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今宜鉴苦,蒙以养正

更新时间:2023-11-01 18: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观今宜鉴古 ,蒙以养正

--浅谈蒙学教材的特点和现代意蕴

摘 要: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养成教育启蒙教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小学。蒙学教材是幼童在启蒙教育阶段阅读的各种读本。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讲,主要有四个特点:集中识字、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使用韵语和对偶、综合各种知识。以今人的视角对蒙学教材认真了解研究,从蒙学教材的特点及其使用中汲取有益经验,一定会有利于我们在某些方面加强和改进今天的少年儿童教育。 关键词: 蒙学; 养正教育 ;现代意蕴

我国的蒙学教育历史悠久,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内容不断完善,方法也日益成熟,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吸取知识、增长智慧、规范道德的重要思想基础。由于汉语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汉语文的教学也应该认清本身的独特性,重视从古代的蒙学中吸取教学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古代蒙学及其发展状况 (一)蒙学的界定

蒙学的称谓取自《易经》。蒙, 取《易? 蒙卦》:“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之义。注云:

[1]

“童蒙之来求我, 欲决所惑也。”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 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对于蒙学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其内涵大致相同。所谓“蒙学”,是指在儿童智慧开启之际施以正当的教育,养成儿童优良的品德、开发儿童的智慧,其实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2]

启蒙教育。而 “蒙以养正” 则语出 《易经 ·蒙卦 》 “蒙以养正 , 圣功也。”按《易经 ·序卦 》上的解释 “物生必蒙 , 故受之以蒙。蒙者 , 蒙也 , 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

[3]

养也 。”这里的 “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蒙昧 、幼稚之意, 一是启蒙 、教育之意。引伸为新儿童蒙昧幼稚 , 心智未开 , 需要启蒙 、培养。可见,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从我国传统的蒙学教育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为当今的语文教育发展谋求出路。 (二)蒙学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蒙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称谓也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层次:低级层次的蒙童教育和高级层次的专经教育。古代私学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基础教育任务,特别是蒙学教育基本上是由私学完成,专门类型的蒙学教育对象主要是幼小儿童,这类教育活动在官学教育中不存在,基本上是在私学中进行的,自汉代开始及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幼儿教育几乎都是由私学来承担的,这是私学的一大功绩,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古代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其中统治阶级的政策导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和政府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调控作用,各个时期的统治

者都借助国家手段协调和控制着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蒙学的发展走过了一个曲折、跌宕起伏的艰难历程,先秦私学的勃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教育普及,为蒙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遭受秦代无情打击的私学到汉代再度复兴,蒙学出现,蒙养阶段教育的出现,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官学教育没有蒙学的缺陷,使得整个教育在私学、官学的互为补充下完善起来,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蒙学时废时兴,由于唐统治者对蒙学的重视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唐代的蒙学教育发展迅速,在客观上为唐代教育的普及化做出了贡献,开创了古代蒙学发展的新纪元,宋元明清的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蒙学教育,对社会各地义学的开办有着很大的促进,捐资办义学者甚多,使得蒙学社会化,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保护,捐资办学的兴盛,社会文化的需求催发了蒙学社会化的进程,也为蒙学教育内容

[4]

的丰富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构建了平台。 二、古代蒙学教材的概述 (一)古代蒙学教材的种类

纵观封建社会的蒙学教材,按其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成众多类型。但一般将其分为六种:

1.综合类。如史游的《急就篇》、王应麟的《三字经》、钱塘老儒的《百家姓》、周兴嗣的《千字文》等,这类蒙学教材既教儿童识字、掌握文字工具,同时又介绍一些诸如历史知识、名物常识、人生哲理等知识,融识字、知识和道德教育于一体。被古今学者交口称赞的《千字文》的开篇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不仅句式整齐押韵,而且宏观说明天文气象知识。中间的议论:“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持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这是劝诫孩童学会修五常之事,善于为人处事。

2.伦理道德类。如吕本中的《童蒙训》、朱熹及其弟子编著的《训蒙绝句》、朱熹的《童蒙须知》以及佚名的《名贤集》和《增广贤文》等。这类教材侧重于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及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准则。成书于宋代以后的《增广贤文》,它之所以能风行全国,家喻户晓,是因为它是一部教人做人的蒙学典籍。全书从开篇至结尾,叙述的全是“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读书冶性、当家理财、交朋结友、做事为官等诸方面的伦理道德”。

3.历史知识类。如李瀚的《蒙求》、朱熹的《小学》、陈栎的《历代蒙求》等,这些教材或简述历史的发展,或收录历史故事,或选辑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在对儿童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在编写技巧上大多采用“多是四言,参为对偶,联以音韵”手法 ,便于诵读。

4.诗歌类。如朱熹的《训蒙诗》、刘克庄的《千家诗》、王相的《五言千家诗》等,选择这类诗歌作教材,既适合儿童学习,又能对他们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

