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更新时间:2023-10-19 21: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八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认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
3、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成部分,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4、了解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新概括;
5、正确把握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把握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方针。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内容。 【教学难点】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程导入】
告别多灾多难、大喜大悲的2008年,进入2009年以来,全力以赴地战胜世界金融危机成了世界各国的首要工作目标。 近来,在西方国家,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时“热销”,在日本也出现了《资本论》的漫画版。这当然不能说明西方都“改信共产主义”了,但至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马克思所预言的“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进行反思,即“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这话启示人们在对世界金融危机推出“治标式”应急措施的同时,必须及时认真地探索改造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治本”方案。虽然说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发生,首先是美国次贷危机作的孽,是美国的“赌场资本主义”失败作的孽。但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也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经济存在着什么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
1
市场经济国家,其独特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无可幸免地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同时,其表现也为其他一些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刮目相看,其稳健的宏观调控体系为化解危机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下面,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和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方向。 【教学内容】
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就选择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按照以往对马列经典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固有认识,似乎社会主义就必须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相结合。实践也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最终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走市场经济之路。
首先区分两对范畴: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即经济基础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它构成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作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具有稳定性,如果改变就意味着社会形态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
经济体制——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的具体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计划经济)。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一是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 。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贯穿一定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经济体制较为灵活和易变,除了经济制度外,它还受到如社会生产力水平,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发展阶段、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民主意识、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程度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计划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经济模式理论。计划经济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指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地将资源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自觉地、有计划的调节,计划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马克思这一设想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节约劳动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过程中,它是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以行政手段为主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
2
行方式,被社会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调节资源配置的资源组织形式,它主要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市场经济体制被资本主义经济广泛运用。但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在实践中都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有一定的市场,市场经济中也有一定的计划。
从以上基本概念在理论上的分析,我们知道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设问法提问学生:运用你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计划经济到底好不好?当时,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教师在此内容的讲授方面要注意讲清中国当初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客观地评价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经济体制,不是哪个人的任意选择,要根据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来决定。中国曾经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事实。目前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将计划经济贬得一无是处,这是不客观的片面之词。今天,我们在评价计划经济体制时,应该站在当时历史客观条件下来分析和评判。
(1)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 ①客观条件:
第一,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少。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有吸引力。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的第一、世界第二。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仿。
第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②主观条件: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2)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当时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较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为捍卫和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4)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这些弊端严重地制约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此处,教师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开始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方法。
2、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益探索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虽然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要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三个方面,要给与生产单位一定的独立性。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中存在的乱刮“共产风”,主张取消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时,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强调重视价值规律,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理论上没有真正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所以,在今天看来,当初的认识是很不彻底的,基本上还只是停留的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主要是经验性的认识,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解决问题。
因此,当20世纪50年代后期,“左”的思想占了上风,原来这些正确的经验性的认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一直到70年代后期,长达近20年的时间,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题始终停留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中。
虽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的领导人没有从根本上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但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
4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及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简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率先从经济体制方面发起了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敢于对传统经典理论发起冲击,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把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脱钩,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从邓小平在1979年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开始,到党的十四大明确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体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2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确认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并把它写进了1982年的宪法,从而为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政策和法律的基础,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阶段(1982年—1984年)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肯定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属性,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随之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由此可以说,这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第三阶段(1984年—1992年)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确立。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就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第四阶段(十四大以来)发展和完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5
