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考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题目及参考

更新时间:2024-06-27 22: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考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题目及参考答案

2009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题目

一、简答:

1.马克思创立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3.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问题研究的全面总结。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论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一、简答:

1.马克思创立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答: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世界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从某种意义来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马克思创立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它的基本特征是:

(1)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①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 ①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

②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1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②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答:(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已经内在地决定,它总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的;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在与历史和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的结合中、在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中,对时代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

(2)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列宁的哲学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列宁的哲学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列宁主义就是新时代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3)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了榜样,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①在20世纪初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列宁都提出了全新的构想。

③列宁所作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拓展]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列宁的哲学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列宁的哲学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1)在批判民粹主义中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民粹派“人类天性”论,论证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列宁深刻批判了米海洛夫斯基的主观社会学。

(2)在批判马赫主义中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批判马赫主义的哲学前提,提出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和哲学的党性原则。 ①两条认识路线的提出创造性地发展了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

②列宁还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引出哲学的党性原则,指出,哲学基本问题是

2

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全部哲学流派尽管名称各异,观点不同,但都只能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没有第三个基本派别。

(3)在批判折中主义和庸俗进化论中建构唯物辩证法体系 批判第二国际后期社会沙文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哲学基础,阐明辩证发展观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列宁的理论创新主要在于:

①其一,对认识的辨证过程的阐述。 ②其二,对真理属性的阐述。

③其三,对实践标准的客观根据的阐述。

[拓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

深入地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更有力、更深刻地批判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捍卫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列宁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性任务。列宁在《非批判的批判》(1900年)、《怎么办?》(1901—1902年)、《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卡尔·马克思》(1914年)等著作中,集中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等重大理论问题。

(1)对马克思主义本质问题的新探索 要揭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首先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做出新的回答。围绕这一问题,列宁着重阐述了以下一些重要观点。(6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于1914年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从创立者的角度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但列宁同时认为,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同志和合作者,无疑也是这个体系的创立者。他说: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必须熟悉恩格斯的著作。“不研读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在此前不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一文中,列宁在论及恩格斯同马克思关于《共产党宣言》草稿的通信时说:“恩格斯这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谈到这部著作的最初详细提纲,这部著作后来传遍全世界,它的一切基本上至今还是正确的,有生命力而且有现实意义,就好像是昨天写的。这封信清楚地表明,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奠基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公正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整的科学体系。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而这一严整科学体系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它运用马克思主

3

义哲学原理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论证了各种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因而,列宁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它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在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中,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实现这一趋势的主体力量,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到现在为止的全部有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是不断更替地由一些社会阶级统治和战胜另一些社会阶级的历史。”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哲学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这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列宁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作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理论体系,认为“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8卷,341页)。这一论断,同样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科学体系。列宁要求人们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严整性来理解它,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列宁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突出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面和主要内容,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解释,也为人们认清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篡改,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2)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批判

列宁明确指出,修正主义的产生有其阶级根源,“因为在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里,在无产阶级身旁总是有广泛的小资产者阶层,即小业主阶层。资本主义过去是从小生产中产生的,现在也还在不断地从小生产中产生出来。资本主义必然要重新产生许多‘中间阶层’┅┅这些新的小生产者同样必然要被重新抛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十分自然,小资产阶级世界观也就会不断渗入广大工人政党的队伍”。因此,修正主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列宁深刻批判了修正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错误。修正主义者借口实践的发展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他们对那些不满意于其“修正”,力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大加贬斥,动辄扣上“教条”、“僵化”、“正统”等“吓人”的大帽子,而给自己戴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桂冠。对于这种借“发展”之名行否定马克思主义之实的行径,列宁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讥之曰:“‘教条’是一个多么方便的字眼!只要把论敌的理论稍加歪曲,只要用‘教条’这个唬人的字眼掩饰这种歪曲,那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所谓反对思想僵化等等的响亮词句,只不过是用来掩饰人们对理论思想发展的冷淡和无能”。

总之,在列宁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

4

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3)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时代思考

在任何情况下,列宁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1908年,在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失败以后的反动时期,在“现在俄国谁都不会再想照马克思的学说进行革命了”的论调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列宁一再表明自己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使命的坚定信念” 。1913年,在俄国革命进入新的高潮但前途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列宁在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后指出: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使它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但是,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 。

在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规律时,列宁特别关照到东方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发展寄予厚望。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就指出:“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继俄国革命之后,发生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的革命”。他敏锐地觉察:世界历史已经进入亚洲风暴盛行及其“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他满怀希望地说:“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世界上的任何力量也不能恢复亚洲的旧的农奴制度,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 列宁的这一预言早已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阔步走上独立富强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取得的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

