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阿甘正传_看美国人的宗教价值观

更新时间:2023-04-23 16: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人的宗教价值观

《阿甘正传》是美国好莱坞史上的经典影片之一,以其丰富的内涵,自问世以来获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同时吸引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解读。综合起来,人们多从美国的当代政治文化入手解读该片,视其为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包含政治、历史、性别差异、种族歧视、“美国梦” 等丰富的主题。还有的学者从人生的角度,把该片列为 “反智片”或者“励志片”。国产电视剧《士兵突击》2007年风靡全国,又有多人在许三多身上发现阿甘的普通和执著,称阿甘为“美国的许三多”。然而,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蕴涵在该片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中深邃的宗教意识。在片中,富于浓郁基督教宗教特色的用词多次出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God(上帝)出现8次,Jesus(耶稣)出现5次,尤其是带有独特美国基督教特色的“destiny”(命运)一词前后出现达9次之多。影片以阿甘的人生命运为主线,故事情节围绕阿甘生活中最亲近的几位主要人物展开,体现着美国人对命运的独特认识,反映了美国人独特的宗教价值观。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上科技发展最先进、经济最繁荣、物质生活最丰富的国家,照理来说,美国人的宗教意识与广大欧美国家相比应该最为薄弱。然而,美国又是一个竞争激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人际关系炎凉紧张、利益冲突常常引起尔虞我诈的社会,参加一个宗教团体常常给人一种归属感,一种心里庇护,一种社会认可,和一种群体相处的满足感。这就形成了马克斯·韦伯曾经的描述:“美国是最世俗的,同时又是最信奉宗教的国家。”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恰恰说明了宗教在美国的独特面貌。在美国这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宗教的烙印随处可见:美元上印着“In God 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的箴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自“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起的历任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都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站在一旁作证的则是牧师;美国政要的演讲常常以“May God Bles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愿上帝保佑美国)作结语;美军中没有政委,但设有随军牧师,专做官兵的“思想工作”,军衔最高可授少将;在美国《圣经》从来都是畅销书,连旅馆的房间里通常也会备用一本,家里更会有一本“家用《圣经》”(family bible),美国从而享有“圣经共和国”之称;在美国销量最大的音像制品不是流行音乐,而是宗教音乐;美国宗教的派别多得恐怕连“上帝也回答不了”;外来宗教与美国本土宗教林林总总,形成了美国社会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宗教博物馆”。

这一切都显示,宗教在美国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并且由此形成了美国人独特的宗教价值观,从而对美国的民族心理和民众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宗教与美国文化

宗教与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的思维逻辑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观察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标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标志。然而,20世纪被称为光怪陆离极其世俗的时代。这一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人是个有趣的话题。拍摄于1994年的美国好莱坞影片《阿甘正传》讲述的是一个弱智青年甘·福雷斯特精彩而不平凡的人生故事,虽充满世俗生活气息,但片中时不时渗透出独特的美国文化特征,阿甘和詹妮祈祷的虔诚,教堂里传出的阿甘和丹中尉因捕虾失利与巴布家人一起载歌载舞诵经的热情,上帝、耶稣、命运、福音教会等词的多次重复出现,无不显示着宗教在美国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作用。著名神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有句名言:“宗教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此表述虽似乎言过其实,但宗教在文化中的比重及其重要作用却是毫无疑问的。尤其在美国,对任何人进行民意测验,问及普通民众是否有宗教信仰,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数据结果可能有些许误差,97%,96%,93%—95%不等,其结论却基本相同:上帝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位置,难怪美国被冠以“上帝之国”的戏称。

二、美国民族的“天定命运”观

许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人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责任,负有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这种神话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文化之中,深深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说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手里,而在影片《阿甘正传》中主人公的命运则是在自己的掌握中,这些都赋予美利坚民族和其代表人物阿甘以无上的自豪感和无比的自信。纵观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美国人的“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观,其惯常的翻译措辞还有天赋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学误读研究”(08SJB7500013)、江苏省社科院研究项目(YB081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科研究项目(QD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命运观、美国天命论,包含有三层主题:即美国人及其制度的

优越性、美国人的使命感和天意。这种自诩为美国卓异主义的主张,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美国的清教徒传统,即约翰·温索普1630年广为人知的布道词“岭上之都”(或译为“山上的城市”)(City upon a Hill)的部分内容。以后经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托马斯·潘恩、美国第3任总统开国元勋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5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等的继承和开拓,使之成为美国民族根深蒂固的信念。

