年7月1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亲手将第33届南丁格尔奖章和证书颁发给河南省商丘地区医院护理部主任吴静芳。
1993年第3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水华 福建省肿瘤医院 张瑾瑜 山东省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李桂美
张水华,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城一个贫民家庭。1953年毕业于省立杭州护士学校。先后在北京中央直属机关第一人民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任护土。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红十字会副会长,并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宁夏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她热爱护理事业,40年如一日,在公共卫生、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1958年春,她积极报名参加卫生部组织的赴陕北老解放区农村医疗队工作。从事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公共卫生措施和流行病的调查研
究,走村串户,深人农民家里宣传卫生保健知识,防病治疗。一位宫外孕破裂的农村妇女,由于大出血处于休克状态,当她知道女病人血型与她一致时,毅然献出以400毫升鲜血。她在抢救患儿时,用嘴为患儿紧急吸痰。有一个长期卧床病人,大便秘结十分痛苦,她用手指从病人肛门中把粪便一粒粒抠出。她主编出版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疾病护理规》。《诊疗护理技术》和《护理管理制度》,还参加编写了《当代护理管理学》、《责任制护理与护理计划》等护理专著。
张水华是宁夏护理学科带头人,在40年的护理生涯中,贡献突出,获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奖。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88年,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时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表彰,获荣誉纪念章,并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杰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建瑜.曾任福建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福建省分会理事长。从事护理工作四十余年,她以博爱的胸怀,精湛的技艺,默默地奉献,受到大家的赞誉。她1926年出生在福建省长乐县一个华侨家庭,20岁时报考了护理学校,毕业后分到省立医院。她放弃条件优越的省会福州,毅然报名参加了支援闽清山区的行动,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为病人打针、换药,从不埋怨,从不嫌弃脏臭。 50年代初.她任省立医院结核病房护士长,病房收治的多是危重病人,她总是细心照料并以母亲的仁慈和责任对待每一位病人。用年代,她任儿科护士长期间,首创儿科病房“四化”制度,即“态度父母化,室内家庭化,教养托儿化,治疗打针基本无痛化。”主持编写
了《;临床各科护理常规《护理知识问答》、《福建省医院分级管理护理质量考评手册等,与他人合作撰写了《护理教育应进一步改革》一文,在全国护理教育会议上获一等奖。
李桂美,1939年10月出生。1956年4月考入青岛医院护校1957年4月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护理工作。1965年调人青岛市传染病医院,1970年任护士长。她为病人奉献出青春,把一颗真诚的爱心献给了每一位病员。她曾赢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护士和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山东临沂地区水灾后瘟疫蔓延,李桂美和救护小组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抢救病人,连续十几天没脱衣服睡上一个囫囵觉。经过六十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四千多名病人脱离了危险。她们的行为深深地映在灾区人民的心中。
李桂美潜心钻研护理心理,她认为:心理压力过大,易导致病情变化。每天下班后,她总是到病房启发那些情绪低落的病人放下包袱,配合治疗,以便尽快康复。
李桂美二十多年来,从未在家度过一个除夕和安闲地过一个春节,因为凡节日不出院的病人大都是病情危重者,需要特别照顾,她总是主动把欢乐让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多年来,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表现出了特殊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1993年6月16日下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颁奖仪式。国家领导人乔石为获奖者颁发奖章。彭飒云、赵朴初、陈敏章等参加了颁奖大会。卫生部长陈敏
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李桂美代表获奖章发言。
1995年第3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孙静霞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邹瑞芳
孙静霞.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4年毕业于常州真儒高级护士学校。后在常州市武进医院任护士、护士长。1938年出任真儒高级护校校长兼武进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948-1950年赴美国Emorg Univesity Hospital进修护理。1950年回祖国任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原武进医院)护理部主任。1986年退休任护理顾问时场所,在一无药品、二无器械、困难重重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两位老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全心全意救治了30位重病人。孙静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她拒绝了美国和香港朋友的热情挽留,冒着危险冲破重重封锁线,坚定地乘第一艘开往中国解放区的“哥登”号输船回到祖国。50余年来,将心血和全部的情爱无私奉献给了护理事业。她先后任护校校长,麻醉工作,医务处副主任等职,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她都不脱离护理岗位,一直兼任护理部主任。
孙静霞50余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医院和病房为家,全然不顾
个人得失。每天早晨7时到病房巡视重病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1976年和1978年两次因公腿部骨折经石膏扶撑着仍坚持工作。她几十年如一比每天都是早上班、迟下班,节假日加班加点,一天的工作时间至少在10个小时以上。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培养护理骨干,采用开一个专科,送出一个学习,从而带动一片的方法,在常州市一院培养了一支能胜任各种专科护理的先进队伍。1978年,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病区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操作常规化成为常州地区护理界的表率。她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曾荣获科技二等奖,并撰写论文25篇。她多次参与编写护理书籍并到全国各地进行讲学。1987年开展心理咨询门诊至今12年,并举办有关。0理咨询学习班,帮助病人做心理疏导解除心理障碍。1991年,她走向社会开展老年服务,参与和开办老年关怀病区。历年来她多次被评为 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并当选为常州市政协委员和一、三、六、八届人大代表。
邹瑞芳, 1930年 11月生于江苏常州。
1949年毕业于常州真儒高级护士学校。1949年至1950年任常州武进医院护士长。1951年至196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任护士长,1963年至今在浙江省湖州市一院任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并担任浙江省科协委员,浙江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州市科协常委、湖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邹瑞芳在护理岗位上度过47个春秋,几十年如一日,处处以身作
