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10-02 1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因其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于传统旅游的1 /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 ,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41; 51,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

,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

·拉斯喀瑞1992独特性的特点,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经济、环境和1983年首次使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如自然保护区、森林;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 31,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于1986,该术语主要包括,更加重视与自文化生态系统费用很低,仅相当,,,

年的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

生态旅游鼓励“互动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

历史环青海湖风光和体

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旅游休闲度假区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建设等重点电力开工建设“引大济湟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增强。

(三)旅游管理,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到215公里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200“点”向片区发展转变

,,“两横三纵三条路,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水利,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突出生态特色和,精心组,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体验型旅游转变,513万公里,,,西宁,10,一批道路、,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青海省投入巨资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工程。固定电话突破万户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游精品的基础。然而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开发仅仅依靠财政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嫁接”,,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以致许多,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

,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但由于资金短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其对资源保护与,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涉及旅游学、,实施了,一些地41生态学、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的观念还比较流行

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的投入和经营收入导致旅游景交通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然景观为主,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

实行旅游资源游资源的所有权。模式,对坎布拉、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经营者进行遴选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

,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

,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形成强势品牌,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

,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以青海湖、,依据产品的关联度 ”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色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鸟岛、塔尔寺、江河源、,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通过经营权转让,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确保开发档次,同时结合青海湖、,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用料、造型和风格,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昆仑山、,突出一个,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塔尔寺等著名景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提倡以自,要纵览,最大限度,以规划可可西里、“特”字,挖掘,增加生态,确保国家对旅,则按,防止

(点)“中国夏都”精就地取材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宝隆滩、以文化为主线三权分离引进资金、技术和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

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建设教育内容,同时,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

,重点开发观光、

,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等配套服务,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科考、;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按照,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着力打造“一乡一色、

,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谁投资、谁受益”,缩短到三江源的,加大会展、文化、娱乐、大力实施城镇绿化、,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以明确人在自然中,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加强对《环境

,建立,加,形成完净化、,承担为景”的旅,促进生态、猎奇、的原则的旅游投入体制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

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