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 - 工业文明 - 生态文明(初稿)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22: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的变迁
第一章 农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个多义词,可能有100多种解释。文明既可以指良好的文化教养,也可以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文明,一方面可以说是文化的成就;另一个意义,就是社会发展程度。从文明探源的角度看,文明的形成,就是人类社会进入了国家形态。在历史学领域,“文明”一词是一个综合的指标,系指相对于原始社会或史前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历史阶段,意味着人类的某种社会进步。如果从生产的基本方式和财富的基本来源角度讲,可以依次划分出农耕文明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两大文明类型;如果从社会制度角度分析,又有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等循序渐进或者并列的文明。根据目前所知的有关材料,可以确认文明的起点在于工具革命,也就是新石器革命。工具革命带来了农业革命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后果,引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关于文明的标准首先是由西方学术界提出的。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文明的10个标准,比如一定规模的遗址,人口要达到5000以上,有权力机构,有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它标志着建筑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动员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等等。
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可用如下基本标志: 1.是否有了比石器效率更高的金属器工具。
2.社会分化是否为具有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阶级和等级。
3.是否产生了由专门的公职人员、政府机关、军队、法庭、监狱等成分构成的多层公共权力机关——国家,并因此产生了法律、法规和税赋等国家权力的派生物。
4.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防御中心的城市或居民是否集中地出现,并成为一定地域上的国家与国民的权力中心。
5.是否发明了文字和发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形成了专门化的文学艺术与科学知识部门。
这一切文明的标识虽然不是在时间的某一点上同时出现的,但毕竟构成了区分文明到来的基本参数。简言之,就是农耕与畜牧业、金属器(青铜器)、私有财产、城市、阶级等级分化、国家、文字、法律规范的出现。
文明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表现为互为因果的交互作用关系,进步的特点是加速度。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用去了近200万年,新石器时代到金属器时代用去了1万年,金属器时代到大机器时代用去了5000年,现在工具进步的速度可谓日新月异。
一、农业文明的概念
农业文明是指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成的人类文明。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文明。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进步大体上是同步的。对此,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1
由于人类在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所能达到的最优质的工具是铁制手工劳动工具,最经常、最可靠的能源是畜力和人力,因此社会实际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生产过剩,只有普遍贫困下的相对过剩。普通劳动者能够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数量很少,所以,整个社会的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相比始终是很少数。再加上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简单,多数工艺并不复杂,比如居民普遍需要的陶器与纺织品,农民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制作;许多产品经久耐用,可以世代相传,比如金属工具、瓷器和武器等大宗产品,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最主要的劳动对象是土地,最好的财产来源是土地种植,因此他们最愿意拥有的财产是土地,最权威的统治者就是大土地所有者,工商业和工商业者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有鉴于此,整个古代文明都被定名为农业或游牧文明,以便区别于后来的工业文明。
二、农业文明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1、世界农业的起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原始人类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和自身,也进化着自己。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野果到种植庄稼,从穴居山洞到建造房屋,从与野兽相争到驯养家畜,从结绳记事到刻画文字符号,从实用器到礼仪用具,从氏族到城邦,迈进文明的门槛。
然而,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却大致不超过一万年。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用石块敲打出来的打制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原始人类由于经过旧石器时代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也从此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这种原始农业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如发明了弓箭、磨削的石器、木制工具、骨器,并将磨削石器缚于棍棒上作为武器等。由于原始种植行为的出现,形成了农田的雏形。原始农业的最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表现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前者是开掘一块土地后,撒播种子,不进行田间管理,在连续种植几年后弃耕,待地力恢复后再种,有几块土地轮换种植。后者即为“刀耕火种”,先用刀斧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做肥料,然后开穴下种,种2~3年农作物,需休闲10~20年才能恢复地力。这类轮歇丢荒的耕作制度是极其粗放地利用土地,不仅生产力很低下而且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o~南纬10o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如西亚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
2
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 000米,早在公元前8000~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 900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