则严以律己,热爱专业,勤恳敬业,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管理经验。只要她上班,病人、家属、医生都很放心,在她细微的病情观察下,及早地发现了病人脑庙前期与肝昏迷早期病人,为她们赢得了救治时间。她为晚期胃癌便血患者擦洗无数次,使病人带着一身清洁和一脸平静走完人生的最后时刻;在巡回医疗中又帮助产土使输卵管结扎误伤小肠得到及时的修补缝合。她担任护理部主任后,为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素质和护理质量,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建立健全了20多项护理规章制度,实现了病房管理制度化、操作常规化、书写标准化、工作规范化。她还联系工作实际指导和编写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和论文,发表在全国和省级刊物及杂志上。
她热爱专业、敬业爱岗,技术上精益求精,以无私的爱心与高度责任心,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于护理事业,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评价。198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护士”,1983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护士”。她把湖州市委、市政府奖励的3000元全国红十字总会奖励的1500元,自己又捐赠7500元,共计12000元给湖州一院护理部,设立护理基金会。主要用于表彰和奖励在湖州一院敬业爱岗,并做出成绩的优秀护士。 1995年6月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35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微笑着将两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分别颁给孙静霞和邹瑞芳。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主持颁奖大会。国务院副总理钱其深,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等出席了颁奖大会。国务委员彭流云高度赞扬了两位获奖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1997年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汪塞进 安徽省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关小英 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陆 冰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孔芙蓉 河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黎秀芳 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成员
汪赛进,1923年出生,江苏宜兴人。 1939年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3年毕业后在南洋医院工作。1946年在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进修公共卫生护士专业,毕业后在上海蓬莱区卫生事务所任公卫护士。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任江苏省常州人民医院总护士长。1951年她从常州来到当时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的安徽省,任芜湖大矾山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教导主任兼护理教师,开始了她的护理教育生涯。1958年一1963年期间,她组织举办了护士夜校,对在职助理护士进行中专教育,使150余名学员取得了成人中专学历。1964年,她调入安徽省卫生厅医教处负责全省的护理教育工作。她根据护理教育的特点,倡导成立了全省中等卫校护理学校教研组,定期研讨护理教学中的问题,编写教材,提高中青年教师水平和
护理教学质量。1969年,下放到安徽省和县农村,在那里她积极开展群众性的预防保健工作,经常利用早晚社员休息时间将疾病预防药送到每个人手中。1972年她重新回到省卫生厅,肩负起重振安徽护理事业的重任。她组织编写供全省中等卫生学校使用的多种护理教材,1975年她调往省卫生干校任教导主任,为培养中西医护理教育。护理临床、护理管理人才,先后开办了各类学习班14期,共培养护理骨干800余名。1977年,她积极参与学会的恢复组建工作,并被推选为安徽分会的理事长,同时担任了分会专职干部,她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着手创建全省高等护理教育,制订了长远教育规划,使全省四分之一的护士获得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她在主持学会工作期间,组织编写并翻译了10余本护理专著和教材,为安徽省的护理学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1年,她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有政府特殊津贴,她用57个春秋的不懈追求,塑造了一个高尚的白衣天使形象。
关小瑛,1928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195O年毕业于上海仁济高级护士学校。从事护理工作47年,曾担任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及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生部医院主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1967年,关小瑛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了去内蒙古大草原的医疗队,夜以继日的为牧区人民服务,并为患儿献血。1976年,天津发生强烈地震,她担任救灾医疗队队长,一干就是一年,在工作和个人利益上,她的人生信条是“为病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关小破一贯重视护理工作基础建设和护理队伍理论、技术的培训及素质的培养,在她的建议和具体组织下,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了恢复,技术操作规程得到统一,明确了岗位职责,她对下级倍加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市级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她本人多次被评为天津市市级优秀护士。她积极为护士学习创造条件,每年都举办新理论、新技术和管理培训班,并实施长期培训计划,她不但重视护理实践,还重视护理理论建设和护理科研工作,她除了担任《天津护理》杂志副主编,还担任《护士进修杂志》、《实用护理杂志》编委。她多次利用社会活动的机会,呼吁提高护士待遇,争取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护士的理解与支持。在她的努力下,天津市护理工作得到社会普遍重视,护士待遇明显提高。
陆冰,1932年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上海广仁高级护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儿科护士、护校教师、护理部主任、《上海护理》杂志主编,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陆冰从进人护校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把护士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迄今已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度过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有好多机会改行离开护理岗位,但是,她抱定一个宗旨,一辈子做一名士。50年代中期,医院开展儿童心脏病患者心导管检查,由于当时医疗防护设备较差,做检查时,她完全暴露在X线下,日复一日,头晕、乏力、口腔溃疡、白血球降低等相继出现。为了让患
