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19 06: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新理念》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 )

A.劳动意识 B.创造意识 C.问题意识 D.奋进意识

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 ) A.综合 B.分析 C.推理 D.逻辑

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 ) A.课堂教学的关键 B.创新性教学的关键 C.学科教育的关键 D.综合性教学的关键 5.研究的第一步是( )

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 B.实验

C.提出某种建议 D.调查 6.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 )

A.批判精神 B.创新能力 C.实践能力 D.综合素质 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 )

A.被动接受的 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

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 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 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蔡元培 C.杜威 D.赫尔巴特 9.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

A.人文精神 B.社会精神 C.科学精神 D.文明精神 10.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 )

A.善良 B.理性 C.科学 D.情感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A.1980年 B.1985年 C.1999年 D.2006年 12.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 )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古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陶行知 D.蔡元培 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尚书

15.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西方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 ) A.本质主义教育论 B.实质主义教育论 C.要素主义教育论 D.社会主义教育论

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条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是( )

A.20世纪末期 B.21世纪初

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18.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 )

A.《教师专业化》 B.《明天的教师》 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 A.形成课程观念 B.形成课程意识 C.形成课程理论 D.形成教育敏感

答案:

1、D 2、C 3、A 4、D 5、A 6、B 7、C 8、C 9、A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 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A.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具有计划性。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C.《教学与发展》 D.《教育学》 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蔡元培 C.王国维 D.陶行知

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 ) A.教学方法不当 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 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 D.都不是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A.1993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3年

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A.素质教育 B.大众教育 C.网络教育 D.终身教育

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 )

A.知识的积累 B.人际关系 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 D.上级领导的重视 10、“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老子 C庄子 D朱熹

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赫尔巴特 C.柏拉图 D.斯宾塞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 )

A.马斯洛 B.萨特 C.海德格尔 D.布贝尔

13、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 A.《明天的教师》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D.《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

) A.要形成教学意识 B.要了解学生 C.编写教材 D.形成课程意识 答案:A C D D B B B D C A B A B D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 )提出来的。 a.杜威 b. 陶行知 c.陈鹤琴 d.布鲁纳 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

a.客观性 b. 规定性 c.不确定性 d.永恒性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 )尽快 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 b.分析能力 c.综合能力 d.创新思维 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 )的发展。 a.特长突出 b.富有个性 c.均衡 d.一致 6素质教育是以( )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7.( )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 b.信息能力 c. 综合能力 d动手能力 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孔子 d.亚里士多德 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的教育。 a.创造人格 b.自尊 c.品德 d.知识 10.罗杰斯提出了( )教学法。

a.发现 b.接受 c.非指导性 d.程序 答案:a d c d b a a d a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2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

2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 )

A.教育政策研究 B.教师教育研究 C.课程研究 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E.教育史

2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 )

A.基本理念研究 B.应用理论研究 C.技术理论研究 D.工艺研究 E.野外写生研究

2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 ) A.年龄 B.性别 C.思想 D. 情感 E.意志

答案:21、AD 22、AB 23、ABCD 24、ABCD 25、CDE

1、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2、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 )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4、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

C.只要有利于美的精神的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 D.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

5、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 ) A.以学生为本位 B.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 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 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 6、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 )

A.高科技经济 B.道德经济 C.创新经济 D.全球化经济

7、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 ) A.从量的研究转向质的研究 B.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C. 从形式研究转向功能研究 D.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研究 8、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 ) A、明了 B、联想 C、 系统 D 、方法

答案:(AD),(BCD),(AB),(ABC),(ABCD)(ABCD),(BC),(ABCD) 1、 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 B、活动课 C、综合实践课 D、体育课 E、艺术课 2、 、 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 B、问题意识 C、问题能力 D、适应能力 E、表达能力 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和 。 A、综合知识的水平 B、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C、 教师的学历 D、教学技能 E、教师的学识 4、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 。

A、知识的割裂 B、理科综合 C、文科综合 D、 过分强调理科教育 E、过分强调文科教育

5、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 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A、合作式 B、 探讨式 C、跳跃式 D、探究式 E、研究式

