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1-23 05: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人教版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注意: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4)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s=vt计算时,t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⑴人耳的构造:见课本P17图1.2-1 ⑵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带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又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声音传入大脑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声音产生、声音达到一定的响度、有介质传播、人的听觉器官健全。 ⑶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 注意:正常的人听到别人的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来传递的,听到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通过头骨来传递的。听自己说话的录音与直接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有所不同正是这个原因。 ⑷双耳效应(立体声原理):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征 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尖细;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们听到的声音越粗钝。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同一物体的振动频率也可以调节。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自然保护区为超声波。 ⑵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就是响度。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人们感到声音就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人们感到的声音就越小。 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跟耳朵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注意: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 ⑶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点,也叫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注意: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依据就是音色。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⑴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⑵不同等级的噪声会对人、动植物产生不同的危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⑶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⑴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这一点可以用超声波制成声呐来判断距离、确定方位;用B超可以诊断病情等。 ⑵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所携带的能量可以产生很大的威力。 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 利用次声波能预报破坏性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甚至可以探知几千米外的核武器实验和导弹发射。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8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 复习提纲 一、 光的传播 1、光源:一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注意: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相差不多: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 注意: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在分界面处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人眼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重点提示:要注意入射角和反射角指的是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变化,反射角也变化,但一定相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镜面反射: 射到光滑镜面上的平行光线经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重点提示: 发和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时,满足光的反射定律。 小结:影子和像的联系与区别 影子 像 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 特点 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 由光线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面成、明亮面有色彩 3、平面镜的应用 ①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②利用平面镜成像。 4、凹面镜和凸面镜 ①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 ②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光人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而从其他介质余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③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光线方向颠倒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变。 ④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重点提示:在光的折射规律中有“空气中总是大角”,即不论空气中的角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要比其他介质中的角要大一些(垂直入射除外)。也就是说,在空气与其他介质的界面上发生的折射现象,如果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那么折射角所在介质为空气;如果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那么入射角所在的介质为空气。 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起来盆底深度变浅;潜入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 4、光折射与光的反射的区别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联系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二者同时发生 区别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在两种介质中 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折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它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重点提示: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同。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而两种颜料的混合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不同的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时,出现的情况是: ①白纸可以反射各种色光,纸出现的颜色与光的颜色相同。 ②黑纸吸收各种色光,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在黑纸上,纸都是黑色的。 ③各种色纸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它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 ④白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纸出现的颜色与纸的颜色相同。 5、不同的色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透明物体时,透色光的情况是: 光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相同时,光可透过物体。若兴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不同时,光就透不过物体。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在光谱中,在红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有热作用(即热效应),可应用在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方面。 重点提示:红外线进不可见光,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 2、紫外线:在光谱中,在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它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七、 难点专攻 1、光速的计算:光速特别大,通常利用来求距离,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反射;二是通过时间差。利用光的反射测距离时,要注意光走过的路程是所测距离的二倍。 2、反向改变光路:利用平面镜和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有目的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①入射光线不变,旋转镜面: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把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α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随之改变,且反射光线相比原来转过2α角。 ②镜面不动,光线旋转: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镜面不动,当入射光线旋转θ角,反射光线也旋转θ角。 