儿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一边服药,一边坚持工作。她曾为一位经济困难的患儿到家中义务注射达半年之久,并作为上海护理骨干,奔赴祖国大西南贵州遵义地区工作八年,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严肃认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在边睡山区白手起家建立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和病区管理制度等。她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爱心,为医护人员和广大病员所称道。在她任护校教师间,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她专门去华东师范大学业余进修教育学等课程充实自己。其教学方法深受好评。1979年,她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为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她积极主张发展护理高等教育,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筹措上海成人高等护理教育,同时她狠抓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全面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她耐心带教中青年护理骨干,积极选送优秀临床护士进修、深造,她甘为人梯造就了一批护理骨干。她善于思考曾自编“化验项目检索表”,成为临床护士工作的方便工具;她发明了“保温点滴鼻饲瓶”,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这些护理技术科研成果当时曾被上海市卫生局推荐到北京展览。她多次访美,向国内护理界介绍国外护理动态和美国的先进护理模式。并团结同仁积极开展护理学术活动,多次举办全市学习班和各专业学术交流会。她通晓英语,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编著出版了多种护理书籍,并主持创办《上海护理》杂志。她是上海护理界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护理专家。她把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护理事业,她以自己平凡的脚踏实地的工作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一辈子做一名护士”。
孔芙蓉,1936年9月18日出生。1955年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卫校,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1960年任外科护士长,1984年任护理部副主任,1990年任主任、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40余年,并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第22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省医院评审委员会委职。她的诺言是:为护理事业献身一辈子。在40多年的护理工作生涯中,她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地实践着她的诺言。几十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切为病人服务。经她守护和抢救成功的病人不计其数。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几十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从未发生过差错及事故。她除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外,还多次参加防疫医疗队、农村医疗队、抗震救灾医疗队、以及突发事件抢救队等。在每一次抢救工作中,她勇敢、顽强,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她先后获得省医院、省卫生系统,省直系统模范的荣誉称号。
孔芙蓉同志有很强的事业心,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勇于进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全面系统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先后主编和参加编写专著8部并发表论文10余篇,为推动全省护理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她在任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期间,努力学习管理知识,始终把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全院护理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先后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完善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以及检查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质量迅速提高。
黎秀芳,生于1917年3月,湖南湘潭人。1936年8月考人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0年1月1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年在兰州中央医院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医院附设高级护校教导主任、校长等职 。
1999年第37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曾熙媛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王桂英 天津市原护理学会理事长
秦力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护理部主任
曾熙媛,1933年7月出生于北京,满族。1950年毕业于卫生学校护士班,1966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曾任卫生部北京医院外科、手术室护士、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1970年到陕西机床厂职工医院从事医疗保健及医院管理工作11年。自1983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主任委员、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她敬业爱岗辛勤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贡献突出成果显著。
曾照媛同志身为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
协会第五届委员,她积极致力于护理学科的发廊。倡导开展护理科研,强化群体科研意识,组织撰写论著,主编著作,促其形成理论体系。大力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及专题讲座,掌握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在职护士专业培训。在繁荣全国护理学术,提高护理人员水平诸多方面,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自1970年至今,共撰写论文及著作30篇。主要有:《中国的护理现状与展望》,《中医临床护理实践》,《中国的护理变革》,《中国三阶段护理教育与展望》,《大陆妇女健康与照护》,《健康与护理》均在国际性中日,中韩,东亚护理论坛大会、两岸三地、台湾长庚护专成立1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学术活动中交流,受到专家与代表高度赞扬。她编译出版了《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当代护理管理策略》,主编出版了《老年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潜。已为护理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曾熙媛同志十分重视借鉴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对开创与发展我国护理与国际间交流及护理学会间的友好往来,一直致力并竭诚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8年以来分别率中国护理代表团赴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参观考察学习与学术交流,商谈两国护理学会间的友好往来等重大事宜。在吸纳国际护理经验和理论的同时,回国后积极组织讲座并向国际和地区间护理学会及同仁介绍了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对提高中国护理在国际与地区间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曾熙媛同志从事护理工作48年来,对开创护理事业,发展护理学科,繁荣护理学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著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等项工作中,奉献了自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桂英,1920年生于山东德州。1938年毕业于山西汾阳高级护士学校。经校长推荐到北平协和医院当护士。王桂英在协和医院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她技术娴熟、态度和蔼受到护士长和病人广泛赞誉。 1945年,天津市南郊区爆发霍乱,一批批濒临死亡的患者被送到天津传染病医院。当时,刚刚转到该院的护士王桂英在医疗护理设备奇缺、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带领青年护理员们连续七天七夜奋战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使160多人安然脱险。1949年,王桂英参加天津市第一所工人医院的筹备工作,并担任护理部主任。1951年,工人医院作为后方医院救助战争中的伤病员,王桂英接受护理前线伤病员的艰巨任务。当时200多名伤病员同时送达医院,情况危急,王桂英开动脑筋,急中生智,创造了“布条紧急辨认法”。她请接伤员的医生在列车上就对伤员进行检查,根据病情用她制作的布条别在伤员胸前做出“记号”。红色布条表示危重,黄色、白色布条表示不同病情。伤员到达后,王桂英守在医院大门口,将别着不同颜色布条的伤员分别送到手术室和各不同病房,立即救治,使200多名伤员无一延误治疗。