[拓展]“列宁主义”一词始见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并把它定义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很丰富的。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帝国主义理论(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三)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四)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五)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六)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一)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一书是他关于帝国主义经济学理论问题研究的全面总结。列宁在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拓展]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

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分析方法,揭示时代新变化的实质,是列宁能够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新变化的关键所在。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的作用,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资本过剩等等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1)对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析。

列宁认为,垄断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 。在资本

5

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进行得很快,当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垄断。一方面,“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这种从竞争到垄断的转变,不说是最新资本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

(2)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垄断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①其一,由生产集中生长起来的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完全的优势,其中卡特尔已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

②其二,垄断地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它的基础工业部门,即卡特尔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如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

③其三,为数不多的最大银行实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人事结合”,支配着全国极大部分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控制着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银行成为金融资本的垄断者。

④其四,金融资本在原有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直至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的新动机,这就是垄断地占有殖民地。 (3)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

垄断虽然从竞争中产生,但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与竞争的交织产生了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如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内部、农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矛盾。总之,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①革命要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②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在条件成熟时把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③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以工人和士兵为主的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道路。 [拓展]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与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2)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

19世纪90年代末,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新的发展,工人阶级也成了重要的政治力量,是强有力的革命因素。随着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急切希望能在俄国组织统一的工人政党。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由于党的成立大会没有制定出统一的纲领、章程和策略,因此没有实现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一。党成立不久,党内就出现了一个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这个派别盲目崇拜自发的工人运动,片面强调经济斗争的意义和作用,否认政治斗争、思想理论和政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醉心于社会改良。这就加剧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涣散和混乱,也助长了党在一些重大的理论、纲领和策略问题上的思想动摇。因此粉碎经济主义,克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涣散、混乱和动摇的状况,重建一个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就成了俄国

6

革命运动最迫切的任务。

列宁对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全面而又系统的论述,回答了俄国工人政党在建党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粉碎了经济派和孟什维克等机会主义派别在建党问题上的错误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的建党理论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其中既有普遍适用的原理,又包含着当时历史条件下俄国的特殊性内容。 (3)无产阶级领导权和革命转变论

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并于1905年1月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制定革命的策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首要任务。列宁在与孟什维克机会主义错误策略作斗争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种适合俄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策略。1905年4月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制定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其要点是:

①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依靠工农联盟,孤立自由资产阶级;

②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政权,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不失时机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而孟什维克在日内瓦单独召开的代表会议上制定了一条与布尔什维克相对立的机会主义的策略路线。他们认为,这次革命不过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的重演,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千万不能采取革命行动,以免吓退资产阶级,而只能用和平方式来改良沙皇制度,并让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不要也不能立刻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样,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就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策略路线。这两条策略路线的斗争的焦点是无产阶级要不要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其斗争结果决定着俄国民主革命的命运和结局。为了全面阐明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路线,彻底清算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错误策略,列宁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的变化和特点,总结了俄国1905年革命提供的经验教训,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等一系列论著,其中最重要的是于1905年6—7月写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该书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革命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 (4)“一国胜利论”与暴力革命

列宁由于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几个或者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论断。

1915年,列宁在全面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明确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而且还发现了这个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列宁认为,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的各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不可能平衡发展。尤其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这种不平衡更加剧烈,从而使一些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另一些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实力地位的急剧变化,资本和实力迅速增加的国家,必然要求用战争手段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殖民地。而帝国主义战争又使帝国主义

7

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削弱帝国主义阵营,从而使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单独一个国家获得胜利。胜利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无产阶级这一被压迫阶级的专政,便不能消灭阶级。没有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落后国家的相当长期的顽强斗争,便不能实现各民族在社会主义中的自由联合。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一次表述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著名原理,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表明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在一国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并胜利地夺取政权,而且在一国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能够保持住政权。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这表明了暴力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列宁虽然强调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规律,但他始终没有否认在某些条件下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列宁根据二月革命后出现的较为自由的状况,在《四月提纲》中就规定了革命和平发展的方针,并断言“在俄国,这个革命可能例外地成为和平革命” ,设想较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有可能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但七月事变后,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结束,俄国革命已经不可能和平发展了。然而,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仍然十分重视恩格斯关于革命和平发展的思想。他强调指出:“恩格斯非常谨慎,没有束缚自己的手脚。他承认,在有共和制或有充分自由的国家里,和平地向社会主义发展是‘可以设想’(仅仅是‘设想’!)的” 。同样,列宁在对待无产阶级革命发展道路问题上,也是非常谨慎的。他并没有排除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当然,这种可能性是否能转化为现实性,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取决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三)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

[拓展]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

列宁关于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期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情况,把民族问题同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问题联系起来,周详地考察并阐述了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年)、《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年)等著述中,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作了分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

