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笔记+2

更新时间:2023-03-11 2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编 政治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 1、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

2、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奋斗目标。

3、中共三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复习题:1、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逮捕屠杀。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失败了。

5、从1927年8月1日起,中共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起义,在全国广泛开展了反对国民党的斗争,并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6、红军长征:1933年10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原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与陕北红军于陕甘苏区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6、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城,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

1

扩大会议,解决了当时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最后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的责任。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西安事变:1936年 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8、抗日战争的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日战争正式爆发。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在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9、平型关大捷:9月25日,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10、从1941年到1943年,敌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为了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中共中央先后提出十大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

1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制定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1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3、国共谈判: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为了争取时间进行内战准备,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4、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和“停战协议”,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15、三大战役: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即使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了辽、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西柏坡):①提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③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

2

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⑤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国民经济恢复: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为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过度到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在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复习题: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中共八大(1956年 北京):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实际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5、整风运动:1957年4月,中共在全党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6、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1月 ):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轨道。

7、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在会上,大家发扬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大跃进”以来实际工作和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8、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9、中共十一大(1977年 北京):华国锋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同江青反革命

3

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10、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5月,《光明日本》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开始把人们从多年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①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2、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做出了正确的结论。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2、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北京):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13、十二届三种全会(1984年 北京):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14、中国十三大(1987年,北京):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针,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5、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要求全党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

16、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中共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4

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年):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在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8、1999年的三次政治斗争:①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斗争;②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批评;③揭批“法轮功”的斗争。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继续前进的方向。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全面部署。大会深刻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写入党章。 22、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要内容:①大会首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科学的思想武器。②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阐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大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路线

党的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成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党的作风建设: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作风。在新时期,我们要着重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6

党的制度建设:(略)

四、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党的团结统一

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2、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就是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以及由此产生的行动上的一致。 五、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党的干部 1、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基础。

2、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党的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3、干部选拔标准:党章中明确规定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标准。

2013年9月16日整理

7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013年9月15日九龙坡简答): 第一,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

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第五,中共共产党领导的人们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阶段

毛泽东思想的开始萌芽:时间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21年7月至27年7月;代表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间为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即从27年“八七会议”到35年遵义会议。

毛泽东思想的走向成熟:时间为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间为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复习题: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8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

展;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复习题: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复习题: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们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论要点如下:(1)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并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2)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3)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等;(4)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4)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毛泽东指出,再社会主义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在革命军队建设上,毛泽东规定了人民

9

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指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在军事战略上,毛泽东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在统一战线和领导同盟者方面的政策和策略思想:①坚持求同存异,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②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③提出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④提出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⑤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统一给以政治教育。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的理论:毛泽东党的建设的理论,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注重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复习题:4、毛泽东思想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013年9月16日整理

10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特色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阶段

(一)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这是理论奠基阶段 (二) 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这是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三) 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到十六大,这是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四) 第四阶段:从十六大到现在,这是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1、时代性;2、民族性;3、实践性;4、开放性。(复习题: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

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三, 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

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第四,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阶段; 第四阶段:是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是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11

(党的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和成熟,十五大正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与发展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基本要求

第一, 实事求是的基本涵义及其基本要求:实事求实的基本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是理论联系实际;然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 解放思想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

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使思想和世界相符合,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实”。(邓小平) 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其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最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

(十六大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十八大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且逐渐确立了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的是的标准。(2)1986年,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即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雏形。(3)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本

12

质。(4)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进一步探索,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第三,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3、 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第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的需要。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内容: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首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其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再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4)最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3

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作了阐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确定“科教兴国”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必须做到:首先,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其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最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做到:①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兴发展道路;其次,②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③再次,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④最后,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4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以“假话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再到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三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第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①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②第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③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应该做到: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其次,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再次,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标和内容: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

15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的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第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第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第五,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必须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点为: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群众性。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次,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最后,科学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基本途径包括 其一,牢牢把握当代中 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其二,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其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其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五,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6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1、国防建设理论

第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其次,要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最后,建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第二,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 第四,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2、军队建设理论:第一,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二,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提高方位作战能力。第三,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基本内容:首先,“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次,实行“两种制度”;再次,在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最后,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问题,必须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下列原则: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十)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1、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其内涵包括: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向;②和平与发展揭示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③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二,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分层次、有重点地由外向内逐步推进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第三,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17

3、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 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第二,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发展对外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三,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

干涉内部事务。

第四, 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 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第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第二, 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

第四,依靠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2、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 按照“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和党的建设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18

第三,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五,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科学概念;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将神实质。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又阐述了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002年11月,十六大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4年3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进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共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 “三个代表”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集中体现在三个“坚持”上。

19

第一,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第二, 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第三,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三)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与其他发展理论相区别,就是以每个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复习题:2、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和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20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

(复习题:3、科学发展观有怎么的指导意义?)

