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

更新时间:2024-03-12 1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病害

1.理解和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外部形态上产生一系列异常变化,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概念涉及对象、病因、病程、症状、经济。 对象:植物或其产品

病因: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条件 病程:病变过程。与损伤的区别? 症状:外观异常

经济:韭黄、茭白、郁金香

病原—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与机械损伤和虫伤的区别

植物病害的类型 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 包括:真菌病害 原核生物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病原

生物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病原: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生物性病原: 温度、光照不适; 水分、营养失调; 土壤、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 3.两大类植物病害

(1)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定义和特征

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因其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定义和特征 4.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植物病害发生的条件——病害三角 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病害。也称“病害三要素”

病原、寄主和环境。又称病害三角关系。 5. 症状、病状、病征?病状的类型有哪些?病征有哪些? 定义

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现象。 病状:植物生病后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称为病状。 病征: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称为病征。

病状的类型

变色:黄化、花叶、褪绿、紫化、红化、条纹 美人蕉花叶病

坏死:斑点、叶枯、溃疡、立枯、猝倒、疮痂、穿孔 法国冬青叶斑病 腐烂::花腐、果腐、根腐,茎腐。 雪松根腐病

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多发生湿腐;而含水分少且比较坚硬的组织则发生干腐。 萎蔫::青枯、枯萎、黄萎 桉树青枯病

畸形 增生:癌肿、丛枝 增大:徒长、根结 减生:矮缩、矮化、卷叶 变态:花变叶

病征:霉状物 霜霉、白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过去称之为真菌。 真核

1.解释名词:

菌物的生活史;转主寄生和单主寄生; 2. 菌物的无性繁殖?无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3. 菌物的有性繁殖?有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菌物的主要特征:有真正的细胞核; 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叶绿素 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 细胞壁主要为几丁质或纤维素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

吸器:一些专性寄生菌物从菌丝上分化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 内分化成指状、球状或丝状,用以吸收细胞内的营养。

附着胞:许多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 并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这一 结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营养。 (了解)菌丝组织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特殊结构

菌核 由菌丝组成的紧密的耐久体。 形状大小各异,质地坚实。 菌核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 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

菌索 由高等真菌的菌丝纠结而成的一种索状物。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还有扩展的功能。

子座 由菌丝组成的一种块状或垫状物,有时其内部还混有部分寄主组织。 通常在子座的上面或里面产生真菌的繁殖器官和孢子。 有抗不良环境和繁殖的功能。

菌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 产生有性孢子 菌物产生孢子的组织或机构统称为子实体。

无性繁殖: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方式: a 断裂; b 裂殖; c 芽殖; d(原生质)割裂 无性孢子:节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由菌丝断裂而成,又称粉孢子或裂孢子。

游动孢子:产生在由菌丝膨大而成的游动孢子囊内,以原生质割裂方式形成。孢子通常为圆形、洋梨形或肾形,无细胞壁,具一根或两根鞭毛,能够游动。为根肿菌、卵菌及壶菌的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形成于孢子囊内,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游动。为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是最常见的一类无性孢子。可着生于已分化的分生孢子梗或具有一定形状的小梗上,也有些菌物的分生孢子就着生在菌丝的顶端,或产生在一定的产孢结构如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上或分生孢子器内。为子囊菌、担子菌及无性型菌物的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是由菌丝中间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和细胞壁变厚而形成的休眠孢子。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产生多次,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抗逆性差,环境不适宜很快失去生活力。

有性繁殖:两个性细胞(配子gamete)或性器官(配子囊gametangium)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菌物的有性孢子:

休眠孢子囊:通常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所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具厚壁。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如壶菌、根肿菌。根肿菌纲菌物产生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只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故它的休眠孢子囊有时也称为休眠孢子

卵孢子: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小型配子囊叫雄器,大型配子囊叫藏卵器。它们均由菌丝分化而来,当雄器与藏卵器配合时,雄器中的内含物通过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结合,随后卵球生出外壁即成为卵孢子。

