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压力容器用材料基础知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8 01:13: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培训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金属材料分类
金属学和热处理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金属材料的检验
5.1 金属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分为两大类,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通常将以铁、锰、铬为基的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其中以铁为基的合金通常称为钢。以其余金属元素为基的合金称为有色金属。 5.1.1 按冶炼方法分类:
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每一种还可以根据炉衬材料的不同,分为碱性和酸性。 按钢液脱氧程度和铸锭制度的不同,碳素钢可分: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5.1.2 按用途分类: 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5.1.3 按金相组织分类
①按平衡状态或退火状态的组织分: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莱氏体钢 ②按正火组织分: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钢
③按加热冷却时有无相变和室温时的金相组织分:铁素体钢、奥氏体钢、马氏体钢。 5.1.4 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素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 1.碳素钢
含碳量小于2.06%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含有少量的硫、磷、硅、氧、氮等元素。含碳量超过2.06%的铁碳合金称为铁。
碳素钢按照硫、磷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称为 普通钢(P≤0.045%,S≤0.050%) 优质钢(P、S均≤0.035%)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压力容器常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有Q245R钢板(R表示压力容器专用钢板);10、20钢钢管;20、35钢锻件。 2.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合金钢叫做低合金钢。合金含量在5-10%之间称为中合金钢;大于10%的称为高合金钢。
低合金钢是相对于碳钢而言的,是在碳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而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加入的合金量超过碳钢正常生产方法所具有的一般含量时,称这种钢为合金钢。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低温和高温性能等均优于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 压力容器常用低合金钢有:
钢板:Q345R、Q370R、15CrMoR、16MnDR、15MnNiDR、 09MnNiDR;07MnMoVR、07MnNiMoDR (D表示低温用钢)
钢管:16Mn、09MnD;
锻件:16Mn、20MnMo、16MnD、09MnNiD、12Cr1MoV。
3.高合金钢是指在钢铁中有合金元素在10%以上的合金钢。压力容器中采用的低碳或超低碳高合金钢大多是耐腐蚀、耐高温钢;铬钢、铬镍钢、铬镍钼钢。 (1)铬钢:0Cr13 是常用的铁素体不锈钢
有较高的强度、塑性、韧性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在室温的稀硝酸以及弱有机酸中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但不耐硫酸、盐酸、热磷酸等介质的腐蚀 (2)铬镍钢
0Cr18Ni9、0Cr18Ni10Ti、00Cr19Ni10这三种钢均属于奥氏体不锈钢。
0Cr18Ni9:在固溶态,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冷加工性,在氧化性酸和大气、水、蒸汽等介质中耐腐蚀性亦佳;但长期在水及蒸汽中工作时,0Cr18Ni9有晶间腐蚀倾向,并且在氯化物溶液中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3)铬镍钼钢:00Cr19Ni13Mo3 是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耐应力腐蚀、小孔腐蚀的性能良好,适用于制造介质中含氯离子的设备 4.复合板
基层:与介质不接触,主要起承载作用,通常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复层:与介质直接接触,要求与介质有良好的相容性,通常为不锈钢、钛等耐腐蚀材料,其厚度一般为基层厚度的1/10~1/3。 复合板应用特点:
用复合板制造耐腐蚀压力容器,可大量节省昂贵的耐腐蚀材料,从而降低压力容器的制造成本。 复合板的焊接比一般钢板复杂,焊接接头往往是耐腐蚀的薄弱环节,因此壁厚较薄、直径小的压力容器最好不用复合板。
5.2 金属学基本知识 5.2.1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1)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是指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体。常态下金属主要以晶体形式存在。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非晶体是指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互相转化。
根本区别: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不具备这一特点。
(2)晶格与晶胞