5.名物常识类。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章》等,这种教材的内容不仅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还包括农工商各行各业的实际知识、实用技艺和生活常识在内的各种“杂字”。

6.是工具书类。如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朱光家的《字学指南》等,这类教材相当于现在的字典、词典及字帖之类的工具书,适用性强。

以上各类读物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对当时的语文教育、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蒙学教材流行时间很长,如《千字文》从南北朝到清末,共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

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知

识。

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是对《史籀篇》的发展。汉代,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取名《仓颉篇》;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李长作《元尚篇》;杨雄续写《仓颉》,取名《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蔡邕作《劝学篇》等。其中,以《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蒙学教材出现,如周兴嗣的《千字文》等,此外,还有《杂字指》等,这些杂字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流传最久远而广泛者首推《千字文》。

唐代的蒙学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编写,当时仍在使用的,如《急就篇》、《开蒙要训》、《千字文》等;另一类是当时新编写的,有抄写名言谚语,向学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封建教育的,以《太公家训》为代表;有将典故编成韵语,供学童识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兔园策》和《蒙求》;有供学童讽诵的当代诗歌选本《文场秀句》;有供学童临时查阅的字书和常识问答,毕业论文,以《杂抄》和《俗务要名林》为代表;还有专供蒙童用的习字教材,其特点是:所有的字都是笔画少的常用字,编成语句,好记易写。 第二阶段,宋至清中叶。

这一时期,蒙学教材由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写的方向发展,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注意伦理道德教育。蒙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常识知识,识字教材更加适合汉字的特点,多数蒙学教材采用韵语体裁和对偶句式,内容上更加注意适应儿童的特点和兴趣。

宋代以后的蒙学教材,大体上可分为五类,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第一类,综合性的蒙学教材,以《三字经》为代表,此外、《百家姓》、《千字文》也属此类,统称“三、百、千”,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也最广。第二类,专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以《性理字训》、《名贤集》、《增广昔时贤文》等为代表。第三类,历史知识类蒙学教材,有《小学》、《童训》、《少仪外传》等。第四类,诗歌的蒙学教材,有《训蒙诗》、《小学诗礼》、《童蒙须知韵语》等,尤其是《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第五类,专讲成典故事、名物制度常识的蒙学教材,有《名物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第三阶段,清中叶民国初年。

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原有蒙学教材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才有扩充蒙学教材的出现,除了改编和续编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还有《三千字文》、《万字文》、《千家姓》等。另外,面对新式学堂所编教科书未能吸收和继承传统蒙学教材的优秀遗产现象,当时政府和许多文人都在尝试改革传统蒙学教材,使其在内容上、编排上更具有科学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1903年商务所(商务印书馆前身)编印了我国第一套小学用的最新教科书,这套书在教育界占势长达十年之久,其影响十分深远。 三、古代蒙学教材的一般特点以及对于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识字美,集中识字值得借鉴

识字无疑是语文学习的开端, 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集中识字是蒙学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蒙养之初, 识字为先。古人认为开始阅读之前必先识2 000字, 否则有害无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简称“三百千”, 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收生字达3000 多个,但篇幅都很短小, 蒙童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学习完毕而不觉困难, 如此高效是任何现代教材不能企及的。同时这些字以句义完整, 音韵谐和的歌诗形式出现, 而不是分散记忆, 这大大减低了记忆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让初入学的蒙童集中识字, 适合孩子“强于记忆而弱于理解”的心理特点。古人写字采用毛笔, 在屏神凝气一笔一画的练习中, 不仅记住了字形, 而且对字的线条也有了质的感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要求小学毕业生认字3000,会写2500,采用的是分散记忆, 教材中的生字夹杂在其他已学的文字之间,几十个字中才有一个生字, 平

均每学期认字250,会写208 个,初中则更少。以学生在校时间计, 每天仅记一字, 却是大部分没有完成任务, 错字连篇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与现在阅读教学的大量“叠加性无效操作”有直接的关系。在实践中, 集中识字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效用, 魏书生采用知识树的教学方式, 其中就有集中教学的理念。

(二)音韵美,琅琅上口易于诵读

在我国千古流传的传统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封建社会儿童最早接触到的识字教材与读物。它们虽不是诗歌,却深深地印着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子,通篇皆为整齐押韵的三字或四字小节,结构整齐悦目,读来简洁凝练,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美皆备矣!