接合孢子:为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形态相同或略异的配子囊相接合而成。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菌丝可分化为产囊器和雄器,然后二者结合形成子囊,再于子囊内产生有性孢子。通常每个子囊中存在8个子囊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产生的有性孢子。 菌丝经过特殊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 菌物的有性孢子细胞壁较厚或有休眠期,有助于植物病原菌度过不良环境,往往成为植物病害的初侵染源。

菌物的生活史: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菌物生活史。菌物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菌丝体

萌发

产生无

性孢子 生活史

形成新的

产生有

性孢子

有些菌物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大多数菌物都是单主寄生。

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植物病原相关菌物6个门的主要特征 门 营养体 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 根肿菌 原质团 游动孢子囊 休眠孢子囊 卵菌 无隔菌丝 游动孢子 卵孢子 接合菌 菌丝体,典型的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没有隔膜 子囊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子囊孢子 少数是单细胞 担子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不发达 担孢子 半知菌 有隔膜的菌丝体 分生孢子等 没有有性生殖, 或单细胞 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

根肿菌门及其所致病害: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白菜根肿病 卵菌门及其所致病害:猝倒病、疫病、霜霉病

腐霉:菌丝无隔。产生游动孢子和卵孢子。孢子囊长形。喜欢潮湿环境。能引起苗木猝倒病等。 疫霉:菌丝无隔;产生游动孢子和卵孢子;孢子囊梨形,常从植物气孔中伸出。喜欢潮湿环境; 能侵染植物根部,引起各种植物疫病。 壶菌门及其所致病害:玉米褐斑病 接合菌门及其所致病害:种实腐烂

根霉属:有假根和匍匐丝 毛霉属:不形成匍匐丝和假根 子囊菌门及其所致病害:

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外囊菌纲:桃树引起缩叶病

白粉菌目(Erysiphales):子囊产生在闭囊壳内,在植物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寄主组织吸取营养, 在寄主表面产生一白色霉层。属专性寄生。 担子菌门菌物及其所致病害: 无性型菌物及其所致病害:叶斑病 疫霉 白粉 锈菌

一 植物病毒

1.什么是植物病毒? 其增殖方式是什么? 2.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主要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组成,又称分子寄生物。寄生植物的称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的结构(选择)

完整的病毒粒体是由一或多个核酸分子(DNA或 RNA)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衣壳里构成的。

绝大多数病毒粒体都只是由核酸和蛋白衣壳组成。

植物病毒大多数是单链的RNA病毒,一般无包膜。但植物弹状病毒粒体外面有囊膜包被。 植物病毒有两种基本结构方式:螺旋对称和等面体对称

病毒粒体并无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两种基本成分的合成和装配,即: 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核蛋白(病毒粒体) 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复制增殖。 吸附 侵入与脱壳

增殖(复制与大分子的生物合成) 装配(成熟) 释放(裂解)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两类 介体传播

蚜虫、叶蝉等刺吸式昆虫 线虫、螨类和真菌等 非介体传播

机械传播(汁液摩擦传播); 无性繁殖器官传播(嫁接,扦插等); 种子和花粉传播;

植物感染病毒后表现出三类症状

A. 叶绿体受到破坏,或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引起花叶、碎锦、黄化、红化等症状; B. 植株矮化、丛簇、畸形等; C. 形成枯斑、坏死等。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TMV)为直杆状。寄主范围广,属于世界性分布。依靠植株间的接触、花粉或种苗传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引起番茄、马铃薯、辣椒等茄科植物的花叶病。

二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哪些? 细菌

2.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和传播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为单细胞生物。 植物病原细菌均为杆状。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没有荚膜。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不形成芽孢。

植物病原细菌通常生有鞭毛,鞭毛一至多根,极生或者周生(用特殊的染色才能看到)。 细菌的繁殖为裂殖。

革兰氏染色反应:(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后用酒精或丙酮冲洗,再用番红复染和冲洗,如菌体为蓝色,则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如菌体为红色,则为阴性。) 可人工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