王桂英安排护理人员为伤员擦身子换衣服喂水喂饭,还亲自为重伤员处理伤口,为了使伤员早日痊愈,她亲自换药打针、端屎端屎。
1956年,王桂英调天津市卫生局医疗预防处,次年任副处长。主管医疗、护理、医院及医疗事故的管理工作。她积极协助有关领导成立了“天津市卫生技术鉴定委员会”,制定了“天津市医疗事故差错标准分类及处理规定”,统一了“全市开放静脉输液器的无热源处理规定”,制定了“全市青、链霉素过敏反应皮试剂量操作方法及判断标准”,强化了护理人员发药、打针、清点手术器材、消毒灭菌及护理操作的标准。
1959年,王桂英受市领导委托,前往河北岳城水库工地任指挥部卫生处处长,负责成立工地医院及30万名水库民工的卫生防疫保健工作。王桂英发现一些民工小腿出现紫斑,后来发展到200多人,她立即向上级汇报。天津市卫生局立即派专家来工地会诊,认为是民工因体内缺乏维生素C,加之腿部过于用力出现毛细血管出血造成紫斑。指挥部接受了王桂英的建议,在民工的饮食中大量补充富含各种维生素的蔬菜,并开展了在水库工地周围种菜改善生活的活动,最终使此种疾病没有蔓延,保护了民工的身体健康。在水库期间,王桂英不是去查民工的工棚,就是去检查厨房和厕所,土炕上的稻草是否干净,厕所是否有专人掏便,是否“封肥”,厨房切菜是否“生熟分开”,民工是否随地大小便等等,她都要过问,无论自己处境如何,她的仁爱之心永远不变。1970年,她曾在天津市和平区清和街当过“社区保健医生”她十分热爱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常常挨家挨户去了解情况、为居民建立健康卡,为那些因经济条件不好而不能住院治疗的患者送医送药,为瘫痪、吞咽困难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进行“鼻饲喂养”,
“导尿灌肠”,不怕脏不怕累。她还耐心地将如何翻身、擦背、灌药等护理重病人的方法教给病人家属,使十多位重病患者逐渐恢复了健康。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王桂英家住在市中心,受灾严重。地震刚过,她立即冒着频频余震的危险飞步奔往医院。当时,医院大楼出现裂缝,断水断电,医疗设备严重损坏,被砸伤的人们被源源不断地抬进医院。王桂英不顾自己安危,立即指挥护理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她和医务人员一起搭起帐篷,组成临时病房,安置地震伤员。 1979年,她担任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1980年,在她和一些专家的努力之下,天津市率先实施了护理专业成人大专教育、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临床护士学分制的继续教育。1983年又在天津医科大学开设了全国首家“护理系”专业。她积极促进评定职称的改革,重视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关心护士成长,曾举办多护理专业学习班、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多次为护士的资格、住房、求学、就业而奔走。她曾三次赴美国、日本和香港访问,把先进的经验在国内推广。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实用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等十余册护理学专著。
王桂英退休之后,致力于老年护理工作,曾为“天津市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捐款。1995年,她不顾75岁高龄,担任老年护理院院长,亲自为该院制定护理标准、制度指导培训护理人员,身体力行。在她的号召下,全市各大医院的护士们都定期义务到护理院为老人义务服务。王桂英为老年院工作两年有余却分文不取。她将她所应得的那些
钱设立了“王桂英护理奖”,奖给在护理老人中工作出色的护理人员。王桂英在护理岗位工作60余年,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南丁格尔精神。用她的话说:“永远高举南丁格尔的灯,只要生命不息,就奋斗不止。”
秦力君, 1941年 11月 14日出生,现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护理专科技术中心工作。文职,技术五级。1959年至今先后任解放军总医院护士学校学员、消化内科护士、综合病房护士、护士长、心厅内科协理员,护理部助理员、护理部主任。护理研究生导师等。秦力君在多年护理实践中、勤奋努力,成绩显著,在军队护理管理体制改革中,她提出了“半垂直”护理管理体制,并在全军推广应用,在护理模式改革中,她提出“按职称上岗一责任制一学分制”三位一体的整体护理模式,受到军队和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在继续教育方面她又提出岗前培训一文化培训一护理专科一阶段培训一护理本科阶段培训一护理研究生深造培训系列过程。此外,她与同事合作编写了《护理管理丛书》三本,撰写“内科疾病护理”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在中华护理,中华医院管理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解放军总医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1999年6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第37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江泽民为本届获奖者曾熙媛、王桂英、秦力君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颁奖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正英主持了颁奖大会。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获奖者代表曾熙媛、护士代表在会上发言。
2001年第3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王雅屏
王雅屏是第3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也是中国首批志愿者形象大使中唯一的一位军人形象大使。2001年10月24日,中国志愿者青年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为她颁发聘书,明确此次聘请形象大使旨在传播志愿服务理论,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初见王雅屏的时候,她的干练与开朗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她眉宇之间透出的关爱和慈祥,有种直达心田的温暖。
王雅屏出生于北京一个医药世家,16岁被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护士学校学习。1964年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从事党和国家、军队高级干部的临床护理及保障工作,担任过南楼临床部总护士长,被称为最有造诣的护理专家。
回忆自己的护理生涯,王雅屏感慨地说:“22年里,我抢救护理过多少患者已无法统计,但能为这些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及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做护理保健工作,是我与他们今生今世的缘份。在长期的工作接触中,我不仅领略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才华,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更多的是从他们的身上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他们那种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对事业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对