6、 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A、科学精神 B、科学知识 C、科学方法 D、科学态度 E、科学意识

7、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 、 、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A、知识 B、程序 C、假设 D、方法 E、结果

8、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 、 、 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A、分析 B、判断 C、选择 D、接受 E、掌握

9、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即 、 、 、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

A、多种专业 B、多种标准 C、多种形式 D、多种时间 E、多种机会

10、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 、 、 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智力 B、思想 C、情感 D、意志 E、个性 答案:1、A;2、B、C、3、A、B;4、A;5、C;

6、D;7、A、B、D;8、A、B、C、;9、B、C、D;10、B、C、D、E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26.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 )

27.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 )

28.科学讲究发展性。 ( )

29.数学的本质是发现,是主观建构。 ( )

30.二战后,教育政策研究关心的是,怎样的教育政策才是好的教育政策和怎样才能制定出好的教育政策。 ( )

答案:26、√ 27、× 改:因而是有计划的,但不是唯计划的。 28、√ 29、× 改:本质是发明 30、√

1、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 3、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 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 ) 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 7、 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

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颁布,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 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 )

答案:1.× 2.√ 3.× 4.√ 5.√ 6.× 7 .√ 8.√ 9.√ 10.×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 答案:√ √ √ √ √ × × × × √

( )1、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 ) 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 ( )3、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造”

( )4、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 )5、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6、“去问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 )7、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 么都不懂的差生。

(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 )9、“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 )11、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

( )12、世界是综合的,知识也是综和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 )13、在各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 ( )14、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提倡教师的专业化。

( )15、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阶段才能进行,不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 ( )16、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答案的,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 )17、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 )18、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因此,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样肯定能完成教学任务。

( )19、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容不得跳跃。为了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我们不得不格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

( )20、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学生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 “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 )22、散点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 )23、“人生有限,学海无边。”我们提倡直线教学。

( )24、散点教学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 )25、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 )26、前沿性、跳跃式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 )27、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

( )28、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 )29、“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课、音乐课。 ( )30、学科知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

答案: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到题目中的括号里。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 a )提出来的。 a.杜威 b. 陶行知 c.陈鹤琴 d.布鲁纳

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d )。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c )。

a.客观性 b. 规定性 c.不确定性 d.永恒性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 d )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 b.分析能力 c.综合能力 d.创新思维 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 b )的发展。 a.特长突出 b.富有个性 c.均衡 d.一致

6素质教育是以( a )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7.( a )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 b.信息能力 c. 综合能力 d动手能力 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d )。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孔子 d.亚里士多德

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a )的教育。 a.创造人格 b.自尊 c.品德 d.知识 10.罗杰斯提出了( c )教学法。 a.发现 b.接受 c.非指导性 d.程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请将您的答案判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 )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 )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 )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 )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 )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 )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 )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 )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要点:

① 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的矛盾 ② 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 每一个要点各5分。

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①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②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③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第一个要点占4分,其余各占3分。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比较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罗斯杰的教育思想的异同。 要点:

⑴相同点:都属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本要点占4分。

⑵不同点:①马斯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指出自我实现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人格的教育。 ②罗斯杰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法。 每一个要点各占3分。

2.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要点: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本要点占4分。

⑵实质主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形式主义教育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各有其合理性。

⑶实质主义教育性忽略了能力培养,而形式主义教育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 ⑷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每一个要点各占2分。 五.案例分析题(30分)

材料:

一天下午,前进中学办公室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下面是通话中的具体对话(市教育局简称市局,前进中学简称中学): 市局:前进中学吗?

