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大二国贸考试资料
更新时间:2024-04-23 07: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有哪些? 重商主义观点
(1)财富: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是国家富强的象征
(2)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3)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4)贸易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政策主张: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货币差额论:
1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2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贸易差额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 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
2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和评价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绝对优势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
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
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 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双赢博弈” 。
2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一小部分贸易——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利 。
3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评价 比较优势论的内容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
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或称比较优势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势商品),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贸易基础:(相对)技术水平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 ?(相对)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 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是最有效率的,而另一国都是效率最低的,但只要它们在生产不同产品的优势(或劣势)上存在任何差别,它们就能够从相互间的贸易中获益。 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各个国家应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为英国倡导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2、该理论未对国际贸易的交换比例如何确定做出合理的解释。
3、未涉及到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如何分配 的问题。 4、只分析产品供给,没有考虑世界市场的需求。 4提供曲线、贸易条件的意义
提供曲线的定义: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译作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
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提供曲线意义:提供曲线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对价格下,一企国家为了换得一定量的 Y( 或 x) 商品所愿意提供的 x( 或 Y) 商品的量。这些进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国的需求量和供给条件 ( 即生产可能性 ) 所决定的。因而提供曲线既可以看作供给曲线,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线。作为供给曲线,它表明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产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该国就会增加出口品的供给;作为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这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该国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进口。于是,国际贸易中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就结合在提供曲线中,因而可以用提供曲线来分析国际的均衡。 贸易条件定义: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
? 国际贸易条件
A. 国际贸易条件TOT或叫国际交换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
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B. 国际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的经济意义: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国得自对外贸易的好处的变化状况,用于衡量该时期该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
2、贸易条件 :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5要素禀赋理论的概念、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H-O理论强调一国的要素禀赋是导致国与国之间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之一
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下,自由贸易将使要素价格基本上完全、而不是局部均等。这些特定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无交换成本、不完全专业化、相同的线性其次生产函数、无外生经济、在所有相对要素价格上相对要素密集程度不变、要素质量相同、要素数量不大于商品数量。这种绝妙的阐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最后推广到了n个国家、n种要素和n种物品;H-O理论则没能做到这一点,它至今仍只是一个讨论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的定理 7
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 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解释的理论 (一)要素种类和要素异质说 (二)人力资本说 (三)贸易保护说 (四)自然资源说 (五)要素密集度逆转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六)需求偏好的逆转 (七)贸易政策的扭曲
8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1) 产业内贸易(定义,衡量指标)
同类的可替代的产品之间的贸易,即在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内同时进口出口相似的产品,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也称之为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或贸易重叠(Trade Overlap)。 PPT 14
(2) 需求相似论(提出者,理论的内容)PPT 21
研究的角度:从需求方面,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研究的产品:制成品
研究的国家:要素禀赋相近的发达国家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观点一:出口最初为满足国内需求
1.产品生产初期,对本国市场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对国外市场的熟悉程度,因此更看重国内市场的获利机会。
2.新技术的发明其动力首先来自本国需求。
(新技术带来生产规模扩大,国内供给>国内需求)
3. 新产品交流(产品市场适应性)在国内具有成本优势-交流成本低。 观点二:产业内贸易程度决定于两国消费者偏好相似程度
林德认为,两国需求偏好越相似,则其间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两国偏好越相似,则一国有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 两国偏好越完全一样,则两国的进出口结构也可能一样,一国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国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观点三: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决定于平均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相似的发达国间偏好相似,决定了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最大。 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发达国与发展国家间,则会因穷国收入分配的不均→穷国中的高收入者和富国中的中低收入者需求偏好的一致→穷国、富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其需求偏好就相似,两国产业内贸易范围最大;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大,其需求偏好就相异,两国产业内贸易存在障碍; 两国中一国是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另一国没有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
对需求相似理论的简评 积极方面:
1.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2.解释产业内贸易。假设产品系列是行业内的垂直差异产品,质量高低从上到下排列。产业内贸易来源于消费者的收入相近和偏好重叠。
不足之处:
1.不能解释贸易流向
2.不能完全解释产业内贸易,现实中厂商只生产一类产品中的有限品种。 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保持单位成本很低。
9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创新过失该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产品成熟阶段:发达国家成为该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国,创新过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产品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成为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其比较优势的要素不同,从而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不相同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具体内容阶段
第一阶段: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第四阶段:衰退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
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
典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10保护贸易理论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政策主张、主要观点(论据)
保护贸易理论发展轨迹概述
1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早晚期重商主义理论
(1)财富: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是国家富强的象征
(2)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3)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4)贸易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政策主张: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货币差额论:
1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2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贸易差额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 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
2 、近代保护贸易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李斯特,。
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 “世界主义经济学”, 认为它只有在世界各国是一个世界联盟并有持久和平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忽视了民族国家利益。如果实行自由贸易, 落后国家就会屈服于经济强国的优势之下。
2本国制定政策要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不考虑对外国的影响
3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他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 认为各国要根据它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李斯特主张:
1李斯特根据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划分了五个历史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只有处在第四个阶段时, 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以防止发达国家的工业品打击本国产业。
2主张区别不同的情况、有步骤地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分阶段对本国幼稚工业进行保护,并按照产业进行调整。 3指出, 对于幼稚工业的保护应该是有限制的, 当一个产业能够自立或长期扶植不起来时, 就应取消保护措施。30年 李斯特的上述观点被称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 标志着保护贸易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中的牢固地位。
评价:“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并不是对自由贸易的完全否定, 也不是对全部产业的保护, 而是指出了适当保护贸易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反映了当时德国工业资产阶级力图对抗英法强大的竞争力量从而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有重大参考价值的。但是,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 其一是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很难确定哪些工业符合幼稚工业
的条件, 而且一旦确定某项工业为幼稚工业予以保护后就很难取消; 其二是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 如果对象选对但是手段用错, 其结果仍然达不到通过保护幼稚工业来促使其成长的目的。
1. 简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答:19世纪德国最进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其主要观点如下: ㈠ 对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错误的以将来才能实现的世界联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他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包括原始未开化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只看到当前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多少好处,因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主张国家通过干预对外贸易来促进本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㈡ 提出保护的对象,时间和手段(有限保护) ⒈ 保护的对象(有条件的保护):
① 农业不需要保护,工业发达后,农业就会兴旺 ② 没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幼稚工业,不需要保护 ③ 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 ⒉ 保护的时间
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被保护的工业如果超过这一期限仍未能自立和发展,就不再予以保护
⒊ 保护的手段:
禁止载入和征收高关税,但对复杂机器设备的进口则免税或只征收轻微的进口税. ㈢ 实质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并未完全否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利益,相反,其实上是主张以保护为过度,以自由竞争为最后目的.
