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2009年片上教研活动掠影马沟片小学数学

更新时间:2023-03-10 02: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盐都区2009年片上教研活动掠影(马沟片小学数学)

●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评议实录 ●交流论文

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找规律”课堂实录

马沟小学 孙大群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一想”,完成第49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两个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好,下面我们就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猜猜看! (多媒体出示红黄气球间隔排列)

按这样的顺序,猜猜后面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你是怎么想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它们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生2:黄气球的后面就是红气球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做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 生1: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

生2: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和电风扇 生3:道路两旁的树木和花坛 ??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发现我们身边这么多间隔排列的现象。山脚下住着一群快乐的兔子。一天,它们一起去采蘑菇,它们之间有间隔排列的现象吗? (出示多媒体)

生1:有,夹子和手帕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生2:兔子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3:篱笆树桩是间隔排列的。 ??

师:我们的夹子和手帕先是什么? 生:夹子。

师:最后是什么? 生:夹子。

师:像夹子这样排在两边的物体,我们就叫做两端的物体。 (板书:两端的物体)

师:像手帕这样的物体,我们就叫做排在中间的物体。 (板书:中间的物体)

师:你能个别说出其他几组两端的物体,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吗? 生:???

师: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时候,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做一回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小组合作、探索规律,完成研究报告。

生分小组合作 ??

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夹子和手帕成间隔排列,夹子10个,手帕9块,夹子比手帕

多1个。

生2:树桩和篱笆成一一间隔排列,树桩13个,篱笆12个。树桩比篱笆多1个。 ??

师:哪个小组发现了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生: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 师:是这样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如果把它们对应分组,一个手帕一块夹子为一组,分到最后夹子就多出1个,其它也这样。 (多媒体出示)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一个。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刚才同学观察得很好,想不想动手验证一下这样的规律? 生动手验证。 ??

师:把你的验证方式跟同学说一说。

生1:我是用排小棒的方式验证的。排三根小棒,在小棒中间排了2个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个。

生2:我用手指和它们中间的空挡进行验证,手指比空挡多1个。 生3:我们班第一排的同学是间隔排列的,穿红色校服比穿蓝色校服的同学多1个。

师:好!我们请第一排同学站起来,是这样吗? 生:是。

师:谢谢他们,请他们坐下。但老师想一组一组地请他们坐下,先请1位穿红色校服的同学和1位穿蓝色校服的同学坐下 ??

唉,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他会一个人站在这里? 生:一组一组的分,因为两端都是穿红校服的同学,所以多1个。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用3种方法对两种事物间隔排列的规律进行验证,那你能应用这样的规律吗? 出示:

1、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110米跨栏,10个跨栏之间有多少个间隔?

2、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如果有10只兔子像这样排成一排做操,兔子的队伍长多少米? 3、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师:木头锯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会一分为二 生:锯一次会成两段 师:那锯3次成几段呢?

生:四段,因为两端是木料,比中间的锯痕多一个。

4、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书,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生1:15棵 生2:14棵

师:到底是几棵呢?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演示)

师:为什么会少一棵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会从中发现什么? 出示:

排队的要求1:

请穿4位穿蓝校服的同学先站成一排,然后请穿红校服的同学站到他们的中间,成一一间隔排列,需要几位穿红校服的同学? 排队的要求2:

请这几位同学改变排队的方式, 站成一圈,, 试试看,你会发现什么? 师:他们还是间隔排列吗?为什么? 生:两个蓝的靠在一起

师:那刚才站成一排时是间隔排列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围成一圈就不是了? 生:两头的两个人靠在一起

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围成一圈时两端的物体就会靠在一起,所以,要去掉一个,两种物体一样多就会形成间隔排列。 五、欣赏感悟

师:其实间隔排列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欣赏生活中间隔的美

师:地板的瓷砖一一间隔排列,错落有致;有序的排列给人视觉的震撼;古代欧洲的设计大师巧妙融入间隔的美;间隔的美不仅在古代的建筑中,还体现在现代文明中,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我们爱去的游乐场。