21

2013年9月18日整理 补充材料 十八大报告及相关

1、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2、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一下基本要求:①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③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⑤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⑥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1、确保到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3、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7、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们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

22

光下运行。

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10、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1、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3、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O二O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4、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6、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17、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21、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2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3、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24、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的组成部门减至

23

25个。

25、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50万亿,增速为7.8%。 26、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

27、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8、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共享,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在人民。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面临的新机遇: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明年经济工作主要内容:

一、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三、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四、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五、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24

第二编 法律

第四章 法理学

第一节 法的一般原理

一、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复习题:1、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的规范性具体体现在:一是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二是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三是其在生效期间法能够反复适用。 二、法的分类

(一)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可分为国际法与国内法 (二)根据法的创制形式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三)根据法的效力、内容与制定程序可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 (四)根据法的适用范围可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四) 根据法所规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 三、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有三个特征:(1)、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1、平向法律关系:是指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最为典型。

2、纵向法律关系:是指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

25

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以行政法律关系为典型。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者负有义务的人。法律上所使用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是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2、 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主要有: (1)、物;(2)、行为;(3)、智力成果;(4)、人身利益。 (复习题:3、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种类?) (四)法律关系内容——权利和义务 1、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1)权力来源于权利;(2) 权力服务权利;(3)权利制约权力。(复习题:2、权力和权利的关系?) 3、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五)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1、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主要的条件有二 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2、法律事实的种类: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2)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法律行为包括直接意义上的作为,也包括不作为。

26

四、法的渊源:也称为法的表现形式,用以指称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由于法的制定主体及其相应权力的不同,法的效力等级也就不同。根据制定的机关和效力层级的不同,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复习题:5、法律渊源的种类?4、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意义?)

法的渊源的意义:

首先,法的渊源是区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法的渊源之所以有不同类别,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国家机关产生或认可。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是形式的法的问题。 再次,不同的法的渊源可以表现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

最后,不同法的渊源适合于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法的渊源亦有不同的技术特点。

五、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依照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程序法等基本法律部门组成。

(复习题:6、我国的法律体系?)

六、法的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可分为空间上的效力、时间上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一)空间上的效力。在我国,凡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除有特别规定外,一经公布施行,就在我国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地方政权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只在所辖的地区内生效。 (二)时间上的效力。主要包括法的生效、失效和溯及力等问题。法通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但有的法本身就规定了生效日期。法的失效通常有明示与默示两种形式。 我国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我国一般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处罚较轻时,从新法。 (三)对人效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有的可以适用外国法,有的则须

27

适用中国法。 第二对外国公民的权利。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般适用中国的法律,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

第二节 法治理论

一、法治的含义

(一)法治的概念:法治是指以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

(二)法治的特征:(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2)、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3)、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4)、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

二、法治的基本精神:1、良法之治;2、法律至上;3、权利本位

(复习题:7、法治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第三节 法的运行

一、立法

(一)立法与立法体制

1、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复习题:8、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 2、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下属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

28

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5)、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6)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不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二)、立法程序:1、提出法案;2、审议法案;3、表决和通过法案;4、公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法律)(复习题:8、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 二、执法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执法的特征:1、主动性;2、广泛性;3、具体性;4、单方性;5、强制性。

(三)执法的原则:①行政法治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行政效率原则。

(复习题:9、执法的原则?)

三、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违宪案件的活动。

司法的特征:1、中立性;2、权威性;3、被动性;4、独立性。(13年九龙坡)

(复习题:10、司法的特征和基本要求?)

(二)我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我国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

(复习题:10、司法的特征和基本要求?)