3 、现代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新重商主义) 现代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为代表。
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使自由贸易理论陷入了困境。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凯恩斯重新评价了重商主义, 推崇重商主义追求贸易顺差的思想,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因此, 凯恩斯主义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凯恩斯在推崇重商主义贸易顺差思想的基础上,把对外贸易与有效需求联系起来, 形成了超贸易保护理论。
他强调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一环, 其具体目标就是始终保持本国的贸易顺差, 以扩大有效需求, 根治资本主义经济的顽症———严重失业问题 凯恩斯主张:
1通过保护, 加强对本国和外国市场的垄断;
2 改变限制进口的保护贸易方式, 以积极地、进攻性地扩张方式占领国外市场;
3 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注意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干预对外贸易, 采取出口退税、“奖出限入”等措施来实现保护贸易目标; 利用政府力量组织排他性贸易集团, 保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
评价: “新重商主义”是传统保护贸易理论在现代的发展,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传统保护贸易理论主要说明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 发展本国经济;
而现代保护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 实现国内充分就业, 保持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现代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它的主要政策是建立在大规模的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基础之上的, 是一种对内掠夺劳动人民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 因而使内外矛盾不断发展。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 就与之有直接关系。 4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也称新贸易保护主义。
1974- 1975 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危机感, 同时, 发展中国家纷纷联合起来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 新贸易保护主义诞生了。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不仅是本国正在衰落的传统垄断产业,如纺织业等; 还包括本国已经高度发达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如金融业等。
保护范围也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 而且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
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 而且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环境壁垒不断增加, 通过采用苛刻的技术和环保标准来达到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目的。
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主要是英美经济学家。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关注为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提供对策, 体现了较多的实用主义,迎合了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直至90 年代, 非关税壁垒代替关税壁垒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这与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强化贸易限制是紧密相关的。但是, 归根结底, 它是为发达国家摆脱“滞胀”困境, 转嫁经济危机服务的。它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使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5 、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中心·外围理论 二次大战以后, 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这些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本国经济, 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但是,由于在经济上长期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又形成了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的贸易格局, 新独立的国家迫切需要保护贸易, 改变贸易条件恶化的状况, 以扭转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在这种背景下, 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出现了。该理论以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为代表。他提出的以“中心- 外围”理论为核心、以“贸易条件恶化论”和“收入转移论”为基础的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观点
1 提出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 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世界的两大体系。 2中心体系的工业国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外围体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初级品生产并被工业中心国所控制和剥削, 造成外围国经济困难重重发展缓慢。 主张:
1外围国家就必须实现本国的工业化, 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2 外围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既要采用传统的关税手段, 也要采用外汇管制、进口配额等非关税手段。在工业化发展的出口替代阶段, 还要实行有选择的出口补贴政策等。 3限制进口的保护关税可以削弱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 也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4 可以开辟新产业, 吸纳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原料产品部门的隐蔽失业; 使原料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并举, 可以有效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 限制进口措施还可以减少外汇支出, 改 善国际收支状况。
普雷维什同时强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保护政策是有节制的、有选择的。它只不过是用来纠正初级品和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的, 并不是阻碍贸易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保护措施则
是为了扩大和加剧这种需求收入弹性差异, 结果会降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 最终对发达国家自身也不利。
评价:普雷维什的保护贸易理论是对有关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开拓性研究, 第一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初步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关系不平等的本质, 提出了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走发展本国工业化的道路, 打破传统国际分工体系,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系列理论政策主张, 极大地推动了20 世纪60 年代后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是,“中心- 外围”理论否认市场机制, 也没有从根本上揭示以“比较成本说”为核心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如何造成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该理论还导致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产生,但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11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或地区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正规模型 。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12WTO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WTO职能
基本职能
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3解决成员国贸易争端;
WTO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性原则 (最基本) 2互惠原则
3关税保护与关税减让原则 4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5透明度原则 6公平贸易原则 7市场准入原则
8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原则
1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1按照组织性质和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程度划分
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2按参加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部门~~全盘·经济一体化
3按照参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划分 水平~~垂直·经济一体化 14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5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 进口配额制 进口许可证制 资源出口限制 起实行政府采购 进出口国家垄断 进口限价与禁止出口
