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 2012修订稿
更新时间:2024-01-31 12: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毛泽东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实事求是 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2、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3、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的命题。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反对党八股》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 B、改革开发 C、独立自主 D、群众路线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D、实事求是 5、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B、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3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判断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4、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5、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4、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5、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5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分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0、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从作风上建设党
11、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封建地主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6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几个时期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三、判断题:
1、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3、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7
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7、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内部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性和顽固性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合作社经济 B、国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8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A、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公私合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D、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不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 4、赎买就是国家无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9
B、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开放 C、发展 D、稳定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
A、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B、改革和开放 C、经济力和军事力 D、动员力和号召力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A、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来确定 B、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确定
C、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0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三、判断题: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2、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3、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4、科教兴国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5、“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1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
A、100年 B、150年 C、200年 D、300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6、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7、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8、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在: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9、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2
10、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并且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在: A、十四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六大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全面的小康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3、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C、十五大 D、十七大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4、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 5、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所以两者在社会性质上没有区别。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3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 B、仍然是对抗性的
C、有时是非对抗性的,有时是对抗性的,但以非对抗性为主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改革开放 D、党的建设 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
4、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 D、南方谈话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基础是: 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相同的地方是: A、革命的性质B、革命的条件
14
C、革命的内容和对象D、革命的形式和手段
9、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的一个世界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 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进程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表现
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3、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其主要表现为:
A、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B、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资本在国际领域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D、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
2、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5、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
A、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6、下列各项属于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是
16
A、改革B、开放 C、扶贫 D、就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的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的不足,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云 D、周恩来
10、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承包制B、租赁制 C、股份制 D、私有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三农”问题是指:
A、农业 B、农村 C、农民D、农民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D、非公有制经济
3、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 D、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到支配作用。
17
三、判断题: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只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不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4、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
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3、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18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在我国,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普选制 B、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C、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D、精英治国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19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行使国家立法权
3、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是不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三、判断题: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有根本不同。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5、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人权,人权高于主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 D、弘扬科学精神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
20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C、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D、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4、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 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者之中,核心是: A、有道德 B、有文化 C、有理想 D、有纪律 8、经济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 C、思想政治工作 D、群众路线
二、多项选择题: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以发展为主题 B、以改革为动力 C、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D、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2、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有:
A、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B、文化指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
21
神方面的内容 C、文化无优劣之分
D、在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提供:
A、精神动力 B、智力支持 C、思想保证 D、物质基础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3、把握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182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傅立叶 B、欧文 C、魏特林 D、圣西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民主政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社会和谐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走共同富裕道路
22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5、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发展 B、党的领导 C、制度 D、发展社会事业 6、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建设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教育 B、民生 C、创业 D、改革 9、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A、最低生活保障 B、教育公平 C、考试制度 D、社会保障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发表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
A、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3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这四者是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的。 4、稳定的社会就和谐社会。
5、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 B、中国和英国之间的问题 C、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2、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
A、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24
D、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3、“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 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不仅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而且容纳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4、“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5、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统一 7、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奥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B、提出“一纲四目” C、美国从台湾撤军 D、遣返战俘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是在()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末期 D、20世纪80年代末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是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A、用武力方式解决
25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解决
C、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解决
3、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这些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4、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三、判断题:
1、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而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2、两制并存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3、“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运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国家安全最大、最现实的威胁就是恐怖主义的活动。
5、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两岸政治谈判。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朱德 D、周恩来 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是由于: A、战争与革命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6
B、人口增长失控,环境恶化
C、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3、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一极化 B、多极化 C、两极格局 D、三足鼎立
4、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哪个国家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缅甸 B、越南 C、印度 D、泰国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国家主权平等 D、平等互利 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 A、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D、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7、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德国统一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北约东扩 D、海湾战争
8、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9、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真正的不结盟
C、和谐世界 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 A、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和强权政治 B、树立新安全观
27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维护世界多样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到 D、和平共处 3、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核心是()
A、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B、韬光养晦 C、有所作为 D、决不当头
三、判断题:
1、恐怖主义是危险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有助于保障国际安全,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
3、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4、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周边是关键、大国是首要、多边是基础、发展中国家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5、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28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2、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睦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在党和军队的关系问题上,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的是:
A、党指挥枪 B、枪指挥党 C、现代化 D、正规化 5、正在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的是: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现代化 D、正规化 6、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革命化、现代化 B、革命化、正规化 C、打得赢、不变质 D、现代化、正规化 7、党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 A、50年代初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70年代初期 D、中共十五大 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与破坏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范围包括: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B、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 C、知识分子 D、人民军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29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B、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
C、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分别是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三、判断题:
1、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3、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4、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5、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
30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制度、监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关键是:
A、教育 B、制度 C、监督 D、惩治 4、21世纪,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A、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B、政治体制改革 C、党的建设D、国企改革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
A、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B、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C、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D、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6、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7、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实事求是B、调查研究C、群众路线D、谦虚谨慎
8、《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A、中华人民的先锋队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密切联系群众
3、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化生产发展的产物。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
31
是
A、占中国人口大多数 B、大公无私
C、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D、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4、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完成祖国统一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三、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2、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5、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2
正在阅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 2012修订稿01-31
在2023年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范文03-23
市政园林景观施工组织设计05-10
卖火柴的小女孩图片02-09
上海市第一单元 物质01-31
生产企业退税14.1版录入步骤 - 图文04-03
继保初级工技能鉴定12-19
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与方法05-14
市级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02-2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修订稿
- 试题库
- 毛泽东思想
- 中国
- 概论
- 社会主义
- 体系
- 特色
- 理论
- 2012
-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
- 语文: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上)
- 2017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论文)要求(1) - 图文
- 2012年3月《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2-2013学年度上初中信息技术各模块知识技能细目表
-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总复习提纲内部资料
- 广东省2011届高三全真高考模拟试卷(四)(英语)
- 《投资学》教学大纲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题库 机械原理题库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C语言实验报告
- 《桃花源记》观课报告
- 2018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复习模拟测试卷文科数学(八)
- 2018年 七年级下册 政治复习要点
- 比较文学研究简答题答案
- 2019年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44法语(二外)考研大纲
- 会计继续教育最全题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内控) 2
- 2012年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详细实施方案
- 解决飞秋不能正常使用问题(防火墙引起)
- 语言得体高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 班组安全建设考核与奖惩制度与班组安全文明生产制度汇编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