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论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02 1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心理学概论》

一、 单选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 B 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A、陈述性知识;B、知识;C、程序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2、 C 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A、知识;B、陈述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 B 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4、 C 是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A、复述;B、维持性复述;C、组织;D、精制性复述

5、 C 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 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整体性原则

6、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 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 A 。A、自动化阶段;B、熟练阶段;C、巩固阶段;D、稳定阶段

7、 C 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学习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8、 D 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A、动机;B、内驱力;C、诱因;D、强化

9、 C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认知好奇心;B、成就动机;C、自我效能感;D、成就归因

10、 D 是指较大儿童(10岁以后)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主观道德;B、客观道德;C、他律道德;D、自律道德

11、 C 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知识;B、程序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12、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是指 D 。

A、命题和命题网络;B、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C、策略性知识;D、知识的表征 13、 B 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 A、复述;B、维持性复述;C、精制性复述D、组织

14、 A 就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基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整体性原则 15、 B 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A、 认知; B、学习; C、习惯;D、教学

16、 A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学习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17、 A 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A、动机;B、内驱力;C、诱因;D、强化 二、多选题 1、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 C D 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2、为了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其加工效率,可以采取的途径有: C D 。 A、复述;B、组织;C、组块;D、自动化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 A B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A、学生学习;B、教师教学;C、技能形成;D、知识学习。

4、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ǎ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 A B C 、态度、动作技能。

A、智力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元认知策略

5、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C D 两种。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主律包括 B C D 。 A、强化律B、 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

7、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 A B D 。

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机能的形成D、评价

8、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技能分为 A B 两类。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学习技能D、劳动技能 9、学习策略包括 A B C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 10、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 A B D 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行为 11、遗忘的进程是 B C 。

A、均衡的;B、不均衡的;C、先快后慢;D、先慢快后 1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 A B 。

A、发展性教育;B、补救性教育;C、思想品德教育D、理想教育 三、简答题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观点,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要 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学习者获得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比 如陈述分数加法的规则或者能够描述在驾驶汽车时该如何换档。在此阶 段,学习者对活动的完成是非常艰辛的,需要逐条记忆每一项规则,并 缓慢地操作每一步骤。

第二阶段:联合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仍需思考各个步骤的规则, 但经过练习和接收到的反馈,学习者已能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 完成有关的活动。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习者最终进入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例如,一个人在开车时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流利地换挡,在交通拥挤的路面上连续地改变方向;或者一个学生不用想着分数加法的各项规则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加法题,表明他们已达到自动化阶 段,即获得了有关的程序性知识或技能。

2、做笔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1,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

2,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3,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

3、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答: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 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行进行奖励,

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4、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 答: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由教师提供一个要讨论的议题,通常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本身要明确,是学生感兴趣的且有言可发的。讨论进行中要始终围绕着这一议题进行,要防止谈论与此议题无关的话题。

2.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讨论的议题确定后,教师要在讨论前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议题,并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作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学生的背景知识不充分,讨论时,学生的发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发表一些空洞的、无价值的议论,而且常常跑题,更多的时候是无话可说,这样的讨论无异于浪费时间。 3.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与讲授法相比,教师在讨论中应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教师不再以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不要对学生的回答作权威的正误判断,也不一定非得将讨论引向一个预先确定的结论。在讨论中,教师经常要做的事情是鼓励,邀请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黑板上(但不评论),要求学生进一步论证或澄清自己的观点,指出学生发言的相同论点以及不同点,总结已经取得的进步。

4.讨论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当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做一个小结。对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阐明自己的看法;要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一时想不通,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

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受。

5、由加涅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包括哪些成分?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一些模型。由加涅(E.Gagne,Yekovich,& Yekovich,1993;Leahey & Harris,1993)等人提出的一个信息加工模型代表着认知心理学家们对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观点。该模型包括三个主要成分:

第一个成分是信息贮存库,这是一些资料库,用来保存信息,相当于用来贮存信息的计算机磁盘。信息加工模型中的信息贮存库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二个成分是认知加工过程,即将信息从一个贮存库转换到另一个贮存库的内部的智力活动,相当于计算机中用来发布指令、转换信息的各种程序。在信息加工模型中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知觉、复述、组织和检索等。 第三个成分是元认知(meta cognition),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元认知控制并协调着将信息从一个贮存库转移到另一个贮存库的各种认知加工过程。

