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更新时间:2023-12-30 13: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说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加明晰地说明中庸思想以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先看一组实际

例子。

党支部讨论张三同志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第一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张三,他凭什么入党,他入国民党去吧,他根本就不是人,还能入党?

赞成:张三,这人太好了,现在的党员也不如他好啊,早就该入党了!

第二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首先,张三同志,和我关系也是比较不错的。我声明一点,我的发言绝对保证没有私人恩怨。张三,几年来,在我们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学习自己抓的也很紧,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性格上还不够成熟,在处理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有时候表现的不够坚定。建议组织对该同志再作进一步地考验,略微延缓该同志入党转正。

赞成:我对张三同志的入党问题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张三同志是我单位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年龄比较

小,工作热情非常高,积极肯干,并能够主动向老党员学习请教,对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起来也很认真,很刻苦,能够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具备了一名党员的条件和资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工作经验还少一些。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弥补。我同意组织为该同志转正。

不难看出,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比较,我们大家最容易接受第二种方式。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无论耍滑头,还是说真话,为什么第二种方式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呢?其实,第二种方式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中庸思想。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其实就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因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组合,不会是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所以全面地看问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容易被人接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应用中庸思想去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那么,什么是中庸?什么是中庸思想呢?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

“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原则。因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处理解为寻求平衡的智能。《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什么叫中?不是中间,不是折中,而是合乎道,遵循道。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合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叫做道。为什么说中是天下“正道”?因为天下万物原本就是循道的,自然原本就是有规律的。什么是庸?就是不易,或者说不变。而不是平庸、不冒尖。世界永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种不变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说是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是客观规律,是哲学思想。无论对国家,对个人,无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应用它。只是我们有许多人不认识,或者对其本质不了解,没有感觉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中庸的基本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

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也是全文的中心。关于中庸,一说是孔子之孙孔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和完善的。集中反映的中庸思想想是:

中庸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伪中庸——乡原的揭露和批判上。所谓乡原就是中间

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原,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是“德之贼也。” [孔子反对偏执一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对“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的人极其鄙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认为君子必须达到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只有达到了知,才能“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才能达到“知者不惑” 的境界。知来自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舜“好问好察迩言”,被孔子尊崇为多闻多见、执两用中的“大知”。孔子认为做到“知”的主要途径是“学”。孔子是不相信真有“生而知之”的所谓“圣人”(尧、舜不过是为神道设教而树立的偶像),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始终提倡“学而知之”,把学作为致知的途径和手段,“好学近乎知。” 同时,孔子也重视“教”的作用。孔子终其一生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人都有共性和个性,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针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叩其两端的方法,对“不得中行而与之”的“狂者”和“狷者” 分别对症下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时对问仁、问礼、问知、问为政等问题也因人而异地做了表述不同、但殊途同归的回答,彰显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本质。他还要求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好学敏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叩其两端” ,才能达到不惑,不逾距,不

空间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窗像是天然的画框,院景就是框中的画。景是自然的景,又是人工的景。而在英国,我们所见到的,自然的景就是纯自然生长的景,野和乱。人工的景就是切割排列整齐划一的景,刻板,连树都不像树了。我们可以想像,国画中推崇的\似与不似之间\是不是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呢?似,是对自然客观的体现;不似,则是人类主观意识的表达。所谓神似,即是主观对客观的承认,即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再现。似,符合客观规律;不似,尊重人类主观。\似与不似之间\似乎也可以用中庸思想来解释。

3、弘扬慈善事业,建立生活最低保障线。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以传统的“中庸”观(“中庸”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可在不太久远的中国政治似乎又最缺少“中庸”)鉴之,中国正面临贫富分化导致社会骚乱和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混乱的双重风险;为今之计,是要勉力“执两端而守其中”。否则,对社会整体的协调,就会遭遇特别的障碍和困难。不可否认,转型中的国家必然会遭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摩擦和冲突。当下中国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精英”与“平民”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起来。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本质上已经演变为官僚集团疯狂追逐“升迁”的竞争;以利润为目标的部门行业竞争,实际上已经蜕变为新富阶层牟取“暴利”的竞争。权力及第+金钱及第,便是“精英”对社会的垄断。失去节制的“精英”垄断必然走向堕落,而“精英”的堕落———就像人们已经在“黑窑奴工”中看到的那样———最终会引致“平民”的堕落,最后是堕落的系统化、泛化,也即社会的普遍堕落。实际上,各路“精英”早已在经济