农业(Agriculture)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这些中心主要分布在西亚、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此外,尚有亚洲东南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原始农业出现的早晚很不一致,有的地区根本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如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当时由于被茂密的森林所阻挡,直到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发。
?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
俄国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N.I.瓦维洛夫认为,世界植物驯化和早期传播的中心是那些发现驯化植物栽培种类最多的地区。根据有关农作物的考古资料,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
①小麦
小麦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国。至今在云南、西藏一带仍可常见中国特有的野生小麦。 ②玉米
玉米种植起源于中美洲。 ③谷子
谷子最早是在中国驯化种植的,其野生型是狗尾草,又称莠绿、毛莠、狐尾草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最早从种植粟开始发展起来的农业国,然后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
④水稻
水稻起源于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迄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椭圆形丘陵地带。
⑤大豆
大豆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后经中国华北引至朝鲜、日本。 ⑥棉花
棉花原产于印度的印度河河谷。 ?主要畜禽的起源地区
现在畜禽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西亚、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
①据有关资料,伊朗在11000多年前,就对狗进行驯化,美洲约在14000~9000年,英国约克夏在7500年前,丹麦在6800年前,中国在6000年前进行狗的驯化。
②家猪是由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驯化而来的。猪的驯化以中国最早,其次是西亚地区(距今年6 000年)。
3
③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两种。羊的驯化以西亚地区最早,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地区,早在公元前8500年就已驯养山羊;伊朗北部的里海没岸地区,在公元前6000年也已开始驯养羊。其中绵羊的驯化可能较山羊稍晚,最早亦出现在西亚地区。
④牛是由野生的乌鲁斯牛驯化而成的。大约在距今5 000~6 000年,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驯养。而水牛则是在印度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南部被驯化的。
⑤在家畜中,一般认为马的驯化在时间上要较其它畜稍晚。据考证,公元前3000年在中亚草原地区已驯养马并用作运输工具。希腊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马挽车,埃及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有关马的最早驯养记录。
⑥驴来源于非洲野驴,其分布区大体是从索马里的经努比亚和撒哈拉高地延伸到阿特拉斯山地。 ⑦家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的。鸡的驯化以亚洲最早。中国早在公元前1400年就将野鸡驯化为家鸡,印度在公元前1200年也已驯养家鸡。
⑧家鹅是在公元前2300年由埃及人将栖息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雁驯化而成。接着,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灰鹅和中国鹅也相继被驯化。
⑨火鸡学名吐绶鸡,是公元前5000年在墨西哥的瓦哈卡谷地首先被驯化成家禽的。
⑩家鸽最早可能是在阿拉伯地区驯化的。早在公元前3100年,在近东地区就出现了鸽子的雕像。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开始养鸽的。
2、农业的传播路线
由于资料缺乏,农业的传播路线目前知道得较少。其中从西亚到欧洲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穿过土耳其到达乌克兰平原,然后再横过东欧,经波罗的海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是向西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巴尔干半岛,再向北经多瑙河流域到达欧洲中部,并由此传播到大西洋西岸地区;三是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另一支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由西亚往东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伊朗高原,到达印度河流域;二是向东北,沿里海沿岸到达中亚地区。中美洲以墨西哥和安第斯山区为主体的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向南、北扩展到南美洲和北美洲。中国原始农业从华北、华
南、西南的山区向周围平原地区扩散,特别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域之一。
原始农业在地域上传播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三大谷物产区,即: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玉米分布于美洲;小麦分布在欧洲、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印度河及东亚黄河流域。农业传播不仅是多种作物的传播,而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传播。随着动植物驯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应的农业类型,即:森林地区的“刀耕火种”农业和半干旱草原区的游牧业。
3、古代农业文明国家
在新石器时代与金属器时代之交,即铜石并用或金石并用时代,世界上产生了五个独立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代末出现的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000年代末出现的东亚两河(黄河与长江)流域、南亚两河(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明(如图1),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出现的中美与南美文明,他们都是农业文明的形态,即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而逐步形
4
成的人类文明。最早的农业文明集中在旧大陆的大河流域,这不是偶然现象。文明的产生只有在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大河流域是农业的发祥地或最早接受农业文化的地区。这里的居民也是金属工具的发明者。先进的农业经济和金属工具与大河流域比较肥沃的土地相结合,使这些地区的居民较早生产出超过个人所需的剩余产品,从而领先一步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有力地带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
图1、四大农业文明古国位置图
①、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