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直线的交点(原子中心)称结点。 空间点阵:由结点形成的空间点的阵列称空间点阵。 晶胞:能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胞参数:晶胞的三组棱长a、b、c及棱间交角α、β、γ。
晶系:根据晶胞参数不同,将晶体分为七种晶系。 90%以上的金属具有立方晶系和六方晶系。
1855年,法国学者奥古斯特2布拉菲用数学方法证明空间点阵共有且只能有14种,并归纳为七个晶系。
立方 a=b=c, α=β=γ=90° 四方 a=b≠c, α=β=γ=90° 正交 a≠b≠c, α=β=γ=90° 单斜 a≠b≠c α=γ=90° β≠90°
三斜 a≠b≠c, α≠β≠γ 六方 a=b≠c, α=β=90°, γ=120° 菱方 a=b=c, α=β=γ
5.2.2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 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原子是通过正离子与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而结合的,称为金属键。 金属原子趋向于紧密排列。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及金属光泽。
常见纯金属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和密排六方(hcp)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
常见金属:-Fe、Cr、W、Mo、V、Nb等
体心立方晶胞
显微镜光学系统原理图
(8)便携式现场金相仪
现场金相的程序与实验室金相分析程序相同,所不同的是试样检测面的准备方式不同。现场金相适合于不能或不便于取样的工件。
为提高工作效率,现场金相检验的打磨、抛光一般采用电动工具来完成。金相仪采用能够磁性等方式吸附到铁磁性材料上去的装置来完成固定。 (9)现场图像的获取
采用与现场金相仪相同接口的照相机,通过转换接头,直接照相。
采用CCD转换器件,将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在电脑上还原为图像信号。
采用现场覆膜的方式获得现场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覆形图像,再在实验室采用台式显微镜观察。
5.4.4 不锈钢耐腐蚀试验
GB/T4334-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方法A: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 方法B: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 方法C: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 方法D: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 方法E: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试验方法
GB/T 4334.6-2015 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方法A: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
适用于检验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筛选试验方法,试样在10%草酸溶液中电解浸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浸蚀表面的金相组织,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硫酸-硫酸铁、65%硝酸、硝酸-氢氟酸以及硫酸-硫酸铜等长时间热酸试验。
在不允许怕破坏试件结构和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
1)将100g草酸溶解于9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0%草酸溶液。对含钼钢种可将100g过硫酸铵溶解于900ml蒸馏水或支离子水中,制成10%过硫酸铵溶液,代替10%草酸溶液。 试验步骤:
2)把浸蚀试样作为阳极,倒入10%草酸溶液,以不锈钢板或不锈钢片作为阴极,接通电路。电流密度为1A/cm,浸蚀时间90s,浸蚀溶液温度20~50℃。用10%过硫酸铵溶液浸蚀时,电流密度为1A/cm,浸蚀时间5~10min。 试验步骤:
3)试样浸蚀后用流水洗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的全部浸蚀表面,放大倍数为200~500倍,根据其组织特征确定是否进行其它耐腐蚀试验。 方法B: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
2
2
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硫酸-硫酸铁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的一种试验方法。
实验步骤:
1)将硫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50±0.3%(质量百分比)的硫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600ml加入25g硫酸铁加热溶解配制成试验溶液。
2)测量试样尺寸,计算试样面积(取三位有效数字)。 3)试验前后称质量(准确到1mg)。
4)溶液量按试样表面积计算,其量不小于20ml/cm。每次试验用新的溶液。
5)试样放在试验溶液中用玻璃支架保持于溶液中部,连续煮沸120h。每一容器内只放一个试样。 6)试验后取出试样,在流水中用软刷子刷掉表面的腐蚀产物,洗净、干燥、称重。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为:
2
式中:
W前——试验前试样重量,单位为克(g); W后——试验后试样重量,单位为克(g); S——试样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 T——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 方法C: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
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65%硝酸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的试验方法。 实验步骤