2、司法的基本原则:①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④③专门机关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⑤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四、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法律监督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法律监督指有

29

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法等法制运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将法律监督分为国家机关督促。 (二)法律监督的构成:1、主体: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2、对象:运用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也包括运用公共权力、具有政治优势地位的政治或社会组织。3、内容:主要指向监督对象行为和结果的合法性,一定范围内也指向行为和结果的合理性。4、依据:宪法和法律。

(三)法律监督的分类 (四)国家监督

1、国家监督的概念和特点: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具有:(1)法定性;(2)严格程序性;(3)直接效力性。

2、国家监督的种类:(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五、法律解释:我国的法律的正式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我国法律解释体制从总体上看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分工配合的体制。

第四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一、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所产生的应由相关主体承担的具有法定强制性的不利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三)违法行为及产生法律责任的其他原因

1、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狭义的违法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

2、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1)违法行为;(2)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是产生民事法律责任的重要原因。(3)法律规定。主要是指法律上规定的无过错责任或者叫

30

严格责任。

(四)法律责任的目的与功能 1、法律责任的目的

2、法律责任的功能:(1)惩罚功能;(2)救济功能;(3)预防功能。 (五)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六)法律责任的分类

(复习题:11、法律责任的分类及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特点?)

1、刑事责任。特点为:(1)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责任。(2)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3)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4)刑事责任通常是一种个人责任。

2、民事责任。目的为了恢复被损害的权利。特点为:(1)民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2)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违反了民事义务;(3)民事责任以财产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性责任为辅;(4)民事责任是一种补偿性责任;(5)民事责任是相对性的责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责任。

3、行政责任。特点为:(1)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 (3)在通常情况下,行政责任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4)由于行政违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 4、违宪责任

(七)法律责任归责的基本原则:1、责任法定原则;2、公正原则:实质公正和形式公正;3、效益原则。

(八)法律责任的免除:亦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包括:1、时效免责;2、不诉及和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补救免责;5、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二、法律制裁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是法律责任的被动实现方式。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1、刑事制裁;

31

2、民事制裁

3、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4、违宪制裁。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

民事制裁与刑事的制裁的区别:

1、制裁目的不同,刑事制裁旨在预防犯罪;民事制裁的目的主要是补救被害人的损失。

2、程序不同。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起公诉;而民事制裁一般要由被侵害人主动向法院提起起诉。

3、在方式上,刑事制裁以剥夺或限制自由为重要内容;民事制裁则主要是对受害人的财产补偿。

(复习题:12、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的区别?)

2013年9月18日整理

32

第五章 宪法学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 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含义: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它是特定社会政治经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宪法是国家颁布的法律的一种,具有法共性和共同特征。但是宪法又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它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表现在:

1、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不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宪法的阶级本质:从宪法的本质上看,它是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这一本质主要体现在: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2、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3、宪法随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四)宪法的分类

1、按照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英国是最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2、按照宪法有无严格的创制机关和程序,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英国是实行柔性宪法的国家。

3、按照制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如1814年制定的挪威王国宪法、1889年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协定宪法如法国的1830年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公民直接或其选出的代表制定的宪法。 (五)宪法的历史沿革

1、清政府于1906年进行为期12年的预备立宪,1908年9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

33

出台了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重大信条十九条》。

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颁布过四部宪法,即54宪法、75宪法、78宪法和82宪法,现行宪法是82宪法,分别在88年、93年、99年和04年进行过四次修订。

二、 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复习题:2、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宪法的形式:宪法形式,即宪法的形式渊源、宪法的渊源形式,也可直接理解为宪法渊源,它是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宪法的各种创制方式及其外在表现。我国的宪法渊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2、宪法性法律;3、宪法惯例;4、宪法解释;5、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复习题:我国宪法的主要(渊源)形式?)

四、宪法监督

(一)宪法监督的含义: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二)宪法监督的类型:1、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2、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3、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的实施。(复习题:3、宪法监督的类型?) (三)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我国实行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二节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

一、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4

相互关系:国体和政体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概括地说,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样的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形式,好的政体可以更充分体现国体的性质,反之,则会妨碍国体性质的视线。

(复习题:4、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一般而言,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种国家结构形式,即单一制和联邦制。 1、单一制: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而各组成单位都是一国不可分割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

2、联邦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所结成的联盟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决定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1、民族因素;2、经济因素;3、地理因素;4、历史因素。

(四)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单一制的国家特种我国都具备: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套中央机关体系;公民只有一个国籍;中央人民政府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国际法主体;地方所行使的权力来源于中央的立法授予。同时我国的单一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1、我国没有实行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和地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自治权;3、为解决历史阴历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了特别行政区。

(复习题: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