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沧桑话吴融 - 浅论古大木桥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4 05: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千年沧桑话吴融

——浅论古大木桥

马省山、陈晓红

2013年12月5日

吴融村中心的古大木桥是村内有名的古建筑,是村内十桥中的老大。现已被县文保单位列为保护对象。

古大木桥位于吴融村中心河道,融洽52号民居西侧。南北相向,为三孔石梁桥。全长15余米,面宽近2米。桥面由三拼石梁铺设而成,桥面两侧栏板为五仓六柱。两组桥墩均用三块条石竖向并列砌筑,上方各置长系石一块,以承托桥面石梁及栏杆。南北桥堍均用条石错缝叠砌,坡面设踏跺,其中南坡为十级,北坡踏跺分两层,第一层设三级,第二层为东西向落坡,呈“马鞍形”,均七级(咸丰四年<1854年>初建时第二层只有东向落坡,民国十四年<1925年>时才增设西向落坡)。同时,南北桥堍上部也各置长系石一块。该桥,结构稳固,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巍然屹立,向人们展示着他雄伟的体魄、顽强的生命力。桥两岸,钟氏南北二宗祠堂相向面河而建,此桥历来是连接祠堂江两岸民居的交通要道。桥南为幼,称可师堂;桥北为长,称至德堂,又称后岸。

古大木桥有着各种美丽的传说,但真正意义上的木桥究竟起源于何时却谁也说不清楚,也未见过文字记载。现古大木桥的石护栏上镌有阴文石刻。在文革期间横扫“四旧”时,应感谢那些粗心的红卫兵小将们,在石刻上用水石灰填平阴文,就草草了事,没有从根本上遭到破坏,逃过了厄运,以致今日仍清晰可辨:“先荣禄公於咸丰四年改建斯桥,以木为栏,不时倾圯,今易以石,图久远矣。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十月吉旦,里人钟志沆。”清楚地记叙了两个过程:一是咸丰四年改建了现存的这座古桥;二是民国十四年把石桥上的木护栏改建成了现在的石护栏。但改建前的木桥是怎么样的呢?没有说明,况且咸丰年间吴融村没有叫荣禄的钟姓村民。

据康熙会稽县志(卷一)记载:“<太平第一桥>吴融钟氏祠前;<东太平桥>单家埭;<中太平桥>单家埭庙侧;<西太平桥>毚头村,

并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七都。绅士钟行信同弟飞鸿捐资鸠众,里人王士高募开石衢五里许联络四桥,既成,命曰:四太平。嘉庆五年正月,知县胡培给额曰’翕心利济’。(按此条系嘉庆间人羼入)”。

太平第一桥到底在哪里呢?县志说是吴融钟氏祠前,而吴融钟氏祠堂只有南北二宗(吴融十溇九祠堂中的两个),别无其他祠堂。所指的位置应该是古大木桥处。如果这样,那么古大木桥的前身应该是太平第一桥了,遗憾的是吴融先民从来没有对后人提起过这个陌生而又美丽的桥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不敢怀疑县志有误。近来,找到了钟行信及飞鸿的相关资料:钟行信,庙下钟氏第28世孙,义字辈,吴融北宗后人,排行十三,字睦邻,生乾隆丁巳<1737年>,从九职。配周氏生乾隆丙辰<1736年>,生一子。妾裘氏,生于乾隆庚午<1750年>,合葬下灶。(没有提到修桥铺路之事);钟行可,28世孙,义字辈,排行十五,监讳飞鸿,字我则,号笠岩,谥敏慤,生乾隆己未<1739年>,幼年丧父(其母25岁守节)。国学生,性情温厚,气度冲容,急公好义,睦族敬宗,于乾隆己亥<1779年>篡辑宗谱。嘉庆戊辰<1808年>七旬大庆,子婿鲍敦信额其堂曰:“鹿门偕隐”。配赵氏生三子,继徐氏生一子,合葬富城万户山。(也没有提到修桥铺路之事,他於乾隆己亥篡辑宗谱,上虞钟氏家谱,寺东裕辉堂钟氏家谱,陶堰南范支钟氏宗谱都载有他的文章,在会稽钟氏宗族中,他的名气是很大的,像修桥铺路这样的大事是不可能被遗漏的)。行信是燮元公下懋学长子邦杰之孙;飞鸿是懋学次子邦英之孙。两人是同一曾祖的仲堂兄弟。县志中称“钟行信同弟飞鸿……”,倒也无可厚

非,只是资料中丝毫没有提到“四太平桥及募开石衢五里许”之事。倒是在行信生父月彰公的传记文章中有如下记载:“月彰公,讳文鉴,行仁七,勤俭承先,见义辄为,里中有古路,倾圯。率众修葺之……”。看来,修建四太平桥与募开石衢五里许联络四桥是两回事。行信之父月彰公才是修路者。行信之堂弟飞鸿辑谱有功,但对于修路好象无涉,建造太平第一桥更无从谈起。这五里许的石衢从吴融西溇底西笆下起经单家埭,联络东、中、西三太平桥至毚头村口。其中西笆下至单家埭的道路级别稍高一点。但不及吴融至孙端,东浦至双祊这样的石板大路。当地人称该路段是“二级村路”。而单家埭至毚头的道路则逊色多了,石板有直铺的、横铺的,还有杂石夹杂其中,净路面不足50公分,因为毚头是偏僻小村,当时有这样的石板路已算不错了。