1)试验溶液的配制 将硝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65±0.2%(质量百分比)的硫酸溶液。 2)、3)、4)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
5)每周期连续煮沸48h,试验五个周期。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焊接试样发现刀状腐蚀即为具有晶间腐蚀倾向,性质可疑时,可用金相法判定。 方法D: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
适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用在70℃、10%硝酸-3%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率的比值来判定晶间腐蚀倾向。 实验步骤:
1)试验溶液:将硝酸和氢氟酸试剂,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3%的氢氟酸试验溶液。
2)、3)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
4)将支架放入容器中,溶液量按试样表面积计算,其量不少于10ml/cm。
5)装有试验溶液的容器放入恒温水槽中,试验溶液的温度加热到70±0.5℃时再将试样放入容器内的支架上,使试样处于溶液中部,连续保持2h。每一容器内只放一个试样。 6)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
7)试验两个周期,每周期为2h。每周期必须使用新的溶液。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将两周期的腐蚀率相加,然后按下式求腐蚀率的比值,取两位小数: 对于一般含碳量的钢种:
2
2
方法E: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试验方法
适用于检验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在加有铜屑的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的晶间腐蚀倾向。 实验步骤:
1)试验溶液配制时将100g硫酸铜溶解于7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00ml硫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配制成硫酸-硫酸铜溶液。
2)试验前将试样用适当的溶剂或洗涤剂(非氯化物)去油并干燥。
3)在烧瓶底部铺一层铜屑,然后放置试样。保证每个试样与铜屑接触的情况下,同一烧瓶中允许放几层同一钢种的试样,但是,试样之间要互不接触。
4)试验溶液应高出最上层试样20mm以上,每次试验都应使用新的试验溶液。
5)将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通以冷却水,加热试验溶液,使之保持微沸状态,连续加热16h。 6)试验后取出试样、洗净、干燥、弯曲。试验结果评定:焊接件试样弯曲角度为180°,沿熔合线进行弯曲。当试样厚度不大于1mm时,压头直径为1mm;当试样厚度大于1mm时,压头直径为5mm。弯曲后的试样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弯曲试样外表面,有无因晶间腐蚀而产生的裂纹。 GB/T 4334.6-2015 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适用于测定含钼奥氏体系不锈钢在沸腾5%硫酸溶液中的腐蚀失重,以试验不锈钢耐均匀腐蚀性能。 实验步骤:
试验溶液量根据试样表面积按25mL/cm-30mL/cm计算。
每个试验容器限放一个试样,试样置于玻璃架上,并处于溶液的中部位置,连续沸腾时间为6小时。 实验前后称量试样,精确到1mg。
溶液沸腾后再放入试样,为了防止试样放入时发生突然沸腾现象,可调节电炉,使溶液恰处于沸点下停沸状态时,放入试样,然后再加热,溶液重新沸腾时,开始计时。
试验后,从试验溶液中取出试样,用在室温下的30%硝酸溶液酸洗并在水中清洗,或在流水中使用软刷等刷洗,以清除试样表面上的腐蚀产物,干燥后称量。 每次试验平行试样不得少于3个 每次试验必须使用新的试验溶液。 以腐蚀速率评定试验结果。
2
2
式中:
W前——试验前试样重量,g; W后——试验后试样重量,g; S——试样总面积,m ;
2
T——试验时间,h。
计算结果按GB/T8170进行数值修约,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台式直读光谱仪
移动式直读光谱仪 5.4.2 力学性能实验设备 1.拉伸试验
20t万能试验机
100t万能试验机 相关标准: 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1-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2-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符号 名称 L H C Go 尺寸 公差 150 —— 符号 名称 W 端部宽度 厚度 中间平行部分宽度 半径(最小) 尺寸 20 公差 土 0.2 总长(最小) 夹具间距离 中间平行部分长度 标距(或有效部分) 115 士 5.0 d 60 50 士 0.5 b 士 0.5 R 见正文4.3 10 60 士 0.2 2.弯曲试验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653-2008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3.冲击试验
GB/T 229-2007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650-2008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示意图 表2 试样的尺寸与偏差 名 称 长度 高度a 宽度a —标准试样 ——小试样 —小试样 —小试样 缺口角度 缺口底部高度 缺口根部半径 缺口对称面-端部距离* 缺口对称面试样纵轴角度 试样纵向面间夹角 1 2 3 4 — 5 1 h m 符号 V型缺口试样 U型缺口试样 公称尺寸 机加工偏差 55 mm 士 0.60 mm 士 0.11 mm 士 0.11 mm 士 0.11 mm 士 0.06 mm 一 一 士0.09 mm 士 0.09 mm 土 0.07 mm ±0.42 mm° 士 2° 土 2° 及序号 公称尺寸 机加工偏差 55 mm 10 mm 10 mm 7.5 mm 5 mm 2.5 mm 45° 8 mm 0.25 mm 27.5 mm 90° 90° 士 0.60 mm 士0.075 mm 10 mm 士 0.11 mm 士 0.11mm 士 0.06 mm 士 0.04 mm ±2° 士0.075 mm 10 mm 7.5 mm 5 mm 一 一 8 mmb 5 mmb 士0.025 mm 1 mm ±0.42 mmc 士 2° 土 2° 27.5 mm 90° 90° a除端部外,试样表面粗糙度应优于尺Ra5μm。 b如规定其他裔度,应规定相应偏差。 c对自动定位试样的试验机,建议偏差用±0.165 mm代替士0.42 mm。