重点提示:制作潜望镜、改善室内光照条件等都会用到反射改变光路。无论是镜面旋转还是入射光线旋转,都可能有两种情况,即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讨论时两种情况都要考虑。 3、作图 ①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反射定律;二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A、根据反射定律作图的步骤:a、从点光源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b、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c、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像点S'。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步骤:a、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b、截取S'点,让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画出像点S'(像与大小相等)。 重点提示:作图时,光线要标明传播方向,光线和界面用实线表示,法线和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②光的折射作图 光的折射作图步骤: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注意空气中角大)。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玻璃板、一张大纸、两枝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 ①在光具座上竖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入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②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像的位置。 ③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从光具座上读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就可以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说明:取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所成的像。用手去摸所成的烛焰的像,我们会发现它并不烫手,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验中应注意:应将没有点燃的那枝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并调整其位置,直至它与烛焰的像重合,即从玻璃板正面观察,几乎分不出哪个是原蜡烛的像,哪个是后放过去的蜡烛。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7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提纲 一、 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③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平均球心的直线电主光轴。简称主轴。 ④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线折射后偏离主光轴。 3、焦点和焦距 ①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有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注意: 根据凸透镜能够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这的性质,我们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方法是: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当折纸上的亮点最小、最清晰时,测出光点到光心的距离,即是该凸透镜的焦距。焦距的长短表示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镜面越凸,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折射得越厉害。 ②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凹透镜焦距的长短表示它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 4、三条特殊光线 ①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②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B、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C、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u>2f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的。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即暗箱的长度)是像距。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像也随着变大,也可以记忆为“物进则像退,像变大” 2、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的原理是f2f 倒立 放大或缩小 缩小 实像或虚像 实像 像的位置 和物体同侧还是异侧 异侧 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f
1、显微镜 ①结构: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电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②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由目镜所得的视角比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时的视角大得多,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价体了。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重点提示: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2、望远镜 1. 结构:由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组成)和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组成。 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我们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重点提示:望远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且物镜的第二焦点和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六、重点专攻 1、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更远离主光轴)。 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也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 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 2、根据成像判断透镜的情况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时关健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成像情况,利用成像特点列出物距与焦距(或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式,通过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得到焦距的范围,再进一步利用成像特点分析具体问题。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7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四章 物态变化 复习提纲 一、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 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2. 3. 4. 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 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 二、熔化和凝固 ⑴、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3、晶体的熔化: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 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⑵、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⑶、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⑷、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晶体 固体 吸热 放热 非晶体 固体 吸热 放热 不断升高 不断降低 无 持续吸热 相同点 状态 熔化过程 凝固过程 不同点 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主变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条件 有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持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③沸腾: 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 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 ④蒸发 A.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 ⑤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共同点 蒸发 沸腾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剧烈程度 缓慢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温度变化 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 ⑥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③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 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 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 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7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复习提纲 一、电荷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正负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正电;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的带负电。