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2017年《西医综合》(临床医学学术型)自命题考试

更新时间:2024-05-23 1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昌大学2017年《西医综合》(临床医学学术型)自命题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自主命题考试是为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 约60%(其中 生理学 约20%、生物化学 约20%、病理学 约20%) 临床医学 约40%(其中 诊断学 约20% 外科学总论 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 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 / 13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定义和特点。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2 / 13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 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3 / 13

(九)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5、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9、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10、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1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4、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5、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 / 13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RNA的分类与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化与无氧酶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5 / 13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高血氨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4、含硫氨基算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和临床意义。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6 / 13

2、DNA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损伤(突变)及修复及意义。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及其疾病的关系。

2、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的合成原料、代谢产物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及临床意义。 8、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产物,功能与肿瘤的关系。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三、病理学

7 / 13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2、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3、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水肿的概念、原因和类型。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 3、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8 / 13

4、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5、常见良、恶性的上皮与间叶组织肿瘤的特点。 (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和结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常见心肌病种类。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七)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6、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9、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各期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 10、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1、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八)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9 / 13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其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息肉和腺癌的概念、病理学特点。

9、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0、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九)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3、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十)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4、IgA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十一)生殖系统疾病

1、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分级及病理变化。

2、子宫颈癌的病因,子宫颈浸润癌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10 / 13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5、子宫体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6、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7、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8、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0、乳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十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1、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2、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3、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三)神经系统疾病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十四)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5、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6、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7、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8、尖锐湿疣的病因、传播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11 / 13

9、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0、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四、诊断学

1.常见症状学:发热、水肿、咳嗽及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黄疸、血尿、意识障碍。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的检查、胸部检查、心脏和血管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3.常见呼吸、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

5.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检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窥镜检查)。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6.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五、外科总论

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

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品。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5.重症监护的内容和应用,常见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6.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方法。 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9.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12 / 13

(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

(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0.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2.肿瘤

(1)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2)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

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 14.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3)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 (4)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15.外科微创手术:内镜技术及腔镜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

13 /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d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