农业生产是由农民根据不同的农时,遵循动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不同的农具、种子等,最终作用于土地而获得动植物产品的过程。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客体是不同的动植物资源,外在的客观条件一是农业气象,二是土地,三是农具,内在条件是农民的生产技术,只有这些主客体、内外在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农民数量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国土纵跨几个纬度带,农业气象资源丰富,土地数量大、质量较高,农具种类齐全、实用,如此看来,理论上讲,中国的农业生产一定是发达的,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在伏羲氏(如图2)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gǔ),以佃以渔”的生活,至神农氏(如图3)时,才“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作”,有了农业。耒耜(lěi sì)(如图4、5、6),是中国先秦时期耕地翻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显然,耒耜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先秦时期。由于耒耜的发明,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推动着中国上古社会农业的进步发展。
5
图2、传说中的伏羲氏 图3、传说中的神农氏
图4、骨制的耜 图5、耒耜 图6、耒耜
到了公元前3000年代末,中国的农业文明则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如图7)。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由于黄河流域更适合于农耕,故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得到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农耕区域才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黄河流域半坡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 图7、长江、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遗址
农业生产要“看天”,“看天”就是要守农时,遵节气。中国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6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广大农民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人们为了记忆方便,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图8所示)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图8、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农业生产要“看地”,只有脚踏实地了,中国古代的农民才会踏实、安心,农业生产才会向前发展。中国数千年传统的农耕经济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们由此就崇拜起了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时期,中国的先民就开始祭祀地神,在浙江省博物馆藏馆藏的玉琮就是当时祭祀的礼器。该玉琮于1986年在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它高8.8厘米,直径17.1~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出土体积最大、纹饰最繁缛的一件玉琮, 被誉为琮王。该礼器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中有对钻圆孔,内圆外方,俯视两端如玉璧形。转角布列简化神徽纹,四个柱面上下各有一神徽纹。古代“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祭祀地神的礼器。按天圆地方之说,玉琮内圆外方,分别象征天、地,寓意天地贯穿,可能是巫师沟通天地的法器。 (如图9所示)
7
图9、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时期的玉琮
夏商周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这种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作制是由当时的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众人、协田是当时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也就是“井田制”。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促进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过度。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的商品经济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较之于西欧,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它既是补充农耕经济不足的需要,也是满足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由于它对农耕经济的依附性,决定了它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中国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中国的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其整个文明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由于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大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简单的生产劳动就能够维系人的生存,所以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明心态逐渐形成了。这一心态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三是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四是包含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
农业生产是一种对工具依赖性很强的生产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史就是一部农具的发展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典型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历朝历代的农具都有自己的特点。两汉时期是农具获得飞速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我国传统农业所必需的一整套工具在汉代都已齐备了。不论在材料、动力上,还是在种类、结构上,两汉农具都有突破性的发展,在我国农具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西汉是我国农具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许多非常重要的发明创造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并且很多一直在我国农村代代流传、长期使用。整个汉代的农业机械的成就是巨大的,它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工具已进入成熟时期。这些农业机械的发明要比西欧领先一千多年,比如耦犁、耧(lóu)车、飏(yáng)扇等在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后,对西方的农业革命曾起了重大作用。 统一的西汉帝国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巩固了封建生产关系,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昌盛。