正电荷、负电荷常分别用“+”、“-”表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则有:①都带正电,②都带负电两种可能。 两个带电体相互吸引,则有:①一带正电,一带负电;②一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③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三种可能。 4、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它的两片金属箔就会张开,张开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电荷越多。即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也可以判断物体带什么电,判断物体琏什么电时,可以先让验电器带上已知电性的电荷,再让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张角变大,则物体带的电与原来验电器上带的电相同;如果验电器张角先合拢又张开,则物体带的电与原来验电器上带的电相反。 5、电荷量及中和: ①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②中和:等量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会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做中和。 6、原子结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力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结构称为核式结构。 7、元电荷: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它的电荷量为1.6×10-19C,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1C的电量等于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量都是电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 8、原子的电中和: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整个原子呈中性。 9、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 10、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即“正极→用电器→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电路中要获得持续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电路中要有电源;电路要闭合是一个通路。 2、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的通路。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是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人们所需的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导线连接电路,开头控制电路。 3、电路的状态: ①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或断路,电路断路时用电器是不工作的。 ③将电源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的电路叫短路。电路短路时会将电源烧坏,甚至引起火灾,这样的短路会使整个电路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部分电路短路:用导线把电路中的某一部分两端连接起来,这样电路会部分短路,可以利用这种短路来控制电路。 4、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规则:①电路图应画成方框图形;②电路图要处处连接,不能形成开路,更不能形成短跑路;③电路图中不能出现元件的实物符号,必须用电路符号表示电路元件;④电路 图与实物图元件顺序必须一一对应;⑤用电器、开关等电路元件不要画在连线的拐角处。 5、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化: 依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应注意:①连接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电路图保持一致;②对于串联电路,一般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沿电流方向将元件依次连接,对于并联电路,先连接元件较多的一条路,然后将元件少的一长路并联接入;③连线应简洁、明确、到位,不得交叉;④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待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依实物图画电路图时也可采用与上面类似的“电流路径法”,但也应注意电路图中各元件的位置安排适当,使图形容易看懂、匀称、美观。 6、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的方法 ①看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否齐全,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个部分缺一不可; ②仪表接法是否符合其使用规则和要求; ③电路是否有短路现象,是否会烧坏仪表、用电器或电源; ④电路是断路现象,是否会造成仪表或用电器不起作用; ⑤电路的连接是否符合题意要求,各元件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做串联。开关和秘控制的用电器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路不分叉,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依次流经各用电器,只要有一处发生开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即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2、并联:将用电器不分先后,并列连在电路两端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分叉,干路有若干支路,电流有若干条通路,干路中的电流分别通过各支路用电器,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不能工作,不影响其他支路的用电器工作。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①用电器连接法: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且互相影响的是串联;用电器并列连接且各自独立工作互相不影响的是并联。 ②电流路径法:凡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的,一定是串联;电路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的是并联。 ③描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有时不能辨别电流的路径可以通过描点。描点的原则:凡是用导线直接相连的点都可视为同一点。如果电路元件连在同一点上,则是并联,否则是串联。 ④用电器断路法:把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断开,如果其他用电器不受影响,仍能正常工作,则这些用电器是并联的,否则是串联的。 ⑤电流规律法:如果题目中给出了电流,还可以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来判断。 前三种方法适用于判断电路图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第四种方法适用于实际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如判断家庭电路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判断马路上路灯的连接情况等。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的仪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3、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应和被测用电器串联;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电路中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量程;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这样如同短路,会很快将电流表烧坏,甚至损坏电源。 4、电流表的读数:①明确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③接通电路后看电流表的指针总共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1=I2=?=In。电流表接在任何位置读数都相等,可以说电流表测的是各用电器的电流或电路中的电流。 2、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In。电流表接在不同的位置瓬数不同,测不同的电流。电流表接在干路上测干路的电流,接在支路上测的是支路上的电流。 六、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插座、开关、和用电器等几部分组成。 ①进户线:连接户外供电电路的电线,相当于电源。 ②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③总开关:当需修理家庭电路时,必须断开总开关。 ④保险丝: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就会自动熔断,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注意: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取合适的保险丝,不能随意使用横截面积过大的保险丝,更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 ⑤插座、开关、用电器: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2、火线和零线:进户线通常有两根,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一般用试电笔来辨别零线和火线。当试电笔和电线接触时,试电笔氖管发光的是火线。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是220V。3、安全常识: 触电指的是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常见的触电类型有双相触电、单相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防止触电的措施:首先家庭电路的安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同时不要弄湿用电器,保护好用电器的绝缘体,不使它的火线裸露;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触电急救:一是尽快用绝缘体切断触电者触电的电源;二是尽力进行抢救(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必要时先进行人工呼吸)。 ? 人教版第六章 电压 电阻 复习提纲 一、电压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要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路两端必须保持一定的电压。