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 陈福明 - 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13 20: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并合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课,贸经、工商系各财经类专业必修的职业知识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员“学会思考”为出发点,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员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 .理论方面

( 1 )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 2 )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理论 ( 3 )熟练掌握和应用弹性原理 ( 4 )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 5 )领会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 6 )理解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 ( 7 )了解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

( 8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 9 )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 )理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 (11 )理解 IS — LM 模型

(12 )领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特征、种类及其手段 2 .实践方面

( 1 )能够对一个企业的决策如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作出解释 ( 2 )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薄利多销”、“规模受益”等 ( 3 )能够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 4 )能够对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 5 )能够分析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影响

( 6 )能够根据政府的政策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断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

(二)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方法:

1.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2 .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

3 .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具体每一个章节的要求详见推荐教材的每一章“导学”。

(1)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2)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体现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能力;

(3)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具备初步运用这些经济理论与方法分析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课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推荐教材对应页次

第1章 导论:经济学基本知识. 1 1.1 概述. 1

1.2 经济学的出发点:理性和稀缺. 2 1.2.1 个体理性. 2 1.2.2 资源稀缺. 3

案例讨论 如何通过该诗歌理解经济学的两大前提:个人理性和资源稀缺. 4 1.2.3 权衡、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 4 1.2.4 经济制度:市场的角色和选择机制. 6 1.3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8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8 1.3.2 最优化与均衡分析. 8 1.3.3 边际分析. 9 1.3.4 经济模型与数学. 10 1.3.5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11 1.4 经济学的思维. 11 1.4.1 票证买卖. 12 1.4.2 排队问题. 13

案例讨论 学习经济学并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4 复习与练习. 15

附录 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亚当·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 20 重点和难点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建议课时2 ,其中: 课程说明时间: 10 分钟 ;新课内容:50 分钟 讨论20分钟

第2章 供需法则与市场均衡. 22

2.1 需求. 22

2.1.1 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因素. 22

案例讨论 英国商人的失算——消费欲望与需求. 25 替代品. 25

2.1.2 需求规律. 25

参考资料 需求规律的例外:吉芬商品与凡勃伦商品. 26 2.1.3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曲线的平移与沿曲线移动. 27 2.2 供给. 27

2.2.1 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27 2.2.2 供给规律. 28

2.2.3 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曲线的平移与沿着曲线移动. 29 案例讨论 技术进步与电脑供给. 30 黄金的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30 2.3 供需均衡与价格机制. 31 2.3.1 均衡价格的决定. 31

案例讨论 火车票价还不够高:黄牛存在的理由. 32 2.3.2 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3 2.3.3 供需定理. 35

案例讨论 不同歌手门票差别之谜. 35 2.3.4 价格机制如何配置资源. 35 案例讨论 如果没有价格机制. 36 复习与练习. 37

人物介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43

重点和难点: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和供给的各种表示方法;需求规律的例外

建议课时:新课内容讲授2课时(包括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0分钟;新课内容小结:内容课外答疑: 15 分钟 ;课外作业 1 课时

第3章 弹性理论. 45 3.1 弹性理论. 45 3.1.1 弹性与需求弹性. 45 3.1.2 需求价格弹性. 46 3.1.3 需求收入弹性. 49 3.1.4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9 3.1.5 供给弹性. 50 3.2 弹性理论的应用. 51

3.2.1 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价格决策. 51 案例讨论 弹性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52 3.2.2 需求收入弹性与企业经营. 53

3.2.3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产品差别化策略. 53 3.3 价格管制. 54 3.3.1 支持价格. 55

案例讨论 美国的农业补贴. 56 3.3.2 限制价格. 56

案例讨论 美国联邦最低工资. 58

分钟);新课 15

※3.4 征税与补贴. 58

3.4.1 对商品征税和补贴的影响. 58 3.4.2 供求弹性与征税负担. 59 复习与练习. 60

附录 恩格尔和恩格尔定律. 65

重点与难点 “薄利多销”和“丰收悖论”的图形、文字说明 建议课时: 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0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讨论: 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实践项目:1.讨论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2.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应用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67 4.1 偏好与效用. 67 4.1.1 欲望. 67 4.1.2 偏好. 68