8
汉代农具适应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具体要求,配套齐全,专业化工具有了大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在全国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有犁铧(huá)、钁(jué)、锸(chā)、耙、耧车、锄、铲、镰等,另有木、石质的耕、臼(jiù)、碓(duì)、磨等,云南、广西等地尚有少量铜农具出土。传统农业中所能见到的一整套农具,在汉代都已基本出现,下面根据汉代农具作用的不同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一)翻耕农具。用于翻耕、松动土壤和开沟起土。常见的有耒(lěi)、耜(sì)、锸(chā)
、钁(jué)、犁等,是汉代铁农具中的大类。 1.耒:如图10所示。
图10、分别为耒、耜和耒的套刃
2.耜(如图11所示):耜是从单尖耒发展而来的,刃部为扁平的板状,是用整块木头砍斫(zhuó,用刀、斧等砍)而成。木耜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主要整地农具,一直延用到汉代,铁农具普及之后,还未完全绝迹。
图11、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木耜实物
3.锸(chā)(如图12所示):木耜挖土时刃部易于磨损,加上一个金属套刃就坚固耐用,也更加锐利,这就是锸。锸是翻土开沟的重要工具,也是汉代最常用的铲土农具,凹字形弧刃或尖首铁口锸是汉代锸的主要形式。实际上,直到今天也还在南方一些农村中使用。
9
图12、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铁锸示意图
4.钁(jué)(如图13所示):钁也是汉代的重要起土工具。汉代的著作中也经常提到钁。
图13、河南省泥池县出土的汉代铁镬
5.犁(如图14所示):汉代的犁铧前端常套上“V”形铁铧冠,磨损坏了可以及时更换。铁犁的附件——犁镜是西汉新出现的农具,又称鐴土、犁耳、壁土,是安装在铁犁背上起窜垡、翻土作用的重要部件,由于长期与土磨擦,光亮鉴人,故叫作犁镜。
图14、汉代铁犁的实物、耦犁图及复原图
(二)整地农具。整地农具或称耙平器。整地之目的在于碎土块、平高低、除杂草、掩肥料,以便播种和作物生长。汉代整地的农器主要是铁耙和耱两种。
1.耙(如图15所示):耙主要是用于碎土、起土的工具,即用于犁过的田地上,以平土除草,劈碎土块,清除杂物使土地平整的工具。西汉的铁耙一般横向装柄,功用如钁,常见二齿、三齿、四齿、五齿或九齿,仍是一种用人操作的手耙。耙的大量使用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反映。
10
图15、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双齿、三齿耙
2.耰(yōu):战国时期用来击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农具是耰(yōu),耰是一种带长柄的大木棰,汉代继续使用。
3.耱(mò) :山东省图书馆藏滕县黄家岭汉画像石与江苏泅洪重岗出土汉画像石耕作图中, 出现了耱(mò)形象,它是破碎土块和平整土地的农具,无齿。
(三)播种农具:包括耧车等。
耧车是汉代的一大发明,称为耧犁(如图16所示),即《释名· 释器》之“耩(jiǎng)”,是我国最早的条播器。
图16、耧犁
(四)中耕农具。中耕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目的在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出土的汉代中耕农具有铁锄和铁铲。
1.锄:汉代的锄大约有三种样式:六角形、凹字形弧刃或侈刃锄及弧刃锄。 2.铲(如图17所示):汉代的铲全是铁制的(云南地区例外,有铜铲出土)。铲是装有短柄,执之前推以铲地除草,汉代铲继承了战国铲的形制,同时出现了带挺短铁柄的铲。
图17、铁铲复原图
(五)收获、加工农具:包括镰,铚(zhì),铡刀,杵臼(chǔ jiù)、碓(duì)、石磨,飏(yáng)扇和连枷等。
1.镰(如图18所示):铁镰是汉代的主要收割工具,呈新月形,一般呈微内弧长条形,单刃有齿,基部夹装在木柄中,长度20厘米左右,宽2.5-3厘米, 厚约0.3厘米左右。
11
图18、左图为湖北博物馆藏西汉铁(pō)镰,右图为广西平乐县银山岭出土西汉铁镰 2.铚(zhì):铚的使用方法不像装柄的铁镰,用时抓在手上直取禾穗。 3.铡刀:也是收获用具之一,可能出现于西汉,但目前仅见东汉实物。
4.杵臼(chǔ jiù)、碓(duì)、石磨(如图19所示):汉代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
图19、左图为东汉杵臼画像石,中图为西汉石磨及铜漏斗,右图为 5.飏(yáng)扇和连枷
扬场工具风车(飏扇)专用来扬弃谷物中糠瘪杂物以清理籽粒,是一种用手摇带有叶片的转轮,将粮食中的杂草,泥土吹净的粮食加工机械,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
(六)汲水、灌溉农具:包括轳辘,翻车,桔槔(jiégāo)等。
1、轳辘(如图20所示):轳辘是一种井用的提水工具。井上设架,架装滑轮,上缠绳索,一头挂桶, 一头手拉,转动滑轮将水从井中提上来。
图20、轳辘
2、翻车:翻车是一种提水工具,是一种在河里泼水的水车,亦称龙骨车。
12
3、桔槔(jiégāo)(如图21所示):汲水和灌溉的用具除了轳辘、水斗、水槽、管道等,较多地利用桔槔(jiégāo),桔槔图在汉画像石上发现较多。俗称“吊杆”, 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图21、 桔槔(jiégāo)图
以下五幅图摘自孙机所著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辑、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它们对汉代农具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第一幅图:起土、碎土农具(如图22所示); 第二幅图:犁(如图23所示);
第三幅图:播种、中耕农具(如图24所示); 第四幅图:灌溉设施、收获农具(如图25所示); 第五幅图:粮食加工用具(如图26所示)。
13
图22、起土、碎土农具
14
图23、犁
15
图24、播种、中耕农具
16
图25、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17
图26、粮食加工用具
18
农业生产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生产过程,从大的范围来说,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耕作技术,种苗繁育技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耕作方式及间混套复(即间作、混作、套种、复种)模式等等。从耕作方式上看,夏商周时期是耒、耜耕作,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铁犁牛耕的使用,到了汉代则发明了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如图27所示),使牛耕得到推广,三国时期发明了翻车(如图28所示),隋唐时期则出现了筒车(如图29所示),发明了曲辕犁(如图30所示)。
图27、“二牛抬杠” 犁耕法 图28、翻车复原图
图29、左图为筒车复原图 ,右图为现代筒车
图30、左图为曲辕犁复原图,右图为曲辕犁构造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如早在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的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就在淮河流域创建了芍陂(如图31所示),它是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
19
