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夜莺的歌声 3

更新时间:2024-07-09 14: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版

夜莺之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认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明确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认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小夜莺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内心,明确文章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2.“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夜莺的鸣叫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背景资料

(听夜莺的鸣叫声)问:你由此联想到了什么?谁也想不到这夜莺婉转的歌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跨越时空隧道走进《夜莺之歌》这篇课文。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抵抗战争,叫“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有利的因素占领了苏联不少地方,后来苏联军队经过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会战,歼

2017.3.1

最新版

灭了德军主力,根本扭转了战局,转入反攻。1944年,苏军发起总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1945年5月,历经4年的卫国战争的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告终。其间,苏联各地涌现出许多爱国将士,爱国民众。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许许多多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亲切叫他什么?(小夜莺。)

夜莺:一种小鸟,体态玲珑,鸣声清婉,且多鸣于月夜,因此得名。 课题质疑:为什么叫本文中的小男孩为小夜莺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1941年,来到苏联境内,来到那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用心自由读课文,在解决字词障碍后,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这篇课文记叙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小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1:我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 生2:我看到一个自信的小夜莺。 生3:我看到一个临危不惧的小夜莺。 ??

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德国兵? 生1:我看到一群凶残狡猾的德国兵。 生2:我看到一群残暴的德国兵。 生3:我看到一群轻敌的德国兵。 ??

三、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默读课文,圈画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并用“——”划出描写小孩子机智勇敢的句子,用“~~~”划出描写敌人凶残狡猾的句子。开始!

(一)体会敌人的凶残狡猾

2017.3.1

最新版

谁愿意把你找到的体现敌人凶残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1.展示(图片和句子):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的弯着腰。

(1)为什么找这一句,能谈一谈原因吗?这一句是什么描写?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原本坚固美丽的房子,此时____;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_____;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_____。敌人真够凶残的。

环境描写运用拟人的写法,通过“垂头丧气”“弯着腰”两个词直接写出战争带来的残酷,表现出德国兵入侵给这里的人民带来的苦难。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看来环境描写也能展现一个人的品质。 还从哪一些句子中能体现出敌人的凶残?

2.展示:“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的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给你。”中尉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扭下来。听懂了吗?”

(1)谈谈自己的感受吧!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2)用什么来引诱的?又怎么威胁的?这就叫威逼利诱。

(3)指导读:德军不仅无耻而且凶残,谁能通过朗读来刻画他丑恶的嘴脸?读出德军的蛮横。

指生读,从他的声音中你听出了什么? 这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德军。读—— 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刽子手。读——

小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厚颜无耻,小夜莺又是怎样灵活应对、斗智斗勇的呢?

(二)作者在刻画小夜莺这个人物形象时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与小夜莺有关的外貌描写跟大家讨论交流。

1.外貌描写

2017.3.1

最新版

①“有个孩子坐在河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在削什么。”这处外貌描写有何用意?“绿上衣”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因为他的衣服是绿色的,跟树叶的颜色差不多,所以钻进树林就不易被发现,便于隐藏。可看出小夜莺的机智、谨慎。

②“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既写出了小夜莺的机灵可爱、略带顽皮,又表现出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儿都不害怕。为下文诱敌成功作铺垫。

2.语言描写

①“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理解:这句话,小夜莺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文他用鸟叫声报信而不引起敌人怀疑埋下伏笔。

②“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1)谈体会。 (2)指导读。

小结:既是在故意曲解,也是在麻痹敌人。

③“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这里的“野兽”指什么? (2)指导读。

小结:小夜莺一语双关的回答了敌人的问话,是在借别人的嘴骂敌人。这里的“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但德国兵却没有听出来。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天真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

④“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的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1)“狗鱼”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读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自信!

小结:把敌人比作“狗鱼”,再次用委婉的比喻训斥了德国侵略者。并且孩子以天真的表现取得了敌人的信任后,又进一步以极熟悉情况的自信引诱敌人上钩。

2017.3.1

最新版

⑤同学们刚才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四次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板书:诱敌上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1)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德国军官用什么语气来读?(9—19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2)我们回顾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在他们的周旋中,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夜莺的表现吗?

板书(机智勇敢 )

⑥ 由于孩子很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解除了对小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有关的动作描写读一读

3.动作描写

(1)“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2)这段话是对小夜莺动作描写,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3)读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4)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小夜莺和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呢。联系上下文来考虑小夜莺的真实意图:

(5)出示:孩子有时学夜莺唱,其实是( );有时学杜鹃叫,其实是( );打树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实是( )。(板书:麻痹敌人、巧送情报)

(6)小夜莺用他的歌声巧妙的传递了情报,当小夜莺顺利地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小夜莺会想什么?

(7)小夜莺兴致勃勃地唱着、想着,突然一声口哨响,小夜莺作了什么? 生答:“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8)从这里,你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灵活机敏。

2017.3.1

最新版

(9)“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结合全文,有没有和这句话相呼应的语句? ( “穿着绿上衣,和树叶差不多的颜色”钻进树林,不容易被发现,小夜莺得以顺利的脱险。)

(10)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一篇课文结构严谨,连贯一致,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前后照应的句子?

(2、3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生交流后板书:重迎战斗,由此体会到了什么。

师:原来小夜莺早就是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试想一下,小夜莺一次又一次的诱敌,这项工作有危险性吗?(有)是的,可敬可爱的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那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冒着生命危险这样做呢?请看一段资料:

资料展示:苏联卫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惊人的伤亡情况。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全国的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残。对于苏联来说,虽然取得了最后胜利,惊人的伤亡数据使得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诠释变为虽胜犹败。但是德国在占领区进行种族屠杀等犯下的罪行,则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谴责。

结合资料谈一谈,是什么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 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板书:爱祖国 恨敌人)

师:小夜莺正是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恨,怀着对祖国的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牺牲。同学们,这就是小夜莺(幻灯出示图片),此时,你又想对这个穿着绿上衣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呢?

指生交流。

为了纪念小夜莺,老师也写了一首小诗,补充完板书:巧伪装 斥恶狼 心舒畅 歌嘹亮

颂诗:

诱敌上钩巧伪装,

2017.3.1

最新版

麻痹敌人斥恶狼。 巧送情报心舒畅, 重迎战斗歌嘹亮。 师生齐诵。

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夜莺的歌声本质上是呼唤和平的歌声啊!(板书:和平) 四、斟酌课题,体会妙处

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篇课文叫“夜莺的歌声”,经过修订以后改成了“夜莺之歌”,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夜莺之歌”与“夜莺的歌声”相比,哪一个题目更好?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想一想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生说句子,师随之课件出示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引诱敌人) (2)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麻痹敌人)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4)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5)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巧送情报) (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继续诱敌)

小结:全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用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传递情报,又用夜莺的歌声再次诱敌,它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可以说它是“诱敌”之声,它是“联络”之声,它是“情报”之声,它是“掩护”之声,它还是“赞美”之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歌颂像夜莺一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小英雄们。因此,“夜莺之歌”更巧妙,既有歌声之意,又有歌颂之意。

五、搜集资料,课外延伸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我们渴望和平!在反对法西斯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夜莺之歌》只是这无数感人故事中的一个。我国在抗日战争中,也出现了很多类似小夜莺的抗日小英雄,你能说出几个吗?

2017.3.1

最新版

生: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小萝卜头等

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或查阅图书,去了解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吧!

板书设计:

诱敌上钩巧伪装

夜莺之歌 唤和平

2017.3.1

麻痹敌人斥恶狼

巧送情报心舒畅

重迎战斗歌嘹亮 机智勇敢 爱祖国 恨敌人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