4.1.3 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8 4.2 效用最大化法则. 71 4.3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73 4.3.1 消费者剩余. 73

案例讨论 周杰伦的签名CD拍卖. 73 4.3.2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74 4.3.3 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74 4.3.4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75 复习与练习. 78

附录 消费者均衡的证明. 82 重点与难点 效用理论和消费者均衡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实践项目1.案例分析2.讨论消费者的效用及其行为(课堂讨论)

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87 5.1 企业的形式与目标. 87 5.2 时期、生产成本和利润. 89 5.2.1 投入与产出. 89 5.2.2 短期和长期. 91 5.2.3 成本. 91 5.2.4 利润. 93

案例讨论 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 94

5.3 短期中的生产和成本分析:短期生产决策. 95

5.3.1 短期中的产量分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5 5.3.2 短期成本分析. 97

5.3.3 企业短期中的产量决策. 100 案例分析 进入房屋粉刷业. 101

5.4 长期中产量和成本分析:长期投资决策. 102 5.4.1 长期中的产量分析:规模报酬. 102

5.4.2 长期成本分析: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104 5.5 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107 5.5.1 范围经济. 107 5.5.2 学习效应. 108

案例讨论 储蓄行业的成本函数. 108 复习与练习. 109

附录 生产曲线和成本曲线之间的图形关系. 114 人物介绍 道格拉斯. 114

重点与难点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 建议课时: 4 其中包括: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讨论: 20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5 分钟

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习题练习(课堂讨论、边讲边练);调查某个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习题要求写出书面调查结果(课外完成)

第6章 厂商行为理论. 115 6.1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15 6.1.1 收益函数. 115 6.1.2 利润函数. 115

6.2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 116 6.2.1 市场结构. 117

6.2.2 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 118 6.3 完全竞争市场. 118

案例讨论 你见过大米、小麦的广告吗?. 120 6.4 完全垄断市场. 120

案例讨论 羊肠制成的猫肠线. 121 戴比尔斯公司为什么要限制供给量. 121 6.5 垄断竞争市场. 122 6.6 寡头垄断市场. 123

案例讨论 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是不是卡特尔组织. 124 案例讨论 囚徒两难——小故事中的大理论. 125 案例讨论 沃尔玛的成功之路. 126 6.7 商界应用:航空公司个案. 126 复习与练习. 128

重点与难点: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SCP理论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实践项目:调查某个产品或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写出书面调查报告课外完成)

第7章 微观经济政策. 131 7.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131 7.1.1 市场失灵. 131 7.1.2 政府失灵. 133 7.2 公共物品. 135

7.2.1 公共物品的特征和种类. 135 7.2.2 搭便车问题和公共地悲剧. 137 案例讨论 鸡为什么不会绝种. 138 7.3 外部性. 140

7.3.1 什么叫外部性. 140 7.3.2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40 7.3.3 外部性的治理. 141 7.4 不完全信息. 143 7.4.1 信息不对称. 143 7.4.2 道德危险. 144

案例讨论 信息不对称中的医疗行业. 144 7.4.3 逆向选择. 145

7.4.4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 145 7.5 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146 7.5.1 垄断的危害. 146

7.5.2 政府对垄断采取的方法. 146

案例讨论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微软垄断案. 147 7.6 不公平与反贫困. 148 7.6.1 洛伦兹曲线. 148 7.6.2 基尼系数. 150 7.6.3 政府和反贫困. 151 复习与练习. 152

人物介绍 罗纳德·科斯. 156

重点与难点: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 、外部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第8章 宏观经济学概览. 157 8.1 宏观经济问题. 157