教学反思:

本人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从四年级开始,各册教材都设置了“找规律”的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探寻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为此,我

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认识一一间隔排列现象;在童话中探索规律;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规律;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课始,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游戏进入学习内容,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为研究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为后面探究规律留出了时间。

2、探究规律时,我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去发现规律;验证时用小棒和圆片代替实物来摆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这样做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又方便了“一个对着一个”的教学操作。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还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比较。

3、在大量图片的展示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表象,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和总结。学生初步得出规律后,我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来验证规律,使学生更加确信规律的一般性,从而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同时,我认为在下面两个方面做的不够:

1、在找规律这一环节还可以深入一些。对于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是很容易找到的。教学走到这一步还是浅层次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为什么存在着这样的规律?让学生用一一对应思想,通过各种方法寻求答案,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达到数学教学的本质。

2、通过变式去理解的规律,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设计时还可以丰富一些。一一间隔排列的形式。除了例题两端相同,,还有两端不同,排成圆形的状况。教学中应该通过变换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不同,为什么会不同,从而认识间隔排列规律中一一对应的本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堂实录 盐城市马沟小学 马海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是数学回归生活。 2、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

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

3、合作学习。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在利用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方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学生都去想多种方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要善于调配学生活动的步伐,要善于调控数学活动的时间。

2、如果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把本节课的节奏加快一点,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教学效果会更好,这节课只完成了研究的内容,练习也没来得及做完。

3、语言不凝炼,学生已经掌握的还要重复多次。要有凝炼的语言,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勤练基本功,多看教育方面的书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

评议实录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何华:

孙大群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找规律》第一教时,总体上来讲是一节高效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游戏导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 、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3 、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在成功探究出规律的时候,再动手用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内化。

4 、练习设计是有层次性的,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巩固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总之,本节课重点把握得当,难点突破得好,整个教学流程处理得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教者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值得商榷的一是小组活动时,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单,教者最好出示一下报告单。二是在设计练习时,学生完成后,如果能出示一下答案,让学生对一下,效果应该会好一点。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陈文同:

马海兵老师上的一节课,总的来讲,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2 、注重合作、探究与合作学习。

3 、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值得商榷之处有:1 、教者只注重了验证学习,对于探究这一块做得不是太好。

2 、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这一点,挖掘得不太深。 3 、练习设计中的猜一猜游戏,没有什么价值。 盐城市日月路小学 夏国祥

孙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共分导入、新授、练习三部分,全课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规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学生发现规律并不难,但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难度,教者在突破难点上设计了一组练习,这是本课最大的闪光点,练习具有层次性,先求两端物体的个数,再设计求中间物体的个数,接着出示了锯木料问题、封闭图形上植树的问题,结合现代媒体,较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提出商榷的地方,一是教师提出两端的物体比中间多一个,为什么?教师一再强调分组的方法得出,学生完全有自己的方法得出,如观察得到、数一数等不一定非要分组。二是如能穿插教学两端物体不相同时一一间隔的规律,就更好了,仅供参考。

听马沟小学马海兵老师三上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感受:

本节课教者准备充分,巧妙运用了传统教学媒体如:小黑板,投影片、电视等,教者在教学了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并验证后,设计了一张长方形抽拉成正方形的投影片,提出这是长方形吗?由此过渡到教学正方形的特征,这是本课最大的亮点。 盐城市郭猛小学 李爱武

昨天在马沟小学听了孙老师的《找规律》和马老师的《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认识》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两位老师的课是比较成功的。孙老师和马老师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初孙老师设计猜一猜的游戏,一红一黄汽球间隔排列,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马老师课初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学生认识了两个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二、 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找规律的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孙老师充分解放了课堂,解放了学习空间,让学生举身边的例子,例题的教学过程中,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马老师揭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通过学生动手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两位老师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 一、 用心对待每一节课

两位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具、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很快把学生带入例题场景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 教学环节的设计结构明确

孙老师教学设计在结构上很明确:游戏导入、引入规律→创设情境、探索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整个课堂看起来很明确。马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特征,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一目了然。