(1)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的联系性问题上,列宁以对阿根廷等殖民地国家的分析为例,首先分析了殖民地的内涵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的“两个历史趋向”。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就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的历史趋向和“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的历史趋向。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帝国主义时代必然会出现一种基本的、极其重要的

8

现象,即“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民族不仅包括欧洲的一些受压迫的弱小民族,而且也包括一切殖民地的受压迫的民族。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既是“同大国民族的社会沙文主义进行斗争的观点”,也是“社会民主党民族纲领中决定性的、主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明确地把殖民地与民族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使民族问题由欧洲的反对民族压迫的局部问题发展为整个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世界问题。同时,列宁也揭示了以少数剥削、压迫他国的国家为一方,以多数处于殖民地地位的弱小民族国家为另一方的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2)列宁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重要意义。

①其一,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积极力量。列宁批判了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不可能再有民族战争的错误观点,认为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广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和成熟,“反对帝国主义大国的民族战争不仅是可能的和可能性很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进步的、革命的”,“殖民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必然是它们的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必定会发展成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战争。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只有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其二,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积极力量。列宁不赞成布哈林把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指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他认为,革命的进程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世界各国行将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决不会仅仅是或者主要是每一个国家无产阶级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事情,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在这一“战争”中,“小民族在反帝斗争中无力成为独立的因素,却起一种酵母、霉菌的作用,帮助反帝的真正力量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登上舞台” 。列宁从反对帝国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了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互相支援的必要性。他指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各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而进行的国内战争同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的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包括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的时代中进行。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被压迫民族的援助,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也只有用一切办法援助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才能更加有力地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国际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

列宁把无产阶级为完成民主革命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的原理应用到党纲上,提出了完成民主革命是党的最低纲领,实现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的建党学说。这一学说对各国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列宁关于民主革命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典范。

(四)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拓展]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

①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列宁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论断。

9

列宁认为,从阶级关系对立性质上来看,主要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要完成消灭阶级的任务,首先必须推翻地主、资本家这些剥削阶级。其次还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并且指出后者是一项十分困难而长期的任务。他强调,“要解决这个任务,只有把整个社会经济在组织上加以改造,只有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经济。这样的过渡必然是非常长久的”。由此可见,列宁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还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最终建成,它只不过完成了整个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小部分任务,而且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而要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

②列宁把“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一论断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直接联系起来。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阶级,而这一任务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进行阶级斗争来完成的。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阶级斗争的初步实践经验,充分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并且在无产阶级专政与工农联盟的关系方面,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形式、职能等方面,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③社会主义革命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关系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

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力量和支柱,是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保证。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解决双重任务:

第一,吸引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鼓舞和组织他们,领导他们去推翻资产阶级和完全粉碎资产阶级的一切反抗;

第二,把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以及所有小资产阶级引上新的经济建设的道路,引上建立新的社会联系、新的劳动纪律和新的劳动组织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结成的特别形式的阶级联盟,是反资本的联盟,是为推翻资本并镇压资本家反抗的联盟,是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成立的联盟。工农联盟包括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联盟,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联盟也要以经济联盟为基础或辅之以经济联盟。同时,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政权,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提出消灭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无产阶级才有能力用自己的专政来消灭一切阶级。农民作为私有者,不会要求消灭私有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2)对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的探索

第一,“排斥一切委任制度”,“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

第二,实行党政分工,正确划分党和国家的职权范围,提高苏维埃机关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第三,根本改造国家机关。建立党的监察体制,规定中央和各级监察委员会分别与中央委员会和同级党委会“平行地行使职权”; 整顿和改组肃反机关;精简机构。

(第一到第三为实行党内“工人民主制”的内容)

第四,进行“文化革命”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0

(五)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给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全新的课题。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个探索历经三个阶段,即从1918年春提出“向社会主义建设进军”的最初构想,到1918年夏至1920年底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再到1921年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变。在列宁领导下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列宁的一系列的全新构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1)最初的构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3)“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 ①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贸易自由。培植国家资本主义

②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把社会主义大工业建立在适应与支持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工业与农业的联系。

新经济政策仅仅是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理论上仍然把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上对于私人经济不是应用行政手段而是运用经济手段来排挤。

(4)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列宁晚年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①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第一,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在适应和支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第二,用商业把社会主义大工业同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第三,用合作社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

②对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的探索:

第一,“排斥一切委任制度”,“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

第二,实行党政分工,正确划分党和国家的职权范围,提高苏维埃机关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第三,根本改造国家机关。建立党的监察体制,规定中央和各级监察委员会分别与中央委员会和同级党委会“平行地行使职权”; 整顿和改组肃反机关;精简机构。

(第一到第三为实行党内“工人民主制”的内容)