徽省寿县南,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郑国渠首(如图32所示)位于陕西泾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仲山,嵯(cuó)峨(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地形特点是西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如图33所示);秦汉时期的漕渠、白渠、坎儿井(如图34所示)等水利设施,这些水利工程有力地保证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31、芍陂 图32、郑国渠首
都江堰全景宝瓶口鱼嘴
图33、都江堰
坎儿井示意图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图34、具有地方特色的坎儿井
20
在农业著作方面,中国古人也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如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共收录各种药物365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公元659年唐朝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修成的《新修本草》则收录了844种药,是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宋元时期王祯的《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医方11096首,插图1162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药学成就,它不仅对中国医药学和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朝徐光启(如图35所示)编撰的《农政全书》,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如图36所示)所著的《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等等。
徐光启(1562 ~1633),明代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明朝大学士。
图35、徐光启及《农政全书》 图36、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像
中国的农业文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如“丝绸之路”的繁荣等。在山西博物院馆藏的骑驼陶俑(如图37所示)就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的盛况。这坐陶俑于1980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彻墓出土,陶俑高45.5厘米,陶俑中的骆驼高大健壮,双峰间驮着装满丝绸、珍宝之类的沉重皮囊,皮囊上坐着正在持饼进食的胡商。该俑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沙漠之舟” 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象征。胡商以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等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并播下了友谊火种。
徐光启编著的大型综合性农书。 21
图37、隋开皇十七年(597年),骑驼陶俑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在古代中国,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文化是核心,而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的南方山地民族形成的游耕文化则决定了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长期的对垒,也有相互的融合。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常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在对垒的同时,两种民族也在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在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魏晋(222~420年)时期北方牧民牧畜图壁画砖(如图38所示)描绘了河西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在荒原上放牧的情景。这块壁画砖于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第五号墓出土,该砖长35厘米,宽17.3厘米,画面为一个身着窄袖短袍的边境牧民,正守护着一群羊和马,畜群悠闲游走,自由自在。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交通要冲,又是小月氏、鲜卑、氐等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这幅畜牧图形象地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体现。
22
图38、魏晋(222~420年)时期北方牧民写真壁画砖
中国的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中国古代的农民通过几千年的农耕生产实践总结出“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种思想被整个社会接受后就发展成为一种做事成功的“哲学”。“天”是指天气、气候,“地”就是指“土地”,古人讲的“天”和“地”合起来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大自然,而“天”讲究“时”,“时”就是时刻、时令、时机、有常、有变;“地”讲究“利”,“利”就是土地的各个组成要素(如光照、温度、水份、土壤、地形、动植物等)的和谐统一,就是一种平衡,但平衡不是一种平均。古人讲“天时、地利”就是要人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规律,利用好大自然的规律为我所用,以达到某种目的,这是一种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然而古人看到:要想实现“天时、地利”则必须通过“人和”来实现,也就是说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最终必须落实到“人”上,必须有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积极主动参与,有“人和”才能最终利用好“天时、地利”进而实现目标,这就是古人做事时常常谈到“天时、地利、人和”三才的原因,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想要做成某件事情时必须要考虑的要件。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它们的思想来源都是农业文明:“天”是天气、气候,它来源于农业;“地”是土地,这也来源于农业;“人”更是如此,农民通过“看天、看地”、遵循24节气的农时,才能最终实现耕耘大地、收获农畜产品的目标。在这里我们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天时、地利”条件怎么优越,如果没有“人和”、没有人的积极主动参与,那么“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只能是作为一种客观的禀赋资源存在,我们只能作为局外人去旁观、去欣赏,“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就不会最终转化为为人类造福的生产力,这就是农业文明带给我们思想方面的启迪,这种启迪从本质上是一种“天人合一”思想,人即是自然,自然即是人,人尊重、敬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人类如果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如水资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三废污染、大气酸雨污染、臭氧空洞等等将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则“人和”将不复存在,如此下去“天时、地利”也会毁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这是我们现代人从中国古人的“三才”思想中获得的启示,这种启示往往是通过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带来的。