电压由电源来提供。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2、电压表:测量电路中某段电路两端电压大小的仪表。电路符号是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使用电压表之前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电压表与所测量的用电器并联;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待测电压不能的量程,无法估测电压时,可采用试触法来选择量程。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仪表 电流表 电压表 电路符号 表盘 -,3,15 接线柱 -,0.6,3 量程 0~0.6A 0~3A 0.1A 0~3V 0.1V 0~15V 0.5V 分度值 0.02A 使用方法 相同点 电流从表的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 所测电流(电压)不能超过量程 不同点 串联在电路中 并联在电路中 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4、电压表的读数:根据接线柱确定量程;认清电压表的分度值;待指针稳定后看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的格数,读出正确的电压。 5、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三、电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kΩ、MΩ。电路符号是 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其关系为R=ρl/S,ρ是导体的电阻率。此外,导体的电阻还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大小、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无关。同种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四、变阻器
1、变阻器:变阻器是一种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的器件。常见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为 2、作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 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还可以保护电路。 3、使用方法:串联在要改变的电路中;两接线头要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最大量程,否则会烧坏变阻器,所以在使用前,要将电阻调到最大,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 4、电阻箱:电阻箱是一个能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 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地调节。读数方法:旋盘下面“△”所对示数乘乘以相应的倍数之和。四个是0~9999之间的整数值。 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对电路影响的分析步骤 要分析滑片P移动时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时,首先应通过描电流的路径来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段电阻丝(电流通过哪段电阻丝,哪段电阻丝就被接入电路中),然后分析当滑片P移动时会使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地面观察站是变短,从而知道变阻器的电阻变大还是变小,最后再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六、电路中未知元件的选择 在选择、填空题中常有电路中未知元件的题目,有的同学碰到这种题目常常感到毫无头绪,其实只要熟悉各种元件的连接方法,再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选择时要注意:电压表不能串联在干路上,电流表不能与其它元件并联,出可以这样想: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七、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 在对电路故障分析时,有些同学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搞清楚电路故障都有哪些情况;二是没有掌握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三是不知道电路出现断路和短路后将会主生哪些现象。一般来讲电路故障主要表现为: 1、电路断路:电路不通 ①灯泡不亮②电流表无示数③电压表示数为零④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⑤断开处一端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另一端不能使其发光。 2、电路短路:电路仍通 ①灯泡可能仍亮②灯泡可能不亮(说明灯泡被短路)③电流表有示数④电压表可能有示数(和电压表并联部分无短路而断路)⑤电压表示数可能为零(和电压表并联部分无断路而短路)⑥短路处任意点均能使试电笔氖管恨光 在清楚了这些电路故障可能引起的现象后,在分析此类问题时考虑就要全面。 八、电路故障的检测 电路故障检测仪器很多,可以用电压表、电流表以及各种电路元件。 电压表没有读数说明所接部分以外电路是断开的,有读数则说明所接部分以外电路是连通的。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现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有断点;短路故障的分析:用电压表和电源并联,若有示数,说明电路未全部发生短路,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该电路不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用小灯泡检测电路故障时,基本过程和用电压表类似。 电流表接入电路时,若有示数,说明电路其它部分连通;若若无示数,说明电路其它部分断开。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8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提纲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踺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①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体量,有各自和物体,物体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电流和电阻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顺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3、公式的物体意义: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4、由公式可变形为:U=IR R=U/I 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定律涉及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体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即满足“同体性”;式中的I、U、R还应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即满足“同时性”;运用该式时,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使用基本单位。 ②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前提条件,即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③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变形为U=IR,但不能认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公式还可以变形为R=U/I,但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测量、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而已。 ④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不能直接应用。 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①电阻串联:R=R1+R2+?+Rn。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线的长度,由影响电阻的因素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果把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R=nr。 ②电阻并联:1/R=1/R1+1/ R2+?+1/R。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并联,则总电阻R=r/n。当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R=R1R2/(R1+R2),电阻的并联裨上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 ③在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也增大。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且各电阻两端电压与各电阻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中,各电阻分流,且各支路电流之比为各支路阻的反比。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数据。 ③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中可以多测几驵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行比较。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小的亮度不同,也就是小灯泡灯丝的温度不同,这样测出的几组数据中,算出的灯泡的电阻是不同的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大。由此可得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规律。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保护电路。 6、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②电路连好开关闭合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③电压表、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每个小灯泡的金属口上都标着它正常工作的电压。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测量时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①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大量触电事故表明: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低于36V,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0.1mA时,才不会引起触电感觉。