共同目标迈进。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这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将公有制的分配方式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大特色。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这是与当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所有制结构决定的。而且,按劳分配在实践中造成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分配制度也必然随之变革。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并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确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进一步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对我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上就是按照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因素或条件,它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它们与劳动结合在一起,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劳动服务过程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相应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生产要素对生产经营收益的贡献以及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给生产要素提供者以相应报酬的。至于给多少报酬,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活动的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资分配,即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厂房建筑、土地等非劳动要素获得的收益。其主要形式有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2)按经营权分配,指在多种经营方式中享有经营权的人获得风险和机会等报酬。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指采取雇工经营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具有客观必然性。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存在的依据 (1)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
16
制形式,就有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制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多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既要求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求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要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存在不同层次,这也决定了社会成果的分配必须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更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事关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可能将所有财富分配给个人,必须是在提留维系社会生产必备的财富后,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消费资料分配给个人(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5》提供的资料,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居民总收入约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重在40%-60%之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这事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中,分配方式、分配结构、分配政策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社会公平不是要“劫富济贫”) 二是处理好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此部分内容采取案例教学方法进行) 案例讨论题及分析要点如下:
案例:如何正确看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中国居民贫富收入差距达23倍
针对广受普通大众关注的个税起征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珠海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昨日下午对记者表示,她准备在“两会”上建议,将目前的个3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她认为此举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初衷在于调节分配,保障民生,缩小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现实阶段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缴纳的主体,占到了总纳个税金额的70%左右,贫富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
17
劳动报酬占GDP不足四成
九三学社中央援引一组数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比GDP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与此同时,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近两年却增长22%,上升至世界第二。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因为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仅在2008年就增长了一倍多。
垄断行业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倍
一方面是普通工人工资收入偏低,另一方面是垄断行业职工“肥得流油”。数字显示,2008年,电力、石油、烟草等垄断性质的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竟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到10倍。在企业单位中处于高工资的单位有:证券、银行、电厂、电信、保险、石油、铁路、航空运输等;其它企业如纺织、制造、手工业等相对处于低工资状态。我国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已超过4.88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
另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金融资产出现了越来越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城市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额,分别占城市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额,分别仅占城市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1.3%和0.3%。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国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
问题:
1.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对缩小收入差距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较好的措施,或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师点评要点:
1.收入存在差距的客观必然性 (1)劳动者之间本身存在个体差异
(2)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3)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 2.现行的分配制度存在不完善
(1)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限制了城乡居民的购买力。这种初次分配不合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不合理,企业总体的税负偏高,使企业缺乏自
18
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购买机电设备和中间产品的能力受到了抑制。二是劳动与资本关系不合理,在社会产品增加值中劳动所得偏低。2008年制造业工资与2000年相比,实际上是下降的,2000年占7.3%,2008年下降到6.5%。三是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分配不合理,没有转化为公共所得,成为集团利益。四是由于国际需求下降,导致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摘自: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原所长吕政访谈 中新网2009年12月16日) (2)在再分配领域,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备。
(3)缺乏完善的打击、遏制违法非法收入的政策。违法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严重破坏了收入分配秩序。
3.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从而阻碍社会发展。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6,处于差距较大阶段,造成社会矛盾凸显,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我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致力于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
4.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正确对待“共富”与“先富”的关系。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总结这一问题上的历史教训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他认为,这是一项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这项政策包含三层意思: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提倡先富要帮助和带动后富,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方面,应该把握好这样两层意思:
第一,要认识为什么在现阶段必须实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的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先富是有客观必然性的。
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本身会造成的收入上的差距。
二是不同所有制有不同的分配方式,这也会造成的收入上的差距。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优胜劣汰的规律,会使
19
具有不同竞争力的人在收入上产生差距。
四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造成的收入差距。
上述因素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在认识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先富”的正确含义。只有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才是符合“先富”的含义。除此以外的不属于“先富”的范畴。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仇富”的说法,其实,所谓“仇富”的真实含义是广大群众反对非法致富。
第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行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离开了“共富”,只谈“先富”,那是离开了根本。当然,在现阶段,只谈“共富”,不谈“先富”,那么,“共富”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这二者之间必须要把握这样的关系,“共富”是目标,“先富”是途径,允许“先富”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为实现“共富”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坚持“共富”是始终把握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是使“先富”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邓小平在对于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时,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他认为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的出现有其客观性,所以,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是因为他在宏观上始终把握住这样两点:一是要用一切办法来加快经济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邓小平的理论创新,而防止两极分化又是他讲的最多的。他始终强调,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
这一思想在我们的政策上,也体现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注重社会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我们遵循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出现的主要问题,政策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地调整,分配理
20
正在阅读:
第八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0-19
项目经理以及五大员岗位职责05-23
书是我的好伙伴作文600字07-05
2017年高考数学(第01期)小题精练系列专题15圆锥曲线理(含解析05-23
浅析微博对公众舆论环境的影响05-07
瓜州乡中心小学功能室自查报告03-23
物业内勤2023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03-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国
- 社会主义
- 特色
- 建设
- 经济