中学:是啊。

市局: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明天上午市人大去你们学校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请作好准备。

中学:我们学校上午都在上课,检查素质教育请下午来吧,我们的活动都在下午。 请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参考答案:⑴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是把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是各种活动。 提出问题所在得10分。

⑵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能够提出这一观点得10分,能够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得10分。如果从其它角度进行立论,并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

(1--2章)

一、正误判断题

( )1、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 ) 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

( )3、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 造”

( )4、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 )5、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6、“去问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 )7、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 么都不懂的差生。 (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 )9、“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 )11、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

( )12、世界是综合的,知识也是综和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 )13、在各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 ( )14、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提倡教师的专业化。

( )15、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阶段才能进行,不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 ( )16、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答案的,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 )17、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 )18、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因此,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样肯定能完成教学任务。

( )19、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容不得跳跃。为了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我们不得不格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

( )20、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学生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 “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 )22、散点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 )23、“人生有限,学海无边。”我们提倡直线教学。

( )24、散点教学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 )25、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 )26、前沿性、跳跃式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 )27、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

( )28、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 )29、“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课、音乐课。

( )30、学科知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的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1、————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 B、 活动课 C、 综合实践课 D、 体育课E、 艺术课 2、————、———— 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 B、 问题意识 C、 问题能力 D、 适应能力 E、 表达能力

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和———。

A、综合知识的水平 B、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C、 教师的学历 D、 教学技能 E、 教师的学识

4、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 。

A、知识的割裂 B、 理科综合 C、 文科综合 D、 过分强调理科教育 E、 过分强调文科教育

5、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A、合作式B、 探讨式 C、 跳跃式D、 探究式E、 研究式

6、———— 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A、科学精神 B、 科学知识 C、 科学方法 D、 科学态度 E、 科学意识 7、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A、知识 B、 程序 C、 假设 D、 方法 E、 结果

8、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A、 分析 B、 判断 C、 选择D、 接受 E、 掌握

9、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即——、——、————、——、——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

A、多种专业 B、 多种标准 C、多种形式 D、 多种时间 E、 多种机会 10、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智力 B、 思想 C、 情感D、 意志 E、 个性 三、简答题

1、你怎么理解“业有所专,学有所长”与综合性教学? 2、你怎么理解“人生有限,学海无边”与散点教学?

3、你怎么理解“师者,传道解惑也”与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四、案例分析题

1、“错误”也是课程资源。

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老师,而教3+2=6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我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课,看到这位老师因为一道例题的编写不当而连连向学生道歉,却丧失了一次辨错、纠错的极好机会。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自己犯错时,你是否“将错就错”地创设质疑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请从“去问题”教育的危害去分析之。 2、孩子的创新意识需要精心呵护

每天放学小明爸爸都会来接小明回家,有一天小明爸爸因为有事没来得及接他,他就自作主张不按原来那条路走,而是抄近路回到家中。迟来的父亲见不到儿子很生气,他一方面批评学校不注意安全教育,一方面打骂小明“小小年纪,胆量太大,以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请用现代的教育观去分析这父子俩的行为。 五、论述题

1、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你是怎样处理渐进与跳跃、前沿性与基础性、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之间的关系的?

2、从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中研究与接受之间的关系。

3、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使这一追求成为真正的可能。

但有人说“有了信息技术可以不要教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论述。

《教育新理念》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1、正;2、误;3、误;4、正;5、正;6、误;7、误;8、正;9、误;10、正;11、误

12、正;13、正;14、误;15、误;16、正;17、正;18、误;19、误;20、正;21、正 22、误;23、误;24、正;25、正;26、正;27、正;28、正;29、误;30、误

二、1、A;2、B、C、3、A、B;4、A;5、C;6、D;7、A、B、D;8、A、B、C、;9、B、C、D;10、B、C、D、或E

三、1、答:各行各业确实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从形势发展看能够综合所学知识以适应各种不同领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过去大学里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合乎考生的“胃口”,但从就业的角度看所谓专业不对口者大有人在,这些人运用综合知识根据需要实际问题。而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受重视,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答:散点教学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我国在基础教育重视“双基”教育是必要的,但在知识堆积如山、信息铺天盖地、变化日益加快的今天,追逐前沿的选择性的学习恐怕才是最要紧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最个性化的知识——即最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竞争需要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散点式教学的目的也是为这种选择提供一个空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完全人类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创造性的转化的知识。

4、答: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视为是知识的传播者,解答学生问题的绝对权威。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并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要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不断探究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凡是问题都要求有标准答案。

