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21 01: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韩淑华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9期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201l年9月教育部再次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文件,强调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科学设置健康教育课程,以期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

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不稳定性,易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动力。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又担心被孤立,常出现既想封闭自己又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矛盾心理。在性心理方面,表现性知识的缺乏、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在职业选择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常出现心态失衡,表现出嫉妒、自卑和焦虑等,既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也因为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备受关注。在高等院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其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课程定位不清,对教育对象缺乏了解等,这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建议

(1)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将心理教育课程性质定义为实践技能课。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讲授法、心理测试法、心理游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du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