外汇管制 进口押金制 海关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措施主要具有下列三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非关税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关税的制定,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要调整或更改税率,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手续,因此关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从而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其次,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成本和价格,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的,因而其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预先限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这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最后,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关税措施,包括税率的确定和征收办法都是透明的,出口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有关信息。另外,关税措施的歧视性也较低,它往往要受到双边关系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的制约。但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别待遇。 编辑本段主要形式
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且更为隐蔽。根据美国、欧盟等WTO成员贸易壁垒调查的实践,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13种形式: 通关环节壁垒
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要求其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影响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
对进口产品收国内税费
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国内税费,则构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 进口禁令
进口禁令指超出WTO规则相关例外条款(如GATT第20条规定的一般例外、第2l条规定的安全例外等)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口的措施。 进口许可
进口许可分为自动许可和非自动许可两种。自动许
国际贸易的政治措施
可指不需要通过审批程序就能获得的许可;非自动许可指必须通过审批程序才能获得的许可,具体可分为含数量限制的许可(通常为进口配额管理)和不含数量限制的许可(通常为单一的进口许可证管理)。进口配额管理中的贸易壁垒经常表现为:配额量不合理;配额发放标准不合理或分配不公正。在单一的进口许可管理中,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管理程序不透明;审查及发放许可证的程序过于复杂或要求提供不必要的文件;审批时间过长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
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的有关规定,WTO成员有权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国家或地区安全利益、保障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等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上述措施总称为TBT措施,具体可分为三类,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也可以是其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经政府授权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指南、准则等。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特征,即只有满足技术法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或进出口。例如,某国颁布技术法规,要求低于某一价格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装置。这种将商品价格和技术标准联系起来的做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构成了贸易壁垒。 标准: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按照《TBT协议》的规定,标准是自愿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有些国家将标准分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两种,其强制标准具有技术法规的性质。目前,一些国家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将标准作为构筑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以限制其它贸易伙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例如,有的国家制定了进口产品很难达到的苛刻标准,并以此影响消费者偏好,事实上对进口产品构成了障碍。
合格评定程序: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TBT协议》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符合性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实践中,不透明或歧视性的合格评定程序往往对进口产品构成障碍。例如,根据《TBT协议》,成员在颁布没有国际标准或与国际标准不一致且可能对其它成员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法规或合格评定程序前,需向 WTO/TBT委员会提前通报,给予其它成员一定的评议时间并尽可能考虑它们的合理意见。但有的成员在未征求其它成员意见的情况下即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从而使其它成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其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相关规定而被退回、扣留、降价处理或销毁。这种做法违反了《TBT协议》的透明度原则,严重影响了其它成员对其出口贸易,构成了贸易壁垒。还有的成员在抽样、检测和检验等具体程序中,无故拖延时间,对进口产品构成不合理的限制。
《TBT协议》要求WTO各成员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TBT措施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避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障碍的原则(对贸易影响最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原则、技术法规等效性原则、合格评定程序的相互认可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但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地区)并未严格遵守上述原则,制定复杂、苛刻、多变的TBT措施,限制其它国家(地区)的产品进入其市场。例如,某国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高于该国产品,或对从特定国家进口的产品的技术要求高于从其它国家进口的同类产品,违
反了《TBT协议》的非歧视原则。因此,凡是违反《TBT协议》有关原则所制定和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均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根据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的有关规定,WTO成员有权采取如下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①保护WTO成员领土内的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虫害或病害、带病有机体或致病有机体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风险;
②保护WTO成员领土内的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或健康免受食品、饮料或饲料中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风险;
③保护WTO成员领土内人类的生命或健康免受动物、植物或动植物产品携带的病害或虫害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风险;
④防止或控制WTO成员领土内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殖或传播所产生的其它损害。
上述措施总称为SPS措施,具体包括:所有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要求和程序,特别是最终产品标准;工序和生产方法;检验、检疫、检查、出证和批准程序;各种检疫处理,包括与动物或植物运输有关的或与在运输过程中为维持动植物生存所需物质有关的要求;有关统计方法、抽样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的规定;与食品安全直接有关的包装和标签要求等。 根据《SPS协议》,WTO成员制定和实施SPS措施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等效性原则、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原则、透明度原则、SPS措施的一致性原则、对贸易影响最小原则、动植物疫情区域化原则等。因此,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上述原则的SPS措施均构成贸易壁垒。
例如,某国仅以从来自某另一国的个别批次产品中检测出不符合《SPS协议》的污染物为由,全面禁止从该国进口该类产品,违反了《SPS协议》关于SPS措施的实施要基于必要且对贸易影响最小的原则,构成了贸易壁垒;某国以某另一国的个别农场或地区发生动植物疫情为由,全面禁止从该国进口所有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违反了《SPS协议》的区域化原则,构成了对贸易的变相限制;某国对进口的三文鱼的检疫要求严于对该国产品的检疫要求,或严于进口的可能感染了与三文鱼相同疾病的其它鱼类的检疫要求,从而限制或禁止三文鱼的进口,违反了《SPS协议》的一致性原则,构成了贸易壁垒。 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对进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不合理地使用或滥用这些救济措施,就会对进口产品形成贸易壁垒。
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一些国家在倾销和补贴的调查及认定中,往往以所谓\非市场经济\问题歧视中国产品,有的进而在标准采用,替代国选择上采取更不合理的做法。在反倾销调查中,进口国还可采取反规避和反吸收措施;如这些措施被滥用,也会对进口产品构成不合理的障碍。 ①反规避。所谓规避,是指一种出口产品在被另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减少或避免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或被适用其它形式的反倾销措施的行为;反规避是指进口国为防止国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