三、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类型齐全

孙老师在新授完后,设计了多样的练习题目,使学生体会到运用“规律”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马老师设计的在钉子板上把梯形、平行四边形改成长方形,学生动手折、量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的能力。

但是本人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孙老师在处理封闭的图形间隔排列现象时,如果让一个穿蓝校服的同学回到座位上再数一下,这样就更便于让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而马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猜图形

的题目,没有思维价值,可以用一些小棒让学生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总之,本次听课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收获,同时意识到今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徐如滨:

从马小的孙大群老师的四上《找规律》和马海兵老师的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两节数学课上,我们惊喜地看到新课改带来的课堂变化,课堂练习更丰富多彩了,学生个性更张扬了,自主操作更多了,探究活动更常态了,教师更敢于放手了??

1、 注重有效的情境创设。

这两节课,教者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构建合适的学习情境导入新课、组织练习或巩固新知,如孙老师从游戏“猜猜看”,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物体”的现象,引出课题, 最后验证时,又从学生蓝白学校校服的间隔排列现象,让学生感悟封闭和不封闭的图形的区别,马老师引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嘉宾”后,又注意从具体的立体物体来抽象出其表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点,可以说,也很直接切入主题,不绕圈子,没有多余,注重实效,是比较好的教学案例。

2、 体现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学效果好不好,要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初步感知了规律后,填写表格,说表格中的规律,当规律总结后,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验证规律的正确性,学生有的用自己画三角形和圆圈的办法,有的用手指与指缝的办法,有的用数桌椅的办法??各显自主,当学生说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特征,有的是用量一量,有的是用折一折,有的是用比一比??,然后通过交流,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3、 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一一间隔排列”中蕴含的“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实例体验,两端相同多一个,两端不同正好对应,封闭图形类似于两端不同的间隔排列,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的揭示上,渗透了数学归纳的思想,“润物细无声”,把数学思想溶于无痕的教育过程之中。

4、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找规律”这节课从初步感知规律——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体验变化的规律,孙老师能够遵从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特殊,逐渐体验规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中,我们也发现,教者能始终让学生去操作、去感知,然后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用表格总结出图

形的一般特点。

5、 找准学生学习起点。

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将到达什么目标,教者必须心中有数,综观这两节课,都能够充分思考,发掘教学素材,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座座架设的桥,来学习与达成教学目标。如找规律中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律现象的感性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综观两节数学课,下面谈一点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有待商榷的建议,不当之处愿共同探讨:

1、应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于找到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我们是否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几种情况,有两端相同的和不相同的,有封闭和不封闭的,还有一些不一定完全是一一间隔,例如五年级遇到的周期性的排列,可以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眼光去探究事物排列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现象,而不仅仅就教材所讲到的这些问题,要让学生生发出一定的问题意识。

2、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学。如对于正方形的教学,应在让学生讨论它是具备长方形的一切特征的前提下,还具备“四条边都相等”这一条件,因而它是特殊的长方形,这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概念,如“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认识会直接产生影响。

3、应注重练习选题的科学性和思维含量。如对于某一图形逐渐出示它的一部分来猜一猜是什么图形,我认为欠考虑,它不同于某一三角形只出示其一个角,猜它是什么三角形,这里三种可能性都有可能,因而带给学生的是迷惑和不解,不如不用。

以上是本人对这两节观摩课的一些个人想法,当然,“课堂是遗憾的艺术”,不管是谁的课,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见解也很正常,新课改促使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反思过去,反思课堂,重在有效,追求优效,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陈平原:

10月23日,我有幸到马沟小学向同行学习了两节数学课教师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感觉两位老师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下面我就孙大群老师的四数《找规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孙老师首先从一个小游戏导入揭示本课的重点,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从生活中试举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新授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通过观察图例让学生找出规律 ,用自己的方法验证规律,老师作小结, 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得轻松 。

在巩固深化阶段习题围绕本课重点,设计新颖,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加深印象。 整节课孙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板书及时。 总之,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 盐都区教研室 葛春亮