四、1、答:这位著名特级教师所说的话表达了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惟恐不及,在学生面前出现“错误”觉得很没面子,不懂得随机应变,“将错就错”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探究“错误”的存在之处。

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长期以来我们受“去问题”教学的危害,缺乏问题意识,怪不得人家会反问: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它干什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应该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逢勃生机与活力。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一名家长应学会启发、引导、保护孩子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小明的父亲每天能来接孩子,关心与爱护孩子其本意是好的,但不应该随意打骂孩子。增强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要随意挫伤孩子的创新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下一代教育的民族,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花多大的代价都舍得。问题是我们要孩子掌握的都是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的,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出自孩子思维发展要求的问题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捏着怕死,放了怕飞。”这样的思想。作为教师与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五、

1、参照教材P33—37。 2、参照教材P24—31。 3、参照教材P71—79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 ) A. 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2、 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 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 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 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 是否具有计划性。

3、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D ) A. 家庭教育 B. 教师培训 C. 课外活动 D. 课堂教学

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 D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C.《教学与发展》 D.《教育学》 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B) A.杜威 B.蔡元培 C.王国维 D.陶行知

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 B ) A.教学方法不当 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 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 D.都不是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B ) A.1993年B.1999年C.2001年D.2003年

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 D ) A.素质教育 B.大众教育C.网络教育 D.终身教育 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 C )

A.知识的积累 B.人际关系 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 D.上级领导的重视 10、“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 A ) A 孔子 B 老子 C庄子 D朱熹

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 B ) A.孔子 B.赫尔巴特 C.柏拉图 D.斯宾塞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 A )

A.马斯洛B.萨特 C.海德格尔 D.布贝尔

13、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B ) A.《明天的教师》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D.《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D )

A.要形成教学意识 B.要了解学生 C.编写教材 D.形成课程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 D ) A、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2、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B C D )

A、 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 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 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 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A B) A、 世界是综合的。

B、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 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 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4、.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A. 美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育对美的境界的追求

B. 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

C. 只要有利于美的精神的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

D. 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

5、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A B C D) A.以学生为本位 B.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 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 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 6、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A B C D)

A.高科技经济 B.道德经济 C.创新经济 D.全球化经济

7、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 (B C) A.从量的研究转向质的研究 B.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C. 从形式研究转向功能研究 D.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研究 8、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A B C D) A、明了 B、联想 C、 系统 D 、方法 三、判断题

1、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 )

2、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 )

3、 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 ) 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 )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 ) 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 7、 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 )

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颁布,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 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 ×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P17

(答案要点: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P30—31

(答案要点: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教育第三次飞跃的促进作用。75--76 参考答案:(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强化了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

(3)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4、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P101?

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影响着管理的风格、师生的关系的类型、影响着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论,明确地支配一种教育的实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5、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P152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系统——作概括和结论;

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6、从动态方面来说,教师的专业特性的含义是什么?P201 答:第一,教师的成长过程、发展规律。

第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机制、内容和方法。 第三,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和社会保障。 五、论述题

1、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39--93

答案要点:(1)分析学科的基本性质; (2)反思该学科教育的基本现状;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自己该学科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2、“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应享受生活”,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11--12 答案要点:(1)教师首先是一个人――完整的人。 (2)现实反思:教师有没有被生活抛弃? (3)克服障碍,享受生活。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什么? P110-11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知识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把接受性的积累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发展性的学习。未来的学生是否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否学会学习,这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其次,知识在结构上的综合化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知识、学科的发展,一方面不断的分化,一方面在不断综合,因此,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就远比具体学科详尽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第三,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对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国际性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要有现代国际沟通的基本技能,比如外语、计算机、法律金融等知识,要有现代的国际观念,比如共同发展的观念,民主与和平的观念,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观念等。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到题目中的括号里。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 a )提出来的。 a.杜威 b. 陶行知 c.陈鹤琴 d.布鲁纳 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d )。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c )。

a.客观性 b. 规定性 c.不确定性 d.永恒性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 d )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 b.分析能力 c.综合能力 d.创新思维 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 b )的发展。 a.特长突出 b.富有个性 c.均衡 d.一致 6素质教育是以( a )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7.( a )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 b.信息能力 c. 综合能力 d动手能力 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d )。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孔子 d.亚里士多德

