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新构想

更新时间:2023-03-19 19:4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介绍毕节地区小麦育种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新构想

唐映军

摘 要 根据毕节地区生态和生产条件,提出了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具体育种目标(指标),并指出远缘杂交、冬春杂交和地方品种的改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小麦;育种目标;策略;毕节地区

1 气候条件及生产情况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是云贵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度地带,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5~15.0℃,年降雨量848.6~1394.4mm,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5~9月。本区小麦主要是与玉米、烤烟实行分带间套作,属套作复种两熟麦区,小麦生育期间常出现冬春干旱,开春后由于气温回升快,湿度大,白粉病发生较重,是贵州省小麦白粉病发病区。我区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有1、5、7、15、115、311、313、315、347、377、715等11个,优势小种为315,抽穗到成熟期小麦叶锈和条锈发生较重,也是贵州省小麦锈病发生的重灾区,优势小种主要有条中29、30、31,在扬花到成熟期,又常遇持续的阴雨天气,赤霉病也时有发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决定了我区小麦以半冬性或偏春性的中早熟类型为主,且品种对白粉病、锈病以及偶发性的赤霉病要有较强的抗病或耐病能力,株型不松散,株高85cm左右,以适应与玉米、烤烟实行分带间套种植。

本区是贵州小麦主产区之一,“九五”以来,播种面积均在13万hm2以上,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22%,总产2亿kg以上,约占全省小麦总产的20%。占全区粮食总产的比例稳定在11%以上,是本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主要以毕麦、贵农和绵阳三大系列良种为主,其中自育毕麦系列占主导地位,据统计,1995年以来,毕麦系列良种占全区小麦面积的比例均在42.63%以上,最高年份达53.95%。1999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达13.2万hm2,总产2.645亿kg,单产2003.8kg/hm2,均创历史新高。

2 育种成就

建国前到50年代初,本区小麦品种以红花麦、白花麦、黄腊麦、毛毛麦、光头麦等27个地方品种为主,其中以红花麦分布最广,面积最大,但产量较低,一般产量为500kg/hm2左右,最高产量也仅2250kg/hm2,且生育期较长(230~245d),综合农艺性状较差,面积不到0.67万hm2。50年代初引进的矮立多、南大2419、山农205,五一麦等品种,经试种,表现出比地方品种产量高、生育期较短等较好的综合农艺性状,很快在60年代初取代了地方老品种而成为毕节地区的主栽品种,实现了本区小麦品种的第一次更换。由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小麦播种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7万hm2扩大到60年代的5.99万hm2,其中以矮立多使用范围最广,播种面积最大,占同期小麦播种面积的75%。60年代我区引进的阿夫、阿勃、丰收等国外品种,由于产量高(一般产量为3000kg/hm2),品质好,生育期适中,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后期成为我区的主栽品种,3个品种最高年份播种面积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阿夫、阿勃等品种因病害严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此期由我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毕麦5号,不仅产量高(一般产量在3000kg/hm2,最高产量达6000kg/hm2)且抗病能力强,很快占据了主栽地位,其最高年份播种面积达

2.67万hm2,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1/3左右,此期间还同时引进了兴麦1号、兴263、苏肯1号、绵阳11等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但应用面积和使用范围均不及毕麦5号。80年代中期到

介绍毕节地区小麦育种

90年代初期,本区自育品种毕麦13、毕麦26以及引进品种贵农10号相继成为本区主栽品种,完成了本区小麦品种的第4次更换,3品种一般产量为3750kg/hm2,最高产量可达6750kg/hm2,最高年份播种面积达5.5万hm2,占同期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中贵农10号主要在金沙、黔西等东部地区推广,中西部地区主要以毕麦13和毕麦26为主。90年代初至今,自育品种毕麦10号、毕麦11以及引进品种贵丰1号、绵阳26等品种相继成为主栽品种,完成了小麦品种的第5次更换,以毕麦10号和毕麦11推广面积最大,其最高年份播种面积达

5.67万hm2,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43%,贵丰1号主要集中在织金和黔西推广,绵阳26主要集中在金沙推广。1999年本区自育品种毕麦15通过审定,预计将成为本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推品种之一。

3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新构想

3.1 育种目标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面临较大的调整,小麦生产必然向优质专用和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本区小麦育种工作也必须结合这一形势和所处的特殊生态,紧紧围绕选育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广泛适应性的半冬性早熟品种进行攻关。

3.1.1 产量

毕节地区小麦生产品种中,大多数是本区自育的大穗型品种,这些品种由于存在分蘖力差,穗数较少,在我区亩穗数很难突破25万,且分蘖穗与主穗整齐度较差,多数品种产量在4500kg/hm2左右,个别品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产量可达6750kg/hm2。根据这一生产实际和本区生态实际,把产量突破的标准定在7500kg/hm2应该是合理和可行的。由于大穗少穗型品种在单位面积穗数上难以突破,因此,要实现上述7500kg/hm2的产量突破,首先必须实现育种思路的突破,即从过去选育大穗少穗型品种转变到以选育大穗较多穗型和中穗多穗型品种,产量结构穗数375万/hm2左右,每穗45~55粒,千粒重40g左右,单穗重1.8g左右,或穗数在450万/hm2以上,每穗35~45粒,千粒重40g,单穗重1.4~1.8g。