6、常用的启发法有哪些? 答:(1)试误法。当没有经验的人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选择一个途径,试探着看看有没有用。所以这种试误法对解决问题虽然不是很有效,但却是被最先使用的,而且能使问题解决者获得充分的有关此类问题的经验。

(2)手段-目的分析。这种方法是把问题分解成一级级的次问题,即把目标分析为一个个的子目标。通过逐步实现每个子目标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这种手段-目的分析法对含糊规定的问题很有效,因为这类问题往往目标状态模糊。如果把模糊目标分解为清楚的子目标,问题就好解决了。

(3)逆推法。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途径时,用逆推法往往更快捷、有效。通过逆推法,问题解决得可靠而省时。

(4)类推法。这种方法是让你把不熟悉的问题与你总能解决的熟悉的问题相比较,用熟悉的解题方法“以此类推”来解决新问题。

(5)爬山法。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先走一步试试,估计离目标是否近了,如果近了就继续下去,这样离目标越来越近,最终解决问题。它与试误法的区别是:每作一次尝试就要对离目标的距离做一下估计。教师在教学时常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 度。它的最大弱点就是常常会只到达一个“小山丘”而不是真正的山顶。为克服这一点,最好选择几个不同的起点(方法)一起来尝试。如果几个起点到达的都是同一个点,这一点才算是真正的目的的。

(6)简化。在解决问题中,人们常常先抛开某些方面或部分,而抓住一些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先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利用这个解答来帮助或指导更复杂的整个问题的解决。

7、简述认知好奇心产生的条件和类型

答:认知的好奇心分为一般的好奇心和特殊的好奇心 一般好奇心是指人们在过分单调的环境中,由于缺少刺激,就会想办法寻求各方面的信息,但所追求的信息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方向,仅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满足。信息量的大小是引起一般好奇心的重要条件。 特殊好奇心是指人们对某些具体的、特殊的事物感兴趣,从而有选择地 接受某方面的信息。这是人

类特有的一种好奇心。认知上的矛盾是特殊好 奇心产生的重要条件。

8、试述格伦兰目标陈述法的教学意义 答:格伦兰将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行为变化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和不可操作性的弊端。

9、桑代克关于猫的学习实验是怎样做的?

答:1898年,桑代克做了关于猫的学习实验。他把一只饿猫关入迷笼(问题箱)中,笼外放有鱼和肉。笼中有一踏板用绳子和门钮连在一起,只要踏下踏板,笼门可打开。猫在笼中用爪够不到食物,于是乱咬、乱蹦。后来偶然碰到踏板,笼门打开,取到食物。然后又将猫放回笼中,猫仍然需要经过乱咬、乱跳等过程才能逃到笼外,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猫的无效动作逐渐摒除,打开笼门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最后,猫一入笼内,就能打开笼门而取得食物。由此桑代克提出他的学习理论。

10、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评价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5.正常健康的交往

四、辨析题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错。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自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接受学习一直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学习形式一直被误解为机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只是因为一些教师使学生进行的是机械学习而采取的又是 接受学习方式,才使接受学习被认为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也可以是机械学习,那种只发现点滴的事实,而不理解其中的规律的发现学习便是机械的发现学习。

2、做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

错。1,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2,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3,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

3、掌握了知识就等于形成了技能。

错。技能的形成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技能。这也就是说,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对某种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不可能。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技能。比如,一个人掌握了水的浮力特点、游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呼吸要领,并不能说他就掌握了

游泳技能;再如,许多足球评论员对场上球员的表现指指点点,对关于足球的知识了解得很多,但让他上场,肯定还不如他所批评的球员。从另一方面来看,已经形成的技能又是掌握新知识的基础。比如,英语听力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我们获取更多的用英文表述的知识。由此看来,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是高效获取新知识的有力保障。