②反吸收。所谓吸收,是指在进口国已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采取低报出口价格的方法减轻进口商因承担反倾销税产生的负担,从而降低反倾销税对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份额的影响。此种情况下,进口国可以进行反吸收调查,即如进口国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产品的售价未能产生预期影响,可通过重新调查确定新的倾销幅度,并最终提高反倾销税率。
一国在采取反规避、反吸收调查时,如果在进口产品原产地、 出口价格的认定等方面采取的标准不够客观、公正,导致不适当或不合理地采取反规避、反吸收的措施,限制产品的进口,反规避、反吸收措施就可能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如某WTO成员方曾对原产于中国的草柑膦进行过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规避和反吸收调查,在反倾销调查中裁定征收24%的反倾销税,继而又在反吸收调查中将该税率提高到48%,迫使我产品退出该成员市场。
在保障措施调查中,一些国家往往在进口增长、产业损害等问题的认定方面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并进而根据这种随意性的认定对我出口产品采取不合理的保障措施。 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间所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措施。《政府采购协议》是一个诸边协议,即只有签署了该协议的成员方受协议规则的约束。该协议规定,协议的签署方必须保持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并给其它成员在参与政府采购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践中,一些WTO成员往往以不太透明的采购程序阻碍外国产品公平地参与采购。例如,某国有大量的法律规定在政府采购中实施国内优先原则;对采购该国产品予以某些特殊优惠;制定复杂的采购程序,使国外产品无法公平地参与采购竞标;以“国家安全”为由武断地剥夺外国产品参与采购的机会。
②非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间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措施。在各国自愿对外国开放该国政府采购的领域中,也会存在对进口产品的歧
视。这些歧视措施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违反最惠国待遇,对不同国家的产品采取差别待遇,从而构成对特定国家产品的歧视。 出口限制
具体表现形式有:
①通过该国国内立法上的治外法权条款,限制或阻碍其它国家与第三国的贸易,从而给其它国家产品出口到该国或第三国市场构成贸易障碍。例如,某国根据其出口管理立法,建立了一整套针对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控制体系,并限制其它国家的企业将此类产品销往没有经过授权的目的地。制裁违反该国出口控制法规的其它国家的企业,限制此类企业向特定第三国的出口,甚至禁止进口此类企业的全部产品。
②对一些原材料、半制成品任意实施出口限制,使得这些原材料、半制品进口国的相关制成品的生产及出口受到限制。 补贴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成员方使用补贴确立了比较严格的制约,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被明确地列入禁止范畴。但是,实践中,一些WTO成员仍采用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刺激出口,严重扭曲了贸易。 在农产品补贴方面,WTO《农业协议》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制定了基本规则。如一成员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或出口补贴不符合《农业协议》的规定,即构成对进口农产品的贸易壁垒。 农产品补贴的具体情况为:
①国内支持。《农业协议》根据各种国内支持措施的贸易扭曲程度将其分为三类,即“绿箱”措施、“蓝箱”措施和“黄箱”措施。“绿箱”措施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主要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用于粮食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补贴等措施。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不会产生或仅产生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蓝箱”措施是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这些补贴通常是农产品限产计划的组成部分,成员方无须承担削减义务。“黄箱”措施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黄箱”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成员方须承担约束和削减的义务。《农业协议》要求各成员方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其“黄箱”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但对于发展中国家,部分“黄箱”措施也被列入免于削减的范围,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为鼓
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等。实践中,一些国家未能依照规则逐步削减“黄箱”措施,而仍维持着较高水平的补贴,从而构成贸易壁垒。
②出口补贴。《农业协议》规定,应以减让基期的农业出口补贴为基础,在实施期内逐步削减出口补贴;《农业协议》还详细规定了列入减让承诺的出口补贴的范围、控制补贴的扩大等内容。然而,一些国家未能严格遵守《农业协议》有关规定。如某国根据其“乳制品出口鼓励计划”,在此领域维持着大量补贴,不仅阻碍了其它国家同类产品的进口,也削弱了其它国家同类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构成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
实践中,造成阻碍国外服务或服务供应商进入该国市场的壁垒措施可能有:
①准入条件过于严格或缺乏透明度。 ②冗长的审批程序。
③对服务供应商服务经营设置各种形式的限制,或增加其经营负担。 ④外国服务供应商所面临的不公平竞争。 知识产权措施
实践中,一些WTO成员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方面不符合《TRIPs协定》并构成贸易壁垒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立法不完善,对《TRIPs协定》要求保护的某些知识产权缺乏法律规定,或其规定违反《TRIPs协定》的基本原则。 ②行政执法程序繁琐、拖沓或费用高昂。
③司法救济措施不力,或剥夺当事方司法复审的请求权,未能给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
14关税同盟理论(静态、动态)
一、关税同盟理论
对关税同盟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以美国经济学范纳( Jacok Viner )和李普西( K·G·Lipsey )。按照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 1 )完全取消各成员国间的关税;
( 2 )对来自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 3 )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关税同盟对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呈现双重性,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并存。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1 、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ng Effect )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量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此外,一国由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转而从结盟成员国的低价购买也属于贸易创造 2 、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sion Effect )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无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后,同盟成员国高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应。
(二)次优理论与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效应 1 、次优理论
范纳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福利,而这取决于产生关税同盟的环境,这就是次优理论(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福利最大化或者帕累托最优所需要的条件不能全部满足,那么尽量满足尽可能多的条件是没有必要的,并且这样做通常会导致次优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关税同盟并不仅仅在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并不必然产生次优的福利状态。所以,要使关税同盟更可能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增加福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2 、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福利效应 第一,关税同盟使得各成员国的海关人员、边境巡逻人员等减少而引起的行政费用的减少;
第二,贸易转移型关税同盟通过减少对同盟成员国之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有可能使同盟成员国共同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第三,任何一个关税同盟,在国际贸易投票中以一个整体来行动,较之任何一个独立行动的国家来说,可能具有更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第四,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成员国之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根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关税同盟产生的动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成员国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 、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换,自由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国获取转移与规模经济效益 .