4.硬度检测
GB/T 230.1-2009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2009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654-2008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GB/T 4340.1-2009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 布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
便携式里氏硬度计:
里氏硬度计冲击装置结构
里氏硬度计现场使用方法
里氏硬度计现场使用要求:
因里氏硬度直接测量的参量是冲击头的速度比值,因此待测设备表面状况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被测表面必须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 不得有油污。
当被测表面曲率半径R小于30mm或大于50mm的试件在测试时应使用小支承环。
硬度测试开始之前应该首先选择所测试的材料类型,并选择冲击装置的运动方向。并选择需要的硬度制式。
5.4.3 金相检验 1.相关标准 显微组织标准:
GB/T 13298-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1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9441-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7216-2009 灰铸铁金相 晶粒度标准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钢的脱碳层深度标准:
GB/T 224-2008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钢中夹杂物含量标准: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钢的低倍组织标准
GB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2.检测过程 (1)取样
将较大试样切割形成可以镶嵌较小的试样。切割过程中必须水冷却,以避免机械切割加热对待检样品
显微组织的影响。
取样原则:
应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和磨面。对于铸件须从表层到中心同时取样观察;对于轧制及锻造材料则应同时截取横向和纵向试样;对于一般的热处理零件,可取任一截面。
截取的试样尺寸,通常直径为12—15mm,高度和边长为12—15mm的圆柱形和方形,原则以便于手握为宜
(2)镶嵌试样
将切割下来的不是整形、不易于拿的微小金相试样进行热固性塑料压制。成形后可方便地进行试样打磨抛光操做、也有利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显微组织测定。
镶嵌方法
热镶嵌:用热凝树脂(如胶木粉等),在镶嵌机上进行。适应于在低温及不大的压力下组织不产生变化的材料。
冷镶嵌:用树脂加固化剂(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等)进行,不需要设备,在模子里浇铸镶嵌。适应于不能加热及加压的材料。
机械夹持:通常用螺丝将样品与钢板固定,样品之间可用金属垫片隔开,也适应于不能加热的材料。 (3)金相试样粗磨
取好样后,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同时去掉取样时有组织变化的部分,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可将棱角磨平,并将观察面磨平,打磨时用水冷却。
(4)细磨
一般手工磨制或在预磨机上进行。更换砂纸时,要把手、样品、玻璃板等清理干净,打磨方向并与上道磨痕方向垂直磨制,磨到前道磨痕完全消失时才能更换砂纸,砂纸颗粒编号越大,金属表面打磨越光滑。 (5)抛光
消除细磨留下的磨痕,获得光亮无痕的镜面。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和复合抛光等,最常用的是机械抛光。
(6)腐蚀
经过抛光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除非金属夹杂物、石墨、裂纹及磨痕等能看到外,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要看到组织必须进行腐蚀。腐蚀的方法有多种,如化学腐蚀、电解腐蚀、恒电位腐蚀等,最常用的是化学腐蚀法。
一般碳钢与低合金钢采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奥氏体不锈钢采用王水腐蚀。 (7)显微组织观察
金相学主要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组织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既包含材料显微组织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
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构成材料的相和组织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亚晶)、非金属夹杂物乃至某些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间排布状态等。 研究级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4.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
(1)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
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滲碳体称三次渗碳体,用Fe3CⅢ表示。F+Fe3CⅢ以不连续网状或片状分布于晶界。 随温度下降,F+Fe3CⅢ量不断 增加,合金的室温下组织为F+Fe3CⅢ
(2)共析钢的结 晶过程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珠光体在光镜下呈指纹状. 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共析渗碳体。