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对下级的关怀与爱护,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生的渴望,对死的豁达??所有这一切,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影响着我,是他们使我真正懂得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正是这种精神,把王雅屏当初那种对病人、对弱者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对护理事业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王雅屏清晰地记得:1972年3月,中央在京西宾馆召开全国会议,她作为会议保健组工作人员驻会。一天下午,一位与会人员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会场上,抢救中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王雅屏见情况危急,不顾自己已有两个月的身孕,跪在病人身边,对其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为病人重新获得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她却因为抢救时的紧张与劳累,当天晚上就因先兆流产而紧急入院。10天后胎儿流掉了,当她的丈夫心痛地埋怨她时,她却说:“抢救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危急时刻必须忘掉自己,心中只有病人。” 王雅屏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从80年代初开始关注老年护理研究,90年代开始将自己的工作范围从医院临床疾病护理延伸到对全社会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上。1995年,她加入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成为第一届理事。为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保健模式,她阅读了大量的资料,与国内外老年医学、老年保健、老年护理专家们共同探讨。为提高我国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她撰写了10余篇关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疾病护理的文章,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人民日报》专栏节目,广泛向大众宣传普及。
王雅屏将她的大半生奉献给了老年人的护理与研究工作。她除了勤勤恳恳地完成大量的日常工作外,还非常注重收集临床第一手材料,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解决和研究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10年间,她先后在国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篇,全方位地提出有关老年健康、疾病预防的护理问题。如,老年安全问题、老年康复问题、老年营养问题、老年家庭问题、老年保健问题等等。对老年人多种疾病的综合护理研究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工程,由她担任主编出版了6部护理专著。
1996年,王雅屏来到了刚刚组建的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负责护理管理工作,该中心主要收治因车祸和意外伤害所造成创伤的病人。病人特点是复合伤多、大手术多、危重昏迷多。因为大多是突发事件,被送来的病人经常是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的“三无”人员,有些住院后也无人认领、无人照顾、无人付费。对此,王雅屏教育广大护理人员:“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爱是无私的,不管病人的种族、信仰与贫富程度有多大差异,都要坚持用同一个标准来护理好每一位病人。”
由于王雅屏的表现出色,1999年她获得了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红十字精神博爱奖”。急诊抢救中心为八方百姓解难,也得到了许多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赞扬,他们说:“来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是情急之中的无奈选择,但从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笑脸中,我们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200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
长兼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彭珮云同志视察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对中心医疗、护理及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彭珮云副委员长在留言簿上写道:“服务质量最好,医疗质量一流”。这个留言是对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工作的总目标。
40个春秋,王雅屏既是一名平凡的护理工作者,也是一名为红十字事业勤奋工作、努力拼搏的战士。她始终高举“人道、博爱、奉献”的旗帜,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千千万万人,为身患疾病的人,为陷入困境的人,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自己一颗火热的心。
2001年第3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吴景华
大洋网讯6月26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年届七旬的吴景华从江泽民总书记手里接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的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第38届南丁格尔奖章时,幸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据新华社报道,助产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吴景华48年来的工作从没有离开过“护理”二字,在她看来:“这是一项以心灵沟通心灵、以生命温暖生命的崇高事业!”48年来,她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病人的无比热爱,以一流的业绩和崇高的品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病人的敬佩。自幼生活在上海的吴景华,1952年从
上海太和高级助产学校毕业,刚满20岁的她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的宁夏。从此,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爱心献给了这里的人民,她的一生也因此不断演绎着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
1958年,银川市医院住进一位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病人急需输血,但血库无血,院里紧急贴出求B型血的公告。刚生完孩子还没满月的吴景华听到这一消息后,来到医院要求献血,领导考虑她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不同意献血。但她硬是献了400CC的血,使病人转危为安。
1960年,吴景华到回族聚居的同心县农村巡回医疗。一天夜里,偏远的预旺公社捎来话,说有一个难产孕妇急需抢救。吴景华和另一位大夫二话没说,提起急救箱就扑进了茫茫黑夜,跌跌撞撞走了80里山路赶到病人家。经过一番紧张的手术后,孩子平安降生,但产妇的尿路却不通,吴景华果断地说:“用嘴吸。”她俩轮着用嘴把滞留在产妇体内的尿液一点一点地给吸了出来。在场的乡亲惊呆了,他们热泪盈眶地高呼:“救命恩人、好人,咱农民的医生啊!” 48年来,吴景华踏实、忘我地工作着,从没有过午休,从没有正点下过班。哪个科室缺人,她就去那里顶班;哪里最脏、最累,哪里就有她。她常讲:“我爱我的病人,病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病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每天,哪个病人什么时候吃药,哪个病人是否洗过脸、梳过头,哪个病人身上要擦、脚要洗,哪个病人想吃冷饮、喝稀饭???事无巨细,她心中总是一本帐。超负荷的劳动和操
心,使身体弱小的吴景华也成了一个“重病号”。1974年,42岁的她不幸患了乳腺癌、宫颈癌,前后做了3次大手术。术后的她白血球数量还不到3000单位。身体很虚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天晚上,她还坚持到病房巡视察岗,为病人端饭送衣,为护士顶班守夜??她说:“能用自己的个体生命延续成千上万个病人的生命,能用爱心抚慰他们身体的病痛,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身患多疾的吴景华一次在抢救病人时又不幸感染了败血症,她住院抢救期间,楼道里每天都静静地挤满百十号来看她的人:“她可是日夜守护过我们的救命恩人哪”、“我的儿子、孙子都是她亲手接生的??”