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a )的教育。 a.创造人格 b.自尊 c.品德 d.知识 10.罗杰斯提出了( c )教学法。

a.发现 b.接受 c.非指导性 d.程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请将您的答案判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 )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 )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 )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 )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 )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 )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 )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 )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要点:

① 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的矛盾 ② 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 每一个要点各5分。

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①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②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③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第一个要点占4分,其余各占3分。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比较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罗斯杰的教育思想的异同。 要点:

⑴相同点:都属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本要点占4分。

⑵不同点:①马斯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指出自我实现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人格的教育。 ②罗斯杰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法。每一个要点各占3分。

2.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要点: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本要点占4分。

⑵实质主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形式主义教育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各有其合理性。

⑶实质主义教育性忽略了能力培养,而形式主义教育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 ⑷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每一个要点各占2分。 五.案例分析题(30分)

材料:

一天下午,前进中学办公室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下面是通话中的具体对话(市教育局简称市局,前进中学简称中学): 市局:前进中学吗? 中学:是啊。

市局: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明天上午市人大去你们学校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请作好准备。中学:我们学校上午都在上课,检查素质教育请下午来吧,我们的活动都在下午。 请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参考答案:⑴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是把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是各种活动。提出问题所在得10分。 ⑵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能够提出这一观点得10分,能够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得10分。如果从其它角度进行立论,并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

(1--2章)

一、正误判断题

( )1、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 ) 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

( )3、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 造”

( )4、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 )5、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6、“去问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 )7、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 么都不懂的差生。

(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 )9、“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 )11、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

( )12、世界是综合的,知识也是综和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 )13、在各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 ( )14、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提倡教师的专业化。

( )15、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阶段才能进行,不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 ( )16、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答案的,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 )17、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 )18、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因此,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样肯定能完成教学任务。

( )19、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容不得跳跃。为了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我们不得不格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

( )20、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学生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 “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 )22、散点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 )23、“人生有限,学海无边。”我们提倡直线教学。

( )24、散点教学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 )25、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 )26、前沿性、跳跃式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 )27、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

( )28、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 )29、“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课、音乐课。 ( )30、学科知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的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1、————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 B、 活动课 C、 综合实践课 D、 体育课E、 艺术课 2、————、———— 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 B、 问题意识 C、 问题能力 D、 适应能力 E、 表达能力

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和———。

A、综合知识的水平 B、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C、教师的学历 D、教学技能 E、教师的学识

4、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 。A、知识的割裂 B、 理科综合 C、 文科综合 D、 过分强调理科教育 E、过分强调文科教育

5、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A、合作式B、 探讨式 C、 跳跃式D、 探究式E、 研究式

6、———— 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A、科学精神 B、 科学知识 C、 科学方法 D、 科学态度 E、 科学意识 7、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A、知识 B、 程序 C、 假设 D、 方法 E、 结果

8、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A、 分析 B、 判断 C、 选择D、 接受 E、 掌握

9、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即——、——、————、——、——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

A、多种专业 B、 多种标准 C、多种形式 D、 多种时间 E、 多种机会

10、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智力 B、 思想 C、 情感D、 意志 E、 个性 三、简答题

1、你怎么理解“业有所专,学有所长”与综合性教学?

2、你怎么理解“人生有限,学海无边”与散点教学?

3、你怎么理解“师者,传道解惑也”与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四、案例分析题 1、“错误”也是课程资源。

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老师,而教3+2=6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我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课,看到这位老师因为一道例题的编写不当而连连向学生道歉,却丧失了一次辨错、纠错的极好机会。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自己犯错时,你是否“将错就错”地创设质疑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请从“去问题”教育的危害去分析之。 2、孩子的创新意识需要精心呵护

每天放学小明爸爸都会来接小明回家,有一天小明爸爸因为有事没来得及接他,他就自作主张不按原来那条路走,而是抄近路回到家中。迟来的父亲见不到儿子很生气,他一方面批评学校不注意安全教育,一方面打骂小明“小小年纪,胆量太大,以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请用现代的教育观去分析这父子俩的行为。 五、论述题

1、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你是怎样处理渐进与跳跃、前沿性与基础性、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之间的关系的?