第四,进行“文化革命”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11

列宁把无产阶级为完成民主革命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的原理应用到党纲上,提出了完成民主革命是党的最低纲领,实现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的建党学说。这一学说对各国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19世纪90年代末,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新的发展,工人阶级也成了重要的政治力量,是强有力的革命因素。随着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急切希望能在俄国组织统一的工人政党。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由于党的成立大会没有制定出统一的纲领、章程和策略,因此没有实现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一。党成立不久,党内就出现了一个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这个派别盲目崇拜自发的工人运动,片面强调经济斗争的意义和作用,否认政治斗争、思想理论和政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醉心于社会改良。这就加剧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涣散和混乱,也助长了党在一些重大的理论、纲领和策略问题上的思想动摇。因此粉碎经济主义,克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涣散、混乱和动摇的状况,重建一个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就成了俄国革命运动最迫切的任务。

列宁对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全面而又系统的论述,回答了俄国工人政党在建党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粉碎了经济派和孟什维克等机会主义派别在建党问题上的错误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的建党理论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其中既有普遍适用的原理,又包含着当时历史条件下俄国的特殊性内容。

[拓展]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

(1)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的历史背景

1922年底至1923年初,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俄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苏维埃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党内外在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上的论争和分歧以及列宁的身体状况,构成了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的历史背景。

①其一,国际形势由战争和革命时期进入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苏联和国际帝国主义之间的暂时“均势”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新格局。国内形势由战争状态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三年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终于站稳了脚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赢得了决定性条件,并成功地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新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新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强大压力下,使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又历经严重战争创伤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最终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也是列宁晚年艰辛探索和深入思考的主题。

②其二,正当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展开的时候,从未平息过的党内外政治上、思想上的论争和分歧却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十月革命道路之争以及列宁与斯大林在诸如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斯大林提出的“民族自治化”方案,带有明显的大俄罗斯主义色彩。在他的庇护下,党的一些领导人在处理民族矛盾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粗暴作风;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倾向和在他庇护下党的领导机关内

12

官僚主义的发展,给党带来了潜在的分裂危机,使列宁认识到了改革国家机关、发扬民主和监督作用以及克服官僚主义的紧迫性。

③其三,从1922年开始,列宁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年年底不得不脱离日常工作。列宁深感自己的生命会随时不测,便以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认真、冷静、深入地回顾和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对他所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条道路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审查和思考。在失去写作能力的情况下,从1922年12月23日到1923年3月2日,列宁忍着巨大的病痛口授了被称为“政治遗嘱”的三封书信和五篇论文,即《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文献给俄国和国际无产阶级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政治和理论遗产。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列宁在这些文献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命运问题,总结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发展了在以前论著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观点和原理,指明并论证了进行改革的道路。这些思想是他最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全新的构想和纲领。

(2)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思考的中心问题——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

如何吸引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列宁晚年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他思考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要依靠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923年初,他提出了通过合作社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明确提出了把小农逐步引向社会主义的合作社计划,全面制定了实现合作化的纲领,其中包括:

①阐明了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了实现合作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和论证了实现合作化的条件和保证,等等。

他根据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实践的经验教训指出,在新经济政策下已经发现了把小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使私人利益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利益的合适程度,从而克服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没克服的障碍。列宁肯定了合作社在这方面的重大意义,指明了从流通领域入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重大贡献。他指出:“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通过曾被我们鄙视为做买卖的合作社的——现时在新经济政策下我们从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视的——那种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

②列宁在阐述他的合作社计划时,揭示并论证了在无产阶级政权和生产资料公有的条件下合作社的性质问题。在《论合作社》中,列宁改变了过去把合作社看做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观点,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他指出,“在我

13

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 。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还批评了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制的意义估计不足的现象,强调了在苏维埃制度下合作制的重大意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贸易自由,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活跃了经济,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大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小农经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而通过合作社,就可以把俄国的小生产者吸引到合作社这种集体经济中来,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克服小生产的自发趋势,并使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合作社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工人国家的,因此这种集体企业就同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下的合作化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③列宁在这篇文章中还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组织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形式,这种形式解决了过去许多社会主义者没有解决的如何把小生产的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难题。列宁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发现了私人利益即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合适程度,发现了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已经成为做买卖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容易接受合作社这种买卖机关,而不愿意立即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列宁提倡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如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等,争取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使全体居民都参加合作社。 [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曾经说过:“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从文章的上下文来看,列宁这里是指工作重心的改变和转移,重心从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转到和平组织工作方面了。如果根据列宁在文章中提到的合作制问题是至少能与国家资本主义相比拟的东西这种意思,那么“根本改变”似乎可以理解为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制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两个入口,而不只是国家资本主义一个入口,从而改变了他自己在十月革命前直至新经济政策初期的社会主义只有一个入口的看法。由于俄国当时所处的孤立的特殊的国际环境,以租让制为中心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大,而合作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列宁认为能促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是合作制。在像俄国这种小生产经济占多数的国家只有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从而使他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的看法上。新经济政策前直接过渡的方法脱离了俄国的国情,没有找到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找到了通过商业适应和支持小农生产力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又找到了通过合作社引导小农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这样,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就建立在现实而可靠的基础上了,这是列宁对他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列宁还阐明了实现合作化的重要原则: ①建立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②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③用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坚持自愿的原则使每个居民都参加合作社买卖,④国家对合作社进行指导,并在经济、财政、银行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