与吴景华共事30多年的现任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天雍动情地说:“人民的认可是最大的认可。吴景华的奉献精神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她一生坚持,鞠躬尽瘁。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吴景华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多年来,吴景华的精神感染了成千上万的人,党和人民也给了她崇高的评价。1983年,她被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6年、1988年分别被卫生部授予从事护理工作30年荣誉奖章和“全国模范护士”光荣称号;1989年被银川市红十字会评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的吴景华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她工作了48年的岗位。她经常到医院里看看病人,为他们掖掖被子、洗把脸,嘘寒问暖,没有什么待遇,更没有人给她记加班加点,她全然不在乎。“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一生。”这就是吴景华——一位普通医护工作者一片爱心为病人的崇高情怀。
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琦-平凡的岗位超常的奉献
李琦,1942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1959年,考入上海市儿童医院护校,1962年毕业,从此,投身于平凡而又崇高的护理事业。在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先后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和外科门诊护士长。在几十年的护理生涯中,李琦以一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充满着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以一颗善良、质朴的心,对待着每一位渴望生命和健康的患者。尤其是她对伤口护理的专长,使患有严重糖尿病伤口的病人避免了截肢;使骨髓炎、结核性窦道病人等很难愈合的伤口,在最短的时间内痊愈。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利用业余时间,放弃休息,坚持了长达几十年之久的义务上门服务!
为了表彰李琦在护理事业中的突出成绩和高尚的人道主义行为,1983年和1989年,中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6年和1988年,分别荣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全国模范护士”;1989年,国务院授予她“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1年至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连续六次授予她“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她受到上海市卫生局的通报表彰,获“模范护士”称
号。1992年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先进会员”。2003年荣获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
李琦,一个普通的名字。当她站在你面前时,给你的感觉是如此的瘦弱,岁月在她身上流逝,皱纹在她脸上镌刻,烙着她一生的辛勤、关爱和奉献。
就是这样一个弱小女子,却在极其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以无限的爱心做出超常的奉献;她的关爱,使数以千计的患者进入了康复的行列;她的奉献,使数以万计的人记住了“李琦”这个名字。
精湛的换药技术
1962年李琦踏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在病房工作的日日夜夜中,她亲眼目睹了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的痛苦和无奈。“一定要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一定要尽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她暗暗对自己说。在外科病房工作期间,她碰到最多的是病人术后伤口,她发现:不少病人由于身体虚弱、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伤口痊愈很困难,影响病人康复。于是李琦在对这些病人的伤口换药中,不断摸索,研究总结,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1975年开始,李琦由于在伤口处理上见解独到,被安排到医院门诊换药室工作,她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的换药技术,很快在伤口治疗领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小病人徐亮,曾经因为“右锁骨化脓性感染”住院治疗,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药物治疗后,小病人的症状有了好转,家属认为:孩子的
病已经好了,就要求医生将留置在伤口的引流条拔出。李琦仔细地检查了患儿的伤口,用一把镊子,轻轻探入孩子的伤口,凭着丰富的经验,她断定,这个病人没有痊愈,患的很可能是“骨髓炎”。她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了临床医生,通过X光拍片检查,证实了她的判断,小病人的确患的是极易留下后遗症的“骨髓炎”,若不及时发现、治疗,将会转变成“慢性骨髓炎”,必将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生活。结合临床,在李琦精心护理下,短短二十一天,就使伤口痊愈,保住了孩子的右锁骨。
这难道仅仅是保住了右锁骨吗?不!她保住的是孩子成长中的自信心。
患儿的家长紧紧拉住李琦的双手,连声称谢:“要不是您,我们的孩子以后不定要受多少苦呢!”
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使李琦在处理各类伤口时,能努力创造痊愈的有利因素,保证伤口在最短的时间内痊愈,缩短病人的康复时间,因此在她接触的众多急性骨髓炎、结核性伤口中,最长的愈合时间没有超过二个半月,这在换药领域中是不寻常的。
病人茅文炳,因患糖尿病,造成足底肌腱溃烂,软组织严重感染,部分骨组织坏死。经过常规临床会诊,决定将他膝盖以下三分之一的肢体截去。这个病人有严重的心脏病,截肢时施行麻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不能手术。家属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亲人双腿一天天烂下去,就来到换药室,请求帮助。李琦提出由她进行换药治疗。病人年过八十,身体状况极差,大家都认为,换药是无济无事的。但李琦并不退
缩,她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使溃烂的伤口全部长好,保全了老人的下肢,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不停地对李琦说:“谢谢!谢谢!