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利用其“秉赋”结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集团。它们控制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但它们仅仅为自己的利益而“配置”这些资源。社会,就这样分裂了。这极有可能把中国引向斜路引向歧途。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回到现实中,说“精英”们不知道“上下同欲”和“上下同乐”、在协调不同阶层利益的基础上谋求社会认同的道理,可能有失偏颇,但说他们并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恐怕不算冤枉他们。试想,如果“平民”们过不了“好”日子,“精英”们能有“好”日子吗?孟子早就告诫“精英”们要经常想一想“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孟子·梁惠王下》)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精英”们怎样对待“平民”,“平民”们也就会怎样对待“精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把这个道理就说得更明白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载舟覆舟”之说以水喻民虽是古训,但放在今日中国资源配置处于行政“分割”状态、财富分配向上扭曲(以攫取非要素收入为主)、层层封锁的信息垄断和控制、“精英”们霸占话语权的转型期,却仍不失警示意义。“共生”或“寄生”与“宿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对应”的:全体利害与共,“宿主”不存,“寄生”焉附?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并非后人附会的“平均主义”,其核心旨趣乃在不要排斥穷人!任何排斥穷人的地方都不可能安定,更不可能和谐!出于中国社会的整合、认同的需要,以建基于孔孟“民本”思想的“中庸”之见,只有能够体察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如何从个人特别是作为“平民”的个人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才能于“以人为本”上明

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之所在。8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菜市询价,便是一个信号:我们必须努力遏制贫富差距扩大防止贫富分化,必须努力平抑通货膨胀增进民众福祉。

4、打防并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就是讲中庸之道的。“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子所提倡的“五美”,现在看来现实意义是很深刻的。“君子惠而不费”,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很富贵了,也不要太铺张浪费了,但我们现实社会中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美德?“劳而不怨,欲而不贪”,但对照现实社会,贫困的人满腹牢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贪官污吏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对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现实社会中就更少能够有人做到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外强中干的小人。孔子的“五美”,为中庸之道的处世为人方式做了完美的解释,后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由于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时,大部分的造反阶级都不会选择中庸之道的,甚至把中庸之道看作是一种歪理邪说。刘邦是这样做的,朱元璋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更不例外。毛泽东把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更是看的一无是处,化了很大的精力把中庸之道批判了几十年。正因为近几十年对中庸之道我歪曲批判,人们才会扭曲了中庸之道精髓,把中庸之道变成懦弱和不思进取的象征。就这样,在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博爱还没有深入人心,我们过去宣扬的大而公、理想化的主义失败的情况下,我们又放弃或者扭曲了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传统文化,才致使我们在精神领域方面出现了真空状态,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最大难题。

既然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后,提倡中庸之道应该是我们所选择的。提倡中庸之道,使国人保持一颗平常心,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保证。不但如此,以中庸之道指导我们确立外交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关系,都会有很大的意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也足以证明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可惜我们很多人却没有看到这一点。外来的东西没有学好,却把祖宗的东西丢的差不多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三)中庸思想在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方面的应用。

1、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是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在处理家务事方面,宽容、沟通、隐忍、真诚、奉献是目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一致的看法。其实这些做法的本质就是“执中致和”,就是中庸!

2、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有矛盾是必然的,如何把矛盾缓和缓解,或者明察秋毫,把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懂得一点中庸思想,“喜怒哀乐未发,发而皆中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破坏和谐气氛的人。

3、男欢女爱,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坏是善意的坏,是生命力旺盛地坏。有人戏称:找到真命天子(不偏离),坚持革命到底(不改变)! 4、婚姻是两个人的,维系婚姻的外有法律,内有感情。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婚姻需要营养,需要经营。法律是一种约束违规者的外在形式。如果婚姻仅仅用外在形式来维系,那么,这个婚姻就已经死亡了。所以,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二者都不彰显,以一不是二,守一中和。

(四)中庸思想在处理思维、言行问题方面的应用。

1、思考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思考问题就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抓住重点,主次适中。

2、这个世界没有十分完美的人和事。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e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