8.1.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57 8.1.2 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 158 8.2 宏观经济指标. 160

8.2.1 经济增长率:国民产出. 160 8.2.2 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 161 8.2.3 失业率:就业状况. 162 8.2.4 存货. 164 8.2.5 信心指数. 164 8.2.6 遗憾指数. 164 ※8.3 宏观经济概念. 165 8.3.1 总需求和总供给. 165 8.3.2 流量和存量. 166 8.3.3 注入和漏出. 167

8.3.4 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 167 案例讨论 中日差距的警示. 168 复习与练习. 169

重点和难点:各种宏观经济总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通货膨胀、失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衡量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第9章 长期经济增长. 173 9.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73 9.1.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73 9.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74

9.1.3 经济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174 案例讨论 三分之一法则. 177

9.1.4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 177 案例讨论 经济持续增长的魔力——70法则. 179 9.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181 9.2.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181 9.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181

9.2.3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 183

阅读材料 中国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GDP重要指标. 183 9.3 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 184 9.4 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185 案例讨论 绿色GDP的核算. 186 复习与练习. 187

附录 经济增长理论的介绍. 192

重点和难点: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 193 10.1 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193 10.2 失业. 196

10.2.1 失业的衡量. 196 10.2.2 失业的种类和原因. 198 10.2.3 失业的代价与奥肯法则. 199 案例讨论 失业统计方法的国别比较. 200 10.3 通货膨胀. 201 10.3.1 通货膨胀的衡量. 201 10.3.2 通货膨胀的分类. 202 10.3.3 通货膨胀的成本. 204 10.3.4 通货紧缩. 206

10.4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206 10.4.1 菲利普斯曲线. 207

10.4.2 弗里德曼对菲利浦斯曲线的评论. 207 案例讨论 中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 208 复习与练习. 209

重点和难点:通货膨胀、失业的衡量和计算方法、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的基本含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第11章 开放经济. 214 11.1 国际收支. 214 11.1.1 基本概念. 214 11.1.2 国际收支账户. 215 11.2 汇率. 218

11.2.1 汇率的含义. 218 11.2.2 汇率的决定. 219 11.2.3 购买力平价理论. 220 11.2.4 汇率制度. 221

案例讨论 购买力平价与套利. 222 11.2.5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223 11.3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目标. 223 案例讨论 里根时代美国经济的内外均衡. 225 复习与练习. 228

重点和难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目标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第12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232 12.1 凯恩斯革命. 233

12.2 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基础. 234 12.2.1 消费、储蓄与投资:模型的微观基础. 234 案例讨论 中国居民各时期的消费和储蓄. 236 12.2.2 总需求决定原理:NI-AE模型. 239 案例讨论 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 241 案例讨论 日本增长“奇迹”结束的原因. 243 12.3 总供给模型: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 243 12.3.1 总需求. 243 12.3.2 总供给. 245

12.3.3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AD-AS模型. 247 复习与练习. 249

第13章 货币与经济:IS-LM模型. 253 13.1 货币与货币市场. 253 13.1.1 货币概述. 253

13.1.2 金融资产、债券与股票. 254 13.2 货币的供给. 255

13.2.1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255 13.2.2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256 13.2.3 货币的供给. 258 13.3 货币的需求. 259

13.3.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60 13.3.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261

13.3.3 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的区别. 262 13.3.4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262

※13.4 货币及商品市场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262 13.4.1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的由来. 262 13.4.2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的由来. 264

13.4.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模型. 265 案例讨论 战争与利率. 267 复习与练习. 268

附录 IS-LM曲线的应用和局限. 271 重点和难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目标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重点难点:投资函数 、IS 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货币需求的动机与货币需求函数、狭义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供给、利息率的决定 、LM 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IS-LM 模型

第14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政策目标. 274 14.1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74 14.1.1 宏观经济学流派. 274 14.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77