天定命运观使美国人怀有强烈的上帝使命感,分为民族使命感和个人使命感。这种民族使命感,体现在美国的政治、历史、外交等领域,指的是美国旨在以“上帝的选民”的身份和示范作用,建立起“岭上之都”,“人间的伊甸园”,作为指路明灯,拯救全人类。美国人相信上帝站在美利坚民族一边,时时刻刻在保护他们来实现这一神圣使命。所谓个人使命感,是遍及美国白人新教主流文化的成功意识,他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认为成功是上帝的意志,追求成功是上帝赋予每个选民的使命。这样,在天定命运观的引导下,民族精神和个人意志得到完美的融合,影响着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着美国民族和美国民众的命运。

要胸中有志,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成功是属于你的。

作为阿甘的反衬,在影片中出身英雄之家、抱定在越南战场建功立业、弘扬祖先伟业大志、自认为坚韧、勇敢的丹中尉,因战争失去双腿,一度变得颓唐、消沉,对政府,对社会,对未来,对人生绝望、怀疑,不相信上帝,对阿甘的舍命相救一度表现得不怀感恩反而恨之入骨。但在阿甘的精神力量感召下,丹积极进取,挑战生活,和阿甘一起在海上扬帆起锚,成立捕虾公司,在与命运抗争中,战胜了命运的同时也战胜了自我,重新找回心中的上帝,成为生活的强者。在阿甘的婚礼上,精神焕发“走”来的丹中尉,微笑着向观众走来,倘若不熟悉其人生坎坷、命运前后两重天,观众如何能想象到这就是那位曾经讥笑阿甘,诅咒命运,醉生梦死形同行尸走肉似的愤世嫉俗者被周围人斥为“废物”的丹?在阿甘的眼里,丹终于找到了心中的基督,找到了上帝,实现了与命运的和解,开创了非同寻常的另一种人生。

四、结 语

影片《阿甘正传》不仅是美国当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缩影,更以典型的美国风格,表现出美国人对宗教的虔诚,他们把握命运,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人生。贯穿美国人从出生、成年到结婚、死亡整个一生的宗教仪式,以其丰富的内涵,悠久的传统,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更带有独特的美国式的实用性,帮助美国早期的开拓者开辟和繁荣美国的土地和国力,使之成为现代无与伦比的强国;同时,宗教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到美国人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和造就美国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斐.美国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 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6] 于彦智,李国胜.基督教统治下的美国[J].社会科学论坛,2007,9(上).

[7] Robert T. Handy. A Christian America: Protestant Hopes and Historical Realitie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James O. Robertson. American Myth,American Reality [M]. New York:Hill & Wang,1980.

[作者简介]赵亚珉(1967— ),女,河南沈丘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中西文化;张天良(1965— ),男,河南延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分析与中西教育。

三、《阿甘正传》中的命运展示

宗教是阐述人生意义的一种途径,是人类道德精神的力量源泉。在美国,新教徒对宗教赋予的广布其体制,以美国的观点解救并重建世界的“历史使命”(historic mission)极为敏感,执著地要在北美新大陆创建一个至福千年的社会模式。他们坚信,上帝赋予他们的厚望——“生根发芽,丰盛富足”——一定会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成为现实。这种使命感体现在具体的美国民众身上时,蕴涵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成功的乐观自信。

托马斯·杰斐逊曾说:“在美国人的世界观里,信仰上帝同对自由意志的坚定信仰和自力更生的赞赏平起平坐。”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自助者,天助。”当代的美国人,就像他们的祖先,具有美国式的理想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又是非常实际的人,表现在对于死后生活的关注远不如重视现实生活的质量。美国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努力改进生存条件,从未想过等待上帝来拯救自己。美国人以其乐观的精神观察和看待命运,那就是做命运的主宰。美国人不轻易接受厄运,认为厄运并不是上帝的旨意。他们靠自己的行动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改善生活的质量。正像阿甘所说,世界的命运“在我们手中”,自己的命运正是靠自己去掌控。美国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帮助了他们的成功,推动了美国的发展。

《阿甘正传》中因低智而被人瞧不起的阿甘,受母亲的熏陶而坚强,因詹妮的鼓励而执著,切身感受詹妮和巴布等人毫无保留的善良,单纯而认真地履行和坚持“跑!福雷斯特,快跑!”的哲学,跑进了青春勃发的大学,跑遍了激情四射的赛场,跑出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成了明星,成了英雄,成了名人,成了人们争相崇拜的偶像。阿甘的实例告诉世人,“人生是一盒巧克力”(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一切都无法预知,命运在你自己把握之中,谁也无法替你决定。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at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