(3)列宁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已经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旋涡,世界斗争的结局正是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列宁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列宁全集》,

14

中文2版,第43卷,391页)。同时,列宁清醒地估计到仍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告诫全党要极其慎重地维护工人政权,加强工农联盟,注意并防止工人阶级同农民之间可能产生的任何分裂。这是苏维埃俄国整个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

(4)列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充分估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认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苏维埃政权活动的初期,列宁提出根本改造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新的苏维埃学校的目标,强调应该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并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在为俄共(布)八大起草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列宁明确指出:“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这正是苏维埃政权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今后应当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同时,他强调必须把重新教育群众、组织和训练群众、普及知识工作做好,以便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不文明、粗野等作斗争。为了改变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列宁认为必须坚决扫除文盲。他把扫除文盲的任务同实现苏维埃国家的电气化密切联系起来。他强调指出,应当知道和记住,当俄国有文盲的时候是不能实现电气化的。他还认为,应该设立职业技术学校,并明确规定在所有职业技术学校里扩大普通学科的范围,要让在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综合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应该具有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列宁还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认为无论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方面,还是在解决科学技术的新课题方面,大学教育应该肩负着首要的任务。同样,对于教育部门的干部挑选问题,列宁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强调要善于把那些头脑清晰、学识渊博和富有实际经验的人安置在适当的领导岗位上。列宁还提出,为了推动和发展国民教育方面的工作,必须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列宁也十分重视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实践证明,对这种教育的任何削弱,都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

3.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问题研究的全面总结。

答: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一书是他关于帝国主义经济学理论问题研究的全面总结。列宁在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①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②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③批判了伯恩斯坦的“超帝国主义”论。

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分析方法,揭示时代新变化的实质,是列宁能够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新变化的关键所在。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的作用,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资本过剩等等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1)对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析。

列宁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进行得很快,当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垄断。一方面,“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这种从

15

竞争到垄断的转变,不说是最新资本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

(2)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垄断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①其一,由生产集中生长起来的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完全的优势,其中卡特尔已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

②其二,垄断地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它的基础工业部门,即卡特尔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如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

③其三,为数不多的最大银行实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人事结合”,支配着全国极大部分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控制着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银行成为金融资本的垄断者。

④其四,金融资本在原有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直至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的新动机,这就是垄断地占有殖民地。 (3)列宁在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历史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的结论。列宁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着重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①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

垄断虽然从竞争中产生,但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与竞争的交织产生了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如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内部、农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矛盾。总之,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②历史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势力,夺取更多的殖民地,只有诉诸武力,于是1914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间的侵略战争。战争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推动了工人阶级革命,历史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拓展]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写于1916年上半年,发表于1917年4月。这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包括两个序言(即《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和十章正文。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在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如果说,《资本论》是研究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的重要经典著作,那么,《帝国主义论》则是研究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重要经典著作。现在进行学习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一个是自由竞争阶段,一个是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16

完成的。这时候,“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垄断组织控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个工业部门和银行系统,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势力,夺取更多的殖民地,只有诉诸武力,于是1914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间的侵略战争。战争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推动了工人阶级革命,历史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摆在无产阶级革命家面前的问题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垄断阶段的经济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怎样看待当今面临的世界大战,以及帝国主义之间的侵略战争?如何从政治思想上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并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言论,使无产阶级革命能够顺利而健康地发展?列宁的这本著作,就是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即经济、政治、理论、思想的新要求而写作的。它是《资本论》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新发展。

本书共十章,基本结构可分为如下五部分: (一)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帝国主义第一个基本特征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这是说,生产集中必然产生垄断。

列宁运用德、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观点,即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接着他指出,垄断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①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达到顶点的最高阶段,垄断组织处于萌芽时期;

② 1873年危机之后,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的卡特尔虽有广泛发展,但还不稳固;

③19世纪末的工业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这时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垄断程度由低到高的不同组织形式,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资本家取得高额垄断利润。列宁还论证了卡特尔的作用,如彼此商定销售条件和支付期限、划分销售地区、规定产品数量、确定价格、在各企业之间分配利润等等。由于卡特尔的企业规模大,技术装备优良,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总量往往有十分之七八集中在卡特尔和托拉斯手中。