恩人??”。
李琦的精湛医术,获得了人们的啧啧称赞,也受到了行家的好评。当一些医院碰到不易治疗的疑难伤口时,就会请她这个护士会诊,而她每次都是不负众望,使病人少受了许多痛苦,及早得到了康复。被大家誉为“抚平病人伤口的天使”。
为了满足更多病人的需求,充分发挥李琦在换药领域折精湛技术,1997年医院以她的名字将换药室命名为“李琦换药室”。
不倦的敬业追求
李琦从来不墨守成规,在她的身上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她在事业中大有作为的关键。
她在伤口换药方法上不断探索研究,改革创新。传统的伤口护理强调要保持干燥,李琦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的学术资料,发现要使伤口愈合得快,必须为伤口创造湿润良好的环境,即伤口需具备消炎、渗透、保护、收敛四个条件,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起来,起到互补作用。她在50例乳房癌手术皮肤坏死和50例深二度、三度烧伤皮肤坏死的病例中采用了湿性换药方法以后,愈合率达
到100%,愈合期明显缩短。
与有关文献比较,李琦在护理工作中使用自己配置湿性换药的方法领先于美国90年代推出的国际标准敷料,而且具有适用的创面范围广、使用方法灵活性强、价格便宜等优点,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 在多年的临床中,李琦发现,常用的0.1%利凡诺、凡士林纱布并不理想,用久了会产生皮肤病,另外由于脓性分泌物经常刺激伤口周围皮肤,更易引起湿疹,造成伤口长期不愈。针对这些情况,经过无数次的配方、实践,一种新型的\复方硼酸软膏)纱布诞生了,这种纱布,经有关部门鉴定:长期使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伤口的愈合时间比用利凡诺、凡士林纱布快一倍以上。病人夏桂英,下肢有一碗口大的伤口,常规治疗二年多,创口不见好转反而扩大了。她慕名找到李琦,经使用\软膏纱布后,不到五个月伤口就痊愈了。还有一些十几年未愈的下肢营养不良性溃疡,伤口又大又深,使用这种纱布后,也全部长好。2001年,李琦根据病人伤口出现的新情况,又制作了\立奇青\,对伤口具有保湿、消炎的作用,对烫伤、褥疮等伤口疗效显著。
为了使丰富的实践经验归纳为理论,李琦不断总结。1978年,她的《红油膏生肌八宝丹治疗化脓性伤口100例》被刊登在《乡村医生杂志》上。1982年,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被全国中西医结合会议采用。1985年,她的《防止肉芽水肿、促进上皮生长的LB软膏纱布》在上海市护理学会进行了交流。1988年,她的《关于换药室实施责任制护理的探讨》发表于《实用护理杂志》。1993
年,《结核性伤口的换药方法及护理》发表于《中华临床医学与预防》。1999年,《难以愈合伤口换药方法及体会》发表于《上海护理》。
无私的奉献精神
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李琦就把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奉献给了那些需要她精心照料的人;有些病人行动不方便,李琦就实行上门服务,去病人家换药。
李琦患有坐骨神经痛,两条腿明显精细不一,但她克服自身疾病的痛苦,坚持为病人服务。1980年春节,天气暴冷,风雨交加,在这全家欢聚的佳节,李琦还带病为浦东的一个病人换药,因为乘不到车,她饿着肚子,来回步行三个多小时,为病人\雪中送医\。 据不完全统计,李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为截瘫病人、孤寡老人和有困难的病人上门换药达15522余小时,折合工作日(以八小时计)1943天,换药次数达10248多次,护理病人435余位,而且从未收取任何报酬。
几十年来,无论严寒,还是盛夏,她的足迹踏遍了整个上海市和郊县。
在上海的《解放军日报》上,曾刊登了一篇《幸运的截瘫病人》的新闻通讯稿。文中讲述的是一位叫顾涛的青年工人,因车祸造成截瘫,被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和护理的动人事迹。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顾涛熟悉的医生、护士中间,对李琦印
每天清晨,她都先去看护重病号,小心地为他们穿好衣裤鞋袜,整理床铺。忙完护理,她就抓紧时间,清洗病人换下的被罩、床单和衣裤,遇到屎尿渍迹处,反复搓洗。有的患者全身患有皮疹,看不见血管,输液时刘振华就不戴手套,先用手摸到血管,再一针下去,让药液缓缓滴入。
就这样,28个春秋过去了。医院的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而刘振华依然坚守着。
在麻风病人的心里,刘振华就是播洒爱心的天使。年年春节,刘振华都陪在患者身边,除夕夜与患者一起吃年夜饭,初一清晨又一一拜年送祝福。她为腰腿疼患者买来充气床垫,为失眠病人买来保健食品,为贫困患者买来保暖内衣,为老人备下电褥子,还买回各种瓜果食品,亲手做出各种滋补品。
1994年,单位为刘振华调换了一套楼房,一家人告别居住了17年的小瓦房,搬进了城里。丈夫上班近了许多,女儿上学也有了保障,但家离病房远了,和病人联系起来不方便,刘振华和丈夫商量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部手机,放在病房里供病人使用,以便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998年,医院决定将刘振华调回门诊。没想到消息传开,麻风病住院处炸开了锅。有患者提议写联名信,不一会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到了,一个挨一个地签上了名字,没有手指的人就用残肢重重按上红印,表达他们想要留住刘振华的强烈愿望。院领导进退两难,把决定权交给了刘振华自己。病人的信任和依赖,让刘振华流下了眼泪,
就这样,她又一次留了下来。
善于思考的刘振华,发表了2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她在麻风病防治与护理上探索出“以情感支持为主、人性化综合管理”的新路子。她的科学成果,已在济南及山东省推广。
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墙上,挂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之楷模,不是亲人胜亲人”。这是病人对刘振华的最高评价。
万琪,西藏军区总院护理部主任。17岁那年,万琪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告别了繁华的“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只身来到驻藏第9医院,成为了一名边防卫生战士。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摄氏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高寒缺氧,使边防官兵不同程度地患有指甲凹陷、脱发和心血管疾病等,先后有数十名战友和官兵的亲人因高原疾病长眠在雪域高原。在一次次与病人的接触中,她目睹了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因为缺医少药给身心带来的痛苦。一次,有个名叫扎西的边防战士因外伤失血过多,病情十分危急,在组织抢救中突然没有了所需的血液。那时,万琪刚从内地休假回来,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难道能眼睁睁地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死神夺去?不!万琪站出来果断地说:“我的血型正好相符,抽我的吧!”在场的医生和战友惊奇地看着她。驻地海拔超过4500米,初来乍到,别说是抽血,就连喝水、走路的力气也没有。她看着大家犹豫不定的目光,急了,大声喊道:“别再犹豫了,救人要紧,这里我最年轻,快抽我的吧!”