2、从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中研究与接受之间的关系。

3、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使这一追求成为真正的可能。但有人说“有了信息技术可以不要教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论述。 《教育新理念》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1、正;2、误;3、误;4、正;5、正;6、误;7、误;8、正;9、误;10、正;11、误

12、正;13、正;14、误;15、误;16、正;17、正;18、误;19、误;20、正;21、正 22、误;23、误;24、正;25、正;26、正;27、正;28、正;29、误;30、误

二、1、A;2、B、C、3、A、B;4、A;5、C;6、D;7、A、B、D;8、A、B、C、;9、B、C、D;10、B、C、D、或E

三、1、答:各行各业确实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从形势发展看能够综合所学知识以适应各种不同领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过去大学里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合乎考生的“胃口”,但从就业的角度看所谓专业不对口者大有人在,这些人运用综合知识根据需要实际问题。而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受重视,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答:散点教学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我国在基础教育重视“双基”教育是必要的,但在知识堆积如山、信息铺天盖地、变化日益加快的今天,追逐前沿的选择性的学习恐怕才是最要紧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最个性化的知识——即最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竞争需要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散点式教学的目的也是为这种选择提供一个空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完全人类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创造性的转化的知识。

4、答: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视为是知识的传播者,解答学生问题的绝对权威。而以问题为

纽带的教学并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要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不断探究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凡是问题都要求有标准答案。

四、1、答:这位著名特级教师所说的话表达了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惟恐不及,在学生面前出现“错误”觉得很没面子,不懂得随机应变,“将错就错”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探究“错误”的存在之处。

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长期以来我们受“去问题”教学的危害,缺乏问题意识,怪不得人家会反问: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它干什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应该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逢勃生机与活力。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一名家长应学会启发、引导、保护孩子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小明的父亲每天能来接孩子,关心与爱护孩子其本意是好的,但不应该随意打骂孩子。增强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要随意挫伤孩子的创新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下一代教育的民族,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花多大的代价都舍得。问题是我们要孩子掌握的都是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的,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出自孩子思维发展要求的问题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捏着怕死,放了怕飞。”这样的思想。作为教师与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五、1、参照教材P33—37。2、参照教材P24—31。3、参照教材P71—79

简答论述复习题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

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何为真实的问题?

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系统——作概括和结论;

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 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 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 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决定》号召全党、全社会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思想性和时代性。 7、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

答: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念,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8、为什么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答: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创新的知识,将知识与经济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是什么?为什么?

答:培养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 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创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面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个人奋斗的勇气、集体协作的精神;需要精确的数字、创新的意识。这些,构成了创造性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 10、什么是“践行模式”。

答:知行合—、以知促行、以行观知、重在于行的教育模式称为“践行模式”。 11、简述法国保尔.朗格朗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答: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人们常常狭隘地将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或职后教育。 终身教育首先是对学校和一般制度化教育提出的批评。传统的学校体制很难适应日益迅速的变化,无法应付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教育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革新。终身教育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灵活多变的教育体制。

12、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

答:我们把以下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主义教育观:

①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重视知识的掌握、现象的研究,强调人自身力量的实现; ③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获得职业技能;

13、成功智力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成功智力的科学性首先来自于对传统智力理论及其测验结果的严肃剖析。

其次,斯腾伯格有力证明了人生的成功主要并不取决于分析性智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结合。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聪明程度有关,但聪明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等于成功。成功还与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关。第三,成功智力的理论更明显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若干获得成功的例证。 14、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层面?

答:第一个层面:课程支配权力的变化,第二个层面: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结构逐渐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第三个层次:教科书编写的多元化。 15、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答:人文主义教育也有难以摆脱的困境;

第—、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茅盾。 第二、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道德纪律的矛盾。

16、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什么?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第三.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作业一定是根据已有知识编制的,而研究件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事实需要展开的。

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17、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直线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完全安排好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旁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的,是无法跳过的。可是这样的假设既缺乏事实根据、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散点教学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样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18、当今对信息技术存在着哪些误解?