中国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不象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
23
发展。“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在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的太阳神鸟金饰就是商末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这件金饰于2001年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它重20克,尺寸为: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如图39所示)
图39、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的太阳神鸟金饰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才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作为明确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时期,那时的人们主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神人关系;庄子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合理性;《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实际上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②、古希腊农业文明
希腊半岛是欧洲农业文明的开端之地。该岛三面环海,总面积约64750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河北省的1/3。半岛境内80%是山地,纵横的山岭之间与沿海岸地带有许多小河流域及众多适合农业生产的山间和沿海小平原,较大的平原有北部的贴撒利、中部的彼奥提亚和阿提卡、南部的拉哥尼亚和美塞尼亚以
24
及埃利斯等。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4000年)希腊出现了农业文化,其农作物与家畜饲养的品种与西亚地区一致,随后,农业文明缓缓向欧洲内陆推进。约公元前3000年末,在与希腊半岛隔海相望的克里特岛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国家,它们位于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利亚、卡多一萨克罗几个地方,克里特人已经实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手工业匠人能够制作青铜器、金器、陶器,宫廷墙壁上的彩绘也十分精美。此外,克里特岛出土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字——线形文字A。这一切表明克里特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所以他们创造的文明被称作克里特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初,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人首次进入希腊半岛北部,史书中称亚该亚人。他们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期进一步南下,逐步在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建起一系列王国,如迈锡尼、提林斯、派罗斯、斯巴达等,并在原来土著居民所发明的文字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文字——线形文字B。部分亚该亚人还越海占领克里特岛,摧毁了早期克里特王国,在岛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这样便形成了著名的迈锡尼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12—11世纪,希腊半岛北部的多利亚人南下,横扫希腊半岛,并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南希腊)大部分地区和克里特等海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多利亚人入侵后,希腊居民的分布状况基本固定下来,有文字记载的希腊农业文明的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创造的。这段历史一直延伸到公元前31年。
多利亚人入侵之后,希腊进入铁器时代,农耕技术已经成形,并向西欧传播,直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整个欧洲的农耕技术没有质的飞跃,农业工具全部是木制、石制青铜和铁制的手工工具,没有任何机械。由于古代欧洲农业文明的经济发展始终是在手工劳动工具基础上进行的,技术的进步只能在工具式样的不断完善上下工夫,所以进步的范围已被工具的效率束缚死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只能以一种渐进式的、缓慢的加速度进行,经常需要几百年、上千年才能显现出某种变化来。这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农业文明的基本特征。
古希腊人不仅工具简陋,农耕技术也很原始。他们不懂得施肥,仅靠休耕保持土壤的肥力。通常头一年收获后翻耕一次农田,然后闲置土地一年。由于工具和技术低下,致使古代农民至少需要两公顷土地才能够养家糊口。在山水阻隔、耕地有限的希腊,人们比大河流域地区的居民更多地受到人口与耕地之间固定比率的制约,因而古希腊比其他地区的居民更早、更全面地提出节制生育、晚婚晚育的理论,也比其他地区更频繁地“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上新疆”,也就是向希腊半岛以外移民。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古希腊的移民定居地广泛散布到黑海、小亚细亚的西海岸、爱琴海沿岸、北非、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东部、西班牙沿岸,甚至远至大西洋沿岸。用公元前4世纪希腊大思想家柏拉图的话说:“从费西斯到赫拉克勒斯柱(直布罗陀海峡),我们居于大地之一隅,傍海而生,有如蚁蛙之于池塘。” 由于以农业为主业,土地是各种财产之首,其重要性在希腊各国政治中深刻地反映出来。所有希腊城邦都把土地所有权看做是公民专有的权利,有些国家选拔公民权与是否保有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公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依托,也因此失去了分享政权的可能。在雅典,专门以地产收入的多少划分公民的不同等级,决定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希腊各邦中的政治集体或公民集体同土地所有者集体是一回事。
为了确保土地所有权的稳定,避免动摇国本,有些古希腊国家甚至抑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私有制发展的规律,一部分地产主占有土地面积的扩大,在土地总量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仍然要以牺牲另
25
一部分地产主的利益为代价,结果导致部分公民脱离土地,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分子。有鉴于此,土地和债务问题成为贯穿整个希腊城邦内部史的核心问题,一切企图保持城邦结构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都必须正视这两个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迄今所知古希腊的重大改革事件均与这两个问题有关。