吴融诚忍堂清代进士马传煦《息巢公传》的文中记载:“公讳兰,字纫香,号雪樵(晚年自号息巢老人),三十世。佩裳公次子……居乡多义行,村有木桥,风雨易朽,公募改石梁。村水出申方,公度地於万乘庵则募建文昌阁,以挹其秀,不数年人文尉起……。”

根据文中所述,把木桥改建为石桥的人应是钟氏30世孙,清代的息巢公。那么息巢公与咸丰四年的荣禄公是何关系呢。细看息巢公的相关资料就会明白:“钟氏三十世孙家熉,职讳兰,行四,字雪樵,一字息巢,号纫香,生嘉庆庚申<1800年>,候选县丞,例授修职郎,诰赠荣禄大夫,道光丁酉<1837年>校正家谱,遗诗採入《两浙輶軒续录》。配任氏生嘉庆庚申,例授孺人,诰赠一品夫人,生二子:爱佐、爱凝。”原来息巢公与荣禄公系同一人,荣禄是他的官职名称。

爱凝,官名国凝,钟氏31世孙,行四,字笠衫,生道光丙戌<1826年>。於咸丰二年<1852年>送实録馆恭修宣宗成皇帝实録告成,加六品衔,诰封奉直大夫,累封荣禄大夫。年七旬江督陆公撰文为寿。生三子,谱称“庭飞三鳯,诰赐九阍”。

爱凝之长子志沂为当时之文豪,越中名仕孙彦清为其写有传纪;次子志沆,字裴仲,清末为奉直大夫。辛亥<1911年>冬,民国改元,奉大总统委任为新兴场长,壬子<1912年>冬因病辞职归里。(民国十四年,改木质护栏为石质)。幼子名志范,字文叔,官名寿康,生同治癸亥<1863年>。民国甲寅<1914年>冬,奉派四川帮理军务,兼任全省承审处处长。任命川边财政厅长,简任四川嘉陵道道尹,特授上大夫,获三等嘉禾章。

古大木桥的建造经过及各种人物关系已搞清楚了,那么他的前身——大木桥又建造于何时,这要从钟氏发展史说起:

吴融钟氏始祖主一公自元代至正甲午1354年(时年20岁)由舜帝庙下赘居吴融马氏以来,子孙分二支并立,兴旺发达,绵延昌炽。马氏家谱对主一公的行状是这样描述的:“祖上为庙下钟氏,发族于吴融村。”清康熙年间有23世孙成鼎(行贤九十一,字硕公,庶母金氏出,历任江西高安知县,升建宁府同知,勅受奉政大夫)提出建造宗祠,并捐清俸,立即得到第23世孙,二十房始祖文周公(名宣,行百二十,字文周)的大力支持,无偿捐址地基,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祠成,名曰至德堂,取至德可师之意。奉主一长子彦明为始祖,此谓北宗,又称后岸。而主一次子彦达一支,子孙外迁者较

多,留在吴融的比较萧条,也未见有做大官之人。所以迟迟未建祠堂,直至乾隆年间,第25世孙大章(行立十八,字我文)及25世孙范(行立三十八,字锡畴)在北宗氏后人的提议下于乾隆辛末<1751年>建起南宗祠堂,曰可师堂。在建祠过程中得到北宗氏大量的财力、物力、劳力资助,为了方便建祠,在二祠之间的河上架起木桥一座。建桥时间应在乾隆辛未,祠成之前。当时并未起桥名。无名木桥后来竟有这么大的名气。这要从庙下钟氏十月朝会市说起,庙下钟氏第六始祖,宋,朝奉郎学士公添二始创十月朝会市。他的后裔有:庙下南北房,里外塘头,诸暨、吴融等支派,每隔九年轮值一次,其规模之大,场面之隆重,乡间其它会市望尘莫及。届时吴融的外迁支派如龛山、劳家畈、嵊县两头门(现称甘霖镇)、西华、孙家渡等支也会以吴融代表队的旗下参加隆重的会市。添二的胞弟,添八公后裔陶堰南范支,因距离吴融较近,也以吴融支的旗号参与会市。吴融二宗祠堂紧挨木桥。吴融钟氏轮值会市时,各路代表往往把目的地说成去木桥头。“木桥头”在庙下钟氏口中几乎成了吴融村的代名字。以致在咸丰四年雪樵公在木桥原址兴建石桥时也不便另起新桥名,只在前面冠以一个“古”字。从此古大木桥就一直叫到现在。这真是:木桥联二祠,桥小名气大。会稽遍钟氏,吴融数望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g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