今天,区小学片上教研网络活动在马沟小学成功举行,活动得到了马沟小学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课堂教学的展示会,也是一次有效教学的研讨会。上课教师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推敲教学预案,通过多次试讲精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付出了辛勤劳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参与活动的老师认真听课,并结合课堂围绕有效教学研究专题作了很好的交流和研讨,可以说本次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了活动预期的目的。

孙大群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平等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流程清晰。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二是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寻规律。三是引导学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验证规律,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规律的数学本质。四是让学生积极主动运用规律解决生活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际问题,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孙老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效果好。建议:在正确理解、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可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增加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不相同的情况,使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物体的规律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不相同,把两端物体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与教材“想想做做”第4题“圆形池塘栽树问题”相吻合,学生就能对规律的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

马海兵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教师能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住了教学的起点,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较好地落实了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的活动认识图形特征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抽拉复合投影片,把一般长方形转变成特殊长方形(即正方形),不露痕迹地渗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较好地突破了难点。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发挥习题的使用价值。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我们不能只重视例题的教学,而忽视习题的功能。59页“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第2题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题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及时巩固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对拼出的图形作适当解释,执教者未能很好利用。2、要引导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适时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思考和提升,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有效教学应该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的平衡,使教学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在各种构成要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两者的和谐平衡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要扔掉一些展示理念的包袱,让课堂简洁起来,让课堂更好地回归一种真实,让学生在宁静中学会数学地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得到有效发展。 盐金沿线片网络 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设计有效的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交流论文 活 动 交 流 材 料 盐城市日月路小学 张芬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的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正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正努力把数学问题与现实问题相联系,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希望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显精彩。那么怎样的数学情境才算有效呢,下面我谈点体会。

一、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的乐趣。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然而,学生毕竟还是孩子,由于受到年龄因素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自发地去探索。如果没有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乃至目标,学生的探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1、体现生活的实用性

数学是现实的,是生活的,一切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如果问题情境的内容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实地感受到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贴近,从而自觉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例如在组织“周长及其一般计算方法”的设计时,教师创设圣诞节学生自制贺卡(贺卡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及弧线组成的平面图形)送给幼儿园小朋友的情境,要求学生从准备的各种图形中选一张贴上金边做装饰,并计算每张贺卡至少需要多少金边。在学生合作操作、计算交流的过程中积累许多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揭示周长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方法。

以上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圣诞节设计贺卡开始,通过“贴金边”和“算用料”的活动,体验、感悟到“周长”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结合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探索活动逐步展开,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不仅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还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我创设“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设一“柜台”上面放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来“买”其中的两种物品,算出要多少钱。学生情绪高涨,百买不厌,这样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学生认识了1元=10角,1角=10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扎实地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我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特别让学生注意要付多少钱?怎么付钱最合适?该找回多少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充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了,理解了,同时也使数学变得更加有意义,数学味更浓。

3、唤起生活中的活动体验

活动是探索的开始,在创设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的活动素材,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活动经验,将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

的同时还能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设计中,由引导学生玩小球开始,可以用线先系住小球并将线的一端固定住,用力摆动小球并观察小球甩动时所运动的情况。

二、在活动中引入新知,促进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经验为背景。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上课伊始,教师可依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就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东西。在实际的平均分东西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两种平均分的结果:其一,正好分完;其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那么,教学中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概念的建立就不能游离于动手操作之外,而应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我是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谈话:同学们,还记得“平均分”吗?想不想再亲自动手来平均分东西呀?那就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想分成几份或者每份几个都可以,但要平均分。请你们边分边填写表格: 分的总数 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几个 还剩几个 在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通过分一分,你们有什么发现?强调指出:在平均分东西的过程中,有时候刚好分完,有时候会有剩余。今天,我们就着重来研究有剩余的情况,揭示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这是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情境,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操作空间,学生不是在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指令操作,而是有充分的自主权与选择权。通过操作建立起来的有关有余数除法的表象也必然是丰富的、有说服力的。这样创设情境,在玩、在活动中引入新知,促进有效学习。