答: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信息技术与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化设备样,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 第二种误解,即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的原理,所以有极大的畏难情绪,有种非我辈所属的自卑心理。

19、简述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肯定社会既成的思想、制度、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为教育的使命主要就是继承社会的传统,使人在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尽快地社会化。 修道之为教——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

培养哲学王——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

两干多年后,17队纪中叶以后的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发挥了这一思想。成为西方功能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20、简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教育观最重要的代表是谁? 答: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夸美纽斯(1592—1670)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现实派代表。卢梭(1712—1778)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

21、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教育家主要有哪几位?他们提出了哪些教育观点?

答:在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教育家首推孔子,他构建了社会、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建立了以伦理道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建立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也建立了力行近乎仁的行动策略。中国第二位受到世界公认的教育家也许可推陶行知了,他提出了“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的理想。揭示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真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做万做学做真人”。 22、简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答:所谓研究的过程:

①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

②通过实验、或者通过调查、或者通过文献整理等等,去验证或推翻假设, ③把研究的过程、得到的数据写成报告, ④如果需要的话,提出某种建议。

23、你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 答: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

第一,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第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第四,素质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

第一,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

第二,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列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侣导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四.素质教育倡导每个学生育有个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素质教育是一种整体风貌,是一种完整人格的养成,而不是无数单个元素的相加。

24、课堂教学的革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②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③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④研究性教学;

⑤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25、教学方式的变革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的转变 ①追逐学科前沿。②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二、从消极被动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 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五、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26、传统知识观:

第一,知识是预设的;

第二,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的; 第三,人格化的。

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 ①被动接受的;

②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 ③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 27、对素质教育的几种误解:

误解之一,把素质教育误解为非知识教育。 误解之二,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 误解之三,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

误解之四,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以为搞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课堂外搞素质教育,课堂内搞应试教育”是这种错误观点的典型表现。课堂内不仅要搞素质教育,而且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误解之五,素质教育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无尽的追求,它是开放的,多元的,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热情激发出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澎湃长河。

28、老庄的“顺性达情”为代表的东方教育观点与卢梭的“以天性为师”的为代表的西方教育观点的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老庄是避世的,卢梭是入世的。

第二,老庄是无可无不可,卢梭是是非分明的。

第三,老庄是彻底打破规范反对任何规范的;而卢梭是追求合理规范的。 29、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哪些道路? 答:第一,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 第二,建立弹性教育制度。 第三,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第四,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 30.三艺:逻辑、文法、修辞。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1、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政策的绩效性; 第二,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第三,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3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门综合性学科异常迅速地发展起来:公共政策学。 33、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

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已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 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人文主义教育的第三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二、论述题

1、你怎样理解课堂教学中渐进与跳跃的关系?

答: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无不写有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

如果我们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如果不谋求跳跃式学习,我们离当代的知识、离知识的前沿会越来越远,永远接触不到科学的研究前沿。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跳跃式的学习相结合,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涉及难题并不是就要解决难题,但想要解决难题却必须以涉及难题为前提。 2、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以语文教师为例) 答: 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①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更不能把一篇篇的课文分解了,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整体观,文科教育就有流人八股教学的危险。 整体的教育观是感悟、理解、表达、获得精神的自由,

②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 ③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育,更是生命的对话。

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这才是文科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对人生价值的感悟、精神的自由、人文的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这样的文科教育一定会兴趣盎然的。

3、请结合学校教育生活的实际,谈谈你对“美育不是德育”的看法。 答:德育真的能包容美育吗?善能包容美吗?