S点以下,共析a中析出Fe3CⅢ,与共析Fe3C结合不易分辨。室温组织为P。
(3)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0.09~0.53%C亚共析钢冷却时发生反应 以0.45%C的钢为例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亚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为F+P。 在0.0218~0.77%C范围内。 珠光体的量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4)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合金在1~2点转变为γ,到3点,开始析出Fe3C。从奥氏体中析出的Fe3C称二次渗碳体,用Fe3C11表示,其沿晶界呈网状分布。
温度下降, Fe3C11量增加。到4点,γ成分沿ES线变化到S点,余下的γ转变为P。
含1.4%C钢的组织 P+ Fe3CⅡ
5.2.3.3 金属材料热处理 临界温度与实际转变温度
铁碳相图中PSK、GS、ES线分别用A1、A3 、Acm表示。
实际加热或冷却时存在着过冷或过热现象,因此将钢加热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c1、Ac3、Accm表示;冷却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r1、Ar3、Arcm表示
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1)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加热分两种:一种是在A1以下加热,不发生相变;另一种是在临界点以上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称奥氏体化。
(2)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γ晶粒粗大。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形核率越高,晶粒越细。 合金元素:
■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Ti、V、Nb、Ta、Zr、W、Mo、 Cr、A1等碳化物和氮化物形成元素。 ■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Mn、P、C、IV。 原始组织:平衡状态的组织有利于获得细晶粒。
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后的组织也粗大,降低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因此加热得到细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是热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2.奥氏体的冷却
(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及转变过程:
处于临界点A1以下的奥氏体称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非稳定组织,迟早要发生转变。随过冷度不同,过冷奥氏体将发生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三种类型转变。 (2)共析钢珠光体转变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及性能
过冷奥氏体在A1到550.C间将转变为珠光体类型组织,它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根据片层厚薄不同,又细分为珠光体、素氏体和托氏体。
珠光体转变过程
珠光体转变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渗碳体晶核首先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在长大过程中,其两侧奥氏体的含碳量下降,促进了铁素体形核,两者相间形核并长大,形成一个珠光体团。 珠光体转变是扩散型转变。
(3)贝氏体转变
1.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及性能
过冷奥氏体在550。C-230。C(Ms)间将转变为贝氏体类型组织,贝氏体用符号B表示。 根据其组织形态不同,贝氏体又分为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
正在阅读:
4压力容器用材料基础知识 - 图文09-18
中共甘孜州委宣传部04-02
利用技侦手段搜集电子证据03-13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意见11-06
外贸函电范例一般商业书信08-12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04-17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编程试题(A)06-07
华科金工实习报告答案10-09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 secret02-01
中国经济的现状分析_赵力09-06
- 病理学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 某大桥桥面铺装工程开工报告 - secret
- 叉车司机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职业生涯规划 - 图文
- 2014江苏高考练习-解析几何50题
-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作刍议
- 自考外国文学史资料 - 精华笔记历年试题及答案 - 真题 - 模拟试题打包下载
- 承导线架设技术交底
- 蛋白质化学试题
- 发展党员材料规范
- 人大国际商务硕士考研需要看什么课本和参考书
- 主板 - 图文
- 英语大二上期末复习
- 即兴评述题目分类
- 工程材料答案全、
- 2016-2017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名校资料)
- 最新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标准 - 图文
- 金水湾监理规划
- 动词时态练习题大全
- 2016-2017-1学期《体育》补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