三、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展示

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进行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通过一定的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顺应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开拓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面积单位学具的方法求出一个长方形板的面积,然后再提问,如果求长方形操场或者更大的长方形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后思考:(1)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长方形的长的宽各是多少厘米?(3)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操作中学生的思维也随着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沿着这条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正方形。再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以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宽。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主体探索知识形成过程中,开拓思维,并学会怎样思维。然后教师再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再现直观演示,照顾全体学生,及时纠错。这有极强吸引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创设活动情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开展太多的活动,因为过多的活动同样让人感到疲乏。一节课中一般以一两个活动为宜,把活动设置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在活动中,学生或独立思考,或积极互动,参与面广,自主空间大,教师则可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长此以往,能够真正做到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情境创设

盐城市郭猛小学 成殿兵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

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开启学生的乐学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的创设趣味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记得教“鸡兔同笼”应用题的时候,我利用视屏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很多美丽的大公鸡和不同颜色的兔子在草地上来回不停地跑,画面上看到的是满地的脚,还能听到咯咯咯的鸡叫声,学生看了这动画就哈哈大笑,我接着出示条件和问题:这里有鸡和兔一共是50只,但脚呢却有108只,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学生很感兴趣地投入到这条题目的思考过程中去了,很快正确结果就出来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多媒体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给学生创设的是形象生动的有趣的问题,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康庄大道,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之一。 二、创设情感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事先知晓有两个学生当天过生日,我先去蛋糕房买了盒蛋糕,从电脑里下载了生日快乐歌。上课了,我打开音乐,带领学生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指定学生按小组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的时候,学生很活跃,完全沉浸于幸福快乐中。这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回答问题是那么的投入,手总是举得老高老高;讨论问题的时候是那么的热烈。可以说是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下课后教室里还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有学生还冲着我喊:“谢谢您,王老师!”课后,我认真想: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和蔼温馨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带给了学生热情,学生也就能带着强烈求知欲和无限的感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着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样的课堂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悬念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悬念设置于课的开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的结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又好胜,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来诱发学生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教“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他到2008年有多大吗?全班一下子讨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18个生日的原因时,老师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解释说如果学完这部分知识,你就会明白了.这种悬念的设置,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第一个了解原因,使学生带着炙热的追求随教师进入了认识过程情境之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一组数:“8,80,8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800比80和8大,怎么能用“=”连起来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等等。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8米=8.0米=8.00米……”教师接着说:“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五、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例如在“利息税的计算” 的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到附近的银行调查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息,在银行里,

学生向银行工作人员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交利息税,交利息税的意义是什么,不同存款年限的利息之间差别,存款本金的利息和利税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怎样求存款到期利息税等等问题。我还布置了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或邻居计算家中存款所得利息、利税和到期后的取款额的课外作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各种疑问,还能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小开始用数学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对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也不必每节课都去联系实际,都去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为此,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前提,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而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乐学、爱学,并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因何而设?

——例谈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徐如滨

创设有效情境,促进有效学习,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有效数学情境呢? 以下是发生在我们当前数学课堂上的一些案例: 【案例1】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境创设 在学习《负数的认识》课上,教师出示一幅股市图,问学生:认识吗?只有几个学生说:是炒股。教师马上对这几个“见多识广”的学生进行了表扬,接着问学生:炒股中经常会出现什么情况?最后通过自述小明爸爸几个月的炒股情况,引出这样一张表格:(图略)

案例中“炒股中经常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虽然与当前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但试想一下:对于炒股,小学生有多少了解?这样的情境,是否脱离学生的实际而显得过于成人化? 【案例2】低效、无思维含量的情境创设 《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圆柱的底面,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

师:它有几个这样的底面? 生:两个。

请四人小组的小组长把圆柱的侧面剪开,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动手操作反馈:长方形。??