①美育是关于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德育是关于道德理性和道德能力的教育。 ②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确定性。 ③美育在本质上是多元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元的。

④美育具有穿越时空和外在目的的力量;德育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在美育与德育之间保持良好的张力,倒是学校教育工作应有的使命和高超的艺术。

4、你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谈谈你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答: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以全世界1%的教育经费支撑了15%的教育人口,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总体上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堪与发达国家媲美。 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

第一,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第二.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方针。

第四,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缺乏个性对学生来说,是个人的不幸;对民族、对国家来说,是民族、是国家的不幸。

5、对知识的全面认识,能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答: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有:

①把事实、概念、规则的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②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6、科学主义的基本要点以及在教育上的典型模式。

答:科学主义的基本要点是:

第一,科学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成果,在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第二,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惟一可靠的方法;

第三,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主义促进了世界标准化、统一化的进程。 科学主义在教育上的典型模式是: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中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受教育就意味着上学。学校的核心是班级,辅之以阅览室和实验室。

7、试述教师的专业特性。

答;关于教师的专业特性,从静态的方面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专门化的学术知识,这通常以学历标准来衡量,

第二,教师的职业倾向性,比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教师强调的是有爱心、公正、自制力等。

第三,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比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教学艺术、教育机智、教学语言。 从动态的方面说:

第一,教师的成长过程、发展规律。

第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机制、内容和方法。

第三,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和社会保障。比如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发放、更新、教师待遇和社会法律地位等:

8、试分析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答:近10年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的线形观,打破了只有少数人是高智力的神话,认为人在智力上没有等级的差别,只有结构的不同,是异差而不是等差,在现实世界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成功智力、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技能的平衡组合。

成功的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为了取悦或培养英才,而是给所有的孩子机会,以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不同的孩子将各种不同的才华带入同一间教室,就如同不同的成人将不同的才能带入不同工作地一样。

9.如何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

答:教师优势的丧失与教师功能的穿刺并行不悖。恰恰相反,由于教师可以从次要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教师真正的功能,才更加凸现出来。

①使知识转化为智慧。传知已不重要,启智才是良师。 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知识经济的根本推动力在于知识的创新,所以创知的精神和相应的创知能力,是启智教育的最高目标。 ②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的成果,但却不能使其内化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的濡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 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平台,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本挑战。信息技术呼唤新世纪的教师。

10、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 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①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②实质主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形式主义教育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各有其合理性。

③实质主义教育性忽略了能力培养,形式主义教育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 ④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新理念》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到题目中的括号里。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 a )提出来的。 a.杜威 b. 陶行知 c.陈鹤琴 d.布鲁纳 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d )。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c )。

a.客观性 b. 规定性 c.不确定性 d.永恒性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 d )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 b.分析能力 c.综合能力 d.创新思维 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 b )的发展。 a.特长突出 b.富有个性 c.均衡 d.一致 6素质教育是以( a )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7.( a )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 b.信息能力 c. 综合能力 d动手能力 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d )。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孔子 d.亚里士多德 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a )的教育。 a.创造人格 b.自尊 c.品德 d.知识 10.罗杰斯提出了( c )教学法。

a.发现 b.接受 c.非指导性 d.程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请将您的答案判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 )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 )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 )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 )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 )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 )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 )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 )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要点:

① 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的矛盾 ② 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 每一个要点各5分。

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①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②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③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第一个要点占4分,其余各占3分。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比较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罗斯杰的教育思想的异同。 要点:

⑴相同点:都属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本要点占4分。

⑵不同点:①马斯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指出自我实现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人格的教育。

②罗斯杰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法。 每一个要点各占3分。

2.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要点: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本要点占4分。

⑵实质主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形式主义教育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各有其合理性。

⑶实质主义教育性忽略了能力培养,而形式主义教育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 ⑷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每一个要点各占2分。 五.案例分析题(30分) 材料:

一天下午,前进中学办公室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下面是通话中的具体对话(市教育局简称市局,前进中学简称中学): 市局:前进中学吗? 中学:是啊。 市局: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明天上午市人大去你们学校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请作好准备。 中学:我们学校上午都在上课,检查素质教育请下午来吧,我们的活动都在下午。 请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⑴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是把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是各种活动。 提出问题所在得10分。

⑵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能够提出这一观点得10分,能够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得10分。如果从其它角度进行立论,并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