竞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矛盾更加尖锐化。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生产最全面地社会化,即向“完全的社会化过渡的新的社会秩序”。“生产社会化了,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激烈。列宁列举了卡特尔与“局外企业”(即未加入卡特尔的企业)斗争的事实,如剥夺原料,用“联盟”方法剥夺劳动力,剥夺运输工具,剥夺销路,剥夺信贷,有计划地降低价格等等手段,“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竞争。现在已经是

17

垄断者在扼杀那些不屈服于垄断、不屈服于垄断的压迫和摆布的企业了。”垄断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列宁还批判了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垄断不能消除危机,而危机“又大大加强了集中和垄断的趋势”。

(2)帝国主义第二个基本特征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关于这个特征的论述,主要是第二、三两章的内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银行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列宁用大量材料说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使许多“小银行被大银行排挤”,或者通过“参与”制等方式,使许多小银行从属于大银行,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银行为某些资本家企业办理往来账,似乎是在从事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完全辅助性的业务。而当这种业务的范围扩展到很大的时候,极少数垄断者就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商业业务,就能通过银行的联系,通过往来账及其他金融业务,首先确切地了解各个资本家的业务状况,然后加以监督,用扩大或减少、便利或阻难信贷的办法来影响他们,以至最后完全决定他们的命运;决定他们的收入,夺去他们的资本,或者使他们有可能迅速而大量地增加资本等等。”银行加强并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列宁进一步分析了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过程,也就是金融资本的形成过程,其特点为:

①银行给某些企业主贴现期票、开立往来账户等等,就会把企业的情况收集在手里,就有可能设法进一步控制企业。

②银行同工商业企业之间实行“个人联合”,如双方通过占有股票,互任对方监事或理事。

③银行和工业又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大银行或大公司里经常有国家官员任监事或理事。

④在大银行里,领导人不仅要熟悉银行业务,还要熟悉工业中的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培养他们在银行的工业范围内进行活动的能力。银行新作用的扩大,有利于金融资本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说明金融资本统治的建立和形成。列宁首先批判了希法亭对金融资本所下的错误定义。他指出:“生产的集中;由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即掌握金融资本的少数垄断资本家巨头的统治。

①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主要采取“参与制”手段,即用少量集中的资本控制比较分散的大量资本。列宁引用德国经济学家海曼的叙述时指出,领导人控制着总公司(“母亲公司”),总公司又统治着依托于它的公司(“女儿公司”),后者又统治着“孙女公司”等等,于是,一个领导人只要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各“孙女公司”800万资本。如果这样“交错”下去,那么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1600万、3200万,以至更多的资本。这说明:金融寡头只要以较少的资本就能控制超过自身许多倍的资本,以致掌握工商业,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②“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金融资本”通过创办企业取得“创业利润”,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对小企业进行“收买”、“整理”和“改组”,以及搞土地投机等办法,“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税”。

18

③金融寡头操纵国家政权和整个社会生活。列宁指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帝国主义国家的少数金融寡头,一方面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决定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④金融寡头统治扩展到全世界。列宁用英、美、德、法四个国家所拥有的有价证券占全世界金融资本总数的90%这一事实,证明金融资本在国际上也建立起了它的统治。列宁指出:“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是这样或那样地成为这4个国家、这4个国际银行家、这4个世界金融资本的‘台柱’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

(3)帝国主义第三个基本特征是:资本输出。(主要是第四章内容)列宁指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资本输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和民众半饥半饱的生活水平,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的必然的条件和前提”。资本家不会用“过剩的”资本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这会降低他们的利润),而是把“过剩的”资本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因为那里的资本少、地价低、工资低、原料便宜,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更由于落后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流通的范围,发展工业的条件初步具备,资本输入后大有可为,这就为资本输出提供了可能条件。

②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实质。不论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输出,即直接投资、创办企业,还是用借贷资本的形式输出,即用贷款的形式将资本借给输入国家,同时又往往规定以一部分贷款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其实质都是“资本输出成了鼓励商品输出的手段”。有的还通过契约,控制债务国的资源,一方面高价出卖商品,另一方面低价收购原料。从而取得高额利润。

③资本输出的影响和结果。

对输入资本的国家来说,大大加速了那里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扩大和加深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使输入国的劳动人民不仅受本国资本的剥削和压迫,还遭受国际资本的剥削和奴役,使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加深。

对输出国来说,会给金融资本家带来高额利润,增加食利阶层人数,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输出国发展上的一些停滞”。

(4)帝国主义第四个基本特征是:“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主要是第五章内容)