让我们首先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而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只是充当了一回“操作工”,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数学知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缺乏好奇心的驱使、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所以活动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确实需要热闹的活动,但活动必须注重质量,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感悟。所以,我们提议:应该让我们的数学活动少一些低效的操作,多一些深层的思考。 【案例3】忽视数学本质的情境创设

如《倒数的认识》一课,有一位教师创设了“寻找汉字的无穷奥秘”的情境。同学们,认识这些字吗?杏——呆;吴——吞;干——士。学生很快读了出来,教师说:你能发现这几组字的奥秘吗?学生中很快有人发现:前一个字倒过来写就成了后一个字,教师惊喜地说:你真聪明!那么像这样有趣的现象数学中有没有呢?学生中有人列举:8——8;11——11;有人马上反驳说:倒过来写没变成另外一个数。接着,有学生说:6——9……,结果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学生引到倒数上来。

这个情境的创设固然很新颖,但细细想想,这些有趣的汉字与本课的倒数内容又有多少关联呢?这些汉字的奥秘只是在倒过来写(组合)上成了一个新的汉字,而倒数的本质意义不仅仅在外形上的顺序颠倒,更强调乘积是1的两个数这一内在本质。从案例中学生举到的8、11、6、9的现象,不难看出,正是教师创设了忽视数学本质的情境,误导了学生对倒数的理解。

【案例4】编造虚假内容的情境创设 在很多课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老师为了从学生身边找到一个好的例子,临时编一些故事或编一些数据,而学生要么怀疑、猜测,要么不屑一顾,总之没有学习的激情。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的时候,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我们学校上次举行了迎国庆歌咏比赛,下面是评委老师给我们班打的分数(分数略),请你根据这些数据算一算我们班的平均分。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中的数学例子,然而,在听课时,我们听到学生将信将疑地议论:“这是真实的分数吗?”边上的另一学生马上说:“这当然是老师为了我们做题目而编的分数。当

时,我们比赛时没有某某老师……”你看,教师平时不经意的“作秀”和“机关”被我们的学生识破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将会给学生带来什么?

【案例5】问题空泛的情境创设 《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想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通过讨论、比较哪个接近1亿,从而建立起“1亿有多大”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教师的引导没有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这样的设计活跃气氛尚可,但时间上的代价太大,更严重的是造成一些原本善于思考的同学受其影响也随口说说、不着边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从有效角度去审视都有待改进的案例,那么我们教学中的情境究竟因何而设?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理解,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教师绝不能用简单的加法思维,即认为情境创设就是“数学问题+生活情境”。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情境要有数学意义,要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学会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

一、情境,应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但有些课如果恰当引入情境教学,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名师贲友林在执教《五下找规律》时,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教师借助投影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到天文台参观,从10张连续的参观券中拿两张连号的券,怎么拿?”“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学生进入到操作的过程之中,探索就围绕这个情境不断继续,先是变成如果拿三张连号券、四张连号券??等,再变为如果是15张券、150张券呢?在同一个情境中,学生体会了规律,也慢慢理解了图形移动的规律。

仔细回头看,这个情境的创设,要比书中单纯的方框移动,直接找移动的规律生动形象。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出相应的学习材料,并且蕴涵数学知识。作为教师还应找准情境与知识的切入点,及时生成问题材料。因此创设情境必须考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情境,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中我们不能忘记你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趣味性、现实性、可理解性,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凸显数学情境的发展性

维果茨基指出:在人的已有知识水平与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过低或过高确定教学,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创设情境时,同样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创设情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案例】圆的面积引入,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片绿草,有一只羊拴在一个木桩上。问题: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根据这样一个情境,学生马上会想到:求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就是求圆的面积,而圆的面积,

又与绳子长有关,即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这样,就为进一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在头脑中构建这样一幅图:

初步发现圆的面积介于4r2与2r2之间。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这是另一位老师比较成功突破上面的案例3,在《倒数的认识》中如何将“两个”、“互为”、“上下调换位置”进行形象教学的例子。

1、握手——渗透“两个”

师:同学们,朋友相见,按照咱们中国人的礼节一般会怎样? 生:握手。

师:谁来和老师表演给大家看看?(老师与一同学握手。) 师:举高一些,握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可以握手? 生:两个人。