因此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②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伤害就会越大。人体是导体,一般情况下加在人体的电压越过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给人体造成危险,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故我们不能接触220V的电压。高压电路的电压达到几十万伏,人体不直接接触,也会有危险,因此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③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人体也是导体,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而湿手又使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触摸电器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并且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2、断路和短路 ①断路:电路没有接通。可能原因: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②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现象。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很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其它的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③用电器短路:即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的两端由导线直接连接。当用电器发生短路时,此用电器无法工作,并会引起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这也是不允许的。 3、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雷雨天要注意防雷。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上最上面的两根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雷雨时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活动或停留;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接触金属物品(包括金属把的雨伞);拔掉所有的电源线、网线、电视天线插头等。 4、安全用电的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坏绝缘部分;⑤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⑥家庭电路的安装一定要正确。 五、欧姆定律在电流表和电压表中的应用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将它串联到电路中就相当于串联一根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线,因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由于串联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电流表上的示数可以知道电路中与电流表串联的其它部分中的电流。如果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就会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及电源烧坏,所以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在电源两极上。与电流表相反,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将电压表并联在某段电路或电源的两端时,有电压表的支路就相当于断路,所以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在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也会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是电学中一类比较重要的题型。这种题目的分析一般遵循下列思路: 1、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看清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分析电路连接时一般先去表。即把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做开路处理。 2、分析滑片滑动时,变阻器电阻如何变化,电路总电阻如何变化,或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情况如何变化,电路中总电阻如何变化。 3、运用欧姆定律看总电流如何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各用电器上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这种题目从解题过程来看,一般符合总→分→总的特点。 七、解电学题的方法、步骤 解电学题目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般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题意和所给出的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电器串联、并联情况的电压表、电流表、所测电压的电流的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具体做法:①简化电路。将不工作的用电器和电路中的电表去掉,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简化处理时可先看做一根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简化处理时将其所在支路看做断路。②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段电阻丝。③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其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同一个导体的U、I、R下角标要相同,这样对试题所描绘的物体情景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便于分析和解题,避免张冠李戴。 最后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列方程解题。 八、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总结 方法 器材 公式 电路图
伏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Rx=U/I 伏伏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2R0/U1 安安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两个、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R0I2/I1 安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I1Rm/(I2-I1) 伏滑法 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 Rx=U1Rm/(U2-U1) 电压表和替代开电源、电压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关法 电流表和替代开电源、电流表、已知电阻R0、待测电阻、两个开关、导线 关法 Rx= U2 R0/ (U1-U2) Rx =I2R0/(I2-I1)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8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八章 电功率 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用电器工作用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消耗多少电能就转化为多少其它形式的能。单位是焦耳,常用的单位还有kW·h,1kW·h=3.6×106J。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即W=UIt。 电功计算公式:W=Pt=UIt。推导公式:W=I2Rt=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W=UQ。 电功的单位:J、kW·h。 3、电能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即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表盘上某段时间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kW·h。表盘上最右边一位数字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4、公式:P=W/t=UI。P=W/t可用于计算电功率,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功率,是计算功率的通用公式。P=UI只能用于计算电功率,将欧姆定律I=U/R代入,还可以得到P=U2/R、P=I2R等推导公式。 注意:P=UI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P=UI与P=U2/R、P=I2R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只能用P=UI计算电功率。 5、额定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②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用电器的功率。 ③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电流值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④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⑤实际功率:加在用电器上的实际电压所对应的功率。 8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若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烧坏用电器。 若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若U实Q,表明电流做的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通过导体转化为内能的部分只能用Q =I2Rt 4、电热功率的计算:P热=I2R,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发热功率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功率跟导体中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5、电热的利用—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电热的优点:清洁卫生、无环境污染、热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6、电热的防止:电热会使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工作、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动机等许多用电器上都有散热设备,就是为了防止电热的破坏。 