3 、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投资环境的大大改善 ,会吸引成员国厂商扩大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15进口关税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
进口关税的种类
进口关税的含义
是指一国海关以进境货物和物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关税。这属于一种重要的经济保护手段。
二、进口关税的种类
从征收关税的标准来看,进口关税分为:
(1)从价税 (2)从量税 (3)复合税 (4)滑准价
(1)从价税:以货物的价格作为计税标准,以应征税额占货物价格的百分比为税率,价格和税额成正比例关系。
公式:进口货物从价税应征税额=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税率 完税价格=CIF价格
=CFR价格/(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
=(FOB价格+运费)/(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采用的就是这种计税标准。
(2)从量税:以货物的计量单位作为计税标准(例如说重量、数量、容量等)。 公式:从量税应征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总额*从量税税率 采用此税率的货物有:原油、啤酒、胶卷、冻鸡
(3)复合税:一个税目中的商品同时使用从价、从量两种,按两种税率合并计征。 公式:复合税应征税额=从价部分的关税额+从量部分的关税额 =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税率+货物计量单位总额*从量税税率
采用此税率的货物有:录像机、放像机、摄象机、非家用型摄录一体机、部分数字照相机等
3、补充:增值税 1)、其他环节的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环节税由海关征收。 2)、起征额为人民币50元,低于50元的免征,基本税率为17% 3)、公式:应纳增值税额=组成价格×增值税税率 组成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16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主要的区别 1WTO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GATT是临时性的
2从管辖范围看,GATT主要是管辖货物贸易,而WTO还设计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增加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调整范围更加广泛
3WTO解决争端机制更迅速更权威
4WTO拥有成员,是一个国际组织,GATT拥有缔约方,是一个法律文本
17战略性贸易理论、管理贸易理论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何不同?
战略性贸易理论主张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的贸易政策,它可分为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二大分支。战略性贸易
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即“
利润转移论” 和“外部经济理论”。
克鲁格曼为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所谓战略性贸易理论,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前提下主张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理论 。
它包括两个分支,一个是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出口促进政策 ,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
位,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
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为直接目的的利润转移理论。 另一种是由外部经济概念发展来的,并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外部经济理论。它强调外部经济在国际
专业化分工中的重要性,
主张政府对能够 产生巨大外部经济的产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
无论是利润转移论还是外部经济论,都认为在充满不完全竞争和贸易壁垒的世界里,单个国家有理由从本国利益出发
,实行偏离自由贸易的政 策,并使贸易政策发挥促进本国产品竞争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作用,强调在适当条件下政府对贸易干预的合理 性。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为主要内容。
(1)利润转移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某些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
场份额;用关税来抽取外国 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用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以此来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的国际市场
份额,从而实现垄断利润
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
(2)外部经济论认为,某些产业和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
经济不能够完全被有关厂商 占有,这些厂商或产业就无法发挥它们的最佳社会效应。如果政府能够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支持与保护,则
能够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
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何不同?