4、专家与新手在理解和表征问题上存在差异。 对。专家总是纵观整个问题的背景和其中各成分间的关系,因而根据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原则或方法来理解问题;而新手却只看到孤立的问题本身或表面,如问题陈述中所使用的词汇和物件等。心理学家们分析,造成专家和新手这方面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他们在长时记忆中对知识的组织形式不同,二是他们能否有效利用工作记忆空间;而这两个原因归根结底又都是由于专家比新手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所造成的。由于专家具有丰富、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所以他储存的知识是以重新组织过的、富有意义的“组块”形式存在的。每个组块包含着大量的信息;由于信息以组块形式存在,专家就可以在工作记忆中划出少量空间来保持这些信息量大而数量较少的组块,而用余下的空间来进行信息间的运算和分析。新手们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看不到信息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利用这些联系所组成的“模式”来储存和运算;由于他们只能一个一个单独地储存信息,这势必将花费他们大量的精力和记忆空间,影响了对问题的有效理解和表征。

5、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同。

错。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学习的实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并逐渐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即所谓的个体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从而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极及其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个体的社会化,既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的学习过程。第二,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 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同时也在自身的实践中积累个体的经验。其中,人对社会历史经验的学习,在人的学习中占居着重要地位,个体的知识经验与社会经验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第三,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对语言的掌握,扩大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能使人通过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把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第四,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能动性是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就是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去学习各种知识经验,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内在力量。总之,人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1、论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1)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奥苏泊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大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是有意义学习的两个标准。(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性,包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利用;新观念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原有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三个方面。(4)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奥苏伯尔称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自己的学习理论为“同化论”。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进行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2、论述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外部强化可激发外来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情境中,教师可以运用目标、反馈、评价、表扬、批评、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指引学习的动机作用。长远目标的动机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但离开近期具体目标,其功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要求。目标的高低要因人而异。要尽力与个人的学习能力相一致,过高的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差距较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即,过低的目标,又缺乏挑战性,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有最佳的动机激发作用。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也将进一步提高实现目标的动机。 (二)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例如,看到批改后的作业,考试的成绩等,既可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通过反馈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关于了解学习结果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已为许多实验所证明。

布克(W·F·Book)与诺维尔(L·Norvell)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减法,速定字母a等),连续进行7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B组不知道。自第50次练习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 (三)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具有强化作用。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中学生,共两千多人进行实验。他把每个班中学生都分成三组,给以不同评价。第一组为无评语组,只给甲、乙、丙、丁的等级;第二组为顺应评语组,即除标明等级外,还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以相称的评语;第三组为特殊评语组,对甲等成绩者,评以“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者,评以“良好,继续前进”,对丙等成绩者,评以“试试看,再提高点吧。”结果发现:顺应评语针对学生答案中的优缺点作评定,效果最好;特殊评语的内容针对性不够,虽有激励作用,但不如顺应评语;无评语的成绩明显低落。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测验等进行评价时,不仅应打分数、评等级,还应加上有针对性的评语,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表扬、批评做为学习的外部诱因,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赫洛克(E·B·Hurlock)在实验中将106名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条件下做加法练习,A组为受表扬组,B组为受训斥组,C组受忽视组(旁听甲乙两组受表扬与训斥),D组为控制组(单独进行,不受任何评价)。结果表明:(1)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2)适当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3)批评的效果比不做任何评价为好

此外,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

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 (四)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切拨曼(J·C·Chapman)和费得(R·B·Feder)在实验中,让五年级两个等组的儿童进行十天(每天十分钟)的加法练习,竞赛组的成绩每天都在墙上公布,并为优胜者贴红星;无竞赛组只做练习,无任何诱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

然而,竞赛必须适当。过于频繁的竞赛不但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因竞赛失败而丧失学习信心。 因此,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竞赛要适量;(2)选择竞赛的方式,使不同学生在竞赛中都有获胜的机会。例如,可以按能力分组竞赛,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已竞赛。 二、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从而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通过“设疑”引起认知矛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1)问题要小而具体;(2)问题要新颖有趣;(3)要有适当的难度;(4)要富有启发性。例如,在学习“压强”概念之前,教师提出“把一块砖放在沙地上,怎样放才能陷得最深?”的问题,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内在动机始终处于激发状态。 (二)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布鲁纳(J·S·Bruner,1960)在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中首次提出内在动机的概念并倡导发现学习(详见第八章),认为发现学习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他认为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一种内在兴趣,具有发现的兴奋感和发现的自信感。学生把“有所发现”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有可能把发现本身作为一种自我奖赏而推动自己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地理课上,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将只标有自然特征和天然资源,没有地名的“空白”地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指出哪一个地区具备建设城市的可能性。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指出许多地方可以建设城市并考虑自然条件等地理因素进行论证。最后再与真实的地图相对照。在这种发现学习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水平大大提高。发现学习是以学生自己收集、加工、分析信息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发现学习。 (三)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许多具体的做法: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学生一旦理解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如,运用幻灯、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呈现教材,还可以通过模拟教材内容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4.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