①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发展。列宁指出:“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自然地’走向达成世界性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国际卡特尔是国际垄断组织,垄断了国内外市场,支配了整个世界,列宁把垄断的这种“高得无比的阶段”称为“超级垄断”。他以电气、石油、航运、铁轨制造、锌业、火药制造业等大量材料为例,说明了国际卡特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②国际垄断同盟按资本、按实力瓜分世界。列宁指出:资本家“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其他的瓜分方法。实力则是随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实力对比由于发展不平

19

衡、战争、崩溃等等而发生变化的话”,“当然并不排除对世界的重新瓜分。”这就使得帝国主义相互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化。

③批判考茨基关于国际卡特尔的出现给人所带来“各民族间可以实现和平的希望”的理论。列宁指出,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虽然有可能使斗争形式发生变化,但是,“斗争的实质,斗争的阶级内容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拿资本家同盟互相进行斗争和订立契约的形式┅┅来偷换斗争与协议的内容问题,就等于堕落成诡辩家。”

(5) 帝国主义第五个基本特征是:“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主要是第六章内容)这一特征与前一特征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前一特征着重说明从经济方面对世界市场的分割;此特征着重说明各个政治同盟、各个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①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及要求重新瓜分是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即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应当说,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世界瓜分完毕。所谓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瓜分了——相反,重新瓜分是可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②殖民地对于帝国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必须占领殖民地,当所有的原料来源都被霸占起来的时候,这种垄断组织就空前巩固了。“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列。”

其次,殖民地又是最有利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殖民地市场上,更容易┅┅用垄断的手段排除竞争者,保证由自己来供应,巩固相应的‘联系’等等,以获取高额利润”。

再次,列强“瓜分世界而斗争的国际政策,造成了许多过渡的国家的依附形式”,即各种形式的附属国,它们的政治形式表面上是独立的,而在财政和外交方面却隶属于帝国主义。列宁指出:“半殖民地国家是这方面的‘中间’形式的典型。”在帝国主义时代,“争夺这些半附属国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

以上六章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实际上,也是从各个方面分析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章分析工业资本的垄断;第二章分析银行资本的垄断;第三章分析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垄断的高级形式;第四章讲资本输出;第五章讲国际卡特尔,揭露资本家集团垄断国际市场;第六章讲国际垄断资本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前三章讲垄断资本在国内的表现,后三章讲垄断资本的国际表现。所以列宁说,“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

(二)帝国主义的定义 从第七章开始,列宁对前面各章的分析加以总结,进一步揭示帝国主义的实质。第七章着重论述了两个问题:帝国主义的定义;批判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定义的谬论。

列宁指出,“垄断是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制度过渡”。列宁在概括前六章分析的基础上,对帝国主义下了三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说明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定义:帝国主义包括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但这主要是从经济方面来看。

20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第二,重视社会历史理论。

第三,重视对异化和物化问题的研究。 第四,重视历史辩证法的研究。 第五,重视意识形态的研究。 第六,重视实践问题的研究。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 ①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 ②解构学的马克思主义 ③市场社会主义 ④生态马克思主义 ⑤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⑥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拓展]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点和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它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仅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之间缺乏真正交流,甚至同一学派的思想家之间也发生着争论。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不同、观点各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

非正统性、现代化;开放性、多元化;超然性、学院化;多变性、片面化;地域性、西方化。不过,这些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主要方面,还不能包括其全部。

(1)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因此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2)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它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1955年, M.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调“西方”

26

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G.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 。在这以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这个概念称呼这一思潮。在60年代末期西方的新左派运动中,特别在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中,这一思潮曾被激进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奉为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等级制异化制度的思想武器。“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有两种不同的趋向:

①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②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拓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用法:

1.纯粹地域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四国际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那么,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会有如此多的理解?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

[拓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精神有失偏颇。

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西马”的批判往往有钻牛角尖,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方,因此,依据其批判来评价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有时免不了偏颇不确,在中国照葫芦画瓢,更容易显得不伦不类。“西马”极度推崇价值理性,极其贬斥工具理性,在其偏颇的眼光中,西方社会的一切游戏规则,不论是法律体系还是经营方式,都纯属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第二,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历史倒退倾向。

一些“西马”人士不是以向前看的眼光批判现代社会,而是向后看,表露了浓郁的怀旧复古、浪漫悲观的情调;他们缅怀虚构的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式的精神

27

宁静,想退回到前现代时期;他们—味推崇精神,否弃物质,鄙弃大众又俨然以大众的代言人自居,表现了十足的贵族、精英倾向。

第三,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科学技术、物质进步附随的弊病与科学技术、物质进步本身混为一谈,将科学技术、现代性等同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只不过表明了他们自己过分地意识形态化。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答:邓小平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我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历史转折时期,是酝酿和准备阶段。

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主要之点,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框架。