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产业竞争力,单纯地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一定有
竞争优势,单纯根据要素禀
赋来确定自己的贸易,排除了两国技术水平,规模报酬,消费者偏好,完全竞争市场等因素,所以是不全面的比较。
至于政府的作用则是应该
采取补贴方法扶持本国的战略性产业,特别是那些知识密集性及外部经济的行业,使其获得规模效益,以此来增强国
际竞争力,同时用进口保护
促进出口,使本国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以获得战略优势。
传统理论只看重成本(如绝对成本论),而把质量和差异化的产品看成次要的因素。新的贸易理论应该包括区分的市
场、差异化的产品、技术 差异及规模经济。
相互需求论则排除了政府在国际贸易产品竞争中的作用,要素禀赋则排除了众多重要因素,因而不够全面。
战后的贸易理论中,产品生命周期单纯以领先国家,其他工业国,欠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的更替来驳斥要素禀赋的比
较优势不变,而没有关于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外部经济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加以说明。 偏好相似说则单纯以国内市场被满足以后才考虑国际市场,在世界市场是买方市场时偏好相似说才有一定影响。没有
考虑关税配额对贸易的影 响。
国家竞争优势说则排除了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理论认为的寡头则不可能完全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因为
他们对市场具有垄断的领 导权。对于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或者行业来说,战略性贸易理论为他们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起步提供了有利契机 。
战略贸易理论(Strategic Trade Theory)是保罗·克鲁格曼(P.R.Krugman)等提出来的。1984年,克鲁格曼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工业国家间贸易新理论》的论文。克鲁格曼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因而不能解释全部的国际贸易现象,尤其难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从而提出应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更新的主张。1985年,克鲁格曼又在其与赫尔普曼(E.Helpm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运用垄断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并建立了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即战略贸易理论。
[编辑]
战略贸易理论的内容
战略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一般非常困难,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应选择发展前途好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凸现贸
易优势、提高竞争能力。战略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为国家进一步干预贸易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际上,最早体现战略贸易思想的是布朗德和斯潘塞(J.A.Brander & B.J.Spencer,1983)的补贴促进出口的论点。他们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的,因而主张自由贸易应是最佳的政策选择。但现实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普遍存在,市场结构是以寡头垄断为特征的。这种情况下,政府补贴政策对一国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产品的初始价格往往会高于边际成本。如果政府能对本国厂商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给于补贴,就可使本国厂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使本国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份额。同时,来采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利益。
克鲁格曼主要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论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战略贸易思想。克鲁格曼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因为进口保护措施可以为本国厂商提供超过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可以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从而增强本国厂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这就是说,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只要规模利益是递增的,那么一个受保护的厂商就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封闭起来的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不断降低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通过销售经验的积累也会使销售成本沿着学习曲线不断下降,从而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本国厂商一旦在边际成本的竞争中具有优势,就可对国外市场成功地进行扩张,从而也就达到了促进出口的目的。
克鲁格曼还认为,对外部性强的产业提供战略支持,不仅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使其在国内外市场扩张成功,而且该国还能获取该产业作为战略支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所谓外部经济效应,在这里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一般来讲,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这些产业所创造的知识和所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对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些产业的企业可以获得它们对生产知识进行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但却不是全部受益,因为知识外溢往往具有无偿性。因此,为了保护企业创造知识的热情,刺激企业的知识开发活动,扩大知识外溢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就使政府补贴和扶持变得十分必要。
不难看出,战略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政府通过干预对外贸易而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选择。
上述战略贸易理论与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基于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张;一个则是自主竞争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张。战略贸易理论所予保护的是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点的战略性产业,这些产业是与幼稚工业有很大区别的。
[编辑]
战略贸易理论的评价
随着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形态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不仅仅来源于各自的比较优势,相反,贸易优势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各国之间在市场形态、经济规模等方面的差异。由于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非现实的假定条件下的,因而其所揭示的理想化的贸易形式与现实也就相去甚远,但贸易政策的制定则必须从现实出发,其目标只有通过对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实现。这种理论的倾斜和政策的逆转,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长期面临的困惑。
战略贸易理论,作为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理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而且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是政策选择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由于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寡头垄断为特征的,因而自由贸易政策就可能不是一个国家唯一正确的政策选择。战略贸易理论学者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适当的干预政策对一国产业发展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框架,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一国能够通过采取那些可给予其国内产业竞争优势的政策而获得利益。尽管战略贸易理论仍在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他对目前的国际分工及贸易格局却不可否认地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当然,战略贸易理论并非无懈可击,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由于该理论背离了自由贸易传统,强调适当的政策干预有可能影响市场的运行效果,主张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来转移他国利润从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并在实践中被扩大化为战略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因而遭到了许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战略贸易理论模型的运用,实际上构成丁现代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支持,而且,一般均衡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战略贸易理论突破传统的分析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其次,尽管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践中确实可以起到扶持相应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其实施是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前提的,因而势必会招致贸易对象国的强烈反应乃至报复,从而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抵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功效。第三,如前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是有许多限制性条件的,其中有些条件是客现存在的,有些条件则不一定能够满足。这种状况必然会使战略性贸易政策运用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再者,信息的不完全也有可能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从而造成资源错置,效率降低,甚至产生负面效果的情形。
18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节 内部化理论 一、 科斯与内部化理论 ? 1、罗纳德·科斯(R. H. Coase):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定理:法定权利的
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 2、内部化理论可以追溯到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论文,文中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企业边界的问题,但当时未能引起世人注意,后经多人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内部化理论。
? 3、科斯内部化含义:市场不完全将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企业为了避免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便产生了“内部化”即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不完全的外部市场的倾向。 ? 3、企业的性质:对市场的替代
? 4、企业的边界:内部化边际收益=内部化边际成本
5、外部市场和市场内部化的差别
二、内部化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 1、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
内部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P.Buckley)和卡森(M.Cason)及拉格曼(A. Rugman)提出的。 其提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其理论有力地解释和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一度被称为跨国公司理论的核心,至今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之一。
2、内部化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企业就会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
这里理论所指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中间产品市场,包括半成品、特别是技术、信息(渠道)、营销技巧、管理方式和经验等无形资产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来实现,即使实现,企业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必然促使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进行交易,企业便获得了扩张力。
这一内部化过程如跨越了国界就是对外直接投资。
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 1、减少交易成本
? 2、规避中间市场的不完全性 ? 3、运用内部调拨价格 ? 4、维护垄断优势
四、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四个因素
?1、产业因素:如产品特征、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等 ?2、区域因素:如地理位置、文化差异、社会心理等 ?3、国别因素:如国家政治、法律、金融、税收等
?4、企业因素:如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能力、人才储备、企业文化等 五、理论评价
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市场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
内部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过分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而忽略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区
位选择等宏观因素也缺乏把握。 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代表人物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在1977年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本观点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决策是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决定的。 同时具有以下三优势方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 1、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优势;
? 2、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 ? 3、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拥有垄断优势要比利用母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三、三种优势
?1、所有权特定优势
也称”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技术创新能力、规模经济、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
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性,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优势,内部化的优势越大,企业就越容易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3、区位优势
指东道国所特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市场潜力、投资环境、东道国政策等。
五、理论评价
优点: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理论较全面!