案例讨论 如何刺激经济的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278 14.2 财政政策. 279 14.2.1 财政政策概念. 279 14.2.2 财政政策的分类. 280 14.2.3 财政政策的效果. 281 14.3 货币政策. 283

14.3.1 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内容. 283 14.3.2 货币政策理论. 284 14.4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86

14.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 286 14.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287 14.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效果. 290 14.4.4 各种政策杠杆. 290 案例讨论 美国经济政策的演变. 291 复习与练习. 291

附录 供给管理与供给理论. 295 建议课时:2 其中:

前期课程内容复习: 15 分钟 新课内容答疑和案例分析:20 分钟 新课内容小结: 10 分钟

重点难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财政政策及其手段、货币政策及其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各章课时建议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教 学 内 容 第1章 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2章 供需法则与市场均衡 第3章 弹性理论和政府政策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6章 厂商行为理论 2 2 2 2 2 2 2 2 课时分配(建议) 课堂 1 1 1 1 1 1 1 实训 3 5 3 3 5 3 3 合计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 计

第6章 厂商行为理论 第7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8章 宏观经济学初览 第9章 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第10章经济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 第11章开放经济 第12章 国民收入决定 第13章货币与经济:IS-LM模型 第13章货币与经济:IS-LM模型 第14章 宏观经济政策 2 2 2 2 2 2 2 2 2 2 36 1 1 9 3 3 2 2 2 2 2 2 2 45 教材中带※的章节为选用内容。本分配表适用于每周只有2-3课时的介绍性课程,或因其他原因须最大限度地压缩内容的课程。如果时间有限,实训可以安排课外进行。课堂教学如要进一步压缩建议微观经济学部分可删除第3章(弹性理论)、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第6章(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学到第10章(开放经济)结束,第11章(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删去不讲,第13章(货币与经济)和第14章(宏观经济政策)则要根据所教专业决定是否删减(金融学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和后续专业课“无缝对接”)。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经济学是工商、贸经系所属财经类专业必修的职业知识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财经类专业课的准备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方法

本课程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又应注重理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

《经济学基础》考核(含考试或考查)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占总成绩的30%-4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70%。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一般为闭卷笔试,考试课考试建议教考适当分离。 2、考核要求

(1)理论考试要求:按各章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突出案例分析,兼顾其他知识点内容。考试或考查课程试题一般都从试题库抽取。

(2)实践考试要求:撰写一篇课程论文(或小结),可以从中择优推荐我院《高职论丛》发表。

六、其它: 教法说明

授课方式包括教师主讲、研讨、讲座、实操、调研等。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应将教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写读书笔记、社会调查及写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结合起来。教师在对每章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特别强调在企业实际决策中的应用的有关理论和计算,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考虑到济学的特殊性,在课程上教师应尽量用简单易懂的图形结合有关的函数一起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易学、易记、易运用。本课程的自学时间不得少于9个学时,课外作业时间不得少于10个学时。

本课程考虑到学生特点(专科生)、课程特点(西方主流经济学内容)和学校对专业课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和所教专业)授课时板书和教案采用双语(汉语、英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学生应该掌握。

课程论文格式说明

1、和经济学相关(可以选择经济学整体进行课程小结,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结合实际阐述) 2、文稿篇幅一般以2000字左右为宜。 3、摘要:200字以内 4、关键词:3-8个

5、参考文献:著录内容依次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专著为M,期刊文章为J,报刊文章为N,论文为C)、文献出处或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刊期(卷号)。例:[1]王高雄.常微分方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6、文内小标题各级标示请按以下样式使用:①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号,如“1”、“1.1”、“1.1.1”; “2”、“2.1”、“2.1.1”;②图、插图、相片随文编排,以电脑绘制为佳,要有简明的图题,按顺序编号,如:图1、图2.1;表2、表3.2;③表格采用三线表组织内容,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序号、标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表中的参数应标明和单位和符号。 7、作者文责自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a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