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好知识的乐趣。

5.教师要以自身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教师应通过言语和行动向学生传递良好的信息,让学生知道教师喜欢所教学科、喜欢学习和钻研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满足,使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6.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这是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兴趣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某一学科上拥有的知识越丰富,基础越扎实,学习起来就越轻松,兴趣会逐渐稳定。相反,在某一学科知识基础薄弱,欠绩过多,学习起来就会索然无味。朱智贤(1982)主持的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调查发现,学生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中“基础不好”占59.84%,排第一位。 (四)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兴趣、动机迁移是指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情况下,把学生从事游戏等其它活动的兴趣和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为此,教师对班级中不愿学习的学生应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如对体育活动,文娱表演、绘画等的兴趣,然后巧妙地组织有关的活动,将这些兴趣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

3、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理论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理论有何相同点 :第一,都是用动物做的学习实验;都抹杀了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带有机械主义的倾向;第二,学习理论提出的年代都较早(1898与1913),对学习的本质及过程的揭示都较简单。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理论的不同点: 第一,理论提出的实验依据不同:桑代克是用小鸡、鱼、猫、狗等低等动物做的实验;完型派是用黑猩猩这一高等动物做的实验;第二,学习理论的观点不同: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并提出了学习的规律,是较完整的学习理论。完型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但没有进一步提出学习的规律,理论不够完整。第三,理论提出的背景不同: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在美国提出的,受到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影响;完型派的学习理论是在德国提出的,受到德国格式塔学派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第四,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不同:桑代克的学习联络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对推动学习理论本身的发展,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型派学习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弥补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之缺陷,但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不如桑代克。

4、论述遗忘的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如何?

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进程。研究结果表明:遗忘并不是人们以前认为的是在记忆以后过了很久才开始的。事实是学习之后遗忘立即就开始了,而且如艾宾浩斯所说的:“开始遗忘是很快的,而在最后遗忘是很慢的。”可见,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是遗忘的基本规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时间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一般认为,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2)学习材料的数量。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一次学习的材料越多,遗忘越快,材料少,则遗忘得较慢。

(3)学习程度。对所学习的材料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之为过度学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达到100%的学习程度以后,再继续多学几遍并不是浪费,而是很有必要,过度学习无论从保持量还是防止遗忘的数量来看,都要好于恰能背诵的学习。因此,

学习不要满足于刚刚记住,但过多的过度学习也是不必要的。实验证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4)加工程度。学习时是否对所学材料做认知加工,对遗忘有重要影响。单纯地复述材料,保持的效果较差,遗忘较多。经过学习者精制和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慢。

5、根据实验论述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斯金纳(B.F.Skinner)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1、斯金纳的学习实验研究 斯金纳(B.F.Skinner 1938)在特制的实验箱(斯金纳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箱内装有一个杠杆,杠杆与传递事物的机械装置相连,只要杠杆一被压动,一颗食便滚进食盘。白鼠被放进箱内,自由活动,当它踏上杠杆时,有食丸放出,于是吃到食物。它一旦再按压杠杆,食丸有滚出,反复几次,白鼠就学会了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将这种条件反射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此外,斯金纳还做了鸽子啄圆窗反应的实验。 2、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把一切行为分为应答性和操作性两种

斯金纳认为条件反射有两种,即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应答性(或刺激性)条件反射过程,是先由已知刺激物引起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刺激物相结合的过程,强化是为了加强刺激物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型条件反射的过程,没有已知的刺激,是有有机体本身自发出现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反应相结合的过程,强化是为了增强反应的。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电反射构成的,反射有两种,行为也必然有两种,即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此,学习也分为两种,即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 斯金纳更重视操作学习,他认为操作行为更能代表人在实际中的学习情况,认为人的学习几乎都是操作学习。因此,行为科学最有效的研究途径是研究操作行为的形成及其规律。 (2)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是强化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有人称他的学习理论为强化理论或强化说。 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则这个操作的强度(反应发生的概率)就增加。认为学习和行为的变化是强化的结果,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只要安排好强化程序,就可以随意地塑造人和动物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dt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