不足: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第六节 比较优势(边际产业扩张)理论(选修) 一、代表人物与观点成因 70年代,日本学者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 Kojima)在1987年发表的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依据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实践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与规律作出了新的解释。 二、理论观点与推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比较优势的产业留在国内发展)
? 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
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受益。
小岛清根据以上基本观点得出以下重要推论:
?1、可以把“比较优势”看成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2、按照边际产业扩张原则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取代贸易,而是补足和创造(扩大)贸易。 ?3、应当立足成本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判断。
?4、应重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意义。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从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依进行移植,移植载体最好是中小企业。 ?5、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两者相互关联。 三、评价 1、合理之处
向东道国转移边际产业,顺从贸易导向的投资模式,从技术差距较小的产业向海外移植产业,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很有价值的,它丰富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存在的问题
?1、缺乏普遍性和说服力。 ?2、小岛清的学说“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移植到国外”,这在实践上不成立。
?3、小岛清理论的隐含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不合乎实际,完全不谈垄断因素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不客观的。忽略了企业技术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4、该理论回避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指进口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非关税壁垒(配额、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国际投资的八种理论
[编辑]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及其凯夫斯(R Z.Caves)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 ? ? ?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 ? ? ?
技术优势; 资金优势; 组织管理优势;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编辑]
二、内部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的由来及其含义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将外部市场内部化。 (二)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 ? ?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经营目标不变;
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立企业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
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三)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1.市场内部化的动因
? ? ? ?
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逃税等目的。
2.市场内部化条件
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
? ? ? ? 通讯成本 管理成本 国际风险成本 规模经济损失成本
(四)内部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贡献
(1)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内部化理论分析具有动态性,更接近实际。
(3)内部化理论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不仅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而且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的综合理论之核心理论。 2.理论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说明。 (2)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的跨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可见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编辑]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R. Verno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的创新阶段
具有影响的是高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和潜在高收入的市场条件。维农认为美国最具有这些条件。 2.产品的成熟阶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产品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因而追求产品的异质化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个途径。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经期满,企业拥有的技术诀窍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竞争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成本问题。
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图2-5中纵轴正方向表示出口量,负方向表示进口量;横轴T表示时间。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 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在维农的产品周期三阶段模型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逊则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因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 ? ?
劳动成本; 市场需求; 贸易壁垒;
? 政府政策。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
[编辑]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一国的商品贸易、资源转让、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是孤立地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贸易、资源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理论。 (一) 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 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
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两大类:
? ?
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它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 ?
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
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实现;
认识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
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
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二)综合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邓宁据此列出了一个表(如图表),以说明三类优势与经营方式选择的关系。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理论贡献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强调经济发展水平以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因起决定作用,都是符合实际的。因此,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2)该理论为跨国公司运作的全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决策思路,指导企业用整体的观点去考虑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把握全局,降低决策失误。
2.理论局限性(四个方面)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使之有一定的片面性。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并把这一论断从企业推广到国家,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大量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 (2)该理论也还是局限在从微观上对企业跨国行为进行分析上,并且微观分析也没有摆脱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换句话说是对这三种理论的简单综合,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此,该理论对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发达国家来讲是恰当的,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制企业,这些分析并不恰当,缺乏解释力。
(3)对三种优势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停留在静态的分类方式上,没有随时间变动的动态分析。
(4)邓宁所论述的决定依据侧重在成本分析基础上,但它假定不同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这不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收人流量最大,出口次之,而许可证贸易最低。事实上,企业在决策最赢利的进入方式上是考虑收入差别的。
[编辑]
五、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称其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应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原则的角度来进行。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
1.对外投资的产业。
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容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 2.对外投资的主体。
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承担者以中小企业为主;
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那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产业,由于产品创新和直接投资周期仅限于寡占的工业部门,导致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 3.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在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4.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诸如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 因此,按照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东道国乐于接受外来投资,因为由中小企业转移到国外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东道国的劳动 力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因而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新的出口工业基地。与此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发展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直接投资的输出入国的产业结构均更趋合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
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投资应能同时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 ? ?