农业文明的社会经济是一种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为辅的农工商共生状态。自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便不可能继续存在,相互依存的混合经济或共生性经济便永久性地创造出来。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农民为了维持自身的简单生产和再生产,必须拿出自己的少量剩余产品,甚至必要产品去同小手工业者交换他们没有能力生产的金属工具、武器、陶器等生活必需品。比较富有的人除了需要各种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外,还需要用自己的地产收入交换各种非必需的奢侈品,比如琥珀、象牙、金银首饰等。这种分工产生的交换需要商人作为中介,需要远途贸易。从考古资料得知,原始的远途贸易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产生,在农业文明形成之后的金属器时代,贸易的范围扩大,特别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在公民集会场所和神庙周围形成了周期性的交换市场,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集市贸易。这样一来,商贸的市与防卫的城、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结合在一起,这一过程本身正是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因。后来,希腊思想家在总结手工业、商业对城邦的意义时清醒地认识到,手工业、商业的存在乃是一个城邦能否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必要条件。
在以农为本、工商业为辅的共生型经济基础上,古希腊的政治文明呈现多样化的异彩。
二、工业文明的来临与发展 1、工业文明的来临
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手工工场。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单纯的商人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双重身份),他们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在政治上,他们被允许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可以担任市长。而贵族则经济上陷入困境,逐步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而大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则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4-16世纪的意大利,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的人文精神,这就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经过近代科学的诞生,法国17、18世纪重视人的理性的启蒙运动,人类迎来了新航路的开辟。由于经济、宗教、思想的原因,在西班牙、葡萄牙君主专制思想的强化和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新航路开辟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逐渐变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逐步地转向了世界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向了大西洋沿岸;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来临了。工业文明是指近代以来,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人类文明。在这一时期,发明了机器,革新了动力,最终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在陆路交通上出现了铁路,在海上交通上出现了汽轮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由英国扩展到了欧美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
26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确立了工厂制度,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
到19世纪下半叶,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和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人类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企业越来越大且日趋国际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贸易量、人口和资本的流通量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涉及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了,这次工业革命至今进行着。
工业生产方式的特征是既追求生产的统一,比如ISO(International Stangdard Organization)制订的各种标准,又追求产品的多样化,而这两种表面上看似对立的要求在本质上却是统一的,即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为它们使生产效率提高而成本却降低了,最终使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人们自然愿意去购买。
工业文明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了工作时拼命努力,度假时尽情娱乐,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的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代表国家就是美国。美国是一个生活在汽车轮子上、过着拿着信用卡不断透支进行消费生活的国家,在20世纪中后期,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由美国兴起,然后迅速席卷全球。这是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生产国,每年约消耗各种矿产达40亿吨,这些矿产有些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有些是高消费和浪费造成的。以能源为例,美国能源总产量居世界之首,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消耗的石油38%依赖进口,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6%,而石油消耗量却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矿物燃料的销量占世界总量的23%,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印度的50倍。美国小汽车已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成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共有12亿多辆,消耗燃料惊人。另外,小汽车更新速度也很快,造成了对钢材的浪费。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如图40所示)。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是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专业化(如图41、42、43所示),效率高,产量大。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27
图40、美国农业生产的专门化
图41、美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
图42、正在收割的大型联合收割机 图43、专业化养鸡场