生:不一定要两个人才能握手,我一个人也可以握手。(学生两手握在一起,并举起上下晃动。)

师:哦!恭喜恭喜!(老师模仿学生的动作,同学们笑。)还得要两只手,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生:同意。

2、师生交朋友——突破“互为”

师:咱们早上见面了,记得老师姓什么?[左侧板书:吴]

师:今天吴老师能有机会给大家上数学课,心里非常高兴,我愿和咱们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吴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吴老师的?(朋友)。你们和吴老师互为朋友。[当中板书:互为] 能说说你对“互为朋友”这个词的理解吗?(学生从各个角度谈) 师:能不能说,吴老师是朋友?是敌人的朋友?(生笑)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不错,看来你们绝对够意思,你们这些朋友老师交定了!

3、观察汉字——发现“上下调换位置”

师:虽然老师现在教你们数学,但从小就非常喜欢语文。中国的语文汉字可是蛮有意思哦!不信的话,瞧—— [接“吴”板书:—吞],你有什么发现?

生:上下位置调换。 ……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我们一线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其实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要防止认识上的“唯情境论”。

三、情境,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1、从学生的亲身生活经验中提炼情境。

孙晓天教授认为:数学问题情境应当满足两条: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和作出创新、发现的载体。在情境创设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根据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提炼出数学情境,无疑是创设有效情境的重要方法。 情境创设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出自己认为很合理的情境,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不领情。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首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学习这个数学知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可以从中找到这个数学知识的原型吗?然后,再进行提炼、加工,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情境。 【案例】:华应龙老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引入时采用了这样的

情境:

师课件出示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再出示第2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

大多数同学说第二个,于是老师出示第三个倾斜度更大的滑梯。“第三个”同学说,又有很多同学笑了,改口说:第二个。 师笑问:有人笑了,为什么笑? 生:第三个太斜了。 师:这个斜字用得好。 生:第三个太陡了。

师:那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宽有窄??

师:说得都有点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需要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出来。

生齐:角度。??

滑梯,孩子哪个没玩过,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从滑梯中找到角,给角的度量配上这样的生活原型,则需要教师的慧眼和智慧。正是把生活经验与数学巧妙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从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中模拟情境 学生的生活经验总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为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找到数学原型,创设数学情境。如《百分数的应用》一课,就可以采用如下的模拟情境——如此促销:

五一节那天,爸爸妈妈带着儿子乐乐去逛街。路过一家儿童服装专卖场时,门口促销小姐塞给了我们一张传单,爸爸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庆“五一”,大酬宾,本店所有童装一律5.1折!妈妈禁不住打折诱惑,拉着爸爸和乐乐进入了这家童装店,看中了一件标价200元的童装,说:“这款不错,打5.1折只要102元。“爸爸想了想,说:”现在还是别买了,咱们每年都在六一节时给乐乐买新衣服,如果现在买了,到六一节乐乐肯定又要买新的,干脆先看好了,到六一再买。“妈妈还没表态,旁边的促销小姐开了口:”先生、太太,我劝你们还是现在买吧,现在庆五一,打5.1折,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到六一,肯定打6.1折了??”

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中存在的生活情境,引出百分数的应用题,十分自然。

四、情境,应在数学学习的关键处。

情境并不总是生活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更喜欢那些体现数学本质的有着很强的数学味、问题性的情境。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

验、数学背景,同样可以构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 1、在知识的矛盾处创设情境

皮亚杰认为:人的已有认知,在面对新知时,首先是同化新知,把新知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当新知不同被同化时,便会引起已有认知结构的顺应,主动改变,以适应新知,发展认知结构。新知与已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是产生不平衡、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教师应当能够找到这个矛盾处,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完成知识建构。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猜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学生必然会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下列数,让学生观察判断: 13、23、33、16、26、36、19、29、39??