3.1.2 品质

我区小麦品质育种应根据本区自然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和以面条、馒头为主的饮食习惯,重点选育子粒角质率70%左右,蛋白质含量13%~14%、湿面筋含量在28%~32%、沉降值35~50mL,面粉白度高,稳定时间在3~7min,能够加工优质面条和馒头的中筋小麦品种为主,另外,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选育子粒蛋白含量在11.5%以下,湿面筋含量在24.0%以下,稳定时间在2.5min以下,能够加工糕点的弱筋小麦品种。

3.1.3 抗病性

根据本区白粉病和锈病生理小种的组成,近期本区小麦抗白粉病和锈病育种着重选育抗白粉病315、313、311、347、377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和抗条中29、30和3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

3.1.4 适应性

本区生态气候类型较为复杂多样,秋播春性、半冬性甚至冬性小麦品种都可顺利通过春化阶段而拔节、抽穗,但考虑本区小麦播期多在10月中下旬,成熟收获以5月中下旬为最佳,从而限定了本区以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为主。另外,由于是与本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等实行旱地分带间套作,小麦生产要在尽量保证大季作物产量和产值不受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前提下提高其产量,从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综合生产效益,为此,小麦品种

介绍毕节地区小麦育种

必须具有植株较矮(90cm左右),株型紧凑,生育期较短(210d左右)等性状,适应这一耕作制度。同时,还必须考虑本区土地耕层浅、肥力低、灌浆期阴雨天气多等实际情况,着力提高品种的耐瘠性、灌浆速度和抗穗发芽能力,以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3.2 育种策略

科学合理的育种策略,是实现育种目标的捷径,本区小麦要实现上述育种目标,必须在远缘杂交、冬春杂交和地方品种的改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3.2.1 远缘杂交

利用地理距离差别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进行远缘杂交,可积累大量栽培小麦所不具备的或在人工栽培与选择条件下已经丧失的优异基因。如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用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经远缘杂交育成的小偃6号,具有矮秆、抗病早熟和高产优质等多方面的优点,在陕西关中地区已种植了10多年,种植面积达600万hm2以上。又如通过远缘杂交育成的1B/1R代换系和异位系,被世界很多国家广泛应用并育成了大批优良品种,如Nezucht、Kavkas等,本所利用Kavkas与春性材料71-4422育成了毕麦10号和毕麦13,到现在两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0万hm2以上。贵州大学张庆勤用节节麦、野燕麦和普通小麦经远缘杂交育成的小麦型品种节燕普3号,不但品质好,而且兼抗白粉病、锈病和黄矮病。目前,该品种已在我区推广,本所以之为亲本与本地自育品系杂交,并在后代材料中筛选出一些分蘖强、成穗率高、角质率高、抗性较好的材料。可见,采用远缘杂交或以远缘杂交材料作为亲本进行再利用,是育成具有优异性状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3.2.2 冬春杂交

由于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分属不同的类型,采取这种杂交方式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重组后,在后代材料中可望筛选出既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又适合高纬度地区种植,产量潜力进一步改进的兼性小麦类型或品种,而且,冬春小麦的后代往往长势旺盛,分蘖繁茂,分蘖成穗率高,叶片正常生长的时期更长,正好克服本区小麦分蘖差、分蘖成穗低等缺点,目前,这一杂交方式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小麦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与美国俄勒冈州早在70年代即开展了大规模的冬春小麦杂交,并育出了Veery等代表品种,推广面积达500万hm2,贵州省农科院龙增栋用英国强冬性小麦C39与自育半冬性材料兴矮抗1号杂交,育成了兴竹7号,本所用C39与春性材料绵优2号等进行复合杂交育成的毕2000-3,表现早熟,抗病性好,分蘖强,角质率高,有望成为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新品种。

3.2.3 地方品种资源的利用和品种改良

本区一些交通闭塞、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仍保留了历史上的一些地方品种如红花麦、白花麦、毛毛麦,这些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适应性较强,是不可多得的育种材料,应加强对这些材料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原产意大利的品种阿勃,自60年代引入我区后,一度成为主栽品种,直到现在,一些地方如纳雍、赫章等县的部分乡镇仍以之为当家品种,可见其适应能力相当强,因此,对阿勃品种进行改良,对提高本区小麦品种的适应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爱华等.毕节地区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1998,11(1):85~89

2 张庆勤.面包小麦的选育[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7(4):187~190

介绍毕节地区小麦育种

3 杨昌河等.贵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J].种子,2000,(3):68~71

唐映军,农艺师,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551700,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麦作室,电话:(0857)8304480

收稿日期:2000-12-20

Copyright ©2004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作物学会 版权所有 200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v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