28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如图44所示),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工业分为以下三个工业区:①东北工业区: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化工等。主要工业城市有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钢铁中心和农产品中心芝加哥(如图45所示),另外还有美国最大港口和金融中心纽约(如图46所示)等。②南部工业区:主要为石油和宇航工业。主要工业城市有休斯敦(如图47,48所示)。③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主要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工业城市有洛杉矶(如图49,50所示),旧金山,圣迭戈,著名的硅谷就在旧金山东南地区。美国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图44、美国的工业布局
图45、芝加哥 图46、左右两图为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海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纽约
29
图47、休斯顿 图48、美国航天中心——休斯顿
图49、洛杉矶 图50、洛杉矶的客机制造 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比较广泛,形成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如图51所示),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海湾南部美国第11大城市圣·乔思郊外一块长5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狭长地带。这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微电子工业的摇篮,是世界上居领导地位的技术地带。目前,这里已有8000多家企业,生产全美国三分之一的集成电路和八分之一的计算机。享誉世界的CISCO(如图52所示)、惠普(如图53所示)、施乐、英特尔、苹果等微电子工业公司都在这里。硅谷,按密度计算是全世界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最集中的地带,集结了近7000名博士,拥有学士、硕士研究人员更是难以计数。人才优势和创造性的劳动,使奇迹在这里层出不穷。圣·乔思仅1994年就申请了2359项专利,1995年的就业记录高达81.8万人。硅谷,如今已是美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百万富翁的数量在美国名列前茅。
30
图51、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
图52、CISCO系统公司 图53、惠普公司总部入口 3、工业文明的本质及其影响 ①工业文明的本质
从本质看,工业文明是一种资源型经济,它的生产和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自然资源投入,能源和原材料的耗费十分巨大,所以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地球的环境和生态不但被破坏而且日益恶化。
与农业文明社会相比,工业文明社会有两个重大的改变。其一改变了理想社会的方向,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追求的是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现代社会则追求对物质世界的控制,追求更高的经济指标,比如经济增长率等。其二,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方式,从农业社会“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的准循环,变成了从自然到垃圾的开放链条。
纵观这几次工业革命,我们看到:工业文明是唯一的一个依赖持续的经济增长而生存的文明形态。财富的增长一旦停滞,工业文明就丧失了合法性。由财富的不断增长所要求,工业文明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工业文明生死攸关的基础。由创新所要求,工业社会中的知识增长也应是无止境的。工业文明的原则是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济集权化。
②工业文明的影响 A、文化方面
第一,具有向外扩张和侵略意识。植根于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促进了西方的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拓地殖民倾向。
第二,破坏和摧残其他文化。发达的工业文明国家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高消费来诱惑世界其他文化,以
31
达到破坏摧残其他文化,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的目的。
第三,违反生物和文化的演进原则,如渐变性,多元化,内部平衡发展,累积性等原则,具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因而将走向衰败和失控,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延续。
B、个人方面
第一,使个人与群体隔离。由于工业生产制度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群体意识被彻底瓦解,个人日益疏远群体,并日益感到孤独和软弱无力。
第二,阻碍个人灵性的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并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是工业文明社会生产的消费目的。 C、经济方面
第一,过度消耗资源。过度的经济发展带来过度的资源消耗,带来少数人消耗大部分资源的不均.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消耗速度过快,现代的工业生产体系将难以为继。
第二,剥削经济落后地区。这种剥削是利用消费品与原料的贸易价格差来进行的。其结果是,全球的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造成贫国越来越贫,富国越来越富的局面。
第三,社会分配不公。由于鼓励个人竞争,鼓励多劳多得和迁就个人主义,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和产权保障的累积机制,造成工业社会贫富差距日益严重。
D、生态方面
破坏地球的环境与生态。 4、工业文明的反思
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及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等。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环境破坏总体上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应当及时反思我们的工业文明!我们要想一想,如此下去,我们将会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交给我们的后代,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对自己负责任了吗?我们对我们的后代负责任了吗?
32
正在阅读:
农业文明 - 工业文明 - 生态文明(初稿) - 图文01-15
房地产估价师初始注册申请表09-27
广告牌受风载基于Ansys的12-14
关联交易同期资料基本模板01-04
高中--碳的多样性第一节说课稿09-09
行业分析及方案制定模板04-18
关于执行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11-13
高效HI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相关资料介绍04-20
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分类与制备04-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文明
- 初稿
- 生态
- 图文
- 农业
-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