自然资源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交叉投资型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理论贡献
(1)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
(2)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理论的局限性
(1)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
(2)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
(3)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
[编辑]
六、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一)邓宁的国际直接发展阶段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宁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一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流入)以及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出)与一国净的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顺序推移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等于400美元)。不会产生直接投资净流出的现象,这是由于一个国家的企业还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同时在这一阶段外资总的流入量不大,也是由于东道国各种条件的制约。
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l 500美元之间)。在这一时期内,外资流人量增加,但主要是利用东道国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生产性投资。在对外投资方面,东道国的投资流出仍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只是在临近国家进行了一些直接投资活动,并通过引进技术及进入国际市场等形式,来实现进口替代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000~4 750美元之间)。由于东道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大大增强,人均净投资流人开始下降,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增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专业化国际直接投资过程的开始。
第四阶段(人均GNP在2 600—5 600美元之间)。这一时期是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出的时期。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始具有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具备发现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状况和该国人均GNP之间的关联性,是从该国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三类优势变化而言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
包括邓宁对其上述理论作了一定的修改,还有波特的竞争阶段论,都对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小泽辉智(1992年)。
小泽辉智的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理论可以称之为新的综合的国际投资阶段发展论。其理论核心是强调世界经济结构特点对经济运行特别是对投资的影响。 1.世界经济结构特点 它主要表现在:
(1)每一个经济实体内部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有着差异;
(2)企业是各种无形资产的创造者和交易者; (3)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科层结构明显;
(4)各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具有相应的阶段性和继起性, (5)各国政策中有一种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趋势。
在以上这些内容中,小泽辉智认为(3)和(4)最重要。前者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形式和速度;而后者则说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经验的积累。 2.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
在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四个特征明显的国家竞争发展阶段:资源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以及财富驱动阶段。 3.国际直接投资模式
根据世界经济结构的特征,结合波特的竞争阶段论,小泽辉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只应是一种与经济结构变动相应的资本有序流动。具体表现为: (1)要素(资源与劳动)驱动阶段的国家,吸引的一般都是属于资源导向型或劳动力导向型的外国投资。
(2)当一个国家处于劳动驱动阶段向投资驱动阶段过渡时期,主要在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业中吸收外资;与此同时,在劳动密集的制造品产业中,会产生向低劳动成本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3)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时期,将会在技术密集产业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与此同时,在中间品产业中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
[编辑]
七、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一)理论要点
1.直接诱发要素是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要素。它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信息等。
2.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之外的其他非要素因素。 间接诱发要素包括:
(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政治稳定性及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
(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投资硬环境状况(交通设施;通讯条件;水、电、原料供应;市场规模及前景;劳动力成本等);投资软环境状况(政治气候、贸易障碍、吸引外资政策、融资条件及外汇管制、法律和教育状况等);东道国政府与投资国的协议和关系。
(3)世界性诱发要素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汇率波动;战争、灾害及不可抗力的危害;国际协议及法规。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越来越重要。 (二)理论贡献
1.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方需求、双方所具条件的综合这一新的角度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同时着重强调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该理论在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时注意了东道国的需求和条件所产生的诱发作用,以及国际环境条件投资决定因素的作用,克服了先前理论中只注重投资目的、动机和条件,忽视东道国和国际环境的因素对投资决策影响作用的片面性。
(三)理论局限性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仍然是局限于在静态上对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没有从动态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故而对投资活动实践解释力必然是有限的。
[编辑]
八、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的。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有三个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 (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
(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这一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提出的。
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是由四个条件促使和决定的:
(1)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
(2)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
(3)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4)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三)规模经济理论 (四)市场控制理论 (五)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综合性的,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 ? ?
资源转移效果。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国际收支效果的获得。 市场竞争效应。
[编辑]
国际投资理论的新探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蓬勃发展起来。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经济学家李小北教授等主编的《国际投资学》一书,无疑是应运而生的一部佳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研究处于前沿,研究成果具有理论突破性。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国际投资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从而使国际投资课程也面临着新课程和新内容的挑战。过去,我国在国际投资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材老化,教材建设跟不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如何纠正这一缺陷,让教材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成了当今形势下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国际投资学》一书正是从这种需要出发,不仅就各种投资类型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和总结,而且,力求反映当前国际投资理论(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有深入的理论推演,而且有广泛的实证经验和严密的数量分析。该书还充分利用了我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众多案例及数据,把实证研究贯穿全书,从而使主题的论述有根有据,使内容更为丰富,颇具说服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金融学的分支,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所以,对国际投资活动,特别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构成了该书的主要部分。该书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认真探索,有助于推动国际投资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既有对中国利用外资历史的回顾,又有对当前外资利用情况的评价和分析,还有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进行数量或金额上的控制,其目的旨在调整国际收支和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
配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意义上说,配额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管理和分配,是对供需不等或者各方不同利益的平衡。例如,当某地旅游或者移民需求过旺时,采取配额制度可以缓解这种压力;当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实行配额制可以调节不平衡;等等。
狭义的配额是指在国际贸易范畴内的定义,即一国(地区)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因进口产品过量而受损害,或者为了防止本国(地区)产品过度出口而主动
正在阅读:
南京财经大学大二国贸考试资料04-23
质检员基础知识03-22
自考日语阅读词汇资料08-27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06-15
《千与千寻》观后感1000字04-01
2011.6统计学习题集10-28
A BPSKQPSK timing-Error Detector for sampled receivers08-24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优.选)04-06
大前研一专业主义读后感03-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国贸
- 考试资料
- 南京
- 大二
- 财经
-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