瞬间,300毫升新鲜血液输入了扎西的体内,扎西慢慢地睁开了双眼,万琪激动的泪水连同虚汗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从那以后,万琪更加坚定了要立志成为一名军中“白衣天使”的愿望。1984年,她放弃了报考其他军校的机会,第一志愿毅然填上了护校。1986年毕业之际,她毅然放弃了留在成都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了西藏。万琪被分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她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到最艰苦、工作最累的传染科工作。许多人不理解:她这么一个来自城市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大多数护士都不愿意去的科室?万琪认为,只有在条件差的科室,才能体现做一名军队护士的人生价值。面对朋友的好言相劝,她都一笑置之。
当时的传染科,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少,与传染病人接触的机会多,由于防护措施落后,医护人员感染率极高,可万琪一心只想护理好病人,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总是争着干、抢着干;许多藏族同胞不懂汉语,她就带着藏族同事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一点一点地给病人讲解卫生常识和家庭护理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1996年5月,医院外三科收进来一位叫廖勇的战士,他因高血压脑出血,同时患有糖尿病,昏迷不醒,病情相当危险。万琪被派去对他进行特别护理。为了护理好病危患者,她吃住都在病房里。手术后,病人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由于病人抵抗力下降,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房里的一切工作都靠她来完成。第一次术后三天,她当班时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烦躁,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她及时
报告医生,为病人第二次手术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救治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在一个半月的卧床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经过半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
1998年初,那曲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许多藏族牧民被冻伤,急需救治。万琪和医疗队的成员一起,整整两个半月,走村串户,挨家巡诊,为群众讲解防冻知识,帮群众处理冻死牲口,每天工作15个小时。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万琪吃不下任何东西,一吃就吐,直到吐出来的全是黄胆水。短短3天,万琪的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枯瘦如柴。抗雪救灾指挥部得到消息后,指示医疗队派人马上接她回去。万琪坚决不肯,说:“老乡们的冻伤还没痊愈,特别是顿珠需要有人精心护理,否则,他的腿有截肢的危险。再说,我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情况,此时下山不合适,我也不忍心。”半个月后,当万琪告别已康复的顿珠下山时,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病床上。赶来看她的同事们看到万琪变得满脸黝黑,双眼凹陷,瘦弱得不成人样,禁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万琪却强装笑脸,对同事们说:“我没事儿,只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会好的。”两天后,她又去了海拔超过5000米的聂荣县索雄乡,奔赴雪灾第一线,一心为被冻伤的牧民治伤送药。两个半月的时间,万琪行程2万多公里,经她和同事们救治的牧民达2000余人次。
万琪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只不过是她实践、从事、乃至诠释护理这个职业的一个平台,虽然经过这些年走藏北、下藏南、去寺庙,给患者看病、护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但要从这个平台起步,不
断上新台阶,不辜负当初选择护理、选择西藏的一腔热情,更新知识是关键。这些年来,万琪先后自学了《护理学》、《营养学》、《病理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通过了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学业考试。对此,她仍不满足,又选择去军医学院进修了两年。回来后,万琪在充分总结17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120篇理论文章。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内外护理杂志上发表。同时,万琪还把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率先开展了《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等1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取得了实效。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的临床使用,使病人得到了最佳治疗效果。这种把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的护理方法,不但使手术后的病人能提前康复,而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开创了西藏高原医疗护理的先河,使这样的手术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
王亚丽,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1955年9月1日,王亚丽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赴农村当知青,1975年被组织推荐到省护士学校学习,从此,王亚丽就与神圣的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亚丽毕业被分配到了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当时肿瘤科有24张床位,5名护理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病
正在阅读:
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04-24
变革管理05-29
视频剪辑技巧--用剪辑让欢笑最大化05-29
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入口02-08
苏教版三下数学第四单元错题集10-27
五年级数学上册《除得尽吗》教案设计04-29
会计分录汇总(必看)11-06
职高专业有哪些 女生就业保举有哪学(高职单招专业有哪些好就业)03-30
概率论第一章习题解答08-07
2015年4月C1安全员考试题(真题)04-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南丁格尔
- 奖章
- 获得者
- 历届
-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