首先,传统蒙学教材绝大多数采用了三言或四言的形式,文字简短集中,形式整齐,还运用了传统诗歌押韵、平仄等艺术方法,强调吟咏背诵,读来音韵和谐,抑扬顿挫。语言声韵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而是在于语言的声音美本身。

押韵是这些蒙学教材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较之诗歌,蒙学教材用韵更为宽泛,既有平声韵也有仄声韵,且常常一文数韵。如《三字经》三字一句,六字成一小节,押韵在第六字。意义转换,韵亦变化。如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等八句,“善”、“远”押上声十三阮、十六铣,“迁”、“专”押平声一先。前二个上声韵,向上高读,声音响亮无尾音;后二个平声韵,随口平读,声音平和且有尾音延长。这样八句四节,隔句押韵,先高后平,先短后长,就有了抑扬回还、余音袅袅的乐感。《千字文》与《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在第八字上隔句押韵,平声韵约占三分之二强,仄声韵少,平声韵大量反复使用,尤其是像阳、萧、江等韵,声音响亮,音韵铿锵,东、冬韵平和舒缓,回还往复,余音不绝。

蒙学教材在讲究押韵的同时也注意平仄。如《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平仄一般就体现在一句内二、四字的两顿或上下句两顿的对应上,基本平仄相间,有起有伏。如《千》文开篇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内仄平相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句内平仄相对上下句间也相对。《百》文开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两句末仄平相对。这种识字教材的学习强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正是在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

第二,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用语精炼,亦求对仗、精工、雅丽;而且数百字、千字之中,句式变化多样丰富,囊括一般文言常见语意表达规则和句式,反复吟诵,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如《千字文》讲自然名物, “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用语凝炼,讲求辞采,对仗亦精工。再如“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几句,以渠中之荷对园中之莽,夏荷盛开鲜美“的历”之盛状对春草发芽“抽条”蠢蠢之初状;枇杷梧桐、陈根落叶实词相对,早凋晚翠特征相对,委翳飘摇情状相对,皆言辞甚美,精工雅丽。写君子行仪,“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寥寥数语,为人之本,尽在其中;写贤人品性,“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化抽象精神为美感形象,传统之风尚气韵流布于佳言美句之中。

蒙学教材编得通俗生动用语而又简洁精粹,这可能与古人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分离专用,在蒙学教材中也不自觉地追求一般书面语言讲求精炼典雅的语言风格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的语文教材语言多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小学阶段极少涉及文言学习,一册书中平均只选五六

首古诗,对于学生理解和领略祖国语文中古代语文的简洁、凝炼、典雅、优美的特色尚显不足。当前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理解、掌握现代白话语文为主要目的,此为实用,为现代工具;而古代语文的学习,正像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中说过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今天学习古代文言,看似无用,实则有文化和美的熏陶感染、传统语文的领略在里面,有更广的价值。因此,像《三字经》、《千字文》等这类语言精练、对仗精工、辞藻华美的传统蒙学教材,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也不妨适当借鉴甚至直接引用其中积极内容,以此作为语文教材别具风格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吟咏背诵中领略祖国古代语言的典雅凝炼之美,补充现代语文浅白之不足。这样,通俗浅白和典雅凝练的语言风格都进入学生视野及其语言学习感受和积累中。 (三)内容美,包罗万象蕴含人文知识

蒙学教材蕴含的文化文常识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三字经》的内容大致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和“学”的重要性;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介绍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讲述历史;劝勉蒙童努力学习。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典故以及各科知识, 熔铸天地名物、古今事迹于一炉。清贺兴思说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幼学琼林》全书分天文、地舆、岁时、朝迁、文臣、武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延、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伤丧、文事、科举、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33篇, 堪称幼儿百科全书。《急就篇》是汉唐时期流传最广的识字教材, 内容包括姓字、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丰富的文化内分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仅是三部篇幅短小的蒙学教材所包含的人文知识, 已让高中学生望尘莫及,而这些文化常识既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宝臧, 也为语文学习所必需。语文教育者也清楚, 学生之所以不能学好语文, 与他们薄弱的文化基础密不可分。基础的薄弱, 人文底蕴的缺乏, 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到处碰壁, 举步维艰, 兴味索然而少有收获。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 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 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因此背景知识越丰富,学习的效能就越大。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丰富的人文知识为学好语文提供有力的支撑。

古代实践和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都表明, 十二岁之前是记忆力最强而理解力很弱的时期, 如果不在这个时期开发记忆力, 记忆力的发展就有可能受到局限, 以后再也补不回来。因此在这个时候让孩子背记, 不是人为加重负担, 而是开发记忆能力。恰恰相反, 在这个时候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才是人为的加负行为。更何况蒙学教材篇幅短小, 简约为文, 且以孩子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出现。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开始于小学二年级, 学生认字不到一千, 阅读的背景知识极其缺乏, 这导致了一种只向纵深发展而忽略广度的教学, 犹如没有宽厚的地基只向高空发展的建筑。这种教学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 学生因没有理解的背景而使知识成为死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之一, 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 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 而不能‘进入周转’, 知识没有加以运用。”在考试的驱驶下, 教学并不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而是急于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知识, 从而使学生成为储存‘货物’的容器, 知识反而成了负担, 于是, 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这样的教学也忽视了学生“弱于理解”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的的狭窄局限了进一步发展, 很多学生到了高中已难以为继。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 语文学得好的学生, 无一例外地是从小学打下较好基础。

(四)道德美,重视养成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c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