(2)第二个阶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底。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是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阶段。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概括了十二个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着重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党胜利地经受住了一场政治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3)第三个阶段:从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继往开来时期,是发展和完善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以新的论述和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4)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五大至今。再造辉煌时期,是进一步发展和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不仅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阐述,而且取得新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此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阶段。

6.☆★☆★☆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答:构建和谐社会有如下六个的要求:

[(1)民主法制;(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

28

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第一个总要求:民主法制。

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第二个总要求: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则看,它必须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原则是:第一,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讲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

(3)第三个总要求: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4)第四个总要求:充满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是需要和能够不断激发发展和创造的社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第五个总要求:安定有序。 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一是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人们心理平和。

②二是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这里的“章”,包括法律、制度、体制、机制、秩序和规范等等。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权力授予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

(6)第六个总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拓展]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9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构和实践模式。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坚持公平正义,必须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使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主体,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履行完全平等的义务,不能因主体间的差别而存在特权现象;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益分配平等。坚持利益分配平等,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指一种利益相对平衡的状态,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剥削的消灭,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如果说,和谐社会是用道德与法津来维系的,其中道德的核心便是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

(4)充满活力,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又和谐相处。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从宏观上讲,它是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稳定和有序;从微观上讲,它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交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各要素的稳定和协调。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发展,富裕就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会快速健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会尽快成为现实。

[拓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创设利益均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最本质的意义上表现为经济范畴的制度变迁。然而,

30

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现存的利益不均衡正在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协调利益关系与缓解社会矛盾,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有效供给利益均衡制度,已经成为造就现代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条件。

[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拓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⑤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⑥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⑦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拓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论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和社会建设诸多方面问题进行认识与理论思考的产物。

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31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等问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夺取全国政权后,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等问题。) 正确认识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一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最突出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出发,设计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的探索,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进行革命道路设计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城市中心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解决了革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道路问题。

(3)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在总结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

[拓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经过了一个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最终放弃的过程。

(1)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孕育: ①在五四时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的李大钊等人,就已初步注意到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尽量应用于环绕着它的实境”的问题。

②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区分开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开端,也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打下了思想认识基础。

③抗战全面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了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给予工商资本家应有的政治权利等积极做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最终诞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经验。

(2)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形成、发展: 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的最终形成,则以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论著为代表。

①《论新阶段》是毛泽东1938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其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随之达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已开始一年多。与这一情形相适应,毛泽东在报告中对新生的政权进行了一些设计,虽然

32

当时还未使用“新民主主义”这个词,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和内涵已经形成。

②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虽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但该文当时尚未公开。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一新的共和国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

首先,在政治方面,“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 ,因此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其次,在经济方面,毛泽东提出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政策,同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③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进一步发挥了其新民主主义思想,他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④在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中国革命首先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才使它发展到第二阶段,从而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这种“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在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问题上,中共中央作出过明确界定,认为这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这一论述表明,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主张“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和“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是不切实际的和不妥当的。关于毛泽东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批评,薄一波在他的回忆录中曾作过论述,认为“毛主席的批评,着眼点是在‘确立’二字上,并未否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法”。薄一波认为:“毛主席是对的。因为我国革命胜利以后,虽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时期,是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要加以“确立”、“巩固”的确很难。“所以,当毛主席适时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批评‘确立’的观点之后,党内高层领导同志,包括少奇同志,大家都是心悦诚服接受的。全党很快统一到毛主席的正确思想上来。”

(4)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发生嬗变,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33

[对照]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嬗变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这个理论经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

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首次提出和使用了马列经典著作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地位,较全面、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从而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他明确指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有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629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经济、文化前提,特别强调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条件获得以后,大力发展经济事业、充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和经济结构作了深入分析,比较充分地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国家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任务、意义和条件,更深刻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历史必然的重要性。此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已经形成。

(2)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

1947年至建国前夕,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进行了补充和发展。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毛泽东从新的角度概括了新中国的经济结构,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发展并不危险的重要观点,并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命题。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3)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期限的变化:

建国后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已全面实施,这时,毛泽东更多的是思考和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生了嬗变。

①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此状况非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物质文化基础也非短时间内所能建立,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真正适合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要求的国家制度”(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957页。)不仅要存在,而且要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②随着建国后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对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在1952年9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15年以后才开始

34

过渡。

③毛泽东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判断,改变了已为全党所接受并写入《共同纲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首先不再认为在民主革命成功后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之前应有一个努力发展经济的相对稳定时期;

其次是 ,使社会主义因素一年年增加,争取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完成这一过渡的渐变过程。但事实上,仅用3年时间就已完成了过渡。

[拓展]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1)[概念]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崭新理论。

(2)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嬗变的原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①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

④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

答:(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

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r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