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1、电流I与用电器电功率P的关系:I=P/U。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一定的,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为了防止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需添置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应先计算一下增加用电器后电路的电流,看电路的总电流是否超过供电电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大电流。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过载,即用电器总功率太大;短路。 4、保险丝:保险丝用熔点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根据P=I2R,电流在保险丝上的发热功率大,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的安全。 保险丝越粗其额定电流和熔断电流越大。选用保险丝时,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者稍大于电路的额定电流,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保险作用,过细的保险丝接入电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决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5、测电笔: ①作用:识别火线和零线 ②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或与电线相连接的导体时,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 ③判别简单的电路故障的方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用电器一般不能工作,用测电笔检查插座,如果两孔内的金属片与测电笔笔尖金属均使氖管发光,则表明干路中零线断路;如果接触时两孔都不能使氖管发光,则表明火线断路。 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路图 电流 串联电路 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 并联电路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In。 电流分配:通过各支路的电流跟支路上的电阻成反比,即: I1:I2=R2:R1 电压 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电即:U=U1=U2=Un。 压分配:加在各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U1:U2=R1:R2 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的倒数即:R=R1+R2+?+Rn 之和,即:1/R=1/R1+1/ R2+?+1/R 电功(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电阻成正比。 成反比。 即:W1:W2= R2:R1 做功之和。即:W总=W1+W2) 即:W1:W2= R1:R2 电功率(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即:P1:P2= R1:R2 即:P总=P1+P2) 电热(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电流通过各部分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总=Q1+Q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正比。 比。 即:P1:P2= R2:R1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啼生的热量与它电流通过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它们的们的电阻成正比。即:Q1:Q2= R1: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R2 答案 >> 评论 难度: 使用次数:8 入库时间:2008-08-18 ?
[+]试题篮 人教版第九章 电与磁 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3、磁体的性质:吸铁性、指向性 4、磁极:磁体上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北极(N极)和南极(S极)。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的方法: ①根据吸铁性; ②根据指向性; 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④根据磁体两极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7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电磁化。 去磁:使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去磁。 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软磁体;不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或硬磁体。 二、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够使磁针偏转的物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磁场方向: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4、磁感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根据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注意: ①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方便,假想出来的一种模型,它并不真实存在。 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可见磁感线是一组闭合的曲线。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磁极处磁场最强。 ④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不相交。磁感线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⑤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一致也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⑥不同磁体周围磁感线以及同名磁极间、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分布分别如图所示。 5、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它们之间稍有偏离,最早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①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②奥斯特实验: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有联系的实验,奥斯特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文秘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它也有N、S极,它的N、S极与螺线管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 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判断方法: 1. 2. 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用右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 ③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影响螺线管极性的因素: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 3、关于通电螺线管的作图 关于通电螺线管的题目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绕线方法来判断螺线管的极性;第二种是已知螺线管的极性和绕线方法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第三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极性画螺线管的绕线情况。解决这三种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记住常见的几种磁感线分布情况。 ②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 ③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 ④对于通电螺线关健是根据N、S极或电源的“+”、“-”极判断出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绕时的绕线线形状应像“S”或反“S”,螺线管朝向读者的一侧应画导线,内侧不画导线,最后将导线跟电源连接志闭合电路 。 四、电磁铁 1、电磁铁:带有铁心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是内部插有铁心的螺线管,当通电螺线管插入铁心后,由于铁心被磁化,产生了与原螺线管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因而它的磁性比原来强得多。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生磁性大大增强的原理工作的。 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心等。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结构相同的电磁铁,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时比无铁芯磁性强。 相同点 不同点 电磁铁 都有两极 永磁体 磁性的有无 磁极的极性 磁性的强弱 应用 可由通断电流来控制 不能控制 可由电流的方向控制 不能控制 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控制 不能控制 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电磁继电器、电铃、电话、扬声器、全自动进水排水指南针 阀门、感应式冲水器阀门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电路工作的开关。 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静触点。 电路组成:低压控制电路;高压工作电路。 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电路。 2、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构造:永磁体、线圈、纸盆。 工作原理: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线圈的磁性大小及方向不断变化,受到永磁体的吸引和排斥来回变化,带动纸盆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其发声原理可表示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纸盆的振动—声音。 