在判断中使学生发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个位上是3,6,9的数,并不一定能被3整除,由此产生更大疑问:究竟怎样的数能被3整除?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 2、突破难点时,创设动手合作情境。

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动手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动手合作,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相互启发、相互融合。这样不但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差异,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等发现规律,突破重点难点。只有当孩子感到放松,学习是有趣的,学习才可能走向真正的自觉和自悟。

结束语:愿我们在反思中将情境教学更加完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关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决定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可一概而论,在情境的创设中,还应预防非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愿我们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路走得更好! 参考资料:

唐彩斌《数学教学情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

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⑶、《数学教学情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 ⑷、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东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6月

⑸、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盐城市马沟小学 汪海俊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数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应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做适当的理性加工,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情境创设要富有理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学生有无发展或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效或无效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只有入境,才能生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活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变“苦燥乏味”为“亲身体验”。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亲自体验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让非常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让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并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是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以现实生活素材为内容的生活情境。二是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对课内知

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是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兴趣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当然,数学教学情境中的“现实”不仅仅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感受到的,也应该包括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第几”这一内容时,就创设了森林里准备开音乐会,有小松鼠、长颈鹿、小狮子、大象,可他们为怎样排队吵了起来,谁都想排在最前面。小朋友,你能帮帮他们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但他有现实意义。因为对学生来说,如何排队是他们经历过的,知道排队一般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早操队伍按“从矮的高”排列,汽车站购票按“先来后到”排列等等,这一情境既体现了问题的现实性,又包含有丰富的数学价值。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创设以生活素材为内容的学习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

二、创设游戏情境,变“要他学习”为“他要学习”。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对学习的效果起决定作用,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胞。美国教育家教授柯普兰提出:“儿童对数概念理解必须由儿童自己获得,教师的责任是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游戏情境,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既然儿童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创设游戏情景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极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情境——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概率)知识点时这样设计,上课时教师引导:“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话刚说完,学生异口同声说:“好!”)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两个球,有的袋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两个全是黑球,有的袋里放的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

摸好后继续把球放进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 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被调动起来。 三、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兴趣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1、批判性质疑。

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创设情境:一段公路长6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我让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很快列出算式:60/(60/10+60/15)=6(天),并说明了算理。然后我又问:“如果把这条公路长改为120千米,那么两队合修几天完成?”“12天”马上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是吗?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再回答行吗?”“这还用算!”学生虽满有把握,但还是认真地算起来。计算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6天。”路程扩大2倍时间竟然不变!如果路程分别改成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时间又分别是多少呢?此时,学生不再显得胸有成竹,而是满脸疑惑。”“请同学们继续计算。”片刻,答案全出来了,“都是6天!”“为什么公路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时间总是不变呢???”这样的情境,以问促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疑中生趣”, 在“质疑”中求知,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切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进行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2πr”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圆剪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圆的面积也可以用:

2s=1/4cd=1/4πd。”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探究性质疑。

四、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交流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一题多解时,创设开放学习情境。

数学学习活动所经历的数学情境应该是多样的、层次的。教师只有设计有丰富的、有层次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才能从对丰富的情情境中的“问题”的研究中抽象出具有本质同一性的数学规律或数学方法。如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设计了一道接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38人。影城售票处这样写着:

今日放映《海底总动员》 成人票:每张20元 学生票:每张12元 团体票:每张15元

(40或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 以下是学生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1:20×38+950×12=12160元 方法2:(950+38)×15=14835元

方法3:从学生人数中拿出2人,到教师中构成一个团体。

948×12+15×40=11976元 ??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在这样的情境中,每位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营造了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同时又相互比较,选出最优化的方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规律或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数学的知识的应用价值。 2、突破难点时,创设动手合作情境。

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动手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动手合作,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相互启发、相互融合。这样不但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差异,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等发现规律,突破重点难点。只有当孩子感到放松,学习是有趣的,学习才可能走向真正的自觉和自悟。

3、解决问题时,创设分组探究情境。

学生在集体的相互作用是很大的,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非常相似的,所以同伴的一些兴趣特征、生活学习的喜好很容易被他们接受或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学生,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组探究在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长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再创设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组探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小组成员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参与。通过小组探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其实“猜”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

古怪离奇。但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想象情境,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c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