六、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大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2、左手定则:张开左手,让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马提尼克指的方向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 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发生转动。 4、电动机 ①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其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③直流电动机构造:磁体、线圈、换向器、电刷。 ④换向器:由两个铜制半环构成。 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沿着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⑤转速: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决定。 ⑥电动机的转动的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 ⑦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⑧电动机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无污染;效率高。 七、磁生电 1、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发明了发电机。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是闭合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发电机: ①制成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②能量的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分类: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 ④交流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2个铜环、2个电刷。 4、交流电和直流电: ①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符号AC。 ②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符号DC。 5、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是交流电,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50次,在1秒内电流方向变化100次。 八、电磁现象作图 1、已知磁体的磁极画磁感线方向或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2、根据磁感线方向确定磁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 3、根据题中或图中的已知条件,画出螺线管线圈的绕法。 4、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标出磁极、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的极性,以及另一个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线圈的绕法。 5、根据要求完成电磁继电器线路的连接。 答案 >> 评论
? 难度: 使用次数:8 入库时间:2008-08-18 [+]试题篮 人教版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复习提纲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 ①发明: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②基本结构: 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 听筒:磁铁、螺线管、薄铁片 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即: 声音的振动电流的变化振动(声音) ④电话的种类:录音电话;投币电话;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无绳电话。 2、电话交换机 ①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②占线:①对方电话机正在使用;②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不够用。 ③发展:手工交换机;自动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①模拟信号:声音转换为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②数字信号:用不同的符号的不同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特点: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二、电磁波的海洋 1、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2、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波速:在真空中最快,c=3×108m/s 4、波速c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c=λf 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5、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光波也是电磁波。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的接收 ①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声信号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 ②接收:由收音机完成 各种电磁波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取出音频信号并放大声音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见课本P97 3、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也是无线电接收台 ①工作方式 :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高频电信号,并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捉到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 ②基地台:手持移动电话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③无绳电话:主机与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工作区域大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 ④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见课本P98~99科学世界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波长10m~1mm,频率30MHz—3×105MHz。它比无线电波(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折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 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弥补微波在地面传播的不足,用通信卫星作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可以使它转发的微波天线电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达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装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导纤维光不但能够沿直线传播,也可以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还可以沿着玻璃丝进行传播,激光用于实际的通信就是使激光在特殊管道—光导纤维中传播。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利用因特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视频点播、聊天,还可以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最频繁的网络通信方式:电子邮件 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 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主要靠导线、光缆、微波来传递。
正在阅读:
物理复习提纲01-23
中考真题专练102-26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检测十第十章电磁感应03-09
消防安全知识大全07-31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资料12-30
iphone版《车内逃脱4,BMW1系谍影》第三章图文教程02-09
脉搏波检测系统电路设计报告09-05
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导学案(老师版)10-0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提纲
- 复习
- 物理
- 简论法学案例式教学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 SecureCRT命令大全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习指导》在线考试答案
- 资产评估工作方案(投标)
- 哈尔滨市工大附中2015-2016上初四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图文
- 定量表征单砂体注采关系的流线方法 - 图文
- 2019年党史党章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落实措施 真抓实干 打好教学质量翻身仗1
-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区域差异的计量研究
- Access笔试试题历年真题(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
-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作业及答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测试答案16
- 调研报告初稿
- VB病毒编写的详细教程(两个例子)
- 市场调查与预测习题
-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协议书和申报表
- 查新项目科学技术要点和查新点的填写与案例
-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 中国铁塔外市电建设指南-v1.0
- 2016-2021年中国女性保健药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